地球化学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jiang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肖仁文(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在地质勘探和找矿作业中,利用地球化学知识,通过对地球不同区域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富集变化规律的研究,也就是综合异常的圈定,能够准确探明矿藏的方位和岩层结构,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及找矿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效果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5-0072-2Delineation and prospecting effect of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anomaliesXIAO Ren-wen(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Bureau,Urumchi 830013,China)Abstract: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geochemical knowledge is used to study the enrichment and variation of elements and isotope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earth, i.e. the delineation of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which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orientation and strata structure of mineral deposit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delineation and prospecting effect of geochemical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related literature.Keywords: geochemistry; anomaly; prospecting effect物质元素在地球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都有分布,矿产元素多富集与地下的岩层中,通过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的圈定,掌握元素富集、迁移等变化规律,能够科学分析矿藏存赋的信息,为找矿提供精确的可行性报告。

例析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远景预测

例析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远景预测

例析地球化学特征和找矿远景预测广西云开地区位于钦州市以东,灵山-藤县-梧州市一线以南,六万大山、大容山及云开大山等与广东省接壤的桂东南地区,跨越钦州残余地槽、云开隆起及北部湾坳陷等区域构造单元,是广西省重要的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区域之一。

本文主要根据广西地区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成果,结合地球化学图件与广西云开地区地质相研讨,解析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元素特点,通过对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特征研究评估矿产资源远景,奠定矿床地球化学预测参考依据,进而为下一步找矿作业进行铺垫和指导。

1 地球化学特征1.1 地球化学元素丰度1.2 空间元素排列地质构造演变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空间元素排列变化以及其组合排列变化上。

根据本区地质矿产情况,讨论Au、Ag、As、Sb、Hg、Cu、Pb、Zn、Cd、Mn组合和W、Sn、Bi、Mo组合的区域特征。

各元素在空间上基本呈北东向带状或面状展布,与区域构造和成矿区带基本一致。

根据这些特征,将广西划分为3个近北东走向的英桥-平政地球化学区、合浦-岑溪地球化学区以及六万大山-大容山地球化学区。

1.3 元素演变循律元素演变循律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地层单元中演变;二是在花岗岩中演变。

前者演变基础主要包含四系演变寄存体,分别是石灰系、泥盆系、二叠系以及寒武系,Au、Ag、Hg、As、Sb、Pb、Zn、Cu、Co、Ni、Cd、Mn、V、Ti、W、Mo、La、Y等在石炭系中含量最高,Sn在二叠系中含量最高,Bi在寒武系中含量最高。

大多数元素在石炭系和泥盆系中具有较高含量,且富集与分异能力较强,这不仅与石炭系和泥盆系中发育陆源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有关,而且与石炭系地层分布范围相对局限有关;后者演变寄存体主要分为燕山期、家里东期、华力西期以及混合岩四类花岗岩,其中Ag、Pb、Zn、Cu、Cd、Mn、Bi、Mo、V、Ti、Zr等在燕山期花岗岩中含量最高,La、Y、Co、Sb等在华力西期花岗岩中含量最高,在混合岩中,W、Sn、Bi含量较高,Ag、Hg、As、Sb、Zn、Cu、Co、Ni、Cr、Cd、Mn、V、Ti、La、Zr等含量最低;岩石从老到新,Ag、Hg、Zn、Cd、Mn、Ti、Zr含量呈递增趋势,其他元素多呈跳跃式变化,且不同岩石的元素的富集能力也各有差异。

各类化探找矿方法

各类化探找矿方法

第一章地球化学异常基本概念地球化学异常:某些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岩石、土壤、水、空气),一些元素含量明显偏离正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发生变化的现象;地球化学背景:元素含量属于正常的现象;异常含量:高于背景上限值的含量;原生异常:在成岩、成矿作用下,在基岩中形成的异常;次生异常:由于岩石、矿石的表生破坏在现代疏松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水系、冰川和湖泊沉积物)及生物中形成的异常;同生异常:与介质同时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介质形成后,异常物质以某种方式进入已形成的介质而形成的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划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地球化学省: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常与构造成矿带相重合,预测矿产的区域分布;区域原生异常:几至几百平方公里,表现为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和含矿层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无论对化学找矿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都有重要意义;局部原生异常:与矿体有关的主要是矿床的原生晕。

地球化学晕:包裹矿体的、成矿有关元素含量增高的异常地段,由矿体(高含量中心)向外元素含量逐步降低,直至趋于正常含量;原生晕:在成岩、成矿有关作用的影响下,在矿体附近的围岩中所形成的局部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地段,岩浆矿床和沉积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同生晕,与围岩同时形成、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属于后生的,是围岩形成后元素含量发生变化形成、变质矿床原生晕则较复杂;次生晕:在表生作用下,矿床或其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元素迁移,在矿体及其原生晕的附近松散覆盖物中形成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段,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映矿床及原生晕的存在;分散晕:虽然矿床的原生晕并非成矿物质由矿体向外分散所形成,但习惯上常将矿床的原生晕和次生晕,统称为分散晕;分散流:在表生作用下,由于矿体及其分散晕的破坏,在其附近地表水系沉积物中形成的次生异常地带,沿水系呈线状延伸;地球化学找矿: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原生晕,以矿区工作为主);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次生晕,矿区或区域调查系统运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分散流);水地球化学找矿;气体地球化学找矿;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第二章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第一节采样布置①规则测网(按一定的测线间距和测点间距,均匀的分布在测区范围)测线的方向:一般要求垂直于矿体或控矿构造的方向;测线和测点的间距:普查找矿时应使1-2条测线和2-3个测点落于异常内;普查评价时应使3-5条测线和3-5个测点落于异常内;对于在矿体规模或矿石成分比较特殊的矿床,应选择典型地段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宜的测线、测点间距,特别是测点间距;②不规则测网(样品并不严格按照一定点线均匀布置在测区,具条件和需要随机采取,以满足研究问题的需要为原则)③系统剖面(采样点布置在一系列的剖面上,剖面线间距并无一定的要求,但以追索异常的分布为原则,不要求相互平行,以能基本垂直异常分布为原则)测点间距参考前表;第二节样品采集①样品类型包括:岩石、矿石、断层泥(评价断裂含矿性)、围岩裂隙物(强化热液矿床原生晕,加大找盲矿的有效深度)②样品组成元素分布不均匀,要求采样点附近(一般直径一米范围)采集若干小块岩石(5-7块以上)合为一个样;钻探岩心样以每个采样点上下一米采集5-7个样,合为一个样;③样品间距视原生晕的规模而定,一般2-5米;原生晕规模很大时,采样间距可达10米或更大;蚀变接触带、断裂附近,间距适当缩小;除了薄层岩层或不同岩石交替出现时可做一种地质体处理外,一个样不采集2种岩石物质;④样品重量样重一般为100-200克,对于断层泥、裂隙充填物样品,要求20克以上;⑤样品记录为了便于评价所发现的原生异常,记录每个样点的岩石、构造(主要指断裂、片理等)、矿化、蚀变等特征和组成样品的物质、风化程度;第三节样品加工第三章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第一节采样布置不规则测网:区域性工作中,如同布设地质路线、布设观测点一样,往往重合;规则测网:大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测线要求基本垂直矿体或控矿构造延长方向,点距取决于异常规模和工作比例尺;矿体延长方向不明、成矿方向不清或近等轴状,测网可采用方格状;系统剖面:形成异常的物质迁移距离很大,或异常沿一定方向延展甚远时采用,除在冰碛土中进行土壤找矿外,评价区域性断裂带、岩体接触带的含矿性时也往往采用这种形式;第二节样品采集与加工土壤层位及性质:采样多在残坡积层中,要正确识别残坡积、冲积、风成或冰碛;A层属于冲积、风积,元素淋失大,有机质含量高,B层属残坡积;样重及记录:原始样50-100克,记录测线、测点号、采样层位、深度、颜色、湿度及其附近岩石、构造、蚀变、矿化情况等;最佳粒度:不同粒度取决于元素富集情况,需要采样试验;野外初步加工中过20网目(0.85mm)筛后即装袋作为样品,送交实验室后具不同分析方法要求,进一步研磨加工;第四章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第一节采样布置1)沿一定水系、按一定间距布置,大致形成不严格测网2)按汇水盆地布置,在水系中采取样品不同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线距(采样水系间距)、点距(沿水系分布的样品间距)及采样密度(每平方公里取样点数)。

福建明溪各水口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

福建明溪各水口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
参考文献 :
… 福建省 闽西地质大队 ,1 : 5万清流幅、泉 上幅区域地质矿 产调 查报
告. 1 9 8 5 .
[ 2 ] 福建省 闽西地质大队 ,福建省 明溪县各水 口一带土壤地球化 学测
煤 矿 技 术
Ⅱ I . a A g 、A u 、c u 、A s 、综合异常 :异常形态呈条带状 、透镜状, 长约 3 0 0 m , 宽约 5 0 m , 面积约 0 . 0 2 k m 。 最高异常值为 A g 9 . 5 X 1 0 ,
A u 35 . 0X 1 0 。 。 ,C u1 8 9× 1 0 , A s1 4 8 0× 1 0 。
2 . 3 矿 石 类 型
溪一萧坊 背斜褶皱就是 区域构 造活动 的产物 。褶皱 轴部的张性断裂 为成矿物质及含矿热液 的运移 提供有 利空间。区域 多期次构造活动 致使含矿热液进 一步充 填、叠加富集 成矿。根据矿 物成份及结构构 造分析认 为,矿床 成因属中一 低温 热液充填型银 矿床。 3 . 2 找 矿 标 志 ( 1 )物探 、化探 异常是找矿有利地段。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是主 要找矿标 志。 ( 2 )褶皱、断裂构造是 区内主要 导矿 、容矿 构造 ,是主要找矿 标 志 之一 。 ( 3 )硅化、黄铁矿 化与银矿关系密切,特别是硅化或硅化岩脉 是主要找矿 标志 。 ( 4 )老硐 、 古 采 坑 、 矿 碴 等 采 硐 遗 迹 是 直 接 找 矿 标 志 。 4找矿远景评价 ( 1 )各水 口一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出的 A g 、A u 、P b 、z n异 常规模大 ,各元 素异常套合较 好,异常分布与区 内褶皱、断裂构造 线的展布 方 向基 本一致 ,说明二者具 内在成因联系 。综合异常是直 接找矿标 志,也显示区 内良好的找矿 远景。 ( 2 )通过对各水 口测区 4线 I I 一 和2 9线 I I A g 、P b 、Z n综合 异常钻孔验证,深部见到 A g矿化构造破碎带,厚度 2 . 6 8 ~3 . 5 6 m 。 证实 了区 内综合异常为构造断裂引起的矿化或矿致异常,具直接找 矿意义。 ( 3 )各水 口测区与出水坑 银多金 属矿 区处在 同一背斜褶皱 、断 裂 带 上 ,两 者 地 质 背 景 相 似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相 同 ,地 表 均 见 有 老 硐 、 矿碴等古采矿遗迹 ,展现 出良好成矿地质条件 。 ( 4 )测 区位 于 中溪 一 萧 坊 北 东 向 背斜 褶 皱 带 的 南 西 端 ,该 背 斜 褶皱带长度大于 1 0 k m , 核部地层以寒 武系林 田组, 翼部为东坑 口组 。 沿背斜褶皱带轴部形成一系列张性断裂带 ,展现 出良好的 区域成矿 地质背景和找矿远景。

甘肃省肃北县二段井铅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甘肃省肃北县二段井铅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江思宏,2004;朱江,2013 )o几十年来,该带内发现和评价了
一系列金、铜、铅-锌-银、铁、钳、铸、铜-镰和其他金属矿床及大量化探、物探异常。除个别金、铜、
铁、煤矿床外,矿产勘查总体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大(聂凤军等,2003 )o矿床成因类型复杂多样,有
沉积型、热液型、细脉浸染型、矽卡岩型、变质型、接触交代型等类型,成矿区划上属于拾金坡-金场沟
f构ift单元 界找及代号
乂帕单元 11 ‘界赵代号
,N构逍单元 叫界职代号
m
界a汲代号
㈣晰卯 界纽及代号
图1大地构造位置图 12•哈萨克斯坦板块,皿亏•马鬃山地体,皿役•花牛山地体,DI52•红柳园音凹峡地体,【3.塔里木板块,m.干泉-黄尖丘地体,呼3•敦煌地体, W4方山口七角井子-白山堂金、铜、铅、银、鹄、猛和锐■磷働成矿带, 肌5.拾金坡.金场沟金、铜、铁和铅锌、银、稀有金属成矿带,1V-6.新金
造带是寻找金铅矿化最直接的标志。通过在二K井以Au、Pb为主的1 : 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靶区及外围实施1 :
1万土壤测量、槽探、钻探工程,圏定出破碎蚀变带6条、12条铅多金属矿化体。通过1 : 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
化学测量-1 : 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地质及工程验证的综合找矿方法,不断缩小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
矿岩性为赤褐铁矿化蚀变带中 部,长约80m,厚0.9~lm, Pb最高品位为0.93%, Au亦有显示,Au最高品位为0.72x10"。其赋矿岩性
为赤褐铁矿化石英脉。
5找矿潜力分析
区内铅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于构造破碎蚀变带内,地表多呈黄褐色、红褐色,因此,区内的宜接找 矿标志为这类破碎蚀变带。本区的矿化富集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围绕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寻找 金铅矿化最直接的标志。区内金铅矿化的主要含矿岩性为石英脉,蚀变主要为硅化、高岭土化、赤褐铁 矿化等。矿区1 : 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和1 : 1万土壤异常的重现性极好,Au、Pb元素异常分布区,特别 是三级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明显,在异常峰值或异常前突部位是找金铅的重要异常标志,对地质找 矿的指示作用十分明显。目前,区内1 : 1万土壤异常共有7处,大部分异常仅初步查证,且已发现了诸

210979016_江西省龙南县某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10979016_江西省龙南县某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 12月下54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江西省龙南县某金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刘 方1,张淑梅2(1.江西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地质局有色地质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摘 要:江西省龙南县某金矿区位于夹湖乡境内,矿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中统及泥盆系中统桂头群,矿区内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破碎带次之。

矿区金矿化带主要产在寒武系北东向挤压构造破碎带内。

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

但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以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为主。

矿区土壤中Au、Sb等其他元素明显富集于寒武系中统高滩组地层中,且有各类单元素异常11个,多元素组合异常3处。

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矿区的找矿潜力,为下一步找矿提出地质依据。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潜力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4-0054-3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analysis of a gold depositin Longn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LIU Fang 1, ZHANG Shu-mei 2(1.Jiang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Ganzhou 341000,China;2.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Non-ferrous Geological Brigade,Ganzhou 341000,China)Abstract: A gold mine area in Longn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Jiahu Township. The exposed strata in the mining area include the middle Cambrian system and the middle Devonian system Guitou Group. The structure in the mining area is complex, mainly with fractures, followed by fracture zones.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zone in the mining area mainly occurs in the Cambrian NE compression structural fracture zone. No magmatic rock is exposed in the mining area. However, the magmatism in the region is strong, mainly Caledonian and Yanshanian. Other elements such as Au and Sb in the soil of the mining area are obviously enriched in the strata of the Gaotan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Cambrian, and there are 11 kinds of single element anomalies and 3 multi-element combination anomalie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mining area is analyzed, and the geological basis for further prospecting is proposed.Keywords: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otential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刘方,女,生于1984年,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

津巴布韦塔卡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津巴布韦塔卡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津巴布韦塔卡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佚名【摘要】本文以津巴布韦塔卡金矿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对矿区地球化学特征、金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发现矿体主要赋存于元古宙Umkondo群的绢云石英片岩中,并受南北向区域构造控制。

区内Au、W 、Hg 、Sb等异常共生组合元素,均可作为Au的找矿指示元素。

通过对塔卡金矿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建立了该金矿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及找矿标志,对已取得的1:25万区域化探异常的筛选和评价,以及进一步提高化探找矿效果,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The Tarka gold deposit li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Zimbabwe Chimanimani area. The ore bodies are host-ed in the Proterozoic Umkondo sericite-schist and controlled by regional tectonic. The anomaly element associa-tion of the mainly Au、W 、Hg and Sb can serve as indicator elements in ore exploration. Based on regional geo-chemical data, 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anomaly model and ore indications of the Tarka gold deposit have been set up, 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sieving and evaluation of 1:25000 regional geochemical anomalie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results of gold geochemical reconnaissance.【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7页(P85-91)【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塔卡金矿;津巴布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津巴布韦的金矿大都分布于中部的绿岩带中,近几年在东部奇马尼马尼地区发现了砂金矿点,引起众多学者对该地区是否存在岩金的探讨[1-4]。

新疆昆仑山地区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新疆昆仑山地区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6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昆仑山地区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冯 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新疆 阿克苏 843000)摘 要:新疆昆仑山地区金属矿点分布广泛,对该地区矿体的发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提出新疆昆仑山地区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的研究。

对新疆昆仑山地区的金属矿床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其地理优势;在知晓其概况的基础上,展开对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分别为土壤异常特征、区域异常特征,以及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这些特征使该地岩浆活动频繁,创造了良好的成矿条件;进一步研究找矿潜力,在清晰该地赋矿地层与矿点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找出矿化蚀变标志,并对矿体位置进行相应预测,从而发现其巨大的找矿潜力,为该地区矿体的发掘打下了雄厚基础。

关键词:昆仑山;金属矿;金属矿床;赋矿地层中图分类号:P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2-0064-2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冯亮,男,生于1987年,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地球化学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球化学。

昆仑山隶属新疆省管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位于青海境内,属昆南金、铜成矿带,西窄东宽,最高峰为阿克陶县的公格尔峰,金属矿床多样,且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1]。

受大面积荒漠覆盖,基岩出露面积不多,各个矿山大多呈孤岛状,零星分布于整个新疆昆仑山地区。

常规地质调查工作,仅仅能够调查矿山表面地质,无法为新疆昆仑山地区的实际找矿勘探,进行找矿依据的供给。

新疆昆仑山地区的岩浆活动比较活跃,水系沉积物明显,处于昆仑山地区金属矿床的综合异常区内,主要为火山变质淋滤型岩浆形态。

区内基岩出露较少,具有强度高、分带清晰的特点,当前正在对新疆昆仑山地区内发现的金属矿床,进行整体勘查工作,可所调查的金属矿床大多地势较高,这使新疆昆仑山地区的找矿难度大大增加,在圈定重点预测区之后,对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潜力进行深入研究,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重庆某铅锌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远景

重庆某铅锌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远景

矿业科技373重庆某铅锌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远景周 磊1,罗 波2,刘春林1,路 波1(1.四川省地矿局108地质队,四川 成都 611230;2.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 400030)摘要:重庆酉阳某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克拉通)—武陵山陆源盆地―酉秀隆褶带,属于酉阳-秀山Mn-Hg-Cu-Pb-Zn-磷成矿亚带,具较好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在矿区开展了1/1万构造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并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圈定出17个岩石综合异常,并选择3个异常区开展了剖析查证工作,地表发现铅锌矿化线索。

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化探异常成果的推断,提出了矿区成矿远景预测,为该地区以后矿产评价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重庆酉阳;岩石测量;地球化学异常;找矿远景矿区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区北东方向,行政区划属重庆市酉阳县黑水镇和黔江区阿蓬江镇所辖,主体构造为区域性马喇湖断裂及咸丰背斜核部地带。

该区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了不同程度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和矿产调查工作,近年依托重庆市铅锌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对该区沿咸丰背斜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各类单元素异常109个,以铅锌为主的综合异常14个,矿区内仅涉及铅、锌、银、砷、镉综合异常1个。

综合推断该区具有较大成矿潜力,因此在该区开展了1∶1万比例尺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对该区铅锌多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提高了研究区有关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程度,为该区应用地球化学异常开展成矿预测和找矿提供依据。

1 区域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1.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克拉通)—武陵山陆源盆地―酉秀隆褶带(图1-1a)。

区内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无岩浆岩及变质岩。

除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缺失外,自前青白口系板溪群至白垩系均有出露,尤其以下古生界地层最为发育。

该区属较强烈褶断型构造区,发育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有规律、呈带状分布的褶皱(图1-1c),褶皱构造具有在一定深度减弱的特点。

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张叶鹏等: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第24卷 第3期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张叶鹏,孔辉,刘程慧,董静,黄朝宇,王红(湖南省国土空间调查监测所,长沙 410129)摘 要:研究区位于亚贵拉-龙玛拉断拗铜铅锌多金属矿带内,通过1ʒ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掌握了本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圈定了2处C u ㊁P b ㊁Z n ㊁A g 综合异常区;进一步使用1ʒ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进行异常查证,圈定了4处C u ㊁P b ㊁Z n ㊁A g 综合异常区;结合地质特征研究A 1㊁A 2及A 4与矽卡岩带关系密切,主攻矿种为铅锌多金属㊂后期经钻探㊁剥土验证效果良好,共发现7处铅锌多金属矿体,为同类地区地球化学测量起到类比和示范作用㊂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找矿预测中图分类号:P 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82X (2023)03002008G e o c h e m i c a l A n o m a l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B a ga l a E a s t L e a d -Z i n c M i n e A r e a i n T ib e tZ H A N G Y e p e n g K O N G H u i L I U C h e n g h u i D O N G J i n g H U A N G C h a o y u W A N G H o n gL a n d S p a c e S u r v e y 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H u n a n P r o v i n c e C h a n gs h a H u n a n 41012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s t u d y a r e a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Y a g u i l a -L o n g m a r a f a u l t -c o p p e r -l e a d -z i n c p o l y m e t a l l i c o r e b e l t T h r o u gh 1ʒ50000w a t e r s y s t e m s e d i m e n t g e o c h e m i c a l s u r v e yt h e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a r e a h a v e b e e n m a s t e r e d a n d t w o C u P b Z n a n d A g c o m p o s i t e a n o m a l y a r e a s h a v e b e e n d e l i n e a t e d 1ʒ10000s o i l g e o c h e m i c a l s u r v e y w a s u s e d t o f u r t h e r v e r i f y th e a n o m a l i e s a n d f o u r C u P b Z n a n d A g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b n o r m a l a r e a s w e r e d e l i n e a t e d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g e o l o g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1 A 2a n d A 4ar e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s k a r n b e l t a n d t h e m a i n m i n e r a l s a r e l e a d -z i n c p o l y m e t a l l i c I n t h e l a t e r s t a g e d r i l l i n g a n d s t r i p p i n g p r o v e d t h a t t h e e f f e c t w a s g o o d a n d 7l e a d -z i n c p o l ym e t a l l i c o r e b o d i e s w e r e f o u n d w h i c h p l a y e d a n a n a l o g 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r o l e f o r g e o c h e m i c a l s u r v e yi n s i m i l a r a r e a s K e yw o r d s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a b n o r m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收稿日期:20220825作者简介:张叶鹏(1984-),男,学士学位,地球物理勘探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球物理㊁地球化学勘探及研究工作,E -m a i l :371293317@q q.c o m ㊂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国家级金达铅锌整装勘查区内,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 念青唐古拉板片的隆格尔 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之次级构造单元亚贵拉 龙玛拉断拗㊁都朗断隆㊂隆格尔 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是一个重要的铅锌铜多金属资源富集区,区域上铅锌银多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陆内断陷裂谷带或其两侧的断隆带及边缘分布㊂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的不同,由南往北进一步分为三个喷流沉积型(断拗)成矿带和三个岩浆弧(断隆)成矿带,即亚贵拉 龙玛拉断拗㊁昂张 拉屋断拗㊁由拉沟 江嗡松多断拗铜铅锌多金属矿带和燕山晚期及喜山期中酸性岩浆岩活动关系密切相关的扎雪 金达岩浆弧㊁都朗岩浆弧及尤卡朗 同德岩浆弧铅银多金属矿带,分别对应于工作区 断拗 和 断隆 构造带㊂而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则位于亚贵拉 龙玛拉断拗铜铅锌多金属矿带内,其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好㊂巴嘎拉东铅锌矿区研究程度较低,王立强等[1]在2016年对该矿床进行了黑云母花岗岩的测年工作,推测了巴嘎拉东黑云母花岗岩可能形成于班公湖 怒江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挤压阶段,黑云母花岗岩形成时代的厘定代表了成矿时代的上限,为区22023年6月地质装备域上同时代铅锌矿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㊂区域上孙鸿雁等专家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8],包括勘查方法试验㊁成矿流体㊁成矿系统㊁成矿年龄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该区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㊂2 矿区地质概况2.1 地层特征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下古近系帕那组(E 2p )及第四系(图1)㊂2.1.1 下古近系帕那组(E 2p )矿区地层主要为下古近系帕那组(E 2p ),主要出露于矿区中南部㊁北西部,北部出露地层以残留顶盖形式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中,出露面积约39.5k m 2,占研究区面积的59.2%,为花岗闪长岩体的直接围岩,其接触面呈舒缓波状,具较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其与岩体接触带形成宽约数十米至数百米强弱不一的矽卡岩化带,该矽卡岩带是矿区主要赋矿㊁成矿带㊂帕那组(E 2p )地层岩性主要为凝灰岩㊁凝灰质板岩,在花岗闪长岩体接触带岩性以凝灰岩为主㊂凝灰岩:岩石呈灰绿色㊁凝灰结构㊁块状构造㊂可见矿物主要为长石㊁石英㊂斜长石呈细小粒状㊁板条状,石英微晶多呈集合体出现,二者含量约20%;基质为火山灰㊁玻屑及岩屑,多具重结晶现象,角闪石㊁长石等晶屑多被绿帘石㊁绿泥石㊁绢云母交代,与岩体接触带岩石具较强的石榴石化㊁硅灰石化㊁方解石化㊂凝灰质板岩:灰绿-灰黑色,凝灰结构㊁变余结构,块状或板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火山灰㊁玻屑㊁晶屑及泥质㊂玻屑㊁晶屑多蚀变为长英质,略具方向性分布,含量约15%,火山灰含量约50%,泥质由陆源砂屑构成,略具方向性分布,含量约35%,岩石板理较发育,多具绿泥石化㊁绢云母化㊂2.1.2 第四系(Q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普查区中部及北部,沿河流沟谷分布,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残坡积(Q e d l )㊁冲洪积(Q a p l )㊁冰川堆积(Q g l )3种类型㊂残坡积主要分布在山体斜坡上,岩性为土黄-黄褐色碎石土,块碎石土,结构松散,大多数地带厚度在2~30m 不等,受原岩岩性和地形因素影响,厚度自山脊向下坡脚厚度逐渐增大㊂冲洪积分布在矿区西部,曾热曲两条支流交汇处沟谷及下游两侧其两侧支沟内㊂曾热曲河谷内冲洪积层局部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腐植土㊁粉细砂土,厚0.5~1.0m ,下部为砾石土,局部夹卵石透镜体,卵石及砾石含量在70%以上,结构上部松散,向下逐渐变为密实,厚10~30m ㊂冰川堆积分布在矿区中东部,曾热曲两条支流中上游两侧及现代冰川下部,主要由冰碛漂砾㊁碎石及少量砂土组成,厚度不详㊂1.第四系;2.帕那组;3.矽卡岩;4.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矿体位置及编号;6.地质界线;7.断层;8.钻孔位置及编号;9.勘探线图1 矿区地形地质图F i g .1 T o p o g r a p h i c 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m a p of t h e m i n e a r e a 2.2 岩浆岩研究区岩浆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γδ),为扎雪岩体的北延部分,出露于矿区中㊁北东部,与下古近系帕拉组(E 2p )呈侵入接触,接触面呈舒缓12张叶鹏等: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第24卷第3期波状,外接触带交代蚀变强烈,形成矽卡岩化或角岩化,其接触带可见铅㊁锌㊁铜㊁黄铁矿㊁镜铁矿化,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㊂黑云母花岗闪长岩(γδ)风化面灰黑色,浅灰色㊁褐红色,少数深黑色㊂新鲜面灰白色,细 中粒花岗结构㊁块状构造,其中石英约20%~25%,斜长石约45%~55%,钾长石约10%~15%,黑云母约5%~10%㊂富矿物主要为磁铁矿㊁绢云母㊁绿泥石㊁萤石㊁毒砂㊁磁黄铁矿㊁石榴石㊁辉石等㊂岩石蚀变主要为硅化㊁黄铁矿化㊁褐铁矿化㊁绿泥石化等,其中硅化㊁黄铁矿化与P b矿化关系密切㊂2.3构造受区域近东西向的朱拉 门巴断裂影响,普查区次级构造较发育,主要发育有近东西向断层(F4)㊁北西向断层(F2㊁F3)㊁北东向断层(F1)㊂近东西断层(F4)为推测断层,展布于矿区北部,沿曾热曲北支流河谷分布,呈向北凸起近东西向展布,矿区內出露长约9k m,向东沿扎拉山口延伸出矿区,向西沿曾热曲延伸,在该断层沿线有断层泉呈线状多处出露,扎拉山口地貌上呈负地形,破碎带宽50~200m,上下盘岩石不一致,上盘为帕那组(E2p)凝灰岩,下盘为花岗闪长岩,断面平直,岩石多呈角砾状,破碎带内泥化㊁黄铁矿(褐铁矿)化强,倾向南,断层倾角中-陡㊂北东向断层(F1)展布于矿区中部,北东-南西走向,出露延伸长约1200m,倾向南东,倾角中等,破碎带宽0.3~2.0m,破碎带内多发育挤压透镜体㊁断层泥等,泥化㊁褐铁矿化强㊂北西向F2断层出露于矿区中部,延伸出露长约250m,逆断层,产状287ʎ~298ʎ,ø45ʎ~50ʎ,该断层上盘为帕那组(E2p)凝灰岩,下盘为花岗闪长岩,破碎带宽0.3~0.5m,断面平直,见擦痕,断层泥等,P b -I矿体南东端被错断,断面附近矿体有被拖拉现象㊂北西向F3断层出露于矿区东部,延伸出露长约860m,北西端被第四系掩盖,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南东,倾角60ʎ~65ʎ,为一逆推断层㊂断层把地层从北西向南东错断㊁推移㊂破碎带宽0.3~1.0m,断裂带内主要为黄铁矿化碎裂岩,局部可见铅锌矿化,呈星点状㊁细短脉状分布㊂2.4围岩蚀变特征研究区围岩蚀变以带状蚀变为主,线型蚀变(沿断裂)次之,具较典型的接触交代热液型矿床的蚀变特征㊂面上变表现为区域变质,几乎所有的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围岩蚀变的类型主要包括绢云母化㊁硅化㊁角岩化㊁矽卡岩化㊁青盘岩化㊁黄铁矿化,其中以矽卡岩化和角岩化最主要,且与成矿的关系最为密切㊂3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在矿区中北部进行了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33.6k m2,分析了P b㊁Z n㊁A g㊁A u㊁C d㊁B i㊁C u㊁M o㊁S b㊁A s㊁H g11种元素㊂对矿区4种主要成矿元P b㊁Z n㊁A g㊁C u进行数据处理,圈定了单元素㊁综合异常图㊂3.1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单元素异常以P b㊁Z n㊁A g㊁C u四种成矿元素为对象,根据累频剔除异点,并计算平均值㊁标准离差,取均值加两倍的标准离差为基本的异常下限参考值,结合测区地区化学背景值及经验值上下浮动确定本次异常下限[9-14],各元素异常下限见表1㊂表1矿区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下限表T a b l e1A b n o r m a l l o w e r l i m i t o f1ʒ50000w a t e r s y s t e m s e d i m e n t s s u r v e y i n t h e m i n e a r e a元素X--2.5S X--1.5S X--0.5S X-+0.5S X-+1.5S X-+2.5S高值替换点/10-6异常下限/10-6调整后/10-6C u38.08841.59345.42049.59954.16259.146183.19256.59960 Z n100.272128.745165.305212.246272.516349.9021823.837308.794240 P b52.29172.699101.072140.517195.357271.5991625.682230.345150 A g0.1700.2510.3700.5450.8041.1857.6510.97613.2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解释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共圈定2处综合异常,分别编号为H s-1㊁H s-2(图2)㊂1ʒ50000水系沉积物异常显示上述异常是以A g㊁Z n㊁P b㊁C u为主成矿元素的异常,还有A u㊁C d㊁B i㊁M o㊁S b㊁A s㊁H g 等伴生(指示)元素,成分复杂,以A g㊁Z n㊁P b㊁C u为代表的单元素异常套合好,主成矿元素浓度分带梯度十分明显均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面状展布,面222023年6月地质装备积㊁规模较大,衬度较高㊂3.2.1 H s -1综合异常H s -1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中:C u 平均值74.90ˑ10-6,面积2.75k m 2,衬度1.25,规模3.44;A g 平均值1.73ˑ10-6,面积4.24k m 2,衬度1.73,规模7.34,P b 平均值340.00ˑ10-6,面积7.20k m 2,衬度2.27,规模16.34,Z n 平均值461.00ˑ10-6,面积6.92k m 2,衬度1.92,规模13.29(见表2)㊂表2 矿区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参数T a b l e 2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 a n o m a l o u s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1ʒ50000w a t e r s y s t e m s e d i m e n t s u r v e yi n t h e m i n e a r e a 编号元素异常面积/k m 2异常衬度异常规模平均值/10-6H s -1A g4.241.737.341.73P b 7.202.2716.34340.00Z n 6.921.9213.29461.00C u 2.751.253.4474.90H s -2A g 2.801.855.181.85P b 3.093.3510.35502.20Z n 3.962.5810.22620.00C u2.931.975.77118.00H s -1异常为典型的矿致异常,地质填图时在异常范围内或边部共发现地表矿(化)体4个,矿转石点2处(图2),其中4个矿(化)体均位于花岗闪长岩南部矽卡岩带中,2处矿转石点位于岩体中部凝灰岩㊁凝灰质板岩残留顶盖与花岗闪长岩(γδ)接触带㊂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㊁似层状㊁透镜状等,其产状与岩体㊁凝灰岩接触产状相关,赋矿岩石主要矽卡岩,次为凝灰岩(角岩化)㊂3.2.2 H s -2综合异常H s -2综合异常主成矿元素中:C u 平均值118.00ˑ10-6,面积2.93k m 2,衬度1.97,规模5.77;A g 平均值1.85ˑ10-6,面积2.80k m 2,衬度1.85,规模5.18,P b 平均值502.20ˑ10-6,面积3.09k m 2,衬度3.35,规模10.35,Z n 平均值620.00ˑ10-6,面积3.96k m 2,衬度2.58,规模10.22(见表2)㊂H s -2异常为典型的矿致异常,地质填图时在异常范围内或边部共发现地表矿(化)体1个(图2),矿(化)体位于花岗闪长岩南部矽卡岩带中㊂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㊁似层状㊁透镜状等,其产状与岩体与凝灰岩接触产状相关,赋矿岩石主要矽卡岩,次为凝灰岩(角岩化)㊂图2 矿区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F i g .2G e o c h e m i s t r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o m a l y m a p o f 1ʒ50000w a t e r s y s t e m s e d i m e n t s u r v e yi n t h e m i n e a r e a 3.3 H S -1异常查证为了查证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H s -1综合异常,在矿区中北部进行了1ʒ10000土壤测量5.78k m 2,分析了P b ㊁Z n ㊁A g㊁C d ㊁W ㊁C u ㊁M o ㊁A u ㊁S b ㊁S n 十种元素㊂1ʒ10000土壤测量[14-18]单元素异常以P b㊁32张叶鹏等: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第24卷第3期Z n㊁A g㊁C u㊁M o㊁C d六种成矿元素为对象计算平均值㊁标准离差,连续剔除大于平均值加三倍标准差和小于平均值减三倍标准差的高值与低值㊂取均值加两倍的标准离差为基本的异常下限参考值,结合测区地区化学背景值及经验值上下浮动确定本次异常下限,各元素异常下限见表3㊂通过1ʒ10000土壤测量,共圈定P b单元素异常28个㊁Z n单元素异常21个㊁A g单元素异常21个㊁C u单元素异常18个㊁M o单元素异常38个㊁C d单元素异常31个㊂1ʒ10000土壤测量综合异常图是在单元素异常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将各元素组中有指示意义的综合异常以主要成矿元素与伴生元素的重叠部分或其中一个最重要元素的异常范围勾绘异常范围,表3矿区1ʒ10000土壤测量异常下限T a b l e3A b n o r m a l l o w e r l i m i t o f1ʒ10000s o i l s u r v e y i n t h e m i n e a r e a元素平均值/10-6标准离差变异系数K取值异常下限/10-6调整后/10-6 C u15.88968.56530.54233.020333.0 Z n87.289848.43810.552184.1661184.0 P b51.232423.01290.45297.258197.0 A g0.11120.04370.3920.19870.2 C d0.19600.10510.5420.40630.4 M o1.15490.48460.4222.12412.0并标明该组元素的组合关系㊁各元素的浓度级和元素峰值㊂本次共圈定综合异常4个,见图3,元素组合为C u㊁P b㊁Z n㊁A g㊂编号A1㊁A2㊁A3㊁A4,各个异常参数特征见表4㊂1.第四系;2.帕那组;3.矽卡岩;4.黑云母花岗闪长岩;5.矿体位置及编号;6.地质界线;7.断层;8.钻孔位置及编号;9.勘探线;10.综合异常图3矿区地形地质与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图F i g.3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o m a l y m a p o f t o p o g r a p h y,g e o l o g y a n d s o i l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i n t h e m i n e a r e a4找矿预测与钻孔验证通过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与1ʒ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区内地质特征分析A1㊁A2及A4与矽卡岩带关系密切㊂结合周边帮浦东段矿区㊁天仁矿区等找矿成果系统研究发现,该区域主要为斑岩型 矽卡岩型 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系统[19-20],分析本区浅部成矿以矽卡岩型为主,目标矿种为铅锌多金属㊂发现的矽卡岩带就是本区浅部的重要找矿有利部位,深部是否存在斑岩型矿体,则需要进一步开展深部勘探工作㊂由于A1综合异常在地表发现矿转石点,首先对其开展验证工作㊂由图4显示,Z K001钻孔深度170m,在17.14~37.01m段,采集基分样化验结果显示C u含量最低0.002ˑ10-2,最高0.18ˑ10-2;P b含量最低0.03ˑ10-2,最高达4.34ˑ10-2;Z n含量最低0.07ˑ10-2,最高达12.95ˑ10-2;A g含量最低3.90ˑ10-6,最高达909ˑ10-6㊂Z K004钻孔深度183.7m,在115.90~135.90m 段,采集基分样化验结果显示C u含量最低0.025ˑ10-2,最高0.61ˑ10-2;P b含量最低0.067ˑ10-2,最高达6.95ˑ10-2;Z n含量最低0.11ˑ10-2,最高达15.25ˑ10-2;A g含量最低21.3ˑ10-6,最高达1363ˑ10-6㊂崩塌B1采集基分样化验结果显示C u 含量最低0.041ˑ10-2,最高0.072ˑ10-2;P b含量最低1.70ˑ10-2,最高达12.07ˑ10-2;Z n含量最低17.86ˑ10-2,最高达31.44ˑ10-2;A g含量最低422023年6月地质装备表4 1ʒ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参数特征T a b l e 4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o m a l o u s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1ʒ10000s o i l g e o c h e m i c a l s u r v e y综合异常编号面积/k m2平均衬度单元素异常编号极大值/10-6平均值/10-6衬度值A 10.623.76C u 1208.0092.592.81C u 570.8060.851.84P b 37326.001447.7914.93Z n 24830.001252.836.81A g 50.070.060.31P b 6982.00403.104.16C d 51.660.862.16C d 90.160.090.24Z n 5525.00481.002.61C d 40.000.000.00M o 53.963.431.71C d 30.000.000.00A 20.812.23C u 14242.0090.012.73P b 131152.00262.222.70C d 112.010.892.22A g100.810.472.33C d 121.440.681.71Z n 8327.00309.501.68A 30.762.27A g140.940.462.31P b 20758.00252.732.61C d 191.640.972.43Z n 13538.00323.831.76A 40.631.89C u 1766.4066.402.01A g 170.760.402.00C d 212.651.142.86P b 22350.00180.091.86Z n 14393.00292.631.59P b 24208.00143.901.48M o 290.000.000.00M o 263.372.861.43图4 巴嘎拉东铅锌矿联合勘探线剖面图F i g .4 S e c t i o n a l v i e w o f t h e c o m b i n e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l i n e o f t h e B a ga l a E a s t l e a d -z i n c m i n e 589ˑ10-6,最高达3060ˑ10-6㊂成功圈定了P b -I及P b -I I 矿体㊂后期利用槽探㊁钻探等工程验证,圈定了P b -Ⅲ至P b -Ⅵ号矿体,A 4异常后期验证也圈定了P b -Ⅶ㊂本区截止目前共发现7处矿体㊂A 3异常由于其分布在矽卡岩带与岩体之间的第四系地层中,认为其找矿潜力有限,未开展进一步验证工作㊂5 结语本区首先开展1ʒ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52张叶鹏等: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第24卷第3期2处综合异常;其次对中北部H s-1异常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证,圈定了4处综合异常,主要沿矽卡岩带分布,依据区内发现的矿石砖石也主要在矽卡岩带,表明区内矽卡岩带是本区找矿有利部位;最后利用槽探,钻探等工作手段,圈定了P b-I至P b-Ⅶ共7处矿体,均达到了工业品位,确定了本区浅部为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使得本区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明本区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对同类地区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㊂致谢,感谢我所陈云华教授在地球化学领域对本人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在本文创作期间的悉心指导!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王立强,谢富伟,王勇.西藏巴嘎拉东铅锌矿床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 b年龄㊁微量元素组成及地质意义[J].岩矿测试,2016,35(6):650657.W A N G L i q i a n g,X I E F u w e i,W A N G Y o n g.U-P bG e o c h r o n o l o g y a n d T r a c e E l e m e n t C o m p o s i t i o n s o fZ i r c o n i n B i o t i t e G r a n i t e f r o m t h e B a g a l a d o n g P b-Z nD e p o s i t,T i b e t a n d T h e i r G e o l o g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J].R o c k a n d M i n e r a l A n a l y s i s,2016,35(6):650657.[2]孙鸿雁,林品荣,方慧,等.西藏冈底斯东段铜多金属成矿带综合物化探技术有效性试验[J].物探与化探, 2004,28(2):102105.S U N H o n g y a n,L I N P i n r o n g,F A N G H u i,e t a l.T h et e s t o n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g e o p h y s i c a la n d g e o c h e m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a l o n g t h e c o p p e r-p o l y m e t a l l i c o r e b e l t i n e a s t e r n G a n d i s e,T i b e t[J].G e o p h y s i c a l a n d G e o c h e m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2004,28(2):102105.[3]孟祥金,侯增谦,高永丰,等.西藏冈底斯东段斑岩铜钼铅锌成矿系统的发育时限:帮浦铜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 e-O s年龄证据[J].矿床地质,2003,22(3):246252.M E N G X i a n g j i n,H O U Z e n g q i a n,G A O Y o n g f e n g,e t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o r p h y r y c o p p e r-m o l yb d e n u m-l e a d-z i n c o r e-f o r m i n g s y s t e m i n e a s t G a n g d e s e b e l t,T i b e t:E v i d e n c e f r o m R e-O s a g e o f m o l y b d e n i t e i nB a n g p u c o p p e r p o l y m e t a l l i c d e p o s i t[J].M i n e r a lD e p o s i t s,2003,22(3):246252.[4]多吉,张金树,刘鸿飞,等.西藏冈底斯东段铜金多金属成矿特征与资源评价研究[Z].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014.D U O J I,Z H A N G J i n s h u,L I U H o n g f e i,e t a l.S t u d yo n m e t a l l o g e n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e s o u r c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 p o l y m e t a l l i c c o p p e r a n d g o l d i n e a s t e r n G a n g d i s is e c t i o n o f T i b e t[Z].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i b e t A u t o n o m o u s R e g i o n,2014.[5]李奋其,刘伟,张士贞,等.冈底斯东段古新世朱拉岩体L A-I C P-M S锆石U-P 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2012,31(9):14201434.L I F e n q i,L I U W e i,Z H A N G S h i z h e n,e t a l.L A-I C P-M S z i r c o n U-P b d a t i n g a n d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Z h u l a i n t r u s i o n i n e a s t e r n G a n g d i s e,T i b e t[J].G e o l o g i c a lB u l l e t i n o fC h i n a,2012,31(9):14201434.[6]霍艳.冈底斯东段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形成机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3.H U O Y a n.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o r m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o f o r e d e p o s i t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m a r g i n o fG a n g d i s i m e t a l l o g e n i c b e l t[D].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e c h n o l o g y,2013.[7]唐菊兴,王立强.西藏冈底斯东段中新生代斑岩成矿系统与找矿预测[Z].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14.T A N G J u x i n g,W A N G L i q i a n g.M e t a l l o g e n i c s y s t e m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M e s o-C e n o z o i c p o r p h y r y i n e a s t e r n G a n g d i s i s e c t i o n,T i b e t[Z].I n s t i t u t e o f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s,2014.[8]霍亚飞.冈底斯东段热液蚀变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7.H U O Y a f e i.T h e r e g i o n a l h y d r o t h e r m a l a l t e r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s e c t i o n o f G a n g d i s e[D].C h e n g d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2017.[9]张海潮,代克刚,王腾,等.西藏达则错地区1ʒ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2(16):223225.Z H A N G H a i c h a o,D A I K e g a n g,W A N G T e n g,e t a l. 1ʒ50000s t r e a m-s e d i m e n t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i t s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a n a l y s i s i n t h e W u g a c u o a r e a,T i b e t[J].W o r l d 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2022(16): 223225.[10]邓泽民,李志军,张灿,等.西藏色热勒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世界有色金属,2021(3):6364.D E N G Z e m i n,L I Z h i j u n,Z H A N G C a n,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s t r e a m s e d i m e n t s u r v e y i n S e r e l e a r e a,T i b e t[J].W o r l d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2021(3):6364. [11]丁吉顺,陈伟,周恒,等.西藏雄梅地区1ʒ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J].地质与勘探,2019, 55(1):4863.D I N G J i s h u n,C HE N W e i,Z H O U H e n g,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f r o m1ʒ50000s u r v e y622023年6月地质装备d a t a o f s t re a m s e d i m e n t s a n d O r e-S e a r c h p r o s p e c t s i n t h e X i o n g m e i a r e a,T i b e t[J].G e o l o g y 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2019,55(1):4863.[12]杜保峰,杨长青,柴建玉,等.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西藏春哲地区找矿效果[J].中国地质,2018,45(3):604616.D U B a o f e n g,Y A N G C h a n g q i n g,C H A I J i a n y u,e t a l.T h e e f f e c t o f s t r e a m s e d i m e n t s u r v e y f o r p r o s p e c t i n g i nC h u n z h e a r e a,T i b e t[J].G e o l o g y i n C h i n a,2018,45(3):604616.[13]肖霞,倪师军,白涛,等.西藏妥坝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35(3):570575.X I A O X i a,N I S h i j u n,B A I T a o,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t r e a m s e d i m e n t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t a r g e t s i n T u o b a a r e a o f T i b e t,C h i n a[J].B u l l e t i n o fM i n e r a l o g y,P e t r o l o g y a n d G e o c h e m i s t r y,2016,35(3):570575.[14]俞胜,贾轩,赵斌斌,等.甘肃迭部县尖尼-洛大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J].矿产与地质,2022,36(2):401409,424.Y U S h e n g,J I A X u a n,Z H A O B i n b i n,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t r e a m s e d i m e n t a r y s u r v e y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t a r g e t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t h e J i a n n i-L u o d a a r e a,D i e b u C o u n t y,G a n s u[J].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G e o l o g y,2022,36(2):401409,424.[15]张国宾,唐佳雨,陶楠,等.内蒙古巴林右旗石灰窑铜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靶区预测[J].黄金,2022,43(10):1116.Z H A N G G u o b i n,T A N G J i a y u,T A O N a n,e t a l.S o i l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t a r g e t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t h e S h i h u i y a o C o p p e r P o l y m e t a l l i cD i s t r i c t o f t h e B a l i n Y o u q i,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J].G o l d, 2022,43(10):1116.[16]杨水旺,尚凯凯,王剑锋,等.河南省栾川县磨坪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矿产勘查,2022, 13(8):11981206.Y A N G S h u i w a n g,S H A N G K a i k a i,W A N G J i a n f e n g,e t a l.S o i l 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i n M o p i n g a r e a,L u a n c h u a n C o u n t y,H e n a n P r o v i n c e[J].M i n e r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2022,13(8): 11981206.[17]袁和,罗先熔,李武毅,等.西藏邦卓玛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地质与勘探,2017,53(3): 472481.Y U A N H e,L U O X i a n r o n g,L I W u y i,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o i l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B a n g z h u o m a R e g i o n,T i b e t[J].G e o l o g y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2017,53(3):472481.[18]兰双双,吕杜,曾攀,等.西藏浪卡子县穷子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地质找矿论丛,2019, 34(2):286293.L A N S h u a n g s h u a n g,L V D u,Z E N G P a n,e t a l.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o i l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 Q i o n g z i r e g i o n,T i b e t[J].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t o G e o l o g y a n d 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R e s e a r c h,2019,34(2):286293.[19]张叶鹏,王红,黄文俊,等.西藏帮浦东段 笛给铅锌多金属矿床激电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18,32(5):903909.Z H A N G Y e p e n g,W A N G H o n g,H U A N G W e n j u n, 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i n d u c e d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a n o m a l i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o f e a s t e r n B a n g p u-D i g e i P b-Z n p o l y m e t a l l i c d e p o s i t i n T i b e t[J].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G e o l o g y,2018,32(5):903909.[20]张叶鹏,谢亮,李艳,等.基于全区视电阻率的C S A M T应用研究 以西藏帮浦 笛给铅锌矿区为例[J].矿产与地质,2020,34(3):517524.Z H A N G Y e p e n g,X I E L i a n g,L I Y a n,e t a l.S t u d y o fC S A M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t h e f u l l-r e g i o n a p p a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a n e x a m p l e o f t h e B a n g p u-D i g e i l e a d-z i n cm i n i n g a r e a i n T i b e t[J].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G e o l o g y,2020,34(3):517524.72。

内蒙古白音乌拉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白音乌拉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白音乌拉金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严长华白静辛春乔祯张贤良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6期摘要:白音乌拉金矿地球化学异常以Au、Cu、Bi、Ag、W元素组合为主,成矿元素为Au、Ag、Au、Ag峰值大于200x10、5.2x10。

异常套合较好、分带明显,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前缘元素As、Hg发育,剥蚀程度弱,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文章通过对矿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分布、组分分带等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的关系,认为矿区有较大的找金矿潜力。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金矿白音乌拉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与巴林左旗的交界地带,行政区划分别属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和巴林左旗白音乌拉镇管辖。

区域地质划分属天山一内蒙古一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哲斯一林西复向斜的北西翼。

是我国北方地区著名的富银铅锌矿和锡铜矿的成矿带,但是在该成矿带近年来未发现有金矿,笔者近年来在该区域进行的普查中发现了白音乌拉金矿,研究总结该矿的找矿经验,对该带寻找金矿具有现实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特征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中二叠统大石寨组、哲斯组,上二叠统林西组;中侏罗统新民组,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前中生代地层受北东、北北东向构造线方向控制断续分布;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呈大面积出露,受北东向断陷盆地及火山构造控制,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区域上岩浆活动以火山活动为主,侵入岩多成小岩株状侵入上侏罗统火山地层内,其成因和火山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展布,主断裂构造和褶皱轴线走向大致平行排列,控制中侏罗统新民组断陷盆地的北西及南东边界,并控制晚侏罗世火山盆地的长轴方向。

北西向断裂构造具张扭性特征,多数具右旋平移趋势,林西组、新民组地层依次阶梯状排列。

两组断裂構造相互交切,构成了本地区断块状的构造格局。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

二、热液矿床原生晕
• (一)热液矿床的形成 1、成矿热液 热液温度:50~400℃,最高达500~600℃
热液来源:岩浆成因、大质来源:岩浆分异、围岩
2、成矿动力学因素
①渗滤作用(主要方式) ②扩散作用
热液中元素的迁移,很少是由渗透过程或扩散过程单独 起作用,而是相互结合,同时发生的。 沿裂隙流动的热液,在热液流动的方向上,往往以渗透 作用为主,垂直裂隙的方向上,往往以扩散作用为主。
3、成矿元素析出机制
• 元素沉淀机制:主要是由于热液与围岩的 化学反应(复分解、中和、水解)和成矿 环境(温度、压力、 ph、Eh)物理化学条 件的改变,使原来在溶液中稳定的络合物 发生分解而沉淀。 • 此外,围岩的矿物颗粒表面、层理面、解 理面、解理面对对成矿元素的吸附作用, 也会成晕的因素之一。
注:热液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均简称热液矿床原生晕。 各类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是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或原生晕的同义语
• (二)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的在地球化学异 常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1)各类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最全面地 保留了成矿时的地球化学信息。 (2)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是各种类型次生地球 化学异常物质来源的组成部分,各类次生 地球化学异常,都是原生矿体及其岩石地 球化学异常的派生产物。 (3)当前陆地上的找矿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寻 找厚覆盖地区隐伏矿和浅覆盖区及开采矿 山深部的盲矿。
• 轴向分带——沿矿体 轴向,即沿矿液运移 向的元素分带,由渗 滤作用造成。 • 横向分带——垂直于 矿体轴面方向上的分 带,由扩散作用造成。 • 纵向分带——顺矿体 走向所反映的元素分 带。
六、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应用
(1)检查、验证水系沉积物异常、圈定找矿 目标 (2)判断剥蚀程度,寻找盲矿体 (3)指导勘探工程 (4)利用多建造晕或叠加晕预测深部矿体

地球化学找矿

地球化学找矿

第一章本章小结1.地球化学找矿是在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矿产勘查服务的一门学科,传统上的勘查地球化学学、化探与地球化学找矿同一概念。

2.据研究对象不同,地球化学找矿可分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等。

3.地球化学找矿依托于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微观对象(元素),找寻隐伏矿藏,成本低、速度快;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景观条件影响大,应用受一些限制。

4.地球化学找矿的工作任务是通过元素分布、组合、赋存状态等的研究,为矿产勘查异常区的划定、矿体追索提供理论依据。

地球化学的一般工作方法为地质观察与采样、数据的统计分析、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地球化学图表的编制,最终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5.地球化学找矿未来发展总体表现为研究手段的精细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数据获取的多源化。

复习思考题1.地球化学找矿有何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一下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较与鉴别。

①对象的微观化,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②分析测试技术是基础,元素含量的获得必须借助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③利于寻找隐伏矿床,气体地球化学找矿可寻找更深处的地球化学异常。

④准确率高、速度快、成本低,被各国广泛采用。

2.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哪些?①地质观察与样品采集——基础资料工作区域的地质条件、岩石及矿化和蚀变的特征、矿物的共生组合及生成顺序等,对找矿区域的选择、工作方法的确定、异常解释的评价都是重要的基础资料。

采样的目的性、方法的正确性和样品的代表性应特别注意。

②数据的统计分析——基本技能获取分析测试数据所反映的内在规律、找矿信息。

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

③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根本方法研究与表征元素的分布与异常的特征,进行异常评价。

地球化学指标有参数性的和非参数性的。

④地球化学图表的编制——基本工作方法地球化学图表反映元素的分布、分配的特征及元素的分散集中、迁移演化的规律。

编制地球化学图用以研究矿区和区域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有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剖面、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化学分析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方法。

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找矿方法,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采集不同地点的地表和地下水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而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

通过对比不同地点的元素含量,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从而指导找矿工作。

地球化学剖面是一种通过对地下水、土壤和岩石等进行采样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在不同地点采集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地点的元素含量。

然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剖面图,通过对比不同地点的元素含量,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从而指导找矿工作。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在地壳中发现的与矿床有关的异常地球化学现象,包括岩石、土壤和水体中的地球化学异常。

通过对这些异常进行详细的采样和分析,可以确定其与矿床的关系。

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分为局部异常和区域异常,局部异常一般与具体的矿床有关,区域异常则可能与广大矿床区域有关。

地球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对采样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室技术进行,比如原子吸收光谱、质谱等。

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得到元素含量的数据,从而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地球化学勘探和地球化学探矿。

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

地球化学探矿是一种通过对地下岩石进行采样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

总结起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是一种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发现与矿床有关的元素异常。

通过对比不同地点的元素含量,可以指导找矿工作。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包括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剖面、地球化学异常和地球化学分析等。

新疆苏尤河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式

新疆苏尤河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式

2019年第1期新疆有色金属新疆苏尤河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式韩建华郑国平付清波林乐(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乌鲁木齐830013)摘要苏尤河钼矿异常特征明显,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具备良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通过对苏尤河钼矿异常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找矿模型苏尤河钼矿地理位置处于西准噶尔巴尔鲁克山西段,行政区划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管辖,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克-准噶尔板块(I)、准噶尔微板块(II)、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纸房-琼河坝早古生代陆缘岛弧内[1],是新疆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钼矿。

1地质特征苏尤河钼矿地表主要出露中泥盆统巴尔鲁克山组第二岩性段(D2b2)深灰色、灰色硅化、角岩化安山质晶屑岩屑凝灰岩与石炭纪小岩体及岩枝[2]。

勘查结果显示:巴尔鲁克山组第二岩性段为有利的赋矿层位,二长花岗斑岩为主要的赋矿岩体;区域上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X共轭”断裂,控制着矿区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的“X共轭”次级断裂,进而控制矿区侵入岩及地层中“X”型微裂隙的发育,形成有利的赋矿空间;钾化、硅化强烈地段,亦是有利的赋矿部位。

地表以岩体为中心,具明显的斑岩型蚀变分带。

2地球化学异常特征2.1致矿异常特征苏尤河钼矿1∶5万化探异常呈带状,元素组合Bi、W、Mo、Au、Ag、Cu、Sn(As、Sb、Zn、Ni、Pb、Cr)。

各元素异常套合极好,多有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

1∶2万化探异常元素组合为Mo、W、Sn、Bi、Au、Ag、As、Sb。

W、Mo、Bi、Cu高温元素位于异常区中心区,而Au、As、Sb等低温元素多分布在岩体的外围,除了Sb元素外,各元素均具有三级浓度分带。

主成矿元素Mo仅与Sn、Bi有一定的叠合关系,异常延伸较长,且异常走势由矿化较好地段向两侧逐渐变弱,反映了矿化的强弱。

但是Mo与同是成矿元素的W 叠合很不好,显示两者没有明显的共生关系。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地球化学找矿是一种通过研究地球物质中元素和矿物分布特征来寻找矿产资源的方法。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和矿床评价,能够提供重要的矿产资源信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1. 地表水地球化学找矿法地表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体,其成分和溶解物质可以提供宝贵的矿床信息。

通过对地表水中元素和溶解物质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矿床的存在和性质。

地表水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包括水样采集、样品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这种方法在勘查矿床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经济性。

2.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法土壤是地壳表层的一种地质体,其中富集了许多矿物和元素。

通过对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矿床的赋存情况和矿产资源潜力。

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元素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和矿床评价领域。

3.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岩石是地球的主要构成物质,其成分和组成可以提供重要的矿床信息。

通过对岩石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性质。

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包括岩石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元素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这种方法在勘查矿床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沉积地球化学找矿法沉积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通过对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来了解地下矿床的存在和性质。

沉积物样品中富集了许多元素和矿物,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找出潜在的矿产资源。

这种方法在沉积盆地的矿产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法植物是地球上的生物体,其体内富集了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可以提供重要的矿床信息。

通过对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矿床的存在和性质。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包括植物样品采集、样品制备、元素分析和数据解释等步骤。

这种方法在矿产勘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结起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地球物质中元素和矿物分布特征来寻找矿产资源的方法。

常用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包括地表水地球化学找矿法、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法、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法、沉积地球化学找矿法和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法。

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5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张玉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西昆仑地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较为独特,根据近年来地质调查结果显示,西昆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储备区,本文通过对大型铜矿区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含矿岩系特征、构造控矿特征,根据矿体中主要元素含量,对矿区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找矿区域,为后续的找矿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6-0053-2收稿日期:2020-08作者简介:张玉龙,男,生于1987年,汉族,湖北十堰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球化学。

新疆西昆仑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塔里木南侧,连接特斯提和古亚洲地区,该区地质结构复杂,岩浆喷出时间较长,所以该区成矿条件十分理想[1]。

伴随着地质工作者的不断发展,矿床研究日益深入。

新疆西部昆仑地区的矿产资源尤为丰富,其中铜矿床尤为突出。

西昆仑造山带的分布区位于塔里木地块的西南缘[2]。

塔利板块在前震旦纪继续演化分裂,形成中央隆起带的微板。

在该区上下的前震旦纪地层中,有中元古代中浅变质岩系和下元古代中深变质岩系,其中包括稀有铜,金,银,铁,铁,铁等稀有矿产资源。

1 新疆西昆仑地区大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1.1 矿体特征矿体主要呈东西分布,以侏罗系龙山组为主。

矿体受东、西及构造断裂控制。

层间裂缝、灰岩与底砾岩接触区是铜矿富集的最佳区域,也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矿体以似层状、层状为主。

依据矿区生产空间面积及矿体暴露状况,确定矿区西部矿带矿体,圈定了18个矿体。

其中以L1矿体为主,分布在第二岩性段侏罗系龙山组,在59~63线的勘探范围内。

该矿体长440m,宽7.36m~13.85m,层高7.84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的整理
• 1原始资料的整理:包括采样记录本、地质 观测记录本、各种送样单、分析及鉴定报 告、现场测定记录、测量成果、有关照片、 各种统计资料等。 • 2图件的编制: 实际材料图:采样位置图、原始数据图、 地球化学平面剖面图及剖面图和塔状图 综合图件:等浓度图、等衬度图、晕的分 带图、异常分布图。
地化异常评价依据
• 地质依据: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地貌和第 四纪特点、水文地质 • 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受岩性、时代、构造的控制, 特定的矿床,总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产出,如 斑岩型铜矿总与浅成中酸性岩浆有关,钨锡矿总 与酸性岩浆岩有关,蚀变岩型金矿,大都产在构 造破碎带内 • 化探依据:异常区的指示元素的组合关系、异常 强度、异常点的集中程度、异常面积的大小、变 化梯度、分带特点、异常形态和规模大小等特征 是化探对比分类的依据。
采样布局
• 格子采样法(预查、普查) • 规则测网:如方形网、矩形网、菱形网 • 以一定测线间距和测点间距布置采样点: 原则上普查应使1-2条测线和2-3个测点落于 异常内;详查应使3-5条测线及3-5个测点落 于异常内。 • 不规则测线:岩体、构造
采样
• 水系沉积物:采样点上下游5-10米或垂直于流向采2-3个 样组合,最新的表层物质。取样物质:抵抗风化力弱的矿 如 Cu、Pb、Zn、Ni、Co、U等热液矿,一般取淤泥、粉 砂,对于抗风化力强的矿如Nb、Ta、W、Sn、Au、Pt、 稀土取细砂,样品重量100-150g 。 • 土壤测量:层位:一般在B层;粒度:Cu、Pb、Zn、Co、 Ni及热液铀矿取细粒物质,如细砂、粉砂、粘土;Nb、 Ta、W、Sn、Au、Pt、稀土取样粒度较粗,如粗砂土; 风成物分布广泛地区,一般取粗粒物(0.3-0.1mm) ;重 量:细粒物质50-100g,粗粒物质100-200g,过筛后不小 于20g。 • 岩石测量:采样物质:基岩、断层泥、裂隙充填物,地表 和坑道采样是在采样点附近(1m内)采5-7块,岩芯是在 采样点上下1m内采5-7块。重量:150-200g,断层泥、裂 隙充填物20g以上。
地球化学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
冯永来
概念
•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某一地区的地质体或天然物质(岩石、 土壤、水、生物、空气)中,一些元素的含量明显偏离正 常含量或某些化学性质明显的发生变化的现象。 • 地球化学背景:地质体或天然物质中,元素属于正常含量 的这种现象。 • 背景值:正常含量的平均值;背景上限:背景含量的最高 值;异常含量:高于背景上限值的含量。 • 原生异常:在成岩成矿作用下,在基岩中形成的异常;次 生异常:由于岩石、矿石的表生破坏在现代疏松沉积物、 水和生物中形成的异常。 • 同生异常:与介质同时形成的异常;后生异常:介质形成 后,异常物质以某种方式进入已形成的介质中而形成的异 常。
异常评价考虑以下因数
1异常所在的地质部位: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受岩性、 时代、地质构造的控制,特定的矿床,总是在特 定的地质条件下产生的。 2异常所在的地表覆盖物情况:覆盖物的性 质,决定了异常的来源、迁移距离与方式。 3当地的气候地形条件:了解指示元素表生性状,是 淋失还是次生富集、原生的共生关系是否破坏, 异常位移可能的方向与大小 4异常本身:面积大小、强度、变化梯度、元素的组 合几分带特点
地球化学异常解释和评价
• 所谓异常解释,是要说明出现地球化学异常的原因,而异常评价则是分析确定异常的 含矿性。 1普查解译评价的任务和要求: 分析各类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布规律,阐明它们与不同时代地层、 沉积建造、岩浆杂岩体的成因关系,以及与主要控岩与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 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测量、矿产分布的资料,进行找矿预测,划出各类矿床 找矿远景区和成矿带; 基本任务在于发现隐伏矿体(覆盖矿体和盲矿体) 2异常解释、评价依据 运用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各类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规律,说明元素变化和组合规律。 运用各类典型矿床矿异常的基本特征,包括组分、含量及其变化,异常地段形态、规模 及其分带性等,类比和评价未知异常的含矿性。 运用各类地球化学指标,分析成矿成晕的特点。 合理运用各种计算方法(矿化规模、矿化强度、线金属量、面金属量)和各类统计方法 提供异常评价性质。 综合研究采样地段基本地质资料,来阐明异常的地质原因。 综合分析各种找矿方法成果,提供异常地段含矿性评价的综合依据。
异常的分类、检查、评价
• 当地形坡度不小于30°,覆盖层厚度不大于1m时,应从 次生异常逆向坡端点布置探槽工程,顺异常来源之坡向延 伸,以揭露矿化蚀变带或矿体; • 当地形坡度不大于10°、覆盖层厚度不大于3m、矿体倾 角(或推断)大于45°时,探槽验证工程应首先布置在次 生异常元素(成矿或伴生元素)峰值点附近,探槽现向逆 坡向延伸,在向顺坡向延伸,延伸距离为异常宽度的0.40.6Cmax处,揭穿矿化蚀变带为止。 • 次生异常宽度大,浓度曲线跳越频繁。预计覆盖层厚度不 大于3米时,在次生异常0.4-0.6Cmax宽度范围内用跳跃 式探槽揭露槽间距为5m×10m(槽长5m,间距10m)、 10 m×10 m、20 m×10 m等。 • 使用坑道和钻孔工程验证时,还应考虑地质体产状和异常 体位移情况。
概念
• 晕(地球化学晕):矿体、成矿有关元素含量增高的地段。 原生晕:在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下,在矿体附近围岩中形 成的局部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地段。次生晕:在表生作用下, 由于矿床或原生晕的表生破坏、元素的迁移,在矿体及其 原生晕的附近疏松覆盖物中形成的次生地球化学地段。 • 地化指标:能够用来找矿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地球化学 标志,如指示元素及其特征含量范围、指示元素的组合含 量、特定的物理化学参数、特定的矿物组合分带等。指示 元素:指示矿体的存在和找矿方向的元素。 • 指示元素的组合关系:单元素、比值、多元素组合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
• 踏勘、试验、工作设计、采样、样品加工 处理、分析、资料整理、异常解译与验证、 提交报告 • 化探工作不但有技术性,而且还有组织管 理上的优化问题,及以最少的时间及经费 获得最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化探方法的选择
• 预查:在中低山区甚至是高寒山区水系发育时宜 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有条件配合水化学测量; 在地形平缓、残坡积层分布广泛,水系不发育时 采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此阶段配合少量岩石 地球化学测量,以研究岩石、地层构造的含矿性。 • 普查:水系、土壤、岩石。 • 详查:土壤、岩石、气体化学,辅以水文地球化 学、生物地球化学。 • 勘探或开采阶段:地球化学: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了解岩石中元素的 分布,总结元素分布集中的规律,研究其与成岩成矿的关 系,并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 • 土壤地球化学: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了解土壤中元素的 分布,总结元素分布集中的规律,研究其与基岩中矿体的 联系,并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来进行找矿。 •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了 解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的分布,总结其分散集中规律,研究 其与附近地质体的联系,并通过发现异常解释评价异常来 进行找矿。 • 水、气体、生物
异常的分类、检查、评价
• 分类:甲类指与已知矿床、矿点有关的异常 乙类指推断由矿引起的异常 丙类指性质有待研究的异常 丁类指非矿化引起的异常 • 检查:确定异常是否存在,查明引起异常的主要原因, 并对异常的成矿远景提出初步的评价意见。方法为现场踏 勘、重复取样。 • 土壤测量异常检查的工程验证:若是有找矿意义的次生元 素组合异常,布置验证应该考虑比较不活泼的异常内带, 即近矿元素组分特点(如Pb、W、Sn、Co、Pt等);或 者只有矿体比较富的近矿指示元素或起指示深度作用的异 常(如Ag、Cd、Au、Bi、Sb等)部位;
样品加工
• 干燥、破碎、揉碎、过筛、淘洗、缩分、研磨、 混合 • 岩石样球磨或棒磨到0.1mm,送化验室50g,土 壤和水系沉积物过40或60目筛20g送化验室 • 加工注意事项:防错号;防污染;矿样和普通样 品要严格分用加工工具;不要随便更动加工方案; 疏松物样品在第一次过筛前不要研磨,以保持样 品的原始粒度比例。
数据处理方法
• 回归法、判别法、簇群法、因子分析法、 对应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 法。
资料整理和异常值的确定
• 确定异常值 1地球化学背景值及背景上限值的确定方法 :长剖面法、图解法、计算 法等。 背景值:地球化学背景范围内元素的含量有波动起伏,其平均值称为 背景值 其最大值称背景上限(异常下限)。平均衬度:异常区各异常点与背 景值之比的平均值。 2计算法:是建立在地质体中元素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 计算平均值:当元素成正态分布时,可利用算数平均值的方法;当元 素成对数正态分布时,可利用计算几何平均值。 (算数) (几何) 计算均方根: a= (当n小于50时取n-1) 计算背景上限:Ca=Co+Ka (K值取2-3,在一般情况下取2)
地球化学解释与评价的方法
• 1一般评价方法: 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外部形态的类型:线状异常、带状异常、等轴状异常、不规则 状异常 原生晕的内部结构:异常的连续性、均匀性、渐变性、异常的峰值、异常平均强 度、异常衬度(清晰度)、线金属量(在异常范围内,各采样点元素的剩余 量(测定值减背景平均值)与该点所控制的距离乘机之和)、面金属量 (1)异常等级: 平均异常衬度:异常点与背景值之比的平均值、平均异常强度高于异常下限的倍 数、异常峰值高于异常下限的倍数、异常最大值与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之 比。 面金属量:异常规模的特征值。 水系沉积物测量:P=Sx(Cx-Co)-Co (2)类比评价方法 (3)地质物探化探综合评价异常 (4)利用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区分矿与非矿 • 2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的确定:主要是评价原生晕的侵蚀水平、指导盲矿体的 寻找和勘查,他据元素含量多少进行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