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引言:近年来,随世界性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不断凸现出来,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又一瓶颈,隐藏在TBT背后的是各国标准化和合格评定体系的差别,我国许多产品由于不符合进口国技术、环保、安全等标准而被拒之门外,或是进口国任意提高标准,造成我国产品的成本提高,不得不退出市场,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对象国的贸易保护,这得益于其标准体系的完备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标准体系特别是合格评定体系的欠缺与被动地位。

本文旨在分析比较各典型的标准化体系,分析其作用机制及特点,评价其对自由贸易的促进及制约,最后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完善标准体系以及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策性建议及措施,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

正文:一、多元模式代表国家:美国

美国国家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化的战略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国标准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效保护本国市场,最大限度地占有其他国际市场。

美国标准分为自愿性标准,政府标准及技术法规,后者为强制性标准。自愿性标准由国家标准、协会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层次组成。国家标准由政府委托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组织协调,由其认可地标准组织、协会、委员会制定。协会、行业标准由感兴趣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学术机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在美国国家标准化体系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标准化的研究,体系中唯一政府机构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其作用是为美国国家标准化提供技术基础。

从其标准化的战略目的来看,其着眼长远,服务于国内企业和其他非国内会员,完全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最终目标,作为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这样的战略无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海外市场的扩张,作为民间机构的ANSI体现了这点,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参与也体现了这点,其标准化目标是实现本国标准国际化,同时其标准化战略中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和吸收全球的企业、国家作为其会员,简化国外企业申请采用本国标准的程序,提高合格评定的效率,同时在政策和经济上鼓励国内企业发展新技术、制定新标准、同国外企业合作、吸纳会员。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标准,由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对于其他标准采取自愿性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对于采取海外战略的企业,这样的政策也适应了企业的海外扩张战略。但这样的多元的模式也加大了政府监督和检验的难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品的不合格,造成整个社会的资源的不必要损耗。

对于国际贸易而言,第一,因为ANSI的成员是企业代表、学术专家,而且以企业为主体,所以当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并使本国企业利益受到威胁时,其标准化体系的反应十分迅速,贸易壁垒也随之产生。第二,ANSI与NIST的联系十分紧密,这样国家的标准化政策能更好的与企业结合,同时,鼓励政府机构参与ANSI的活动,国家宏观政策与标准化体系互相渗透,达到联动机制,更好的保护企业利益,促进企业的海外扩张。第三,标准的制定

遵循广泛参与的原则,这样就使各种标准更加完善,增强了其适应性。第四,在ANSI的成员议会中由消费者权益议会,对于消费者而言,能更好的保护他们的权益,对于企业而言,能更全面地掌握消费者对于产品地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地生产,促进国内贸易。第五,ANSI积极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其国内的各项经济政策也有助于技术创新,产生新标准,从而推进其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同时广泛吸纳ANSI的国际会员,拓宽市场。如美国工业通信协会(TIA)的成员包括美国和世界各地提供通信和信息技术产品的企业900多家。第六,美国对标准的服务非常重视,建立了现代化的服务体系,互联网上标准信息及时准确地传播到标准用户,标准服务信息量大,涵盖了各个相关方面,如介绍实施标准的企业等,标准编制、发行、培训、咨询、服务一体化,实行全方位系统化服务,有利于标准政策等的普及。第七,在美国,国家标准优先于国际标准,这种做法已经给美国带来不利影响,欧洲和亚洲也不再接受美国标准,俄罗斯正在积极配合,想摆脱美国供货商。

二、共同体模式欧盟标准化战略

纵观欧盟的标准化过程,其标志性的区域标准化战略经过了由区域内部统一体系建设到推向国际化的转移,其标准化的角色也由促进区域内部自由贸易逐渐转移到保护区域内贸易和拓宽国际市场。

内部战略时期,欧共体于1985年通过了《关于技术协调和标准化新方法》的理事会决议,决定实行新的制定欧共体技术法规的方法(即新方法,按照新方法制定的技术法规称为新方法指令)。欧盟标准化这一时期的意义在于使欧洲标准成为支持技术立法,消除各成员国之间壁垒的重要工具,在统一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明显,在促进贸易自由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特别强调欧盟各国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在1991年12月20日发布了《欧洲经济中的标准化通告》,分别对欧洲标准化组织、欧委会、部长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利益团体以及成员国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要求,以期提高标准化在欧洲经济活动中的作用。1995年10月30日,理事会出台了《标准化在共同体政策中广泛使用的决议》,要求各国广泛使用欧洲标准,并在新的政府提案中考虑统一标准化的问题,1999年10月28日欧盟理事会出台了《关于标准化在欧洲的角色决议》,标志一个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建成。

对外推进战略时期,欧委会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国际标准化领域,2001年7月26日欧委会发布了《国际标准化的欧洲政策原则》报告,说明了国际标准化对扩大全球自由贸易的潜力和欧洲标准对促进欧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双边贸易的局限性,2004年10月21日欧委会提交了《欧洲标准化在欧洲政策和立法框架下的角色》,说明了欧洲标准在促进内部贸易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确定了它和其他标准的关系,在欧盟,国际标准优先于欧盟标准,欧盟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欧共体承认国家标准存在的必要性,欧共体各成员国有权制定新的国家标准,但为了消除贸易壁垒,它们有提前通知其他国家的义务。

就其标准化体系本身而言,欧共体在1985年通过的新方法规定:欧共体的技术法规只规定有关安全、健康、消费者权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详细的技术规范和定量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