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6e60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c.png)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一、引言鹌鹑鸟是一种小型家禽,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对鹌鹑鸟的需求,养殖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鸟的养殖技术,包括鹌鹑鸟的选种、饲养环境、饲料配方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种1. 选种原则鹌鹑鸟的选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鹌鹑鸟。
•选择品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鹌鹑鸟。
•选择优良的产蛋性能和肉质品质的鹌鹑鸟。
2. 选种方法•通过观察外形特征,选择体型匀称、毛色鲜艳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行为特征,选择活泼、精神状态好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产蛋性能,选择蛋壳坚硬、产蛋率高的鹌鹑鸟。
三、饲养环境1. 圈舍建设鹌鹑鸟需要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圈舍的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的选址应远离工厂、道路等噪音污染源。
•圈舍的通风设施要完善,确保空气流通。
•圈舍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鹌鹑鸟的密度鹌鹑鸟的养殖密度直接影响其生长和产蛋性能。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鹌鹑鸟是比较合适的。
3. 饲料供给和饮水设施鹌鹑鸟需要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饲料应均匀地分布在圈舍内,以保证每只鹌鹑鸟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四、饲料配方鹌鹑鸟的饲料配方对其生长和产蛋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鹌鹑饲料配方:1.鹌鹑鸟起始期饲料配方:•玉米:60%•大豆粕:30%•鱼粉:5%•骨粉:2%•钙质添加剂:1%•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2%2.鹌鹑鸟生长期饲料配方:•玉米:55%•大豆粕:25%•鱼粉:10%•骨粉:3%•钙质添加剂:1.5%•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5.5%3.鹌鹑鸟产蛋期饲料配方:•玉米:50%•大豆粕:20%•鱼粉:15%•骨粉:5%•钙质添加剂:2%•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8%五、常见疾病防治鹌鹑鸟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鹌鹑鸟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鹌鹑鸟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饮水设施定期消毒。
鹌鹑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鹌鹑的养殖技术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81aa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c.png)
鹌鹑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1、科学选种鹌鹑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养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
此时要选择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型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当做繁育的种鹌鹑进行饲养,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鹌鹑要搭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进行交配。
2、温度、光照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而湿度则要控制在50%-60%之间,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
另外,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
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3、孵化挑选种蛋进行人工孵化,产下的种蛋时间不可以超过7天以上不然出壳率会比较低。
孵化时要把种蛋放在放在25℃的房间内进行预热,然后放入孵化带内,保证温度为38℃-39℃。
孵化带的湿度要控制在60%-65%,鹌鹑破壳时湿度要控制在80%,鹌鹑孵化时间在15天至16天左右,破壳后绒毛风干后可以取出来,放到养殖箱内进行暂养。
4、饮水和喂食鹌鹑在破壳后的24小时内就要开始饮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锰酸钾,调制好饮水后让鹌鹑饮用,开始饮水就要保证每天水槽中都要有清水。
饲料方面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可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占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3%。
而雏鹌鹑在初次喂食时,可以先使用一些煮熟的小米和蛋黄,让它们慢慢地适应这些食物。
5、日常管理在饲养鹌鹑时每天要做到定时的观察,主要其观察它的活动、进食和排便,每天适当要清理它们体内排出的粪便,对食槽进行清洗,进行消毒从而切断它的传播途径。
如果需要配备消毒液,必须要注意按照相关的说明来进行,千万不要浓度太大,否则会对鹌鹑的健康带来损伤。
6、及时断喙鹌鹑具有啄癖,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短断喙的话,它就会对自己的羽毛和蛋进行啄喙。
一般当年幼的鹌鹑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断喙了。
鹌鹑的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34b8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f.png)
鹌鹑的养殖方法引言鹌鹑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鹌鹑的养殖在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
鹌鹑肉味道鲜美,且富含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鹌鹑的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饲养管理的要点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正确养殖鹌鹑,提高养殖效益。
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 圈舍的建造鹌鹑需要一个舒适、干燥、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建造合适的圈舍是非常重要的。
圈舍的规格应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每只鹌鹑需要0.1-0.2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应设有足够的喂食器和饮水器,以满足鹌鹑的日常需求。
2. 温度和湿度控制鹌鹑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鹌鹑幼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5-37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鹌鹑的生长,温度和湿度可以逐渐降低,但仍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 光照条件鹌鹑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适当的光照条件有利于鹌鹑的生长和产蛋。
一般情况下,鹌鹑需要每天12-14小时的光照。
二、饲养管理的要点1. 饲料选择鹌鹑的主要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等。
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配比,以满足鹌鹑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注意鹌鹑的饲料消化能力较弱,因此饲料要细碎加工,以提高鹌鹑对饲料的利用率。
2. 饮水管理鹌鹑对饮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只鹌鹑每天的饮水量为100-150毫升。
因此,鹌鹑饮水器要保持清洁,随时提供新鲜的饮水,以确保鹌鹑的饮水量和质量。
3. 疫情预防鹌鹑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情预防工作。
定期对鹌鹑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生长监测定期对鹌鹑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产蛋率、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三、常见疾病的防治1.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鹌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腹泻、食欲不振等。
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 眼睛病鹌鹑眼睛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a7fbf69a98271fe910ef973.png)
饲养技术一、鹌鹑饲养出壳鹌鹑:育雏室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进前2--3天观察雏室温度是否正常,温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10天以后温度33--35度在适宜条件下,经1-2小时后,用高锰酸钾饮水(淡黄色为宜),同时开始添加饲料,15天以后上笼饲养,以防上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可参考以下几种药,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少星等任选限可(特注狗、猫、鼠等袭击)。
亚成鹌鹑:鹌鹑上笼后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为宜,可清理母鹑数量,便于耗料多少及望后产蛋状况,注意温度、通风、光照、湿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发生,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应做到室内定期消毒,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槽内有水有料,控制好饲养密度。
产蛋鹌鹑:鹌鹑40日左右即可开产,不得随便更换饲料,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温度不能忽冷忽热,便于鹌产蛋率稳状态,定期清理粪便,注意粪便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保暖和通风、光照是否正常,观察鹑群对产蛋减少及病死鹑应加强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药治疗,保持槽内水料不能中断,特别预防猫、鼠、狗袭击。
二、投食要点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
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鼓皮4.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
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
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
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5d1c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a.png)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主要包括饲养、疾病预防、环境和管理等方面。
1. 饲养:
(1)饲料:鹌鹑的主要饲料是谷类、豆类、油脂、鱼粉、动物蛋白等。
在饲料配方中要注意控制粗蛋白和能量比例,以及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
(2)饮水:鹌鹑必须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给鹌鹑提供凉爽的饮水,并定时更换水源。
(3)定时喂食:要按照鹌鹑需求,加强营养供给,定时喂食,并严格控制饲料消耗量,以避免浪费和过度肥胖。
2. 疾病预防:
要给鹌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控制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并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环境:
(1)栖息环境:鹌鹑需要安静、干燥、通风、清洁和充足的光照,卫生条件要
保持干净、清爽,并经常更换垫料。
(2)气候环境:鹌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对气温、湿度、氧气等环境条件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4. 管理:
(1)行为管理:要尽量减少鹌鹑的压力、恐惧和异常兴奋的情况,促进其正常行为和生理活动。
(2)疾病管理:对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患病鹌鹑,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繁殖管理:需要根据鹌鹑的品种特点,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和养殖措施,以提高繁殖成果,保持种质优良。
鹌鹑的饲养
![鹌鹑的饲养](https://img.taocdn.com/s3/m/64fdfe0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7.png)
鹌鹑的饲养1、运输:运输鹑苗的器具容量不宜过大,并隔成小方格,每格放雏不超过50只,且底部要平坦,车速要慢,遇到不平路面或转弯时还要减速。
否则,鹌鹑很易向一边倾斜而被压死。
如果路途较远,应每小时检查鹑苗1次。
2、温度: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差,第1-3天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37-36℃,4-10天保持在35-32℃,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脱温时室温维持在22-25℃。
3、湿度:育雏前期,由于室温高、鹌鹑的排泄量小,室内容易干燥,应在地面适当洒水,调节相对湿度在60-65%;2周后,随着鹌鹑排泄量的增加,湿度也会增加,应每天清理粪便,加强通风排湿,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
4、饮水:开食前2小时应先给鹑苗饮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以消毒肠道;1-3天饮温开水,水中加适量葡萄糖。
鹑苗的饮水器底盘要小,不能用鸡饮水器代替,否则,它们极易跳入底盘弄湿羽毛,发生聚堆现象,稍不注意即会被压死。
5、开食:鹌鹑一般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比较合适。
第1天喂开食料,可将煮成半熟的小米拌一些蛋黄撒在食盘上或比较粗糙的纸上(以黄板纸最好)。
绝不能将食物撒在塑料薄膜上;因为鹑苗腿细无力,很容易在塑料薄膜上面打滑,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终身残废。
第2天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
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配制: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与饲料搅拌均匀后喂给。
1-7日龄每日喂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
6、免疫注射:1日龄用马立克液氮苗皮下注射0.2毫升;5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7日龄用Ⅱ系苗1头份滴鼻;10日龄用禽流感弱毒干苗点眼滴鼻;15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28日龄用La-sotaVHl2028/86滴鼻、点眼,同时用复合新城疫油苗0.5毫升/只肌肉注射;35日龄用禽流感油苗0.3毫升/只肌肉注射。
7、预防用药:1-3日龄在饮水中加入水溶性氟哌酸,7-10日龄每公斤饲料中拌入0.2克土霉素,10-15日龄在饲料中拌入0.2%磺胺二甲氧嘧啶,16-20日龄每天用卡那霉素5000单位/只饮水,21-35日龄将球速治50克加入25-50公斤水中饮用,预防球虫病。
鹌鹑养殖技术大全
![鹌鹑养殖技术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b190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3.png)
鹌鹑养殖技术大全鹌鹑别称鹑鸟、宛鹑、奔鹑,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禽,其肉嫩肥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养殖鹌鹑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容易饲养、效益显著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下鹌鹑养殖技术大全吧!鹌鹑的繁殖技术1、选种:优良的种鹑,眼大小要适中,颈要细长,头要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
不要选近亲鹑。
雌鹑的选种标准是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克,体重超过170克的产蛋力不强,具体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
雄鹑孵出50天即可选种,要求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体壮胸宽,鹑爪完全伸开,体重120~130克,肛门深红色隆起,如手按压有白色泡沫出现,说明已发情,具交配能力。
2、配种: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
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
鹌鹑的早晨和傍晚性欲最旺,交配后受精最高,以早上第一次喂饲后让其交配最好。
如有把握进行人工孵化,则一年四季均可让鹌鹑交配繁殖。
3、产蛋: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
据试验,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
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其余时间改换成4瓦电灯照明。
4、孵化: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
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
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在胚胎将被破壳出雏时,每隔2~3小时,以90度角转动种蛋,帮助胚胎活动。
种蛋孵化期为17天,雏鹑出壳后12小时开始喂料,饮水,最晚不超过24小时。
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1、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
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
鹌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鹌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d7f15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0.png)
鹌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鹌鹑养殖是一项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养殖业,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对环境要求低,成本相对较低。
本文将介绍鹌鹑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鹌鹑饲养场选址和场地建设1.选址:选择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污染源和噪音干扰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址。
最好选择水土条件、气候环境适宜的地区。
2.场地建设: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场地面积,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确保鹌鹑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造鹌鹑舍时,要注重通风、保温和防逃措施。
二、鹌鹑的品种选择1.选购健康鹌鹑:选择具有活力、饮食正常的鹌鹑。
最好选择健康的雏鸟,以便更好地管理。
2.选择高产鸟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的,选择适合养殖的高产品种,如溪洛鹌鹑、矮种鹌鹑等。
三、鹌鹑的饲养与管理1.饲养环境:提供充足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鹌鹑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殖场内要定时清理,避免积累的粪便和污物对鹌鹑健康的影响。
2.饲料供应:合理搭配优质饲料,保证鹌鹑的营养需求。
在不同生长阶段,饲料类型和配比也有所不同。
鹌鹑需要新鲜的饮用水,要定时更换。
3.疫病防控:定期给鹌鹑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定时观察鹌鹑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鹌鹑的繁殖与孵化1.分笼饲养:雄雌分开饲养,以控制鹌鹑的繁殖数量。
每只雌鹌鹑搭配适量的雄鹌鹑,确保繁殖的有效性。
2.孵化器:选择合适的孵化器进行孵化,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定期翻转孵化蛋,以防止蛋内胚胎粘连。
3.雏鸟饲养:孵化出的雏鸟需要提供适宜温度的饲养环境,保证充足的饮食和干净的饮水,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生长健康。
五、注意事项1.合理饲养密度:根据场地面积和管理能力,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避免拥挤引发鹌鹑间的打斗和疾病传播。
2.定期消毒:鹌鹑舍污染较为严重,要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选用安全可靠的消毒剂,并注意操作的安全性。
3.科学饲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根据鹌鹑的生长特点和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补充物。
饲养鹌鹑的方法是什么
![饲养鹌鹑的方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19e55e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5.png)
饲养鹌鹑的方法是什么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
饲养鹌鹑是一项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养殖项目,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鹌鹑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鹌鹑的方法一、鹌鹑的育雏鹌鹑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
鹌鹑的育雏是指1-15日龄的饲养管理。
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
初生重平均7-8克,1周龄时可达20-23克,平均日增重1. 86克左右,料重比1.4:1左右。
2周龄时可达40-42克,料重比2:1左右。
其羽毛的生长是伴随体重的增长而显示的。
一般1周龄时雏鹑体表的初级羽开始着生,主翼羽毛变粗,尾羽开始萌发。
4月龄雏鹑的主翼羽毛色呈芝麻状。
10日龄的雏鹑除腹部外,全身各处不易见到胎毛。
15日龄时,雏鹑的胎毛逐步变成初级羽。
30日龄时,家鹑的羽毛能换成永久羽,但脸颊下颌部的羽毛要到60日龄方能长好。
(一)育雏前准备工作育雏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食槽、水槽及育雏室的清洗与消毒,饲料、药物及用具准备,保温设备及试温。
从外地购进时,还需考虑购进量及运输设备等。
其各项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考其它禽类。
(二)雏鹌鹑的饲养管理1、保温。
雏鹌鹑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同时,幼雏个体很小,相对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量较成鸡多,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
保温条件比雏鸡要求更为严格。
育雏时在头三天内中心温度应达到38-40℃,在第一周内逐渐降至35-33℃,第二周32-29℃,第三周为28-25℃,第四周为24-21℃。
育雏器内温度和室温相同时,即可脱温。
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为宜。
温度掌握不仅仅依靠温度计,更主要的是观察雏鹑的状态,看鹑施温。
同时,还应注意天气变化,冬季稍高些,夏季稍低些;阴雨天稍高些,晴天稍低些;晚上稍高些,白天稍低些。
2、饮水。
雏鹑经过长途运输或在孵化器内呆的时间过长,增丧失不少水分,应及时供给温水,使雏鹑恢复精神,否则会使雏鹑绒毛发脆,影响健康。
养殖技术资料_鹌鹑养殖技术资料(全套)(网络版)
![养殖技术资料_鹌鹑养殖技术资料(全套)(网络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7a48a0960590c69ec37670.png)
三农书屋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农书屋:三农书屋目录第一招根据市场选好鹑种 (1)一、根据市场精选良种 (1)(一)市场调查 (1)(二)了解鹑种的适应能力 (1)(三)了解鹑种的生产性能 (2)(四)切忌从疫区引种 (2)二、主要优良鹌鹑品种 (3)(一)蛋用型优良品种 (3)(二)肉用型优良品种 (5)第二招土洋结合合理建厂 (7)一、利用闲置房舍改造建场 (7)二、科学设计,建造新场 (8)(一)场址的选择 (8)(二)建场的基本要求 (11)(三)场内区域规划 (13)(四)小型鹑舍的建造 (13)三、养鹑设备及用具 (15)(一)鹑笼 (15)(二)食槽和饮水器 (19)第三招提供优质价廉饲料 (21)一、鹌鹑需要的营养物质 (21)(一)能量 (22)(二)蛋白质 (23)(三)矿物质 (24)(四)维生素 (27)(五)水 (30)二、鹨鹑的营养需要 (32)三、鹌鹑常用饲料 (37)(一)能量饲料 (37)(二)蛋白质饲料 (40)(三)矿物质饲料 (45)(四)维生素饲料 (48)(五)饲料添加剂 (48)四、就地取材,科学配料 (54)(一)自配饲料原则 (54)(二)自配饲料各类饲料所占比例 (57)(三)配合饲料的种类 (58)(四)自配饲料的方法 (59)(五)鹌鹑实用饲料配方 (61)第四招掌握要领,孵出好苗 (63)一、精选种蛋,科学保存 (63)(一)种蛋的选择 (63)(二)种蛋的保存 (64)三农书屋二、合理包装,安全运输 (65)三、种蛋消毒六法 (66)(一)福尔马林熏燕法 (66)(二)新洁尔灭消毒法 (67)(三)高锰酸钾消毒法 (68)(四)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法 (68)(五)土霉素盐酸盐溶液消毒法 (68)(六)季铵化合物浸泡消毒法 (69)四、选择适宜的孵化方法 (69)(一)机器孵化法上 (69)(二)火炕孵化法 (76)(三)电褥子孵化法 (78)(四)温水袋孵化法 (79)五、人工孵化五要素 (81)(一)温度 (81)(二)相对湿度 (83)(三)通风换气 (84)(四)翻蛋 (85)(五)孵化场卫生条件 (86)六、看胎施温技巧 (87)七、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90)八、雏鹑雌雄早区分 (90)(一)肛门鉴别法 (90)(二)外貌鉴别法 (92)(三)伴性遗传鉴别法 (93)九、胚胎各期死亡原因 (94)(一)胚胎前期死亡(1-5天) (94)(二)胚胎中期死亡(7-12天) (94)(三)胚胎后期死亡(13-16天) (94)(四)出壳时死亡(17-18天) (95)(五)胚胎畸形 (95)十、采取措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96)(一)饲养高产健康种鹑,保证种蛋质量 (96)(二)种蛋管理要得当 (96)(三)孵化设备和配套的附属设备必须性能良好件。
鹌鹑的饲养管理方法
![鹌鹑的饲养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4c27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3.png)
鹌鹑的饲养管理方法1、饲养管理育雏期鹌鹑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
远距离引种是,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0.01%的高锰酸钾。
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
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
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2)日常管理:①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
②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
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
③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
④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检查并调整好密度,防止啄癖发生。
⑤做好防鼠害、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
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
⑦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2、饲养管理育成期鹌鹑指15~35日龄(蛋用鹑)或40日龄(肉用鹑)仔鹑的饲养管理。
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
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
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有求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
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
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
欧美国家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
其笼高12厘米,80只/米2,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
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
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群,公母鹑应分笼饲养。
定期饲喂,喂后遮暗,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即1小时照明、3小时黑暗,可获得较高活重、成活率,降低料肉比。
适时上市可获较低的料肉比。
同时应选择高产良种,完善饲粮配方与管理,提高成活率,增加活重,降低料耗,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5377a3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7.png)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鹌鹑(Scientific name: Coturnix japonica)是一种体型较小的禽类,其养殖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鹌鹑蛋被誉为“美容蛋”。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一、鹌鹑圈舍的设计与建造1. 圈舍面积:以每只鹌鹑0.15平方米的养殖面积进行规划,确保鹌鹑的舒适度和健康生长。
2. 圈舍结构:采用金属网作为鹌鹑围栏,确保空气流通,预防疾病传播。
3. 温度调控:根据气温,可在圈舍内设置温度调控设备,确保在寒冷季节鹌鹑的正常生长。
二、鹌鹑的品种选择1. 蛋品种:以产蛋量高、体型小巧、适应性强的蛋种鹌鹑进行养殖,如“金蛋1号”、“杂交蛋1号”等。
2. 肉品种:以肉质鲜美、体重较大的肉种鹌鹑进行养殖,如“中华鹌鹑”、“美洲鹌鹑”等。
三、饲料的选择和管理1. 饲料成分:鹌鹑的饲料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元素,可选择市售的完全饲料。
2. 饲料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做好饲料的配比和供应,确保鹌鹑获得平衡的营养。
四、饮水设施和水质管理1. 饮水设施:为鹌鹑提供干净的饮水设施,保证鹌鹑的日常饮水需求。
2. 水质管理:及时更换和清洁饮水设施,避免饮水污染导致鹌鹑生病。
五、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1. 温度管理:鹌鹑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0-25摄氏度,冬季若温度过低可增加加热设备。
2. 湿度管理:鹌鹑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70%,保持合适的湿度有利于鹌鹑健康成长。
3. 光照管理:给予鹌鹑适宜的光照时间,保证光照充足,促进鹌鹑的性成熟和产蛋。
六、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1.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建议,给鹌鹑按时接种必要的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
2. 疾病预防:定期清洗和消毒圈舍,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鹌鹑的产蛋管理1. 建立产蛋记录:对鹌鹑的产蛋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蛋异常情况。
2. 蛋窝管理:确保鹌鹑有舒适的蛋窝产蛋,在蛋窝中放置干净的垫料,保持蛋的干净和完整。
养鹌鹑技巧鹌鹑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鹌鹑技巧鹌鹑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4182a3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a.png)
养鹌鹑技巧鹌鹑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养鹌鹑技巧:鹌鹑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鹌鹑是一种常见的野生鸟类,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家禽,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鹌鹑的养殖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要做好养殖工作,还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养鹌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进行鹌鹑养殖。
一、鹌鹑饲养方法1. 养殖场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是鹌鹑饲养的关键。
鹌鹑需要安静、通风良好且干净的环境。
最好选择在平坦、防风和日照充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
2. 养殖设备准备:养殖鹌鹑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笼舍、喂食器、饮水器等。
笼舍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喂食器和饮水器要随时保持清洁和充足的食物和饮水。
3. 饲养环境调控:鹌鹑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仍需要注意环境的调控。
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温度适宜,一般在摄氏20-25度为宜。
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以保证鹌鹑的生长和健康。
4. 合理饲料配方:鹌鹑的饲料一般包括粗粮和饲料配合饲养。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鹌鹑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养殖者可以选择购买市售的饲料,也可以自行配制。
不同阶段的鹌鹑需要不同的饲料。
例如,幼鸟期适宜喂养高蛋白质的饲料,促进其身体发育。
5. 定期检查和疾病防治:养殖者应该定期检查鹌鹑的体态、精神和食欲等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
同时要定期给鹌鹑进行疫苗接种,保证其健康成长。
二、鹌鹑饲养注意事项1. 温度管理:鹌鹑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孵化期和幼鸟期更为敏感。
因此,在冷季节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温暖,提供合适的温度,防止因寒冷引起的疾病。
2. 饲料和水源:鹌鹑需要充分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养殖者要定期清洗和更换喂食器和饮水器,确保鹌鹑正常摄食和饮水。
3. 疫病预防:鹌鹑容易受到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侵袭,养殖者要注重疫病的预防。
鹌鹑的免疫接种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殖者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进行接种。
4. 合理养殖密度:鹌鹑的养殖密度不宜过高,过高的密度会使鹌鹑无法正常活动,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0840b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0.png)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鹌鹑养殖是近几年来备受农民朋友关注的一个养殖项目,它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环境要求、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有意从事鹌鹑养殖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正文:一、环境要求1.适宜的温度:鹌鹑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6℃-24℃,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鹌鹑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光照条件:鹌鹑需要充足的光照来维持其生理活动,每天至少需要12小时的自然光照。
3.通风良好的环境:鹌鹑对空气流通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饲养场所的通风良好,避免发生过度潮湿等问题。
4.卫生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鹌鹑养殖的关键,定期清理饲养场所,及时更换厕所袋等设施,预防疾病发生。
二、饲养管理1.合理的饲料配方:鹌鹑维持良好生长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主要成分包括玉米粉、豆粕、鱼粉等。
不同阶段的鹌鹑对饲料成分需求也有所不同,饲养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定时定量喂食:鹌鹑是属于杂食性动物,每天应定时给予全价饲料,并保持饮水器中有清洁且新鲜的水。
3.适宜的饲养密度:鹌鹑的饲养密度要根据饲养场所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鹌鹑的数量以30-40只为宜,避免过于拥挤引发脱羽等问题。
4.注意幼鸟饲养:幼鹌鹑的饲养需要额外的关注,饲喂时要使用适宜的孵化提升剂和适温灯,保持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饲喂嫩苗等特制饲料。
三、疾病预防1.隔离新成员:每次引入新的鹌鹑成员时,都要进行观察和隔离一段时间,避免引进传染病。
2.定期驱虫:鹌鹑容易受到蛔虫等寄生虫的侵袭,定期对其进行驱虫是必不可少的。
3.及时接种疫苗:早期的预防工作非常关键,对鹌鹑进行定期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4.密切观察和处理:养殖者要密切观察鹌鹑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如发生疫情,要参照专业人士建议进行灭菌处理,减少传播风险。
总结:鹌鹑的养殖是一项容易上手且收益可观的养殖项目,但也需要养殖者在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多加注意。
鹌鹑饲养的方法
![鹌鹑饲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c268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8.png)
鹌鹑饲养的方法鹌鹁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
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鹌鹑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鹌鹑饲养的方法1、场舍与设备1.1场合要求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
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 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
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1.2设备①鹌鹑笼。
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为长100cm、宽20 cm、高150 cm,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成粪板接纳粪便。
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
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
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
③水槽。
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莲接式自动给水槽。
④育雏箱。
长90 cm、宽45 cm、高25cm,箱脚高20 cm,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
⑤产蛋笼。
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 cm、宽25 cm、高25 cm,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
⑥育肥箱。
长50 cm、宽30 cm、高15 cm,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2、饲料配方雏鹌鹁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索及微量元素适量。
鹌鹑的养殖技术
![鹌鹑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18c1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a.png)
鹌鹑的养殖技术鹌鹑是我国一种受欢迎的家禽,其肉质鲜嫩,蛋白质含量高,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养殖鹌鹑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特色禽类产品的需求,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的养殖技术,包括鹌鹑的品种选择、养殖环境、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等。
一、品种选择鹌鹑目前主要分为肉用鹌鹑和蛋用鹌鹑两种品种,根据养殖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品质优良、生长快、抗病力强的肉用品种如“长寿鸟”和“白泽”,是养殖者的首选。
如果是蛋鹌鹑养殖,可以选择“五星”和“雅安青秧”等品种,它们蛋产量高、饲养管理相对简单。
二、养殖环境1. 圈舍设计和管理:鹌鹑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圈舍设计需考虑通风、保温、照明和卫生等因素。
适当设置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预防鸟类疾病。
保持圈舍的干燥和清洁,每周进行一次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2. 温度和湿度控制:鹌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保持室温在18-25摄氏度,并且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可以利用加温设备和湿度调节设备来控制环境。
3. 餐具和饮水设备:选择合适的饮水器和自动饲料器,保证鹌鹑有足够的水和饲料供应。
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源,避免细菌滋生。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鹌鹑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科学配制合适的饲料。
一般鹌鹑食谱中以粗粮为主,加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鹌鹑的全面营养。
2. 饲养密度和群体管理:控制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鹌鹑生长发育不良和疾病传播。
合理进行群体管理,定期观察鹌鹑的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
3. 定时定量喂养:按照鹌鹑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喂养计划。
每日定时定量喂养,确保鹌鹑的饮食均衡,避免浪费和过度摄食。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1. 疫病防控:鹌鹑容易感染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鹌鹑混合感冒、新城疫等。
保持圈舍清洁,合理使用疫苗和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2. 定期检查:定期对鹌鹑进行体检,观察其精神状态和体态,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鹌鹑高效养殖技术
![鹌鹑高效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c2852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6.png)
2023-11-11目录•养殖环境与设施•鹌鹑品种与选择•饲料与喂养•疾病防治与保健•饲养管理与提高产蛋率•鹌鹑产品加工与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养殖环境与设施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养殖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鹌鹑的生长和繁殖。
光照控制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和时间,以促进鹌鹑的生长和繁殖。
湿度控制合理控制湿度,以适应鹌鹑的生长发育需求。
空气质量保持养殖环境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对鹌鹑产生不良影响。
养殖环境要求01养殖笼具选择适合鹌鹑生长的笼具,确保鹌鹑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02饮水和饲料设备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设备,确保鹌鹑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03防疫设备配备必要的防疫设备,如消毒设备、疫苗接种设备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设施准备养殖场布局设计区域划分01将养殖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道路和排水02合理规划道路和排水系统,确保养殖场的交通和排水畅通。
绿化环境03在养殖场内进行绿化,改善养殖场的环境质量。
鹌鹑品种与选择彩色鹌鹑观赏性强,但生长速度较慢。
普通鹌鹑最常见的鹌鹑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
野生鹌鹑野生鹌鹑经过驯化后,繁殖性能有所提高。
常见鹌鹑品种选择健康的鹌鹑,无疾病、无伤口、无寄生虫。
鹌鹑选择标准健康状况选择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的鹌鹑。
生长速度选择繁殖能力强、产蛋量高的鹌鹑。
繁殖能力选择新鲜、光滑、大小均匀的鹌鹑种蛋。
种蛋选择种蛋保存种蛋孵化种蛋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天。
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定期翻动种蛋,保证孵化成功率。
03鹌鹑种蛋选择与孵化0201饲料与喂养01020304精饲料包括玉米、大麦、小麦、稻谷等,是鹌鹑主要的能量来源。
粗饲料包括各种牧草、树叶、秸秆等,提供纤维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饲料包括豆粕、鱼粉、肉骨粉等,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矿物质饲料包括骨粉、石粉、砂砾等,提供钙、磷等矿物质。
鹌鹑饲料种类01根据鹌鹑的不同生长阶段,配制不同营养需求的日粮。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管理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b88a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8.png)
鹌鹑的养殖方法和管理
鹌鹑是一种常见的家禽,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鹌鹑养殖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但是对于初次养殖者来说,要想养好鹌鹑,还需要掌握一些养殖方法和管理技巧。
一、鹌鹑的品种选择
鹌鹑的品种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有日本鹌鹑、欧洲鹌鹑和中华鹌鹑。
这些品种的体型、生长速度、产蛋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初次养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二、鹌鹑的养殖场选址
选址是鹌鹑养殖的第一步,要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防风、防寒、防潮等问题。
三、鹌鹑的圈舍建设
圈舍建设是鹌鹑养殖的重要环节,要根据鹌鹑的生长特点和需要设计合理的圈舍。
圈舍要保持干燥、通风、卫生,同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饲料管理
饲料是影响鹌鹑生长和产蛋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饲料。
同时要注意合理搭配和定时定量喂养,确保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五、疾病预防和治疗
疾病是影响鹌鹑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
同时要注意观察鹌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六、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鹌鹑养殖的最终目的,要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方式。
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
以上就是关于鹌鹑养殖方法和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初次养殖者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养殖效益。
鹌鹑喂养方法
![鹌鹑喂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a31d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c.png)
鹌鹑喂养方法1、选地建舍鹌鹑喜欢生活在安静的地方,所以我们选地的时候应该选择远离城区、工厂等吵闹但是交通便捷的地方。
鹌鹑舍周围无污染与其他的家禽养殖场,有充足的水源,向阳背风的地方最适宜鹌鹑的生长。
建舍的时候可以按照平地式的方法建造,保证舍冬暖夏凉,通透性强鹌鹑舍高度不得低于两米,顶部按照“入”字型样式铺好横梁,做好鹌鹑舍的防天敌措施,防止老鼠、蛇等鹌鹑天敌入侵危害鹌鹑生长。
2、品种选择鹌鹑的品种选择是决定你是否养殖成功的关键,选种的时候要观察幼鹌鹑的生长情况。
选择长势良好,眼睛炯炯有神,无大小差异,头颈圆长,羽毛光滑亮丽,体型大小适中的幼种。
并且根据自身的养殖方向确定养殖品种,例如蛋用养殖的品种有白羽、龙城等,选择半年左右的雌雄种是最好的。
选好种之后按照雌雄3:1的比例合群饲养,促进鹌鹑交配受精产蛋。
3、孵化管理雌鹌鹑受精产卵之后自然就会进入到孵化期,孵化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
这个时候养殖户们要做好孵化管理,保证鹌鹑苗健壮,孵化成功。
在雌鹌鹑产蛋后一个星期左右选择蛋壳表面干净无杂质,花斑分布合理、清晰,并且规格相差无几,形状正常的蛋作为种蛋。
将种蛋储存在温度为15度左右,空气中相对湿度为78%左右的环境下。
储存时防止种蛋受到太阳直射与风吹,大约在一个星期后孵化率可以达到415。
人工辅助孵化的时候主要以机器孵化为主,也可以使用电热毯及各种家禽代孵化。
4、适时更新适时更新指的是适时将已经无法生育或者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老鹌鹑售卖出去,这是保证鹌鹑可以一直保持高效养殖的关键手段。
因为鹌鹑的生长寿命较短,一般在鹑产蛋后一年左右其自然死亡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所以我们应该将一些生育能力下降的老鹌鹑及时淘汰,将其作为肉鹑售卖出去作为菜肴。
这样不仅能够多一条经济收入来源,还能防止提高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甚至是导致亏损。
鹌鹑的养殖技巧
![鹌鹑的养殖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2cd90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f.png)
鹌鹑的养殖技巧
鹌鹑的养殖技巧如下:
1. 圈舍准备:选择通风良好的场地建造舒适的鹌鹑圈舍。
每只鹌鹑需要0.1-0.2平方米的面积。
地面应铺设稻草或木屑,以保持干燥和卫生。
2. 饲料管理:鹌鹑的主要食物是颗粒状的混合饲料,可以根据鹌鹑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当的饲料。
同时,每只鹌鹑每天还需提供适量的青菜和水果作为补充。
3. 温度控制:鹌鹑对温度敏感,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0-7天龄的雏鹌鹑需要保持在32-35摄氏度,8-14天龄的小鹌鹑保持在28-30摄氏度,15天龄以上的鹌鹑可保持在20-25摄氏度。
4. 疾病防治:定期给鹌鹑进行疫苗注射,以预防常见的鹌鹑疾病。
定期消毒圈舍,保持卫生环境,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5. 养殖周期管理:鹌鹑通常在30-35天龄时达到市场重量,可以进行屠宰。
根据鹌鹑的养殖周期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确保养殖效益。
6. 生产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灯光适宜,昼夜光照时间合理,鹌鹑需要12-14小时的光照时间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7. 群体管理:合理控制鹌鹑的群体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和竞争,以保证鹌鹑的生长和发育。
8. 经济效益分析:在养殖过程中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掌握成本和收入,合理决策和调整养殖策略,确保养殖的可持续性和盈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养技术一、鹌鹑饲养出壳鹌鹑:育雏室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进前2--3天观察雏室温度是否正常,温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10天以后温度33--35度在适宜条件下,经1-2小时后,用高锰酸钾饮水(淡黄色为宜),同时开始添加饲料,15天以后上笼饲养,以防上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可参考以下几种药,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少星等任选限可(特注狗、猫、鼠等袭击)。
亚成鹌鹑:鹌鹑上笼后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为宜,可清理母鹑数量,便于耗料多少及望后产蛋状况,注意温度、通风、光照、湿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发生,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应做到室内定期消毒,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槽内有水有料,控制好饲养密度。
产蛋鹌鹑:鹌鹑40日左右即可开产,不得随便更换饲料,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温度不能忽冷忽热,便于鹌产蛋率稳状态,定期清理粪便,注意粪便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保暖和通风、光照是否正常,观察鹑群对产蛋减少及病死鹑应加强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药治疗,保持槽内水料不能中断,特别预防猫、鼠、狗袭击。
二、投食要点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
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鼓皮4.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
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
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
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
小型能养500--800只,适于家庭饲养,正面宽3.6米、长1.8米,前面高2.4米、后面高2.1米。
舍内隔为大小两间,大间宽2.7米,长1.8米,作饲养室,剩下小间作存放工具及饲料用。
舍顶可用锌铁皮。
石棉瓦或瓦片盖成,开有两个排气孔,舍四周设有窗户,可将四个六层饲养笼放入鹑舍内饲养。
中型舍可养1000~3000只,适于农村专业户,正面宽5.4米、长3.6米,用6.6平方米饲料房,13.2平方米作饲养室,室内设有工作室、育肥室、育雏室、种鹑室、孵化室,均有窗户和排气孔。
大型养鹑场一般饲养5000只以上。
其结构与中型舍相似,但面积较大。
三、繁殖要点要选择优质抗病力强的鹌鹑留种,母鹌鹑应挑选腹腔容积大、产蛋力强,公鹑应选体型较大、爪必须完全伸开、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种。
雄雌比例应为1:2或1:3,种蛋应选颜色鲜艳、斑点明显、大小中等,这样的蛋孵化率高。
家养鹌鹑已失去孵蛋的习性,因此孵化鹌鹑时采取两种形式。
①自然孵化。
利用母鸡孵鹌鹑蛋,但每次只能孵7~8个蛋。
②采用母鸡孵蛋,要挑选体型适中的母鸡,使其孵化20~30个蛋,幼鹑出壳后要立即取走,这样可连续孵3~4窝。
③人工孵化。
种类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
桶孵法是将桶四周用纸糊几层,将炒热的稻谷装入麻袋内,作为热源,蛋也用麻袋装好,一层蛋一层稻谷,放入桶内,孵卵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孵化规律,才能获得高孵化率。
平箱孵化法,一般适合中小养鹑场,构造简单,容易制造和操作,箱高157厘米,长96厘米,宽80厘米,用5 ×5厘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门用两层纤维板,中间夹有玻璃纤维,起保温作用。
平箱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孵蛋室,下层为热源室,两层之间用0.3厘米厚铁板隔开,热源室留一火门,用木炭、煤油或500W电炉供热。
在孵化室内放有温度计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应保持20~24℃,相对温度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
孵蛋第三天后,每天翻蛋两次,每次凉蛋几分钟,孵到11天后,进行验蛋,蛋是红色或黑色,光线不能透过,则是正常发育蛋。
孵到15天后,将蛋放入雏蛋盘,一般经过17天孵化,受精蛋就发育成雏鹑,雏鹑出壳1~2小时绒毛已干,取出放入育雏室饲养。
世界上多采用自制电孵器,其外壳和平箱孵化器,结构进行了改进,热源采用电源,用电炉丝加热,用电子继电器连接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控制温度,自制电孵器操作方便,效果很好。
四、疾病防治鹌鹑生长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饲养鹌鹑比较简便,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但是,鹌鹑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常的卫生防疫和检疫工作,提高群体的抗病力,杜绝和减少发病机会。
常见的疾病有雏白痢、球虫病、溃疡性肠炎、白喉病等。
现介绍其防治方法如下:①雏白痢雏白痢是常见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
病鹑精神萎靡。
粪便呈白色浆糊状。
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均有一定效果。
笼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温度稳定,防止过密拥挤。
②球虫病此病为肠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鹑羽毛松乱,粪便带血。
可将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饲料或溶于饮水中。
连服4~5日即可见效。
④溃疡性肠炎这是家养鹌鹑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能力的疾病。
鹌鹑弓背,双目紧闭,拉稀,双氢链霉素,泰乐菌素均为较好的治疗药物。
四环素,呋喃类也有一定疗效。
④白喉病此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鹑眼肿流泪,食欲不振。
可将0.1%的二甲氧基嘧啶钠粉拌喂或溶水饮用。
同时还应把病鹑的头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3]经济价值鹌鹑肉和蛋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极好的营养补品,有动物“人参”之称,是宴席上的佳肴。
鹌鹑还可作药用和观赏鸟,长期食用对血管硬化、高血压、神经衰弱、结核病及肝炎都有一定疗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鹌鹑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结热”。
据统计1966年前,中国每年向国外输出20多万只野生鹌鹑。
从进行鹌鹑饲养后,由于鹌鹑产蛋高,一年可达300多个,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容易饲养等特点,因此在一些省市鹌鹤饲养发展很快,现已成为最经济家禽。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鹌鹑去毛及内脏,取肉鲜用,壮筋骨、止泻、止痢、止咳。
鹌鹑是一种食用性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鹌鹑肉和鹌鹑蛋,被人们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在市场中出售,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鹌鹑蛋、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鹌鹑肉细嫩,氨基酸丰富,并且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是中国市场一致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具有动物人参之称。
鹌鹑抗病力强,耗料少,40日龄左右开产平均蛋重12克--13克,料蛋比2.5:1至2.7:1,成鹑重量达150克左右,每年平均产蛋率达85%--90%,饲料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见效快,好管理,好饲养。
成鹑每只耗料4钱,饲养效率高,在笼养条件下,每3平方可饲养400只左右(以6层笼计算),养1000只鹌鹑,40日龄左右产蛋,平均每日产蛋20斤左右,每日850--900枚,每日可获利25元左右,粪便出售后可支付工人工资,1个人可管理1万只左右。
蛋用及种用鹌鹑的饲料配方注:每组配方中加入1%的预混料,包括为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酶、预防药物等。
鹌鹑饲料配方以下按%比计算一、鹌鹑的品种鹌鹑的品种较多,按照现代经济用途分类,可大概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蛋用型主要品种有:1、日本鹌鹑,又称日本改良鹑;2、朝鲜鹌鹑;3、中国白羽鹌鹑;4、黄羽鹌鹑,即隐性黄羽鹌鹑;肉用型主要品种有:1、法国巨型肉鹑,2、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在我市,蛋用型主要品种为朝鲜鹌鹑和中国黄羽,肉用型主要品种为法国巨型肉鹑。
二、养殖鹌鹑的准备工作(一)鹑舍建筑1、建设地点: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好、背风向阳、远离污染和水、电、交通便利的地方。
鹑舍最好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风。
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鹑舍,又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来车辆及其他噪音的干扰。
2、屋顶:要求屋顶材料保温性能好、隔热,并易于排雨。
最好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挂瓦,屋顶要有顶棚,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顶棚距地面2.2-2.4米高。
3、墙壁和地面:墙壁以砖墙为好,砖墙保温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清扫消毒,但造价较高。
如采用造价低廉的石墙,保温性能差,水气凝结在墙上不易散发。
因此,使用石墙时要在墙上抹一层麦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强防潮保温。
(二)笼具准备:1、雏鹑笼:主要供1-15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和铁丝制作,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57厘米×43厘米,设一个活动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热源可采用煤炉加热,管道取暖。
2、仔鹑笼:主要供商品鹑使用,规格为100厘米×57厘米×17厘米。
3、成鹑笼:一般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57厘米、高22厘米。
(三)消毒:鹑舍内的地面、墙壁和各种设备都应先进行消毒,场地消毒可用石灰,办公室、宿舍用百毒杀1:200消毒,笼具用1:300配制的菌毒杀消毒液消毒,发生疫情消毒用1:200菌毒杀消毒液喷雾器喷洒。
粪便暂放要用火碱消毒。
进鹑前,还应进行熏蒸消毒。
消毒时要将鹑舍的门窗关闭,所有进出气孔都应堵严。
根据鹑舍的容积,按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
(有热源时加入等量的水一起加热蒸发,无热源时每立方米28ml福尔马林与28ml温水混合后加入14g高锰酸钾)。
三、鹌鹑的孵化1、温度。
温度是孵化的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之一。
温度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影响雏鹑的成活。
温度过高过低不仅对孵化率有直接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胚胎死亡。
立体孵化器整批孵化的温度为:第1—14天,38.5℃,一般冬天在38.3-38.5℃,夏天在37.9-38.2℃;第15—17天,34-36℃。
孵化室的温度也会影响孵化机的温度,因此孵化室也要保持干燥,以20—25℃为宜。
2、湿度。
湿度对胚胎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多,胚胎与胎膜粘连,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和出壳,孵出的雏鹑身体干瘦、毛短;如果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能正常蒸发,阻碍胚胎发育,孵出的雏鹑大肚脐,无精神,活力差。
一般要求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前期为55%-60%,后期为70%。
可用水盘的数量及其内的盛水量来对湿度进行调节。
孵化室内的湿度对孵化器内的湿度也会造成影响,因此,孵化室的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60—70%。
湿度过低,可在地面洒水,湿度过高,应加强通风,促使水分散发。
3. 通风。
随着胚胎的生长发育,其需氧量及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增加,应做好孵化器内的通风,以补足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特别是孵化的中、后期尤应注意,否则会发生死胚多、畸形鹑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