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化学教学实践反思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化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反思
化学中那些繁琐的符号、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等,使不少学生感觉到化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使他们产生了对化学的畏惧感,学生的这种心理给教师的教学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一、问题的发现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在“传道、授业、解惑”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我讲你听”和“我授你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教学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化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主动构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实践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我在教学《空气》一课时,我将准备好的各种仪器和药品摆放在讲台上,待同学们自学课本对空气的成分及如何实验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分别用红磷、木炭、硫、蜡烛做可燃物消耗氧气来测定氧气含量,效果一样吗?红磷用量多少影响氧气含量的测定吗?你自己能否设计一个不同于教材
中的实验装置来测定氧气含量?(提供信息: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实验装置可以重新设计)(2)假设:分别用红磷、木炭、硫、蜡烛都可以做可燃物测定氧气含量。(3)方案设计: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之间研究商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4)探究验证:各组同学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同时观察记录现象。实验过程中,教师边巡视边指导。(5)结论的讨论与交流:教师组织同学讨论、相互交流、倾听各小组的结论及原因分析。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兴趣浓厚,主动性强。
在化学教学中不应仅仅满足于将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还应创造条件,补充扩展探究的内容,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
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教师应通过这类实验提高学生化学的兴趣,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如在学完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这一性质后引导同学探究“究竟是水、是na+ 还是oh-使酚酞变红了呢?”、“怎样区分一瓶水是自来水还是蒸馏水”、长期烧开水的水壶里面的水垢是什么物质?怎样除掉水垢?雨水是酸性的还是
碱性的?等等问题。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实验探究的主体,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他们在实验时,操作认真仔细,成功后的兴奋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和技巧,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反思
从我自身来讲,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能够运用合适的教学原则去组织和实施教学。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开始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性原则、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提倡小组的交流合作,主动探究,教师做好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创造的灵感。一节课结束,要思考学生得到了什么?是知识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学生知识的建构过程是逐步进行的,虽然知识结构是不断完善的,但是是比较零散的,最后教师要能把知识以最完整,最清晰的方式给学生,以便学生经过努力,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系统。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将知识输出,应用于实践。作为教师自己,能够及时反思教学,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这样才能够与时具进,搞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星、沈怡文主编《给化学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刘克文《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接上页)特点、学生年龄阶段和性别差异,必须注意环境与场合、语气和语调。
生理学教学实践表明,对青少年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一般来说,平时比较拘谨、社交能力不足的内向型学生,对表扬的反应比较积极;而比较活泼的外向型学生,对他们所犯的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比较有效。女生易受表扬的影响,适当的斥责对男生效果较好。对高中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表扬或批评,效果也较好。
做好以上五个方面工作,可以有效的激发、强化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生物学学习效率,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6
[2]彭明坤《知识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3]高玉祥程正方郑日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6
[4]周美珍《生物教育学》浙江出版社 1999.6
[5]束炳如《启发式综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