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场-并不那么完美

合集下载

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难题(上)

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难题(上)

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现状和难题(上)导读海上风电由于具有风能稳定、密度大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发展成为风力发电的重要形式。

在深远海域,风能资源更丰富,风湍流强度与海面粗糙度较近海更小,因此深远海域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当今海上风电发展的新趋势,其作为风电技术的制高点,正在成为海上风电产业众多参与方追捧的热点。

英国、丹麦、德国等海上风电技术领先国家已纷纷将海上风电的研究方向投向深远海领域。

在我国,由于近海海域日益紧张,同时,深远海域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于海洋、渔业、军事、海事通航以及城市居民等利益相关方的不利影响相对更小,长远来看,海上风力发电从潮间带和近海走向深海远岸将是必然趋势。

深远海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国际发展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随着全球海上风电逐步向深海、远海进发,浮式海上风电技术作为新一代海上风电技术,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在深远海风电开发方面欧洲仍处于领先地位,英国、德国等海上风电大国均积极发展和布局深远海项目。

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欧洲远海风电(离岸距离大于70千米)装机将达到IOOo万千瓦。

从欧洲的开发经验来看,深远海风电发展呈现设备大型化、风场规模化的趋势,多种类型的漂浮式风场也逐步进入商业运行示范阶段。

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苏格兰HyWind浮式海上风电场正式投用,装机30兆瓦,其平均容量系数甚至高于英国其他海上风电场,这也成为浮式海上风电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开端。

图1Hywind海上浮式风电场据初步了解,英国计划到2030年安装40GW海上风电,大力发展浮式海上风电,2023年英国在建水深最深的风场正是浮式项目,水深达67米。

英国北海HornSeaProjeCtOne项目采用174台西门子歌美飒7兆瓦机组,装机121.8万千瓦,离岸120千米,水深23~37米,首台机组2019年2月并网,该项目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同一海域HOrnSeaPrOjeCtTWO项目处于前期阶段,采用165台西门子歌美飒8兆瓦机组,装机132万千瓦,平均离岸距离89千米。

海上风电仍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

海上风电仍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

海上风电仍面临一些阶段性挑战作者:赵靓来源:《风能》2014年第08期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海上风电价格政策,之后召开了多次海上风电推进会议,对未来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方案征求业内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进入新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被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空前,但如需顺利完成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目标仍难容乐观。

目前业界对海上风电开发并未表现出太高的积极性,并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仍持有多方建议。

其一,开发商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无疑既影响积极性也影响效率。

虽然从国家支持亦或是舆论层面来看,大力发展环保的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但其仍无法避免极为繁琐的审批流程。

各类审批部门对海上风电认识千差万别,使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与陆上风电项目相比阻力重重。

其二,海上风电价格仍是业内最强烈的呼声,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价,二是价格的持续性。

一些企业针对目前电价的测算显示,资源优劣和施工难易很大程度影响了海上风电项目盈利能力。

因此,虽然目前的电价能够使少数资源优秀、施工难度低的项目略有盈利,但力度很难大幅提高开发商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风电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测风到投产往往历经数年,价格政策的波动会对其造成极大影响。

此前发布的定价政策中明确提出有效时间为2017年以前,而目前正打算申报的项目不少处于前期阶段,如果2017年后价格产生变化,将对意图在未来两年进入海上风电开发领域的企业产生困扰,致使其在收益风险面前畏手畏脚。

其三,因风况与陆上具有显著差异,运维成本极高,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例如我国福建、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虽然尚可,但台风也较为频繁。

目前的一些风电机组抗台风能力并不突出,在对抗极端风况时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严格制定标准,并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解决此类问题。

其四,由于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略低,采购周期较长,从而在产能方面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制约我国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发展。

土木工程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土木工程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上风电场逐渐成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然而,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面临着更多的工程挑战。

本文将具体探讨土木工程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海洋环境的挑战海上风电场建设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中,受到海浪、海风、潮汐等多种自然力量的影响。

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建筑物的抗风能力需要大幅度加强,以抵御强风对风轮机设备的影响。

其次,抗浪能力也需要得到提升,以保证建筑物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并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如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

二、基础建设的挑战海上风电场的基础建设是成功运营的重要保障。

然而,受限于复杂的海底地质、深海环境下施工条件恶劣等因素,基础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首先,海底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立体测绘技术的可靠性对于基础建设至关重要。

接着,基础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基础建设材料的耐久性以及工期的控制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密切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并加强海洋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三、维护和管理的挑战风电场的维护和管理对于风机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海上风电场位置的特殊性,维护和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访问和检修设备需要克服海洋环境带来的困难,如海浪、风力高等。

其次,海上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需要克服时间和成本上的限制。

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发展无人机、遥感和通讯技术,实现风电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维修。

四、环境保护的挑战海上风电场建设应当兼顾环境保护,确保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最小干扰。

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合理规划风电场的布局,以及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为解决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敏感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风电场布局;建立合理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循环利用。

海上风电场与陆地风电场的区别与优势比较

海上风电场与陆地风电场的区别与优势比较

海上风电场与陆地风电场的区别与优势比较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源头,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风能利用中,风电场是最常见和普遍应用的形式之一。

风电场分为海上风电场和陆地风电场两种类型。

本文将对这两种类型的风电场进行区别与优势比较。

区别一:环境条件海上风电场相较于陆地风电场,具备更为特殊的环境条件。

海上风电场建立在海洋之上,需要应对更恶劣的海洋气候和海洋环境。

这包括更强的风力和风浪,以及更高的湿度和盐分。

相比之下,陆地风电场在相对稳定的陆地环境条件下运行。

区别二:技术挑战由于海上风电场建立在海上,相关的技术挑战更为复杂。

首先,在建设上就要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困难的物流和施工问题。

其次,深水条件下的基础建设以及风机和电缆维护等都需要更复杂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支持。

区别三:效能表现尽管海上风电场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但也具备着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海上风电场所面临的风力资源更加稳定和充足,因为海上风场处在开阔的环境中,受阻挡较少。

其次,由于海上风电场远离人群聚集地区,这种位置的选择减少了传输损耗,提高了能源输送效率。

此外,与陆地上的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可能会受到较少的限制,如摩擦和地形的改变,因此风能转化效率更高。

这些优势使得海上风电场在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更具竞争力。

区别四:空间利用和视觉影响陆地风电场通常需要大面积的空间,占据着大片农田或荒地。

而海上风电场则能更好地解决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此外,对于视觉影响,海上风电场由于位于远离岸线的海洋之上,对景观和周边社区的影响较小。

因此,从空间利用和视觉影响的角度来看,海上风电场更为优越。

综上所述,虽然海上风电场面临着更高的技术挑战和成本,但它们具备更为稳定的风力资源、更高的风能转化效率、更好的空间利用和视觉影响。

这些优势使得海上风电场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选择。

然而,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海上风电场在规模化应用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高建设和运营成本、环保问题以及资源可持续性等。

海上风电:面临三大技术难题

海上风电:面临三大技术难题

海上风电:面临三大技术难题蔚蓝的大海上,一排排巨大的风机叶片迎风旋舞,远处的机房中,无数信号灯不停闪烁,让人犹如身处科幻世界。

——近期,我国第一座规模化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4台3MW风电机组全部成功并入电网,吹响了我国海上风电建设的号角。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看风能,风能发展前景在海上,海上风能将成为中国风能未来发展方向和制高点。

”一位业内专家对海上风能的重要性如此评价。

在所有新能源中,风能是业界公认的技术上最成熟的绿色能源,而海上风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今年年初,据国家气象局完成的我国首次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测得我国5米到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

海上风能的广阔前景让面临可再生能源配额压力的电力巨头展开了激烈争夺。

由于东部沿海,特别是江苏等沿海滩涂及近海具有开发风电非常好的条件,各大电力企业“跑马圈海”成风,中电投、国电、华电、中广核、大唐、华润电力、江苏国信集团、德国索拉CCE纷纷介入。

5月份,国家能源局正式推出的国内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无疑是第一声发令枪。

华能、中广核、神华等大型电力巨头都已购买了标书,而各地政府、大小设备制造商、配套商等等市场利益主体也都积极跃身其中,招标结果预计9月底发布。

虽然前景美妙,不过,欲速则不达。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海上风电犹如一个“早产的婴儿”,在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就匆匆面世,很多方面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或许,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将在投资的欢宴中悄然酝酿。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虽然目前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很好,但其开发难度要远大于陆上风电——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落后陆上风力发电近10年,成本也要高2-3倍。

同时,海上风电相比太阳能产业技术门槛较高;在电网配套方面,接纳大容量风电的技术还没有突破;与常规电源的利益分摊矛盾尚未解决。

因此,目前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建设还很困难。

与陆上风电发展相似,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因素之一。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各国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日益重视,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的发展进展迅速,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在发展海上风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系统地整理了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结合海上风电的资源条件和部分地区的项目建设进展,研究了海上风电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海洋发展的建议。

这些风电发展措施有望为今后海上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上风力发电,现状,未来规划,问题,解决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的前沿,是国际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

目前,欧洲国家海上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中国正在大力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这将以陆上风电的发展为基础,实现陆上和海上风电的综合发展,旨在成为一个大型风电国家[1]。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可开发的土地风能资源越来越少。

海上风电场稳定性强,湍流强度小、风能强、土地资源占用减少、噪声污染低,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

本文根据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规划和政策,以及海上风电项目的进展,对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对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中国海上风电建设装机容量及发展规划从近到远,海上风电建设区分别为潮间带、潮下带潮带、近海区、远海区。

潮间带是指潮期最高潮位与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域。

潮下泥滩一般是指最低潮位与水深5米之间的海域。

近海一般是指在最低潮位以下5-50米之间的水域。

远海地区水深50米以上,低于最低潮位。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已为海上风电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拥有超过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洋面积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是上海最丰富的风能资源之一。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存较大缺陷 行业面临三大风险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存较大缺陷 行业面临三大风险

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存较大缺陷行业面临三大风险
海上风电,是中国风电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必经之路。

一方面,我国海上风力资源储量丰富;另一方面,我国海上风电资源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尚
不存在弃风限电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中国5~25 米水深、50 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 亿千瓦;5~50 米水深、70 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 亿千瓦;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资源,以及深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但是,中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还处在一个比较前期的阶段,甚至可以
说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许多前期建设的项目如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工程拖期、施工难度大、运行设备的腐蚀等。

2014 年底,我国海上风电2014 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只有44 万千瓦,进展缓慢。

2010 年完成招标的4 个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到2013 年才核准。

海上风电的前景和现实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

产业链缺陷
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海上风电产
业主要还是拿来主义居多。

国内海上风机制造商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从陆上向海上进军的企业,
边设计边改造,但对海上风电开发因素考虑不充分;第二类是依托海上风电特许权,与国外共同研发的企业。

这类企业虽然在机型和技术上较为成熟,但部分
设备供应链还需依赖国外;第三类则是完全自主研发。

不管是哪一类制造商,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产业链上的缺陷。

某国内风电
企业的业内部士对《能源》记者介绍说,目前国内能够实现自主研发的制造商。

海上风电场可靠性分析及优化

海上风电场可靠性分析及优化

海上风电场可靠性分析及优化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海上风电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然而,海上风电场运行中存在的可靠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对于海上风电场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至关重要。

一、海上风电场故障原因海上风电场的故障原因与其地面上的热电站有所不同。

海上风电场处于严峻的自然环境中,其维护和维修难度较大。

以下是海上风电场常见的故障原因:1. 电缆故障:海上风电场的电缆长期沉浸在海水中,易受海水的腐蚀和破坏。

电缆故障是海上风电场最常见的损坏类型。

2. 风机故障:风机是海上风电场的核心部件,其故障会严重影响风电场的发电能力。

风机故障主要有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等。

3. 桩基故障:海上风电场的桩基深埋在海底,经常受到海水和海流的影响。

桩基故障主要有桩基腐蚀、桩身损坏和桩基移位等。

4. 雷电故障:海上风电场处于海面上,容易受到雷电攻击。

雷电故障主要有电线松动、绝缘破损和电路短路等。

二、可靠性分析方法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

可靠性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设备的可靠程度及其潜在的故障原因。

以下是海上风电场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方法:1. 维修保养记录分析:通过对风电场的维修保养记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效地预测设备的寿命。

2.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FMEA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评估设备故障模式及其影响。

通过对故障概率和影响进行评估,可以为设备的修复和维修提供依据。

3. 关键设备可靠性分析:对于海上风电场的关键设备(如风机和变压器),可以进行可靠性分析,以确定其失效概率和寿命,从而为设备维修和更换提供依据。

三、可靠性优化方法为了提高海上风电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以下是一些可靠性优化的常用方法:1. 维修策略优化:通过对不同设备故障概率、影响和维修成本进行权衡,可以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

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海上通达风险分析与管理

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海上通达风险分析与管理

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海上通达风险分析与管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上风电场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场的运维作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海上风电场位于海面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运维作业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海上通达、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

而海上风电场的安全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风电场的运行和发电效率,因此对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风险、海上通达困难、设备故障等。

对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运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保障风电场的正常运行。

本文旨在通过对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探讨如何提高作业安全性和效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海上风电场的运维作业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面对诸多风险与挑战。

本文旨在对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中的通达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探讨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概况,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2.分析海上通达风险的种类与影响因素,了解通达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3.探讨针对不同通达风险的管理措施,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研究作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探讨如何有效管理作业中的安全风险;5.探讨提升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效率的方法与策略,以使作业更加高效、节约成本。

通过本文对海上通达风险的分析与管理,将有助于提高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海上风电场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海域建设海上风电场已成为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途径。

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海上风电场运维作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寻找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来源成为了当务之急。

海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海洋风力发电究竟是否可行?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海洋风力发电的可行性,首先体现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上。

与陆地相比,海洋上的风力更为强劲、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据科学研究,海上的平均风速通常比陆地上高出 20%至 70%。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下,海洋风力发电能够产生更多的电能。

此外,海洋面积广阔,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从技术角度来看,海洋风力发电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风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不断提升,使得风机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

叶片材料的改进、塔筒的加固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都大大提高了风机的可靠性和发电效率。

同时,海上风电的安装和维护技术也在逐步成熟。

虽然海洋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通过使用专业的安装船只和先进的施工方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在经济方面,虽然海洋风力发电的初始投资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而且,一旦风电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其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且风能是免费的,长期来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也为海洋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然而,海洋风力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包括高盐度、强风浪、海底地质条件等,这对风机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海上风电的输电问题也是一个难点。

由于风电场通常位于远离陆地的海域,需要建设长距离的海底电缆进行输电,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再者,海洋生态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风电场的建设可能会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迁徙路线等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尽管存在挑战,但海洋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发布时间:2021-03-25T15:39:03.5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彭星[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缺口不断增加,传统发电模式中环境污染及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场建设从陆地大力向海上发展。

武汉联动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缺口不断增加,传统发电模式中环境污染及碳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风电场建设从陆地大力向海上发展。

本文分析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地质勘察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结合国内外大型设计机构先进的海上风电地勘经验及国内外海洋石油工程勘测经验,针对性提出我国海上风电地勘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提高我国海上风电场勘察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解决方案引言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成为了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

经过多年的陆地风电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可利用的资源较好的陆域越来越少。

我国拥有广阔而丰富的滨海、浅海海域,且海上风电场拥有风能资源好、单机容量高、不占用土地、无噪声环境污染等优势,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并大力建设发展。

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场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区别于传统风电场的勘察,如何在风、浪、潮共同作用的海面进行海底地质资料收集与采集,准确提供海底地层结构、空间分布、有无海底障碍物等地质信息,将直接影响到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布置、基础选型、工程建设的周期及技术经济指标。

1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条件我国东南沿海拟建海上风电场区域一般离岸距离在10-30km,海水深一般在15-25m,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以来浅海相、陆相沉积及海陆交替复合沉积相沉积地层,形成条件复杂多变,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

表层主要为新近沉积淤泥或淤泥质土、软塑黏性土、松散粉土等,一般厚度约在20-60m,沉积位置及环境的不同造成土层差异较大,主要为欠固结土,物理力学性质差,成孔过程中易塌孔、难以成孔,需采取跟管钻进等措施。

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有哪些挑战

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有哪些挑战

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有哪些挑战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正逐渐成为各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

然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复杂的海洋环境是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

与陆地相比,海洋环境更加恶劣和多变。

海浪、潮汐、风暴等自然现象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例如,强烈的海浪可能会导致施工船只摇晃不稳,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性;潮汐的变化则需要施工人员精确计算时间,以确保在合适的潮位进行作业;而风暴等极端天气更是可能直接破坏施工设施,造成工程延误和经济损失。

其次,海上风电项目的基础建设难度较大。

由于海上风电机组需要承受巨大的风浪和海流冲击,因此其基础的稳固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基础形式包括单桩基础、导管架基础和重力式基础等,但每种基础形式都有其特定的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

例如,单桩基础需要将巨大的钢管桩打入海底数十米甚至上百米,这对打桩设备和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管架基础的制造和安装过程复杂,需要高精度的焊接和定位;重力式基础则体积庞大,运输和安装都面临巨大挑战。

再者,海上风电设备的运输和安装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风电机组的叶片、塔筒和机舱等部件通常体积庞大、重量较重,需要专门的运输船只和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

在运输过程中,要考虑海上风浪、航线规划和货物固定等因素,以确保设备安全抵达施工现场。

而在安装环节,由于海上作业空间有限,加之天气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安装难度大幅增加,对安装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

另外,海上风电项目的成本高昂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之一。

从前期的勘察设计、设备采购,到施工建设、运维管理,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同时,专用的海上施工设备和运输船只的租赁费用也不菲。

此外,为了确保风电机组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稳定运行,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较高,这也使得设备采购成本上升。

高昂的成本给项目的投资回报带来了较大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上风电项目的大规模发展。

海上风电施工方案及难点问题探讨

海上风电施工方案及难点问题探讨

海上风电施工方案及难点问题探讨摘要:海上风电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以及投资成本高等不足。

本文以某海上风电工程为例,对海上施工作业面布置进行分析,并从升压站施工、海缆铺设以及风机吊装等方面对海上风电的注意事项、施工流程以及技术要点等进行简单介绍,同时提出几点施工难点应对策略,以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海上风电项目;施工方案;难点问题引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已形成全球共识,其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技术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

随着陆上可开发的风资源富集地区逐渐减少,海上风电逐渐成为国家下一步开发的重点,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远离城镇及居民生活区,对环境影响小。

2010年国家启动了4个项目,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第一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2014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将4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计装机容量1053万千瓦列入开发计划。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2020年海上风电建成投运目标,海上风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海上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海上风电投资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回收周期长,导致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速度缓慢。

若能较好地攻克各类地质条件下的海上风电施工等技术难题,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建设速度,降低施工费用,未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施工作业面海上风电作业主要涵盖陆上与海上两个部分,具有协调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等特点,需要对施工作业面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施工效率。

海上作业面的布置通常遵循资源选择经济、工程策划可靠等原则。

提高作业面布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形成进度安排合理、资源使用效率高、安装作业连贯以及工序之间流畅搭接等施工态势。

相比陆上风电施工,海上施工作业面的组织难点一般为海上机组吊装、海缆铺设、升压站基础施工和吊装施工等。

海上风电场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海上风电场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海上风电场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能源安全的威胁愈来愈大,清洁能源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和开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海上风电场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其技术及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海上风电场指在海上建设的风能发电场,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海面上建设风力发电机组,利用风的垂直流动从而驱动涡轮,最终将涡轮带动的发电机转子发电。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特点很明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海面较大,避免了建设风场的土地占用,发电潜力更大。

2.海上风场的风速比陆地风场高、稳定,且海上风场相对更加稳定,可以满足更长时间的风速变化,稳定性更高。

3.海上风电场在海洋环境下长期工作,在抗风、抗波、防腐等方面的技术难度更高,但同时也有助于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4.建造海上风电场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维护和管理海上风电场的风险与成本要比陆地更高。

因此,其投资风险也比较大。

二、海上风电场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全球正在推进建设海上风电场。

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123个海上风电场,共计8024个风力发电机组。

其中,欧洲拥有最多的海上风电场,而英国、德国、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在该领域的建设中表现突出。

在技术方面,海上风电场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制造风力发电机组的钢结构、复合材料和生产厂家的整合技术,以及将预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组装的技术。

此外,海上风电机群网格化控制、风机运维管理平台和生命评估等技术也应用到了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管理中。

三、海上风电场的发展趋势目前,全球的海上风电场仍处于拓展阶段,虽然在某些地区已形成规模,但还需要在技术、政策、投资、管理等方面持续推进。

首先,技术上,配套部件的产业化和技术升级,可以有效降低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其次,政策上,应加强对海上风电场的支持和引导,例如加大对海上风电场的补贴力度、提高相关项目评分等方式,扶植海上风电场的发展;同时,相关部门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陆地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场比较分析

陆地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场比较分析

陆地风电场与海上风电场比较分析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风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流的清洁能源之一。

作为风能的利用手段之一,风电场的建设已经广泛展开。

其中,陆地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是两种常见的建设模式。

本文将对陆地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劣势。

首先,就风能资源的利用率而言,海上风电场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海上气候条件稳定且风速较强,海上风电场可以相对稳定地获得稳定的电量输出。

相比之下,陆地风电场在风力较弱和气候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电量输出会有所波动。

因此,海上风电场更适合长期和稳定地输出大量的电能,对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来说更为理想。

其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海上风电场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由于大部分人类活动发生在陆地上,陆地风电场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带来一定的影响。

然而,海上风电场位于海上,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对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海上风电场经常建设于离岸外海区域,可以相对减少与人类居住区的冲突,对降低对人类生活的干扰也有积极意义。

另外,海上风电场还可以更好地解决能源需求的瓶颈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陆地资源有限,寻找适合建设陆地风电场的地点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比之下,海域资源更为广阔,建设海上风电场可以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

海上风电场还可以与海洋经济相结合,如与海洋养殖、旅游、海洋科研等各个领域相连接,形成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

然而,海上风电场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施工条件的艰苦性使得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较高,对投资者来说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

其次,维护成本也较高。

由于海上环境的恶劣以及设备维护的困难,维护和维修海上风电设施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此外,海上风电场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论述海上风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述海上风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述海上风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龙源如东150MW潮间带风电示范项目、中广核如东150MW近海风电示范项目、三峡集团响水200MW近海风电示范项目、华能大丰300MW潮间带风电示范项目等陆续建成投产,随着龙源振华2000T海上风电施工船的下水,海上施工技术逐渐成熟,海上风电的运维和后期维护,如防腐、防油污、海上升压站气体检测、海缆监测、船舶管理等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重点、难点。

本文旨在提出海上风电运营的重难点,探讨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海上风电;防腐;海缆;运维船。

一、海上风电发展的背景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风电装机国家,海上风电以其丰富的资源蕴藏量、较高的利用小时数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

根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需确保达到210GW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GW以上。

二、海上风电发展面临的问题2.1防腐问题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所处环境更为复杂,海洋大气区高湿度、高盐雾、长日照,浪花飞溅区干湿交替,水下区海水浸泡、生物附着等,造成了非常苛刻的腐蚀环境。

盐雾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危害如下:盐雾与空气中的其他颗粒物在叶片静电作用下,在叶片表面形成覆盖层,严重时将影响叶片气动性能,降低性能及引发次生问题(如增大噪音等);盐雾沉积物与设备本体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发生腐蚀,可使其结构的强度遭到削弱、破坏,承载能力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盐雾与设备电气元件的金属物发生化学反应后,使原有载流面积减小,生成氧化物使电气接触点不良,导致电气设备故障或毁坏。

另外,盐雾天气还可能导致防腐性能差的电缆和电气设备发生漏电,导致含盐飞沫附着在金属设备上,易造成腐蚀。

春、夏高温高湿天气易有结露现象,空气湿度高,易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性能下降,表面形成腐蚀,发生故障。

2.2海上风电交通问题海上风电运维有着一些特点和难点,主要包括:受台风、气流和闪电等恶劣海洋环境影响,机组容易出现故障;受风浪影响,运维人员难以到达机组,故障待修时间长,发电损失大;缺乏专业装备,运维效率低,安全风险大;海上风机和升压站检修困难;智能化低,预防维护少;缺乏运维管理经验;海洋气象监测不精确。

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困境何解

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困境何解

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困境何解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9年第4期2018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约180万千瓦,同比增长50%,累计装机达到460万千瓦,装机少于英国、德国,位列全球第三。

目前还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在开工建设,到2020年建设及建成项目超过800万千瓦。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开发建设1000万千瓦、建成500万千瓦”的目标可以较好地实现。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正处于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起步到规模化开发的关键阶段,海上运维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海上风电数量的增加,同时在“竞价上网”的背景下,海上运维仍遇到不少困难。

现状与困难国内海上风电项目运行周期大多为25年,运维的主要模式为:前5年由整机厂商提供质保服务,出保后20年风场开发商会请新的服务商提供运维服务,运维服务商包括整机厂商、专业运维公司、开发商工程团队等。

海上风电整体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是陆上风电的2倍以上,这一方面是海上风电特殊环境影响(如高盐雾高湿度对设备的影响,天气因素对维修窗口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机组可靠性尚未充分验证、运维团队专业性还需提升、远程故障诊断和预警能力还不健全等因素影响。

从运行业绩来看,国内部分海上机组还没有经过充分的验证。

由于项目经验较少,海上风电机组在产品设计和制造阶段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特殊海洋环境条件(如涂层和防腐)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因素考虑不足,同时海上风机样机也缺少长时间运行的验证,在风场投入运行后故障较多,增加了运维成本。

当前海上项目施工及运维,缺乏有效的、具备可操作性的规范。

开发商、施工单位、设计院、整机厂商等文 | 金孝龙周卫星都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项目施工运维,造成接口不清晰、行为不一致,给项目的后续运维增加了难度。

同时,海上运维人员缺乏有效的技能培训和海上标准文件指导,导致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欠缺,机组维修周期过长造成发电量损失,影响项目发电收益。

此外,大部件更换成本巨大。

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挑战与前景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方向。

而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测绘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挑战与前景进行探讨。

首先,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海上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精准的测绘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海风强度和方向的不稳定性以及水流和海浪对船只航行的影响,都增加了测绘工作的难度。

此外,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区域广阔,波浪和风浪的作用使得测量数据难以准确获取,进而影响到测绘结果的精确性。

然而,正是面对这些挑战,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也呈现出了无限的前景。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新型测绘工具的引入,为海上风电场的测绘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手段。

这些先进的技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结果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巨大潜力。

首先,准确的测绘数据可以为海上风电场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海风和水流等要素的测量,可以更好地确定风机的位置和布局,提高发电效率。

其次,精确的测绘数据对海上风电场的日常运维和维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风机的位置偏移和沉降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

此外,准确的测绘数据还可以为风电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的发展还需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是测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海上环境的恶劣条件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和数据损失,因此需要开发更加耐用和可靠的测绘设备,确保长期稳定的数据获取。

其次是测绘数据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对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和运营来说,实时获取和处理测绘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确保测绘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总之,海上风电场测绘技术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也蕴含着广阔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 海上风电场:并不那么完美
2010年10月19日来源:上海壹周 (2010.10.19 新闻15)
编译/壹周记者李雪清图/IC
能源世界性告急,可再生能源成了传统能源的完美替代品,其中风能的潜力最受关注。

然而,当一个个海上风电场割开原本静谧美丽的海岸线,人们发现,环保的项目完美之中或许也有隐患
涌动的海岸不安的生态
北诺福克位于英格兰北部,有英国的“自然遗产海岸”和“法定特殊美景区”。

那里分布着一系列国家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一处重要的沼泽地,一个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特殊保护区,以及一个欧洲法律下的候补特别保护区。

冬天,
天空被成群的粉脚雁遮住光亮,给人类闯入者无比的孤独感,尽管他们同时又身处说不尽名字的物种的围绕中。

每年,几千名游客走进沼泽地和广袤的沙滩,其中不少乘船去看海豹。

没人会否认北诺福克独一无二的生态价值。

更重要的是,那里拥有丰富的风力和潮汐资源,地平线仿佛永远都在涌动。

但现在,这块涌动的地域成了风电开发商的淘金目的地。

挪威能源巨头Statoil and Statkraft通过子公司Scira 进驻这条美丽的海岸线。

对于电能开发商来说,这里是最理想的工程地址,因为水深不深,沙层的底部很适合把风力发电机的直杆式底座打进去,工程耗资也较小。

但对野生动物或自然风景来说,却不一定是最好的。

北诺福克的海岸边,发现了41具海豹的尸体。

目前,它们的死因还不明了,海洋管理组织的调查还在进行中。

但它们身上有机器造成的螺旋型伤口,尸体出现的时间也和Scira的谢林汉姆海上风电场动工的时间巧合地一致。

这个风电场距离海岸仅17公里。

谢林汉姆海上风电场并不是对自然遗产海岸侵犯的终结,就在它的西边,英国森特里克集团打算在Docking滩投建一个更大的风电场,其中包括100台涡轮发电机,离岸只有14公里。

森特里克在林肯郡的发电场,在临近的郡都能看到。

在英格兰北部的沃什湾,Scira计划投资几十万英镑改进当地社区,他们并不想被看成海豹的威胁。

Scira有一个海洋哺乳动物监控团队,打桩前先用声纳检查有没有动物接近施工区域。

这里的风电场一旦全力运营,可以为近22万个家庭提供足够的电能,每年可以减少50万吨的碳排放。

诺福克郡的风力发电潜力最早是由英国皇家财产局发现的。

公司和财团随即展开了对这些地域的50年租约的追逐,获胜的竞标者可以提交他们的开发企划,并申请开发许可。

诺福克郡的各处风电场址至今已经被拍卖了三轮。

2001年,10组涡轮机被安装在第一轮拍卖的海上,每组最多有30台涡轮机,现在大多已经安装完毕并在运行中。

两年后的第二轮竞拍,10家公司瓜分了15个更大的风力发电场址,其中一些发电机组也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另外一些还在建设或规划中。

今年1月开始的第三轮拍卖让前两轮显得小巫见大巫。

九个新场址绵延100英里,其中三个北海场址面积加起来相当于整个威尔士的面积。

这些海域上的风力发电机如果全部落成投入使用,将把全球风力发电能力提高15倍。

那么英国有关部门又是如何保证所有这些风力发电场址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根据法律,拍卖的每一块海域都必须通过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但这项评估的缺点在于,它只能针对人类已知的东西进行评估,而我们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并不比宇宙的诞生多多少。

海上风电场到底会怎样影响野生动物、鱼类、沿岸风景和旅游业,人们目前还没有清晰全面的认识。

过去,科学家们把过多精力花在了濒危的生物上,对于生生不息的海洋生物,人们反而了解不够。

动物保护组织和NGO缺乏在海上搜集数据的志愿者、船只或飞机来收集数据,“政府却一点自己收集信息的意愿都没有。

”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协会的运动部经理安德烈·法勒抱怨道。

鲸类和海豚保护协会很担心海洋哺乳动物的安全。

很多物种,尤其鲸类把听觉当成第一感官。

海上风电场动工的噪音非常大。

如果鱼群被吓跑,它们就会挨饿,噪音大时还会导致受伤。

而在人为竖立的障碍物中游弋也会带去新的危险。

诺福克郡的海豹尸体或许不是建造风电场的船只所为——海洋中有很多船只都可能是凶手——但谁知道呢?
一个知情人透露,第一轮评估“并没有太多信息依据,因为本来我们就没有掌握多少信息,而在我们还没能从第一轮开发中吸取任何经验教训之时,第二轮又开始了。


错误的地方错误的调查
很多环保组织和NGO对清洁能源的看法是这样的:“我们支持可再生能源,只要它出自正确的地方。

”哪里可以算是正确的地方?
开发风电,目前公众的认同度很高。

但当开发商蜂拥而至,把自然遗产海岸变成巨型风力发电机的森林之时,很难想象,这是出自成熟的环境政策调控下。

第三轮拍卖地块的开发或许能受到多一些的监管。

英国政府的官方监管组织“自然英格兰”成立于2006年,成立时已来不及对早期风电场的开发建设进行监管。

“如果他们现在进行评估,”另一名内部人士说:“可能会得到与之前不同的答案。

2006年人们认为对的事情,现在不一定还正确。


但在当时,不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英国在确立重要海洋生物保护场所方面很无力,”法勒说:“在陆地上,我们制定了标准,并有严格的法律可以执行。

但在海上,要想确定就很难,因为没人对海洋生态有足够多的了解。


渔民们也同意他的意见。

英国渔民联合会的总裁巴里·迪斯说,前两轮开发“简直就是一团糟。

”例如在WesternmostRough,风电场建在了英国龙虾最高产的海域。

对第三轮开发,迪斯同样不看好,布里斯托尔海峡已经被毁了。

他相信,决定在那儿建风电场的是个无知的混蛋,甚至没有事先好好进行实地调查。

“我们觉得他们只看了看卫星图像,就认定那里没有人捕鱼。

而其实那里的渔船都是15米之内的小船,没有卫星监控小船就不会出现在屏幕上。

渔民们担心,风力发电机会彻底毁了他们的生计。

在涡轮发电机之间驾船拖网很难也很危险,可能会损坏渔船的传动,甚至导致撞船。

你根本没法追踪鱼群走向。


更大的焦虑在北海的多格滩。

一个联合财团打算打破其他公司的记录,
在那里树立1800台涡轮机。

“那可是个大工程,面积有北约克郡那么大。

那片海域是丹麦人、荷兰人、挪威人以及英国格里姆斯比渔民的重要渔场。

”迪斯说。

多格滩的重要在于,那里的拖网渔船可以在捕捉舌鳎和鲽的同时避免误捉不在捕捞份额之内的其他鱼类。

超额捕捉的鱼只能被扔回大海,扔回时多半已经死亡。

对迪斯和他的同伴们来说,丢失多格滩这个重要的低丢弃率渔场,意味着他们必须到高丢弃率的海域捕鱼。

渔民们对失去渔场的抱怨也不是一天两天。

2005年英国环境、渔业与水产养殖科学中心的调查就发现,渔民们普遍对未来持悲观态度。

他们被迫去更远的地方捕鱼,产量下降,成本却增加。

环境、渔业与水产养殖科学中心的结论是,渔民们必须被当作近海计划的“合作伙伴”来考虑。

迪斯只能报以几声干笑,无论是在布里斯托尔还是WesternmostRough,公司们都没有和渔民充分沟通。

“雇一个咨询人,然后跟几个渔民们聊一下是不够的,你必须做深入的对话。

”有违常识?
可一旦专家们的意见被听取,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成功反对了在泰晤士河入海口处建341台涡轮发电机的计划,因为它会影响到红喉潜鸟的生存。

负责项目的集团于是自己做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的红喉潜鸟数量比协会之前掌握的还多,于是集团修改了设计方案。

“他们的行为值得效仿。

我们不仅不再反对,还支持他们的计划。

”安德烈·法勒说。

皇家鸟类协会对谢林汉姆海上风电场和Docking滩海上风电计划的反
对也基于保护濒危物种的考虑。

“如果沃什湾的风电场全部建成,诺福克郡会失去50%的白嘴端燕鸥。

斯科特海角和布莱克尼海角拥有英国最重要的种群,我们很关注临近海域的风电场。

”法勒说。

目前Docking滩风电计划是否能或批准,整个北诺福克都在关注。

“调研数年前就该开始了,我们在吞咽前面数个政府不作为的苦果。


全球变暖、北海油气储备逐渐枯竭以及一些发电站满期关闭,英国政府对填补能源缺口的动作却很慢。

因此尽管人们对可再生能源与核能或“清洁”化石燃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尽管三年来近海风电场的成本增加了51%,英国政府还是打算到2020年时,把英国15%的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其中主要是风能。

上个月投入使用的拥有100台涡轮发电机的世界上最大的Thanet海上风电场让英国跻身世界风能大国的行列。

就海上风电发电能来看,英国是1341兆瓦,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才1100兆瓦。

但只消几年时间,Thanet的发电量就会变得无足轻重。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皇家财产局已经出资资助绘制鱼群的分布图,对第三轮场址的评估也将考虑风电场的累积效应。

但总体来说,保护生态还是只会以保护濒危物种为基础,而不是整个生态系统。

这难道不有违常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