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全国

治疗资源分布
01
04
治疗技术:先进治疗技 术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 和专科医院
03
专科医院:糖尿病足专 科医院数量较少,分布 不均
02
医院等级:三甲医院治 疗资源较丰富,基层医 院相对不足
地区差异:一线城市治 疗资源丰富,二三线城 市相对匮乏
治疗挑战与前景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 治疗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大的 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医疗资源 不足,治疗水平有限。
血管重建术: 重建血管,改
善创面血供
皮瓣移植术: 转移健康皮肤,
修复创面
截肢术:在必 要时进行截肢, 防止病情恶化
外科治疗的效果
改善创面愈合: 促进创面愈合,
减少感染风险
减轻疼痛:缓解 糖尿病足合并难 愈性创面的疼痛
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减少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
降低截肢风险: 通过外科治疗, 降低糖尿病足合 并难愈性创面的
按照创面深度分类:浅表性创面、深部创面、 混合性创面
按照创面原因分类:创伤性创面、感染性创面、 压迫性创面、放射性创面、化学性创面等
按照创面部位分类:四肢创面、躯干创面、头 面部创面等
按照创面愈合时间分类:急性创面、慢性创 面、难愈性创面等
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清创术:去除坏 死组织,促进创 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 利用负压吸引, 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 疗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但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设备陈旧, 技术落后,需要加大投入,提高 技术水平。
糖尿病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 疗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但目前国内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 足合并难愈性创面外科治疗的认 识不足,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 传。
糖尿病足病因及治疗措施

病因及治疗措施糖尿病,已是当今时代的主要健康问题。
而糖尿病足,则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据调查,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高15~20倍。
对于糖尿病患者,15%的人有可能患糖尿病足,85%的患者截肢原因是足部溃疡。
所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糖尿病足可造成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其他病变。
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足严重影响着糖尿病人的身心健康,给病人心理及生理上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创伤,那糖尿病足都是由于什么情况导致的呢,糖尿病人应该如何预防呢,出现后如何治疗控制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把创伤降至最小化呢,现在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就为我们介绍一下。
一、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1、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和活动有关。
这是由于肢体失去交感神经支配,引起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动静脉分流形成,从而表现双下肢静脉淤血而糖尿病下肢水肿。
2、剪趾甲不当引起甲沟炎:一方面剪得过短甚至剪破甲边皮肤,另一方面趾甲边缘剪得过深会使细菌侵入。
3、动脉血管阻塞: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出现管腔阻塞,导致肢端缺血缺氧,发生糖尿病肢端坏疽。
4、缺血的主要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靠毛脱离皮温下降有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闻血管杂音最典型的症被感染形成溃疡坏疽或坏死。
5、降糖药物造成水肿:这是由于降糖药物等或者刺激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或者引起钠水潴留,也可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糖尿病下患者的肢水肿或粘液性水肿的发生。
一般表现在双下肢,个别严重者可累及颜面部或全身。
6、足溃疡:感染通常不是糖尿病足溃疡的直接病因,但一旦发生足溃疡,创面很快就会被感染,感染加重了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并影响伤口愈合。
剪趾甲不当引起甲沟炎。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把脚趾甲剪得很秃,一方面剪得过短甚至剪破甲边皮肤,另一方面趾甲边缘剪得过深给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
糖尿病足怎样治疗?

糖尿病足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糖尿病足应该吃什么药。
*糖尿病足怎么治疗?*一、西医糖尿病足的治疗:(1) 以预防为主,尽力避免足部损伤,如穿松软合脚的鞋袜以免磨损皮肤;如视力不佳,不要自剪趾甲;用温水洗脚以免烫伤等等。
(2) 一般治疗:除严格控制血糖,提高全身健康水平外,要消除一些已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降低血脂,忌烟等。
(3) 去除水肿:只要有水肿,所有的溃疡均不易愈合,这与溃疡的原因无关。
可采用利尿剂或ACE-I 治疗。
(4) 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90%的神经性溃疡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愈合。
关键是减轻足的压力负荷。
减轻负荷的定义是避免所有附加于患肢的机械压力。
是使患足愈合的基本要求。
可以通过特殊的改变压力的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改变患者足压力。
另外,要根据溃疡的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来决定换药的次数和局部用药。
重要的是能够识别不同原因所致的不同足溃疡的特点,如神经-缺血性溃疡,一般没有大量渗出故不宜用吸收性很强的敷料;如合并感染、渗出较多时,敷料选择错误可使创面泡软,病情恶化;对于难以治愈的足溃疡,可采用一些生物制剂或生长因子类物质,如Dermagraft。
Dermagraft 是世界上第一种人皮肤替代产品,它含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角化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b-转运生长因子及基质蛋白如胶原1和胶原2、纤维连接素和其它一些正常皮肤存在的成分。
用来治疗神经性足溃疡,促进溃疡愈合效果较佳。
(5) 缺血性病变的处理:如果血管阻塞不是十分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
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近有人报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保达新)和口服培达有较好改善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
前列地尔(保达新)40微克溶于50-250毫升生理盐水中,于2小时静脉滴注完毕,每日2次;或前列地尔(保达新)60微克溶于50-250毫升生理盐水中,于3小时静脉滴注完毕,每日1次。
IWGDF《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要点2024

IWGDF《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要点2024糖尿病足(DF谩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
而对糖尿病足感染(DFI)的管理是糖尿病足诊疗环节的重中之重。
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约15%糖尿病患者为DF高危人群,5%正在经历着DF 的痛苦,而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更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为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指导。
要点一:DFI诊断不能仅依靠微生物结果或皮温IWGDF指南指出,DFI的诊断不能仅单纯依据微生物结果。
这是因为,正常皮肤表面已经存在大量微生物。
若无创面,单纯做足部皮肤的基因测序或16SRNA,虽然可以报告很多细菌,不能为临床提供有用信息。
DFI的诊断需根据患者足部的症状和体征来综合诊断,且不能仅局限于创面本身,要看整体足部是否有炎症反应,甚至腿部及全身是否有炎症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及白细胞总数升高或降低。
此外,不能单独用皮温的高低来确定DFI的存在与否,主要原因是:一、当足部合并感染,由于下肢动脉病变的存在,可能皮温不高;二、如果足部没有创面,单纯皮温升高,可能是皮肤软组织感染,也可能是夏科足的表现。
确诊后,应立即依据感染范围和临床表现对DFl进行分级。
表1糖尿病足感染的IWGDF/IDSA分级分级临床表现未感染无全身或局部症状或感染感染下列症状存在2项及以上:•局部肿胀或硬结•红斑延伸>0.5cm(创面周围)•局部压痛或疼痛•局部发热•脓性分泌物轻度感染感染仅累及皮肤或皮下组织任何红班延伸V2mm(创面周围)无全身症状或感染的症状皮肤炎症反应的其他原因应排除(如创伤、痛风、急性CharCOt关节病、骨折、血栓形成、静脉淤滞)中度感染感染累及的组织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如骨、关节、腱、肌肉)任何红班延伸>2mm(创面周围)无全身症状或感染的症状严重感染任何足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下列症状存在2项及以上:•体温>38℃或V36℃•心率>90次Zmin•呼吸频率>20次Zmin或二氧化碳分压V32mmHg•白细胞计数V4XK)9∕L或>12X1()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注:IWGDF: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DSA:美国感染病学会要点二:强调外用抗生素仅用于〃感染创面〃IWGDF指南指出,抗生素是用来杀灭DFI创面中的致病菌,而对创面本身没有作用。
1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

1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摘要】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引发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原因入手,介绍了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注意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强调了长期进行对病人的护理的重要性,提出了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方法,强调了护理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了解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感染、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饮食、长期护理、预防措施、重要性。
1. 引言1.1 糖尿病足溃疡的定义和危害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脚部,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组织损伤和感染所致。
糖尿病足溃疡的危害非常严重,容易引发严重感染、坏死组织、甚至导致截肢。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弱,对伤口的愈合能力也较差,因此一旦出现足溃疡,容易合并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管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伤口感染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伤口感染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疾病。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患者来说,感染会加重足溃疡的病情,延长愈合时间,甚至导致截肢。
感染还可能扩散至全身,引发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伤口感染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生理层面,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疼痛、瘙痒、脓液流出等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长期治疗和护理也会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患者本人也需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避免因疏忽而引发感染。
胰岛素对糖尿病足外用有效吗

胰岛素对糖尿病足外用有效吗胰岛素对糖尿病足外用的确是有效的,因为足部糖尿病常常伴随着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等严重问题。
足部糖尿病的治疗可以采用足部护理、糖尿病控制和药物治疗等措施,其中,胰岛素外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足部感染,并促进足部伤口愈合和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1)膏剂外用法:胰岛素外用膏剂直接涂于患处,每次1-2g,每日1-2次。
(2)注射法:将胰岛素溶液注射于足部病变处或病变附近的淋巴结区域,每次0.5-1单位,每日1-2次。
(3)电泵滚筒法:将胰岛素溶液注入电泵滚筒中,再通过电泵将药液注入足部穴位,每次0.2-0.3单位,每日1-2次。
2. 注意事项(1)胰岛素外用不宜使用于过敏的患者。
(2)胰岛素外用不应超量使用,否则会影响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代谢。
(3)外用药物应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胰岛素外用应避免在开放性溃疡和感染严重的患处使用。
(5)治疗期间应注意检查血糖水平、足部感染和伤口愈合情况等。
总之,胰岛素外用治疗足部糖尿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使用时应注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加强锻炼,保护自己的足部健康。
依赖性糖尿病严重吗需要怎样治疗依赖性糖尿病是指患者在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的作用不再像原来那样明显,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值。
这种病症的控制并不容易,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的努力,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依赖性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依赖性糖尿病的治疗方法:1、胰腺移植:这是治疗糖尿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经抗排异治疗后,大部分移植患者可以不用胰岛素而维持正常生活。
2、胰岛细胞移植:这是一种新的治疗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方法,它是将健康的胰岛β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病人体内,使糖尿病患者不再依赖胰岛素。
3、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是治疗轻度到中度糖尿病的选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1例糖尿病双足溃疡伴严重感染的处理

重感染时更应积极 应用胰 岛索 。高 血糖控 制后 , 对氧具 有高 度亲和性 的红细胞糖基 化血 红蛋 白下降 , 下肢 和足部组 织血
流随之改 善 , 供 给 增 加 , 可 治 疗 和 延 缓 糖 尿 病 足 的发 氧 就 展 l 。本 例患者予 N v l R 8—8 三餐 前半小时皮 下注 2 J o o n 8— i U, 射。 2 2 抗菌素治疗 . 足部感染 以葡萄球 菌和链球 菌多见 , 深部感 染通 常为 但
血糖 , 还可 以增强体质 , 改善全身情况 , 加快伤 口愈合 , 口严 伤
隔天换药。患者 于 2 0 0 6年 1 3 2月 0日要求 出院, 告知 换药方 法和注意事项 , 为减 少 换药 次数 , 给患者 使 用 片状水 胶体 敷 料。1 个月后 , 面完全愈合 。 创
2 5 健 康 宣 教 .
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 例 介 绍
作外敷料 。水凝胶能 激活机体 内源性清创 过程 , 很好 地 附着 与坏死 组织 , 表现为无 痛性 自溶 清创 。 第 2d 换药时发现渗液(++++) 周边皮肤变 白。清 , 洗创 面后用剪刀清除伤 口边缘角质层 , 用藻酸盐类 敷料 , 使 它 能吸收 2 O倍 自身重量 的渗液 , 并且形成 的藻 酸钠 凝胶能加速 伤 口愈合 , 且有 止血 作用 ; 边皮 肤 予无 痛保 护膜 保 护皮 并 周
m l 尿素氮 1 . mo/ L, 1 2mmo L, l 血沉 6 m/ ( 2 ) 尿糖 / 5 m h 0~ 0 ,
(+++) 尿酮体(++) 夜尿蛋白排泄率 2 . ( 5 。双 , , 38 0~1 ) 下肢血 管彩色 多普 勒超声检 查报告 显示 : 双下 肢动脉 硬化变 性, 未见明显狭 窄、 闭塞 , 双下肢 静脉无 血栓形成 。伤 口情况 :
糖尿病足病合并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20 年 08
第5 卷
第1期 2
糖尿病足病合并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王玉珍 ,许樟 荣
( 解放军3 6 ̄ 0 g 院内分 泌科 全军糖 尿病诊 治中心 北京 10 0 0 11
[ 关键词] 糖 尿病足 :感染 ;抗 生素
[ 中图分类号】 R 8 [ 5 7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7 — 8 9 (0 8 0 5— 3 2 2 0 2 0 )1 - 5 1 0 6 2
l 眯 止 米疋 吕 焖 H 反 / 焖 枘口 臣 冰 里 、 围 J 升
口 症 ,其 中尤 以骨髓 炎常见 。最近的一项 性 关节炎 。威胁生命的感染包括体温超过3 ℃或者 8
I 石 升 胀 ’多 1 I 戥 苜 枞 、 髓 己 L 、 脓
前 瞻 性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对 1 0 名 糖 尿病 患 者 观 察 2 低 于3 ℃ ,心 率> 0 / ,呼 吸超 过 2 次/ 。经 皮 0 6 6 9次 分 O 分 年 ,发 现 91 . %的患 者 发 生 感染 。感 染 多 发生 在 开放 氧 分压 < 2 3mmHg ,白细 胞> 2 0/l < 0 0 1 10 0d或者 4 0/ , d 伤 口和 深 部 损 伤 。 感染 造 成 患 者 住院 和 截 肢 的 危 险 分 类 中杆状 核超过 1%f 0 3 】 。
分别是非感染者 的5 倍和 l4 l 6 5 倍『 】 。当患者合并下肢
糖尿病足病合并骨髓 炎非常常见。最常见的位
血 管 病 变 时 ,感染 发 展 迅 速 ,威胁 肢 体 和 生 命 ,增 置 是 前 足 掌 ,尤 其 是 大躅 趾 ,呈 “ 香肠 ”样 。 软组
加 了急诊截肢的比例。据统计 ,约2 %的糖 尿病足 织感染迅速扩散 ,然后进入骨髓。在c / I I 0 MR 弓导下 T 病患者发展成为骨髓炎 。 骨活检 的阳性结果被认为是诊断骨髓炎的金标 准,
糖尿病患者足感染治疗指南

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S 大量增加 MR A )
的情况下, 以上对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推荐的经验
厌氧菌, 也应该使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都有效的广
谱抗菌药物治疗。
性治疗方法常常失败, 一旦分离出MR A, S 建议使
用万古霉素治疗。 新抗菌药物利奈哇胺对G 球菌, 十 包
多医师没有意识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期介绍 (ftu Dee lC llrte 及 (h a o 本 Ieis i s o l ap c ) nco s s l a n aj c c T nr es fd
gd o n l b]ha 05 推荐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案。 uet a l oi try20) l t c a ep mo
形成红斑 。
32微生物学诊断 为了提供治疗方案,伤口 . 感染 应做微生物培养。经浅表溃疡面取样做培养是不可
大帮助。应对上述被感染组织采样培养。
足底溃疡通常发现于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 靠的,它不能提供深部组织培养结果 ,对治疗无太 此时无论是浅表的或深部的损伤都将以深部感染来 讨论。足溃疡通常大多是先兆 ,因为它为深部感染
使用左氧氟沙星7 m 0 5 g口服, 日1 可以达 每 次,
B m等分析了美国和欧洲对糖尿病足溃疡的4 e r
到很好的血药浓度, 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种研究方法, 如果诊断标准非常严格, 许多截肢术应
左氧氟沙星对G 球菌、 一 + G 杆菌和从足部分离的大约 34 / 的厌氧菌有很好的活性。 过去几年内, 氟哇诺酮 类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已逐渐下降。 .. 42 1足溃疡的治疗 当发现足溃疡时, 首先必须
上糖尿病足感染可能出现的病原体进行经验治疗 ,
神经以及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是足 部感染的致病因素。对感觉神经的检查常采用细纤
35例感染性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23 溶 栓后 检 测标 本 的采 集 .3 .
3 一般 护理
溶栓 后2 左 右 ,或视 需要 每 6采 h h
集 和送 检有 关凝 血 和纤 溶 系统 血液 标本 1 3 } 。
通过 对 1例 急 性脑 梗 死 患 者进 行 超 早期 溶 栓 治 疗 的护 理 , 6 认
时清除 1鼻分泌物 , : 3 必要时给予辅助排痰 ; 对尿失禁者 , 根据病情
留置 尿 管 ; 秘 者给 予腹 部按 摩 , 时 给予 缓 泻剂 。 便 必要 3 饮 食 护理 . 2 鼓 励 患者 进食 优 质 蛋 白 、 盐 、 脂 、 热量 的清 低 低 低
考
文
献
1 尤 黎 明 , 瑛. 吴 内科 护 理 学【 . g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M】 第4 ̄. 人 2 李海 兰. 路 径 在 急 性 脑 梗 死 静脉 溶栓 治 疗 中的应 用 [. 护理 J 齐 】
( 责任编辑 : 颖 秦
郭 佳)
・
3 ・ 0
T ODAY NUR E ,J n 2 1 , o S u e,0 1 N . 6
1 e , c 3 mo . m. mx e 5 - 2
糖达标、 抗感染 、 营养神经、 抗血小板 聚集 、 改善微循环以及局部 伤 口换药都是糖尿病足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 告诉患者情绪对 血糖 的影 响, 及其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 消除患者 的紧 张、 焦虑情 选用胰岛素制剂 , 强化胰 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 任何溃疡和坏疽都有潜在的感染问题 ,感染 绪, 使患者 了解 自身疾病 , 保持情绪稳定 , 心情舒畅 , 而积极地 从 配合治疗。
血糖高容易糖尿病足

血糖高容易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脚部疼痛、感染、溃烂和坏疽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截肢。
因此,对于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足的第一步。
糖尿病患者应该密切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服用药物,按时进行胰岛素注射,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2.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检查自己的足部,包括检查足部的皮肤、趾甲、足底等部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可以采用温水浸泡、加强按摩、涂抹滋润剂等方式对足部进行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受到摩擦和压力。
如果发现足部有破口、溃疡等情况,应该立即就医,进行有效的治疗。
3.外科手术如果糖尿病足的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已经发展到坏疽等程度,此时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可以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扩散,提高截肢的成功率。
二、注意事项1.避免赤脚行走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赤脚行走,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室外环境下,因为这些地方可能存在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导致足部感染。
2.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鞋子应该舒适、合脚、防滑、透气、轻便,不要穿过紧或过松的鞋子。
可以选择专门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鞋子或足弓托。
3.注意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少吃含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高纤维、低糖、低脂的食物。
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过度饱食。
4.增加运动量糖尿病患者应该适当增加运动量,可以进行步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的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身体代谢率,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状态。
总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的痛苦。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PPT课件

探索再生医学和细胞治疗技术在糖尿病足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政策法规影响分析
医保政策调整
关注医保政策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推动医保政策向更有利于患者诊疗的方向调 整。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分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的影响 ,探索在新的体制下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 务。
进创面愈术方法进
03
行治疗。
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摄入足够的
热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规律 作息和适当运动,以增强机体抵
抗力。
对于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血管病变的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血液循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关注与糖尿病足感染诊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制 定和执行情况,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 执行力度的加强。
THANKS。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表现为足部皮肤红肿、疼痛,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甚至 截肢。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分型
根据感染累及的组织层次和临床表现,糖尿病足感染可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浅表型感染主 要累及皮肤和皮下组织;深部型感染可累及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混合型感染则同时累及浅表和深 部组织。
挑战三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心理压力大,影响治疗效果。对策: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7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科研方向探索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研究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糖尿病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

糖尿病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多个器官受损。
其中,足部溃疡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足部溃疡不仅给患者带来体能上的困扰,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感染、坏死甚至截肢。
因此,对于合并足部溃疡的康复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足部溃疡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进行足部溃疡康复治疗之前,了解其基本原则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足部清洁和干净,并避免进一步感染。
其次,进行伤口清创和有效的排脓处理,以促进溃口愈合。
此外,适当使用外敷药物和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1. 清洁与保护:患者应定期清洁脚部,并保持干净干爽。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轻洗脚,避免使用热水或刺激性药物。
此外,戴上防尘、防水的鞋袜可以有效保护足部。
2. 伤口清创:对于溃疡伤口,应定期进行清创处理。
清洗伤口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医生指导下的合适药物进行冲洗和湿敷。
同时,去除坏死组织和结痂能促进愈合,并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3. 外敷药物和材料:针对溃疡伤口,可以选用适当的外敷药物和材料帮助愈合。
例如,胶原蛋白基质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肉芽组织形成的作用,有助于溃疡愈合;透明敷料可覆盖在伤口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并观察溃疡的改善情况。
二、足部溃疡康复治疗方法在了解了足部溃疡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后,接下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
1. 氧气治疗:氧气治疗在足部溃疡康复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提供高浓度纯氧,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氧气治疗能够增加体内活性氧分子的含量,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促进愈合。
2.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可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消除感染。
超声波能够增加组织血液流动,改善纤维母细胞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溃口面积和深度。
3. 抗菌治疗:对于足部溃疡常见的问题就是感染。
因此,抗菌治疗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感染源,并预防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防治

汇报人: 日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概述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预防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治疗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护理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预后与转归 •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是指糖尿病 患者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又 发生了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等感染。
减少感染源接触
避免公共场所
在流行病高发季节,糖尿 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公 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风 险。
注意个人卫生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个人卫 生,勤洗手、洗脸、刷牙 ,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避免接触感染者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接触感 染者,特别是已经患病的 家庭成员。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遵循医嘱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不要自
案例二:糖之一 ,治疗时需清除感染灶,控制血糖,改 善循环,营养神经,预防破溃感染。
VS
详细描述
患者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患肢清 洁干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 同时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预 防破溃感染。对于已经出现破溃的糖尿病 患者,应及时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促进 愈合。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感 染或并发症。
05
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的预后与转 归
预后影响因素
感染类型与程度
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是影响糖尿病合并感染预后的关键因素。例如 ,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常导致严重后果。
患者自身状况
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也影响预后。老年患者 、女性、身体状况较差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差。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处理对策

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抗生素和化痰药物
添加标题
泌尿道感染:多喝水,保持尿液通畅,使用抗生素
添加标题
胃肠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使用抗生素和止泻药物
添加标题
血液感染: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添加标题
眼部感染:保持眼部清洁,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添加标题
儿童患者:需考虑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定期监测:定期检查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频率: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监测时间:空腹、餐后、睡前等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糖监测
监测方法:使用血糖仪、试纸等工具进行自我监测
监测记录:记录血糖监测结果,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监测疗效: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了解病情变化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发热、疼痛、呼吸困难等
及时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并发症: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如肾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等
特殊情况的处理对策
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医生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及时就医: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感染症状:发热、疼痛、红肿等
及时就医:感染发生后,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添加标题
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添加标题
青少年患者:需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注意心理辅导
糖尿病足感染的处理

糖 尿病足 神 经病变 j骨髓 炎 感染
糖
霎嘉
包 括 假 单 孢 细 菌 (09 和 葡 萄 球 4 .%) 菌 (95 。假 单 孢 细 菌 的抗 生 素 2 .%)
理足 部 感 染虽 然 是个 难 点 ,但 也 非 敏 感 性 检测 结 果 为头 孢 噻 肟5 .% 38 常重 要 。 它是 创 面修 复 、血 管 重 建 和 头 孢 三 嗪415 。金 黄 色 葡 萄 .%[
金黄 散等 。 3. 深部 感染 的治疗
介 于 3 %~8 %_ 。 这 就 要 求对 骨髓 炎 尽 早 做 出正 9 0 , ’ 确 的诊 断和 治疗 。什 么 是 骨髓炎 的 最好 治疗 7现在 对
多数 深 部 感 染 由 于 累 及 和 破 坏 深 部 组 织 ,如 肌 这 一 问 题 仍 未 达 成 良好 共 识 。 骨髓 炎 的确 切 诊 断 需 肉 、肌腱 、 骨 ,故 应 特别 重视 。局部 伤 口培 养通 常显 要 骨 活 检 ,有 时候 窦 道 的组 织 培 养也 可 作 为 诊 断 依 示需 氧茵 和厌 氧菌 的 混合 感染 。这些 患者 除 需静脉 注 据 ,但 Ma k wik 在 1 7 年 指 出 .从 引流窦 道 或 co a等 98 射 兼 顾需 氧茵 和 厌氧 茵 的广谱 抗 茵药 物 .此 外更 需考 软 组 织培 养 得 到 的 结 果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不 能 代 表 引起
第 一个特 征 。
总 之 ,针 对糖 尿 病足 感染特 别 是 骨髓 炎 ,采 用积 治 疗 的需 求。这 应该 有助 于 限制 细菌 产生 抗 药性 .大
出于 皮肤 表 面 。该 包膜 往 往 是X线检 查 诊 断骨 髓炎 的 极 的手 术 方法 可 以缩短 愈合 时 间 ,减 少 了长 期抗 生素
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拔尖项目(16Q N P 041)通信作者:王爱红,E m a i l :136********@139.c o m糖尿病足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武钰翔1,姜玉峰2a ,王爱红2b ,许樟荣2b(1.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306医院临床学院,北京100101;2.解放军306医院a .创面中心;b .内分泌科,北京100101) 摘 要:糖尿病足病抗感染是目前糖尿病足病治疗的难题之一,合并感染的足病创面不仅会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而且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㊂单纯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并不能解决所有足病患者感染的问题,目前局部清创㊁抗菌敷料㊁局部抗生素应用等局部的抗感染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上述局部抗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关键词:糖尿病足;抗感染药,局部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2-0100-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2.003R e s e a r c h p r o gr e s s i n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uY u x i a n g 1,J i a n g Y u f e n g 2a ,W a n g A i h o n g 2b ,X uZ h a n g r o n g2b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t h 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C l i n i c a lM e d i c i n eC o l l e g e o fA n h u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2a .W o u n dC e n t e r ;2b .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306H o s p i t a l o f P L A ,B e i j i n g 10010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W a n g A i h o n g ,E m a i l :136********@139.c o m A B S T R A C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i s o n e o f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i n t h e f i e l d .I n f e c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w i l l n o t o n l yp r o l o n g w o u n dh e a l i n g t i m e ,b u ta l s o m a y l e a dt oa m p u t a t i o n ,e v e nc a nt h r e a t e nl i f e .O n l y s ys t e m i c a n t i b i o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d o e sn o t s o l v e a l l t h e p r o b l e m s o f f o o t i n f e c t i o n .S o m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o na d j u v a n t t h e r a p i e s s u c h a s t h e l o c a l d e b r i d e m e n t ,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d r e s s i n g ,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 s ,h a v ec e r t a i n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 r e v i e wt h e c u r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t h e l o c a l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K E Y W O R D S :d i a b e t i c f o o t ;a n t i -i n f e c t i v e a g e n t s ,l o c al 王爱红,女,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㊂长期从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是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方面㊂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足病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秘书;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㊂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通讯编委,D i a b e t e sC a r e 中文版编委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的升高,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10.9%[1],糖尿病足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截肢的主要原因[2]㊂12%~25%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发展成糖尿病足[3],其中20%的足病患者需要截肢[4]㊂糖尿病足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的发病原因包括神经病变㊁血管病变以及感染㊂感染既是诱导糖尿病足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糖尿病足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㊂约有70%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发生感染[5],相较于未感染的足病患者,糖尿病足病患者合并创面感染的截肢率增加了154.5倍[6]㊂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病患者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㊂糖尿病足病传统的抗感染治疗主要是全身的抗生素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尤其是局部的辅助治疗手段,显示较好疗效㊂我们将介绍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局部抗菌作用的辅助治疗措施㊂1 局部清创清创是促进足病创面愈合的重要治疗措施[7]㊂目前可用清创方式包括外科清创㊁机械清创㊁酶学清创㊁生物清创(蛆虫)等㊂传统外科清创包括麻醉后的手术清创和床旁的保守锐器清创㊂作为糖尿病足病最重要的清创手段,外科清创不仅可以去除浅表创面的感染坏死组织,同时对窦道及深部死腔也能有效的处理,起到减压引流的效果㊂及时的清创既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也能够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8]㊂而生物清创(蛆虫)是指利用无菌的丝光绿蝇的幼虫清除糖尿病足病患者创面的感染坏死组㊃00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织㊂20世纪30年代生物清创在美国开始用于慢性感染伤口[9],随着抗生素的出现生物清创逐渐被人们忽视㊂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不尽如人意㊂当再次回顾以往的治疗措施时发现生物清创除了清除创面的缺血坏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功能,特别是对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效果㊂生物清创之所以具有抗感染的功效,主要是其蛆虫可以吞噬细菌,通过其消化道杀死细菌㊂同时蛆虫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抗感染成分,包括尿素㊁苯乙酸㊁胰酶㊁蛋白酶㊁抗菌肽等㊂其中分泌的碱性物质提高创面环境的p H值,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另一种重要的抑菌成分抗菌肽则是利用其附着细菌胞膜的功能,穿透胞膜,引起大量水溶性物质外渗,达到抗菌作用[10]㊂此外,蛆虫的分泌物还具有分解细菌生物膜的功能,可以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㊂生物清创在发挥其抗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通过蛆虫爬行刺激创面的愈合㊂目前已有文献报道相比于对照组,生物清创清除创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时间更短(12.0ʃ2.5天v s16.1ʃ3.8天,P=0.004),创面愈合时间更短(26.4ʃ12.6天v s39.6ʃ13.4天,P=0.042)[11]㊂生物清创虽然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清创方式,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糖尿病足创面,特别是下肢缺血和靠近大血管的糖尿病足病创面应慎用[12]㊂2抗菌敷料敷料是指用于覆盖保护创面的材料,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㊁棉球等㊂传统敷料缺乏抗菌性,并不适用糖尿病足感染创面㊂目前能够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新型敷料有很多,其中具有抗菌作用的包括银离子敷料㊁蜂蜜㊁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等㊂2.1银离子敷料主要是利用了银离子抗菌性㊂目前关于银离子的抗菌机制主要有以下观点:①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都带负电,银离子带正电,银离子更容易与细菌相结合,破坏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肽聚糖,从而击穿细胞壁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保护,导致细菌胞体渗透性显著增加,最后造成细菌死亡;②细菌作为单细胞生物,细菌的代谢主要依靠体内的代谢酶,当细菌摄取银离子时,银离子可以和代谢酶上的巯基结合,从而抑制代谢酶活性导致细菌死亡;③进入细胞内的银离子通过干扰细菌的核酸合成,破坏细菌的呼吸系统㊁代谢系统㊁物质运输系统等,在细菌死亡裂解后,细菌内的银离子还可以重新释放,继续发挥抗菌作用[13-14]㊂银离子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㊁绿脓杆菌等细菌有效[15]㊂T s a n g等[16]研究发现使用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溃疡减小面积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97.45%v s76.91%,P<0.01),虽然两组细菌减少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细菌种类减少率存在明显差异㊂目前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银离子敷料多为缓释敷料,能够达到长时间抗菌效果㊂但银离子敷料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已有学者报道了银离子对皮肤中成纤维细胞有毒性,这对糖尿病足病创面的愈合不利[17]㊂2.2蜂蜜敷料蜂蜜敷料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研究中显示,蜂蜜敷料不仅能够提供湿润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加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18],同时蜂蜜还具有抗菌作用㊂目前认为蜂蜜抗菌的主要机制是:①蜂蜜含糖量高,细菌微生物很难在蜂蜜的高渗透压环境下生存;②蜂蜜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酸,p H值通常在4以下,这样的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甚至可以杀灭细菌;③蜂蜜中含有大量抗菌活性成分,包括过氧化氢㊁甲基乙二醛㊁植物源多酚类㊁溶菌酶等[19]㊂郭春兰等[20]研究发现使用蜂蜜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患者创面第14㊁21天的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常规的敷料治疗[22%(62.86%)v s8%(22.86%),P=0.012; 35%(100%)v s19%(54.29%),P<0.01],同时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敷料组(59.18ʃ14.63%v s 25.36ʃ10.73%,P=0.013)㊂但由于蜂蜜天然形成,成分复杂,相关机制仍需大量的研究㊂2.3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 u t o l o g o u s p l a t e l e t-r i c hg e l,A P G) A P G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W h i t m a n 等[21]首次提出,主要为血液离心后获得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加入凝血酶㊁氯化钙等制得的凝胶㊂A P G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促生长方面,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 P G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㊂关于A P G的抑菌作用研究发现:①A P G内所含白细胞浓度是自体血液的2倍,高浓度的白细胞有利于抗菌;②A P G内所含血小板是正常血液的5~7倍,血小板所含抑菌肽和趋化因子,可以直接抑制㊁杀死细菌或通过白细胞的募集抑制细菌的生长[22-23]㊂杨阎峙等[24]研究发现健康志愿者的A P G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24小时内A P G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优于对照组㊂目前关于A P G抑菌作用还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证据,具体的抑菌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探究㊂3局部抗生素糖尿病足病患者下肢血管缺血是足溃疡感染的重要原因,远端肢体的血运障碍常导致患者抵御外㊃1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界感染的屏障遭到破坏㊂近年来研究发现足病溃疡感染患者的创面常伴有细菌生物膜,形成生物膜中的细菌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和抵抗机体自身防御的能力[25]㊂这些特点导致全身使用抗生素时,溃疡的部位局部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需要长时间的大剂量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26]㊂而糖尿病足病患者常伴发多器官的病变,长时间大剂量抗生素使用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㊂相较于全身抗生素治疗,局部抗生素能够很好地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同时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㊂局部抗生素目前已在骨科㊁眼科㊁耳鼻喉㊁皮肤科等多个临床领域得到应用,在糖尿病足病方面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27]㊂目前有关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局部用药的研究主要有抗生素溶液湿敷和抗生素凝胶两种,早期的局部抗生素主要是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将抗生素溶解于生理盐水后湿敷于溃疡,直接提高了创面局部的药物浓度,相较于只进行基础治疗的患者,局部抗生素湿敷的患者溃疡愈合率更高(85.71%v s35.29%,P <0.01)[28]㊂随着技术的革新,现阶段局部抗生素的载药方式主要是凝胶载药,这样既可以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同时还可以达到缓释的效果,使创面局部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有效药物浓度㊂目前国内有研究显示局部应用抗生素溃疡表面的细菌阳性率更低,创面的面积缩小更快(4.81ʃ1.52c m2v s5.95ʃ1.80c m2,P<0.05)[29]㊂局部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容易导致溃疡表面产生耐药菌株,这些都给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带来困难[30]㊂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预防感染及抗感染是重中之重㊂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局部抗菌辅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㊂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局部抗菌治疗,可能会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㊂但由于技术受限,一些局部辅助治疗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㊂参考文献:[1] W a n g L,G a o P,Z h a n g M,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a n d e t h n i cp a t t e r n o fd i a b e t e sa n d p r e d i a b e t e si n C h i n ai n2013[J].J AMA,2017,317(24):2515-2523.[2] L e wE J,M i l l sJ L,A r m s t r o n g D G.T h ed e t e r i o r a t i n g D F U:p r i o r i t i s i n g r i s k f a c t o r s t o a v o i d a m p u t a t i o n[J].W o u n dC a r e,2015,24(5S u p p l2):31-37.[3]S i n g hN,A r m s t r o n g D G,L i p s k y B A.P r e v e n t i n g f o o tu l c e r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a b e t e s[J].J AMA,2005,293:217-228.[4] G u p t aS K,P a n d aS,S u r y a K S.T h ee t i o p a t h o g e n e s i so ft h ed i a be t i cf o o t:a nu n r e l e n t i ng e p i d e m i c[J].I n t JL o w E x t r e mW o u n d s,2010,9(3):127-131.[5]班绎娟,冉兴无,杨川,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病临床资料和住院费用等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99-503.[6] L a v e r y L A,A r m s t r o n g D G,W u n d e r l i c h R P,e ta l.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f o o ti n f e c t i o n si ni n d i v i d u a l s 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6,29(6):1288-1293.[7]S t e p h e n-H a y n e sJ,T h o m p s o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t m e t h o d so fw o u n dd e b r i d e m e n t[J].B r JC o mm u n i t y N u r s,2007,12(6): S6,S8-10,S12-14,S16.[8]姜玉峰,许樟荣,付小兵.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1):13-15.[9] B a e rW.T h ec l a s s i c: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c h r o n i co s t e o m y e l i t i sw i t h t h em a g g o t(l a r v ao f t h eb l o wf l y)[J].C l i n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1931,469(4):920-944.[10] G l i n e lK,J o n a s AM,J o u e n n e T,e t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a n da n t i f o u l i n g p o l y m e rb r u s h e s i nc o r p o r a t i n g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p e p t i d e[J].B i o c o n j u g C h e m,2009,20(1):71-77.[11] W a n g S Y,W a n g J N,L vD C,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b i o-d e b r i d e m e n t e f f e c t o f m a g g o t t h e r a p y 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c h r o n i c a l l y i n f e c t ed le s i o n s[J].O r t h o p S u r g,2010,2(3):201-206.[12] R i c h a r d s o n M.T h eb e n e f i t so f l a r v a l t h e r a p y i n w o u n dc a r e[J].N u r sS t a n d,2004,19(7):70,72,74p a s s i m. [13] L a r aHH,G a r z a-T r e v iñoE N,I x t e p a n-T u r r e n tL,e t a l.S i l v e r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a r e b r o a d-s p e c t r u m b a c t e r i c i d a l a n d v i r u c i d a lc o m p o u nd s[J].N a n o b i o te c h n o l o g y,2011,9:30.[14]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W o o K Y,e t a l.T h e a n t i-i n f l a mm a t o r y a n d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c t i o no f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 es i l v e ra n dm a n u k a h o n e y o n t h em o l e c u l a r a l t e r n a t i o n o f d i ab e t ic f o o tu l c e r: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J].E v i d 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5,2015:218283.[15] A m i nRM,M o h a m e d M B,R a m a d a n MA,e ta l.R a p i da n ds e n s i t i v e m i c r o p l a t e a s s a y f o r s c r e e n i n g t h ee f f e c to f s i l v e r a n dg o l d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o n b a c t e r i a[J].N a n o m e d i c i n e(L o n d),2009,4(6):637-643.[16] T s a n g K K,K w o n g E W,T oT S,e ta l.A p i l o t 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 s t u d y o f n a n o c r y s t a l l i ne s i l v e r,m a n u k ah o n e y,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a ld re s s i n g i nh e a l i n g d i a b e t i cf o o tu l c e r[J].E v i dB a s e dC o m p l e m e n tA l t e r n a tM e d,2017,2017:5294890.[17] Z o uS B,Y o o n WY,H a n S K,e ta l.C y t o t o x i c i t y o fs i l v e rd re s s i n g so nd i a b e t i cf i b r o b l a s t s[J].I n t W o u n dJ,2013,10(3):306-312.[18]李岚,陆祖谦,李翔,等.蜂蜜治疗糖尿病创面与内皮祖细胞的动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2):6006-6009.[19] M a n d a lM D,M a n d a lS.H o n e y:i t s m e d i c i n a l p r o p e r t y a n da n t ib ac t e r i a l a c t i v i t y[J].A s i a nP a cJT r o p B i o m e d,2011,1(2):154-160.(下转第110页)㊃20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许樟荣.成就与差距-我国糖尿病足病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现状之思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0-442. [8]祁少海.第六版 I D F糖尿病地图 对中国糖尿病足诊治的预警和提示[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2):9-11.[9] B o u l t o nA J,A r m s t r o n g D G,A l b e r tS F,e ta 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f o o t e x a m i n a t i o na n d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ar e p o r to ft h et a s kf o r c e o f t h e f o o t c a r e i n t e r e s tg r o u p o f th eA m e ri c a nD i a b e t e sA s s o c i a t i o n,w i t he n d o r s e m e n t b y t h eA m e r i c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o fC l i n i c a lE n d o c r i n o l o g i s t s[J].D i a b e t e s C a r e,2008,31(8):1679-1685.[10] B u sS A,v a nN e t t e nJ J,L a v e r y L A,e t a l.I WG D F g u i d a n c e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 f o o t u l c e r s i n a t-r i s k p a t i e n t sw i t h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M e t a bR e sR e v,2016,32(S u p p l1):S16-24.[11]俞彩琴.英国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与某区管理现状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368-369.[12] B e r r y R M,R a l e i g hE D.D i a b e t i c f o o t c a r e i n a l o n g t e r mf a c i l i t y[J].JG e r o n t o lN u r s,2004,30(4):8-13.[13]解怡洁,张姣,周昕,等.糖尿病足溃疡疼痛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2):1329-1330.[14] F l e c kC A.M a n a g i n g w o u n d p a i n:t o d a y a n d i nt h e f u t u r e[J].A d vS k i n W o u n dC a r e,2007,20(3):138-145.[15]d e R o n d M E,d e W i t R,v a n D a m F S,e t a l.A p a i nm o n i t o r i n g p r o g r a m f o rn u r s e s:e f f e c t so n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a s s e s s m e n ta n d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o f p a t i e n t s p a i n[J].JP a i n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2000,20(6):424-439.[16] A t t i n g e rC E,H o a n g H,S t e i n b e r g J,e ta l.H o wt o m a k eah o s p i t a l-b a s e dw o u n d c e n t e r f i n a n c i a l l y v i a b l e:t h e g e o r g e t o w nU n i v e r s i l y H o s p i t a lm o d e l[J].G y n e c o lO n c o l,2008,11(1): S92-S97.[17]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卫办发[2015]3号)[S]. [19]袁加俊,赵列宾,陆旋.分级诊疗与慢性病优化管理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9):36-39.[20]许樟荣.关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关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动脉病变的诊断㊁预后和处治临床指南“的解读[J].糖尿病临床,2015,9(8):401-403.[21]许樟荣.多学科合作㊁专业化处治,预防为主,加强糖尿病足病防治[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6):321-323. [2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251-258. [23]许樟荣,冉兴无.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25]王琼,孙雪,黄宵.公立医院 医疗联合体 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8A):57-60.收稿日期:2018-02-06编辑:﹏﹏﹏﹏﹏﹏﹏﹏﹏﹏﹏﹏﹏﹏﹏﹏﹏﹏﹏﹏﹏﹏﹏﹏﹏﹏﹏﹏﹏﹏﹏﹏﹏﹏﹏﹏﹏﹏﹏﹏﹏﹏﹏﹏﹏﹏﹏﹏﹏﹏张卫国(上接第102页)[20]郭春兰,付向阳.蜂蜜敷料局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3,25(7):977-980.[21] W h i t m a n D H,B e r r y R L,G r e e n D M.P l a t e l e t g e l:a na u t o l o g o u s a l t e r n a t i v et of ib r i n g l u e w i t ha p p l ic a t i o n s i no r a la n dm a x i l l o f a c i a l s u r g e r y[J].O r a lM a x i l l o f a cS u r g,1997,55(11):1294-1299.[22] M o o j e nD J F,E v e r t sP A,S c h u r e R M,e ta l.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a c t i v i t y o f p l a t e l e t-l e u k o c y t e g e l a g a i n s t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a u r e u s[J].O r t h o p R e s,2008,26(3):404-410.[23] B i e l e c k iT M,G a z d z i kT S,A r e n d t J,e t a l.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e f f e c to fa u t o l o-g o u s p l a t e l e t g e le n r i c h e d w i t h g r o w t hf a c t o r sa n do t h e r a c t i v e s u b s t a n c e s:a n i nv i t r o s t u d y[J].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B r),2007,89(3):417-420.[24]杨阎峙,刘衡川,冉兴无,等.健康志愿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5):571-576.[25]徐元玲,蒋琪霞,王建东.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382-1386. [26]关小宏,杨彩哲,吴石白.糖尿病足感染的特点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9):4237-4239.[27] L a p o l l aW J,L e v e n d e rMM,D a v i s S A,e t a l.T o p i c a l a n t i b i o t i ct r e n d s f r o m1993t o2007:u s eo f t o p i c a la n t i b i o t i c s f o rn o n-e v i d e n c e-b a s e d i n d i c a t i o n s[J].D e r m a t o l S u r g,2011,37(10):1427-1433.[28]甘华葵,丁燕.抗生素局部湿敷包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3,18(4):552.[29]朱晓晴,丁敏,徐俊,等.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疗效[J].临床荟萃,2016,31(12):1302-1307. [30]姜玉峰,王玉珍,许樟荣.抗生素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局部的利与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12):958-960.收稿日期:2018-02-05编辑:武峪峰㊃01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达金莲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2(022)006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好转的最好办法.
【总页数】1页(P1361)
【作者】达金莲
【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门诊,青海互助810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2.改良仙方活命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临床观察
3.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1例
4.外科清创后VSD联合自体刃厚皮片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感染
5.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有效性系统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
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
结论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好转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糖尿病足;感染;治疗
糖尿病足临床上分五级: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
一级:指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合并感染时如不及时处理,患者血糖不易控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感染反复迁延时,有并发生命的危险。
我科2006年4月-2010年4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7例,其中合并感染者58例。
现将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订的诊断标准[1]。
男40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61±5.87)岁;糖尿病病程(2-39)
年,平均7.7年;糖尿病足病程28天-10年,平均7.10个月;入院时血糖(12.8-32.9)mmol/l,平均血糖(22.8±3.24)mmol/l。
糖尿病足溃疡面积最小1cm×2cm,最大12cm×13cm,58例合并感染,创面分泌物较多,周围软组织红肿明显。
58例均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1.2 治疗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糖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一般稍高于正常值,本组在治疗时间空腹血糖要求控制在(6.1-11.4)mmol/l,41例需要应用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以上水平,血糖高或低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抗感染治疗,分局部与全身治疗。
58例细菌培养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其次是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
万古霉素及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活性。
溃疡局部换药,早期需要切开引流33例,周围红肿的软组织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
局部感染控制和全身情况好转后进行溃疡创面的修复:根据溃疡的条件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
本组应用皮瓣移植12例,皮瓣转移术后常规应用扩血管药物(5-7天),10例创面较小,反复换药和创面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后愈合。
对未合并感染,皮肤无开放性病灶的29例,进行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加强合适体格锻炼,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血糖平稳。
2 结果
大部分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
(6.1-11.4)mmol/l。
经局部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应用手术方法修复创面48例,非手术方法10例。
结果55例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49例创面愈合,6例创面明显缩小自动出院。
其中2例伴肺部感染死亡,1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皮片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12例,9例获得6个月-1年6个月的随访,行走无明显功能障碍。
溃疡再发3例,再发率为7.14%。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或(和)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症候群,一旦足部出现溃疡,可发生感染,而大面积的感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如超出血管所承受的代偿负荷,便出现足坏疽[2]。
足坏死、感染、血糖升高三者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糖尿病足清除坏死组织和修复创面,控制感染,控制血糖应同时进行。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时早期局部感染重,创面难以修复,早期以扩创引流为主,局部控制感染,局部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但该药不能接触伤口,对周围红肿的软组织有较好的控制感染作用。
伤口常规引流。
有全身感染者,治疗最初可采取经验性治疗,而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的结果调整用药。
患者在抗感染的同时控制血糖;有效控制感染,血糖较易控制,血糖控制好,反过来有助于感染的控制。
有效控制感染和血糖后,创面反复换药无好转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由于血糖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感染源的及时清除,而血糖过高又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不要因为血糖偏高而拖延手术如创面植皮、自体皮瓣移植,术前血糖控制水平不要求达到正常,空腹血糖要求控制在(6.1-11.4)mmol/l
[3]时,认为手术是安全的。
有骨髓炎、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等,不能通过外科换药、游离植皮、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时,应考虑截肢(趾)术。
糖尿病足的溃疡创面修复才是控制感染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朱禧星.现代糖尿病.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8.
[2]圈启芳,薛海波.糖尿病足60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2007,22(1):43.
[3]王润秀,林源,黎信森,等.糖尿病足溃疡47例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