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诊断治疗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99cf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3.png)
眩晕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眩晕的定义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的事物在旋转或摇晃,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的主观感受。
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引起,包括内耳疾病、颅脑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等。
眩晕的护理诊断主要诊断1.体位性眩晕:患者感觉头晕、眼花、站立时易摇晃或摔倒。
通常由于低血压或心脏疾病引起。
2.缓发性眩晕:患者感觉头晕、眼花,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内耳疾病、神经炎或药物副作用等有关。
3.突发性眩晕:患者突然感到晕眩,持续时间短暂,可能与中耳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急性病症有关。
次要诊断1.平衡障碍: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感到不稳定,易摇晃或摔倒。
2.伴随症状: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眩晕的护理措施1. 评估和观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眩晕症状的观察,包括病史、疾病诊断、眩晕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同时需注意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等。
2. 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患者的安全,例如在床边增加扶手、避免患者独自行走、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等。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平衡障碍,可以考虑使用助行器或安装扶手。
3. 建立适当的治疗计划根据眩晕的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例如,对于体位性眩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议患者从平躺或坐位缓慢起立,避免快速变换体位。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推荐患者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脱水。
•鼓励患者戒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对于其他类型的眩晕,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眩晕由内耳疾病引起,可以考虑给予抗晕动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等。
4.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眩晕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情绪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眩晕症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并逐渐适应眩晕的不适感。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一些自我管理的建议,如:•避免过度疲劳和焦虑,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尤其是头部姿势。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09bf6020740be1e650e9a9e.png)
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应黎 Email:yinglishanghai@
1
定义
• 眩晕(vertigo) 来自 眩晕(vertigo)
拉丁语, 拉丁语,是患者感到自身 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运动 的一种主观感觉。 的一种主观感觉。 webster’s dictionary) (webster s dictionary)
8
Hallpike征
9
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Benign 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特定位置, 见于迷路与中枢病变。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 发热上感史,时间长, 少复发。
10
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药物中毒 Drug-Induce Ototoxicity Drug对药物敏感, 内耳性眩晕(耳性眩晕)
梅尼埃病 Meniere‘s disease Meniere‘ 内耳淋巴代谢失调 淋巴分泌或吸收障碍 内耳淋巴膨胀,压力升高 内耳末梢缺氧变性
12
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26
21
迷路炎 Labyrinthitis
中耳病变直接破坏 骨壁 炎症经血液或淋巴 扩散
22
晕动病
内耳迷路受机械性刺激
前庭功能紊乱
23
临床表现
生理性眩晕 病理性眩晕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 其他原因眩晕
24
突发性耳聋
Sudden Deafness
25
伴随症状
全身症状 听力障碍 视力障碍 神经系统异常
常有耳鸣或耳聋 不明显 有 无 减弱、消失 正常 较重,经常为间 较轻,经常持续 断性。 存在。 7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07aa0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a.png)
头晕眩晕诊疗指南头晕眩晕是指人体感到头部晕眩、眼前发花、走路摇晃等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疾病、血液循环问题、中耳炎、颈椎病等。
下面为您介绍头晕眩晕的诊疗指南。
一、诊断1.面诊: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步态等。
2.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头晕眩晕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3.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听力、平衡和共济运动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可以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2.内分泌检查:甲状腺功能、垂体功能等。
3.耳部检查:包括听力测试、前庭功能检查、眼震检查等。
三、影像学检查1.头颅CT:可以检查是否有颅脑肿瘤、脑出血等病变。
2.颈椎CT或MRI:可以检查颈椎是否有病变。
3.颅内血管超声:可以检查颈动脉、椎动脉是否有狭窄或堵塞。
四、诊断与治疗1.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恢复耳石的位置,从而缓解症状。
对于慢性内耳炎或耳聋者,可以考虑内耳手术治疗。
2.血液循环问题:如果头晕是由于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可以采取调整体位、增加水分摄入、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3.中耳炎:对于中耳炎引起的头晕,通常会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配合口服或局部使用激素药物。
4.颈椎病:如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可以采取颈椎牵引、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同时可以配合使用消炎镇痛药物。
5.其他病因治疗:对于其他引起头晕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积极控制其基础疾病,并配合病因相关的治疗。
五、预防与康复1.预防:注意休息、避免暴饮暴食、不过度疲劳、避免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坐或站立。
2.康复: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耐力和抵抗力。
总结:头晕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面诊、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等方法来进行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眩晕地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
![眩晕地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57f7a4fd0d233d4b04e69b6.png)
实用标准文案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粟秀初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孔繁元 中山大学医学院一院神经内科 黄如训眩晕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
常表现为突发性的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为当今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之一。
给病人日常生活、 工作、学习和社交带来较大影响,所致的人身或工伤事故亦间有所闻 ;再因眩晕易与头昏、头晕发生混淆,且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起,也可为脑部岀血、肿瘤等重病的临床症状,稍有不慎又易导致误诊误治。
本建议系在探 求诊疗工作共识的基础上和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由我们初步拟稿,并经全国部分省市神经病学专家、 教授2003年4月重庆眩晕会议讨论定稿的, 现连同其文字说明(按诊断、病因和治疗次序)分别介绍如下供参考 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之一眩晕的诊断流程表眩 晕(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等)病史询问、查体、辅助检查、专科检查疾病诊断女口:梅尼尔病、壶腹嵴顶结石病、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Wallenberg 综合征、小脑出血、癫痫性眩晕等备注:1、本流程适用于已排除头晕、头昏的眩晕病人。
2、专科检查系指神经内科、神经耳科、神经外科、内科和影象科等有关的专科检查。
眩晕的治疗流程表发作期 ---------------------- ---------------- 帧期一般处 :理药 药物治疗 病因治 折 - 寻找病 因 康复治疗 预防 发作静卧、减免刺激镇静、抗晕剂: 如安定、西 病因明确者, 进行 理疗 减免诱因 控制水盐摄入比灵 相应处理(如抗 体疗 增强体质防治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药 :如敏使朗 感染、手术、 手 重点加强平衡功 药物预防(女预防跌伤抗胆碱能制剂: 如萇宕碱 法复位等) 能的锻炼 西比灵等)精彩文档营养代谢药:如ATP眩晕的临床诊断、治疗流程建议之二定性诊断1、血管性2、炎性3、外伤性4、中毒性5、占位性6、代谢性7、变性性8、先天遗传性 9、其它:躯体疾病、癫痫等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眩晕的临床诊断 [眩晕的临床表现]当内耳迷路半规管、及其传入径路或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见附录 1)受到病理或人为的强烈刺激,或两侧功能不平衡和不协调,且超岀了机体自身的耐受力时即可引发眩晕。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79a7495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2.png)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眩晕是指机体因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
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占5%~10%,住院病例中约占6.7%,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
眩晕多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运动感,如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常突然发病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而就诊于急诊。
1.眩晕症状及分类2009年Bárány协会分类委员会(CCBS)将前庭疾病症状分四类: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见表1)。
急诊常见的是眩晕,部分可为头晕。
(1)眩晕:是指在没有自我运动的情况下,头部或躯干自我运动的感觉,或在正常的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的自我运动感,典型的就是天旋地转,有时候也表现为摇晃、倾斜、上下起伏、上下跳动或滑动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眩晕和诱发性眩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眩晕包括位置性眩晕、头动诱发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声音诱发的眩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眩晕、直立性眩晕等。
(2)头晕:是指头空间定向力紊乱或受损的感觉,而没有虚假或失真的活动感。
但没有活动错觉、幻觉或扭曲的感觉。
包孕自觉性头晕和诱发性头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头晕包孕位置性头晕、头动诱发头晕、视觉诱发的头晕、声音诱发的头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头晕、竖立性头晕、其他诱发性头晕。
另外还有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这两类症状的患者主要在门诊就诊。
在此前庭症状分类的基础上,将前庭疾病分为三个综合征,分别是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慢性前庭综合征(CVS)。
其中AVS和部分EVS在急诊多见。
AVS一般为眩晕首次发作,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时间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单时相的特点。
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脑血管病、EVS急性或首次发作、惊恐发作等。
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手把手教你
![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手把手教你](https://img.taocdn.com/s3/m/d4814cf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e.png)
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手把手教你眩晕是急诊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需要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判断眩晕背后的病因并进行对症处理,但是更重要的是及时识别应当进行的急诊处置,使患者在绝佳的干预时机中得到及时救治。
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眩晕急诊的诊断与治疗。
1、眩晕急诊的诊断首先,要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尽可能地排除致命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其次,是排除有明确时间治疗窗、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综合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逐步明确是否为眩晕、是否为中枢性眩晕以及有无听力受损,但对于病情复杂者,必要时还需请专科会诊,以此协助诊断。
(1)正确判断意识状态、瞳孔情况如果出现意识水平障碍,就必须立即排除大脑广泛病变、脑干直接或间接受损等一些致命性疾病。
瞳孔变化很有可能是反映脑干受损的提示。
(2)判断生命体征是否稳定如果出现心率过缓或过快,就必须立即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肌红蛋白以及肌钙蛋白等一系列检查,从而排除恶性心律失常失、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威胁生命的循环系统疾病;另外,还要监测血压、呼吸频率等。
(3)初步判断是否为眩晕晕厥前兆以及非特异头晕感应多考虑全身情况,例如:血糖、血常规、电解质、立卧位血压以及有无心血管疾病等引起心脏输出量大幅度降低的问题等。
(4)更进一步地排除中枢性眩晕存在除第Ⅷ对脑神经外的神经系统体征,尤其要重点关注其他脑神经体征、共济运动检查(例如指鼻试验、Romberg征)。
如果是中枢性眩晕则必须立刻进行颅脑CT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颅脑 MR检查(后颅窝病变、早期脑梗死颅脑 CT可呈假阴性)。
(5)如果为周围性眩晕,就要进一步判断有无听力受损,判断是否单纯半规管或前庭神经系统严重损害。
(6)综合判断疾病的确诊必须要综合患者骨以往的病史,并根据眩晕的特点(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的症状、诱因素以及发作频率),体格检查:必须使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查来判断。
2、眩晕急诊的治疗2.1中枢性眩晕(1)急性脑血管疾病对于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或符合指征者应该予以急诊静脉溶栓例如阿替普酶与尿激酶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治疗措施;失去血管再通机会者可以按TOAST 分型,给予抗板或抗凝、降脂、控制危险因素以及稳定斑块(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有效治疗。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695f3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a.png)
眩晕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眩晕(vertigo,dizziness)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
按感觉的不同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前者是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其周围环境物体在旋转,后者是指患者只有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而无旋转感。
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前庭系统病变,由此引起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诊断提示】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梅尼埃(Meniere)病:也称内耳眩晕症,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病,多见于中年人。
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渐进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其眩晕为旋转性,常突然发作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多短暂,很少超过2周。
(2)迷路炎:为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
如中耳炎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听力丧失、平衡失调及外耳道检查有鼓膜穿孔等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3)前庭神经元炎:病前多有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突然,眩晕时伴有恶心、呕吐,但少有耳鸣、耳聋,眩晕持续时间较梅尼埃病持续时间长,可达6周,痊愈后很少复发。
(4)内耳药物中毒:以链霉素为多见,多为慢性中毒,常于用药后2~4周开始逐渐出现眩晕,7~10d症状达高峰,常伴有平衡失调、步态蹒跚、听力下降、口周及四肢远端发麻,但通常无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
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眩晕,但程度较轻。
(5)晕动病: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而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女性多于男性。
2.中枢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常见于以下疾病。
(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时,均可发生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晕,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运动障碍(面瘫、肢瘫、吞咽困难等)、站立不稳,感觉异常及恶心、呕吐、出汗、呼吸节律失调、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症状。
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张志民)
![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张志民)](https://img.taocdn.com/s3/m/1e91b12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1.png)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04
耳石脱落
由于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 等原因导致耳石脱落,引起眩
晕。
颈椎病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突 出等颈椎病变可压迫椎动脉, 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
血压异常
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导致眩晕 症状的出现。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 病也可引起眩晕。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1 2 3
眩晕的定义、分类及症状表现
详细阐述了眩晕的概念、不同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使学员对眩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诊断方法与技巧
介绍了多种有效的眩晕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并分享了在实际操作 中的技巧和经验。
手法复位治疗原理及操作
根据患者病情及复位效果,可重复进行多次 复位操作。
操作后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反应
复位操作后,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询问 患者是否有不适感。
定期复查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评估复位效果及病情 恢复情况。
休息与避免剧烈运动
告知患者复位后需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和头部快速转动。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应及时给予相 应处理。
下、翻身等。
手法复位方法
Epley复位法、Semont复位法等, 通过改变头部位置,使耳石从半规 管中移出,恢复平衡功能。
注意事项
复位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眩晕、恶 心等不适,属正常现象;复位后需 休息片刻,避免立即进行剧烈活动。
前庭神经炎
症状表现
突发性的眩晕、恶心、呕 吐,持续时间较长,可伴 有眼球震颤。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94f5a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5.png)
*
(2)诊断步骤: 病人就诊后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耳科临床常规检查(我院暂无开展) 听力学检查 位置诱发试验: 1.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test ) 3.有条件的医院,建议配合视频眼震图。
*
(1)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常有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卒倒,改变位置后立即清醒,可有耳鸣、眼花、记忆力下降。偶伴视物不清,听力下降,吞咽困难。 颈椎棘突部常有压痛,压头试验阳性,仰头或转头试验阳性,即在头后仰及旋转时,眩晕或恶心的症状发作或加重。影像学检查:可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向侧方隆突,以及椎间孔变小。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一、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又称为“耳石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的内淋巴液里游动,也就有可能进入平素无耳石存在的半规管里面并沉伏下来,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这仅相对于绝大多数管结石而言,为数较少的嵴顶结石的眩晕时间常在数分之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呈阵发性,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7b06c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8.png)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眩晕是指人体感到头晕、头胀、恶心、视物模糊或眼花缭乱的不适感觉。
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疾病或生理因素引起。
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减轻或消除眩晕症状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眩晕问题。
一、眩晕的诊断诊断眩晕的第一步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眩晕的发作频率、时长和特点,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体格检查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眩晕的疾病。
常见的眩晕分类包括:1. 真性眩晕:由内耳和前庭系统的问题引起,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梅尼埃病等。
2. 非真性眩晕:由其他系统或疾病引起,如低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3. 神经源性眩晕: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如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等。
二、眩晕的治疗治疗眩晕的方法取决于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根据眩晕的类型和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
例如,晕车药物可以减轻旅行中的晕车症状,镇定剂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紧张引起的眩晕。
2. 物理疗法: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眩晕,如BPPV,医生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如良性位置性眩晕操,来调整内耳石的位置,缓解眩晕症状。
物理疗法还可以包括头位训练和平衡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
3.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和行为可以减轻眩晕症状。
例如,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避免突然变换头部姿势,保持充足的睡眠等。
此外,一些患者可能还需要戒烟、减肥或控制血压等。
4. 心理治疗:对于因焦虑、抑郁或心理压力引起的眩晕,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法都可以应用于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5.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无法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缓解的严重眩晕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例如,对于梅尼埃病患者,内耳破坏手术可能是一种选择。
三、眩晕的预防除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眩晕症状,注意眩晕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眩晕症治疗方案
![眩晕症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09b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6.png)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控制高血压、调节血糖、改善血脂异常等。
-使用抗眩晕药物,如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等,以缓解急性眩晕症状。
-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川穹嗪等,以预防血管性眩晕。
-根据需要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群,以支持神经功能恢复。
-结合中医理论,对于适合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如天麻、钩藤等。
一、引言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方案旨在为眩晕症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治疗策略,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目标
1.实现精确的病因诊断,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2.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降低复发率。
3.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治疗过程,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
本治疗方案针对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治疗需求,提供了严谨、细致的治疗策略。在实施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将显著改善眩晕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助力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4.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总结
本方案针对眩晕症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广大眩晕症患者带来福音。
第2篇
眩晕症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病因诊断
-细致询问病史,记录眩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耳鼻喉科等方面的检查。
眩晕的诊疗鉴别诊疗和治疗
![眩晕的诊疗鉴别诊疗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f22bf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1.png)
眩晕的诊疗鉴别诊疗和治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摇晃或移动,常伴有平衡失调、恶心、呕吐、出汗等不适。
眩晕的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眩晕的诊疗鉴别和治疗。
一、眩晕的分类眩晕可大致分为两类: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倾斜或移动,通常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
常见的病因包括耳源性眩晕(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中枢性眩晕(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颅内感染等)。
假性眩晕则是指患者感觉头昏、头重脚轻,但没有自身或环境旋转的感觉。
多由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贫血、内分泌疾病等)、眼部疾病(如眼肌麻痹、屈光不正等)或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二、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详细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眩晕发作的特点,包括发作的时间、频率、诱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还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这对于明确诊断非常重要。
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通常在头位改变时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 1 分钟;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常伴有耳鸣、听力下降,且发作时间较长,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而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中枢性眩晕,可能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
2、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耳部检查、眼部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等。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体征,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
耳部检查可以观察外耳道、鼓膜的情况,进行听力测试等,有助于诊断耳源性眩晕。
眼部检查可以检查眼球震颤的类型、方向和幅度,对判断眩晕的病因有一定帮助。
心血管系统检查可以了解血压、心率、心律等情况,排查心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
3、辅助检查(1)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冷热试验、旋转试验、眼震电图等,有助于评估前庭系统的功能。
(2)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等,可以帮助发现颅内病变。
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头晕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fccf55102d276a201292eca.png)
头晕的主要病因
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则多样但均少见,包括血管性、 外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要注意 除偏头痛外,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 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或头晕为唯一表 现
Sloane PD, Coeytaux RR, Beck RS, et al. Dizziness: st ate of the science. Ann Intern Med, 2001, 134:823-83 2. 施国文,熊昕丽,林岩,等.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中 华内科杂志,2008,47:393-396. Bath AP,Walsh RM,Ranalli P, et l. Experience from
•Neuhauser HK, von Brevern M, Radtke A, et al. Epid emiology of vestibular vertigo: a neurotologic survey o 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eurology, 2005,65:898-90
深感觉
半规管/耳石 视觉
前庭核
脊髓
姿势稳定 失衡、前庭 性共济失调
前庭丘脑/皮质 动眼神经核 小脑
运动感知 空间定向
眩晕
前庭眼反射 眼震
延髓网 状结构
自主神 经症状
眩晕的症状: 姿势(共济失调)、感知(眩 晕)、眼球运动(眼震)和自主神经(恶心)
时间
秒 分 (半)小时 天
周,月
眩晕时程
周围性
BPPV
增加
BPPV:第一位 偏头痛:儿童,老人等位症,常见
减少
VBI:PCI,无法诊断非正常非缺血状态,极 少单独表现 颈性眩晕:外伤,疼痛,深感觉异常,缺乏 共识
眩晕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眩晕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9c00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a.png)
影像学检查
如CT或MRI,用于检测脑 部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综合考虑,确定眩 晕的诊断。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进行鉴别,如梅尼埃病、良性发 作性位置性眩晕、脑供血不足等 。
03
眩晕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的环境
饮食调理
身体检查
检查患者的平衡能力、听 力、眼球运动等,以及神 经系统检查,以排除其他 潜在疾病。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前庭功能 检查、听力测试、影像学 检查等,以进一步确诊眩 晕病因。
常见诊断方法
前庭功能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平衡能力 和眼球运动,评估前庭功 能状态。
听力测试
检测患者的听力水平,了 解是否存在听力下降或耳 部疾病。
病理机制
眩晕的病理机制主要与前庭器官功能障碍有关。内耳结构负责平衡和空间定向, 当其受到损伤或病变时,会导致前庭神经信号处理异常,进而引发眩晕。此外, 脑部疾病和颈椎病也可能影响平衡和空间定向,导致眩晕。
02
眩晕的诊断
诊断流程
01
02
03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如 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及既 往病史、家族史等。
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
02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目前对其病因
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
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
03
目前对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
讨。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深入研究和探讨眩晕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67cea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7.png)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一、你有没有眩晕的症状和体征:1、转颈、屈伸颈部诱发症状---颈椎不稳导致;2、颈部不动,头部位置改变(翻身,低头、抬头,坐立)诱发-耳石脱落导致3、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久,可能与脑部疾患、颈脊髓压迫等有关;持续时间短(小于1分钟)一耳石脱落、颈椎不稳、TIA有关4、有无意识丧失:有-可能与脑部疾患相关5、有无闭眼站立不稳,睁眼可以站稳:有,与颈脊髓本体感觉或视觉受损相关。
6、有无交感症状,如恶心、呕吐、眼花、耳鸣等:无,与脑中枢神经系统相关;有,与前庭和外周神经相关二、概念及分类:1、眩晕:是身体空间定位的运动错觉,是对外物和自身旋转、摇晃、倾倒等错,可并存眼球震颤、平衡障碍、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强调的是一种运动性幻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病因上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2、假性眩晕(头晕):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无视物旋转、摇晃等运动错觉,无眼球颤动,非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3、头昏:常表现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头涨、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4、晕厥:突发的、一过性意识障碍丧失,伴有昏倒。
昏倒后多于短时间内意识恢复,一般无眼颤。
系由多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血压低、心跳慢、短暂性脑缺血所致。
三:眩晕的机制;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致。
1.前庭神经系统包括:内耳迷路的末梢感受器、半规管的壶腹嵴、椭圆囊、球囊斑、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
2.前庭神经系统具有6条通路:前庭眼动通路、前庭脊髓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小脑通路、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和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双侧前庭神经系统是协调同步活动。
如一侧发生病变,即可导致眩晕。
前庭植物神经通路,前庭网状结构通路:前庭神经一网状结构一延髓网状结构的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背核f引起眩晕、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症状。
眩晕 诊疗方案
![眩晕 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e5e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5.png)
眩晕诊疗方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昏、头重或周围景物旋转等感觉。
眩晕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对于眩晕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诊断,为其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1. 诊断眩晕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详细病史采集医生首先会向患者询问病史,包括眩晕出现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伴随的其他症状等,以了解眩晕症状的特点。
1.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头颈部、内耳和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1.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一些潜在的病因。
1.4 辅助检查眩晕诊断的辅助检查包括:•电子眼震图(ENG)•前庭脱敏试验•脑电图(EEG)•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眩晕的病因。
2. 眩晕的常见病因眩晕常见的病因包括: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是一种内耳疾病,常表现为头位改变时短暂的眩晕发作。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物理疗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患者可以进行前庭重定位操和前庭脱敏。
2.2 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梅尼埃病是一种慢性内耳疾病,表现为间歇性的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和耳满。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手术治疗等。
2.3 眩晕型偏头痛眩晕型偏头痛是一种与偏头痛有关的眩晕疾病,表现为眩晕发作伴随头痛。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药物预防和急性发作时的药物治疗等。
2.4 中枢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常见的病因包括脑干血管病变、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
治疗方案一般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眩晕的治疗方案眩晕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因而定。
以下是眩晕常见病因的治疗方案:3.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对于BPPV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前庭重定位操:通过特定的头位改变,将耳石移除内耳的后半规管,缓解眩晕症状。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972d84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f.png)
眩晕分类定义与分类耳石症美尼尔病前庭神经炎030201眩晕的病因眩晕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如行走困难、无法驾驶等。
长期反复发作的眩晕还可能对听力、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眩晕的症状与影响影响症状询问眩晕的发作时间询问眩晕的伴随症状询问眩晕的诱因询问既往病史病史采集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听力学检查血液检查诊断流程前庭抑制剂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等。
止吐药营养支持光线暴露疗法针对前庭性偏头痛(VM),通过暴露于明亮的光线来缓解疼痛和眩晕症状。
耳石复位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通过手法复位使脱落的耳石回到正常位置,以缓解眩晕症状。
颈静脉窦压迫针对颈静脉孔区病变或静脉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通过压迫颈静脉窦来缓解症状。
平衡功能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前庭适应性训练康复训练针灸疗法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眩晕,采用不同的针灸方法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以缓解症状。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给予中药治疗,以调节体内环境、改善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定期锻炼、均衡饮食、减少压力等,有助于预防眩晕。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是导致眩晕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静坐长时间静坐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眩晕。
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
预防措施饮食调整锻炼建议饮食与锻炼建议心理疏导与支持心理疏导眩晕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
支持系统建立支持系统,如家人、朋友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有助于减轻眩晕症状和心理压力。
病例一:良性阵发性眩晕的治疗良性阵发性眩晕(BPPV)治疗方法复位治疗步骤复位治疗效果康复训练效果康复训练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平衡功能。
然而,及时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长期后遗症的发生。
前庭神经炎(VN)是一种突发的严重眩晕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发。
康复训练在眩晕症状得到缓解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以重新适应正常的身体姿势和平衡功能。
常见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常见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f50723eb14e852459fb5769.png)
常见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王一红头晕(dizziness)和眩晕(vertigo)是常见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诉者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是老年人群就诊的前3位主要原因。
然而,头晕和眩晕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诊断和治疗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其病因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而非辅助检查。
一、病史询问1.头晕、眩晕、头昏还是晕厥?关于眩晕或头晕的定义和分类,国际上目前存在2种方案。
1972年美国2位学者Drachman和Hart把头晕分类为眩晕、晕厥前、失衡和头重脚轻:眩晕是指外界或自身的旋转感;晕厥前是指将要失去意识的感觉或黑矇;失衡是指不稳感;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较难定义的症状。
专注于研究前庭疾病的跨学科国际组织巴拉尼协会,于2009年将前庭症状分为眩晕、头晕、姿势性症状和前庭-视觉症状:眩晕是指没有自身运动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包括现实感丧失和思维迟钝、混乱等障碍;姿势性症状是指不稳感和摔倒感;前庭-视觉症状是指振动幻视、视觉延迟、视觉倾斜或运动引发的视物模糊。
国内的临床实践中习惯于使用眩晕、头晕和头昏的概念。
眩晕和头晕的含义与国外基本一致。
眩晕系因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神经末梢、神经传人径路或大脑皮质投影区遭受病变或人为刺激(如转体、乘车、乘船或乘机等)导致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一种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性幻觉,患者主观感觉而客观并不存在的一种自身和(或)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浮沉、漂移或翻滚感。
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以间歇性或持续性头重脚轻和摇晃不稳感为主症,多于用眼或行立坐卧中出现。
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或头部沉重压迫感,通常与自身运动并无关联。
以持续性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感为主症,多伴有头重、头闷。
晕厥指由短暂性脑缺血引起,伴有一过性意识障碍,数秒至十数秒钟后多能自动清醒。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66528b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3.png)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眩晕的治疗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近1/4的眩晕难以明确原因 ➢对症治疗的目的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解除恐惧心理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出血
--
颅高压
迷路震荡
头晕评估路径
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检(I)
眩晕
其他头晕
脱水 低血容量 心律失常
感染 高血压
Y
异常生命体征
N
胸痛,胸闷,起博器,高血压等
Y
EKG(III)
N Y
站立头晕
N
用
药
Y
体位性低血压 氧饱和度 妊娠试验
精神疾患
N
甲状腺
N
神经功 能缺陷
Y
药物 血浓度
CT/MRI
(III)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2.非系统性头晕
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眼部疾病、贫血或血液病、 心功能不全、感染、中毒及神经功能失调等。特点是头昏眼花,轻度站立 不稳,无眩晕或眼震,通常不伴恶心、呕吐。
第四页,共34页。
眩晕
球圆囊 椭圆囊 半规管
外周 中枢
前庭神经
前庭中枢
前庭神经核 神经通路
第五页,共34页。
前庭周围性眩晕
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血 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 缺血性卒中的20%。 其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假性)
• 眼疾患:眼肌病、屈光不正、青光眼 • 本体感觉系疾病:慢性酒精中毒、恶性贫血 • 全身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内分泌疾病 • 劲性眩晕 • 心理性:CSD
眩晕发病率
周围性眩晕约占
30-50%
中枢性眩晕约占
20-30%
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占
15-50%
全身性疾病相关性头晕约
有效进行前半规管诱发和复位;
操作中衍生出多种个性化的复位治疗方案,对不同类型BPPV患者可选择个 性化复位方案,其治疗策略更具科学性,复位成功率高,对难治性BPPV的 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震荡法、SRM-Epley、单氏复位法、改良Gufoni法)
提高诊治效率、减轻工作负荷
BPPV全自动化诊断
耳部症状
无 如严重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
伴有耳鸣、听力减退等。
神经系统
无
自发眼震
向健侧水平性眼震,闭目后增强;
视动功能
正常
视抑制试验
正常
平衡障碍
发作期不能直立,向患侧倾倒,间歇期正常;
影像学检查 迷路水成像异常、上半规管裂、前庭导水管扩大
中枢性眩晕
缓慢、持续性 持久,数日、数月、数年
不稳、倾斜 轻 有
治疗:复位治疗
Roll maneuver震电图
Roll test 左侧翻身左向眼震视频
Roll test 右侧翻身右向眼震视频
慢相速度:19.5度/S
慢相速度:30.3度/S
SRM复位
SRM左水平管复位 SRM左后半规管复位
SRM-IV系统主要优势
部分恢复,晚期为全聋。症状类似梅尼埃病。因小儿 不会诉说病情,眩晕症状常被掩盖。 治疗:手术治疗,如已全聋,可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
半规管裂综合征
半规管裂综合征(SCDS) ,是一种由于上半规管弓状隆 起存在骨裂,经强声刺激和/或中耳压力及颅内压改变 时引起内淋巴流动,诱发眩晕、振动幻视、眼震及平 衡失调等前庭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治疗
发作期治疗: 间歇期维持治疗: 分期治疗:
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
定义: VN是指发生于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的炎性 病变,耳蜗及前庭中枢正常。多发生于青壮年。半数 以上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
病因:原因尚不明,病毒感染、病灶感染、血管因素 临床症状:病前有上感或胃肠道感染史,突然发作的
PCI的常见症状: PCI的常见体征: 影像学检查:
5D: dizziness(头晕) diplopia(复视) dysphasia(构音障碍) drop attack(跌倒发作) dystaxia(共济失调)
小脑出血
轻症表现为突发性头晕或眩晕 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 大量出血者恢复期可出现头晕 影像学确诊 内科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去颅骨瓣减压
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头晕的概念
眩晕(vertigo) 头晕(dizziness) 头昏(Lightheadedness) 晕厥(Presyncope) 共济失调(Disequilibrium)
眩晕症状
旋转感
摇摆感
下落感
眩晕的就诊分布
总人群发生率
• >65岁 • >80岁
6%
30% 40%
眩晕的病理生理基础—前庭系统
梅尼埃病的治疗
诊断
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表行为 反复发作眩晕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续20min至数小 时,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
药物辅助治疗
传统BPPV诊断
Dix-Hallpike或Side-lying试验:是确定后或上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 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是确定水平半规管BPPV最常用的方法。
身体协调性 差?
老年?肥胖? 恐惧?
翻转速度?
roll maneuver test
Dix-Hallpike test
三个轴向上自动360度旋转,可以对旋转参数进行定位、定量、定速的设定
通过视频眼罩在屏幕上直接观察受试者眼球运动的影像并记录眼震曲线,诱 发精准,观察清晰、精确(可观察到肉眼难以观察到的细微眼震),大力的 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获取各种眼震信息,如自发眼震、旋转急停眼震等
同时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其他优势,如适用于体格异常、肥胖、严重颈 腰椎病疾患等;
发病机理
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检查:
Dix-Hallpike Test Roll maneuver Test
耳石脱落-终稿.swf
临床分类
病因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
80.23% 19.74%
依发病部位分类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核 七条神经通路 三级中枢
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
前庭系统—前庭通路
前庭眼动通路 前庭网状结构通路 前庭脊髓通路 前庭小脑通路 前庭自主神经通路 视前庭相互作用神经通路 前庭大脑皮层通路
三级中枢
脑干 小脑 皮层
眩晕-前庭系统
球囊
椭圆囊
半规管
前庭神经
外周 中枢
影像学检查:颞骨CT 诊断要点:病史、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冠状位颞骨薄层
CT可发现一侧或双侧半规管骨质缺损 治疗:手术
SCDS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定义: 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 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前庭阵发症
表现为特定头位改变 的短暂眩晕发作,持 续1至数秒,每日多 次发作。
影像学MRI检查:小 脑前下动脉与第八对 颅神经压迹
鉴别:BPPV 治疗:
药物:卡马西平 0.1口服3/ 日,疗程1~2月。
手术:微血管减压术。
前庭性偏头痛
肯定诊断
• 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min~72h; • 既往或目前存在符合ICHD诊断标准的伴或不伴先兆的偏头痛; • 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头痛性症状:
查体
• 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床边检查前庭 功能
前庭功能检查 • 前庭眼反射、前庭脊髓反射、耳石器检查
听力学检查 • 主观检查、客观检查
实验室检查 • 检验科、免疫检查
影像学检查 • CT、MRI
前庭功能检查
听力学检查
中枢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 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 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 髓。
持续1天或1 • 前庭神经元炎
天以上
• 脑干和小脑梗死
眩晕按发作特点鉴别
发作性 位置性
发作性 非位置性
非发作性 非位置性
• 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CPPV(恶性位置性眩晕) • 前庭阵发症
• 梅尼埃病 • 后循环缺血
• 前庭神经元炎 • 脑干、小脑梗死、肿瘤
诊断流程
病史
• 发病性质、起病时间、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诱发 因素、伴随症状、病程类型、其他疾病、严重程度
• 头痛,至少有下列两点特点:单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 日常体力活动加重头痛;
• 畏光畏声; • 视觉先兆; • 难以用其它前庭或ICHD疾病更好地解释。
可能诊断
• 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min~72h; • 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条件B和C中仅符合一项(偏头痛病史或
发作时的偏头痛样症状);
前庭中枢
前庭神经核 神经通路
眩晕的分类
前庭系统性眩晕 (真性)
• 中枢性眩晕 • 血管性:PCI、MV、小脑出血、梗塞 • 非血管性:脑干病变、癫痫、颅颈结合部畸形
• 周围性眩晕 • 耳蜗症状性眩晕:MD、DEH、SD、LVAS、 SCD、内耳供血障碍、Hunt、听神经瘤、迷 路震荡
• 仅有前庭症状性眩晕: VP、VN、 BPPB • 运动病
BPPV-P
38.5%
BPPV-H
22.77%
BPPV-S
0.7%
BPPV-C 双侧受累或多管受累 20.77%
眼震阴性
7.39%
典型BPPV
非典型BPPV
依据治疗难度与病程
普通BPPV 难治性BPPV
1.64%
治疗
复位治疗为主:
传统手法复位治疗 SRM全自动BPPV诊疗仪
5-30%
原因不明的眩晕或头晕约占 15-25%
眩晕诊治面临两大主要任务
中枢性
恶性眩晕
• 及时识别 • 挽救生命
• 及时诊治
周围性 良性眩晕 • 改善生活质量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的鉴别
周围性眩晕
发病特点
突然,呈发作性
持续时间
短暂、数分或数天
眩晕性质
旋转、漂浮、倾倒
眩晕的强度
剧烈
意识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 难以用其他前庭或ICHD疾患更好地解释。
治疗原则 • 预防治疗 • 急性期治疗
非前庭性眩晕
颈性晕
没有统一标准,倾向于采取排除法: ①头晕伴随颈部疼痛 ②头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 ③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 ④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 ⑤排除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头晕或眩晕
前庭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