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资源特点及未来开发趋势

合集下载

印尼红土镍矿地质工作概况

印尼红土镍矿地质工作概况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山地质工作概况陈义博(四川金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结合地质学理论和笔者五年来对印尼红土镍矿的亲身实践,综合系统地介绍印尼红土型镍矿的类型、区域地质、矿体划分、开采情况,并较为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投资商实地考察印尼镍矿山的勘探历史活动。

科学规范的地勘工作和有效的勘查报告核查是对投资矿山成功的首要工作和基础。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分布;地质;勘查;核查;印度尼西亚一、红土型镍矿红土型镍矿是一种典型的风化-淋积-残余矿床,主要产于超基性岩(橄榄岩、辉橄岩等)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其形态、规模受地形表面形态控制。

矿石类型相对复杂。

矿石自然类型以褐铁矿型和硅酸镍氧化型矿石为主。

镍元素主要呈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分布在矿物中,分布较均匀。

矿石结构主要为粗中粒结构、假象结构、破裂结构、交代网格结构。

矿石构造主要为土状、土块状、致密块状、胶状等。

二、区域地质苏拉威西岛及周边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聚合部位,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根据岩性组合和大地构造特征,大致可分为5个地质构造区域1.西苏拉威西第三系火山弧2.第四系Minahasa--Sangihe火山弧3.中苏拉威西白垩系—古新统变质带4.东苏拉威西白垩系蛇绿岩带5.由澳洲大陆分离出的古生代班达微大陆残片盛产红土型镍矿的东苏拉威西白垩系蛇绿岩带由三个显著的地带组成:北中带,中带和南带。

在这些带内,蛇绿岩仰冲在三叠纪和侏罗纪的沉积岩与火山沉积岩上(如火山碎屑岩,石灰岩等)。

蛇绿岩由纯橄岩,橄榄岩,辉石岩和由其衍生出的蛇纹岩组成。

三、矿体划分国外将红土镍矿矿层结构划分为盖层(Top Soil)、褐铁矿化层(Limonite)、分解层(Saprolite)、基岩(Bed Rock),而通常在分解层中单独标识硅镁镍矿(Garnierite),其原因是该矿石属高品位矿石:约1.9%-6%Ni,平均品位2.0%-2.5%Ni。

但是,因为受地形、裂隙等影响,该层矿体不稳定,多呈透镜状。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付伟L 2,牛虎杰’,陈远荣‘,陈南春1,胡云沪1,张志伟1,李小龙1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541004 2.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510275
捅要:“红士型”镍矿是当前全球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类型,科学研究意义重大。Kolonodale
矿床是东南亚红.十型镍矿带上的一处典型矿床,发育在印度尼西噩苏拉威两岛。矿床产在超基性岩 石风化壳中,野外成矿地质特征以红士化剖面内出现垂向分带最典型,自上而下可见紫色铁帽带、 黄色枯土带、灰绿色镍矿带和绿色基岩带等岩性序列。综合分析认为,母岩基础、气候背景、构造 体系,地形地貌等构成了红士型镍矿床发育的主要控矿要素,氧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作用等对 镍元素在表生环境卜的活化迁移起重要作用。该类矿床的成矿过程可概括性地理解为物理风化破碎、 蛇纹石化蚀变、黏十风化、红士风化、硅镁镍矿沉淀等五个成矿阶段。
关键词:“红士型”镍矿、硅镁镍矿、印尼 一、红土型镍矿的研究背景
镍矿石主要来自两种矿床类型:硫化物型和红十型,其中硫化物璀镍占总储量28%,而红十型 镍约占72%(E1ias,2002)。硫化物型镍矿床品位高、杂质少和易选冶,一直以来是镍产量的主要 来源。但是,当前国际上人多数硫化物型镍矿山(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俄罗斯的诺列尔斯克、澳犬 利弧的坎博尔达、南1|的里腾斯堡)己面临矿山开采难度加大和保有储量急剧减少的危机。在硫化 物型镍矿床面临严重储量危机的形势F,全球镍行业已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转移到红+型镍矿床 上(G1eeson et a1.。2003:千瑞江等,2008)。 长期以来,国内外地学界对红十型镍矿的研究并不重视,与硫化物型镍矿形成巨人反著。其原 冈是:一方面该类型矿床的开发利J}lJ程度低,制约了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行业 内对表生成冈矿床研究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其成矿机理简单,缺乏理论深度。但是,近年来以澳人 利哑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学者在该领域频频开展重大项目,在涉及红十型镍矿的矿石矿物学、矿床成 冈机理以及勘探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E1ias,2002:Gleeson et a1.,2003; a1.,2006)。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对红十型镍矿的研究成果多来白撕澳、新喀 里多尼哑、巴两等少数地区。相比之下,在我国周边的东南Ⅱ红十型镍矿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

印度尼西亚红土型镍矿何灿;肖述刚;谭木昌【摘要】红土型镍矿分布在环太平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镍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受地形控制明显,成因类型为红土型硅酸镍氧化矿,以褐铁矿型和腐岩型为主,矿石质量和可利用性均较好.【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08(027)001【总页数】7页(P20-26)【关键词】红土型镍矿;矿石质量;成因类型;印度尼西亚【作者】何灿;肖述刚;谭木昌【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三○八队,个旧,661000;云南省有色地质三○八队,个旧,661000;云南省有色地质三○八队,个旧,6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3笔者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参与威古岛拉姆拉姆东、西富山,哈马黑拉岛苏巴印、马布里等四个红土型镍矿勘查项目。

以苏巴印镍矿为例,介绍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

红土型镍矿为地表风化壳型矿床,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的风化-淋滤-沉积产物。

有以下特点:(1)矿床分布相对集中。

多集中分布在环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古巴、巴西、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此外在亚热带-热带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缅甸北部达贡山、姆韦当,我国的元江等。

(2)矿床规模大。

一般多个矿体集中连片分布,分布面积从几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规模均可达大型或超大型,蕴藏的镍金属量十几万吨到几百万吨,甚至可达上千万吨。

仅印尼哈马黑拉岛的东支岛上,已探明的四个大矿区、控制及远景镍金属资源量达一千万吨以上,如:安坦公司探明镍金属资源量达108万吨(平均含镍达2.4ω%),维达湾公司探明和控制镍金属资源量达大型或超大型以上,哈利达公司探明和控制镍金属资源量约为15~20万吨,我队苏巴印镍矿区第一阶段探明镍金属资源量达43万吨以上,远景可达200万吨以上。

(3)矿床类型简单。

属超基性岩风化淋积矿床,镍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

红土镍矿小常识

红土镍矿小常识

红土镍矿小常识摘要:我国自2006年起开始大量进口红土镍矿,至今进口量已达1亿吨以上,且正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

但用户对红土镍矿的成因、基本成份、以及分布环境缺乏了解,所以撰此文进行简单描述,以便国内用户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镍储量约为1.6亿吨,其中硫化矿约占30%,红土镍矿约占70%。

硫化镍与红土型镍同产于一个超基性岩带,但并不是在同一矿床内垂直向上共生,即并不象铜矿床那样,次生富集带的铜矿下方通常均有原生硫化铜矿。

由于硫化镍矿资源品质好,工艺技术成熟,现约60%的镍产量来源于硫化镍矿,因硫化镍矿的长期开采,而近20年来硫化镍矿新资源勘探上没有重大突破,保有储量急剧下降。

如以年产镍量120万吨计算,则相当于2年采完一个加拿大伏伊希湾镍矿床(近二十年唯一发现的大型矿床,世界第五大硫化镍矿)、5年采完金川镍矿(世界第三大硫化镍矿)。

因此,目前,全球硫化镍矿资源已出现资源危机,且传统的几个硫化镍矿矿山(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俄罗斯的诺列尔斯克、澳大利亚的坎博尔达、中国金川、南非里腾斯堡等)的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矿山开采难度加大。

为此,全球镍行业将资源开发的重点瞄准储量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

红土镍矿资源为硫化镍矿岩体风化——淋虑——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性矿床,红土镍矿成分大致含量如下:1、Ni:0.9%-1.1%,Fe:45%-50%,S,P<0.01%,水分35%basis2、Ni:1.4%-1.6%,Fe:≥25%,S,P<0.01%,水分35%basis3、Ni:1.6%-1.7%,Fe:≤12%,S,P<0.01%,水分35%basis4、Ni:1.7%-1.8%,Fe:≤12%,S,P<0.01%,水分35%basis世界上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专题1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1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专题19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般为新高考地理卷第18题或19题,主要涉及我国的土地资源、我国的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例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预计2024年6月完工。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

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

下图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意图。

(1)指出在莱州湾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说明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答案】(1)夏季水温高,冬季海冰破坏;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波浪等海水运动干扰。

(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

1.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1)资源问题影响国家安全①人口爆炸性增长,过度利用资源和环境,人均收入下降,社会负担过重,发展缓慢。

①国内资源对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制约。

①资源的短缺,破坏国家正常活动的物质生存环境,动摇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床特征及勘探论文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床特征及勘探论文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床特征及勘探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镍矿的需求量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趋势。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红土镍矿,通过找矿工作以及前人对红土镍找矿工作的总结,指出红土镍矿床特征及勘探方法。

红土镍矿为地表风化壳型矿床,受地形控制明显,为超基性岩在热带及亚热带常年高温,多雨地区经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

而由于受印尼矿业政策,气候条件,技术设备等影响,实现高效快速,低成本确定矿化区,有效勘探的勘探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床;超基性岩;勘探方法;印度尼西亚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进口镍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全球探明的镍储量中,硫化镍约占三分之一,红土镍矿约占三分之二。

这种由超基性母岩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的红土镍矿,一般分布在赤道线两侧,即以赤道为中心纬度30°以内的热带国家。

矿床分布相对集中,如印尼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古巴,巴西等。

印度尼西亚为中国主要红土镍矿进口国,其镍资源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体风化壳中的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苏拉威西岛东部,延伸到哈马赫拉,奥比岛,瓦伊格奥群岛以及伊利安查亚的塔纳梅拉地区。

2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环境2.1超基性母岩体富镁超基性岩是红土镍矿矿床形成发育的物源基础,其主要来源于地壳下深部的软流圈,以铁镁为主。

矿区主要出露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经过中等程度的蛇纹石化,这类岩石类型利于红土镍矿床发育。

镍在超基性岩内以类质同象的形式代替镁,因此,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岩体是寻找红土镍矿的必要条件。

2.2 气候因素印度尼西亚镍矿带位于赤道附近,年平均气温30°以上,属岛屿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且滨海地区降雨富含盐分,促使超基性岩类风化,淋滤,沉积而富集成矿。

且雨季,旱季明显,出现干湿气候交替,有利于红土剖面淋滤流体中溶解组分达到饱和。

国投资东南亚红土型镍矿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国投资东南亚红土型镍矿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国投资东南亚红土型镍矿的现状与对策建议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矿物原料。

该类矿种在我国的地质储量非常稀少,仅见于云南墨江-元江一带,资源储量仅约53万吨,且镍含量低,硅镁含量高,矿石品质不好。

在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地区,红土镍矿储量丰富,其中仅印度尼西亚的红土镍资源量达1300万吨,菲律宾520万吨。

与之相比,我国的红土镍储量仅为印尼的1/25,菲律宾的1/10。

资源禀赋的稀缺,注定了我国的镍资源保障必须走国际化开发之路。

一、中国投资东南亚红土型镍矿的基本情况(一)投资案例分析受国际市场上镍价行情高涨、硫化镍资源危机以及红土镍选冶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东南亚地区丰富的红土镍资源吸引了全球矿业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得益与东南亚国家邻近的地缘优势,中国企业成为了这股投资热潮中的主力军之一。

自2005年始,中国企业先后进入东南亚缅甸、菲律宾、印尼以及周边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涉足红土镍矿投资项目(表1)。

在投资企业性质上,既有金川集团、中钢集团、中国有色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也有青山钢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企业,一些地勘单位也参与其中。

在投资内容上,大部分企业主要针对收购对象国红土镍矿资源的探矿权以及采矿权,而少量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则开展了地、采、冶一体化开发。

投资额度近十亿美元的不乏其例,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末镍钴矿项目、菲律宾诺诺克镍矿项目以及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等。

(二)投资环境分析近年来,东南亚国家的矿业投资环境正逐步好转,为红土镍矿投资热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润滑作用。

为振兴经济、解决失业问题、恢复和增强国外投资者的信心,菲律宾政府大力推行“矿业复兴计划”,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1)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制定矿业复兴计划;(2)将矿业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3)简化矿业权审批程序;(4)成立了矿业投资援助中心(MIAC);(5)向市场开放更多的矿地等。

特别是2004年12月初,菲律宾最高法院宣布《1995年菲律宾矿业法案》符合宪法,此法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矿业公司100%的股权。

印尼STS红土镍矿品位控制方法分析

印尼STS红土镍矿品位控制方法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印尼STS红土镍矿品位控制方法分析李洪豪,刘 李,宋自平摘要:随着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应地对支撑性金属资源需求量也呈现阶梯型增长,同时金属矿石源头需求量也呈现阶梯型增长,带动了整个矿山企业跳跃式发展,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

本文主要对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的STS镍矿开采工程,对镍矿开采、运输、装船的品位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开采、运输、装船过程中遇到的品位控制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适合的品控工作方法和流程。

关键词:镍矿开采;品位控制1 概况STS镍矿开采工程位于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布里镇,矿区所在位置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丰沛,该矿是主要由超基性橄榄岩淋滤风化形成的红土镍矿。

整个矿区的地形特征主要呈斜坡式小型山丘,坡度大概为0°~25°,尤其矿区北部主要呈小坡度起伏的小山丘,该地形和坡度是形成优质镍矿的首要条件。

矿体形态呈东北向西南长条状分布,宽度呈不规则状,上部为腐殖层,中间为褐铁矿层,中上两层均为剥离料,厚约2m~6m,下部为中镍和(或)高镍层,厚约5m~12m,总体剥采比约1.5:1,采用露天开采。

2 STS镍矿采区特点目前矿区施工区域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采区,即Pekaulan Selatan和SEMEAN,两个采区的矿石类型均不相同,Pekaulan Selatan采区主要以中低镍为主,含矿石量比较大,镁含量较高;SEMEAN区域主要以中高镍为主,矿石主要为沙性橄榄石矿,矿石分散不连续,呈典型的鸡窝状矿体。

矿区内红土镍矿体产在热带雨林覆盖下的超基性岩石中,SEMEAN采区和Pekaulan Selatan采区,两个区域有着明显的区别,并通过钻探及开采,在矿区超基性岩风化掌子面内出现明显的岩石学垂向分带,即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

其中,红土层主要呈紫红色、褐红色,大量铁质氧化物胶结成黏粒状或团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是褐铁矿、赤铁矿、少量次生石英和高岭土等,厚度一般在0~2m;腐岩层上部发育黄色黏土层,为疏松多孔土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针铁矿、褐铁矿和少量基岩风化残留碎块,厚度一般介于1m~5m;腐岩带下部的黏土呈灰绿色,其间掺杂大量的风化—半风化基岩碎块,沿裂隙或节理多见浸染状翠绿色硅镁镍矿,该层厚度一般介于1m~8m。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

第23卷第1期 Vo l.23,No.1 2009年2月M I N ERAL R ESOUR CES AND GEOLO GY Feb.,2009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①徐 强,薛卫冲,徐素云,朱元超(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五队,江苏南京210002)摘 要:通过对印度尼西亚东南部红土镍矿的找矿工作以及前人对红土镍矿找矿工作的总结,指出红土镍矿的生成条件及找矿勘探方法。

红土镍矿是超基性岩在热带及亚热带常年高温、雨、旱交替且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经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

找矿勘探工作要针对找矿区域的超基性岩进行化探次生晕扫面工作并确定矿化区。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超基性岩;找矿勘探;印度尼西亚中图分类号:P61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09)01-0073-03 目前全世界的镍矿有两种类型:一是经岩浆分异作用富集而成的硫化镍矿;另一种则是超基性母岩经风化、淋滤作用富集而成的红土镍矿。

经岩浆分异作用富集而成的硫化镍矿一般都是大陆板块内沿较大的构造断裂上侵到地表或近地表的超基性岩。

而另一类经风化、淋滤作用富集而成的红土镍矿其超基性母岩—则是由大陆相互碰撞、沿大陆边缘或岛弧分布的超基性岩。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属于后一种。

红土镍矿一般分布在赤道线两侧南纬15°及北纬15°内即以赤道为中心纬度在30°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 亚热带地区,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印度尼西亚镍资源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体风化壳中的红土镍矿,分布在群岛的东部。

矿带可以从中苏拉威西追踪到哈尔马赫拉、奥比、瓦伊格奥群岛,以及伊利安查亚的鸟头半岛的塔纳梅拉地区。

在这些地区超基性岩风化壳广泛分布。

矿床类型主要为含水硅酸盐质镍矿床。

笔者在对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中苏拉威西省进行红土镍矿的预查找矿工作中,发现气候条件对红土镍矿产生的影响及红土镍矿的垂直分带特征,总结了红土镍矿的生成条件,对在该地区进行找矿勘探工作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红土镍矿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土镍矿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土镍矿原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红土镍矿原料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撰写:概述红土镍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被广泛应用于钢铁、不锈钢、合金等行业。

它是含有镍元素的土壤矿石,因其呈现红色或棕红色而得名。

红土镍矿原料的开采和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土镍矿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壳中的镍铁质地下矿床中。

它的含镍量较高,一般在1到3之间,有些高品位的红土镍矿甚至含有更高的镍含量。

由于其含有丰富的镍元素,红土镍矿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利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有红土镍矿资源的开发,并且通过加工和冶炼,将其转化为金属镍,以满足各种工业需求。

同时,红土镍矿的开采和利用也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出口贸易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重点介绍红土镍矿原料的定义和特点、分布和产量以及其开采和利用的相关信息。

通过对红土镍矿原料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并为红土镍矿的发展前景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在广大读者了解红土镍矿原料及其开采利用的基础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以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首先,本篇文章将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将提供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红土镍矿原料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将明确文章的结构,说明接下来正文部分将介绍红土镍矿的定义和特点、分布和产量,以及其开采和利用情况。

最后,将阐述本文的目的,即介绍红土镍矿原料的重要性、发展前景,并提出对其开发利用的建议。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红土镍矿的相关内容。

首先,将介绍红土镍矿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成分、性质等方面的特点。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土镍矿的分布和产量情况,包括全球主要产地和产量状况。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综述及进展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综述及进展

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综述及进展发布时间:2021-09-13T22:49:50.05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7期作者:覃春利[导读] 摘要: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镍的资源的短缺导致冶炼越来越困难,所以镍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转向红土镍矿。

身份证号码:45012219860328XXXX摘要: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镍的资源的短缺导致冶炼越来越困难,所以镍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转向红土镍矿。

红土中镍矿品位低,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提取矿产中的镍。

现在大多是使用火法,因为经济实惠,后期的富集比较简单。

相对来说湿法投资高、成本大,受矿产的含量影响一直处于研究阶段,但是回收率高,所以高效、低成本的湿法冶炼成为近年来研究者研究的重要对象,希望尽快运用于红土镍矿的冶炼中,本文对镍的冶炼现状和湿法冶炼发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进展相关背景目前镍产量70%来源于硫化镍矿,然而硫化镍矿资源日益减少,这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于开采,是未来镍的主要来源,充分开发利用红土镍矿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包括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2种工艺,湿法冶金工艺具有能耗低、环境污染小、金属回收率高等优势。

1.镍的生产和消费情况镍产量对应其消费量具有一定时期的市场滞后性,供需平衡曲线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近些年,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原生镍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镍行业的发展态势与全球镍行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国原生镍的供需格局状况,也决定了其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现状,至2017年,供需缺口继续扩大至540kt。

全球特别是中国不锈钢行业的迅猛发展,是原生镍消费量剧增的主要动力和途径,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呈现出旺盛的需求态势。

2.红土镍矿湿法冶金工艺应用的进展红土镍矿是由含镍橄榄石经长期风化、淋浸、蚀变、富集而形成的,由铁、铝、硅等含水氧化物组成的疏松粘土状矿石,其处理工艺根据矿物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分为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两类。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张新国何新荣(新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乌鲁木齐830000)摘要TONTOWEA矿床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赋存于超基性岩之上的红土风化壳中。

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带→腐岩带→基岩带垂向分带,红土化剖面底部多见淡绿色的硅镁镍矿。

富镁超基性岩、岛屿型热带雨林气候、密集发育的节理裂隙带和构造断裂带、平缓的斜坡、台地和丘陵地貌、透水性好、排水通畅、地下水位长期低下的水文地质环境是成矿不可或缺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印度尼西尼中图分类号: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大多数硫化镍矿山面临资源危机,红土型镍矿取代硫化型镍矿成为未来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笔者有幸参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勘查项目,以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Bahoue,Petasia)旦都卫(TONTOWEA)矿床为例,介绍印尼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以飨读者。

1.区域地质背景Tontowea红土镍矿区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中苏拉威西省东部沿海。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太平洋海沟岛弧带呈K字形构造的大陆残块增生体的蛇绿岩带中(附图1)。

矿床赋存于该蛇绿岩带中部超基性岩相之上的红土风化壳中。

矿区内超基性岩广泛分布,主要岩性为蛇纹石化的橄榄岩。

红土镍矿体产在热带雨林覆盖下的橄榄岩风化形成的红土剖面中,赋存标高集中在20-380M范围内,沿山脊与山坡分布,矿体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受地形和剥蚀程度控制,矿体的厚度变化则受红土风化壳发育深度的控制。

矿区内由橄榄岩风化形成的红土风化壳,属自然风化结构,未见有异地迁移的堆积相组分,矿床应属原地自生的由蛇纹石化橄榄岩风化淋滤形成的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

2.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区内通过探矿工程揭露在红土风化壳内出现明显的垂向分带,自上而下依次为红土带→腐岩带→基岩带,见附图1。

红土带是富镁超基性岩强风化作用的产物,其中又分为两个亚层,上层为紫红色、红褐色粘土层,细粒-粘粒结构,土状构造,近地表可见植物根系,局部胶结呈粘粒状构造,主要成分是褐铁矿、赤铁矿、高岭土等;下层由红色夹黄色疏松粘土组成,多呈疏松多孔的土状构造,局部呈粘粒状构造,与上层相比,颗粒变化不明显,主要是颜色变黄,主要成分为风化残积的细小颗粒,是由橄榄岩经长期强烈风化形成,主要矿物有残余的蛇纹石、橄榄石及少量的褐铁矿和针铁矿等,与上层多呈渐变过渡。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国内外镍资源及其开发现状陈 甲 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101149)镍虽然属于小金属品种系列,但是它的重要性却日益提高,目前已成为发展现代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和建立人类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现代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金属。

然而,从资源来说,我国的镍供应严重短缺,对外依赖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并已成为制约后续相关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

因此,分析研究国内外镍资源开发现状,对合理布局我国的镍产业、制定科学的资源战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资源状况美国地调局统计数据反映,近10年来,世界镍资源储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静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资源基础日益雄厚。

1998年-2007年,尽管世界镍矿金属年均产量近达130万吨,但是镍储量却持续增长,2007年度高达6700万吨、比上年增长4.7%;与此对应,资源储量静态保障能力也从35年上升至43年。

这揭示着:世界镍资源比较丰富,供应保障能力总体向好(图1)。

图1 1998年-2007年世界镍资源储量情况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1999-2008从类型上看,世界镍资源主要有红土型矿及硫化物型矿两种,其中以红土型矿为主、约占总量60%,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哥伦比亚和米多尼加等国;硫化物型矿只占40%,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南非等国家。

此外,在深海特别是在太平洋深海的锰结核中也蕴藏着丰富的镍。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新的镍矿床的发现,世界镍资源分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澳大利亚镍资源储量由1997年的第五位越至2002年的第一位,以后不仅保持了第一的位次,而且资源储量占据世界的1/3,是世界镍资源的核心区;俄罗斯、古巴、加拿大及新喀里多尼亚,这些国家镍储量在1997年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到2007年虽然保持了世界前五位的地位,但是占世界比重已经降低到10%以下;巴西、希腊、菲律宾及委内瑞拉的地位得到提升,并且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挤入世界镍资源大国行列(表1)。

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及其冶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及其冶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及其冶炼工艺的研究进展刘云峰;陈滨【摘要】随着硫化镍矿资源的逐渐减少,高效低成本地开发红土镍矿资源以满足逐渐增加的镍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了世界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和特点,并阐述了目前红土镍矿处理的火法工艺、湿法工艺以及其它工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同时分析了这些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矿冶》【年(卷),期】2014(023)004【总页数】7页(P70-75,78)【关键词】红土镍矿;资源现状;冶炼工艺【作者】刘云峰;陈滨【作者单位】中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10;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03.2;TF815镍在地球中的含量约为3%,仅次于铁、氧、硅、镁而居第五位〔1〕,是地球上储量丰富的一种有色金属,世界陆地镍储量约为4.7亿 t〔2〕。

镍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资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较高和延展性良好,被大量用于化工、冶金、石油、电池、电镀、机械制造、建筑、仪器仪表、航天等领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全球镍资源包括硫化矿和氧化矿(红土镍矿)两大类,其中39.4%以硫化矿形式存在,60.6%以氧化矿形式存在〔4〕。

因为硫化镍矿的处理工艺日臻完善,所以全球3/5的镍产自硫化镍矿〔5〕。

但世界上具有开采意义的硫化镍矿资源已迅速减少,趋于枯竭,而储量占到镍资源总量3/5以上的氧化矿(红土镍矿)则不同,具有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不高、运输便利、处理技术逐渐成熟和能制备镍铁、镍锍、氧化镍等多样化产品等众多优势,因此其经济利用问题倍受关注〔6〕。

1 世界红土镍矿资源现状1.1 红土镍矿资源分布情况氧化镍矿由于铁的氧化,矿石呈红色,所以统称为红土镍矿。

红土镍矿是由硫化镍矿的岩体先经过风化作用,然后历经淋滤、堆积等过程,最后形成的矿床(地表风化壳性矿床)。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摘要:红土型镍矿的是继硫化镍矿之后,提取镍元素的最佳选择之一,了解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对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红土型镍矿的研究背景、矿床的成因以及成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红土型镍矿的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地质特征分布规律矿床成因由于硫化镍矿储量的渐减少,对红土型镍矿的研究与开发也在逐年加强,了解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因素,对镍矿的勘探与开采工作起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红土型镍矿特征及分布的研究背景镍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强度、韧度以及抗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不锈钢,并在航空航天产业、汽车制造、造船业、电子设备制造以及建筑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镍是一种储量较为丰富的金属,其中品位较高、具有良好开采价值的镍矿床有60%属于红土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国家,包括古巴、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哥伦比亚、新喀里多尼亚以及多米尼加。

世界上具有开采价值的镍矿床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硫化矿床与氧化矿床,其中硫化矿床的开采较早,相应的技术也技术较为成熟,但是由于长期大量的开采,已经使硫化矿床的储量明显下降,而氧化矿床中的镍储量却占到了全部镍储量的65%以上。

红土型镍矿是典型的氧化矿床,具有勘探成本低、镍储量高、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因此研究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从中总结出开采红土型镍矿的有效方法,对于稳定镍的产量、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红土型镍矿矿床成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从总体上来说,红土型镍矿的成因主要是含有镍矿的深源物质以及镍丰富度高的超基性岩经过风化淋滤而形成的残积矿床、或经地质变动而形成的氧化带、胶结带以及过渡带。

平缓的丘陵地带是较有利于红土型镍矿生成的地质条件,具有成矿后期区域构造变动小的特点,同时常常伴有丰富的地下水存在。

红土镍矿的特征和勘察讨论

红土镍矿的特征和勘察讨论

红土型镍矿的基本特征红土型镍矿为地壳表层风化壳型矿床,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经风化-淋滤-沉积的残余产物。

因此,具有以下特点:一、矿床分布相对集中红土型镍矿大多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亚热带-热带多雨地区,典型海洋气候的阵发性降雨和地壳缓慢上升,为该类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古巴、巴西、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

此外,在亚热带-热带的其它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如:缅甸北部的达贡山、姆韦当,我国云南省的元江等地。

二、矿床规模较大红土型镍矿一般以多个矿体集中连片分布,面积从几平方千米到几百平方千米,单个矿体规模常可达到大型或超大型,连片矿区蕴藏的镍金属量为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甚至可达上千万吨以上。

三、矿床类型及矿体形态简单红土型镍矿属超基性岩风化淋积残余矿床,矿体产于超基性岩上部的红土风化壳中;矿体形态简单,呈似层状面形分布,范围大体与红土风化壳一致,明显受地形表面起伏形态的控制。

四、矿石类型相对简单红土型镍矿的矿石自然类型以裼铁矿型和腐岩型为主,工业类型为硅酸镍氧化矿石。

镍主要呈类质同象或吸附状态分布在矿物中,分布较均匀。

五、伴生、共生组份较多红土型镍矿伴生、共生组份较多,常见的有铁、镁、铬、锰、钴、钒等元素,矿石综合利用价值较高,是冶炼优质钢材的“天然合金矿石”。

六、找矿标志明显大面积广泛分布超基性岩的红土风化壳,是红土型镍矿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标志;高差变化不大或是地形缓坡地带更有利于红土型镍矿的形成和保存。

红土型镍矿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找矿方法和勘查手段的简单,通常采用探槽、浅井和浅部钻孔即可,易于快速勘查评价,找矿成本低;矿体适合采用重型挖掘和运输设备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开采成本较低;但由于镍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特殊,难于通过选矿来提高矿石镍品位,多为直接冶炼,选冶成本相对较高。

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一、结构分带典型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可分为三个明显的风化带,从上至下为:残余红土带-腐岩带-基岩。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

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红土镍矿作为具有一定的优势的矿种,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在近几年引起了我国地质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红土镍矿的找矿勘探工作一直是众多地质研究学家关注的问题,而研究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原因,对于该矿种的找矿勘探工作有着一定的帮助。

所以,在总结前人智慧与经验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矿种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标签:红土镍矿印度尼西亚生成找矿勘探0引言镍元素被广泛的应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中,涉及了轻工业、化工、电池和机械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对镍元素的使用,因此,镍矿成为了找矿勘探工作的重点目标。

就目前而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镍矿种有两类,一是硫化镍矿,二是红土镍矿。

其中,硫化镍矿是经岩浆分异作用富集而成的,而红土镍矿是超基性母岩经风化、淋滤作用富集而成的。

但是相比较而言,全球已发现的镍矿储量中的72%都为红土镍矿,所以,红土镍矿的生成及找矿勘探成为了地质学家关心的问题。

1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生成因素分析印度尼西亚的红土镍矿资源主要为超基性的岩体风化壳中的红土镍矿,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东部。

这些地区的超基性岩风化壳分布广泛,主要的矿床类型为含水酸盐质镍矿床。

根据印度尼西亚的气候条件和红土镍矿的垂直分布特点来看,红土镍矿的生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气候因素红土镍矿一般分布在纬度为30摄氏度以内的热带国家,而印度尼西亚的四季温度一直在30摄氏度以上。

因此,该地区的降水量较大,有利于超基岩的风化和沉积。

而超基岩的分化、淋滤和沉积,正是该岩石富集成矿的最好条件。

另外,该地区的半干旱到干旱的气候变化,也有利于红土矿床的存储。

因此,该地区特定的气候因素是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生成的原因[1]。

1.2地形地貌因素印度尼西亚是群岛型的国家,而红土镍矿正分布于这些群岛上。

从红土镍矿的矿床位置可以看出,矿床一般分布在海边的地势平坦的地区,这样的地区的排水系统往往不发育。

红土镍矿概述

红土镍矿概述

红土镍矿概述1.镍矿概述目前,已探明陆地上的镍矿资源中,镍金属的工业储量约为八千万吨,镍矿物主要以硫化镍矿和镍红土矿(也称红土镍矿)两种形式存在,其中硫化镍矿约占20%、镍红土矿大约75%、硅酸镍矿占5%,镍矿的开发利用以硫化镍矿和镍红土矿为主,主要产镍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古巴、中国。

1.1硫化镍矿硫化镍矿主要以镍黄铁矿(Fe,Ni)9S8、紫硫镍铁矿(Ni2FeS4)、针镍矿(NiS)等游离硫化镍形态存在,有相当一部分镍以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黄铁矿中,按镍含量不同,原生镍矿可分为三个等级:特富矿:Ni≥3%,富矿:1%≤Ni≤3%,贫矿:0.3%≤Ni≤1%1.1.1硫化镍矿的分布加拿大:萨德伯里镍矿带、林莱克-汤普森镍矿带;俄罗斯:科拉半岛镍矿带、西伯利亚诺里克斯镍矿区;澳大利亚:坎巴尔达镍矿中国:金川镍矿带、吉林磐石镍矿带芬兰:科塔拉蒂镍矿带1.1.2硫化镍矿的选矿处理方式绝大多数的原生硫化镍矿的镍含量都低于3%,对于镍含量在0.3-1%的硫化镍矿则需要进行选矿处理。

在含铜的硫化镍矿中,镍主要呈镍黄铁矿、针硫镍矿、紫硫镍矿等游离硫化镍形态存在,此类硫化镍矿主要用丁基或戊基等高级黄药有效浮选。

浮选后的镍精矿可分为镍含量从3%到8%每相差0.5%分一个级,共有11个级别:特级品Ni≥8%,一级品7.5%≤Ni≤8% ……九级品3.5%≤Ni≤4%十级品3%≤Ni≤3.5%1.1.3硫化镍矿提镍方式硫化镍原矿(浮选)----镍精矿(鼓风炉熔炼)----低冰镍(转炉吹炼)----高冰镍(加硫酸常压,高压浸出)----硫酸镍(电解)---电解镍。

1.2镍红土矿在氧化镍矿中,镍红土矿含铁高,含硅镁低,含镍为1%~2%;硅酸镍所含铁低,含硅镁高,含镍为 1.6%~4.0%。

目前,氧化镍矿的开发利用是以镍红土矿为主,它是由超基性岩风化发展而成的,镍主要以镍褐铁矿(很少结晶到不结晶的氧化铁)形式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