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几个问题的说明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增分练 一、必考选择题(1~25题)考点2 细胞代谢
考点2 细胞代谢1.(2017·江苏学业水平考试)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B.连续阴雨天时,适当补充光照C.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密闭大棚D.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答案C解析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有利于透光,A正确;连续阴雨天时,光合作用减弱,需要适当补充光照,以提高产量,B正确;密闭后大棚中二氧化碳将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不利于提高产量,C错误;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D正确。
2.(2017·浙江模拟)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阶段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答案B解析酶可以在生物体外起作用,A错误;极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其组成元素与ATP相同,B正确;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能用于碳反应,但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和细胞溶胶均可产生ATP用于各种生命活动,C错误;在正常的生物体内,ATP的合成速度一般等于分解速度,剧烈运动时,通过加快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D错误.3.(原创)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光合作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时的速率B.卡尔文循环虽然不直接需要光,但只有在有光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地循环不已C.碳反应中,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磷酸基团形成三碳糖磷酸D.秋天红色枫叶细胞内仍含有叶绿素答案C解析碳反应中,3-磷酸甘油酸接受来自NADPH的氢离子还原成三碳糖磷酸,C错误。
4.(改编)能够催化脂肪酶水解的酶是()A.脂肪水解酶B.蛋白质水解酶C.淀粉水解酶D.DNA水解酶答案B解析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使其水解的酶是蛋白质水解酶.5.(改编)研究表明,主动转运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 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一、提示与思考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而死细胞的质膜则丧失了这种能力,染料(如:红墨水)能进入死细胞而将死细胞染色(如:红色)。
玉米成熟的种子中有胚和胚乳,胚细胞具有生命活性,胚乳细胞已经凋亡。
二、实验与分析 【器具与材料】1.你选择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需要的器具和试剂。
实验器具与试剂 需要的请打√ 实验器具、试剂 需要的请打√ 红墨水 刀片 培养皿 镊子 烧杯 清水 酒精灯【步骤与操作】【记录与处理】 1.记录观察结果取四粒已经泡胀的籽粒,将其中2粒在沸水中煮5min 后,冷却,作为 的实验材料分别取 和 的玉米籽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以淹没种子为宜)。
2min 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胚的中线思考:浸泡的目的是什么?观察籽粒中胚和胚乳的取玉米籽粒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 (课前准备好)注意:切割玉米时注意安全。
1. 用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作对比,并比较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说明什么问题?2.试分析为什么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中胚乳的染色都较深?三、自我检测1.苋菜叶片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苋菜叶片放到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热处理,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热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热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热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液泡膜和细胞膜2.任何系统都有边界,边界对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确定播种时的用种量及播种后的出苗率,播种前必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最适宜条件下,在规定天数内,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三课后习题答案和提示
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课本答案与提示第一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中的几个问题
为实验 材料 , 重新 做 了实验 。将 花 生 、 黑豆 籽粒浸
没 水 中 1天 , 子 叶吸水膨 胀 , 根 、 芽 、 轴均 使 胚 胚 胚
吸水 , 出胚根 。玉 米种 子浸泡 1 5— 露 . 2天 。具 体
实 验 步 骤 如 图 1 。
匦 葛
恒 恒 回
图 1
实 验结果 : 比较未 煮 的胚 和 胚乳 ( 叶 ) 在 子 的
好地 进行胚 和胚 乳切 面问 的染色对 照 。
出浅浅 的红 色 。另外 , 留 的红 墨水 分 子 也 会使 残
胚 的表 面呈色 。
活 的无 胚乳 种子 中 的全部细胞 几 乎都是 活细 胞, 每个细胞 都具 有选 择透 过性 , 不 能被红 墨水 都 染上颜 色 , 即染色 后 的种 子是 原来 的均匀 的原 色 。
此相 同 。一次 施肥 过 多 引起 “ 烧苗 ” 是 由于 土壤 , 溶液 的浓 度 突然 增 高 , 致 植 物 的根 细 胞 渗 透 吸 导
个种 子表 面染色程 度会 参差 不齐 ?任 意切开花 生
种子 , 放在 一定 浓 度 的 红 墨 水 中染 色 2 i, 去 a rn 倒 红 墨水 , 用水 冲洗籽 粒数 次 , 直到 冲洗 的清 水无 色
为 止 , 现 胚 根 、 芽 、 轴 的 切 面 和 子 叶 的 切 面 发 胚 胚
最佳 材料之 一 。紫色 和黄色 玉米 的果 皮呈 深紫 色 或金 黄色 , 实验时影 响观 察 果皮 ( 种皮 ) 的染 色情
况 。所 以我们 选 取 白玉米 , 观 察 到玉 米 染 色后 能 的整体效 果 , 即胚切 面 、 乳 切 面 、 皮 ( 皮 ) 胚 果 种 面 的染色效 果 。当然选 取黄 玉米 和紫玉米 也可 以很
教材实验复习(3)▏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透性
教材实验复习(3)▏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透性01摘要介绍了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
以经典例题结束。
02实验目的1.观察种子种胚的染色特点,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03实验原理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红墨水分子通过;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分子可以通过。
04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红墨水,镊子,刀片,培养皿,烧杯,酒精灯。
05实验过程1.玉米籽粒20~25摄氏度水中浸泡36h。
2.取4粒已泡涨的籽粒,其中2粒沸水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粒,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
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2min。
水洗数次至冲洗液无色。
4.观察胚的颜色。
06实验现象结论1.未煮过的玉米籽粒的胚未被染色,煮过的玉米籽粒的胚被染色。
2.高温煮沸后,玉米籽粒的胚失去活性,其细胞的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墨水进入细胞,使之染色。
未煮过的细胞,细胞膜仍具有选择透过性,墨水无法进入。
07讨论分析1、活的质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性?答:脂双层和部分膜蛋白均有选择透型2、为什么煮过的玉米种子与活的种子胚乳均被染成红色?答:胚乳细胞都是死细胞08例题1.(2017浙江4月选考,21,2分)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 ℃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答案B 应先纵切再用红墨水进行染色,B错误;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正确;若煮过的胚乳和未煮过的均被染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对物质吸收没有选择性,D正确。
2(2019浙江绍兴联考,5)下列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温水浸泡的目的是使种子泡胀变软,便于横向切开B.本实验通过观察胚乳的染色情况,说明活细胞具有选择性C.两组玉米先经染色,再切开进行观察D.染色后,用水冲洗两组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答案D 用温水浸泡的目的是使种子泡胀变软,便于纵向切开,A错误;本实验通过观察胚的染色情况,说明活细胞具有选择性,B错误;两组玉米先切开,再经染色,C错误;染色后,用水冲洗两组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D正确。
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质或细胞液浓度= 外界液浓度
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动态平衡
1、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高渗溶液
细胞吸 水膨胀
细胞失 水皱缩
正常红 细胞
2、成熟得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细 胞膜、液泡膜 以及两膜之间 得细胞质。
水稻 番茄
和Mg2+浓度增高。
0 Mg2+ Ca2+ Si4+ 离子
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得吸收有差异吗?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得吸收就是有差异得。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得特点
I- 20 —25倍
血液中碘得浓度
甲状腺细胞
250mg/L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得摄取碘得能力,其细 胞内得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
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得物质一速度不再增大。
2)能量:凡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得因素,都能影响主 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A
a bc
B
a bc
C
a bc
D
5、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得原理就是
( )D
A、盐水中得Cl-有杀菌防腐得作用 B、盐水中得Na+不利于细菌得生活 C、盐水就是中性得,不适于细菌得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得水分渗出而死亡
6、在“观察植物细胞得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得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得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
渗透作用
扩散作用
概 水分子(或其她溶剂分 念 子)通过半透膜得扩散
区 条 具有一层半透膜;半透 别 件 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生物一轮夯基提能作业本:第29讲 实验与探究 Word版含解析
第29讲实验与探究A组基础过关1.(2017浙江4月选考,21,2分)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 ℃~25 ℃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答案 B 实验前需将玉米籽粒放在20 ℃~25 ℃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A正确;应先纵切再用红墨水进行染色,B错误;未煮过的玉米胚比煮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正确;若煮过的胚乳和未煮过的均被染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对物质吸收没有选择性,D正确。
2.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肝脏临时装片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中纺锤体正在形成,染色单体可见B.细胞乙时期发生了DNA、染色单体数目的加倍C.细胞丙和戊中的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D.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可由交叉互换引起答案 C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
据题意可知肝脏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图中的甲表示中期,乙表示间期,丙表示前期,丁表示后期,戊表示末期。
甲(中期)中的染色体形态最清晰,可见染色单体,但纺锤体的形成是发生在前期的,A 错误。
乙(间期)中的S期可发生DNA复制使DNA分子数加倍,但染色单体在复制前为0,复制后变成4n,此过程不能称为加倍,B错误。
丙(前期)和戊(末期)的细胞核结构(指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出现)及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出现或消失)刚好相反,C正确。
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也就不会发生交叉互换过程,丁(后期)移向两极的相同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更可能是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3.(2016江苏单科,17,2分)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防止酸破坏叶绿素3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答案 B 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A项错误;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叶绿体色素也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进而提取光合色素,B项正确;鲜菠菜中含有较多水分,因此不能为获得10 mL提取液而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C项错误;层析完毕后,叶绿素条带不会随溶剂挥发而消失, D项错误。
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第二章第三章(前三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题探讨1. 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答案】可以将大熊猫和冷箭竹几种器官、组织制成装片或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组织是否由细胞构成;或者查阅科学研究文献,利用科学家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为证据。
2.与同学相互评价各自的证据是否正确和充分。
【答案】评价时注重证据获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思考讨论1. 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答案】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答案】可信。
因为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
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答案】“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答案]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领悟到的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的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 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020届湖南湘潭县一中高二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年上学期2月月考试题卷生物命题人:吴卫兵班级姓名一、单选题(将唯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卡)1.斐林试剂鉴定时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其顺序是()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棕色→绿色→无色D.砖红色→浅蓝色→棕色2.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目镜(6×)和物镜(5×)观察一个直径为1mm的小圆点,则视野内所看到的小圆点()A.直径约为30mm B.面积为30mm2C.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0倍D.直径约为10mm 3.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麻雀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A.③②①④⑦⑩⑨B.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⑧⑨D.⑤②①④⑦⑩⑨4.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
其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B.R基上的氨基有16个C.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D.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22505.关于细胞中常见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都是能源物质,检测糖类常用斐林试剂B.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检测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在植物、动物细胞中都可以存在,检测时常用苏丹Ⅲ或Ⅳ染液D.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刑侦人员可以将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以提供证据6.图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玉米种子的纵切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未煮熟的玉米②部位比煮熟过的颜色浅,说明活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D.在实验中,①部位煮过的玉米与未煮过的玉米均会被染成红色7.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番茄细胞主动运输吸收镁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C.囊性纤维病是因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Na+、Cl-的跨膜运输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消耗能量“通货”ATP8.图所示为氧气从红细胞①中出来,经过血浆②,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③,再经过组织液④,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⑤中后进入线粒体⑥被需氧呼吸利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通过各生物膜的方式均为扩散B.根据氧气运动方向,氧气浓度最高处应为⑥的内部C.整个过程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D.氧气从①到⑥的整个过程是不消耗生物体能量的9.如图1和图2分别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1传递兴奋时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图2中突触后膜上仍然保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状态D.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从“外正内负”转变成“外负内正’10.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第四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1)活细胞能被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不能被染色。
——错误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正确3)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得出的。
——错误4)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因为其“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正确5)水分子无法跨越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错误二、XXX答题1.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答: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易通过细胞膜,因此活细胞不被染色。
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哪些功能?答: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3.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地形成双分子层,这一现象是如何解释的?为什么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答: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溶液中,朝向水的是“头部”,“尾部”受水的排斥。
当磷脂分子的内外两侧均是水环境时,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头部”则分别朝向两侧水的环境,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的内外环境都是水溶液,所以细胞膜磷脂分子的“头部”向着膜的内外两侧而“尾部”相对排在内侧,形成磷脂双分子层。
因此,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
4.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将会如何分布?答:如果将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剂中,磷脂的“头部”将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磷脂分子分布成单层。
叶绿体和线粒体。
3.以下关于细胞质流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1)细胞质流动有利于物质运输和结构移动。
(√)2)细胞质流动不会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细胞质流动是由细胞膜的收缩引起的。
(×)二、综合应用某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想要进一步研究其合成和运输过程。
2020学年高考生物人教版解题核心整合必修一讲义: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4.1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前自主预习案一、渗透作用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具备的两个条件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连线]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填图](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3)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番茄和水稻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比较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及分析如下:(1)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SiO4-4的大,造成培养液中SiO4-4浓度上升。
2.特点和原因(1)特点:①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②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2)原因: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具有浓度差的溶液之间一定会发生渗透作用()(2)植物细胞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3)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4)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答案:(1)×(2)×(3)√(4)×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A.细胞核B.原生质层C.细胞质D.液泡膜解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
答案:B3.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B.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水分子可以自由出入细胞解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
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但A项说的是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故错误。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下列有关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B. 用1只鼠妇即可完成实验C. 只有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D. 不用设置对照组3.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草→鼠→蛇)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B. 乙可能是消费者C. 丙一定不是分解者D. 若某种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丙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圈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B.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 我们完全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可供人类居住的生物圈Ⅱ号5.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绘制生物图时,图中较暗的部分可用铅笔全部涂黑B.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C. 由视野甲转换到视野乙,应先调节细准焦螺旋D. 若在甲视野中看到的是模糊的像,则换成乙视野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6.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⑤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①⑥⑦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⑦D.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⑤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B.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C. 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均分后复制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发生变化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构成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B. 植物的根、茎、种子与人体的肺、肝、心脏都属于器官C. 人的皮肤细胞和叶的表皮细胞都能构成保护组织D. 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彼此独立、互不联系9.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B. 有些对人类有害,有些对人类有益C. 大多数生活在水域环境中D. 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0.如图所示的四种植物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B.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C. 银杏有根、茎、叶的分化,用种子繁殖D. 睡莲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11.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丙三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丙组种子煮熟后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组萌发,乙、丙两组不萌发B. 该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C. 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D. 此探究实验可以在5℃条件下进行12.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这朵花的主要部分--花蕊由①②③④⑤⑥组成B. ②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称为传粉C. ⑤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D. ⑥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13.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主要原因是()A. 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温度B. 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 蒸腾作用降低了树林的温度,提高了大气的湿度D. 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分,提高了空气湿度,降低了空气温度14.图中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与光合作用相比,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B. M点表示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 白天引起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D. 一昼夜内该植株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是N点对应的时间15.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A. 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 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C. 植物的种类繁多,终年常绿D. 为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0.0分)16.双胞胎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并非完全相同,表明生物都有______ 和______的特性。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4章过关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4章过关检测(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细胞积累K+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D.液泡中能积累大量离子是由于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肌肉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故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液泡膜、细胞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所致;水分子更多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
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由②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①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由转运蛋白(②)参与的跨膜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③)和转运蛋白都有关。
4.下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①⑤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②⑤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③⑥D.肌肉细胞吸收水—②④,即图①④,A项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即图③⑥,B项错误;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即图③⑥,C项正确;肌肉细胞吸收水主要通过协助扩散,即图②⑤,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题+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题(普通卷)满分:10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60小题,共60分)1.下列生命活动与生物膜系统无直接关系的是( )(1分)A.消化酶的加工与分泌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2.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分)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分)A.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水稻和蕃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C.根尖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过程D.水稻培养液中Ca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载体蛋白活性受到抑制4.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表: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1分)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5.用相同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水量相等),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作比较,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1分)A.番茄细胞转运Mg2+的载体比水稻细胞转运Si2+的载体多B.番茄对Mg2+和Si2+的吸收量不同,导致培养液中两种离子浓度的变化不同,这可以说明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差异性C.水稻吸水量大于对Mg2+的吸收D.水稻和番茄对同一种离子吸收具有差异性6.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分)A.质子泵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氨基酸B.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载体蛋白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形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相同的7.将等量的NH4+、PO43﹣、K+、Ca2+共同置于500mL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下列分析与解释正确的是()①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说明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②四种离子都减少,说明根对这些离子都有吸收;③根对四种离子的吸收量有差异,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④Ca2+比K+明显减少,说明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比运输K+的载体多.(1分)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正确8.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实验设计解析及答题模版
【⾼中⽣物】⾼中⽣物实验设计解析及答题模版⼀、实验⽬的1.验证性实验:寻找题⼲信息,⼀般写有“验证……”,即为该实验的实验⽬的。
2.探究性实验:⾸先分析实验的⾃变量和因变量。
此类实验的实验⽬的⼀般书写为“探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探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探究'⾃变量’的作⽤”等等。
例1.在复习“细胞膜”相关知识时,⼩明同学想⾃⼰设计实验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
于是他在家中挑选相关的厨房⽤品作为实验⽤具,进⾏了以下的实验验证,请你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补充完整⼩明同学的后续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1)实验⽬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和⽤具:4株⼤⼩、状态相似的苋菜,2只瓷碗,1个茶杯,1个电热⽔壶。
(3)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
②:向甲碗中倒⼊⼀满杯清⽔,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为验证性实验,因此实验的⽬的为“验证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
实验⾃变量为细胞死活状态,可⽤热⽔杀死植物细胞,达到控制⾃变量的⽬的。
因变量是细胞膜对物质的控制能⼒,可⽤叶⽚的颜⾊是否褪去、⽔是否变红作为观察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单⼀变量原则,其他⽆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如清⽔和开⽔的⽔量要保持⼀致。
(2)实验步骤:①将2个相同的碗,编号为甲、⼄。
②向甲碗中倒⼊⼀满杯清⽔,向⼄碗中倒⼊⼀满杯已⽤电热⽔壶烧开的开⽔。
③分别向甲、⼄两碗中放⼊2⽚红⾊苋菜叶。
④⼀段时间后,观察⽔和叶⽚颜⾊的变化。
生物新教材高一判断题(必修一二)含答案
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判断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细胞的结构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 √)2.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做二肽 ( ×)3.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 ×)4.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需氧呼吸、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的合成等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6.蛋白质、糖类、核酸一般都是生物大分子( √ )7.核苷酸、DNA、RNA和蛋白质可以作为鉴定不同生物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8.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9.由于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同地进行,真核细胞先转录再翻译( √)10.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化学递质结合( √)11.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通过核孔能进入细胞核,DNA、mRNA通过核孔能出细胞核( ×)12.蔗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13.脂质中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多(×)14.糖类中的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一定是2:1(×)15.氨基酸的R基团可以是较长的链,或是环状结构( √)16.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属于同一种蛋白质( √)17.油脂鉴定实验中用95%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19.一层单位膜由两层脂双层组成(×)20.胆固醇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 √)21.蛋白质分子也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22质膜的选择透性与脂双层无关(×)23.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能氧化酒精( √)24.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可以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25.溶酶体是合成多种酶的场所(×)26.溶酶体对保证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27.胰岛素从合成、运输、分泌到细胞外至少需要穿越4层生物膜( ×)28.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没有液泡(×)29.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内液(×)30.科学家将质膜冰冻、撕裂,然后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蛋白质在质膜中的确切位置(√)31观察叶绿体时先要将黑藻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2.横纹肌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33.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拟核区的DNA直接与核糖体接触( √)34.蓝细菌的质膜是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场所( √)35.油脂鉴定和色素提取实验中用到的乙醇浓度相同,作用不同( ×)36.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质膜是两条细线,两条细线即磷脂分子( √)37.磷脂的尾部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 √)38.借助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流动镶嵌模型( ×)39.没有核仁的细胞不能形成核糖体( ×)40.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41.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 ×)42.糖类在细胞中都作为能源物质(×)43.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44.用本尼迪特试剂可检测出白梨汁中含有葡萄糖(×)45.哺乳动物成熟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46.人的骨骼肌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47.细胞壁是将植物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48.蛋白质分子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位置(√)49.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片可看到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液泡周围(√)50.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5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中,三次使用吸水纸的作用各不相同(√)53.油脂鉴定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直接用50%乙醇进行漂洗(×)54.肺炎链球菌除质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55.分布在脂双层内部的蛋白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56.核糖体可以分布在某些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57.叶绿体与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相同,且都具有流动性( ×)58.苏丹Ⅲ染液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 √)59.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学活性( ×)二.细胞代谢1.酶制剂适于低温下保存,是因为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 2.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其中A的含义是指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 ×)3.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4.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5.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能合成ATP( √)6.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 7.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8.高等生物都进行需氧呼吸,低等生物都进行厌氧呼吸( ×)9.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油脂细胞含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10.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 11.水是需氧呼吸的产物,也是需氧呼吸的反应物( √)12.各种细胞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13.细胞呼吸的结果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厌氧呼吸( √)15.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16.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7.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就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18.光照越弱,阴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光照越强,阳生植物光合作用越强( ×)19.某一光强度下,检测到植物体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植物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20.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 √)21.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22.降低光照将直接影响到光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碳反应;改变CO2浓度则直接影响碳反应的进行( √)23.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者细胞溶胶( √ )24.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25.ATP中的A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26.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自于放能反应( √)27.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 √)28.水分子渗透方向是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进入溶液浓度低的一侧(×)29.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称为质壁分离(×)30.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31.能引起约50%的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浓度就是细胞液浓度( √)32.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过程中都会发生载体蛋白形状的改变( √)33.主动转运是细胞最重要的物质出入方式( √)34.被胞吞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35.1克蔗糖酶使多少克蔗糖水解就代表蔗糖酶的活性是多少( ×)36.线粒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37.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30%( √)38.柠檬酸循环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39.在电子传递链中特殊的分子只携带氢传递给氧,最后形成水( ×)40.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 √)41.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被NADH直接还原为乙醇( ×)42.在缺氧条件下人体骨骼肌细胞利用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利用葡萄糖产生ATP,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 √)43.人体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 ×)44.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少得多是因为大多数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45.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合成有机物( ×)46.NADPH和NADH是同一类辅酶,都是氢的载体( √)47.以波长为纵坐标,吸光率为横坐标,所得的曲线就是吸收光谱( ×)48.叶绿体中有橙色、黄色和红色的类胡萝卜素,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 √)49.深秋气候变冷,叶绿素的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于是叶片变黄( √)50.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碳循环( ×)51.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过程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步骤( √)52.离开卡尔文循环后的三碳糖大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用于合成蔗糖( ×)53.植物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称为光合速率( ×)54.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氧气的产生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55.植物的光饱和点往往小于全日照( √)56.植物的光饱和点不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7.光合速率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58.在零摄氏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可能完全停止也可能十分微弱( √)59. 某一光强度下,检测到植物体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该植物体的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 √)60.松树的叶肉细胞的光补偿点小于松树的光补偿点( √)61.腺苷和核苷的组成元素相同( √)62.磷脂、ATP和NADPH的组成元素相同( √)63.线粒体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64.人体肌肉细胞利用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利用葡萄糖产生ATP( √)65.提取绿叶中色素和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油脂的实验中均需乙醇,浓度不同,使用目的也不同( √)66.三碳酸还原成三碳糖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 √)67.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C02的场所有细胞溶胶和线粒体(×)68.碳反应产生的三碳糖大部分用于合成蔗糖( ×)69.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被NADH还原成乳酸同时产生少量ATP( ×)70.在叶绿体基质中三碳糖和淀粉可以相互转化(√)71.在叶绿体外三碳糖和蔗糖可以相互转化( √)72.肌肉收缩过程和肌肉恢复形状过程分布属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73.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74.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将未煮过的2粒玉米籽粒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75.需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受阻,第一阶段仍可进行(√)76.ATP所含能量不多,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77.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动称为渗透(×)78.NADP+在叶绿体基质中被还原(×)79.细胞内酶的合成都需经过转录和翻译(×)80.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释放二氧化碳是分步进行的(√)81.正常生理状态下,大象的肌肉细胞与其环境物质交换速率比大肠杆菌细胞快(×)82.黑藻叶片也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83.当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到形态不发生变化时,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相等(×)84.若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导致碳反应减弱,则光反应释放的氧气量也会减少(√)85.叶绿素a对蓝紫光的吸收率高于红光(√)86.动物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尿液中含有H218O(√)87.植物吸入C18O2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可能含有18O(√)88.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体现了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89.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类囊体腔内的PH小于叶绿体基质(√)90. 在色素提取实验中常用单层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得到色素提取液(×)91.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的扩散方向由红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92.当进出细胞膜的水分子数量达到动态平衡时,此时没有渗透作用发生(√)93.当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到形态不发生变化时,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94.丙酮酸进入柠檬酸循环后脱去一份子二氧化碳成为二碳化合物,并且产生ATP(×)95.若氧气吸收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不同则细胞同时进行了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可能呼吸底物为脂肪96.人体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一定是线粒体(√)97.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9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的水分(×)99.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会出现ATP的水解和D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100.所有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都有少部分转移到ATP中(×)101.穿膜层数为零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胞吐、胞吐(×)102.质壁分离程度达到最大时,此时细胞体积最小(×)体积要计算细胞壁的范围10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吸能反应,碳反应为放能反应(×)10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大致相等(√)105.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能向细胞液中渗透(×)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106. 在叶肉细胞中,CO2(×)107.乳酸发酵过程中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还原(×)NADH的过程可能产生[H],也可能消耗[H] (√)108. 丙酮酸产生CO2109.叶绿体中的三碳糖除来自于三碳酸的还原外,还可以来自淀粉(√)1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111.当植物以油脂为呼吸底物,如果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的比值为1,则植物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112.H+易化扩散通过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膜、质膜时可产生ATP(√)原核细胞质113.NADP+是氢的受体,NADPH是氢的载体(√)115.在其他条件下适宜情况下,突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一段时间后三碳酸和五碳糖(RuBP)的含量均下降(√)116.油脂含氢原子多所以含能多,氧化时产生的ATP也多(√)三.细胞分裂与分化1.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观察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可看到在细胞赤道面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并逐渐扩张形成细胞壁(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的是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或同一细胞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 √)4.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进行选择性表达,那些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必要基因在任何细胞、任何时期都要表达( √)5.已分化的植物组织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6.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神经细胞数量的调整、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7.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体细胞的增殖方式( √)8.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9.分裂间期包含一个合成期和两个间隙期( √)10.细胞周期中先进行细胞质的分裂再进行细胞核的分裂( ×)11.在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出现早于染色体的出现( ×)12.在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成分散的小泡( √)13.在分裂后期可看到核膜解体分散的小泡( √)14.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的作用下着丝粒分成两个( ×)1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在前期分开( √)16.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者末期细胞质开始分裂( √)17.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18.人的细胞一般只能分裂50-60次( √)19.人体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起着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连作用( √)20.多莉羊的克隆成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1.细胞衰老过程中呼吸变慢,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22.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的体积增大,细胞核体积变小( ×)23.细胞凋亡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如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 √)24.人体胚胎发育过程神经细胞数量的调整属于细胞凋亡( √)25.人体的受精卵可分裂分化出200多种细胞( √)26.处于真核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数目比是1:2(×)27.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28.细胞正常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RNA也不变(×)期细胞中已经含有染色单体( √)29.G230.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31.根据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目可推测M期在细胞周期中的大致比例(×)32.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在前期某些细胞中仍能观察到细胞核(√)33.植物根尖根毛细胞中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能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34.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不发生变化(×)35.细胞分裂、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有核糖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36.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分裂的过程,几个时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37.能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38.癌细胞的出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必修二易错知识点判断一.遗传定律与染色体学说1.杂交后代中某一个体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在产生配子时,可形成两种配子且比例是1:1,这属于演绎推理内容2.杂合子F1(√)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是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4.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就是同源染色体(×)5.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常有交叉现象,这是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结果(√)6.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活动中需要准备两种颜色的橡皮泥,整个过程要画三个纺锤体(√)7.原始生殖细胞成为成熟生殖细胞前要经过多次有丝分裂(√)8.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9.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看到染色体组型(×)10.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可用于白化病的诊断(×)1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都称为伴性遗传(√)1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13.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14.摩尔根对果蝇伴性遗传的研究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15.摩尔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将一个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科学家(√)16.家蚕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17.雌雄异株植物女娄菜叶子形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18.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指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19.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交换会导致非等位基因互换(×)20.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交换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21.等位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2.有丝分裂过程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2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24.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两个未分开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于与从细胞相对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25.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均有性染色体(×)26.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27.有性别之分且雌雄异体的生物一定有性染色体(×)28.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两极发出的纺锤丝(×)解释:必修二课本28页第四行29.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30.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红绿色盲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31.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在染色体复制时若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含突变基因(×)32.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33.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后遗传信息一定不同(×)3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后导致等位基因重组(×)35.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2个不同颜色的染色体表示非同源染色体((×)36.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37.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四分体(×)38.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9.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可能存在均等分裂(×)40.人类男性秃顶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这种现象属于伴性遗传(×)紫花进行测交,则一定要对该紫花植株进行去雄操作(×)41.若对F1紫花对白花传粉就不需要42.纯合子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相同(×)如XaY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可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可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从而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和32P标记的是同一组噬菌体(×)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形成的菌落是光滑的(√)6.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7.脑炎病毒和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都属于逆转录病毒(×)8.核苷是由核糖和含氮碱基构成的(×)9.卡伽夫法则是指DNA分子中,A和T的分子数之和等于G和C的分子数之和(×)10.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1.通过DNA的自我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12.DNA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功能(√)13.三种RNA和蛋白质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14.真核细胞细胞核中转录来的RNA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15.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16.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或三个相邻的核糖核苷酸(×)17.一个mRNA分子可以串联多个核糖体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18.核糖体能认读mRNA上的遗传密码(√)19.转录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并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20.转录时DNA-RNA杂交区域存在氢键(√)21.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22.终止密码是翻译终止的信号(√)23.三种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24.劳氏肉瘤病毒具有逆转录酶(√)25.所有基因都以一定的次序排列在染色体上(×)26.DNA分子是一类多聚体(√)27.DNA复制能够发生在所有活细胞的细胞核中(×)28.通常情况下活细胞中都能发生转录、翻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29.基因是一段包含一段完整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的核酸分子片段(√)30.遗传信息是指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1.细胞周期的间期和分裂期均有转录和翻译(√)3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RNA(×)33.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34.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DNA相同,RNA可能不同,核酸种类不同(√)35.RNA聚合酶与DNA的启动部位结合后可使一个或多个基因的双螺旋解开(√)3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7.HIV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38.S型菌株是唯一能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肺炎双球菌的类型(√)39.转录时需解开整个DNA双链(×)40.转录后的产物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41.tRNA和rRNA也是DNA的表达产物(√)42.构成DNA基本骨架的化学元素是C、H、O、N、P(×)4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与重建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44.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45.生物界所有的遗传密码都是统一的(×)46.反密码子有61种(√)4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起点有多个,且可同时双向复制(×)48.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起点只能起始一次,而转录起点可起始多次(√)49.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50.核苷和腺苷的组成元素是C、H、O、N(√)51.三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P(√)52.真核生物DNA分子在复制时有多个复制起点,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子代DNA分子(×)53.生物体内的RNA分子都是由DNA转录而来(×)RNA自我复制54.细胞膜、细胞溶胶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55.D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56.RNA的合成一定以DNA为模板(×)57.可以依据成熟mRNA的序列推测基因的全部序列(×)58.可以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成熟mRNA的精确序列(×)59.mRNA上的密码子在不同生物体内对应的氨基酸都是一样的(×)60.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6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62.细菌的一个DNA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63.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64. 启动子、终止子是转录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核糖体识别、结合和脱离的位点(×)三.生物变异与进化。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生物学科期中检测(1)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级生物学科期中检测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
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A.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COVID-19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缩手反射的完成需要多种细胞的密切合作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菠菜、天竺葵、柳树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发现这些叶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于是总结出了植物叶肉细胞都有叶绿体的结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同学结论的得出应用了归纳法B.归纳法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C.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D.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可能有例外,因此不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发菜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氧原子的数目最多B.脂肪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C.活细胞所含的有机物最多的都是水D.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一定有C、H、O、N5.“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琼脂块实验探究
对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研究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高三258班彭程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学高三10班何慧玲李燕玲夏培智1 问题的提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是将含酚酞的,边长分别为1、2、3cm的琼脂块在NaOH溶液中浸泡10分钟,观察NaOH扩散的深度。
实验结果是NaOH在不同边长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一致,约为0.5cm。
教材试图将这一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以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1)边长不同的琼脂块中,NaOH的扩散速度一致。
(2)琼脂块的边长越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越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值越小。
(3)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时,我们产生了疑问:细胞是由小长大的,有足够时间让物质从细胞外围扩散到细胞中心或反向扩散到细胞外围,如果把实验时间延长,较大的琼脂块的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值不就可以增加吗?琼脂块没有类似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边界,教材所述实验结论强调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而实验本身及教材所述实验结论却没有涉及到在物质运输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膜,模拟实验结果跟细胞生命活动的平行关系明显吗?我们感到此实验的情境与结果跟活细胞及其物质运输有较大区别,模拟实验与真实的细胞生命活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够明显,难以充分说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教材的实验分析不够全面、不够深刻,有待完善(当然,教材编者出于整体的编写思路,无需对一个小局部全面着力,另外,不把实验分析详细或全面表述出来也是一种编教科书的技巧,确实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分析的空间,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分析)。
2 主要的研究方法2.1 文献法上网搜索、浏览相关资料,下载典型资料;查阅大学教材。
处理、分析获取的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和实验方案。
2.2 实验探究2.2.1第一次实验将30g琼脂通过加热煮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1g酚酞试剂。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考点一细胞概述考向细胞概述1.(2020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1)与蓝细菌相比,洋葱根尖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中心体B.核糖体C.叶绿体D.高尔基体答案D2.(2018浙江十校10月联考,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番茄细胞在显微镜下才可见B.棉花的一条纤维就是单个细胞C.人的长大是由于细胞体积增大D.支原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最慢答案B考点二细胞膜和细胞壁考向1 质膜的结构与功能(2019浙江宁波3月选考适应卷,2)如图为脂双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磷脂分子B.②是脂肪酸C.③代表单位膜D.组成①和②的元素没有差异答案B考向2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2020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1)高等植物细胞中一般都含有的结构是( )A.叶绿体B.中心体C.细胞壁D.溶酶体答案C考向3 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2020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5)下列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温水浸泡的目的是使种子变软,便于横向切开B.本实验通过观察胚乳的染色情况,说明活细胞具有选择性C.两组玉米先经染色,再切开进行观察D.染色后,用水冲洗两组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答案D考点三细胞质考向1 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020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所有类囊体连成一体B.高尔基体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C.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D.线粒体是所有细胞生物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答案A考向2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018浙江宁波十校9月联考,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C.核孔复合体是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核被膜为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答案C方法不同类型细胞的识别与判断1.(2020届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9月联考,1)下列结构中不具有细胞壁的是( )A.伞藻细胞B.棉花叶肉细胞C.烟草花叶病毒D.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答案C2.(2018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5)对下列几种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可在拟核区转录形成mRNAB.伞藻没有由膜包被的细胞器C.蓝细菌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D.酵母菌在质膜上进行需氧呼吸答案A考点一细胞概述1.(2019浙江4月选考,3,2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的几点说明
舟山中学陈俊
教材中设置的每一个实验都有其相应的目的,但因各种原因有些实验常被老师们忽略。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就是常被老师们教学时忽略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活动被安排在细胞膜这节内容里的开头,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对细胞膜的性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教学做好铺垫。
下面就这一实验引发出的几个问题做如下说明,与同仁交流。
1.实验原理
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而死细胞的质膜则丧失了这种能力,实验的染料(红墨水)能进入死细胞将细胞染色。
成熟的玉米种子中有胚和胚乳,胚细胞具有生命活性,胚乳细胞已不具生命活性,这是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玉米种子结构(图1)的相关知识,学
生是在初一阶段学习的,对于高二的学生来
说大多已经遗忘,故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需
要对其做一复习回顾。
让学生了解胚细胞具
有生命活性,胚乳细胞已不具生命活性,具
体的缘由当然不必对学生进行深入介绍。
而
作为教师自身应当对胚乳的发育过程有所了
解:在玉米种子形成过程中,受精极核先发
图1 玉米种子的结构
育成胚乳细胞核,游离核。
随着核数的增加,
核和原生质逐渐由于中央液泡的出现,而被挤向胚囊的四周,胚囊的珠孔端和合点端较为密集,而胚囊的侧方则仅分布成一薄层。
胚乳核分裂到一定阶段,即向细胞时期过渡,这时在游离核之间形成细胞壁,并进行细胞质的分隔,成为细胞,即为胚乳细胞,整个组织称为胚乳。
到了一定时期,胚乳细胞凋亡,不再具有选择透过性,这是由基因来决定的。
2.实验的变量
本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是高中生物学中首次出现的有分组设置、有变量的实验。
通过实验,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分组对照及对三种变量的理解。
在此之前出现的几个实验都是关于检测或观察类的,比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这个实验更符合实验设计类的特点,通过对照实验方法体会到生物实验设计的一般框架,所以,教师们在对待这个内容时应当充分重视,为学生往后学习
实验设计类问题埋下健硕的种子。
3.观察与记录
该实验并没有出现实验结果的记录要求,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也是针对籽粒中胚颜色的说明,而教材后面的“思考与练习”中有相关内容的出现。
其实我们在本实验观察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胚乳颜色和滴加红墨水前后的颜色的变化进行记录,并要求学生设计出相应的记录表格。
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个关于玉米籽粒胚和胚乳的颜色的记录表:
分组处理
煮过的玉米籽粒未煮过的玉米籽粒
染色前染色后染色前染色后
胚的颜色
胚乳的颜色
4.浸种的目的
实验第一步需“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这一操作过程的目的是增强种子胚的呼吸作用(生命活力),便于实验结果更清楚。
而实际操作过程浸泡的时间,还与玉米籽粒的状态有关,如果是干的玉米籽粒需要较长时间,如果是新鲜的种子或者刚保存的玉米籽粒一般不需要浸泡这么长时间。
总体上以籽粒是否泡胀为标准。
5.种子切割
对于实验中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籽
粒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
籽粒这个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应当沿胚的中线
纵向切开,如图2所示,这样可以较好的显示
出籽粒的胚乳和胚的部分。
6.染色
实验时,当我们“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我们可能会发现实验组籽粒中的胚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这是为什么?在我们用刀片切割胚时,肯定会损伤部分细胞,破损的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被红墨水染上红色,使切面呈现淡淡的红色,这在实验操作中是较难避免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个别籽粒的胚切面颜色很红,几乎和胚乳一样。
对于这一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是自己分析,相互讨论。
因为在随意取得的玉米籽粒中,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种子都是活的,死亡的种子(部分胚细胞或大多胚细胞已死亡)就会出现胚和胚乳一样都染上深红色。
据此,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统计玉米籽粒的活力。
(责编:周应章)
图2 种子的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