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平台解决方案(重庆电视台)

合集下载

区县融媒体平台及直播车建设方案探讨

区县融媒体平台及直播车建设方案探讨

区县融媒体平台及直播车建设方案探讨摘要:当下国内大部分区县都在整合原电视台和报社及各宣传单位成立融媒体中心,本文主要针对成立融媒体中心后的融媒体平台和融媒体直播车的建设提出建议,防止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关键词:融媒体平台全媒体指挥调度 PGC/UGC 融合内容生产融媒体直播车前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响应中央号召把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内容,把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主流舆论阵地和宣传平台,以及接受群众监督与群众沟通的交流平台。

国内地级市和区县都在成立融媒体中心,本文主要针对区县融媒体平台及融媒体转播车的建设方案作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探讨。

一、区县融媒体平台1、建设思路(1)融媒体平台系统是一个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本地化多渠道多形态内容采集汇聚;支持与上下级等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共享和应用对接;支持将本级党委政府、广播电视台开办的网站、内部报刊、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第三方账号等所有区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

(2)在融媒体内容策划、采编、传播、评价等方面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手段,支持快速完成区县级媒体机构整合实现中心资源的统一存储、管理,提升中心资源的共享能力。

(3)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智慧城市建设需求,补齐现有平台建设和应用传播的短板。

(4)利用媒体大数据技术,实时掌握用户动态数据,以数据反馈为支撑,构建与用户的双向服务与反馈机制,建立以用户为导向的内容生产服务模式及有效的中心内部领导决策机制。

(5)建设功能强大的本地化政务互动、自媒体入驻、便民资讯服务、商务拓展等应用。

2、主要业务实现需求(1)融合多媒体内容采集。

须支持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及自媒体形式等在内的多形态内容采集收录。

支持传统报业、电视台、电台视音频节目内容的采编汇聚;支持互联网用户采集上传(UGC);支持全媒体记者采集回传(PGC)。

支持LivePGC移动采编客户端:支持全媒体记者运用5G传输、移动手机终端、新闻发布系统等,支持记者时间收集、制作、回传来自新闻现场的新动态、包括直播与图、文、音、视等不同形式的新闻内容。

广电行业融合媒体云平台安全解决方案

广电行业融合媒体云平台安全解决方案

包 括 SQL注 入 、XSS、命 令 注 入 、跨 站 请 求 伪 造 、非 法 上 整 、数 据 明文 传输 被 监 听 、内存 信 息 泄 露 、ARP攻 击 等 ;
广J罄f电嬲信詹 ·WWW.rti.cn 2S
虚拟 化 通信 ,虚 机 通信 模式 基 本在 大 二层 网络 环境 中 ,传 统 构 ,确保 以云 为基 础 的业 务信 息系 统 安全 。
的安 全威 胁 难 以发 觉 ,主 要是 针 对云 内的流 量无 法 向传 统 网 越 大 、价 值越 高 ,安 全威 胁 也就 越高 。因此 融合媒 体 云平 台

络 一 样 全方 位 的进 行监 控 。而 在 融合 媒体 云 平 台 内承载 着集 内面 临着 数据 泄 露 、篡改 等 安全 隐患 。
是 融 合媒 体 云平 台 面 临的 重要 风 险之 一 ,在 云平 台 内 ,如用 目的 ;虚 拟机 内 存泄露 ,当 虚拟机 共 享或 者重 新 分配 硬件 资 户 隔 离 、 区域 隔离 措施 不 当 ,这 类威 胁将 会 更快 、更迅 速的 源 时 会造 成很 多 的安全 风 险 ,信 息 可能会 在 虚拟 机之 间泄露 ;
在 云 平 台 内部 进 行 传播 ,给云 平 台带 来极 大 的安 全 隐患 。 虚 拟 机 动 态 迁 移 ,利用 虚 拟 化 技 术 能快 速 实现 VM 的 动 态 (3)融合 媒 体 云平 台 承载 着各 类 业务 系 统 ,仍然 面 临着 迁 移 ,同时带 来 新的 安全 风 险包 括安 全 策略 不能 实 时协 同调
成 播 控 平台 、内容 采集 平 台 、各 类业 务应 用 都将 面 临着 新技 (2)隔离 失效 风 险
术 引入 的安 全威 胁 ,如 何 打造 一 个安 全 的融 合媒 体 云平 台迫

以技术促融合 以融合促发展——访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书记、总裁牟丰京

以技术促融合 以融合促发展——访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书记、总裁牟丰京

054的需要。

虽然重庆广电集团(总台)财力有限,但是再紧张也要挤出资金来满足融媒体生产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这些年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也不小,每年七八千万支持媒体融合的工作。

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的传统的线性播出和单向传播的局面,变成了双向互动传播。

李幼林:与兄弟台相比,重庆广电集团(总台)的车载4K 融合生产中心有哪些特点?牟丰京:车载4K融媒体生产中心的主体,是一辆外形颇为炫酷的超高清转播车,长约17米,高3.8米,双侧拉展之后,宽约5.5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我们以视听媒体资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为重心,建设统一的视听媒体资源管理运营平台,在实现集团层面资源统筹管理和流通运营的基础上,逐步整合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机构、传输机构和新兴媒体及社会化媒体的视听内容资源,建设适应各类媒介传播主体需求的媒体内容资源汇聚、分发、交易、订制、版权管理的综合业务平台。

针对媒体融合传播新特点,我们打破内部传统媒体的格局,进行了全新的顶层设计,整合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频率、视界网、移动客户端等所有新闻资讯传播机构,成立了融媒体新闻中心,建立了全新建制的编委会,建设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了“统一指挥、统一采编、统一产品、统一考核、统一运营”,形成了“一支队伍+N个平台”的新的传播格局。

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合和相加阶段,一步跨越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相融阶段。

这一新的传播体系在智博会、全国两会等重大宣传战役中,推出了一大批受众喜闻乐见的融合新闻产品,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面对新传播格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强化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内容生产之外,必须将流媒体直播、无人机航拍、AR、VR、动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入内容生产,通过内容生产的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开发出多形式多种类“准、新、微、快”的融媒体产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向不同的受众进行分发传播,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泛关注、广泛传播。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作者:张博文李昊罗时全来源:《演艺科技》2016年第08期[摘要]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例,介绍现阶段市县级广电中心的建设思路,重点分析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路、平台架构及设计步骤,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等。

[关键词]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云平台;指挥调度系统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8.002随着新型媒体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广电行业如何在发展浪潮中寻找新的建设思路?笔者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璧山广电中心)为例,重点介绍现阶段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

1 广电中心的整体开放性遵循媒体与民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思路,璧山广电中心的设计重点考虑了电视台的开放性。

璧山广电中心地处文化中心的核心区,人流密集。

据此,广电中心一层区域设置为公众互动体验中心,将人流引入到电视台内部,感受电视台的文化和魅力。

整个参观区域由一条参观走廊贯通,周边设置体感交互区、讲座交流区、演播室体验区、音乐录音室、休息区以及全媒体核心演播厅,如图1所示。

2 融合媒体平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指导意见,融合媒体平台建设应该是多层面的,引入微博、微信互动资源,建设网络云平台等。

每个电视台的情况不同,对融合的理解和可实施度也不同。

大多数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只是简单地将电视节目进行拆条后推送到网站或手机APP,但真正的融合不单是节目播发渠道的融合,应是涵盖节目前期选题策划到节目拍摄、制作、播发全流程的融合。

落到实处,融合媒体平台起到基础和辅助的作用。

2.1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路融合媒体平台具有面向多终端接收的特点,按照节目内容多来源汇聚、多形态生产、多渠道发布的形式,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的新型广播电视媒体技术平台。

为了有效降低市县级广电中心新媒体建设成本和维护代价,可以通过互联网云服务协同,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微博、微信等渠道拓展为节目内容汇聚和发布通道。

媒体融合实施方案

媒体融合实施方案

媒体融合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传媒行业的大势所趋。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内容的整合,更涉及到传播渠道、经营模式、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公司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机遇。

二、目标定位1.建立一个集内容生产、传播、运营于一体的全媒体报道平台。

2.提升公司在媒体融合领域的竞争力,实现业务多元化。

3.培养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跨媒体技能的团队。

三、实施方案1.内容生产(1)设立内容策划小组,负责整体内容策划和选题。

(2)加强原创内容生产,提高内容质量。

(3)引入技术,实现内容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传播渠道(1)整合公司现有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网站、社交媒体等。

(2)建立传播矩阵,实现多渠道传播。

(3)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传播策略。

3.技术创新(1)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

(2)开发全媒体报道平台,实现内容的一次生产、多渠道分发。

(3)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媒体报道中的应用。

4.运营模式(1)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拓展业务范围。

(2)引入广告、电商、会员服务等多元化盈利模式。

(3)建立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

5.团队建设(1)引进具备跨媒体技能的人才,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2)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创新意识和技能水平。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媒体融合实践。

四、实施步骤1.筹备阶段:完成项目策划、团队组建、资源整合等工作。

2.实施阶段:按照方案内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

3.调整优化阶段: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1.提高公司在媒体融合领域的竞争力。

2.实现业务多元化,拓展公司收入来源。

3.培养一支具备创新意识和跨媒体技能的团队。

4.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增强市场影响力。

六、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新技术引入可能带来的技术难题和风险。

2.市场风险:媒体融合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一、芒果TV与湖南卫视。

1. 背景。

湖南卫视一直是国内电视界的王牌,有着众多知名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制作团队。

芒果TV原本是湖南卫视旗下的视频网站,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下,它与湖南卫视进行了深度的融合转型。

2. 融合举措。

技术协同:在播放技术、互动技术等方面协同发展。

芒果TV开发了很多适合网络观看的功能,如高清流畅播放、弹幕互动等。

而湖南卫视在节目制作中也会考虑如何更好地与这些网络技术相结合,例如一些晚会节目会设置网络投票、实时互动环节,观众可以通过芒果TV参与互动,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

3. 成果。

芒果TV成为国内视频网站中的重要力量,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并且通过会员服务、广告投放等实现了盈利。

湖南卫视也借助芒果TV的网络影响力,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些湖南卫视的节目通过芒果TV在海外也有了一定的传播,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与旗下媒体融合。

1. 背景。

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旗下统一的产业平台和资本平台。

它整合了SMG旗下众多的广播电视资源,面临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融合发展的挑战。

2. 融合举措。

全渠道布局:构建了包括有线电视网络、IPTV、OTT(互联网电视)、移动端应用等多渠道的媒体传播体系。

例如旗下的百视通在IPTV和OTT领域有着广泛的布局。

通过这些渠道,将原本只在广播电视上播出的内容,如上海本地的新闻资讯、文化节目等,传播到更多的终端设备上。

内容创新与整合:东方明珠新媒体整合了SMG旗下的新闻、娱乐、体育等各类节目资源,进行重新编排和创新。

比如将新闻节目进行碎片化处理,制作成适合移动端传播的短视频,同时在有线电视和网络平台上进行多轮推送。

在娱乐内容方面,推出了一些结合上海本地文化特色的综艺和电视剧,通过不同渠道进行推广,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智慧媒体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媒体。

关于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

关于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

关于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媒体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和整合,通过技术手段和内容创新,实现多媒体形式的互补和互动。

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媒体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提升媒体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就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媒体融合的实施需要构建多媒体平台。

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集合多种媒体形式的平台,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

这样的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更多元的体验,也有利于媒体内容的传播和传播效果的提升。

其次,媒体融合的实施需要加强技术支持。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形式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媒体融合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提升媒体内容的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

只有不断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媒体融合的实施效果。

再次,媒体融合的实施需要加强内容创新。

内容是媒体融合的核心,优质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因此,媒体融合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内容主题,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内容的融合也需要注重跨界合作,吸引更多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内容,提升用户的体验和粘性。

最后,媒体融合的实施需要加强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媒体融合的重要指标,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价值。

因此,媒体融合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和优化,包括界面设计、交互体验、个性化推荐等方面,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的实施方案需要构建多媒体平台、加强技术支持、加强内容创新和加强用户体验。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媒体融合的目标,推动媒体产业的发展,提升媒体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媒体融合的实施,共同推动媒体融合事业的发展。

智慧融媒体生产与分发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智慧融媒体生产与分发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智慧融媒体生产与分发平台总体方案设计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3)1.1项目概述 (3)1.2项目需求 (3)1.3项目建设目标 (5)1.3.1总体建设目标 (5)1.3.2阶段目标 (5)1.4项目设计依据 (6)1.4.1设计原则 (6)1.4.2设计遵循规范 (7)第2章系统关键设计点 (9)2.1对项目的产品/技术储备 (9)2.2新闻指挥策划设计 (10)2.3集成桌面 (11)2.4共享审片子系统 (12)2.4.1OTT系统架构 (12)2.4.2OTT系统功能描述 (13)2.5应急系统设计 (14)2.5.1应急触发条件 (15)2.5.2应急如何切换 (15)2.5.3系统结构 (15)2.5.4应急设计 (17)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 (17)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17)3.2系统拓扑图 (20)3.3总体业务流程分析 (20)3.3.1全媒体业务汇聚设计 (21)3.3.2地方通联流程设计 (21)3.3.3记者站节目制作流程设计 (21)3.3.4全媒体记者工作流程设计 (22)3.3.5电视预热流程设计 (22)3.3.6电视生产流程 (22)3.3.7新媒体生产流程 (23)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概述2014年8月18日,中央要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臻成熟,各大媒体集团已经将云计算技术作为改变信息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

融媒体中心方案

融媒体中心方案

融媒体中心方案第1篇融媒体中心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大趋势。

为响应国家关于媒体融合的战略部署,提高媒体传播效率,增强媒体影响力,本项目旨在构建一个集内容生产、管理、分发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

二、项目目标1. 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实现内容的一次生产、多次加工、多元发布。

2. 提高内容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 提升内容质量,增强用户粘性。

4. 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受众覆盖范围。

5. 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

三、项目内容1. 内容生产与管理平台- 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生产。

- 搭建内容管理平台,对各类媒体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分类、存储、检索和再利用。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审核、标签化、智能推荐等功能。

2. 内容分发与传播平台- 构建多元化的内容分发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站、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户外大屏等。

- 实现跨平台内容同步,确保内容在各个渠道的一致性和时效性。

-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传播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优化内容分发策略。

3. 媒体资源整合与运营- 整合内外部媒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 构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提高内容生产与传播效率。

- 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技术与安全保障- 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架构,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数据安全。

- 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满足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四、实施方案1. 项目筹备- 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表。

-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行业现状、竞争对手和发展趋势。

-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包括技术路线、平台架构、运营策略等。

2. 平台建设- 按照设计方案,分阶段开展平台建设。

- 选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 完成系统开发、测试和部署工作。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例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例

市县级广电中心融合媒体平台建设--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

张博文;李昊;罗时全
【期刊名称】《演艺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8
【摘要】以重庆璧山区广电中心为例,介绍现阶段市县级广电中心的建设思路,重点分析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思路、平台架构及设计步骤,全媒体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等。

【总页数】6页(P3-8)
【作者】张博文;李昊;罗时全
【作者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045;重庆璧山广播电视台,重庆 40276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媒综合体设计——以武汉广电中心和河南广电新台址投标方案为例 [J], 盛夏
2.广播电视建筑设计——以塞舌尔广电中心工程为例 [J], 周洋
3.项目标前施组与标后施组的编制差异性探讨——以杭州余杭广电中心项目为例[J], 孙晓妹
4.市县级融合媒体平台建设 [J], 刘洪强;李睿
5.媒体融合环境下县级电视台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以肇庆高新区广电中心为例 [J], 梁志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融媒体中心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融媒体中心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融媒体中心建设综合解决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目标与定位 (4)二、需求分析 (5)2.1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7)2.2 技术平台需求 (8)2.3 内容资源需求 (9)2.4 运营与管理需求 (10)三、方案设计 (11)3.1 总体架构设计 (13)3.2 信息技术平台设计 (14)3.2.1 数据库设计 (15)3.2.2 云计算平台 (16)3.3 内容生产与管理 (17)3.3.1 短视频内容生产 (18)3.3.2 文章内容生产 (19)3.3.3 直播内容生产 (20)3.4 内容分发与推广 (21)3.4.1 分发网络设计 (23)3.4.2 内容推送策略 (25)3.5 运营与管理模式 (26)3.5.1 内容运营策略 (27)3.5.2 用户运营策略 (28)3.5.3 数据分析与优化 (29)四、实施计划 (30)4.1 项目启动与团队组建 (30)4.2 技术研发与部署 (31)4.3 内容资源整合与采集 (33)4.4 测试与上线 (34)4.5 运营与维护 (35)五、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7)5.1 技术风险与应对 (39)5.2 内容风险与应对 (40)5.3 运营风险与应对 (42)六、总结与展望 (43)6.1 解决方案总结 (45)6.2 发展前景展望 (46)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体多面的融媒体格局。

融媒体中心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载体,其建设不仅关乎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更是提升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融媒体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构建一个高效、协同、智能的融媒体平台,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广泛覆盖。

该方案还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通过丰富的互动功能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本解决方案将围绕融媒体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生产与加工、传播渠道拓展、用户服务与互动、运营管理与数据分析等关键环节展开,为媒体单位提供全面、系统的建设指导和服务支持。

新一代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新一代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据等技术可以承载更多的应用,使台站的自动化播出管理更加智能。

未来收集到更详细的外部信息,可以与发射机监测无线信息进行拟合,探索出无线电在动态环境下的传播规律,进而指导更智能的发射播出,更好地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服务。

参考文献:[1] 付源.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5):25-26.[2] 姜福成.云计算的基础结构设计和云应用服务[J ].软件,2014(07):97-102.[3] 张勇.基于SDR 的调频广播监测系统应用[J ].中国有线电视,新一代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摘 要】 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和网络视听节目多元化发展现状,结合重庆广电监管工作实际,应用多项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建设新一代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实现对传统广播电视和网络新媒体的统一监管,全面有效提升媒体融合的综合监管能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统一监管平台【中图分类号】 TN93 【文献标识码】 B 【DOI 编码】10.16171/ki.rtbe.201900011021【本文献信息】冉军,龙志成.新一代媒体融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设计[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Vol.46(11).A New Generation of Media Convergence Monitoring PlatformRan Jun 1, Long Zhicheng 2(Chongq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Monitoring Station, Chongqing 401147, China)1(Chongqing Information Network Audio-visual Program Communication Supervision Center, Chongqing 401147, China)2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media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network audio-visual programs, combined with thesupervision task from Chongqing Radio and Television Administrator, a new generation of media integration supervision platform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by using a number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unified supervision of traditional radio and television and new network media, and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capacity in the integrated media comprehensively and effectively.Keywords Media convergent develop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Unified monitoring platform冉军1,龙志成2(重庆广播电视监测台,重庆 401147)1(重庆市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重庆 401147)20 引言随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建设、网络视听节目多元化发展,广播电视媒体监管面临多媒体形态、多网络传播、多终端服务,以及应用环境多元化、分众化、碎片化等严峻形势。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总体架构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总体架构

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总体架构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云平台(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Integrated Media Cloud Platform),简称BTIMCP。

该平台旨在整合广播电视台的各项业务,包括节目制作、编播、传输、存储和管理等,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BTIMCP的总体架构如下:1.前端用户接口层:提供用户登录、权限管理、界面展示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移动应用等方式访问平台。

2.服务管理层:负责管理各项业务服务,包括内容制作、编播、传输等。

服务管理层包括以下子模块:-内容管理:负责管理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媒资库、素材管理等功能。

-编播管理:提供电视节目的编排、转码、播出计划管理等功能。

-传输管理:包括信号接收、信号传输、互联网传输等功能。

3.数据存储层:负责存储广播电视台的各类数据,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

数据存储层可以使用云存储技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4.数据处理层:负责对存储在云平台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转码。

数据处理层可以使用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5.安全管理层:负责平台的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功能。

安全管理层可以使用防火墙、加密通道等技术,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6.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提供云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可以使用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扩展。

7.后台管理层:提供平台的后台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权限分配、业务监控等。

后台管理层可以使用大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在BTIMCP中,用户可以通过前端用户接口层访问各项功能,包括节目制作、编播计划、素材查找等。

平台通过服务管理层提供相应的服务,通过数据存储层存储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层处理数据。

平台通过云计算基础设施层提供云计算资源,通过安全管理层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后台管理层提供管理功能。

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第2篇
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成为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旨在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提高内容传播效率,扩大传播覆盖面,增强用户体验,本方案将从平台架构、功能设计、技术路线、实施策略等方面,制定一套详细、合规的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四、核心功能
1.内容管理:支持多渠道内容采集、编辑、审核、发布,实现内容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2.用户管理:实现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数据的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
3.互动交流:提供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功能,增强用户参与度。
4.传播分析:实时监测内容传播效果,为内容优化、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1.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确保平台稳定运行。
2.数据资源层:整合各类媒体内容,构建统一的数据资源库,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3.平台服务层:提供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传播分析等服务,满足业务需求。
4.应用层:开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应用,包括网站、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
5.安全与合规层:确保平台内容、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安全与合规。
5.上线运营:完成系统部署,启动运营,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服务。
6.后期维护:建立长期维护机制,定期更新内容,保障系统安全。
七、风险管理
1.技术风险:通过技术评审、定期技术培训等方式降低技术风险。
2.内容风险: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确保内容合规。
3.数据风险:实施数据备份、加密和访问控制,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支持多格式内容采集、编辑、排版。
-实现内容审核、发布流程自动化。
-提供版本管理、权限控制等管理功能。
2.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启动背景 (3)1.2 项目目标设定 (3)1.3 行业发展趋势 (3)第二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4)2.1 市场环境分析 (4)2.2 竞争态势分析 (4)2.3 用户需求分析 (5)第三章:融媒体平台设计 (5)3.1 平台架构设计 (5)3.1.1 数据层 (5)3.1.2 业务逻辑层 (5)3.1.3 接口层 (5)3.1.4 前端展示层 (6)3.2 功能模块划分 (6)3.2.1 内容管理模块 (6)3.2.2 用户管理模块 (6)3.2.3 推荐算法模块 (6)3.2.4 社交互动模块 (6)3.3 用户界面设计 (7)3.3.1 清晰明了 (7)3.3.2 统一风格 (7)3.3.3 响应式设计 (7)3.3.4 人性化设计 (7)3.3.5 安全保障 (7)第四章:内容生产与管理 (7)4.1 内容生产流程 (7)4.2 内容审核机制 (8)4.3 内容版权管理 (8)第五章:技术支持与保障 (8)5.1 技术选型与开发 (8)5.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9)5.3 系统运维与优化 (9)第六章:营销推广策略 (10)6.1 品牌建设与推广 (10)6.1.1 品牌定位 (10)6.1.2 品牌核心价值 (10)6.1.3 品牌推广策略 (10)6.2 用户增长策略 (10)6.2.1 用户画像 (10)6.2.2 用户增长渠道 (11)6.2.3 用户活跃度提升 (11)6.3 合作伙伴拓展 (11)6.3.1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 (11)6.3.2 合作方式 (11)6.3.3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 (11)第七章:商业模式摸索 (11)7.1 盈利模式设计 (12)7.2 商业模式创新 (12)7.3 资本运作策略 (12)第八章:风险管理与应对 (13)8.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3)8.1.1 风险识别 (13)8.1.2 风险评估 (13)8.2 风险防范与控制 (13)8.2.1 技术风险防范与控制 (13)8.2.2 市场风险防范与控制 (14)8.2.3 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14)8.2.4 运营风险防范与控制 (14)8.2.5 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 (14)8.3 应对策略制定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测 (14)9.1 项目实施计划 (14)9.1.1 项目启动 (15)9.1.2 项目实施阶段 (15)9.1.3 项目验收与交付 (15)9.2 项目进度监控 (15)9.2.1 制定进度计划 (15)9.2.2 进度跟踪与汇报 (15)9.2.3 风险预警与应对 (16)9.3 项目成果评估 (16)9.3.1 功能评估 (16)9.3.2 用户体验评估 (16)9.3.3 市场表现评估 (16)9.3.4 运营效果评估 (16)9.3.5 项目成本与效益评估 (16)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6)10.1 项目总结 (16)10.2 发展前景分析 (17)10.3 未来规划与建议 (17)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启动背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融媒体中心方案

融媒体中心方案

融媒体中心方案尊敬的读者:融媒体中心方案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融媒体中心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建设步骤、技术设备和团队构建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方案目标和功能融媒体中心旨在整合各种传媒渠道,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发布和传播。

其主要功能包括:1. 整合传媒资源:融媒体中心将集合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多种媒体形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

通过整合财经、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类信息,提供读者多维度、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2. 多媒体报道:通过使用视频、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手段,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方式。

有效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喜好和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3. 实时新闻发布:融媒体中心具备高效的采编、制作、发布能力,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资讯。

无论是灾害事故、重大事件还是体育赛事,都能迅速、准确地将新闻内容传达给读者。

4. 多渠道传播:融媒体中心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多个渠道,将新闻信息传达到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中。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实现与读者的双向沟通和信息共享。

二、建设步骤1. 项目调研和规划:了解当地传媒市场的需求和现状,确定融媒体中心的定位和规模。

综合考虑技术设备、人员配备、空间需求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详细规划。

2. 技术设备采购和建设:根据规划需求,选购适合中心功能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包括新闻采编系统、多媒体编辑软件、服务器、摄像机等。

同时,建设配套的网络设施,确保信息传输畅通。

3. 人员团队组建和培训:招募专业的记者、编辑、摄影师等人员,组建融媒体中心的工作团队。

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多媒体报道和制作能力,保证融媒体工作的高效运行。

4. 内容创作和发布:融媒体中心需要依托强大的内容创作团队,编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和多媒体作品。

通过多渠道发布新闻内容,实现信息的广泛传播。

三、技术设备为保证融媒体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所需的主要技术设备:1. 新闻采编系统:提供全流程的新闻制作、采编、编辑和发布功能,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快速制作和发布。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与内容创作解决方案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与内容创作解决方案

传媒行业融媒体平台与内容创作解决方案第一章融媒体平台概述 (2)1.1 融媒体平台发展背景 (2)1.2 融媒体平台特点与优势 (2)1.2.1 特点 (3)1.2.2 优势 (3)1.3 融媒体平台发展趋势 (3)1.3.1 内容创新 (3)1.3.2 技术驱动 (3)1.3.3 产业融合 (3)1.3.4 平台生态建设 (3)1.3.5 国际化发展 (4)第二章平台架构与功能设计 (4)2.1 平台架构设计 (4)2.2 功能模块划分 (4)2.3 平台安全与稳定性 (5)第三章内容创作与管理 (5)3.1 内容创作流程 (5)3.1.1 需求分析 (5)3.1.2 策划与规划 (5)3.1.3 撰稿与制作 (5)3.1.4 审核与修改 (6)3.1.5 发布与推广 (6)3.2 内容审核与管理 (6)3.2.1 审核标准与规范 (6)3.2.2 审核流程与制度 (6)3.2.3 审核人员培训与管理 (6)3.2.4 审核结果处理 (6)3.3 内容版权保护 (6)3.3.1 版权登记与备案 (6)3.3.2 版权监测与预警 (6)3.3.3 版权合作与授权 (7)3.3.4 技术手段保护 (7)第四章用户需求分析 (7)4.1 用户画像构建 (7)4.2 用户需求挖掘 (7)4.3 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 (8)第五章内容推荐与个性化服务 (8)5.1 内容推荐算法 (8)5.2 个性化服务策略 (8)5.3 用户行为数据挖掘 (9)第六章营销与商业化 (9)6.1 广告投放策略 (9)6.2 付费内容与服务 (9)6.3 跨界合作与品牌推广 (10)第七章平台运营与管理 (10)7.1 运营策略与方法 (10)7.1.1 定位与目标设定 (10)7.1.2 内容策划与优化 (10)7.1.3 用户运营与管理 (11)7.1.4 营销推广与变现 (11)7.2 平台推广与品牌建设 (11)7.2.1 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观 (11)7.2.2 品牌推广渠道与策略 (11)7.2.3 品牌形象塑造与维护 (11)7.3 平台风险管理与应对 (12)7.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3.2 风险防范与控制 (12)7.3.3 应对策略与措施 (12)第八章技术支持与创新 (12)8.1 技术框架与选型 (12)8.2 技术升级与迭代 (13)8.3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13)第九章融媒体平台与政策法规 (13)9.1 政策法规对平台的影响 (13)9.2 平台合规性建设 (14)9.3 政策法规应对策略 (14)第十章融媒体平台发展前景与挑战 (15)10.1 前景展望 (15)10.2 发展挑战 (15)10.3 应对策略与建议 (15),第一章融媒体平台概述1.1 融媒体平台发展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合,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融媒体解决方案

融媒体解决方案

融媒体解决方案第1篇融媒体解决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传播途径日益多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已成为传播领域的一大趋势。

为响应国家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提高媒体传播效率,拓宽传播渠道,本方案旨在为甲方面向未来发展,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融媒体解决方案。

二、目标定位1. 整合甲方现有媒体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传播效果最大化。

2. 构建多元化的内容生产与分发体系,提高内容质量和传播效率。

3. 拓展新兴媒体渠道,提升甲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 确保方案合法合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三、核心策略1. 内容融合:整合甲方各类媒体资源,实现内容的一体化生产和多样化表达。

- 优化内容生产流程,提高内容质量和时效性。

- 创新表达形式,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

2. 渠道融合:打造多元化传播渠道,提升信息传播覆盖面。

- 拓展新兴媒体渠道,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

- 优化现有媒体渠道,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3. 技术融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媒体运营效率。

-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传播。

- 构建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

4. 管理融合: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合法合规运营。

-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内容安全和信息安全。

-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团队素质和合规意识。

四、实施方案1. 内容生产- 设立内容策划部门,负责整体内容规划与选题。

- 招聘专业编辑、记者,提高内容采编能力。

- 加强与外部内容创作者、机构合作,丰富内容来源。

2. 渠道拓展-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进行内容推广。

- 开发甲方自有APP、网站,提升品牌形象。

- 与其他媒体机构开展合作,实现内容互推。

3. 技术研发与应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实现内容个性化推荐。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内容审核和传播效率。

- 构建云平台,实现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XX融媒体中心技术方案

XX融媒体中心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况:根据中央和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结合现有的数字电视采编播系统,增加融合媒体资源管理平台、融合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系统等,并完善现有的广播电台制播存系统,整合成一个适应融合媒体时代发展需求的融合媒体平台。

1.建设背景为适应新时代节目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协同生产,XX地区广播电视台开展全台多媒体生产平台的建设,采用先进的IT技术,打造具有XX 地区广播电视台特色的融媒体协同生产平台,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关键环节,精心设置体系架构,形成“一次采集、多种工具生产、多渠道媒体传播”的工作格局。

推进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业务相加”到“业务协同”,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传统主流传播平台,拓展占领新型主流传播阵地,全力打造本地特色的移动传播矩阵,传播主流新闻价值,引领主流思想舆论。

2.建设目标本次项目的设计主要考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协同化生产,积极引入新的理念与技术,建设一套多来源汇聚、指挥调度、选题申报、素材采集、融媒体生产、可视化展示、融媒体分发为一体的融媒体协同生产云平台,提供内容汇聚、生产、管理、分发等一站式服务,以内容为主线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在为现有广播电视服务的同时,能够面向互联网,使内容的来源更广,内容的发布更及时、更全面,业务的表现形态和交互方式更多样化。

打破我台现有传统电视生产与新媒体生产之间的界限,实现高效交互、全面共享、业务协同和统一服务,最终实现我台所有媒体业务都通过该平台上进行生产发布。

适应党和政府的舆论宣传需要,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造出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节目生产与传播体系。

在总体业务上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私有云协同高清电视制播建设一套符合我台实际使用需求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融媒体协同生产制播私有云,具备新闻电视节目制作、演播室直播需要的文稿、节目编辑制作、节目打包及成品下载、演播室直播服务、送播、媒资管理等功能。

融媒体中心实施方案

融媒体中心实施方案

融媒体中心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旨在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二、目标。

1.整合资源,提升传播效率。

通过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实现信息的跨平台传播,提高传播的覆盖面和深度。

2.提升内容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融合不同媒体形式和内容类型,提升信息的质量和多样性,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3.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

通过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三、实施方案。

1.资源整合。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共享和传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内容生产。

建立多媒体内容生产团队,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生产能力,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同时,加强原创内容的生产,提升内容质量和独特性。

3.技术支持。

引入先进的融媒体技术,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体验。

建立智能化的信息传播系统,实现信息的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传播,提高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4.品牌建设。

加强融媒体中心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

四、实施效果。

1.资源整合的实施,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覆盖面,加强了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形成了良好的传播生态。

2.内容质量的提升,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关注和参与。

3.技术支持的引入,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加强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粘性和留存率。

4.品牌形象的树立,提升了融媒体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吸引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支持。

五、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媒体 工具
• 台内自建 • 往往是异构平台 • 固定成本大 • 自己掌控自己运维
专业云计 算技术
专业公有云及云 服务
✓ 第三方数据中心 ✓ 相对标准的软硬件架构 ✓ 按需收费 ✓ 无需运维
小结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 从IT到DT的演进DT IT
全媒体应用体系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SQL
存储
数据库
结构复杂 共享效率低 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困难 难以适应业务变化
平台+工具
从传统架构到大数据架构 演示
以数据为核心,
适应大数据发展的 革新设计
开放的 REST接口
类 数据对


典型代表
媒体文 视频文件、音频文件


源 通用文 文档、图片、超文本、

工程文件
元数据 描述、编目数据
关系
目录结构,素材节目关 系
• 安全 (集群存储+分区隔离+AB ) (应用主备与虚拟机漂移的 适配)
• ……
读I/O
写I/O
AMFS文件管理系统
API
磁盘管理 文件管理
磁盘 任务调度
磁盘Cache
磁盘I/O
HD1
HD2
HD3
HD4
HD5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Paa S层
IaaS 层
从传统架构到大数据架构
File (POSIX)
• vGPU
• 一颗物理GPU虚拟化成多颗vGPU
• 每颗物理GPU支持多台虚拟机
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虚拟机 OS OS OS OS OS OS OS OS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 动动动动动动动动
HYPERVISOR
• 虚每拟机颗虚拟物机虚理拟G机虚P拟U机只虚拟支机虚持拟一机虚台拟机虚虚拟拟机机
OS OS OS OS OS OS OS OS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显卡驱 动动动动动动动动
HYPERVISOR
物理 物理 物理 物理 GPU GPU GPU GPU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 流程再造
繁琐 的流 程
互联网 时代的
协较同复杂 的生产
工具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互联网的生产工生具产的对象不仅仅是视频
• 支持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的混 编混排
• 拼写检查,查重,字数统计 • 对照编辑,参照编辑 • 中文校对、外文校对 • 批注的插入 • 留痕,可追溯
vGPU Manager
vG
vG
vG
vG
vG
vG
vG
vG
PU PU PU PU PU PU PU PU
物理 GPU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演示
媒体基础资源的云化
媒体桌面—非编在虚拟化上面 应用
台内网非编虚拟化
公有云非编虚拟化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媒体基础资源的云化
演示
• 基于云资源的组网
配 基础数 业务配置,系统配置 置据
索 全文索 Solr Index 引引
快速索 内存访问索引 引
日 运行日 系统运行日志 志志
资源日 资源生命周期日志 志
存储方案可行性推演
对象存储,写少读多
对象存储,特征优化(WnR1, W1Rn) 键值存储,列存储 图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RDBMS的集 群分析) EXT4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媒体基础资源的云化
• 基于云资源的组网
统一管理
云端新闻网
混合组网
专业媒体工 具
按需使用
云端制作网
快速交付
专业云计算 技术
专业公有云及云服务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系统集成的实践
• GPU虚拟化后的软件适配 (非编应用虚拟化)
• AMFS适配 (收录媒体服务器虚拟化)
• 有效实现即编即览的效果 • 提供组件级模板,实现组件可视化拖
拽 • 面向WEB端、移动终端提供富图片制
H5轻 应用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互联网的生产工生具产的对象不仅仅是视频
• 快速制作相应的图表化新闻产品工具 • 丰富的图标库:散点图、和弦图、仪
表图等 • 快速布局及删改 • 图标数据一键同步 • 形式、颜色、字体自定义 • 导出多种图片格式或链接
普通互联 网接入生

台内生产
从台内系统到台内、外系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统混合组网时代
• 除自建私有云外,还可利用很多公 有云
索贝承建浙广电萧山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小结
• 从全台网1.0到全台网2.0的演进
全台网1.0
全台网2.0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小结
• 从私有云到公有云演进
融合媒体平台演示汇 报
关注点
基础 云平台
应用服 务平台
融合媒 体业务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媒体基础资源的云化
• 非编在虚拟化上面应用 • 基于云资源的组网 • 系统集成的实践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媒体基础资源的云化 媒体桌面—非编在虚拟化上面 应用
• GPU直通
• 物理GPU通过hypervisor被直通到 虚拟机
内存
键值存储,列存储
键值存储,列存储
轻量级虚拟化容 器技术
从台内系统到台内、外系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演示
统混合组网时代
• 基于公有云的应用
• 外场、云平台、 台内数据自动 同步
• 多人多地可协 同编辑文稿和 节目
• 按需使用、快
单兵移动 生产
互联网 连接
云生产
服务
外场固定场所生 产
互联网 连接
指挥策划
大量的信息 汇聚
融合生产
多渠道的 发布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收录
台内生产
演示
UGC
云线索
第三方平 台
全媒体内容库
互联网热点/专题 推送服务
资源型收录 台内资源共享 手机爆料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演示
➢ 资源指挥 调度
➢ 任务监控
➢ 选题策划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技术架构的演进
多媒体 编辑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演示
互联网的生产工生具产的对象不仅仅是视频
微信编 辑工具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演示
互联网的生产工生具产的对象不仅仅是视频
• 提供基于模板快速制作加工新媒体产 品的功能
• 丰富的模板库:模式、风格、互动效 果
数据新 闻
技术架构的演进
面向融合业务的应用
融合生产实战中的痛点
演示
互联网的生产工生具产的对象不仅仅是视频
• 快速制作图片工具
图片编 辑工具
• 剪裁、旋转、明暗度
• 图片水印、文字水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