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和洋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和洋流](https://img.taocdn.com/s3/m/67fad6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0.png)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回到海洋的局部水分交换过 程。
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差异
陆地内循环
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使 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和补充。但水资源更新速度较慢 ,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上内循环
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对 陆地的影响较小。海上内循环的 水量非常大,对全球的气候和生 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水循环的整体 性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全方 位的,不仅影响某一个环节,而 且影响水循环的整体性。例如, 植树造林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 促进降水;而砍伐森林则会导致 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等。
02
洋流形成原因与类型划分
洋流定义及形成原因剖析
形成原因
主要动力是风,也可以是热盐 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 均匀性。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污染物扩散和迁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水质和供水安全。
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途径分享
加强海洋环保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对海洋环保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
开展海洋环保实践活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海滩清洁、海洋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增强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
密度流
由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海流。
洋流定义
海洋中除了由潮汐力引起的潮 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 大规模流动。
风海流
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 的稳定洋流。
补偿流
由于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如 上升流和下降流。
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特点比较
表层洋流:流速快,流向受盛行风、地转偏向 力和陆地轮廓影响。
01
0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公开课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公开课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65826a9ec3d5bbfc0a7409.png)
D.红壤土质疏松
解析 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考点一
-20-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题组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9江西南康、于都联考)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 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 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 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须人工浇灌而百 代常青。据此完成3~4题。
考点一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15-
典例(2016全国Ⅲ卷,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 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 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 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考点一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5)影响下渗的因素
-12-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 关注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 多的地下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课件第三章 三 水循环和洋流ppt【公开课课件】
考点一
-18-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答案:(1)B (2)C (3)D
解析: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功能。第(1)题,森林植 被破坏后,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会使降水更多地转化为 坡面径流,从而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第(2)题,森林植被 恢复后,其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 加,蒸发(腾)量增加。植被恢复后,短期内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第 (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降水的下渗增加,地表径流总量减少。因为 岩层向乙河流域方向倾斜,甲河流域的部分降水会转化为地下径流, 汇入乙河流域,从而使甲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
2016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PPT课件
![2016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4b07c7866fb84ae55c8d0a.png)
.
28
河流补给与区域特征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
29
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 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
22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 道特征有关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 与高
.
23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 等有关
A.①②④ C.②③⑤
B.①③⑤ D.②④⑤
.
1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 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
10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雨量
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
前
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后
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 .
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11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 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50da50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f.png)
➢ 关键能力提升: 四、水平衡原理
➢ 关键能力提升: 四、水平衡原理
从咸海的位置可以看出,咸海深居内陆, 水的来源主要靠地表径流和少量大气降水, 人们大量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径流量减 少。湖水的支出主要是蒸发。 根据水平衡原理
收入的大幅缩小,使咸海收入小于支 出,咸海面积不断减小。
真题体验
重温高考 实战演练
①过滤径流泥沙 ②减缓雨水流速 ③增加地表蒸发 ④增加地表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城市大量布置植草沟可以( A )
①适度开发利用雨水 ②缓解城市灰霾天气 ③扩大停车场面积 ④减少城市内涝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图a),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
水池相连,是城市“海绵化”的重要方式。图b为“我国华
北地区某城市建设的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与不透水地面相比,城市植草沟会使水循环环节( B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
C.下渗减少
D.水汽输送增加
2.图b中位于表层的挡水堰(卵石)的主要功能有( A )
3.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要求: (1)画图:在上图中添加箭头,完成水循 环过程。 (2)请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名称。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水循环
3.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类型 字母
环节名称
海陆间
①蒸发, ② 水汽输送 ,
循环 (大循环
B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
⑤ 下渗 , 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 循环
C
①蒸发,③_降__水__
思维拓展·再提升 说明水循环是如何实现高低纬之间能量转化的。 提示 低纬地区气温高,海水大量吸收热量蒸发至空中。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水汽被输 送至较高纬度地区高空。在水汽凝结成雨的过程中,不断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被 周围大气吸收,实现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交换。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 水循环和洋流
![2020年湘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 水循环和洋流](https://img.taocdn.com/s3/m/ca2d0947844769eae109ed4f.png)
技巧点拨
项目
修水库 对河流 径流及 库区的 影响
微导图法分析水循环的相关问题
图示
分析城市内涝 的原因
植被破坏对水 循环的影响
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非洲大陆西岸,沿岸有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为上升 补偿流,将海水深层的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甲地位于河 流入海口,河流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饵料充足,因此渔业资源丰富,形 成渔场。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增强,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 少。 答案: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 场。过度捕捞,导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如改善河流的污染情况等。
二、洋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概念: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巨大的 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 高低纬度 地区间的能量交换。 (2)分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3)分布规律
数码 名称 ① 副热带 环流 ② 副极地 环流
不利 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 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 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 易造成城市内涝
逆 时针流 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_图文(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_图文(精)](https://img.taocdn.com/s3/m/b062213accbff121dd3683e6.png)
高考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专题教案一、水循环1、水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内因——水的三相变化2、水循环的类型:3、影响湖泊或海区盐度的因素:(1温度和蒸发量高低;(2降水量多少;(3水域封闭程度。
内陆湖泊往往属于咸水湖,主要原因是蒸发强烈,降水少,湖水与外界交换缓慢。
位于副热带比较封闭的海区,如红海,盐度最高的原因也是如此。
例如: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伊犁河;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萨雷姆瑟克半岛从南岸中部向北岸延伸,把湖水分为东西两半,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接纳了大量的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至80%,而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远离海洋,湖水大量蒸发而使湖水含盐量增多,因而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
二、河流及其水文、水系特征径流环节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因此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是复习考察重点,而不同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在新课已经学过,在此不再赘述,1、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方法:(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内容:流量的大小;曲线变化幅度反映水量的季节变化;曲线的峰期反映汛期出现的时间以及长短;谷期反映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2利用流量过程曲线判断河流补给类型:流量大小由河水来源决定;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汛期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出现春夏两个汛期的河流,除雨水补给外还有可能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而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无冰川融水补给所致;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8讲 水循环和洋流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8讲 水循环和洋流](https://img.taocdn.com/s3/m/95eadc1c52d380eb62946d8b.png)
河流特点: (1)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2)冬季封
冻,河水断流;(3)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汛期: 典型分布区:
夏季 我国西北内陆
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河流的春汛
流量(立方米) 700 季节性积雪 600 融水补给 500 春汛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 加利福尼亚寒流 、 ② 秘鲁寒流 、③ 东澳大利亚暖流 、 ④ 北太平洋暖流 。 (2)洋流①、②从 高纬 (高纬、低纬)流向 低纬 (高纬、低纬) ,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寒流 ;洋流③④从 低纬(高纬、低纬) 流向 高纬 (高纬、低纬),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暖流 。 (3)甲处是 北海道 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 寒暖流交汇形成 。 与该渔场成因相同的另外两个大渔场是 北海渔场 、 纽芬兰渔场。
b
a d
c
23 ° 26 ′ N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1.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输送和交换 ,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90 °N 环流 西风漂流 30°N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60°N
0° 30°S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环流 90°S
40°S 60°S
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 的作用。 增温、增湿 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如,西欧的 形成,就得益于暖 湿的北大西洋暖流。也正是受它的影响,位于北极圈内的 俄罗斯西北部的 摩尔曼斯克港 ,终年不冻。
南半球 寒流
北半球 暖流
南半球 暖流
70°
海洋 秘 鲁 寒 寒 流 流 大 洋 东 岸
陆地
新课标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7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含解析
![新课标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7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fde4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3.png)
考点7 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24·东北三省三校一模)2024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浇灌养护。
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考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②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肯定的污染限制功能③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连接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据“海绵公园”的含义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①错误;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肯定的污染限制功能,②正确;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③错误,④正确。
故D项正确。
2.[考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A.调整a B.调整c C.增加f D.增加d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a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f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
“海绵公园”可以加强下渗(c),调整地表径流(a),对水汽输送和降水基本没有影响。
故A项正确。
3.[考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下城市最相宜建设“海绵公园”的是( ) A.兰州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杭州答案 D解析“海绵公园”的作用体现在降水较多的地区。
兰州、乌鲁木齐、拉萨降水少;杭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故D项正确。
(2024·河南濮阳模拟)20世纪90年头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ppt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4b7e9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5.png)
命题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 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 环球航海的壮举。图1112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此次航行
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A.季节性积雪融水减少 B.大气降水最少 C.气温升高,蒸发旺盛第20D页/.共4农1页 业耗水量增加
三、洋流
1、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 2、分类: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①按性质分: 寒流和暖流 ②按成因分: 风海流、补偿流和密度流 3、分布规律:识记各洋流名称及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布
第11页/共41页
拓展: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 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它 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图
(2)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 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 态变化
丰水期
枯水期
第12页/共41页
(3)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判断地区 (4)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判读天气(我国)
(土壤质地) 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第5页/共41页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
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 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B.总趋势为增加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第8页/共41页
命题点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2016·全国卷Ⅲ]图115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与洋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1315adb7360b4c2f3f649c.png)
A.①②④ C.②③⑤
B.①③⑤ D.②④⑤
2020年9月28日
1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 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雨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 QQ:1476360113
2020年9月28日
冰川 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15
2020年9月28日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积雪量越大, 水量越大
汛期在春季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雨水 积雪融水
16
界多数河流主补给源
18
2020年9月28日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19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2020年9月28日
51 50
51 50
20
2020年9月28日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 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 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2020年9月28日
8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工降雨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修建水坝 植被破坏 地表破坏 地面硬底化
开采地下水
2020年9月28日
9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5水循环和洋流 (共87张PPT)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5水循环和洋流 (共8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c88c40f121dd36a22d82ee.png)
【加固训练】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
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 答(1)、(2)题。
40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41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8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 区的水汽供应量。
9
2.河流的补给类型: 读四条河流径流量曲线图,回答问题。
10
大气降水
东部季风区
11
季节性 积雪融水
西北 青藏
东北
夏季 春季
12
13
【知识链接】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1)水位:主要受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湿润地区、以雨 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干旱区、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6
【知识链接】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 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7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 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 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68
69
3.索马里半岛周边经常发生大雾,这些大雾属于 ()
A.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夏季 B.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冬季 C.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冬季 D.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夏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件:第2章 第5节 水循环和洋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课件:第2章 第5节 水循环和洋流](https://img.taocdn.com/s3/m/52ad588faeaad1f346933fda.png)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
全年(年雨)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夏雨) 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B [B 对: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 大量种植” ,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
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A 错:大量种植植物,植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7、8 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C 2.D [第 1 题,据图 2 可知,秋季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其他季节 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所以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主要是秋季。第 2 题,农 业用水量及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的河湖水位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 素,A、B 项错误;上游水库的调节会使河湖水位更加稳定,C 项错误;该 地河湖水位在 7、8 月份较低,主要原因是受伏旱天气的影响,即受副热带 高压的影响。]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2.4水循环与洋流课件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2.4水循环与洋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39a79a16fc700abb68fc99.png)
• 考向 河流补给、水循环、洋流及其影响 • 命题规律:水资源与水循环、海洋环境及其
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 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 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2
• ①考查河流补给与地表径流变化的关系、河流 水文特征。
14
补给 补给 类型 季节
补给 特点
主要影 响因素
• 2.五种河流补给类型①降水量的
我国主 要分布 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 变化
①时间集中 多少 ②降
一般以夏
普遍,尤以
雨水
②不连续 水量的季节
秋两季为
东部季风区
补给
③水量变化 分配 ③降
主
最为典型
大
水量的年际
变化
15
补给 类型
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
37
• 【典例2】(2011·安徽文综,25~26)下图为某 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 量柱状图。完成(1)~(2)题。
38
•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 A.11月至次年1月 • B.2月至4月 • C.5月至7月 • D.8月至10月 •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
• 答案 (1)B (2)D
30
• ——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思路
• (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 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 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 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 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 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 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 入海口附近。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海水的运动+第4课时+洋流的影响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4讲+海水的运动+第4课时+洋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af8084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f.png)
•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
• 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
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
(2023·广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 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 期最盛期(距今21千年—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 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17千年—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 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 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下图 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B 3.夏季洋流的成因可能是( )
A.海峡较窄导致的密度流
B.东南风(海陆的热力差异)形成的风海流
C.西风漂流引起的补偿流
D.东南信风带(南移)影响形成的风海流
4.巴斯海峡东南部海水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有( C )
①冬季西风漂流位置偏北,对该海域影响较弱 ②夏季受副热带高
压带影响,水流较缓 ③东澳大利亚暖流进入西风带后顺西风漂流
(2023·广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 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 期最盛期(距今21千年—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 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17千年—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 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 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下图 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专项练习
![高三一轮复习水循环和洋流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24d45234b73f242336c5f3e.png)
学案12 知识回扣反思提升编制:牟同虎审核:张君明1.下列关于右图中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季节为冬季,甲为承压水B.图示季节为春季,甲为冰雪融水C.图示季节为秋季,甲为雨水D.图示季节为夏季,甲为潜水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2--3题。
2.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侵蚀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3.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是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4.读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补给类型依次是A.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地下水B.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D.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右图为某流域管理单位根据多年水文数据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图,据此回答5--6题。
5.较近年代(1945—1975年)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比近百年来(1875—1975年)的再现周期约缩短了A.1年B.3年C.6年D.8年6.如该流域的降雨量及降雨特征没有变化,则近年洪水频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A.河道疏浚B.退耕还林还草C.禁止开采地下水D.城市化右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横断(剖)面图。
据此完成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湖泊③的主要成因是A.泥沙淤塞河道而成B.岩层断裂下陷而成C.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湖D.人为或自然裁弯取直河道而成8.图中①、②处河道横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2030 a b 河流A A .地转偏向力影响 B .河道自然崩塌 C .水流惯性冲刷 D .人类挖沙活动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 、Q 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9--12题。
9.P 地的地貌为A .洪积扇B .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D .高原10.P 处沉积作用最显著月份是A .1月B .3月C .7月D .10月1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的变化B .经度位置的变化C .海拔高度的变化D .海陆位置的变化1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 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右图中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m ;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m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5939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专题三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类型环节名称特点海上内循环①蒸发,②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海陆间循环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陆上内循环④降水,⑧蒸发,⑨蒸腾补充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①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
①改造地表形态。
④促使地球表面能量转换和物质迁移。
3、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下渗的因素4、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类综合题答题规范①河流的水文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流量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水位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汛期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在夏季(或其他季节)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现象流速流速快(慢);水力(能)资源(不)丰富含沙量含沙量大(小)①河流的水系特征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长度河流长度大(河流短小)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大(小)水系形状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支流支流数量多(少)弯曲度河道弯曲(平直)5、水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多雨季节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第二节海水的性质(结合地图册2223页来复习)1、海水的温度(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2)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A.纬度——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C.海水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高于深层海水; D.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影响因素总体分布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高;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海水温度渐低,盐度也渐低最高海域红海降水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缺少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最低海域波罗的海降水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有大量陆地径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周围海水交换少海水盐度影响因素:A.温度 B.蒸发量 C.降水量 D.入海径流 E.海域封闭程度补充: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A.降水较少,光照充B.气温高,蒸发旺盛;C.地势平坦,利于盐田布局;D.入海径流量少,海水盐度高;3.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影响因素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温度、盐度、深度(压力)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太阳辐射、海水深度1 000 m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m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季节分布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海浪①概念:海里的波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8~9题。
8.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是( B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解析 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
水外,几乎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位于
沙量
河流补给与区域特征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 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 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 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右图是 “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 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河流补给与区域特征
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水循环和洋流
陆地内循环
蒸
发
降、 水蒸
腾
降 水
下 渗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蒸 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工降雨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修建水坝 植被破坏 地表破坏 地面硬底化
开采地下水
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建坝后
建坝前
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 合理建坝能调节径流,造福人民 过度建坝用水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地表水位升降又引起地下水位变化
我国西北地区。
9.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 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 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 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 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a为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受温 度影响大,夏季多,所以b代表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d代表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 所以c代表浅层地下水补给。 答案 D
冰川 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积雪量越大, 水量越大(冬季的积雪 量、地形状况)
汛期在春季
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长江之源——姜根迪如冰川
冰川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十年夏磨一件季,冬季断流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见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 QQ:1476360113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河流补给与河流水文特征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 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增加地面径流 河水位陡涨陡落
地表径流量减少
河水位升降缓慢 含沙量减少
植树 种草
硬化 路面
地表径流量增加 河水位陡涨陡落 含沙量增加
破坏 植被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 河流水位平缓
铺渗 水砖
围湖 调节径流作用减弱 造田 水位陡涨陡落
修建 水库
调节径流 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下游含
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 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
与高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 等有关
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 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
冰期越长 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落差大、流速快 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雨量
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
前
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后
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
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右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 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 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 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较普遍较稳定的补给源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 的大小
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 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 道特征有关
A.①②④ C.②③⑤
B.①③⑤ D.②④⑤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 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雨水补给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
界多数河流主要补给源
地下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地下水位 高于河水位,则地下水补 给河水,反之河水反补给 地下水
最普遍最稳定的补给源
汛期:河水补给潜水 51 50
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51 50
湖泊水补给
与河水互补:当湖水位高 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 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
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及水文特征
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
雨水
季节性 积雪融水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 QQ:14763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