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免疫调节第1课时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对教学目标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2)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四)教学重点(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过程及区别;(3)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
(五)教学难点特异性免疫的分类和过程及区别。
(六)、教具准备幻灯片(七)、教学过程与设计1.导入新课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的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什么调节呢?学生:免疫调节。
板书:第4节免疫调节2.交流与讨论PPT展示HIV病毒师:HIV病毒引起什么疾病?生:AIDS。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第一课时)
表面有许 多小突起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细胞
分布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
树突状细胞 特征 成熟时具有分支
功能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合作探究十:你知道树突 状细胞的名字的来由吗? 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完成。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细胞
最遗憾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曼
扁桃体
分布:位于_咽__腭__部_; 特征:形状像_扁__桃__,左__右__各__一__; 功能:_内_部__有__很__多__免__疫__细__胞__,__具__有__防__御__功__能____
扁桃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一)免疫器官
分布:沿_淋__巴__管__遍布_全__身_,主要集中在_颈__部____、 _腋_窝__部__和_腹__股__沟__部__等处;
分布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B 淋 巴 细 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功能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表面有Y型结构 (细胞表面受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细胞
分布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T淋巴细胞
来源 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功能
在 免 疫 反 应 中 起 非 常 重 要 作 用 , 又可以分为辅助性 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合作探究九:认真阅读课本P68页,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分布
特征
《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免疫调节》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免疫概念、了解免疫系统结构,通过动手实践深化理解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本次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免疫调节》相关章节内容,掌握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免疫反应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免疫相关案例(如疫苗接种、过敏反应等),分析其背后的免疫学原理,并撰写简短的案例分析报告。
3. 实验操作: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利用实验器材模拟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过程,或通过制作细胞模型来理解细胞免疫的机制。
4. 互动讨论:学生需与同学或家长进行一次关于免疫调节的讨论,并记录讨论内容,包括对免疫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如何维护免疫系统健康等话题。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全面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报告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深入,逻辑清晰,字数不少于500字。
3. 实验操作部分要求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并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附上必要的图片或视频作为佐证。
4. 互动讨论部分要求记录完整,体现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免疫调节的全面认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格式和正确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的深度和逻辑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讨论的全面性。
3. 作业将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育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ﻩ
《免疫调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第三道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P36)
C.特异性免疫:
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
板书:1.体液免疫
师:先请学生阅读教材P37关于体液免疫的内容和图2-15
(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
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阅读提纲进行交流讨论。
板书:2.细胞免疫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细胞免疫过程,观看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分析,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生:通过观察,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同点。
师:提示:
(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
(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优秀版)word资料2.4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二)教学对象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5)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为本课的。
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理解水平的内容,其中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学生初中就已经涉及,所以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2、本节的重点是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所起的作用。
3、首先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即以艾滋病为例,说明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在免疫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说明第三道防线的重要性,提出问题:第三道防线是怎样起作用的?然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学习来解决之前的问题。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免疫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理解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免疫调节的过程。
2. 知识总结: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免疫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列出关键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根据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模拟人体免疫过程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4. 免疫问题解答:针对课后练习题和补充资料中的免疫相关问题,学生进行解答,加深对免疫调节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照抄他人答案。
2. 小组合作:第二项作业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6人,共同总结免疫调节知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作业需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提交时间:请学生在课后一周内提交所有作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纸质形式提交。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作业,是否独立思考,是否积极寻求答案。
2. 知识总结:评价学生对免疫调节基本知识的总结是否准确、全面,能否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3. 实验设计: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能否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4. 问题解答:评价学生对于免疫相关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五、作业反馈对于学生的作业反馈,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直接反馈:在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直接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2. 小组反馈:对于小组完成的第二项作业,教师将抽取部分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3. 个别交流:对于在作业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将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其解决问题。
4. 集体讨论:教师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
免疫调节教案1
免疫调节教案教案背景免疫学的应用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大到器官移植,小到免疫预防,再就是最基本的免疫防卫,学生对这些都有些体会,但是,在这节课中,很多内容都是抽象的,学生并不能很准确的把握。
此节的目的意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又需要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第1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教材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板书多媒体提问对话)先让学生按照预习学案自主预习,对本节课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然后上课借助多媒体完成课内探究案,最后再用课后拓展案来巩固练习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3 教学程序首先提问前面学过的知识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不能感知我们身边的病原体也不能将其消灭,况且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由此来引出这节课的免疫调节。
其中神经调节借助于神经系统,提问神经系统的组成,体液调节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借助于内分泌系统,而免疫调节也是需要借助于免疫系统来实现的,由此引出本节第一个知识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借助课内探究案来进行)一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 免疫器官有五种,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这些可以借助于课本的图来帮助完成B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此处可以借助学案的图来完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C 免疫活性物质让学生明确淋巴因子溶菌酶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各自在免疫中的作用有什么二免疫的三道防线明确三道防线的内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第一道防线其实就是与外界接触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第二道防线明确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然后判断课内探究案中的问题加以巩固练习(也可以顺便回忆哪些属于内环境)前两道防线是人们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的病原体都发挥作用,而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人而异三特异性免疫在给学生将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运用恰切的比喻当病原体成功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中的特种部队就会发挥作用,有一支部队是T细胞作战部队,用的专门武器是效应T细胞,还有一支部队是B细胞作战部队,用的专门的武器是抗体,引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重难点1.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
2.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用于诠释和演示。
2. 准备免疫调节的实验材料,如抗原、抗体、细胞等。
3. 设计互动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素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调节机制,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机制,并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
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一、导入新课:起首,我们会提出一些关于免疫系统的问题,例如:“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免疫失调会导致哪些疾病?”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新课的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课: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然后,我们会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机制和原理,包括抗原的识别、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观点,我们会应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三、实验探究:学生将有机缘亲自观察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如淋巴细胞和脾脏等。
他们需要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诠释这些器官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方式。
四、小组讨论:在学生对免疫调节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们会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的干系。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必修3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必修 3 第二章第 4 节免疫调节(第 1 课时)》
称
本节的学习内容是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三
道防线、体液免疫的过程,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
教材分析 生物的学习中、社会热点关注中有所了解,对于学生来
评、引导的作用,我们应该转变思路把学习的时间、空
间还给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做到真正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教材 P35-P36 这一部分内
容,然后完课件上展示的免疫系统的组成的相关问题。
【多媒体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
活评讲解。
老师活动:引导、点评
老师讲解补充:1、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
脾等免疫器官;
2、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说有知识的铺垫,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体液免疫的过
程。
知识目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3.理解体液免疫的过程。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注重免疫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物学基础
研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科学思维和落实社会责
任;
2、倡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
本节内容多为记忆,理解部分不多,免疫系统的组
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然后同
学之间再进行纠错修正,这样可以重分调动学生的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体液免疫和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后
课例研究综 分组讨论画图写出流程,在本节课中不足之处在于内容
述
较多,学生理解消化时间不够。
24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第1课时)1
2.4 免疫调节教学设计与反思(第1课时)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
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一、指导思想:1、课程理念: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即提高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重点落实两个理念,即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三道防线,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机制,艾滋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的受损关系。
(2)培养学生能力: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正确看待强化麻疹疫苗接种问题,提升分析、判断能力;教学中出示相关配套的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采用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三道防线的防御机制,逐步形成生命活动平衡协调的观点。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结、淋巴细胞、抗体、计划免疫、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由于上海学生是在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该内容的,因此对于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可能会有些模糊。
本节课在重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解释艾滋病的死因。
4、设计思路:(1)理清脉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框架。
本节课重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难点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按照“人体免疫系统的器官、细胞、活性物质等‘三维度’组成——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中的两种免疫作用方式”的教学思路,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帮助学生构建出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的知识框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原理解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形成“全面系统”的观念。
《免疫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用教材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
第4节免疫调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
分2课时学习,其中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防卫功能。
生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统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都是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教材力求与现代生物科学的观点相一致,将免疫也作为一种调节方式,突出它在稳态维持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个体水平上来思考生命系统的整体性。
免疫所涉及的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如艾滋病、过敏和接种疫苗,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注意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学生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学生对免疫器官有一定认识,第一、二道防线的内容也已详细的介绍。
这些学过的知识都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了2本生物必修课本后,对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图文转换,阅读,分析问题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能力。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防控”。
本节内容多而复杂,应先让学生有感性的认知。
通过学生收集泡泡男孩、艾滋病资料等一系列问题讨论展开,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出对免疫调节的学习,提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在讲述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中,第一、二道防线内容只做简单的回顾。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染,后期常常发生 恶性肿瘤,以至全 身衰竭而死亡.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艾H滋I病V浓患者度并和非T死细于胞艾数滋量病之而间是的由关于缺系乏免
疫力死于其它并发症(病菌感染或癌症).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讨论:
1、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 死因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记忆细胞的特点:寿 原命再长次,侵保入持机对体抗时原,的记记忆忆细,胞当会同 迅种 速抗 增 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免疫器官
抗 体
识别“自己”
营地
排除“非己”
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战斗的场面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人教版新教材《免疫调节》精美课件1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
“作战对象”
抗原
定义: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异物性:一般指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
毒、花粉等.自身衰老、受损或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课题:第2章第4节 免疫调节(第1课时)
流感病毒
1、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2、人体能靠分泌激素而直接杀灭感冒病毒吗?
3、人体又能借助神经系统靠反射对感冒病毒作出
反应吗?
第2章 第4节免疫调节
第1课时
狭义上: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
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
广义上:机体依靠免疫系统识别“自己”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 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 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免疫调节》教案 (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免疫调节(第1课时)1.教材分析1.1 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是在学生知道维持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基础上,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免疫调节,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调节网络知识。
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和“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
本节将免疫系统列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调节对机体稳态维持的重要作用,从个体水平上阐述了稳态的维持。
因此,该节课不仅可为下节细胞免疫的学习,也可为后继学习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层次上阐述稳态及其维持的机制奠定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外,免疫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对于高中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由于体液免疫的过程比较复杂、抽象,可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1.2 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说出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区分抗原与抗体;简述体液免疫的过程,阐明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识图,分析归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2 教学过程2.1 情景导入教师:为调节气氛,同学之间相互拥抱一下吧。
教师引入:我们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这个男孩(大屏幕展示“泡泡男孩”图片)大卫•飞利浦•威特却是一种奢望。
他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罩中,在塑料泡泡里度过了12年的光阴,因为他没有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他非常渴望亲人深情的拥抱,却只能在临死的那一刻,第一次触摸到妈妈的手。
以此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心理。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正常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病原体的包围中,却能维持稳态而不生病?引出本节课题——免疫调节2.2 免疫系统的功能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展示图片,围绕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中,一旦侵入人体 将破坏内环境稳态,神经系统能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3.激素能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4.人体将如何防卫这些病原体的入侵和清除自身产生的 异常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 的一种保护性功能。
1._防__卫__功能 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2._监_控__和__清__除_ 功能
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死亡、异常的细胞。
实现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
吞噬细胞
疫 系 统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 腺中成熟
(作发用挥的免细疫胞)淋巴细胞
抗原 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抗体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体液免疫的过程
1.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 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 所特有的 抗原 ,将抗原传递给 T细胞 ,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并将抗原传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 B细胞 ,B细胞受到 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 增殖 、 分化 , 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抗体 ,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 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 繁殖 或对人体细胞 的 黏附 。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 化,如形成 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 吞噬消化。 记忆细胞 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专门抵抗
该病原体的物质如抗体来消灭、清除这种病原体。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抑制肿瘤
人体的三道防线比较
组成
功能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防止病原 体液中的杀菌 体对人体
第二道 物质(溶菌酶) 的侵袭 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 第三道 免疫细胞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非特异性免疫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一种天然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 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 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抵抗入侵 病原体、 抑制肿瘤
特点
生来就有, 对多种病原 体都有防御 作用
类型
非特异 性免疫
出生后形成的,
只对某一特定 的病原体或异 物起防御作用
特异性 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抗原一定是外来的
细胞免疫 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病靶原细体胞吗“?作战”
B淋巴细胞 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体内有炎症时,为什么扁桃体或淋巴结会肿大?
淋
骨髓 Bone-marrow
巴
造血干细胞
细
胞 的
胸腺 Thymus
起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源 和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
转移至淋巴器官中
分
抗原刺激
化
效应T细胞
效应B细胞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