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卷
最新-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
![最新-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6879e79b83d049649b665883.png)
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预习检测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名字自号私谥,著名人。
本文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
二给加点字注音。
短褐.穿结()黔娄..()()汲.()俦.( )衔觞.赋诗()颇.示己志()葛.天氏()巩固提高一解释词语。
何许:许:不详:以为:会意:会:亲旧:或:造.饮辄.醉: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赞.曰:戚戚:汲汲:若人:俦:觞:二古今异义不求甚解{三用原文回答1.暗示他是一位隐士的句子:,2讲述“五柳先生”这个名号来历的句子:,3点出“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是:,4表现五柳先生志趣(三大爱好)的是,,5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的是:,,,6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的是:,,,,7描述的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的句子是,,,,8赞语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9体现五柳先生最大特点和有点的句子是:,,10本文的设问句:,,11再度赞扬五柳先生高洁人格的句子:,,12体现作者社会理想的句子:,,13五柳先生对自己贫穷生活所持的态度是:14用颜回自况的句子:15五柳先生是怎样颇示己志的?16赞语的核心句是:,17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出“先生”家境“贫”的特点的?⑴,⑵⑶自己的话是⑴⑵⑶(或是从,,三方面)四简答题1 用五个四字短语概括五柳先生的品质2 本文的两段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3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五柳先生的?4 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5 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6 五柳先生的家境说明了什么?7 五柳先生为什么“性嗜酒”?8 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9 根据本文内容自拟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概括提升本文主旨: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和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写作借鉴: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式因为世人有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8df7d810661ed9ac51f397.png)
《五先生传》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③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___________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⑨环堵..萧然___________ ⑩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②短褐穿.结()③晏如..也()④造饮辄.尽()⑤兹.若人之俦乎()5.翻译下列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萧统《〈陶渊明集〉序》)注:①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
②跌宕:文章富于变化。
③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他。
京,大。
④笃:坚定。
⑤污隆:沉浮。
污,下降。
隆,上升。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跌宕昭彰.()②不以躬.耕为耻()(三)吕蒙正不计人过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
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
②参政知事:副宰相。
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
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⑤穷问:彻底追究。
穷,穷尽,完结。
问,追究。
⑥量:度量,气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②是.小子亦参政耶()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④蒙正遽.止之()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f805f681c758f5f61f674c.png)
第五单元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曾不吝去留 A、zēng B、céng __________短褐穿结 A、hè B jié __________箪瓢屡空 A、lǚ B、lòu __________晏如也 A、ān B、yàn __________答案:A|A|A|B解析:“曾”是多音义,根据句意分辨。
“褐”“屡”“晏”三个字是形声字,注意汉字中声旁不一定与字音的相同。
点评:判断汉字读音,首先要根据句意词义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 ③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 ④环堵萧然 __________ ⑤箪瓢屡空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⑥短褐穿结 __________ ⑦晏如也 __________答案:处所,地方|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亲戚、朋友|冷清的样子|空荡的样子|打补丁|安然自若的样子解析:本题中要注意“许”是多义词,在本文中是“处所”,另有“多”义。
“亲旧”是形容词作名词,意为“亲戚朋友”。
本题中是两字词的,要注意一字一义。
点评:文言字词的解释,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B.期在必醉(如约)C.曾不吝情去留(拘束情面) D.环堵萧然(空荡的样子)答案:B解析:根据文意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再判断字义,比较正误。
B“期”意为“希望”。
点评:做了上一题,此题就不难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检测22 五柳先生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检测22 五柳先生传](https://img.taocdn.com/s3/m/afe58d7ba8956bec0975e353.png)
22 五柳先生传01 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嗜.酒(shì) 黔.娄(qián) 衔觞.(shāng)造饮辄.尽(zhé) 箪.(dān)俦.(chóu) 吝.情(lìn) 短褐.穿结(hè)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2)不慕.荣利羡慕(3)性嗜.酒喜欢,特殊的爱好(4)造.饮辄尽往、到(5)箪瓢屡.空经常(6)衔觞.赋诗酒杯3.比较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闲静少.言寡,与“多”相对宾客意少.舒稍稍,略微(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左右,表示约数(3)以乐其志.志向寻向所志.,遂迷标志(4)亲旧知其如.此像晏如.也……的样子4.翻译下列句子。
(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摆了酒让他来喝。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欢乐。
5.用课文中原句填空。
(1)点明五柳先生隐者心境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点明“五柳先生”这个别号的来历的句子是:宅边有五柳树。
(3)“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4)展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展现五柳先生率真放达的个性的句子是: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6)写五柳先生衣食不济的句子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别号。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3)颇.示己志古义:略微今义:很(4)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有的人今义:或者8.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f89c0067ec102de2bd89df.png)
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狠抓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嗜.酒()黔.娄()衔觞.()箪.()俦.()吝.情()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4、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7.简答题(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强攻阅读(一)课内精段阅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号__________。
9.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____________ 辄____________10.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11.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C.既醉而退(既:已经)D.以此自终(以:用)12.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13.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练习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f2ae823b3567ec112d8a93.png)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五柳先生传练习新人教版一、自主练习1.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②不戚戚于贫贱戚戚: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⑤衔觞赋诗衔觞: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⑧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 ⑨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4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6.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②生活:③志趣:二、阅读延伸⒍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②衔觞赋诗()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⒏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9.“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10.“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11.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2《五柳先生传》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2《五柳先生传》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ca1a427cd184254a35352c.png)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直击考点1.翻译字词句2.人物的兴趣爱好、精神品质3.语句理解4.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填空:(1)本文是一篇(体裁),作者,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朝代)著名诗人,我们曾学过他寄托社会理想的散文《》。
(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嗜.()酒辄.()尽吝.()情短褐.()晏.()如箪.()瓢.()屡.()空黔.()娄.()汲.()兹.()俦.()觞.()欤.()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何许.人()造.饮辄尽()亲旧..()俦.()不详.()4.选择题。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B或置酒而招之。
译文:有时就摆了酒叫他来喝。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他去了就要喝得尽兴,约定一定喝醉。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空寂)..(心领神会) B环堵萧然C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D衔觞.赋诗(酒杯)5.默写填空:(1)闲静少言,____________。
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欣然忘食。
(2)____________,不蔽风日;____________,箪瓢屡空,晏如也。
(3)____________颇示己志。
____________,以此自终。
课堂巩固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9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2620b5a8114431b90dd8df.png)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何许.人也()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③亲旧..知其如此()④环堵..萧然()⑤箪瓢屡空..也()..()⑥短褐穿结..()⑦晏如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译文:。
3.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家境的语句。
4.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
5.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志趣的语句。
6.写出第2段中与“不慕名利”相照应的一句话。
7.写出文未赞扬五柳先生的语句。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②衔觞.赋诗。
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4.《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心领神会)B.期.在必醉(希望,期望)C.曾不吝情..去留(挂心,在意)D.环堵萧然..(冷清的样子)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
B.他有嗜酒的天性,经常在家里喝得酩酊大醉。
C.他喜好读书,但不死抠字句。
D.他虽然贫穷,但是安之若泰,以文自娱。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5.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5.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7f0bea3844769eae009edd6.png)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5.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基础练】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 )(3)晏如..也( )(4)短褐穿结..( )(5)不汲汲..于富贵( )(6)期.在必醉( )(7)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8)既.醉而退( )(9)性嗜.酒( )答案:(1)处所(2)体会、领会(3)安然自若的样子(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5)心情急切的样子(6)期望(7)辈、同类(8)已经(9)爱好、特别喜欢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衔觞赋诗,以乐其.志B.亦不详其.姓字C.亲旧知其.如此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解析】选D。
A、B、C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D项中的“其”是语气词,表揣测。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常以写文章为乐,充分显示他的情志。
(3)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按原文填空。
(1)表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5.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5.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https://img.taocdn.com/s3/m/a51c440c680203d8cf2f2484.png)
5.22 *五柳先生传【基础练】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 )(3)晏如..也( )(4)短褐穿结..( )(5)不汲汲..于富贵( )(6)期.在必醉( )(7)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8)既.醉而退( )(9)性嗜.酒( )答案:(1)处所(2)体会、领会(3)安然自若的样子(4)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5)心情急切的样子(6)期望(7)辈、同类(8)已经(9)爱好、特别喜欢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衔觞赋诗,以乐其.志B.亦不详其.姓字C.亲旧知其.如此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解析】选D。
A、B、C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D项中的“其”是语气词,表揣测。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2)常以写文章为乐,充分显示他的情志。
(3)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按原文填空。
(1)表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习题(新版)新人教版(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五柳先生传》习题(新版)新人教版(新)](https://img.taocdn.com/s3/m/6d5ee0c726fff705cc170a97.png)
22 五柳先生传知识精讲1.走近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自号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
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有“田园诗人”之称,相关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
2.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造.饮辄尽(古义:往、到;今义:制造,创造。
)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今义:认为。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今义:表选择的连词。
)赞.曰(古义: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赞扬。
)(2)一词多义【得】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
)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
)【如】晏如也(……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像。
)(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清楚地知道。
)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交、旧友。
)(4)文言句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判断句。
)不戚戚于贫贱(“于贫贱”介词宾语后置。
)3.主题解说本文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
4.重点突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状况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提示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提示二: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提示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147b5092f60ddccda38a044.png)
22《五柳先生传》一、自主练习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短褐穿结()⑤箪瓢屡空,晏如也()()()()⑥颇示己志()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⑧衔觞赋诗()⑨无怀氏之民欤()⒉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②不戚戚于贫贱戚戚: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⑤衔觞赋诗衔觞: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⑧或置酒而招之。
或:________ 置:___________⑨颇示己志。
颇:______________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____________⒊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⒋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⒌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②生活:③志趣:二、阅读延伸(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⒍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22五柳先生传每课一练试题
![八年级下册22五柳先生传每课一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9abaf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a.png)
22 五柳先生传一、积累与运用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造饮辄.〔〕尽性嗜.〔〕酒箪.〔〕瓢屡空俦.〔〕衔觞.〔〕赋诗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 ②不慕.荣利___________ ③便欣然..忘食___________ ④性嗜.酒___________ ⑤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_ ⑥造.饮辄尽___________⑦期.在必醉___________ ⑧曾.不吝情去留___________ ⑨环堵..萧然___________⑩短褐..穿结_____________“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兹假设人之俦乎?B.或者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4.“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答复〕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答复〕5.〔1〕?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朝代〕的,“五柳先生〞是指,“传〞的意思是。
〔2〕本文以“〞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不慕、安贫、忘怀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志趣和理想。
二、阅读全文1.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
①环堵萧.然〔〕②短褐穿.结〔〕③晏如..也〔〕④造饮辄.尽〔〕⑤兹.假设人之俦乎〔〕2.翻译以下句子。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如今哪些方面?请概括出来。
4.“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6. 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又“不求甚解〞?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6c9d76dde80d4d8d05a4f0d.png)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直击考点1.翻译字词句2.人物的兴趣爱好、精神品质3.语句理解4.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1.填空:(1)本文是一篇(体裁),作者,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朝代)著名诗人,我们曾学过他寄托社会理想的散文《》。
(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嗜.()酒辄.()尽吝.()情短褐.()晏.()如箪.()瓢.()屡.()空黔.()娄.()汲.()兹.()俦.()觞.()欤.()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何许.人()造.饮辄尽()亲旧..()俦.()不详.()4.选择题。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译文: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B或置酒而招之。
译文:有时就摆了酒叫他来喝。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他去了就要喝得尽兴,约定一定喝醉。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空寂)..(心领神会) B环堵萧然C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D衔觞.赋诗(酒杯)5.默写填空:(1)闲静少言,____________。
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欣然忘食。
(2)____________,不蔽风日;____________,箪瓢屡空,晏如也。
(3)____________颇示己志。
____________,以此自终。
课堂巩固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9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课堂同步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五柳先生传课堂同步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4d20f9f4b73f242326c5f63.png)
《五柳先生》能力提升、给加点的字注音。
1 )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①性嗜酒而家贫())()()④短褐穿结()⑤箪瓢屡空,晏如也())⑦衔觞赋诗(⑥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⒉解释加点的词语。
戚戚:②不戚戚于贫贱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④其言兹若人之俦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乎俦:⑤衔觞赋诗衔觞:⒊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⒋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⒌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其言,乎?,。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二、阅读延伸.(三)(12分)①郑絪②,寒士也。
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
十八九,絪为御史,巡刘瞻之先③,歇马亭,俯瞰山水。
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
絪坐久,起行荆部商山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
顾见一五六里。
曰:“此胜概绝,染翰尚湿。
絪大讶其佳绝。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公戏⑤予,辄有寓题。
”引咎又拜。
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公咨嗟久之而去。
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⑥一切,无异尔辈。
吾亦不复指使。
”至超异。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
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絪:念yīn。
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1.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
(2分)⑴十八九,絪为御史,⑵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44a803cc22bcd127ff0c3f.png)
五柳先生传一、字音字形shì(嗜)酒辄.尽(zhé)短褐.(hè)箪.瓢(dān)晏.如也(yàn)黔.娄(qián)戚.戚(qī)汲.汲(jí)兹若人之俦.(chóu)衔觞.(shāng)二、重要词语(1)何许.人也:处所。
(2)不求甚解:本文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3)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4)性嗜.酒:特别爱好。
(5)或置酒招.之:邀请。
(6)造饮辄.尽:就。
(7)期.在必醉:期望。
(8)吝情:舍不得。
(9)去留:去,离开。
(10)环堵萧然..:空寂。
(11)短褐..穿结: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三、文体特点传记是一种特定人物的艺术史诗,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以各种书面语或口头的形象化材料为依据,用文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人物生平进行真实、详尽的叙述,并折射出人物的气质、性格、内心世界。
由于它主要以记写人物为主,又称“人物史记”。
自传是作者自序生平事迹的文字,也是自身的经验,尤其是内心起伏变化的记录。
《五柳先生传》其实是作者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作的传。
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点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这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黔娄之妻的话,并用两个问句作结,试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点拨:引用黔娄之妻的两句话,既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又把五柳先生同黔娄这样的名士类比,认为两人是同一类人,他们都不为贫贱而忧愁,不追求富贵荣华,这样就再次突出了五柳先生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不慕荣利”。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22课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卷(1)](https://img.taocdn.com/s3/m/372959c9af1ffc4ffe47acb1.png)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1.(3分)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曾.不吝去留A、zēng B、céng短褐.穿结A、hè B jié箪瓢屡.空A、lǚB、lòu晏.如也A、ān B、yàn2.(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不知何许.人也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③亲旧..知其如此④环堵萧然..⑤箪瓢屡空..⑥短褐穿结..⑦晏.如.也。
三、标题3.(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每有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B.期.在必醉(如约)C.曾不吝情..去留(拘束情面)D.环堵萧然..(空荡的样子)4.(3分)选出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A.之:①无怀氏之民欤②葛天氏之民欤B.其:①亦不详其姓字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C.焉:①因以为号焉②且焉之土石D.以:①以此自终②以乐其志5.(3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四、标题6.(3分)翻译下列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4)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7.(3分)按课文《五柳先生传》填空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家境的语句。
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
写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志趣的语句。
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写出第2段中与“不慕名利”相照应的一句话。
写出文未赞扬五柳先生的语句。
最集中体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的语句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8.(3分)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9.(3分)文章《五柳先生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达到了的程度;二是,达到了的程度。
五、标题10.(3分)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a2dc076bd97f192279e9cd.png)
22 五柳先生传一、课文及译文[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说的大概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二、作家作品简介:1、关于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东晋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与欺诈,当时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
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卷一、基础训练
1.(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每有会.意:。
②造饮辄.尽:。
③环堵萧然
..:。
④晏如
..也:。
⑤不戚戚
..于贫贱:。
⑥不汲汲
..于富贵:。
2.(3分)分析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亲旧
..知其如此。
3.(3分)写出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造饮辄尽.①古义:②今义:
(2)赞.曰:黔娄之妻①古义:②今义:。
4.(3分)一词多义:
(1)“之“
①葛天氏之.民欤
②或置酒而招之.
③何陋之.有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⑦辍耕之.垄上
(2)“如“
①晏如.也
②亲旧知其如.此
(3)“于”
①不戚戚于.贫贱
②于.厅室之东北角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4)“焉”
①因以为号焉.
②且焉.置土石
③不复出焉.
(5)“以”
①因以.为号焉
②以.乐其志
③不以.物喜
④以.塞忠谏之路也
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⑥何以.战。
5.(3分)理解性默写
(1)表明五柳先生名号由来的句子是:
(2)表现五柳先生喜好读书的句子是:
(3)表现五柳先生居住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4)表现五柳先生穿着差的句子是:
(5)表现五柳先生饮食差的句子是:
(6)表现五柳先生对待恶劣生活环境的态度的句子是:
(7)表现五柳先生读书方法和态度的句子是:
(8)表现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9)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哪三处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和爱好:
(10)“赞语”中哪一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
(11)高度赞美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句子是:
(12)全文的中心句是:。
三、拓展阅读训练
6.(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少负①气节,沉厚②寡言。
天资敏悟,强③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④,能挽弓三百斤⑤.学射于周同⑥.同射三矢,皆中的⑦,以示飞。
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⑧;再发,又中。
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
每值朔望⑨,必具酒肉,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⑩.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⑪汝异日得为时用,其⑫殉国死义乎?”应曰:“惟大人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注释】:①负:具有。
②沉厚:深沉宽厚。
③强:擅长于。
④未冠:不到二十岁。
⑤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单位。
⑥周同:人名,擅长射箭。
⑦的:箭靶的中心。
⑧筈:箭的尾部。
⑨朔望:朔,夏历每月初一,望,夏历每月十五。
⑩酹:人死后把酒洒在地上祭祀他。
⑪使:如果。
⑫其:表揣度。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尤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兵法》
B.尤/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兵法》
C.尤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兵法》
D.尤好《左氏春秋》及/孙武《兵法》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好:
②诣:
(3)翻译文中画线句。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4)选文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5)请你结合文中材料,对少年岳飞做出简要评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卷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体会,领会;就;空寂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忧虑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2.亲,亲戚;旧,旧交、旧友;3.尽兴;完;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夸赞;4.结构助词“的”;代词,他,指“五柳先生”;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凑足音节,无实意;动词,去、往;…的样子;像;因为,由于;在;到;比;语气助词;哪里;兼词“于之”在这里;用、把;来…;因为、由于;以至于;以为、认为;凭借;5.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好读书,不求甚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三、拓展阅读训练
6.A;喜欢;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