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和中亚-42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二讲南亚和中亚课件
![(新课标)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三章世界地理分区第二讲南亚和中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63675176eeaeaad0f33025.png)
二、中亚地区的环境问题 1.沙尘暴与沙漠化 乱砍乱垦乱牧,植被破坏严重,加上气候干旱, 偏北风强劲,沙质土壤,疏松易被吹扬。 2.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 中亚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影响小,天 气晴朗,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沙质土地,下渗严重; 大量引水灌溉土地及工业和居民用水增加;水污染及 浪费严重等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河湖水位下降,盐度 升高,气候恶劣,生态环境恶化。 3.土壤次生盐碱化 大量引水灌溉,且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升 降运动,引起地下水盐运动而出现。
(4)植被:以__草__原__、__荒__漠____为主。
(5)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3.居民与经济 (1)多民族地区,信奉伊斯兰教。 (2)农业:耕地面积广大,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 花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 ___乌__兹__别___克__斯__坦____被称为“白金之国”;牧场辽 阔,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3)工农: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 乏,机械、轻工制品需进口。
一、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和资源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中亚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距海遥远,海洋水 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多内流河和内陆湖,阿姆河 和锡尔河是两条重要的内流河。干旱的气候特征影响 了农业的发展,在水源比较充足的河口地带,经济、 人口比较集中,加上光照强、热量丰富、土质疏松, 特别适合耐旱习性的棉花和小麦的生长。
③以东北部_加__尔__各__答___和西部_孟__买___为中心的传统工 业;南部以_班__加__罗__尔___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电脑软件产 业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4)城市 首都_新__德__里_____: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 著名建筑泰姬陵。 _加__尔__各__答__: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
《我的南亚中亚》课件
![《我的南亚中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50a0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c.png)
和经济发展。
区域合作
该地区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将进一 步加强,特别是在安全、反恐和
打击毒品走私等领域。
国际关系
南亚中亚地区的国家将继续加强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更远的市
场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关系。
社会展望
教育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南亚中亚地区的教育水平将得到 提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
文化活动
中国与南亚中亚国家举办 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 览、音乐会等,增进相互 了解与友谊。
旅游合作
中国与南亚中亚国家在旅 游领域展开合作,推动双 方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05
南亚中亚未来展望
经济展望
经济增长
南亚中亚地区的经济在未来几年内有 望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在服务业和 制造业方面。
投资机会
贸易合作
人口
南亚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等国,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中亚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人口相对稀疏。
历史背景与文化
历史背景
南亚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佛教、 印度教和耆那教均起源于此;中亚在 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东西 方文化的交汇点。
文化
南亚文化受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影响,具有多样性;中亚文化则受草 原游牧文化、绿洲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经济与政治体制
经济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既有发达国家如印度,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孟 加拉国和不丹;中亚国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
政治体制
南亚国家政治体制多样,有共和制、议会制和君主制等;中亚国家则多为总统 制共和国,政治稳定,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较强。
巴基斯坦与印度、中国等国家保 持着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
区域合作
该地区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将进一 步加强,特别是在安全、反恐和
打击毒品走私等领域。
国际关系
南亚中亚地区的国家将继续加强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更远的市
场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关系。
社会展望
教育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南亚中亚地区的教育水平将得到 提高,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
文化活动
中国与南亚中亚国家举办 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 览、音乐会等,增进相互 了解与友谊。
旅游合作
中国与南亚中亚国家在旅 游领域展开合作,推动双 方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05
南亚中亚未来展望
经济展望
经济增长
南亚中亚地区的经济在未来几年内有 望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在服务业和 制造业方面。
投资机会
贸易合作
人口
南亚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等国,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中亚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 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人口相对稀疏。
历史背景与文化
历史背景
南亚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佛教、 印度教和耆那教均起源于此;中亚在 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东西 方文化的交汇点。
文化
南亚文化受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影响,具有多样性;中亚文化则受草 原游牧文化、绿洲文化和伊斯兰文化 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经济与政治体制
经济
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既有发达国家如印度,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孟 加拉国和不丹;中亚国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
政治体制
南亚国家政治体制多样,有共和制、议会制和君主制等;中亚国家则多为总统 制共和国,政治稳定,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较强。
巴基斯坦与印度、中国等国家保 持着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
2024版世界地理《南亚》PPT课件
![2024版世界地理《南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8e1f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9.png)
旅游资源
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印度的泰姬陵、巴基斯坦的拉合尔 古堡、斯里兰卡的狮子岩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02 南亚的国家与地区
印度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
位于南亚次大陆,北接中国、尼泊尔、不丹, 东与缅甸、孟加拉国接壤,西与巴基斯坦相 邻,南临印度洋。
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 季。
文化交流
南亚国家的文化对世界产 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积 极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元 素。
南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地缘政治重要
01
南亚地处亚洲南部,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地
缘政治地位。
经济发展潜力
02
南亚国家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
文化多样性
03
南亚地区文化多样性丰富,对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
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与民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 拉族、泰米尔族等。
经济特征
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在南亚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等。
文化特色
南亚地区文化多样,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这些宗 教对南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南亚地区的认识与理解
多元文化
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多样化的社会风貌。
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国纷纷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 农业现代化,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社会问题突出
南亚地区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落后、卫生条件差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印度的泰姬陵、巴基斯坦的拉合尔 古堡、斯里兰卡的狮子岩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02 南亚的国家与地区
印度
地理位置
气候特点
位于南亚次大陆,北接中国、尼泊尔、不丹, 东与缅甸、孟加拉国接壤,西与巴基斯坦相 邻,南临印度洋。
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 季。
文化交流
南亚国家的文化对世界产 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积 极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元 素。
南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地缘政治重要
01
南亚地处亚洲南部,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具有重要的地
缘政治地位。
经济发展潜力
02
南亚国家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量。
文化多样性
03
南亚地区文化多样性丰富,对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
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与民族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 拉族、泰米尔族等。
经济特征
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印度是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在南亚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等。
文化特色
南亚地区文化多样,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这些宗 教对南亚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南亚地区的认识与理解
多元文化
南亚地区拥有多元的文化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多样化的社会风貌。
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国纷纷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 农业现代化,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社会问题突出
南亚地区也面临着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落后、卫生条件差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南亚ppt课件
![高中地理南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55ab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2.png)
成因
地壳运动与河流侵蚀共同作用。喜马拉雅山脉由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恒河、印 度河等河流侵蚀形成广阔平原。
气候类型及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盛 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德干高原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降水较少。
分布不均
人口主要集中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流域,而北部山区和南部高原 人口相对稀少。
结构特点
年轻人口占比高,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 战。
城市化进程及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南亚地区的城市化 进程不断加速。
城市人口膨胀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面临巨大压力。
产业结构特点及调整方向
农业占比重较大
南亚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重较大,但农业生产效率 较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南亚国家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金 融、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工业发展不平衡
南亚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工业 基础相对较好,而尼泊尔、不丹等国家的工业发展相对滞 后。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南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工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 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加强科技创新
南亚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注重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型人才
南亚国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和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
地壳运动与河流侵蚀共同作用。喜马拉雅山脉由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恒河、印 度河等河流侵蚀形成广阔平原。
气候类型及特点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盛 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德干高原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势较高地区,气候凉爽,降水较少。
分布不均
人口主要集中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流域,而北部山区和南部高原 人口相对稀少。
结构特点
年轻人口占比高,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 战。
城市化进程及挑战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南亚地区的城市化 进程不断加速。
城市人口膨胀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面临巨大压力。
产业结构特点及调整方向
农业占比重较大
南亚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重较大,但农业生产效率 较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服务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南亚国家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信息技术、金 融、旅游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工业发展不平衡
南亚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工业 基础相对较好,而尼泊尔、不丹等国家的工业发展相对滞 后。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南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工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 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加强科技创新
南亚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注重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
培育创新型人才
南亚国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和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
4)南亚与中亚课件zl
![4)南亚与中亚课件zl](https://img.taocdn.com/s3/m/7c5ce01ddd3383c4bb4cd2f7.png)
东起我国古代长安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向
海沿岸。 3
中亚
一、中亚的范围与国家(及邻国)
二、中亚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以丘陵、 平原为主。 图兰平原 是中亚最 大的平原。 天山山脉 由我国新 疆中部横 跨中亚东 部地区
三、中亚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中亚气候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大部分地 区为温带沙漠、温带 草原气候。植被以草 原、荒漠为主。
一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七月: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
热带季风气 候:全年高 温、干湿季 分明、每年 6—9月为 雨季、10 月至次年5 月为旱季, 其中3月-5月气候干 热 热带沙漠气 候:塔尔沙 漠全年炎热 干旱
南亚地区的洪涝灾害
西南季风早来,晚退,风 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 易造成水灾。
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
读中亚“工农业图”思考: (1)中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分析
其成因? (2)中亚的棉花分布集中在何处?有何有
利条件? (3)过度灌溉农业能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
哪些危害?为什么?
五、中亚的经济(一)农牧业
1、种植业
(1)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 △中亚发展农牧业的 限制因素:水源。
四、中亚的河湖:
1、河流分为(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 洋的河流。
(2)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 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 河流。
2、湖泊分为(1)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 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
(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多内流河、内流湖 (咸水湖)
里
咸
海
孟加拉国暴雨形成的洪水涌入达卡
南亚地区的干旱
西南季风晚来,早退, 风力太弱,雨水就过少, 容易造成旱灾。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
![七年级地理《南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087f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4.png)
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概况
01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
力之一。
主要服务领域
02
南亚地区的服务业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服务、金融、旅游
等领域。
服务业发展挑战
03
虽然南亚地区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
短缺、技术落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05
南亚的旅游景点
印度旅游景点
孟加拉国文化
孟加拉语
孟加拉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文 学和媒体的主要语言。
孟加拉国文学
以现实主义和民族主义为特点 ,代表作品有《金色的孟加拉 》和《红颜血泪》。
孟加拉国艺术
以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为主 ,代表作品有《金色孟加拉》 和《孟加拉之舞》。
孟加拉国音乐
以传统乐器和民间音乐为主, 如塔布拉鼓和笛子。
。
巴基斯坦文化
01
02
03
04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的主要宗教,对巴基 斯坦的社会、道德和艺术有着
深远的影响。
巴基斯坦电影
以其音乐和家庭题材电影著称 ,如《永恒的爱情》和《巴哈
依》。
巴基斯坦美食
以其香料和辣味著称,如咖喱 和烤肉。
巴基斯坦文学
以乌尔都语和英语为主要语言 ,代表作品有《草》和《巴基斯坦的命运》。
巴基斯坦
人口数量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人口 第二多的国家,人口数量 超过2亿。
经济情况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手 工业和制造业。
文化传统
巴基斯坦文化深受伊斯兰 教影响,有着独特的艺术 、音乐和文学传统。
孟加拉国
人口数量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人口第三多的国 家,人口数量超过1.6亿。
南亚和中亚43页PPT
![南亚和中亚4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eb782126fff705cd170abc.png)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 小,含盐量增加。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潭—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 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 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3.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风暴事件》 在“向大自然要粮”的号召下,原苏联1954年至1963年间,在中 亚等地开垦了1亿多亩处女地,大批青年响应“把红旗插上荒原” 的号召,来到中亚,他们把树根挖得干干净净,杂树野草被烧得精 光,剩下裸露的黑土,种上小麦。开初的几年,他们获得了好收成, 可是到60年代,垦荒区却频频爆发了“黑风暴”。黑风暴来临时, 天空像个倒扣的黑锅,大地一片昏暗,漆黑的狂风刮几天几夜,贪 婪地吞噬着失去森林草原保护而干旱的土地。狂风所过之处,地面 被“啃掉”十几厘米,遍地是沙砾和尘土,原来的绿油油的田野也 被染成了黄褐色。“黑风暴”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1)“黑风暴事件,使你得到什么启发?
量较多的原因是
。
(7分)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
成因为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l0分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3分)
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 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 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
人口超过一 亿的国家有 印度、巴基 斯坦和孟加 拉国
旱季
旱雨季分明的南亚 雨季
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已经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 大“硅谷”之一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潭—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 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 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3.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风暴事件》 在“向大自然要粮”的号召下,原苏联1954年至1963年间,在中 亚等地开垦了1亿多亩处女地,大批青年响应“把红旗插上荒原” 的号召,来到中亚,他们把树根挖得干干净净,杂树野草被烧得精 光,剩下裸露的黑土,种上小麦。开初的几年,他们获得了好收成, 可是到60年代,垦荒区却频频爆发了“黑风暴”。黑风暴来临时, 天空像个倒扣的黑锅,大地一片昏暗,漆黑的狂风刮几天几夜,贪 婪地吞噬着失去森林草原保护而干旱的土地。狂风所过之处,地面 被“啃掉”十几厘米,遍地是沙砾和尘土,原来的绿油油的田野也 被染成了黄褐色。“黑风暴”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1)“黑风暴事件,使你得到什么启发?
量较多的原因是
。
(7分)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
成因为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l0分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3分)
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 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 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
人口超过一 亿的国家有 印度、巴基 斯坦和孟加 拉国
旱季
旱雨季分明的南亚 雨季
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已经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 大“硅谷”之一
南亚ppt课件共42页文档
![南亚ppt课件共4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61817e57cd184254b3535ff.png)
二、南亚的3、重独点特区的热域带地季理风特气候征分析-气候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2) 降水的季节特点
干湿季明显: 1.干季(10-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 天气温暖干燥 2.热季:4-5月,西南季风未来临, 气温很高,降水很少 3.雨季(6-9月) 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常出现 洪涝灾害
二、南亚的重点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气候
2、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分析 A-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 B-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少雨 C-历史时期人为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
“野蛮时代是森林、草原,到文明时期却成了沙漠”
南 亚 气 候 类 型
二、南亚的重点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3、孟加拉国的洪涝灾害分析
(1)孟加拉国主要属于哪类地形? 这种地形对水灾的形成有何影响?
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3)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主要形成原因—— 地形
塔尔沙漠的形成
乞拉朋齐-世界雨极
西南季风难以 到达
人为植被破坏
冬季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
西南季风丰富的水汽 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
西高止山西侧丰富的降水
西南季风丰富的水汽 西高止山的迎风坡
二、南亚的重点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是什么?
速交通便利
瓦拉纳西-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克什米尔问题
殖民统治的遗留问 题,该地区的重要 的战略位置。以及 种族和宗教的冲突。
[2007届·海南省海口市中学月考卷]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河的主要补给是
,该河流河水流量变化较大的主要原
因是
。
(2)描述A
(3) 水稻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地区和
《南亚和中亚》课件
![《南亚和中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bcbf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e.png)
巴基斯坦ຫໍສະໝຸດ 010203
人口数量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第二 人口大国,人口数量超过 2亿。
经济情况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手 工业和制造业。
文化传统
巴基斯坦文化深受伊斯兰 教影响,主要语言为乌尔 都语和英语。
孟加拉国
人口数量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第三人口大 国,人口数量超过1.6亿。
经济情况
旅游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和经济增长。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政府和旅游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 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交流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尔代夫
人口数量
马尔代夫人口数量约50万。
经济情况
马尔代夫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同时也有一定规模 的渔业和农业。
文化传统
马尔代夫文化深受伊斯兰教影响,主要语言为迪 维希语。
03 中亚地理概述
地理位置和范围
总结词
中亚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东临中国、蒙古,南接南亚,西邻西亚,北邻俄罗斯,包括五个国家:哈 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 、俄罗斯和印度等国 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关 系。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 以农业为主,同时也 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 务业。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最小的国家之 一,拥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
。
塔吉克斯坦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
塔吉克斯坦与中国、俄罗斯和印 度等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内陆国家 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 资源。
人口数量
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第二 人口大国,人口数量超过 2亿。
经济情况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有一定规模的手 工业和制造业。
文化传统
巴基斯坦文化深受伊斯兰 教影响,主要语言为乌尔 都语和英语。
孟加拉国
人口数量
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第三人口大 国,人口数量超过1.6亿。
经济情况
旅游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和经济增长。南亚和中亚地区的政府和旅游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 源,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交流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马尔代夫
人口数量
马尔代夫人口数量约50万。
经济情况
马尔代夫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同时也有一定规模 的渔业和农业。
文化传统
马尔代夫文化深受伊斯兰教影响,主要语言为迪 维希语。
03 中亚地理概述
地理位置和范围
总结词
中亚地理位置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东临中国、蒙古,南接南亚,西邻西亚,北邻俄罗斯,包括五个国家:哈 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 、俄罗斯和印度等国 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关 系。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 以农业为主,同时也 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 务业。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最小的国家之 一,拥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资源
。
塔吉克斯坦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工业和服务业
。
塔吉克斯坦与中国、俄罗斯和印 度等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内陆国家 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能和矿产 资源。
中小学优质课件南亚和中亚课件.ppt
![中小学优质课件南亚和中亚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ba706ec8d376eeafaa3127.png)
南亚、中亚
南亚
位置:位于 喜马拉雅山 以南, 印度 洋以北,大部分在
10°N~30 °N之间
范围 地形
内陆国—— 尼泊尔 、 不丹 . 临海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 、 马尔代夫 .
北部:狭长、崎岖的 喜马拉雅 山地
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 恒河——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 德干高原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 在减小,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接近死亡。试 说明其原因: ①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太多
.
③ 河流沿岸工业及生活用水消耗过度
.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印度河:源自 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 的
河流
重要灌溉水源 恒河:源自 喜马拉雅山区 、注入 孟加拉湾 、河口
恒河三角洲
气候
_热_带_季_风_气_候_、全年高温、分为 旱雨 两季、每 年6—9月为 雨 季、10月至次年5月为 旱 季, 其中3月至5月气候干热 热带沙漠气候:塔尔沙漠全年干旱
农业生产与气候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强—— 涝 灾, 西南季风弱—— 旱 灾
主要城市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中亚最大的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的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例1】读图分析题
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 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D
E
(1)10月至次年5月 (2)西南风 (3)由陆地吹向海洋
农业 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
经
种植业: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 乌。兹_别_克_斯_坦
南亚
位置:位于 喜马拉雅山 以南, 印度 洋以北,大部分在
10°N~30 °N之间
范围 地形
内陆国—— 尼泊尔 、 不丹 . 临海国——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岛国—— 斯里兰卡 、 马尔代夫 .
北部:狭长、崎岖的 喜马拉雅 山地
中部:略成弧形、广阔的 恒河——印度河平原.
南部:起伏和缓的 德干高原
(3)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 在减小,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接近死亡。试 说明其原因: ①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太多
.
③ 河流沿岸工业及生活用水消耗过度
.
(4)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印度河:源自 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 的
河流
重要灌溉水源 恒河:源自 喜马拉雅山区 、注入 孟加拉湾 、河口
恒河三角洲
气候
_热_带_季_风_气_候_、全年高温、分为 旱雨 两季、每 年6—9月为 雨 季、10月至次年5月为 旱 季, 其中3月至5月气候干热 热带沙漠气候:塔尔沙漠全年干旱
农业生产与气候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强—— 涝 灾, 西南季风弱—— 旱 灾
主要城市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中亚最大的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的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例1】读图分析题
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 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D
E
(1)10月至次年5月 (2)西南风 (3)由陆地吹向海洋
农业 畜牧业:细毛羊、羔皮羊
经
种植业: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 乌。兹_别_克_斯_坦
东南亚、南亚、中亚 ppt
![东南亚、南亚、中亚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5b85dcb9f3f90f76c61b61.png)
2、南亚中部的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 积 而成?
恒河和印度河
3、恒河和印度河的发源地入海口 各在哪里?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 注入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 坡注入孟加拉湾
1、南亚的哪些国家位于山区?
2、哪个国家占有印度河平原大部分?
3、哪个国家占有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的 大部分?
甘蔗
印 度 农 作 物 分 布 图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印 度 年 降 水 量 的 分 布 图
年降水量
毫米 2000 1000 500 200
印 度 年 降 水 量 的 年降水量 分 毫米 2000 布 1000 500 图 200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甘蔗
年降水量
毫米 2000 1000 500 200
90
100
巴基斯坦
中华人民共和国 马 山 拉 雅
不丹
孟 加 拉 国
缅 甸
20
阿 拉 伯 海
印
度
孟 加 拉 湾
10 马 尔 代 夫 70 斯里兰卡
印
度
90
洋
恒 河 平 原
印 度 半 岛
阿拉伯海
德 干 高 原
孟加拉湾
印
度
洋
1、南亚地形可分为哪三个主要部分?
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南 亚 一 月 风 向
南
亚
的
旱
季
七月 亚
北回归线
洲
赤道
印
度
洋
每年 六月到九 月盛行西 南季风, 海洋 风从——— 陆地 吹向 ——— ,为雨季。
高考地理 区域地理 第2部分 第6讲 南亚和中亚复习课件
![高考地理 区域地理 第2部分 第6讲 南亚和中亚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3333784431b90d6c85c796.png)
4.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西南季风势力强— 水 灾
(1)的不稳定势力弱— 旱 灾
粮食作物水 小稻 麦 (2)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黄 棉麻 花
• 5.宗教与社会 • (1)源地:佛教、印度教。 • (2)目前分布: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主
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 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 1.“南亚”与“南亚次大陆”是同一概念吗?
• 提示:“南亚”与“南亚次大陆”所指的范围不同。“南 亚”是由南亚大陆部分和附近印度洋中的岛屿共同构成, 包括七个国家。“南亚次大陆”是指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也指南亚的大陆 部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等山地的阻隔,使南亚大陆部分 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因而称之为“南亚次大陆”。
• 7.亚欧大陆桥:历史上的“__丝__绸__之__路”是中外经济、文化 交流的主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 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_,既横 贯我国东、西部,又是连接连亚云欧港大陆的新鹿纽特带丹,加强了我 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 的友好往来。
濒________。
南部
孟加拉湾
• (2)地形与河流。
• ①地形:印度分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 是________平原,南部为________高原。
• ②河恒流河:印度的主要河流有德注干入孟加拉湾的________及布
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叫雅鲁藏布江)。
恒河
• (3)气候。
• 印分度明大。部每分年地的区10为月_至__次热__年带__的季_气5风月候,,受全_年__高__温_季,风旱影季响和,雨降季
南亚(区域地理)(共41张PPT)
![南亚(区域地理)(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d69f65482fb4daa58d4bd7.png)
印度教圣河——恒河
南亚的气候
高山气候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三
热带雨林
类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半岛大部分
热 热带沙漠气候:半岛西部有塔尔沙漠(印度沙漠)
带
气 热带雨林气候: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的南部
候
注:北部为高山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典型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行动 特征:终年高温,有明 显的旱、雨两季
特征:降水稀少,气候干
燥。
塔尔沙漠(印度沙漠)成因
: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
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 思考:南亚东北部降水较多,而
的破坏
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导致
两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
宗教和居民
宗教:佛教、印度教发源地。
佛 教 --斯里兰卡 印 度 教 --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人小家庭。
南亚、印度 人文地理特征—印度的工业
棉纺:孟买、新德里 靠近棉花产区。
高科技:班加罗尔;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钢铁工业:东北部 煤、铁、锰资源丰富
麻纺: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区。
主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是全国铁路交通 中心。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 一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
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二大 城市和第一大海港。附近(德干高原西北部)是 主要棉花产区。
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区
印度男士的传统服饰
纱 丽
我的南亚中亚共31页PPT
![我的南亚中亚共31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9529f7fad6195f302ba64a.png)
国家主要地理特征的分析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 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 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No Image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 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尤其是软件产业。图中 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 C_____班__加__罗_。尔
三、城市
新德里:首都;
班加罗尔:已经成为 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 中心和世界十大“硅 谷”之一;
加尔各答:印度的麻 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 度第一大城市和第二 大港口;
孟买市:印度的棉纺 织工业中心一,也是 印度第二大城市和第 一大港口
再见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深居大陆内部 的位置:地处亚 欧大陆中部,距 海较远。
2、国家:
世界最大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
中亚
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
3.气候:以 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
4、地形:
以丘陵、平原为主
5、多内流河湖:
内流河有阿姆河、锡尔河 有世界最大的湖: 里海
农业分布: 西部、北部:种植小麦 中部: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南部:灌溉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和甜菜 其中棉花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牲畜: 以细毛羊 和 羔皮羊为主
印度泰姬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土地退化)。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 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 其发生过程。(9分)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 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 累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
亚洲南部地
区,大部分
位于10°~
30°N之间,
大体在喜马
拉雅山脉和
印度洋之间。
使之成为一
个相对独立
的单元。称
为“南亚次
大陆”。
德干高原
喜马拉雅山地 印度河——恒河平原
国家
南亚共有 七个国家,其 中尼泊尔、不 丹为内陆国, 印度、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 为临海国,斯 里兰卡、马尔 代夫为岛国。 巴基斯坦、印 度、尼泊尔、 不丹和克什米 尔地区同中国 相邻。
量较多的原因是
。
(7分)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
成因为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l0分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3分)
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 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 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的工业
1、主要矿产 资源有煤、铁、 锰等,主要分 布在德干高原 的东北部
2、主要工业 部门及其分布
地势西低东高,起伏较大
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多为山脉环绕 的高原、盆地与低地,因此受海洋的影响小, 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 内陆流域,以及温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景 观。冬冷夏热,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匀, 降水变率很大。
3、冶金工业、军事工业较发达
中哈输油管道
36.读图3,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
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27分)
02年全国卷
(1)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
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冰雪融、水
雨水 。(7分)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 于 北冰洋 、 大西洋,其降水
农业分布: 西部、北部:种植小麦 中部: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南部:灌溉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和甜菜 其中棉花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牲畜: 以细毛羊 和 羔皮羊为主
工业类型: 1、采矿业
矿产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矿产资源种类: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2、加工工业
棉毛纺织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发达
自然环境
1. 地 形 : 以 平 原 、 丘 陵 为 主 , 主 要 平 原 有 图 兰 平 原 和里 海 沿 岸 平 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气候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 3.河湖:河流多为 内流河,内流河有阿姆河、锡尔河,
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有世界最大湖泊里海 所起的作用:提供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有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
人口
人口超过一 亿的国家有 印度、巴基 斯坦和孟加 拉国
旱季
旱雨季分明的南亚 雨季
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已经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 大“硅谷”之一
印度
加尔各答:印度第 一大城市和第二大 港口
孟买:印度第二大 城市和第一大港口
耕地亚洲第一、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有利于 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绿色革命”前后印度粮食产量与人均耕地比较图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0年
1987年
产量
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1951年 2000年
人均耕 地面积
(全国卷I)04文综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高__山_冰__雪_融__水_和__降_水___,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气__温_(_温_度__) _______。(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风_(_风_力__) _______。(3分)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 生哪些影响?(6分)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 小,含盐量增加。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潭—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 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 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3.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风暴事件》 在“向大自然要粮”的号召下,原苏联1954年至1963年间,在中 亚等地开垦了1亿多亩处女地,大批青年响应“把红旗插上荒原” 的号召,来到中亚,他们把树根挖得干干净净,杂树野草被烧得精 光,剩下裸露的黑土,种上小麦。开初的几年,他们获得了好收成, 可是到60年代,垦荒区却频频爆发了“黑风暴”。黑风暴来临时, 天空像个倒扣的黑锅,大地一片昏暗,漆黑的狂风刮几天几夜,贪 婪地吞噬着失去森林草原保护而干旱的土地。狂风所过之处,地面 被“啃掉”十几厘米,遍地是沙砾和尘土,原来的绿油油的田野也 被染成了黄褐色。“黑风暴”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1)“黑风暴事件,使你得到什么启发?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叶 黄麻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 地区是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 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 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 山坡。
恒河三角洲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自然规律 (符合题意即为正确答案)
(2)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要注意什么问题?
应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A
• 印度在建国以前长期受殖民统治,独立前 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给 建国后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 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 其发生过程。(9分)
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 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 累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
亚洲南部地
区,大部分
位于10°~
30°N之间,
大体在喜马
拉雅山脉和
印度洋之间。
使之成为一
个相对独立
的单元。称
为“南亚次
大陆”。
德干高原
喜马拉雅山地 印度河——恒河平原
国家
南亚共有 七个国家,其 中尼泊尔、不 丹为内陆国, 印度、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 为临海国,斯 里兰卡、马尔 代夫为岛国。 巴基斯坦、印 度、尼泊尔、 不丹和克什米 尔地区同中国 相邻。
量较多的原因是
。
(7分)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
(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
成因为 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 。l0分
(4)丁地所在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
。(3分)
36.(36分)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 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 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的工业
1、主要矿产 资源有煤、铁、 锰等,主要分 布在德干高原 的东北部
2、主要工业 部门及其分布
地势西低东高,起伏较大
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多为山脉环绕 的高原、盆地与低地,因此受海洋的影响小, 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 内陆流域,以及温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景 观。冬冷夏热,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匀, 降水变率很大。
3、冶金工业、军事工业较发达
中哈输油管道
36.读图3,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
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27分)
02年全国卷
(1)丙河的汛期在 夏 季
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冰雪融、水
雨水 。(7分)
(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 于 北冰洋 、 大西洋,其降水
农业分布: 西部、北部:种植小麦 中部:畜牧业,以养羊为主 南部:灌溉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和甜菜 其中棉花产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牲畜: 以细毛羊 和 羔皮羊为主
工业类型: 1、采矿业
矿产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矿产资源种类: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2、加工工业
棉毛纺织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工业发达
自然环境
1. 地 形 : 以 平 原 、 丘 陵 为 主 , 主 要 平 原 有 图 兰 平 原 和里 海 沿 岸 平 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气候特征: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气候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远 3.河湖:河流多为 内流河,内流河有阿姆河、锡尔河,
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有世界最大湖泊里海 所起的作用:提供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有世界著名的卡拉库姆沙漠
人口
人口超过一 亿的国家有 印度、巴基 斯坦和孟加 拉国
旱季
旱雨季分明的南亚 雨季
首都:新德里
班加罗尔:已经成 为全球第五大信息 科技中心和世界十 大“硅谷”之一
印度
加尔各答:印度第 一大城市和第二大 港口
孟买:印度第二大 城市和第一大港口
耕地亚洲第一、气候类型多样、地形多样有利于 多种作物种植。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绿色革命”前后印度粮食产量与人均耕地比较图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50年
1987年
产量
0.5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1951年 2000年
人均耕 地面积
(全国卷I)04文综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高__山_冰__雪_融__水_和__降_水___,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气__温_(_温_度__) _______。(6分)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风_(_风_力__) _______。(3分)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 生哪些影响?(6分)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 小,含盐量增加。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潭—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 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 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3.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风暴事件》 在“向大自然要粮”的号召下,原苏联1954年至1963年间,在中 亚等地开垦了1亿多亩处女地,大批青年响应“把红旗插上荒原” 的号召,来到中亚,他们把树根挖得干干净净,杂树野草被烧得精 光,剩下裸露的黑土,种上小麦。开初的几年,他们获得了好收成, 可是到60年代,垦荒区却频频爆发了“黑风暴”。黑风暴来临时, 天空像个倒扣的黑锅,大地一片昏暗,漆黑的狂风刮几天几夜,贪 婪地吞噬着失去森林草原保护而干旱的土地。狂风所过之处,地面 被“啃掉”十几厘米,遍地是沙砾和尘土,原来的绿油油的田野也 被染成了黄褐色。“黑风暴”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1)“黑风暴事件,使你得到什么启发?
农作物 水稻 小麦 棉花 茶叶 黄麻
分布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需较多的水,上述 地区是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棉花耐旱能力较强, 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 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 山坡。
恒河三角洲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自然规律 (符合题意即为正确答案)
(2)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要注意什么问题?
应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材料A
• 印度在建国以前长期受殖民统治,独立前 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给 建国后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