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历史朝代更替表(含时间)
历史朝代更替表(含时间)一、列表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首称皇帝,共计:16年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计:5年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计:210年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计:16年8、玄汉:公元23-25年,共计:3年9、东汉:公元25-220年,共计:196年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计:38年14、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计:290年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计:98年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计:277年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共计:268年二、朝代资料1、隋朝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
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完整word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
(完满word 版)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魏晋南北朝( 220 年— 589 年)朝代更替表东汉( 25—220)│ ┐┌ ————————————————————│ ↓ │蜀( 221— 263)———→ 魏( 220— 265)吴( 222— 280) ↓ │西晋( 265— 316) ←—————┘│┐┌ ————————————————————————————————│ │ ││ │ 十六国( 304— 439)│ ││┐│┌ ———————————————─——————————————— ││ ↓│ │┌——————【成汉】 (氐) 【汉(前赵)】(匈奴)代(鲜卑)│││( 304— 347)( 304— 329)( 338— 376)│ ││↓│ │ ││ 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一致 ←—【 后赵 】(羯)→ 冉魏(汉)→【前燕】 (鲜卑)│ 【前凉】(汉)││ 与前燕、前凉并存 ( 319— 351) ( 350—352) ( 337—370) │ ( 320— 376) ││↓ ↓ ↓││———————│↓↓东晋( 317— 420)————→ 前秦于 382 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一致 ←————— 【前秦 】(氐)│↑383 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场面( 351— 394)││┌ —————————————————————————————————│││┤││ │ │ │ │ │└— 西蜀(汉) 【西凉】(汉) 【后凉】(氐) 西燕(鲜卑) │( 405— 413) ( 400— 421) ( 386— 403) ( 384— 394) │ │ │ ┐ ││ │ ┌ ————————————— ││ ↓ │ │ ↓ ↓ │【北凉】(匈奴) 【南凉】(鲜卑) 【后秦】(羌)→ 东晋 【后燕】(鲜卑) │ (401— 439) (397— 414) ( 384— 417) ↑ ( 384— 409)│ │ │ │ │ │││││ │ ┌ —————┐││↓ │ │ │↓ ↓ │【西秦】(鲜卑) 【夏】(匈奴) 【南燕】(鲜卑) 【北燕】(鲜卑) ├————┐ │(385— 431) (407— 431) ( 389— 410)(409— 436) │ │↓↓ ↓↓ ││┌———————————————————————————————↓ │ │↓宋( 420— 479) 南( 420— 589) 北( 439— 581)北魏 ( 386—534)—→ 北魏于 439 年重新一致北方地区│ │ ││ ┐│ │ │ ┌ ————————————↓ │ │ │ │齐( 479— 502) 朝 朝 西魏( 534— 557) 东魏( 534— 550)↓ │ │ ↓ ↓梁( 502— 557) │ └——北周( 557— 581)←—————北齐( 550— 557)↓ │ │陈( 557— 589)→┴——————————┐ │↓ ↓隋( 581—618)注:① “↓、↑、←、→”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 “│”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中国历史朝代表(图表+文字,非常详细)
中国历代皇帝一览表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10、帝泄l6年11、不降59年12、帝扃21年13、胤甲21年14、帝孔甲31年15、帝皋11年16、帝发19年17、履癸53年。
商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
历十二帝。
建都:镐京。
1、武王发7年2、成王诵37年3、康王钊26年4、昭王瑖51年5、穆王满55年6、共王紧扈12年7、懿王囏25年8、孝王辟方15年9、夷王变16年10、厉王胡37年-共和时代14年-11、宣王靖46年12、幽王宫湼1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
建都:洛阳。
1、本王宜臼51年2、桓王林23年3、庄王铊15年4、厘王胡齐5年5、惠王阆25年6、襄王郑33年7、顷王壬臣6年8、匡王班6年9、定王瑜2l年1O、简王夷14年11、灵王泄心27年12、景王贵25年13、悼王猛1年l4、敬王匈44年15、元王仁7年16、贞定王介28年17、哀王去疾1年18、思王叔1年19、考王嵬15年20、威烈王午44年21、安王骄26年22、烈王喜7年23、显王扁48年24、慎靓王定6年25、赧王延59年26、东周君杰7年。
南北朝时间表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附: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羯胡、氐、羌)
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304~347
后赵319~350
前凉324~376
前燕337~370
前秦351~394
后秦384~417
后燕384~409
西秦385~431
后凉386~403
南凉397~414
南燕398~410
西凉400~420
北凉401~439
夏407~431
北燕409~436
南朝
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今河北省临漳县)
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繁体-打印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年表(完整版)朝代起訖年代都城今地統治民族開國皇帝三皇五帝夏朝約西元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縣華夏族禹商朝約西元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華夏族湯周西周約西元前1029-771年鎬京陝西西安華夏族周文王姬昌東周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陽華夏族周平王姬宜臼戰國前475-221年華夏族秦朝前221-207年咸陽陝西咸陽華夏族始皇帝嬴政漢西漢前206-206-西元西元8年長安陝西西安漢族高祖劉邦新朝9-23年常安陝西西安漢族王莽東漢25-220年洛陽河南洛陽漢族光武帝劉秀三國曹魏220-265年洛陽河南洛陽漢族魏文帝曹丕蜀漢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漢族漢昭烈帝劉備孫吳222-280年建業江蘇南京漢族吳大帝孫權晉西晉265-316 洛陽河南洛陽漢族晉武帝司馬炎東晉317-420 建康江蘇南京漢族晉元帝司馬睿十六國304-439 前趙前趙((漢趙漢趙))304-318 平陽山西臨汾匈奴族高祖光文皇帝劉淵319-329 長安陝西西安成漢306-347 成都四川成都巴氐族太宗武皇帝李雄前涼314-363 姑臧甘肅武威漢族高祖明王張寔後趙319-351 襄國河北邢臺羯族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 龍城遼寧朝陽鮮卑族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351-394 長安陝西西安氐族世宗明皇帝符健後秦384-417 長安陝西西安羌族太祖武昭皇帝姚萇後燕384-407 中山河北定州鮮卑族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西秦385-431 苑川甘肅榆中鮮卑族烈祖宣烈王乞伏國仁朝代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統治民族 開國皇帝 十六國十六國 304-439後涼後涼 386-403 略陽略陽 甘肅平涼甘肅平涼 氐族氐族 太祖懿武皇帝呂光 南涼南涼 397-414 西平西平 青海西寧青海西寧 鮮卑族鮮卑族烈祖武王拓跋烏孤南燕南燕 398-410 廣固廣固 山東益都山東益都 鮮卑族鮮卑族世宗獻武皇帝慕容德容德 西涼西涼 407-421 酒泉酒泉 甘肅酒泉甘肅酒泉 漢族漢族 太祖昭武王李暠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胡夏 407-431統萬城 陝西靖邊陝西靖邊匈奴匈奴世祖烈武皇帝赫連勃勃連勃勃北燕北燕 407-436 和龍和龍 遼寧朝陽遼寧朝陽 高句麗高句麗 燕惠懿帝高雲燕惠懿帝高雲 北涼北涼 397-439 張掖張掖 甘肅張掖甘肅張掖 盧水胡盧水胡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蒙遜 *冉魏冉魏 350-352 鄴城鄴城 河北臨漳河北臨漳 漢族漢族 武悼天王冉閔武悼天王冉閔 *西燕西燕 384-394 長子長子 山西長子山西長子 鮮卑族鮮卑族 濟北王慕容泓濟北王慕容泓*西蜀西蜀((後蜀後蜀) )405-413 益州益州 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漢族漢族 譙縱譙縱 南北朝南北朝420-589南朝南朝宋 420-479 建康建康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 漢族漢族 宋武帝劉裕宋武帝劉裕 齊479-502 建康建康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 漢族漢族 齊高帝蕭道成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建康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 漢族漢族 梁武帝蕭衍梁武帝蕭衍 陳557-589 建康建康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 漢族漢族陳武帝陳霸先陳武帝陳霸先北朝北朝北魏北魏 386-534 平城平城 山西大同山西大同 鮮卑族鮮卑族 魏道武帝拓跋珪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洛陽 河南洛陽河南洛陽 東魏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河北臨漳 鮮卑族鮮卑族 魏孝靜帝元善見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西魏 535-556 長安長安 陝西西安陝西西安 鮮卑族鮮卑族 魏文帝元寶炬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河北臨漳 鮮卑族鮮卑族 齊文宣帝高洋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北周557-581 長安長安 陝西西安陝西西安 鮮卑族鮮卑族 周孝閔帝宇文覺周孝閔帝宇文覺隋朝隋朝 581-618 大興大興 陝西西安陝西西安 漢族漢族 隋文帝楊堅隋文帝楊堅 唐朝唐朝618-907 長安長安 陝西西安陝西西安 漢族漢族 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李淵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後樑後樑 907-923 汴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漢族漢族 梁太祖朱晃梁太祖朱晃 後唐後唐 923-936 洛陽洛陽 河南洛陽河南洛陽 漢族漢族 唐莊宗李存勖唐莊宗李存勖 後晉後晉 936-947 汴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漢族漢族晉高祖石敬瑭晉高祖石敬瑭後漢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漢族漢族 漢高祖劉暠漢高祖劉暠 後周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漢族漢族 周太祖郭威周太祖郭威 前蜀前蜀 891-925 成都成都 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漢族漢族 高祖王建高祖王建 後蜀後蜀925-965成都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漢族漢族高祖孟知祥高祖孟知祥朝代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統治民族 開國皇帝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楊吳楊吳 892-937 揚州揚州 江蘇揚州江蘇揚州 漢族漢族 太祖楊行密太祖楊行密 南唐南唐 937-975 金陵金陵 江蘇南京江蘇南京 漢族漢族 烈祖李昪烈祖李昪 吳越吳越 893-978 杭州杭州 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漢族漢族 武肅王錢鏐武肅王錢鏐 閩國閩國 893-945 長樂長樂 福建福州福建福州 漢族漢族 太祖王審知太祖王審知 馬楚馬楚 896-951 長沙長沙 湖南長沙湖南長沙 漢族漢族 武穆王馬殷武穆王馬殷 南漢南漢 905-971 興王府 廣東廣州廣東廣州 漢族漢族 高祖劉龑高祖劉龑 南平南平 907-963荊州荊州 湖北荊州湖北荊州漢族漢族武信王高季興武信王高季興北漢北漢951-979 太原太原 山西太原山西太原 漢族漢族 世祖劉崇世祖劉崇 宋北宋北宋 960-1127 開封開封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漢族漢族 太祖趙匡胤太祖趙匡胤 南宋南宋 1127-1279 臨安臨安 浙江臨安浙江臨安 漢族漢族高宗趙構高宗趙構遼國遼國 907-1125 皇都皇都 遼寧遼寧 契丹族契丹族 太祖耶律阿保機太祖耶律阿保機大理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雲南大理 白族白族 太祖段思平太祖段思平 西夏西夏1032-1227興慶府 寧夏銀川寧夏銀川 黨項族黨項族景帝李元昊景帝李元昊金 1115-1234 會寧會寧 阿城阿城((黑) 女真族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中都 北京北京 開封開封 河南開封河南開封 元朝元朝 1206-1368 大都大都 北京北京 蒙古族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漢族漢族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清朝清朝1616-1911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滿族滿族清太宗皇太極清太宗皇太極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正确版)朝代起讫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正确版)朝代起讫都城今地开国皇帝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实际上20个都不止。
⑤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于690年称帝,国号“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也称“南周”。
并自以“瞾”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自为皇帝,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革命”。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仅有的正统女皇帝。
她登位时已经67岁,又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的帝王。
直到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汉因王莽新朝分前后汉唐为何不因武周而分前后唐?正统思维:中国有两个既被承认又不被承认的朝代⑥ “五代十国”:“五代”指907年朱温灭唐后建立的后梁及继起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合称为“五代”。
南方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其中有:南吴、前蜀、吴越、马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
但实际却不止十个,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渤海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吐谷浑等等。
“五代”和“十国”合称“五代十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最后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统一中原,十国结束。
关于朝代起讫时间:事实上朝代更迭,王朝通常不会如此顺利地过渡到另一个王朝,执政权经常不会立即转移,因而会有时间重叠。
因为朝代往往是在推翻现存统治之前建立起来的,或者是在被打败之后持续了一段时间(完成统一)。
就像清朝建立于1636年(如果从后金开始算是1616年),而最后一个南明的政权直到1683年才被废。
这种统治的变化是混乱而漫长的事情,清政府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扩大对全中国的控制。
因此,假设中国在1644年突然发生了一次变化是不准确的。
嘻嘻网历史朝代备注关于朝代的前缀:由于有些朝代并不是只有一次使用,所以现在的史学家往往在前面加一些词以示区别,比如五代的梁唐汉晋周前前面都加了一个“后”字,因为这些朝代以前都出现过,同样的还有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历史上亦称为后金。
魏晋南北朝年代表
魏(220年-265年)
220年曹丕称帝,曹魏
221年刘备称帝,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东吴
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
晋(265年-420年)
西晋(265年-316年)
265年司马炎称帝
280年晋发动灭吴之战,东吴灭
291年—306年八王之乱(皇族内乱)
316年,西晋灭亡
北方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
304年刘渊称王
439年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
共有六个民族建立政权:运、匈奴、鲜卑、氐、羌、羯
东晋(317年-420年)
317年,司马睿建康称帝,东晋建立
420年,刘裕灭晋,改国号曰宋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南朝(420年—公元589年)南朝作为东晋政权的延续
刘宋(420-479年)历4代8帝
齐(479-502年)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
梁(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梁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陈(557-589年)
北朝(386年—581年)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
东魏(534年―550年)高欢控制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西魏(535年―556年)宇文泰控制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北齐(550年—577年)高洋建立(高欢儿子)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建立(宇文泰儿子)。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时间表朝代起止年代(公元) 创始人/掌权人都城夏前2100年-前1600年启阳城商前1600年-前1100年汤亳→殷西周前1100年-前771年武王镐东周前770年-前256年周平王洛邑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洛邑秦前221年-前206年始皇(嬴政) 咸阳西汉前202年-8年高祖(刘邦) 长安新8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刘秀) 洛阳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79年-502年肖道成建康梁502年-557年肖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杨坚) 大兴唐618年-907年高祖(李渊) 长安第1任618-627年高祖(李渊)长安第2任627-650年太宗(李世民)第3任650-684年高宗(李治)第4任684-684年中宗(李显)第5任684-684年睿宗(李旦)第6任684-705年武则天第7任705-710年中宗(李显)第8任710-710年殤帝(李重茂)第9任710-712年睿宗(李旦)第10任712-756年玄宗(李隆基)第11任756-762年肃宗(李亨)第12任762-780年代宗(李豫)第13任780-805年德宗(李适)第14任805-806年顺宗(李诵)第15任806-821年宪宗(李纯)第16任821-825年穆宗(李恒)第17任825-836年敬宗(李湛)第18任836-841年文宗(李昂)第19任841-847年武宗(李炎)第20任847-860年宣宗(李忱)第21任860-874年懿宗(李凗)第22任874-889年僖宗(李儇)第23任889-904年昭宗(李晔)第24任904-907年哀帝(李祝)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1任960-976年太祖(赵匡胤) 开封第2任976-998年太宗(赵炅)第3任998-1023 真宗(赵恒)第4任1023-1064仁宗(赵祯)第5任1064-1068英宗(赵曙)第6任1068-1086神宗(赵顼)第7任1086-1101 哲宗(赵煦)第8任1101-1126徽宗(赵佶)第9任1126-1127钦宗(赵桓)南宋1127年-1279年高宗(赵构) 临安第1任1127-1163高宗(赵构) 临安第2任1163-1190孝宗(赵昚)第3任1190-1195光宗(赵淳)第4任1195-1225宁宗(赵扩)第5任1225-1265理宗(赵昀)第6任1265-1275 度宗(赵禥)第7任1275-1276恭宗(赵显)第8任1276-1278端宗(赵昰)第9任1278-1279卫王(赵昺)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元1271年-1368 世祖(忽必烈) 大都明1368年-1644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1任1368年-1399年太祖(朱元璋) 南京→北京第2任1399年-1403年惠帝(朱允炆)第3任1403年-1425年成祖(朱棣)第4任1425年-1426年仁宗(朱高炽)第5任1426年-1436年宣宗(朱瞻基)第6任1436年-1450年英宗(朱祁镇)第7任1450年-1457年代宗(朱祁钰)第8任1457年-1465年英宗(朱祁镇)第9任1465年-1488年宪宗(朱见深)第10任1488年-1506年孝宗(朱佑樘)第11任1506年-1522年武宗(朱厚照)第12任1522年-1567年世宗(朱厚熜)第13任1567年-1573年穆宗(朱载垕)第14任1573年-1620年神宗(朱翊钧)第15任1620年-1621年光宗(朱常洛)第16任1621年-1628年熹宗(朱由校)第17任1628年-1644年毅宗(朱由检)清1644年-1840年世祖-顺治(福临) 北京第1任1644年-1662年世祖-顺治(福临)第2任1662年-1723年圣祖-康熙(玄烨)第3任1723年-1736年世宗-雍正(胤禛)第4任1736年-1796年高宗-乾隆(弘历)第5任1796年-1821年仁宗-嘉庆(顺琰)第6任1821年-1851年宣宗-道光(旻宁)第7任1851年-1862年文宗-咸丰(奕詝)第8任1862年-1875年穆宗-同治(载淳)第9任1875年-1908年德宗-光绪(载湉)第10任1908年-1911年恭宗-宣统(溥仪)。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总的历史更替:三国:公元220—280年西晋:公元266—316年十六国:公元316—439年东晋:公元317—420年北朝:公元439—581年南朝:公元420—589年隋朝:公元581—618年详细的历史更替: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洛阳称帝,国号魏。
东汉灭亡,进入三国时期。
(在北方地区)公元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
(在四川云贵地区)公元229年,孙权建业称帝,国号吴。
(在长江中下游的以南地区)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邓艾攻蜀,蜀灭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魏灭亡。
建立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大将杜预、王浚等伐吴,吴灭亡。
西晋统一南北。
三国割据的状态正式崩溃,西晋开始短暂的统一。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俘虏晋憨帝,西晋亡。
北方地区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割据,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东晋公元386年,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方开始进入北朝时期。
公元534年,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建都长安。
公元534年,鲜卑化汉人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史称东魏,建都邺城。
公元550年,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建都邺城。
公元557年,由宇文泰建立北周,建都长安。
(公元439—581年北方为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刘裕灭东晋后,建都建康,国号宋,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南朝时期。
公元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建都建康。
公元502年,萧衍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建都建康。
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建都建康。
南北朝时间表
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5年-316年武帝(司马炎) 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304年-439年/ 洛邑附:五胡十六国(匈奴、鲜卑、羯胡、氐、羌)
前赵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成汉/前蜀304~347
后赵319~350
前凉324~376
前燕337~370
前秦351~394
后秦384~417
后燕384~409
西秦385~431
后凉386~403
南凉397~414
南燕398~410
西凉400~420
北凉401~439
夏407~431
北燕409~436
南朝
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27年-482年萧道成建康梁464年-549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高欢立) 邺(今河北省临漳县)
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宇文泰立) 长安
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
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表
后周
后周
郭威
951-960年
北宋
吴
杨行密
892-937年
南唐
南唐
徐知诰李昇
937-976年
北宋
吴越
钱镠
893-978年
楚
马殷
896-951年
南唐
闽
王潮、王审知
893-945年
南汉
刘隐、刘岩
905-971年
北宋
前蜀
王建
891-925年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26-965年
北宋
南平
高季兴
907-963年
北汉
385-431年
苑川今甘肃榆中
金城今甘肃兰州
枹罕今甘肃临夏
夏
后凉
吕光
氐
386-403年
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秦
南凉
秃发乌孤
鲜卑
397-414年
乐都今青海乐都
西平今青海西宁
西秦
南燕
慕荣德
398-410年
广固今山东青州
东晋
西凉
李暠
汉
400-421年
敦煌今甘肃敦煌
北凉
北凉
沮渠蒙逊
匈奴
401-439年
张掖今甘肃张掖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表
时代
政权
创建者
起止年代
都城
亡于何国
三国
魏
曹丕
220-26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
西晋
蜀
刘备
221-263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
魏
吴
孙权
222-280年
武昌今湖北鄂州
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表补充:公元前是个什么概念? 前203又是什么概念?朝代年份都城开国之君亡国之君夏朝2070BC-1600BC 安邑禹桀商朝1600BC-1046BC 殷(后期)汤纣西周1046BC-771BC 镐周武王周幽王东周770BC-256BC 洛邑周平王周赧王秦朝221BC-206BC 咸阳秦始皇秦二世西汉202BC-8 长安汉高祖孺子婴新朝8-23 长安王莽王莽更始23-25 长安更始帝更始帝东汉25-220 洛阳汉光武帝汉献帝三国时代魏220-265 洛阳魏文帝魏元帝蜀汉221-263 成都汉昭烈帝蜀汉后主吴222-280 建邺吴大帝吴乌程侯(三国结束)西晋265-316 洛阳晋武帝晋愍帝东晋317-420 建康晋元帝晋恭帝十六国298-439 略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建康宋武帝宋顺帝齐479-502 建康齐武帝齐和帝梁502-557 建康梁武帝梁和帝陈557-589 建康陈武帝陈后主北朝北魏386-534 洛阳(后期)魏道武帝魏孝武帝东魏534-550 邺魏孝静帝魏孝静帝西魏535-557 长安魏文帝魏恭帝北齐550-577 邺齐文宣帝齐幼主北周557-581 长安周孝闵帝周静帝(南北朝结束)隋朝581-618 长安(前期)隋文帝隋炀帝唐朝618-907 长安唐高祖唐昭宣帝五代后梁907-923 开封梁太祖梁末帝后唐923-936 洛阳唐庄宗唐末帝后晋936-947 开封晋太祖晋出帝后汉947-951 开封汉高祖汉隐帝后周951-960 开封周太祖周恭帝(五代结束)十国902-979 略北宋960-1127 开封宋太祖宋钦宗南宋1127-1276 临安宋高宗宋端宗(到1276年)辽(契丹)907-1125 上都辽太祖辽天祚帝金1113-1234 燕京(中期)金太祖金哀宗蒙古汗国1206-1271 燕京(后期)成吉思汗元世祖元(蒙古继承者)1271-1368 大都元世祖元顺帝明朝1368-1644 北京(中后期)明太祖明思宗清朝1644-1912 北京清世祖清逊帝补充:【中国】朝代:指整个王朝,也讲朝代时: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个皇帝的一代。
魏晋南北朝各个政权起止时间;如何理清魏晋南北朝369年历史30多个王朝?
魏晋南北朝各个政权起⽌时间;如何理清魏晋南北朝369年历史30多个王朝?魏晋南北朝,5个字轻松带过369年历史?还是梳理6条脉络捋清楚吧百度百家号19-05-2718:03⽥瑞安导读魏晋南北朝(220—589),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秦以来历时最长的⼤分裂时期,虽然中间有西晋的短暂统⼀。
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魏,到589年北周杨坚灭南朝陈,在长达369年中,除了各⽅粉墨登场,政权频繁更迭,战争连绵不断,还发⽣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件。
本⽂尝试从6条脉络出发,依次整理这段纷乱历史,与喜欢历史的朋友分享。
1、曹操⽗⼦率先垂范公元220年正⽉,曹操在洛阳病逝,⾄死也没把⾃⼰架到炉⼦上烤。
10⽉,⼉⼦曹丕迫不及待逼汉献帝让位,⾃⽴为皇帝,终于⼲了⽼爹⼀辈⼦没敢⼲的事。
改朝换代如此轻松,魏⽂帝甚是满意,封汉献帝刘协为⼭阳公,满⼝承诺“天下之珍,吾与⼭阳共之”。
刘协从不称职的皇帝岗位退休后,却成了⼀名称职的“郎中”。
为⼭阳公14年中,刘协夫妇悬壶济世,⾛乡串村为当地百姓治病,其和皇后曹节被民间誉为“龙凤医家”。
234年, 54岁的汉献帝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令以汉天⼦礼仪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这位⼀⽣担惊受怕的末代皇帝也得以善终。
雄⼼不已的曹丕40岁不到就挂了,长⼦曹睿继位,是为魏明帝。
229年,魏明帝追尊其⾼祖⽗曹腾为⾼皇帝,“对⾷夫⼈”吴⽒为⾼皇后,尊奉各位先帝神位进⼊洛阳宗庙,⾄此,曹腾成为曹魏王朝6位拥有帝号的⼈之⼀。
魏⾼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皇帝—曹奂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正统王朝正式追尊为皇帝的宦官,⼤概仅曹腾⼀⼈,这位中常侍如地下有知,定当⼼满意得。
2、司马⽗⼦如法炮制曹睿也是36岁英年早逝,临终⼜托孤不慎,遗命司马懿和曹爽辅养⼦曹芳继位。
曹爽哪⾥是⽼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很快朝政⼤权落到司马⽒⼿上。
司马懿的⼉⼦司马师开始主宰魏朝廷,待司马师暴死,继其位者是他的弟弟司马昭,曹髦的切齿之⾔〝司马昭之⼼,路⼈皆知〞便是专横跋扈的司马昭的真实写照。
魏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
魏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时间和朝代的顺序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
这个时期可分为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
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具体更替顺序如下:1、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2、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为宋,东晋亡。
东晋共历十一帝、104年。
魏晋南北朝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3、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
1)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2)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3)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
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4)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
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4、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1)北魏,拓跋圭在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魏晋南北朝的时间轴
魏晋南北朝的时间轴要说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和社会最动荡时期,那一定首推魏晋南北朝。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长达三百多年的时间线,串起了无数的战争,见证了无数的政权,上演了无数的悲欢离合。
今天,我们就一起捋一捋,重新回顾一下这个混乱的历史时期。
东汉末年,朝廷里宦官和士大夫们正打得火热,184年,下面突然冒出几个农民造反,他们头戴黄巾,高喊口号,自称“黄巾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为了有效镇压起义,188年,骚包少年汉灵帝在太常刘焉的建议下,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实权。
结果这些州牧拥兵自重,不受朝廷控制,形成军阀。
于是乎,就造就了许多个超级英雄。
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改元建安。
接受谋士荀彧的建议,采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陆续击败多股势力,200年,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
208年冬,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击败。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建国号为魏,史称曹魏。
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222年,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孙权占据荆州。
223年,刘备于白帝城病逝,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恢复与孙权结盟。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立国号为吴,史称东吴。
三国实力,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
在此期间,战事频仍,主要是吴蜀两国联合抗魏。
263年,司马昭发动对魏对蜀之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蜀汉灭亡。
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亡。
280年,西晋发动对吴国之战,东吴灭亡。
至此,三分归晋,三国结束。
经过短短十几年的稳定和平局面,291年,由于心疼百姓“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昏庸无能,皇后干政,结果司马家族实在看不下去,内部杠上了,主要有八个司马亲戚参与,这就是轰轰烈的“八王之乱”,一番血拼之后,306年,八个亲戚灰飞烟灭,闹了十六年,西晋王朝元气大伤。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年号、纪年表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年号、纪年表三国、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比较复杂,朝代更迭频繁,政权过渡犹如昙花一现,我把这段时期作简要说明,以便理清思路,其中东晋的十六国暂不列出,以防混乱记忆。
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经董卓之乱,转入群雄割据,军阀相互吞并之局,历30余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代汉称魏帝;公元221年,刘备在蜀称汉帝;公元222年,孙权称吴帝,至此进入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
西晋时期(公元266-316年)司马炎于公元266年篡帝位,国号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与东晋合称二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建立的汉国所灭。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420年)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政权,史称东晋。
当时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割据政权,其中前、后二赵,前、后、西三秦,前、后、南、北、四燕,前、后、南、北、西五凉及夏,成汉为十六国。
南朝宋——魏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我国历史上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时期。
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称为为南朝宋,传至479年被齐取代。
北朝始于鲜卑拓跋氏的魏,公元376年为前秦所灭,386年复国,并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完成北方统一,史称北魏。
南朝齐——魏时期公元479年,萧道成篡位,是为南朝齐,传至公元502年被梁取代。
北魏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南朝梁——东魏、西魏时期公元502年,萧衍篡位,建立南朝梁,传至557年被陈取代。
北魏自公元523年六镇起义,经连年战乱,至534年孝武帝奔长安而依附宇文泰;高欢入洛阳另立孝静帝迁都邺,从此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48年,侯景之乱,从此南朝一蹶不振。
南朝陈——北齐、北周时期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称南朝陈,传至589年被隋所灭。
公元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史称北齐,传至577年被北周所灭。
公元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史称北周,传至581年被隋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朝代更替表
东汉(25—220)
│
┌————————————————————┐
│↓│
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
↓│
西晋(265—316)←—————┘
│
┌————————————————————————————————┐
│││
││十六国(304—439)
│││
┌———————————————─———————————————┐││↓││
│┌——————【成汉】(氐)【汉(前赵)】(匈奴)代(鲜卑)│
││(304—347)(304—329)(338—376)│
││↓││
││后赵实现了北方地区的部分统一←—【后赵】(羯)→冉魏(汉)→【前燕】(鲜卑)│【前凉】(汉)││与前燕、前凉并存(319—351)(350—352)(337—370)│(320—376)
││↓↓↓
││———————
│↓↓
东晋(317—420)————→前秦于382年进驻西域实现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前秦】(氐)│↑383年淝水之战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351—394)
│││
││┌—————————————————————————————————┤
││││││
│└—西蜀(汉)【西凉】(汉)【后凉】(氐)西燕(鲜卑)
│(405—413)(400—421)(386—403)(384—394)
││││
││┌—————————————┐│
│↓││↓↓
│【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后秦】(羌)→东晋【后燕】(鲜卑)
│(401—439)(397—414)(384—417)↑(384—409)
││││││
│││││┌—————┐
││↓│││↓
↓│【西秦】(鲜卑)【夏】(匈奴)【南燕】(鲜卑)【北燕】(鲜卑)├————┐│(385—431)(407—431)(389—410)(409—436)
││↓↓↓↓
││┌———————————————————————————————
↓││↓
宋(420—479)南(420—589)北(439—581)北魏(386—534)—→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北方地区││││
│││┌————————————┐
↓││││
齐(479—502)朝朝西魏(534—557)东魏(534—550)
↓││↓↓
梁(502—557)│└——北周(557—581)←—————北齐(550—557)
↓││
陈(557—589)→┴——————————┐│
↓↓
隋(581—618)
注:
①“↓、↑、←、→”表示该政权被谁所灭,“│”表示该政权由前一政权分裂而来。
②“【】”是《十六国春秋》中提到的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十六国时期政权并不仅此十六个。
③“()”括号内表示政权的建立民族及其存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