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名词解释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名词解释人们对于世界本质和真理的认知,一直是哲学领域的关注点。
在不同的文化和学派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直引发着学者们的思考和争论。
本文将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并探讨它们的内涵和影响。
一、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意识和精神是现实世界的本质和首要因素。
唯心主义强调思维和认知的主体性,将意识、灵魂和心灵放在第一位,并将物质世界看作是其产物或表达。
唯心主义认为真实和存在是由意识主观构建的,人的思维活动和精神状态决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唯心主义在哲学思考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思维方式,引发了人们对意识和精神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了认识论的基础问题,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和意识的重要性。
另外,现象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则关注个体对世界的直接经验和感知。
尽管唯心主义在某些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审美视角和认识方式,但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挑战。
一方面,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容易引发片面和主观的认知偏差,无法给出客观的解释和分析。
此外,唯心主义在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时,过于强调意识和精神,而忽略了物质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有人认为唯心主义是一种思想上的逃避和主观偏见。
二、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物质是现实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和决定论,认为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主义关注物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强调科学观察和实证研究,试图通过物质的认知和分析来解释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唯物主义在哲学思想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此外,自然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唯物主义思想,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谢谢观赏
对意识的来源有不同的理解
5.区别 (3)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 原因在于外力推动。(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即形而上 学地看待世界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它们是 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矛盾的、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
唯物主和唯心主义 的联系与区别
1.唯心唯物的划分 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论、客观唯心论和绝对唯心论)
主要内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的第一性,物 质的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三种主要含义: 1.否定物质的存在。 2.神明、理念和精神等起决定作用。 3.心灵是思想观念的根本原因。
3.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主要内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 二性,即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理论基础: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 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 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 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 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
4.联系
1.二者均承认意识的作用。 2.均是对于世界本源的探索。
5.区别 (1)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主观。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客观。
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之上的
5.区别 (2)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由创 造物,是自己内心所产生出来的。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者是绝对精神的 产物,是由神或者一些神秘精神力量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常讨论的概念。
了解这两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遵循以下原则以行动响应它们。
一、唯物主义
首先,唯物主义是以客观实在为基础的理论,物质的存在是最终影响人类观念的根本原因。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形成的,而心理现象是物质性的复杂产物。
这里的物质不仅指外伤物质,而且指物质性的能动原因。
同时,唯物主义认为在同一时期,物质与心理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作用,促进他们的发展。
二、唯心主义
其次,唯心主义,即以心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唯心主义者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由心理现象来产生的,它认为自然现象的本质是精神的产物。
这里的精神不仅指外出的习俗,还指人的心理活动本身,即指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等内在的动力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
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有着一定的对比,二者之间存在着吸引力与联系。
一方面,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并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比,是我们追根溯源、寻求进步的重要本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家们自古以来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通过理解这两个概念,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并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来响应这些概念。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究竟是什么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究竟是什么
(一)
第一,两者都属于三观中的世界观,本质上其实是解释这个世界。
而解释本身就是消除矛盾、追求统一的过程。
第二,唯物主义首先承认其他观察者与自身的平等地位,并通过“征服其他观察者”来统一世界。
第三,唯心主义通过抹杀“其他观察者的平等地位”来统一世界。
(二)
唯物主义直接承认了先有存在再有意识,也就间接承认了其他观察者和自己的对等性。
这意味着:
1. 既然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那我要改变世界,就要按照世界的规矩来;
2. 既然世界的“存在”是先有的,那我就可以通过世界,来征服其他观察者。
唯物主义直接承认了先有意识再有存在,也就间接承认了其他观察者都出自自己的意识。
这意味着:
1. 既然“意识”是绝对的,那我要改变世界,要按照“我”的规矩来;
2. 既然“意识”是先有的,那我没必要征服其他观察者,因为他们都出自“我”。
几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的概念
⼏种唯物主义唯⼼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的概念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相对。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
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独⽴存在;⼈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
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某种或某⼏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般指古代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历史阶段。
如中国古代⽤“五⾏”(⾦、⽊、⽔、⽕、⼟)或⽓(阴阳、元⽓、精⽓),古希腊⽤原⼦、⽔、⽕,古印度⽤“四⼤”(地、⽔、⽕、风)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形⽽上学唯物主义,以孤⽴、静⽌、⽚⾯的观点即形⽽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上学性、不彻底性。
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推动;认识是⼈直观的机械的反映;⼈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
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反对唯⼼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争中起过重要作⽤。
机械唯物主义,形⽽上学的唯物主义,⼗七世纪和⼗⼋世纪盛⾏于欧洲。
它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的,同时⽤机械⼒学原理来解释⼀切现象和过程,⽤孤⽴的、⽚⾯的观点观察世界,把⾃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的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
也叫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的关于⽤辩证⽅法研究⾃然界、⼈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般规律的科学,是⽆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固有的对⽴统⼀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的关于⼈类社会发展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阶级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概念解释唯物主义(materialism)【名称】唯物主义【拼音】wéi wù zhǔ yì【解释】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一个是意识;两大规律: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感知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1.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社会就不能产生意识。
(如狼孩、鸡孩)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型,--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就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有机统一。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承认世界本源是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原理。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原理,亦称主观能动原理。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所反映的哲学观点。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近义词】唯物论【反义词】唯心主义哲学中两大派别之一,认为世界按它的本质来说是非物质的,是在人的意识之中,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思维是第一性的,存在是第二性的。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讲究世界的本质是物体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讲究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
它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贝克莱(1684年—1753 年),德国的费希特(1762年—1814年),中国的孟轲(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以及王守仁(1472年—1528年)等。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2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 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
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类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越南,古巴,朝鲜等自称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0 世纪80年代,中国称自己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大白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大白话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主要涉及对世界本质、认识论和存在问题的看法。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基础和实在的,它指出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并且物质的运动和发展是世界的根本规律。
唯物主义关注物质的存在和作用,认为意识和思想是物质的产物,由物质的运动所引发。
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是经验的结果,是通过感观与外界物质世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唯心主义则将意识或思维置于首位,认为存在于意识中,主张精神或灵魂是基本实体,而物质是其产物或属性。
唯心主义强调人类主体的思维、意识和灵魂根据其内在能力来塑造和创造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通过意识和思维来感知和理解的,意识是独立于物质,可以直接影响物质。
可以用以下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者认为,我们感知到树是因为树存在于物质世界中,我们的感知是对物质进行的。
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我们感知到树是因为我们的意识创造了对树的观念,树是意识构造的。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实在性和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和意识决定物质。
这两种观点在哲学和科学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影响。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这个世界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哲学层面关于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这一块知识是考试的常考知识点,今天我们归纳了一些关于区分这两者的一些小窍门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有所帮助。
一、唯物主义认为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在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又划分为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一种或几种实物。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水是万物之源”。
他把世界的本原简单的归纳为“水”。
这就具有一种古朴性。
所以在考试中我们可以去抓住一些关键词去迅速进行判断。
关键词法:金木水火土、气、阴阳、形体与精神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随着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它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原子。
但是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这是在考试中通常作为直接考的方式进行。
它的缺陷性一共有三个: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归结为“原子”。
但历史观是唯心的,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个人意识的决定的。
因此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被称作半截子唯物主义。
例如:“如果没有李世民就没有贞观之治”。
这句话就历史唯心了。
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全凭借个人的意志决定,忽略了社会历史人物的活动也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
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的具体某一个物质,它是宏观的和多样的。
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又分为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这是在考试中易错知识点。
分为两种历史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人的精神。
关键词法:我、心、吾、人例如:我思故我在、吾心既宇宙、人是万物的尺度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脱离物质世界的“客观精神”。
关键词分类法:神与宗教、上帝创世界、女娲造人老子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理学:理在事先宿命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神的旨意【例题】下列选项中,与成语“听天由命”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不一致的是:A.各安天命B.上帝创造了世界C.我思故我在D.理生万物答案: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依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
本文将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为划分依据,分别对其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一种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由一种无限的、永恒的、自身变化的物质构成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产生是物质发展的结果,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强调客观规律对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意识是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方式,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创造者,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归因于意识的活动,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相对立的哲学观点,对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认识方式有着不同的解释。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改造。
唯心主义则强调意识的决定性,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和影响。
在人的认识方式上,唯物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即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
唯心主义则强调理性主义,即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分别以心灵和物质为基础解释世界和事物的本质。
唯心主义强调心灵、意识和思想的主导作用,认为世界是由思维和意识所构成的;而唯物主义则强调物质的决定性,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决定的。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的独立性和先验性,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础。
它认为,只有通过意识的活动,人们才能认识和理解世界。
例如,柏拉图提出的理念论认为,真理和智慧存在于超越感觉世界的理念中。
康德则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先天的,人们通过自身的认识能力来建构出对世界的认识。
相反,唯物主义则强调物质的决定性,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决定的。
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没有独立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的变异和演化是由物质的遗传物质和环境的选择机制所决定的。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强调主体的活动和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唯物主义则强调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本体论上,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意识和思维所构成的,而唯物主义则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存在和运动所构成的。
在价值观上,唯心主义强调个体的内在体验和精神追求,而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实践。
然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在实际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唯心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唯物主义则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中,既需要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又需要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客观存在的限制。
因此,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唯心主义容易陷入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怪圈,忽略了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作用;而唯物主义则容易陷入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唯物主义1. 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例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自然事物,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等社会存在,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
- 在唯物主义看来,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物质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 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特点,缺乏科学依据,但它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形态,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
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反对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也存在局限性,具有机械性(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就是机械性的体现。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一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 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世界是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客 观 唯 心 主 义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
“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黑格尔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未 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 先有这理”。 —— 朱熹
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 的目的、意志、感觉、经 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 原,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 的产物。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 理念、绝对精神等)看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 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 和表现
唯 心 主
义 客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 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 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上帝是全能的吗?
智者:“先生,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连他自己也 举不起的石头呢?” 神学家:“上帝是全能的,当然能。” 智者:“请问,上帝连这块石头也举不起来, 怎么是全能的?” 神学家连忙辩解说:“如果是这样,上帝是创 造不出这块石头的。” 智者接着反问:“上帝连块石头也创造不出来, 你能说上帝是全能的吗?”
2、(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 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 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 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 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 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 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最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方法论对就唯物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旧唯物主义只能实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 会的直观,但黑格尔在《逻辑学》中的方法论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方法,这为马克思在思维中认识 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高度赞扬了黑格尔的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意义, 认为这是黑格尔哲学中最神秘但又同时最合理的思想。并把它当作自己经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所以说,把哲学史简单化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反两派斗争的历史,它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的胜利和唯心主义 的失败,这种想法是非常有害的。不仅会危害我们对唯心主义的理解,也会危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贰
唯心主义的概念
什么是唯心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Idealism)是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 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哲学上的两 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论对立的理论体系。 其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 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 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 的产物,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 基本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肆
实 践 唯 物 主 义 的 基 本 特 征
叁
错唯 误物 的主 ,义 真是 是正 这确 概 念
壹
唯 物 主 义 的 概 念
目 录
壹
唯物主义的概念
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materialism)又称唯物论,是一种 哲学理论。该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是物质, 所有的事物(包含心灵及意识)都是物质交互 作用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 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 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即世界的 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在意 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 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独立于意识之外。
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在哲学领域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它们对世界的本质和存在具有不同的看法。
要准确地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需要根据它们的核心观点和立场来进行评估。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1. 核心观点比较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精神或心灵的本质在世界观中的地位,认为意识是首要的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是由意识所决定的。
而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首要的存在,一切都源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
从核心观点来看,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以意识或精神为首要存在的是唯心主义,以物质为首要存在的是唯物主义。
2. 实践和经验的观察从实践和经验的观察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唯心主义者更加偏向于思维和意识的作用,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意义的建构;而唯物主义者更加偏向于客观世界的存在和物质的力量,强调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的客观属性。
3. 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在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上,唯心主义者通常更加倾向于以意识或精神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强调“观念的先验性”或“意识的构造性”;而唯物主义者更加倾向于以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强调科学的客观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
4.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唯心主义者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义的建构,强调主观意义的主观性和建构性;而唯物主义者更加强调社会规律和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强调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
5. 个人观点与理解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笔者认为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应该更加关注核心观点,即以意识或物质为首要存在的观点。
在实践和经验的观察中也可以通过思维和经验对比来进一步确认其基本立场。
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和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进行进一步讨论。
笔者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各自都有其合理性,但在思维和实践中应更加关注客观规律和客观存在的客观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图表)
哲 学 的 两 个 派 别
唯 物 主 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观点: 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发 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阶 段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观点: 观点: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 表现 形式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宇宙间存在着一种离开人而“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 宇宙间存在着一种离开人而“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如 ”“理念”“绝对观念”“道 理念”“绝对观念”“ “神”“理念”“绝对观念”“道”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由它们派生和决定的。 由它们派生和决定的。 代表者: 代表者: 柏拉图(古希腊):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 柏拉图(古希腊):“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德):“绝对精神”统摄一切而为一切基础” 黑格尔( ):“绝对精神”统摄一切而为一切基础” 朱熹(中国·宋):“理在事先” 朱熹(中国 宋):“理在事先”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意识,如“感觉”“观念”“经验”“心”等看成是 把人的主观意识, 感觉”“观念”“经验”“心 ”“观念”“经验”“ 世界的本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世界的本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代表者: 代表者: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英):“存在就是被感知” 王守人(中国·明):“心外无物” 王守人(中国 明):“心外无物”
唯 心 主 义
第二讲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返回
我思故我在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哲学命题。 译后是“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意思是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 却不能怀疑那个正在怀疑着的 “我”的存在。因为这个“怀疑” 本身是一种思想活动。而这个正 在思想着、怀疑着的“我”的本 质也是一种思想活动。 这里的 “我”并非指的是身心结合的我, 而是指独立存在的心灵。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 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 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黑格尔
(二)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 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 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 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 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 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原子核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
古代朴素唯 1、否认世界是神创 只是一种猜测, 物主义 造的 2、认为世界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 是物质的 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 学唯物主义 学意义上的原子,认
客观唯心主义
辨 别 唯心主义形态 : 1、物是观念的集合 主观
主观 主观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客观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 主观
6、理生万物
客观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辨证法: 联系的、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唯物主义——彭哲也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就在于承认物质与意识相区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先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
简单地说,只要承认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上帝让一个神去统计这个世界上好人和坏人各为多少。
这个神先去统计这个世界上的坏人有多少,结果却深感工作量之大。
于是他改变方法,转而专去统计好人有多少。
结果一下子就完成了任务。
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唯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各不相同,但真理只有一个。
所以我们简单地定义一切反唯物主义的都是唯心主义,这样就简单地明白地定义了唯心主义。
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上意识与物质没有区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意识而没有物质。
既如此,物质对意识的终极决定作用当然就不存在。
主观有神论认为,人的意识是不灭的。
这样就直接或者变相地承认了人死后人的意识化为灵魂。
既然意识是不灭的,那么物质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也就不复存在。
彻底的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而神是自造的。
彻底的客观有神论所谓的神必是人格化的。
所以这种神可以归入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意识的范畴。
由于客观有神论认为这个世界是神创造的,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就是神了,那么对人的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当然的就是神了,而不是物质世界了。
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东西是起终极决定作用的。
更有一种二元论哲学,这种哲学否认物质决定意识,也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但它既否认了对意识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是物质,那么它同样的是属于我们所说的唯心主义的范畴。
还有一种泛神论。
这种泛神论所谓的神未必是人格化的,但这种神是所谓的超自然力量。
如果这种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话,那么对这个世界起终极决定作用的无疑的也是这种超自然力量。
所以同样的是,泛神论也否认了物质世界对意识的终极的决定作用。
从上面我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非常明白地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所以这个定义是站得住脚的!
1、对立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例如,电现象中包含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原子是一个整体但也是由相反电荷的氢核和电子所组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统一思想来自黑格尔。
毛泽东所著《矛盾论》对对立统一有详细论述。
2、质量互变
物质的属性具有质和量两个属性。
质是指物质的性质,而不是质量;量是指衡量物质处在的某种状态的数量。
从量变到质变,就是说物质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而在每次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称作量变)慢慢积累,微小的变化的积累最终导致物质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
3、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自黑格尔的正-反-合三阶段论:“正”态事物由于内部矛盾
的发展,会过渡到反面,成为“反”阶段,这是第一个否定;由反阶段再过渡到它的反面,是为否定之否定。
经过否定之否定后,事物虽然回到“正”态,但已不是原来的状态,而是更上一层楼。
中国民间谚语“物极必反”就是第一否定;“否极泰来”则是否定之否定。
4、物质与意识
①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别;
③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知识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通常说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它是指,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
这是对实际存在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正确揭示。
哲学基本问题所说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决定哪个;二是,意识能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
对这两方面的正确回答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
可见,这里所回答的第二个内容,与前面说的第二个内容不是一回事,两处说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
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史的总结,历史上的哲学,都以不同形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新的高度上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指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编辑本段]五、与唯心论根本分歧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③宗教:上帝、神创造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虽有某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认为,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经验。
重要补充——彭哲也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过度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作用,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过度地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它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够终极地检验真理.而无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它们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它们对真理的证明,总是妄想在意识内证明一切,反对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所以把二者同称为唯心主义.这个方法论才是二者最本质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