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1d158e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c.png)
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高考政治必修3知识点: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还得益于汉字传载和史书典籍存传。
4、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1)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激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2)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41df80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a.png)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积累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还融合了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实践,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时代表现。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道儒释儒佛等思想文化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其中的“仁爱”、“礼义”、“忠孝”、“中庸”、“君子”、“臣节”、“忠正”等传统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些思想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种稳定的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和价值的精神符号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逐渐形成并得到传承和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主义事业至上,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等一系列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
三、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强调了个人自主、独立、创新、竞争、成就、奋斗等一系列价值取向。
这些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的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使得新时代中国人民具有了更为开放、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已经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
中国人民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用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他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根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现代化精神价值观念为支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主流精神面貌。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c933a5fb284ac850ac02424b.png)
继承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又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 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过程。由此一个民族不能轻视自己的传统, 但也不能囿于传统,沉湎于传统,而应坚持历史性和时代性的 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要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 把握时代脉搏,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坚持教育与践行的辩证统一
要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 少年的教育。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之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 的相互激荡,面对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要克服民族自卑感,增 强自信心,必须教育国民以主人翁的态度,俯瞰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洞察民族精神的底蕴,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同时还要通过对 世界各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比较和鉴别,来反观本民族所处的地 位,以利于倡导、传播、培育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种内在灵魂,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每个国民 对它的认同和接受。真正的民族精神是植根于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民 族群体之中的,内化于每个国民心理意识、言论行为之中的。离开了 对国民的教育和培养,民族精神就难以树立和增强,更不可能产生强 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华 民族 精神 的内
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节气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统一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精神 ◇中华精神是崇尚廉洁、鄙视贪墨的精神
长城体现的民族 精神内涵:
上下两千年,纵横 十万里,最终积淀 熔铸成勤奋智慧、 坚韧刚毅、开放交 流、开拓进取和充 满向心凝聚力、维 护统一、热爱祖国
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力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这是毫无疑问的。民 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民 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 济、科学技术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3ecc292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c.png)
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导语】作者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我们的民族精神》,供高考考生参考,期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我们的民族精神3.2、我们的民族精神3.2.1、3.2.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大胆、发奋图强。
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气力。
使任何克服或*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保护世界和平、增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3)勤劳大胆:勤劳大胆是中华民族的良好品行,正是这种勤劳大胆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大胆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良好传统和作风。
4)发奋图强:发奋图强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辟进取的永恒的精神气力。
5)爱国主义: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励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采和精神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寻求,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火把。
3.2.3、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进程,也是随着时期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进程。
(1)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早在年龄战国的百家争鸣中,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创新。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民族精神的主体,具体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期性和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4e002e8551810a6f52486f5.png)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
在这个发展创造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脊梁”。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向心力。
这种互补关系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又产生了团结统一的主观要求。
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导之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光耀新世纪。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的美好形象。
当然,中国是具有爱好和平的悠久传统,这是应该发扬的,但这只是传统的一个方面。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称为盛世的朝代,都有扩张、侵略的记录。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如果只有仁义和和平,哪会有广袤千里的辽阔国土?1954年12月1日,缅甸总理吴努就提到中国在元朝和清朝跟缅甸打过两次仗的事。
毛泽东对此还说:“这两次战争,都是中国人不对,中国侵略了你们。
”中国要想顺利崛起就必须正视周边国家的感受,和平解决一切问题。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封建主义压近、反对侵略与奴役,赞成平等的交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正在满怀信心地为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
勤劳勇敢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沃壤。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诞生最早、开化最早的民族之一。
在条件恶劣的原始社会,怎么生存和怎么发展,是时刻摆在原始先民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巨大的自然压力造就了中华先民们勤劳勇敢的坚强性格。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容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f5fa57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4.png)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积淀深厚的一种精神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积淀。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民族性形成的,它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漫长历史中的优秀传统和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包括了诸多方面,具有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要数勤劳朴素、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创新创造、团结协作。
勤劳朴素是中华民族最悠久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重视饮食、衣着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足,但又强调节俭与节制。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备受赞扬的坚韧、耐劳、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都与勤劳朴素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爱国爱民、赤诚报国的民族传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思想中,都凝聚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
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舞台上,中华民族能够以强大的实力、独立的思想和自信的精神,响应时代的召唤,应对全球挑战。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
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发明创造能力是非常强大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创新意识,积极推进技术、文化和各个领域的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项需求。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又一核心内容。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被誉为“团结之邦”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有实现国家的团结协作,才能使国家民族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独特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文化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激励着中华民族英勇奋斗,前进不息。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基本精髓,也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精神基础。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3af200768bd63186bcebbcef.png)
民族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
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含义意义典例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团结统一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力量“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土尔扈特东归、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爱好和平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化干戈为玉帛”、礼仪之邦、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勤劳勇敢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3ba52dae804d2b160a4ec07a.png)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应,是中华文化最实质、最集中的表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崇奉、价值观点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计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提及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
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豪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其实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
事实上,美国和欧洲的国家都拥有激烈的爱国主义,甚至极端化为一种白人中心主义。
人们之所以将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辱、压迫和盘剥,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集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取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以为勤奋、英勇,热爱和平、不卑不亢、发奋图强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样详细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确实展现了这些美德。
但也一定认可,世界上其余优异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
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到天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能够说是广泛人性。
所以我们一定揭露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余民族不一样的精神。
但哪处能够找寻到它呢 ?民族精神不单表此刻其一般的平时生活和伟大的历史事件,并且表现为其智慧,并主要包括在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观点,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单纯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绚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卑不亢、历经劫难而发奋图强的民族。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耐羞耻,前仆后继,用血肉长城驱赶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
今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华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是每其中国人的崇敬理想,是爱国主义的实质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围,在不一样社会发展期间、不一样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详细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8467470ca6c30c2259019e8d.png)
请你说一说“土尔扈特东归”所 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 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 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 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 得到普遍的认同和升华,成为结统一的 精神。
•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 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 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发出强大 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 图都不能得逞。
这里是标题哦
点击输入文字哦
点击输入文字哦
点击输入文字哦
点击输入文字哦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 碑,位于河北省承德普陀宗诚 之庙的碑亭。碑文记叙了土尔 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 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 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 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 力的光辉篇章。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2cad2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7.png)
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1)团结统一,它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中国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
(2)爱好和平。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这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
(3)勤劳勇敢,自古至今,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道德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善于创造的民族。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具体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包括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67f0cfb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3.png)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包括
中国精神的内涵包括的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它的内涵深刻,它的意义深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国精神”的的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7da714c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c.png)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仅如此,建设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根”。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维护统一的民族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真理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严义律己、宽以待人的仁爱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险精神。
(1)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
西方人也是如此。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代表,都把爱国主义奉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和境界。
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终极奋斗目标。
爱国主义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血管里流淌,奔流不息,代代相传,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不辱使命的唐睢;从持节牧羊十九载决不投降的苏武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高呼“还我河山”的岳飞;从面对强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残败局面,眼望波涛汹涌的零汀洋,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从绝不食美国钗来之食的朱自清到“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中国正是这些爱国主义至上的民族精英,才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古老的文明国度,永远广大而统一。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4f2880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2.png)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动力,在高二政治必修三课本中有涉及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点1、是什么(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关于爱国主义P74-75:(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为什么: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P71②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
③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文化生活中存在喜与忧。
3、怎样做(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与分化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4444fa5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1.png)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1、团结统一内涵:整体意识、凝聚力、向心力,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土尔扈特东归;文成公主入藏;抗击雪灾;神州七号;2、爱好和平内涵: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举例:和为贵;朝核问题;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3、勤劳勇敢内涵: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举例:万众一心,抗震救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见义不为,无勇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自强不息内涵: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举例:抗震救灾、灾民自救;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记;自古男儿当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具体解释:一、爱国主义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爱国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二、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开发了祖国的河山,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幅员广阔的统一国家;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而自豪,都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整体感和责任感;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颂歌;中国从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虽有分合离聚,但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群体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离开了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中国要想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统一和繁荣,是不可思议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国家只有统一才能强大,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发展;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三、爱好和平;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固有天性;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被誉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中国先哲的著名言论,精彩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海纳百川的宽宏胸怀,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中国人民对待其他民族,从不是采取敌视态度,更不主张刀兵相加,而是强调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注重在文化交往中增多共识,促进民族的融合与合作;郑和七下西洋,玄装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扶桑……这些典型的事例,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为贵”,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理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世界上首倡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审度天下大势,把和平与发展确定为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继承和借鉴中国古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维护世界多样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郑重声明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展示了爱好和平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四、勤劳勇敢;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自古至今,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德行的各个方面;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之宝,是兴国的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克勤为邦,业广唯勤”、“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则难朽,逸则易”,这些立身、立业、立国的古训至今仍是我们处世之身的重要准绳;勤劳和勇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要想如愿以偿,达到理想的彼岸,既要有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品格,又要有勇敢拼搏、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勇敢是值得崇尚的美德,强调“不畏强御”、“勇者无惧”,要求人们面对权势和强暴,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同时还认为,“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强调“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要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勇敢精神突出体现了贯穿中华古今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只有勇敢,才能排除万难,只有勇气才能克敌制胜;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深深渗透在中华各族儿女的灵魂中,它几乎成为中华精神永恒性的烙印;它不仅浸染在我国古代大量的传说、神话、文学作品和史料记载中,而且为历代文化所承传,以致它绵延至今,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所认同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哪里有中华民族文化,哪里便涌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a70d74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e.png)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表集现植根于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7、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①②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816c2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5.png)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首先,中国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核心之一。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其次,中国精神还包括了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质和道德风貌,它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本。
此外,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团结精神。
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另外,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勤劳勇敢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勤劳勇敢的精
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最后,中国精神还包括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
总之,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包括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团结精神、勤劳勇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内容。
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不竭动力。
这些精神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高中政治必修四——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四——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ae5e6f20b90d6c85ec3ac665.png)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脚左春文 4、自强不息 ,丘秋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兵失;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法 明 屈 而 自修 , 原 演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列 厥 放 周 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 马; 有 逐 易 大禹治水 迁 国,, 夸父逐日 《 语乃仲 愚公移山 ; 赋 尼 报 精卫填海 孙 离 厄 任 ****** 安 子骚而 书 膑;作 》 ——Fra bibliotek是什么
集中 中 表现
华 文 化 植根 于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核心: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内容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三精神
为什么 ----作用 一魂 一火炬 怎么样 ----爱国是具体的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的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爱国 主义
核 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起到怎样的作用?
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2、爱国主义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 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 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 晶 中华民族精神
关系?
分析: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 什么关系?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 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 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优秀中华文 化的结晶。 中 体 影 华 民族精神 现 中华民族 响 文
这是爱国吗?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语录
• 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 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 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 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 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 国。 •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 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 钱学森以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中国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人的爱国情怀,体现了爱国主义的什么 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a1ab44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b.png)
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阐释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以下将从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奋斗精神、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阐释。
首先,爱国主义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
从历史走向现实,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广泛和深刻,不仅仅是爱国热情和爱国行为,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认同,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为国家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特色。
新时代是科技创新的时代,国家也在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倡导。
因此,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发扬创新精神,在理论、制度和技术上追求新突破,推动中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变。
创新精神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更体现着中国人民对于未来的期待和追求,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第三,团结协作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必备素质。
团结协作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无论是在历史上的团结一致,还是在现代的团结合作,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
在新时代,团结协作的内涵更丰富,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民健康,强化各领域之间的协作和协调等,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第四,奋斗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奋斗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必备品质。
在新时代,奋斗精神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推动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是在自我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奋斗精神,实现梦想,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之一。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是中国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定义及基本内容 -回复
![中国精神定义及基本内容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2ee612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7.png)
中国精神定义及基本内容-回复中国精神是指中国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它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中国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基本内容、形成原因和发展现状等方面探讨中国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一、中国精神的定义中国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
它是中国人民秉持的一种信仰和信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集中体现。
中国精神是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总称,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二、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1. 和谐共处: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中国精神中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等方面,倡导人们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尊重事物、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和谐的状态。
2. 忠诚信仰:中国精神中的忠诚和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对友情、亲情的忠诚等,都是中国精神中体现的价值观念。
3. 仁爱和善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善良,提倡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
中国精神中的仁爱和善良包含了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生命和人权的尊重等。
4. 自强不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培养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个人和民族要不断奋斗进取,积极探索并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中国精神的形成原因中国精神的形成是历史和文化相互作用、长期演变的结果。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明底蕴和价值观念积淀。
中国人民在繁衍生息和社会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并不断传承和发展。
六、中国精神的发展现状中国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精神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践。
一方面,中国精神成为激励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中国精神也为社会治理、道德建设和文化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中表集现
植根于 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
3、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区别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据此,回答1~2题。
1.鲁迅所说的“民魂”是指()
A.中华民族精神 B.中华文化 C.中国的脊梁 D.创新和发展的思想2.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3.清朝时,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140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②团结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保证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④中华各民族没有分治的历史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
A.先有中华民族精神,后有中华文化
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
C.二者是相互区别,互不相干的
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6、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7、勤劳勇敢精神()
①是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⑤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8、“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
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
(二)非选择题
9、“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情怀。
钱学森的成就不仅仅在核物理方面,而是涉及多个领域。
他曾提出著名的沙革产业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换一种思维来看待沙漠。
他认为,沙漠也是宝,占中国25%土地面积的沙漠里至少蕴藏着上万亿的产值,应重点发展多用光、少用水的高效农业;推动沙草产业发展,让沙漠变成绿洲。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钱学森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谈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10.2011年8月12日至23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怀着热爱祖国、为祖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一举取得了75枚金牌,总计145枚奖牌,成为金牌和奖牌第一的国家。
我国体育健儿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
答案:
9、①钱学森的情怀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0、(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我国体育健儿有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体现。
(2)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团结合作、同心协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
一精神。
(3)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