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要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考点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1.数据、信息、知识的区别?数据是未加工的事实,信息是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得到的结果,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内在含义。
知识是将信息应用到具体环境中时,对信息的通晓、理解和认识。
2.数据库中包含用户数据和元数据两种。
其中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
比如说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就是元数据3.根据同时访问数据库的用户数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单用户数据库(Single-user DBS)、多用户数据库(Multiuser DBS)、桌面数据库(Desktop DBS)、工作组数据库(Workgroup DBS)、企业数据库(Enterprise DBS)。
4.根据位置不同,数据库分为集中式数据库(Centralized DBS)、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ed DBS)。
5.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第二章数据模型1.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模型分为2类,一类是概念模型,一类是逻辑模型和2.概念模型也称为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E-R图是设计概念模型的一种工具。
3.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
是按计算机的观点进行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模型1.表的特性:●表是由行与列构成的二维结构●表中的每行(元组)代表实体集中的一个实体发生●表中的每列代表一个属性,并且每列名称不同●每列中的所有值必须遵循相同数据格式●每列都有一个称为属性域的特定取值范围●每一行和列的交叉点代表单一的数据值●对DBMS而言,行与列的顺序无关紧要●每张表必须有一个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唯一标识每一行2.码、超码、候选码、主码的关系:3.关系模式的概念4.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的定义5.复合实体或联合实体或桥接实体的定义,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会引进复合实体?6.如何实现1对多(在多的一方加入外码)和多对多(引入复合实体)的联系,举例说明。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知识点(一)
第一章绪论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等四个方面。
4、数据库语言包括数据描述语言和数据操纵语言两大部分,前者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库的各种特性,后者用于说明对数据进行的各种操作。
5、指出下列缩写的含义DML 数据操纵语言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DL 数据描述语言DBS 数据库系统DB 数据库DBA数据库管理员SDDL 子模式数据描述语言DD 数据字典6、开发、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的人员主要有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7、数据独立性可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8、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9、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
10、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的。
11、数据结构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性的描述。
12、层次数据模型中,只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它称为根结点。
13、现实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经过思维加工成数据,这一过程要经过三个领域,依次是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计算机世界(或数据世界)。
14、数据冗余导致的问题有浪费存储空间及修改麻烦和潜在的数据不一致性。
15、从外部视图到子模式的数据结构的转换是由应用程序实现的;模式与子模式之间的映象是由DBMS实现的;存储模式与数据物理组织之间的映象是由操作系统的存取方法实现的。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一个关系模式的定义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2.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两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3.已知系(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电话,地点)和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系编号)两个关系,系关系的主关键字是系编号,系关系的外关键字是无,学生关系的主关键字是学号,外关键字是系编号 .4.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的,而关系演算是用谓词表达查询的,它又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两种。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1章绪论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1)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2)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 。
Sytem ,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的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以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享使用。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4)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共享是并发的共享,即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甚至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个数据。
4。
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1)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2)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5。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3.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
4.概念模型的表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5.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6.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且能相互区别的。
7.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8.DBS包括DB和DBMS,而DB与DBSM是相互独立的。
9.概念模型独立于操作。
10.数据库三级结构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11.数据库物理存储视图为内模式12.用户通过DML语言对数据进行操作,其实是在操作外模式中的记录。
1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5.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
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存在有二级映像,使之可以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17.数据库的外部存储方法和存储设备变化不影响逻辑结构,这种情况为物理数据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本章重点:关系数据库概念,可以用关系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元祖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可以用域表达式来表达实际问题。
可以将这三种表达式相互转换。
2.关系代数运算:并、交、笛卡儿积、选择、投影。
3.常用的关系运算:关系代数、关系演算。
5.“列”可以出自一个域。
6.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DBMS可以调用OS。
7.关系演算谓词变元可分为:元祖关系、演算关系、域关系演算。
8.若Sno由八位数组成,则此种情况称为:用户定义完整性。
9.一般情况下“R”“S”连接,则“R”“S”必有相同的属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总结【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2.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3.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4.数据库的特点:独立性、易扩展性、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为各种用户共享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操纵,数据库建立于维护7.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8.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9.数据独立性是指借助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一个显著优点。
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10.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11.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12.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13.模型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14.数据库领域中主要的逻辑数据模型,除了面向对象数目模型,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模型外,还有其他三个模型,分别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15.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16.实体之间的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17.数据模型通常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18.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19.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运行执行的操作的集合20.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2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2.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只有一个内模式,可以有多个外模式23.外模式/模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24.模式/内模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第二章:关系数据库1.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复习要点: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关系)。
数据库的4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属性或特征的符号记录,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等形式。
2. 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用于存储、管理和操作数据。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操作和维护等功能。
4.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相关应用程序组成的系统,用于管理和处理大量数据。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 数据共享:多个用户可以同时访问和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
2. 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数据的存储方式相互独立,改变存储方式不影响数据的使用。
3. 数据一致性: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避免了数据的冗余4.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各种权限控制和安全防护,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5. 数据并发性: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数据库系统能够处理并发操作的问题。
数据模型及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
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包括:1.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如层次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等。
2. 数据操作(Data Operation):描述在数据库中进行的各种操作,如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3. 数据约束(Data Constraint):定义了对数据库中数据的限制和规范,如键、域和实体完整性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一、概念第一章绪论1.数据和语义的关系数据:对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解释是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成为数据的语义。
2.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存放数据的仓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有哪些数据定义、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其他功能4.什么是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5.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哪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6.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7.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文件系统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缺点: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8.什么是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数据库专用术语,包括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时相互独立的。
逻辑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9.数据的不一致性、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恢复的概念,10.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
(对现实世界的模拟)11.数据模型的有哪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12.什么是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13.最常见的四种数据模型层析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14.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外码、全码、域、分量、关系模式码:亦称码键,码键能够唯一的确定一个元组。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列15.关系模型的优点关系模型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关系模式的存取路径对用户是透明的,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程序员的工作。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By Joshua_Guo第一章绪论1.1数据库系统概述【三代演变: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新一代数据库系统】1.1.1 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中储存的基本对象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的含义称为语义,与之密不可分:如93是数据,可表示为成绩,体重等数据是有结构的,记录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一种格式或方法·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基本特征:1.数据按一定是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2.可为各个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易扩展3.数据独立性较高·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应用和操作系统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用途: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不引起混淆前提简称数据库】主要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中心问题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文件系统:程序员必须关注记录结构和不同文件中记录的联系,工作量大编程复杂,开发速度慢·数据库系统:不用关注记录的存储和不同表之间的联系,不用编程,开发速度快·数据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数据之间有联系数据记录可以变长,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可以被多个用户应用共享使用·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1.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doc
〔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Data:数据,是数据库小存储的基本对彖,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Z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屮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拥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是数拥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來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7.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8.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农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实体所具有的某-•特性称为属性。
10.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的主要工具。
11•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纽关系纽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张规范化的二维衣。
12.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3.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盘、取值范围等)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4.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5•数据库内模式:乂称为心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农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6.数据库外模式:乂称为子模式或用八模式,它是数据库用八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提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四个基本概念: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数据库定义功能。
②数据组织、存取和管理。
③数据操纵功能④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功能⑤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能⑥其他功能。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①数据结构化。
②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③数据独立性高。
④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组成。
5.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实体-联系方法即E-R方法。
实体-联系方法用E-R图表示概念模型。
实体、属性和联系三个基本成份的定义。
6.两个实体型间、多个实体型间和同一实体集内各实体间的联系都有三种联系,即一对一(1:1)、一对多(1:n)和多对多(m:n)。
请自举例。
7.常用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8.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9.关系数据模型优点和主要缺点。
优点:①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他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②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即表)。
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③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设计的工作。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大纲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大纲《数据库原理》期末复习大纲第一部分概述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功能是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功能是数据库初始数据装载转换、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分析等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功能是(1)数据定义和操纵功能;(2) 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3) 数据库的组织、存储和管理;(4) 建立和维护数据库;(5) 数据通信接口。
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独立性的涵义是指建立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离的基础上,用户以简单的逻辑结构操作数据而无需考虑数据的物理结构,转换工作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独立性分为数据的物理独立和数据的逻辑独立。
3、数据管理三阶段(人工、文件、数据库系统)及特点图数据库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数据由计算或处理它的程序自行携带,数据和应用程序一一对应,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的物理组织,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不能被长期保存,数据的冗余度大等给数据的维护带来许多问题。
2)文件系统阶段在此阶段,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进行组织,并能长期保留在外存储器上,用户能对数据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程序与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然而依旧存在数据的冗余度大及数据的不一致性等缺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总结2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数据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5)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 冗余度低, 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1. 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2.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区别和联系:a.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b.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的方式灵活, 可以存储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 一组数据项, 一组记录或一个纪录, 而文件系统中数据的存取单位是记录。
c.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共享性高, 易扩充;而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的应用服务的, 系统也不宜扩充。
三、数据模型1.定义: 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 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抽象。
也就是说, 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
2.组成三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1)数据结构: 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 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2)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进行的操作集合, 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 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数据的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 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 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重点知识点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重点知识点数据库知识点一.选择题1.概念数据模型(E-R图)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E-R图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和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式。
概念模型不依赖于计算机和DBMS,是对现实世界真实而全面的描述。
概念模型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通过对概念模型的数据化可得到数据模型。
】2.什么是数据模型?有哪些?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用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的工具,是数据库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框架。
一般地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物理模型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由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基本特征(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6)故障恢复5.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技术(table即基本表是属于哪个级的)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模式(逻辑模式)、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内模式(物理模式)。
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外模式是对各个用户或程序所涉及到的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内模式是数据的内部表示或低层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技术是指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像、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技术。
这二级映像技术不仅在三级数据模式之间建立了联系,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
(1)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并保证了外模式与数据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复习重点.docx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重点在一到七章,考试内容三大类:基本概念,SQL语言和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第一章、绪论1・1、数据库系统概述1.1.K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与其语义密不可分。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因此,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是数据库的三个基本特点。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其任务是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3)数据操纵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其他功能:DBMS与网络中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一个DBMS与另一个DBMS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异构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在计算机系统屮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构成。
1.1.2,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其特点为: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文件系统阶段:岀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
其特点为: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系统缺点: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3.数据库系统阶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
其特点(1. 1.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为: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知识点整理1.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数据库系统是指基于计算机的数据管理系统,它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访问。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扩大,数据库系统逐渐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2.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描述数据结构和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通过表(关系)和行(元组)的概念来组织数据。
3. 关系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它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常见的RDBMS包括Oracle、MySQL和SQL Server等。
关系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清晰、数据独立性高、易于维护和扩展等特点。
4.数据库设计和数据模式: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应用系统的需求、数据属性和数据关系等,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为数据库结构的过程。
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是确定数据模式,包括实体、属性和关系等。
5.数据库语言和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语言用于操作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通常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
DDL用于定义和修改数据库的结构,如创建表、修改表和删除表等。
DML用于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6. 数据库查询语言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查询语言用于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常见的查询语言包括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和QBE(Query by Example)等。
查询优化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执行计划和优化算法,提高查询性能和响应速度。
7.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等。
数据库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数据泄露和数据损坏等威胁的措施和技术。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重点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4个基本概念。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可以对数据做如下定义: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操纵功能。
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其他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型: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种:1、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
E-R图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操作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都用表来表示。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点:1、关系模型与格式化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都用表来表示。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关系数据模型的主要欠缺点是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格式化数据模型。
在数据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
型是指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到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试知识点整理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试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
(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流数据、HTML、XML等,数据的类型非常丰富。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早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解析: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3个特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
(3)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简历与维护功能。
(4)数据库系统:DBS 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好处很多,主要是:可以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管理人员维护数据库系统的负担,等待。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
3、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行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使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DBMS是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是通过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来实现的。
4、(1)适合文件系统而不适合数据库系统的例子:数据的备份、软件或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临时数据存储,使用文件系统较合适。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包括哪些功能(简答备选)(1)数据定义功能;(4)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3)数据操纵;(6)其他功能。
2. 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3个阶段的比较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4. 数据模型三要素(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5. 概念模型(会画出CDM图)(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3)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称为码(4)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5)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6)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7)联系:6. 常用数据模型(重点掌握关系模型)(1)层次模型(2)网状模型(3)关系模型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码:表中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年龄一般在1-150间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4)面向对象模型(5)对象关系模型7. P31数据库系统结构(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2)两级映像是怎样保证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独立性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8.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简答题备选题)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9. 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简答题备选题)1)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2)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3)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4)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5)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第二章1. 关系--域--笛卡尔积概念搞清(度、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P42页1)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2)笛卡尔集笛卡尔集是域上面的一种集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人员构成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的3个要素
概念: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数据进行操作的,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3个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拓展
1.绘制简单的E-R图
2.数据库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3.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4.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
5.什么是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DAC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MAC?
在自主存取控制方法中,用户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存取权限,不同的用户对同一对象也有不同的权限,而且用户还可将其拥有的存取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
因此,自主存取控制非常灵活。
在强制存取控制方法中,每一个数据库对象被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授予某一个级别的许可证。
对于任意一个对象,只有具有合法许可证的用户才可以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因此相对比较严格。
拓展
SQL:grant和revoke的使用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和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数据的完整性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也就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正确的数据。
数据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因此,完整性检查和控制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不正确的数据,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
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非法存取。
6.在关系系统中,当操作违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时,
一般是如何分别进行处理的?
实体完整性检查和违约处理:主码值若不唯一则拒绝插入或修改;若主码的属性有一个为空就拒绝插入或修改
参照完整性检查和违约处理:拒绝执行NO ACTION(默认策略);级联操作CASCADE;设置为控制SET NULL
实体完整性检查和违约处理:插入元组或修改属性的值时,RDBMS检查属性和元组上的约束条件若不满足则操作被拒绝执行
拓展
1.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2.触发器
第六章关系数据理论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过程是通过对关系模式的分解来实现的。
把低一级的关系模式分解为若干个高一级的关系模式。
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1.论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上的设计描述。
①需求分析阶段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③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对其进行优化
④物理设计阶段
物理设计是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取结构和存取方法)
⑤数据库实施阶段
在数据库实施阶段,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语言(如SQL)及其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大题:E-R图转成关系模式
第九章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
1.查询优化一般可分为哪两种:代数优化和物理优化
2.P267 例3
第十章数据库恢复技术
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
3.数据库运行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几类?哪些故障影响事务的正常执行?哪些故障破
坏数据库的数据?
事务内部的故障(影响执行)、系统故障(影响执行,不破坏数据库)、介质故障(破坏数据库或部分数据库,并影响正在存取这部分数据的所有事务)、计算机病毒(破坏数据库)
4.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数据转储、登录日志文件
拓展
1.SQL中事务定义语句
BEGIN TRANSACTION 表示开始
COMMIT 表示提交,即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具体地说就是将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回到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库中去,事务正常结束
ROLLBACK 表示回滚,即在事务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事务不能继续执行,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全部撤销,回滚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
第十一章并发控制
1.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技术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数据库是一个共享资源,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
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
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事务的一致性和数据库的一致性。
所以,为了保证事务的隔离性和一致性,DBMS 需要对并发操作进行正确调度。
2.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封锁(Locking)、时间戳(Timestamp)和乐观控制法
3.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所谓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事务不能更新此数据对象。
排它锁(写锁)和共享锁(读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