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407605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f.png)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在DRM(错误相关记忆)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DRM范式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人类的错误记忆现象。
通过操纵实验材料和学习条件,DRM范式能够引发被试者产生与其心境状态一致的错误记忆。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以期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DRM范式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阐述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意义。
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即探讨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对国内外关于DRM范式和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设计、被试选择、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
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作为一个重要的认知心理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下,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深入到了其认知机制的层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前人关于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进行综述。
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情绪与记忆交互作用的研究。
其中,心境一致性理论(Mood Congruence Theory)认为,个体的心境状态会影响其对信息的加工和记忆,使个体更倾向于记住与当前心境状态一致的信息。
这一理论为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1554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8.png)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心理学是一个研究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学,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系统地探讨和揭示人类思维、情绪、行为等各方面的规律和机制。
在心理学的探索和研究中,实证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和推论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设,对于加深我们对人类内心世界的了解,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一、实证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心理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内心世界中的各种心理现象。
在研究这些现象时,理论和假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理论和假设本身可能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修正它们。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检验理论和假设是否符合事实并得到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同时,实证研究还可以发掘新的问题,引发新的发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实证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
首先,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心理学家识别心理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例如,在研究人类焦虑症时,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心理学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特定生理和心理反应模式,为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
其次,实证研究还可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例如,在研究人类记忆时,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心理学家验证记忆模型的正确性。
最后,实证研究还可以引发新的研究和探究的方向。
例如,在研究人类睡眠时,实证研究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睡眠周期的脑电波变化,为人类对睡眠机制的了解提供线索。
二、高水平实证研究的基本原则在心理学实证研究中,高水平的研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研究设计应该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效度。
这意味着研究设计应该能够保证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且能够检验出研究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差异。
其次,研究的样本应该足够大,且具有代表性。
这样能够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泛化性,从而对整个人群做出更好的推断。
最后,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遵循伦理原则,注意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和尊严。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c485e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c.png)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科学。
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它们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对信息的处理、记忆、学习和决策等认知能力。
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1. 知觉和注意力的研究知觉和注意力是认知过程的重要环节。
研究者通过行为实验和神经影像学等技术手段,揭示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机制和注意力在认知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例如,研究发现人类的视觉系统能够通过对特定视觉特征的敏感性来快速识别和筛选信息,同时注意力的分配对认知任务的完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2.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学习和记忆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石。
近年来,研究者在这个领域利用神经科学和计算建模的方法,揭示了学习和记忆机制的神经基础。
研究发现,脑海中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可以通过反复学习和记忆而形成稳定的表征,从而实现知识的存储和提取。
3. 决策与推理的研究决策和推理是人类高级认知过程的核心。
研究者通过实验和计算模型等方法,对决策和推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人类在决策和推理过程中受到许多心理偏差的影响,这些偏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面临决策时往往会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展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行为是如何受到内部认知过程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并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究这些影响。
1. 动机与情绪的研究动机和情绪是驱动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者通过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动机和情绪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人们在追求奖励、避免惩罚和满足基本需求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不同的情绪状态也会对认知和决策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15c0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5.png)
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人类大脑是情绪的重要源泉和调控中心。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个体的思考、决策、行为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
然而,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单向影响,而是一种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大脑与情绪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和实证证据。
情绪是一种内在表达,涉及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体验。
大脑的情绪中枢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和扣带回等脑区。
其中,杏仁核被认为是情绪的主要处理中心。
通过与其他大脑区域的相互交互作用,杏仁核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快速反应,并激活其他大脑区域进一步调节情绪的处理和表达。
大脑对情绪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回路的活动实现。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能够传递神经信号并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例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大脑中涉及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包括杏仁核-海马回路、杏仁核-扣带回-前额叶皮质回路等,这些回路在不同层面上调控情绪的生成和表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脑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大脑的认知和认知加工。
情绪状态对注意力、记忆、学习以及决策等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一个人在情绪激动或焦虑时,可能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和记忆事物。
另一方面,大脑的认知加工和功能状态也可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和调节大脑的认知功能,如情绪调节训练和注意力训练,能够显著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大脑中的神经可塑性也在情绪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大脑的神经元和神经回路能够通过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特性。
研究表明,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并引起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例如,慢性压力和焦虑状态可以导致大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皮质的改变,而情绪调节训练可以改善这些改变并提高情绪的调节能力。
情绪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情绪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064c452b160b4e767fcf67.png)
在第二 语 言教 学 中 , 情绪 指 “ 习 者在 学 习过程 可能 多 的在“ 学 我想要
中的 感情 、 觉 、 绪 和 态 度 等 , 习 者 的 情 绪状 态 的想 法 , 要做 什 么就 填上 什 么 。实 验结 果 发 现 , 感 情 学 想 积
直 接影 响 到他们 的学 习 行 为和 学 习结 果 。口 积 极情 极组 填写 的条 目最 多 , 次 是 中性 组 , 极组 填 写 的 ”] 其 消
人 们 也不 能忽 视学 习 者 自身 因素—— 如情 绪— — 对 g n 2 0 )8。他 们 使 用 电影 片 段 对 被 试 进 行 积 极 a ,0 1 _ ] 学 习 效果 的影 响 。
情绪 , 消极 情 绪 和 中性 情 绪 的诱 发 。随 后 让 被 试 尽
” 式 的横 线 上 填上 自己 句
究 发 现 当学 生 们 接 受标 准 化 考 试 时 , 于 积 极 情 绪 供 理论 和实 证 的支持 。 处
( 稿 日期 ] 0 10 — 8 收 2 1 -4 1
.
记忆 是构 成 认 知 能 力 的重 要 成 分 , 在第 二 语 言
的研究 发现 , 虑 是 对 英 语 学 习者 的学 习效 果 产 生 学 习过程 中有 着 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 绪 状 态 对 于 记 焦 情
显 著 负 影 响 的一 个 因 素 ( r t, 9 6 Howi 1 8 ;Howi 忆 的影 响 已 经 被 广 大 学 生 和 教 师 肯 定 。然 而 , 绪 z r z, 情
问题 提 出
一
、
随着 社会 生 活 的信 息 化 和 经 济 的全 球 化 , 个 而 以成年 人 为 对 象 进 行 的 研 究 也 发 现 , 快 的 回忆 整 愉 社 会 对英语 能 力 的要 求 也 在 不 断提 高 , 了 跟 上 时 或是 接受 小礼 物产 生 的愉 悦感 即可 提升 他 们创 造 性 为 代 的步伐 以获 得更好 的发展 , 们 在英 语 学 习 上 , 人 尤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sn R sn weg & Yo n , Ie , o e z i u g
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c20fb2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4.png)
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的新进展一、概述国外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相互影响的、人际交往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领域。
儿童情绪发展不仅是个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更是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儿童情绪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从早期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到后期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儿童情绪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丰富的变化和挑战。
与此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社会因素也对儿童情绪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外研究者开始关注消极情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消极情绪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潜在威胁,也为我们提供了干预和治疗的新思路。
一些研究发现,父母在亲子交往中的消极情绪表达方式会对儿童的情绪应对策略产生负面影响,而积极的情绪表达和应对策略则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应对消极情绪。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法。
利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来探讨儿童情绪发展的神经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儿童情绪进行精准评估和预测等。
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儿童情绪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国外儿童情绪发展研究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阶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们有望更加全面地揭示儿童情绪发展的规律和机制,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1. 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情绪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以及认知能力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情绪作为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主观体验与反应,不仅影响着儿童的日常生活质量,更是其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形成自我认知的关键所在。
儿童情绪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直接作用。
情绪状态良好的儿童往往更加自信、乐观,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d4ad6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0.png)
书中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情绪神经科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者提出了一些 具体的方法,如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通过调节情 绪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籍,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学习和教育。通过了解情绪神经科学的 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 提高教育质量。
阅读感受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 籍,它为我们揭示了情绪、学习和大脑之间的紧密。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 介绍了情绪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情绪在学习 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书中,作者首先阐述了情绪、学习和大脑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研究,作者 指出,情绪在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学习。大脑的各个区域都与情绪有关,这些区域之间的 连接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 对教育的启示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学习
科学
探索
教育
提高
神经
情感
情绪
神经
情绪 可以
介绍
科学
效果
提供
学生
利用
影响
大脑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情绪、学习与脑:探索情绪神经科学对教育的启示》是一本旨在探讨情绪、学习和大脑之间关 系的书籍。这本书结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读者揭示了情绪在学习过程中的 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情绪来提高教育效果。 本书首先介绍了情绪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情绪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和记忆。积极的情绪 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学习困难。书中解释了情绪如何通过影响大脑的化 学物质和神经递质来影响学习过程。 本书接着介绍了情绪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情绪神经科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索大脑如何处理 情绪信息。书中详细介绍了大脑中涉及情绪处理的区域,包括杏仁核、前额叶和下丘脑等。本书 还解释了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和肾上腺素等在情绪处理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本书进一步探讨了情绪与学习的关系。研究表明,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力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力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9eed71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4.png)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力的影响概述: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认知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学科,对记忆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力的影响,并讨论一些相关的实证研究。
一、记忆的认知过程:记忆是人类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存储是将信息保存在大脑中,而检索则是从存储中提取信息。
这三个阶段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记忆力。
二、注意力对记忆的影响:注意力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记忆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注意力的分配和控制能力与记忆力密切相关。
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信息上时,编码过程更为有效,从而提升了记忆力。
另外,注意力对存储和检索过程也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
三、工作记忆的作用:工作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短期记忆和注意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工作记忆能够帮助人们在处理和操作信息时进行临时存储和操作,从而提高记忆力。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容量的提升与记忆力的改善密切相关。
通过训练和锻炼工作记忆,人们可以提高记忆力并更好地应对复杂的认知任务。
四、记忆策略的运用:认知心理学研究还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记忆策略,这些策略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力。
其中,重复学习、分散学习和组块化等策略被广泛应用。
重复学习通过多次学习同一信息来巩固记忆;分散学习则是将学习过程分散在一段时间内,以增加记忆的持久性;组块化则是将信息划分为更小的单元,以便更好地记忆和回忆。
五、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情绪对记忆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情绪激活能够增强记忆编码和存储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影响记忆的检索过程。
积极情绪往往有助于记忆的提高,而负面情绪则可能对记忆产生干扰。
因此,情绪调节和管理对于提高记忆力至关重要。
六、认知训练对记忆力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通过认知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记忆力。
刺激如何影响人的情感记忆?
![刺激如何影响人的情感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0b2a52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c.png)
刺激如何影响人的情感记忆?一、情感记忆的定义情感记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记忆,它与个体的情绪和感受紧密相关。
情感记忆的形成和保留受到刺激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有所不同。
二、正面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1. 增强记忆存储和回忆正面刺激,如愉快的事件、美好的经历等,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并增强情感记忆的存储和回忆。
研究表明,与积极情绪相关的刺激可以导致记忆的巩固和加强,使人们更容易回忆起与正面刺激相关的情感记忆。
2. 提升情感记忆的稳定性正面刺激可以增强情感记忆的稳定性,使之更难被遗忘。
相比于中性或负面刺激,正面刺激激活了大脑中的奖赏回路,促使相关记忆的归档和保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更容易记住愉快的事情,而往往忘记了不愉快的经历。
三、负面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1. 增强激活和存储负面刺激,如惊恐、愤怒等,能够增强情感记忆的激活和存储。
这是因为负面刺激引起了个体的情绪激动,激发了大脑中与情感记忆相关的区域的活动。
这种紧急的情绪激发有助于个体对负面事件的记忆与学习。
2. 影响情感记忆的提取和回忆负面刺激对情感记忆的提取和回忆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负面情绪的干扰,个体可能会出现情感记忆的疏忽和遗漏;另一方面,负面刺激激活了大脑中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情感记忆的夸大和失真。
四、不同刺激的记忆影响机制不同类型的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研究发现,正面刺激通过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加强了情感记忆的存储和回想;负面刺激则通过杏仁核和下丘脑激活了应激反应,促使个体对负面刺激的情感记忆进行学习和保留。
五、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应用前景了解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机制对于教育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方面,教师可以运用正面刺激,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情感记忆和学习效果。
在治疗方面,了解正负面刺激对情感记忆的不同影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降低焦虑和压力。
综上所述,刺激对情感记忆的影响十分重要。
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0e5c0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4.png)
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情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还对我们的认知功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注意力情绪对注意力的调节具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下时,他们更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容易将关注点聚焦在目标上。
相反,负面情绪会导致分散注意力和注意力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保持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
二、记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积极情绪下的记忆更加稳定和持久,人们更容易回忆起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记忆。
而负面情绪下的记忆则更容易受到干扰和遗忘。
这说明情绪对于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在需要进行记忆任务的时候,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三、决策情绪对决策过程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人更容易冒险,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而负面情绪下的人则更为保守,更容易避免风险。
这说明情绪会影响个体在决策中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四、执行功能情绪对执行功能,例如灵活性、抑制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情绪能够提高执行功能的表现,使人们更有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反,负面情绪对执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使人们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和保持灵活性。
因此,情绪对执行功能的调节也会直接影响到认知过程的进行。
综上所述,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非常显著。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注意力、记忆、决策和执行功能,有利于认知功能的展现和发挥。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提高认知功能的表现,更好地适应各种挑战和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证,以深化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认知。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情绪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并为个体的认知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9432d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6.png)
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与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教学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结合这些成果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1、学习动机的研究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兴趣、自我效能感、目标设定等。
例如,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他们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同时,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好的学习成绩。
2、认知发展的研究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和能力。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儿童在不同阶段会经历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3、学习风格的研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
实证研究发现,当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对于视觉型的学生,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材料进行教学可能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
4、社会情感因素的研究学生的社会情感因素,如人际关系、情绪状态等,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
此外,学生的情绪状态,如焦虑、压力等,可能会干扰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二、基于实证研究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1)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实验等方式,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例如,在教授数学时,可以讲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7bb97db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a.png)
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调节引言:内隐刻板印象是指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一种对于特定群体或对象的评价偏见,它在个人认知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态度形成和行为表达。
而情绪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基础,被认为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从情绪的角度探讨情绪如何调节内隐刻板印象表达,并从心理机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心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机制来解释。
1.情绪诱发的注意偏向情绪状态会改变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注意偏向,即对于具有情绪相关特征的信息更为敏感。
例如,在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容易注意到和积极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下则更容易注意到和消极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
这种情绪诱发的注意偏向会影响个体对内隐刻板印象进行表达的方式。
2.情绪对记忆和评估的影响情绪状态会对个体的记忆和评估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记住和评估积极的信息,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记住和评估消极的信息。
这种记忆和评估的偏好会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对相关信息起到调节作用。
3.情绪对行为反应的影响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反应,从而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产生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友好和合作的行为,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攻击和回避的行为。
这些行为反应会在内隐刻板印象表达中传递情绪信号,从而影响沟通和互动过程。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大量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作用。
1.情绪对内隐刻板印象的激活和加强研究发现,在情绪激发条件下,个体对于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更为明显。
例如,当个体处于愤怒情绪下,对于与愤怒刻板印象相关的信息反应更强烈。
这表明情绪的激活和加强作用会调节内隐刻板印象的表达。
2.情绪调节内隐刻板印象表达的效应研究发现,效应取决于刺激类型和个体特征。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消极情绪下,对于群体特征相似的人个体会更容易表达出内隐刻板印象,而对于群体特征不一致的人个体则会表达出相对中立的判断。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394b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2.png)
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分析,心理学研究揭示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学习策略以及学生的智力发展等方面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并从认知发展、情绪调节和学习策略等角度阐述其重要性。
认知发展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例如,皮亚杰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时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从感觉运动阶段逐渐过渡到具体操作阶段,最后达到抽象逻辑阶段。
这一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例如,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感官和运动的探索,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升。
情绪调节也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其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学习过程。
心理学实验证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表现对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一位乐观、积极的教师能够有效地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因此,培养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提升教师的情绪调节技巧,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学习策略也是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研究重点之一。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学习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心理学实证研究探讨了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例如,研究者发现,深层处理学习策略(如关注课堂内容的主要思想和概念)相对于表层处理学习策略(如简单重复课文内容)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心理学研究还揭示了个体差异对学习策略的影响。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研究生考试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efc2f7a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4.png)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1、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感觉与知觉B. 记忆C. 情绪D. 动机2、以下哪项是心理动力学派的心理治疗理论?()A. 认知行为疗法B. 人本主义疗法C. 精神分析疗法D. 行为主义疗法3、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内容?()A. 测量信度B. 测量效度C. 测量误差D. 心理量表编制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逻辑推理法5、心理发展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人努力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遗忘的速度在记忆后立即开始,并迅速下降B、遗忘的速度在记忆后立即开始,但下降速度较慢C、遗忘的速度在记忆后一段时间开始,并迅速下降D、遗忘的速度在记忆后一段时间开始,但下降速度较慢7、在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行为理论C.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8、以下哪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心理旋转效应”?A. 视觉恒常性B. 知觉错觉C. 心理旋转D. 记忆提取9、在记忆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与信息的编码和保持有关?A. 复述B. 保持C. 刺激D. 消退10、题干: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心理的发展是由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 环境决定论B. 生物决定论C. 交互决定论D. 遗传决定论11、题干:在心理学中,以下哪个实验证明了条件反射的形成?A. 斯金纳箱实验B. 桑代克迷箱实验C.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D. 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12、题干: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下哪个阶段是儿童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前生殖器期B. 口腔期C. 肛门期D. 潜伏期13、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统计法D. 演义法14、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志?A. 情绪稳定B. 自我认知清晰C. 人际关系良好D. 常感到焦虑和抑郁15、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类型?A. 自变量B. 因变量C. 中介变量D. 无关变量16、下列哪种研究方法能够最好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A. 相关研究B. 实验研究C. 观察研究D. 调查研究17、在记忆实验中,如果要求被试者回忆一系列单词,而这些单词按照语义类别组织(如,所有动物在一起,所有水果在一起等),那么这种记忆增强是因为:A. 状态依存性效应B. 情景依存性效应C. 组织策略D. 首因效应18、当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所持有的信念被称为:A. 自我效能感B. 成就动机C. 归因理论D. 需求层次理论19、心理学中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其中,意志过程的核心成分是()。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e2495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d.png)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心理学中最常见的研究类型之一,它通过对大量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来验证或推翻某种假设或理论。
实证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心理学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
二、发展研究发展研究是一种关注人类个体在不同阶段中发展变化的研究类型。
这种研究主要关注人类从出生到成年的成长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个体的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来探究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规律。
发展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发展问题,比如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绪发展等,对于教育和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三、认知研究认知研究是一种关注人类思维和知觉过程的研究类型。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知研究探究人类的知觉、注意、记忆、语言理解、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揭示人类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方式,对于认知障碍、学习困难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研究是一种关注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研究类型。
社会心理学研究探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态度、行为和表现。
社会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社会交往、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等问题,对于人际关系、领导力、群体决策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研究是一种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研究类型。
临床心理学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心理疾病的成因、发展和治疗,探究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
临床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理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六、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是一种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差异和共同点的研究类型。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探究文化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人类心理的奥秘
![人类心理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3c3057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c.png)
人类心理的奥秘人类心理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心理世界非常复杂,其中的奥秘不断挑战着我们的认知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人类心理的深入探讨,试图揭示一些其中的奥秘。
第一部分:心理的起源人类心理的奥秘源于其独特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在早期,人类心理主要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存在的,每个个体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本能和需求。
这些本能和需求塑造了人类心理的基本架构,包括生存欲望、社交需求、性欲以及其他的驱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心理也逐渐演化出更加复杂的层次和功能。
人类开始具备了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情感和道德的体验。
心理在个体与社会之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心理的作用,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合作并建立起群体和文明。
第二部分:心理现象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奥秘,让我们看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的例子。
1. 记忆与遗忘:记忆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记忆来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历和知识。
然而,我们也会遗忘某些信息或经历。
为什么记忆会有这样的机制?记忆的遗忘如何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2. 决策与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各种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会受到一些心理偏见的影响。
比如,选择偏见和认知失调是我们在做决策时常常遇到的问题。
这些偏见和失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如何避免它们对我们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3. 情绪与情感:情绪是人类心理中重要的反应方式,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思考、身体健康和与他人的交流。
愤怒、快乐、恐惧等情绪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影响。
我们如何理解情绪的起源和功能?情绪与情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第三部分:解读心理奥秘的方法要解读人类心理的奥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方法来更好地理解心理世界。
1. 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心理学理论,以及推翻或修正旧有的理论。
实证研究使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方式解释人类心理的奥秘。
2. 纵向观察:通过对人类心理的长期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心理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情绪与自尊对自传体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
![情绪与自尊对自传体记忆影响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1ba0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3.png)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 I 1.文献综述 (1)1.1自传体记忆 (1)1.1.1自传体记忆的定义 (1)1.1.2自传体记忆的分类及功能 (2)1.1.3自传体记忆的相关理论 (4)1.1.4自传体记忆的研究方法 (5)1.2自传体记忆与自尊水平 (7)1.2.1自尊概述 (7)1.2.2自尊的功能 (8)1.2.3自尊的测量 (9)1.2.4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的认知加工特征 (10)1.3自传体记忆与情绪 (11)1.3.1情绪与自传体记忆 (12)1.3.2情绪诱发的方法 (13)1.3.3情绪评定方法 (15)2.问题提出 (17)2.1研究背景 (17)2.2问题提出 (18)2.3 研究价值意义 (18)2.4 研究假设 (18)3.研究一:MEQ-SF信效度检验及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193.1研究目的 (19)3.2研究方法 (19)3.2.1研究对象 (19)3.2.2研究工具 (19)3.2.3研究程序 (19)3.2.4研究数据处理 (20)3.3研究结果 (20)3.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0)3.3.2 MEQ-SF问卷信效度分析 (21)3.3.3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27)3.4结论与分析 (28)3.4.1 MEQ-SF中文版信效度结果分析 (28)3.4.2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28)4.研究二: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积极情绪诱发后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31)4.1目的 (31)4.2方法 (31)4.2.1对象 (31)4.2.2工具 (32)4.2.3程序 (32)4.2.4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2)4.3结论与分析 (35)5.研究三: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消极情绪诱发后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36)5.1目的 (36)5.2方法 (36)5.2.1对象 (36)5.2.2工具 (36)5.2.3程序 (36)5.2.4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6)5.3结论与分析 (39)6.结论 (40)6.1研究结论 (40)6.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0)6.3本研究的不足及改进之处 (40)参考文献 (42)附录 (47)致谢 (51)1.文献综述1.1自传体记忆1.1.1自传体记忆的定义从自传体记忆这一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关于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已有30余年历史,但时至今日,对于自传体记忆的定义,研究者们并未达成共识,自传体记忆还未能拥有规范和统一的概念。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c61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9.png)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312)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哪一项?A、实验法B、观察法C、访谈法D、以上都是2、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情感3、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心理学家通常会采用问卷调查法?A、研究个体内心深层的动机B、调查大量人群的心理状态C、探究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D、评估个体心理治疗的疗效4、心理学中,认为人类心理活动是一种能量形式,能量来源于身体,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心理活动的理论是()。
A. 神经系统理论B. 能量说C. 神经系统说D. 生理说5、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案例分析法D. 模型分析法6、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行为过程D. 意志过程7、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实验法B、观察法C、精神分析法D、数学模型法8、在以下哪项研究中,被试者的行为不受实验者操纵?A、实验室实验B、自然实验C、现场实验D、准实验9、以下哪项是心理测量的标准误差?A、信度B、效度C、标准误差D、难度10、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神经生理学法D. 神经心理学法11、以下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认知过程?A. 注意B. 记忆C. 情绪D. 思维12、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A. 稳定性B. 可塑性C. 适应性D. 个体差异性13、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 注意B. 认知C. 情感D. 意志14、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访谈法D. 数理统计法15、在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实验误差?A. 操作误差B. 实验者效应C. 被试者效应D. 实验环境效应16、以下哪种心理现象属于感觉适应?A. 久坐后感觉座椅更硬B. 长期使用电脑后眼睛疲劳C. 闻到一种气味后,长时间内对这种气味的感知减弱D. 在黑暗中长时间后,对光线的感知变得敏感17、关于认知失调,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知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B. 认知失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少心理压力C.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导致行为上的改变D.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由于信息处理错误而产生的心理障碍18、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适用于治疗焦虑症?A. 认知行为疗法B. 情绪释放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沉默疗法19、心理学中,哪一项属于心理过程的范畴?A. 生理反应B. 认知过程C. 情感体验D. 生理需求 20、在心理学中,以下哪一种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内在的生物因素决定的?A. 心理动力学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心理学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21、在心理测量学中,信度和效度是评估心理测验质量的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共选取 8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 有效数据 77份 , 无效数据 4份 , 全部原始数据 输入 sp ss15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
三 、结果
表一 单任务非情绪性词语和情绪性词语的均值比较
非情绪词语 情绪性词语
x ±sd 9189 ±01440 7143 ±01323
t 51473
3 收稿日期 : 2008 - 01 - 16 作者简介 : 赵云龙 ( 1981—) , 男 , 云南巍山人 , 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助教 , 研究方 向 : 心理健康 。
·80·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第 4 期
赵云龙 : 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此外 , 很多情绪内容对长时记忆的研究显示 , 对愉快事件比不愉快事件更容易回忆 , 本文则获得了与此相反的结论 , 就是说 , 若给予充分的学习和加工时间 , 负性情绪就明显 地提高对物体细节记忆的作用 。分析认为 , 本文采用无记名的自我报告法回忆生活事件 , 匿名性降低了意识对创伤性事件和负性内容的阻抗和压抑 。
负性生活事件 正性生活事件
M ann - W h itney U 值 - 01430
p 01669 > 0105
为进一步检验心境对词语回忆的影响 , 对 40名双任务学生生活事件对应的词语回忆量 进行非参数检验 , 结果发现 , M ann - W h itney U 的统计检验值为 - 01430, p值大于 0105, 由 此获得与表三相一致的结论 。
表二 双任务非情绪性词语和情绪性词语的均值比较
非情绪词语 情绪性词语
x ±sd 10178 ±01463 6193 ±01369
t 81002
p < 01001
双任务的 “生活事件回忆 ———词语回忆 ”实验中 , 40 名被试能够准确回忆的非情绪性 词语数量为 11, 情绪性词语的数量为 7, 统计检验 t值为 81002, p值小于 01001, 非情绪性词 语和情绪性词语的保持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
四 、分析与讨论 11情绪与长时记忆 在完成双任务的 40名学生中 , 有 28名学生的生活事件带有明显的负性情绪 , 例如 : 对
事件描述时含有以下的词语 : 后悔 、痛苦 、紧张 、恐惧 、无奈 、愧疚 、悲伤 、挫折 、失败 、 笨拙 、批评和责骂等 , 只有 12名学生在对生活事件进行描述的同时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 例如 : 兴奋 、激动 、高兴和开心等 。在研究中 , 没有情绪体验产生的生活事件都被排除在 记忆库之外 。由此可见 , 本文的研究与众多研究取得一致的结论 , 即有情绪色彩的事件比 枯燥的事件记得更加深刻 。可能原因有 , 情绪事件加工和提取的次数较多 , 所以印象深 刻 ; [ 2 ] ( P1169—1180) 也可能是某一情绪事件是独特的 , 不会与其后的事件发生干扰作用以致产生 遗忘 ; 而 Bower则认为 , 情绪在记忆网中形成一个节点 , 当这种情绪再次发生时 , 它就唤 起这个记忆网的其他部分 , 例如 : “相关事件 ———朋友被淹记忆 ———悲伤 ”或者 “相关事件 ———滑水记忆 ———愉快 ”。
单任务 双任务
表三 两种任务词语回忆量的均值比较
x ±sd 17130 ±01632 17170 ±01686
t - 01430
p 01669 > 0105
37名单任务 、 40 名双任务学生的词语回忆量均在 17 左右 , 标准差分别为 31843 和 41339, 统计检验的 t值为 - 01430, p值大于 0105, 说明单任务和双任务学生在词语回忆成绩 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 即对于双任务学生来说 , 先前生活事件的回忆并没有对后面词语回
·82·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第 4 期
赵云龙 : 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31心境在记忆加工中的启动效应 认知心理学认为 , 当启动词与目标词具有某种联系 (如语义相关 、语音相同或字形相 似 ) 较启动词和目标词没有联系时 , 被试能更快和更好地识别目标词 。[ 4 ] ( P556—592) 郭文斌等人 关于 “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反应时的实验研究 ”认为 , 由于患者的情绪体验与负性情绪 刺激的性质相一致 , 这种情绪体验就对负性情绪刺激起到一定的启动作用 , 较容易激活对 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 , 那么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就比较快 , 相反对正性刺激则反应比较 慢 , 也就是所谓的 “期望效应 ”或 “心境一致性效应 ”。[ 5 ] ( P224—228) 本文首先让被试回忆生活事件 , 不同的生活事件能够把被试带入某种幻想的生活情境 中 , 而诱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接着让被试完成词语回忆任务 , 发现不同心境状态对词语回 忆成绩并没有 主效应 , 即不同 心境状 态下被 试完成 作业 成绩之 间没 有完成某种识记任务的情境中 , “期望效应 ”或 “心境一致性 效应 ”并不明显 。
(责任编辑 刘祖鑫 )
The D em on stra tion Study of In teraction of Em otion and M em ory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随机选取楚雄师范学院的 8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 随机分成两组 , 一组 40人 , 另
一组 41人 , 分别接受 “词语回忆 ”的单任务和 “生活事件回忆 ———词语回忆 ”的双任务 。 “词语回忆 ”是同时呈现 40个词组 , 其中 20个为中性词组 , 即没有情绪色彩 , 正性情绪词 组和负性情绪词组各 10个 。呈现时间为 3分钟 , 呈现结束 , 要求被试写出自己认为刚才看 到的词组 。“生活事件回忆 ———词语回忆 ”双任务要求被试首先描述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 的事件 , 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涉及的人 、事件本身和关键细节 。然后 , 呈 现词语表 , 为时 3分钟的学习之后 , 记录下被试对词语回忆的成绩 。
·81·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08 年 第 4 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
忆产生影响 , 这意味先前生活事件诱发的心境状态对词语回忆任务没有阻碍或促进作用 。
表四 双任务中正负生活事件词语数量的非参数检验
参考文献 : [ 1 ] 孟召兰 1情绪心理学 [M ] 1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1 [ 2 ] Elizaberth k A & Corkin1 S1 M em ory enhancem en t for em otiona l w ords1 A re em otiona l w ords m ore vivid ly rem em bered than neu tra l w ords? [M ] 1M emory and Cognition, 20031 [ 3 ] 朱莹 1实验心理学 [M ] 1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21 [ 4 ] B addeley A1 W ork ing m em ory [ J ] 1 Science, 19921 [ 5 ] 郭文斌等 1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反应时的实验研究 [ J ] 1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 2005, (14) 1
关键词 : 情绪 ; 记忆 ;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B8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 7406 ( 2008) 04 - 0080 - 04
一 、引言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一直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 20世纪 70年代情绪心
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注意到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之前 , Bartlett在研究记忆的不准确性时 , 认为对刺激事件的情绪态度是记忆的内容之一 , 并认为刺激事件的重要细节和与之产生的 情绪态度较之次要细节更容易被记起 。[ 1 ] ( P101—102) L inton的进一步研究显示 , 使人们能够记住 的是那些突然的 、发生时伴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 。就是说 , 事件的情绪性可能是脑对信 息进行编码 、贮存和提取的原因 。[ 1 ] ( P104—105) W aganaar对被试长达 5年的追踪研究 , 获得了情 绪对记忆影响的较为一致的结论 : 涉及情绪的事件比未涉及情绪的事件记得要好 ; 愉快事 件比不愉快事件记得要好 。 Isen认为 , 这是由于人们倾向于保持正性情绪而忘掉负性情绪 。 Bower则提出了 “心境一致性假说 ”, 认为与心境相联系的记忆活动 , 如字词表学习 , 在同 样心境状态下会更好地回忆 。由此可见 , 在信息的编码 、贮存 、提取和遗忘中 , 情绪是一 个重要的变量 。
p < 01001
单任务的 “词语回忆 ”中 , 37 名被试非情绪性词语的平均成绩接近 10, 情绪性词语 (包括负性情绪词语和正性情绪词语 ) 的平均成绩为 8, 统计检验 t值为 51473, p值小于 01001, 说明在短暂的词组学习中 , 情绪性词语与非情绪性词语的回忆量有非 常显著 的 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