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 共4课时

合集下载

项羽本纪(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项羽本纪(总第5~7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3.学会运用客观公正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教学重点:1.文言知识的积累2.了解学习《史记》人物刻画艺术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清文章的大体内容,解决文中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下成语、故事与谁有关?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弃书捐剑③霸王举鼎④拔山扛鼎(力拔山兮气盖世)⑤才气过人⑥亡秦三户⑦杯羹之让⑧搏牛之虻⑨不胜杯杓⑩西楚霸王⑾彘肩斗酒⑿破釜沉舟⒀背水一战⒁取而代之⒂锦衣行昼⒃政由己出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⒅十面埋伏⒆四面楚歌⒇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明确:项羽2.项羽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所谓“讲乱世出英雄”,谁能给我们介绍下当时的历史呢?明确: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二.文本研读1.结合讲义梳理文章字词。

2.文中主要叙述了几个事件?明确:本文节选了项羽家世与早年情况、巨鹿之战、垓下之战三部分。

垓下之战分为三个部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三.总结总结文中重点的字词,及简要的介绍“吴中起兵”的内容。

《项羽本纪》教案(四课时详案)

《项羽本纪》教案(四课时详案)

《项羽本纪》教案(四课时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记,了解人物行事,学会从行事去分析人物;②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种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①用圈点的方法,圈出文章的文言重点字词,并掌握其意思和用法;②用辩证的方法总结分析项羽的性格及其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会对人物进行客观辨正评价;②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某些有价值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教学重点】1、梳理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2、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学会辩证地分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教学设想】《项羽本纪》是《<史记>选读》的第五单元《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的讲读课文。

在疏通字词句的基础上,我试图借助于学习本课刻画人物的手法,(在必修课程中也涉及一些《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因而学生对《史记》的人物刻画有了一些认识)进而鉴赏《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从而掌握鉴赏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预习字词,疏通课文,制作PowerPoint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梳理文言知识,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一、导入新课用我们学过的《鸿门宴》中大家对项羽的看法来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决学生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问题。

(二)按段落进行字词总结1、第一、二段中的字词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名作动,杀死全族)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2)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3)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4)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5)重点句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2、第三段中的字词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4)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课题:项羽本纪序号____主备人:授课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教学目标】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3、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课时安排】五课时。

一. 导入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题乌江亭》杜牧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二.初步感知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三.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第二课时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事业的起点————功业的顶点—————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英雄未路的终点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一).学生自读。

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三)思考;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第三课时一.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项羽本纪 导学案 教师版

项羽本纪 导学案 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编制人:高二语文备课组审核人:时间2015年3月16日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辩证地评价传主,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学法指导】1、结合“知识链接”,回忆“传记”文本相关的知识;2、回忆上学期所学的课文《鸿门宴》,试着分析项羽为何失败?3、结合注释,初步弄懂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1、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对完整性2、《史记》,具体见课本P140。

二、关于《项羽本纪》《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1、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3、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2、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年的历史。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

苏教版选修《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项羽本纪》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题:《项羽本纪》(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2、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感受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学习流程】模块一、情境引读(一)温故知新(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展示)大风歌:(二)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1、给下列重点字词注音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田父绐日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岂其苗裔邪栎阳狱掾骓檥2、文言基础知识(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②乃持项王头视鲁③尚不觉寤而不自责(2)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①梁以此奇籍②皆沉船,破釜甑③无不膝行而前④遂霸有天下⑤项王军壁垓下⑥项王则夜起⑦数十万人,亦足王也⑧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⑨无不膝行而前⑩东渡乌江(3)解释实词①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怀王竟听郑袖②项梁尝有栎阳逮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③毋妄言,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⑤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⑥平伐其功自矜功伐(4)解释虚词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以故,事得已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梁以此奇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5)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①骑能属者百余人②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初凤平一、学习目标、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翻译课文。

、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手法,正确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司马迁对待项羽的态度和行文中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惋惜和同情。

二、文题背景、题解:按照《史记》的体例,“本纪”为纪帝王当国的事。

项羽虽未成帝业,但秦亡汉兴之间,他在一个时期内发号施令,权威同帝王一样,所以也把他列入“本纪”。

《项羽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中的第七篇。

、背景:前年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人为诸侯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

到前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

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之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死于东城。

.知识链接:《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项羽本纪》导学案.doc

项羽本纪》导学案.doc

项羽本纪》导学案《项羽本纪》导学案《项羽本纪》导学案(一).doc 《项羽本纪》导学案(二).doc《项羽本纪》导学案(三).doc项羽本纪》(一)司马迁编写人:杜文庸审核人: 刘兴建一、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2.了解相关史料,二、教学内容:1.字音: 王翦()栋阳()薪()狱掾()扛()鼎釜甑()乌马隹O自度O瞋()目翳O重瞳O子苗裔()乘魏()惮()自矜()功伐三、文本研读:1)研习1-2段,归纳重要文言常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继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O学。

项梁尝有栋阳逮,乃请薪狱掾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己。

《项羽本纪》(二)司马迁编写人:杜文庸审核人:刘兴建一、教学目标:1. 诵读3 -6节,归纳重要文言现象。

2.分析项羽在由盛转衰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研习3-6段,归纳重要文言常识: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学习资料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学习资料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项羽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一、课前简介(一)文体知识:1、什么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

(2)艺术性。

(3)相当完整性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4、传记的学习目标: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

(三)《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项羽本纪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项羽本纪》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的多种手法。

3. 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复杂情感态度,既写出了项羽的性格缺陷,也对其倾注了同情和惋惜,文末又礼赞了这位悲剧英雄。

学习重点难点:1. 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是“摩形传神,千载如生”。

学习方法:诵读,质疑,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全国,项羽和他叔叔项梁也在江东起兵,项羽就是在这场风风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的叱咤风云的一生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他的英勇刚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令后人无限敬仰和同情。

司马迁运用他那传神之笔,记述了项羽和强秦及刘邦的斗争的壮阔的军事场面,情节起伏,气势磅礴,脉络清晰,语言生动,人物想象栩栩如生。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之宴、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项羽本纪》重点记述了项羽一生的四个阶段:1.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功业顶峰;3.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

二、预习要求1.学习字音王翦栎阳狱掾力能扛鼎垓下釜甑歌数阙麾下刈旗披靡自刎绐骗苗裔自矜会稽2.解释加点的词语不肯竟学()力能扛鼎()楚兵冠诸侯()项王军壁垓下()田父绐曰()斩将刈旗()期山东为三处()顾见汉将司马吕马童()何兴之暴也()自矜功伐()3.参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三、研习文本(1-3)段,合作探究1.项羽学书不成,又去学剑;学剑不成,又去学兵法,“又不肯竟学”,但是他“才气过人”,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什么联系?2.项羽见秦王,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可以表现出他的什么样性格?3.课文第三段写巨鹿之战的经过,巨鹿之战是项羽人生事业的顶峰,司马迁是怎样极力渲染项羽的将帅神威的?四、当堂检测1.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a.又不肯竟学:坚持到底b.部勒宾客及子弟:部署,约束c.力能扛鼎:扛起d.无一还心:后退之心2.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b.以是知其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翻译句子(1)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编写人:岳中博审定:高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方法】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

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学会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培养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重要篇章,记述了项羽的一生,包括他的英勇事迹、性格特点以及与刘邦的斗争等。

2. 知识点梳理:(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3)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4)探讨《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与历史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2)掌握《项羽本纪》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深入解读《项羽本纪》,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2)如何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历史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与《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4. 文献资料法: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项羽本纪》;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品情感;3. 课堂讲解:讲解《项羽本纪》的相关知识,阐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文学特色等;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分析与思考能力;5. 文献资料展示: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历史分析与思考;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史记》的兴趣。

《项羽本纪》导学案完美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完美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初凤平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翻译课文。

2、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手法,正确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体会司马迁对待项羽的态度和行文中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惋惜和同情。

二、文题背景1、题解:按照《史记》的体例,“本纪”为纪帝王当国的事。

项羽虽未成帝业,但秦亡汉兴之间,他在一个时期内发号施令,权威同帝王一样,所以也把他列入“本纪”。

《项羽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中的第七篇。

2、背景: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 人为诸侯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

到前203 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

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之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死于东城。

3. 知识链接:《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史记项羽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史记项羽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史记项羽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课题:《项羽本纪》(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2、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感受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学习流程】模块一、情境引读(一)温故知新(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回顾以前所学,向大家展示)大风歌:(二)基础知识(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译文以及课文下的注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1、给下列重点字词注音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力能扛鼎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田父绐日项王自度不得脱斩将,刈旗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岂其苗裔邪栎阳狱掾骓檥2、文言基础知识(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②乃持项王头视鲁③尚不觉寤而不自责(2)找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思①梁以此奇籍②皆沉船,破釜甑③无不膝行而前④遂霸有天下⑤项王军壁垓下⑥项王则夜起⑦数十万人,亦足王也⑧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⑨无不膝行而前⑩东渡乌江(3)解释实词①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怀王竟听郑袖②项梁尝有栎阳逮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③毋妄言,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⑤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诸侯皆属焉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⑥平伐其功自矜功伐(4)解释虚词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以故,事得已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梁以此奇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故以鲁周公礼葬项王谷城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乃: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5)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①骑能属者百余人②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苏教版《项羽本纪》 课时四导学案

苏教版《项羽本纪》 课时四导学案

项羽本纪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研读第三部分6-8段。

3、研读第四部分。

【预习导航】⑴解释下列词语意义(用法)。

(A级)地方千里:亦足王也:怜而王我:马童面之:豪杰蜂起:乃持项王头视鲁:邑万户:师古:经营:奋其私智:引:⑵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⑶翻译重点句子。

①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③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问题探究】探究活动(1)思考:第六段写汉将争夺项羽尸首,第七段写鲁地之民义不降汉对刻画项羽分别有何作用?探究活动(2)第八段略写项氏宗族战后境况和待遇,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什么特点?结合《高祖本纪》体会《史记》“互见法”写人物的高超艺术。

【研读第四部分】【问题探究】探究活动一司马迁的点评从哪些方面分析了项羽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活动二小结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探究活动三小结本文的艺术手法【课堂小结】【课后作业】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蔡泽者,燕人也。

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

闻应侯①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应侯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

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

”应侯闻之,使人召蔡泽。

蔡泽入,则揖应侯。

应侯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应侯因让之曰:“子尝宣言代我相秦,岂有此乎?”对曰:“然。

”应侯曰:“请闻其说。

”蔡泽曰:“主圣臣贤,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国之福也。

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吴;申生孝,而晋国乱。

何也?然则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旧故,孰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应侯曰:“未知何如也。

”蔡泽曰:“主固亲忠臣,不过秦孝、越王、楚悼。

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于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一项羽 本纪导学案

一项羽 本纪导学案

一、<<项羽本纪>>导学案一、自主学习。

1、翻译课文。

2、找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目的、手段)。

3、概括文体特征(①神,形②传主的简历③传主的形象④点评传主⑤传文的表现手法)。

4、以文本为素材,提炼观点,构建议论段。

5、练习(实词、虚词、句式、高考模拟题)。

(附)一、少怀壮志(第一部分重点词句)A1、项籍者,下相人也2、其季父项梁,3、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4、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B1、学书不成,去2、项梁怒之3、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4、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二、垓下悲歌(第三部分重点字词)1、项王军壁垓下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3、是何楚人之多也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5、虞兮虞兮奈若何6、歌数阕,美人和之。

7、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8、莫能仰视。

B1、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2、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3、平明,汉军乃觉之4、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5、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6、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7、以故汉追及之。

D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2、乃有二十八骑。

3、汉骑追者数千人。

4、项王自度不得脱。

5、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6、所击者服,未尝败北,7、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8、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9、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F、1、、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2、吾为公取彼一将。

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4、汉军皆披靡,5、赤泉侯为骑将,......辟易数里6、与其骑会为三处。

7、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G1、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2、乌江亭长舣船待,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4、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5、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6、天之亡我,我何渡为!7、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8、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9、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0、吾知公长者H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2、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3、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之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英雄的毁灭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最终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非常重要非常精彩的篇章,文章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了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抒发了太史公对其的惋惜和同情。

一、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同“徭”,译为“徭役”2.问一田父.同“甫”,译为“古代对男子的称呼”3.骑皆伏.曰同“服”,译为“佩服”4.乃持项王头视.鲁同“示”,译为“出示,展示”5.羽岂其苗裔邪.同“耶”,译为“语气词,吗”6.乘埶.起陇.亩之中同“势”,译为“形势”同“垄”,译为“陇亩,田地”7.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同“悟”,译为“醒悟”8.辟.易数里同“避”,译为“躲避”二、古今异义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痛快地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5.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6.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7.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古义:此处指汉军溃败今义:勇猛无敌8.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9.吾知公长者..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10.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1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管理1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古义:歌伎,宫妃今义:美貌女子13.于是..项王及悲歌忼慨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14.于是项王及悲歌忼慨..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15.鲁父兄..乃降古义:有时单指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16.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靠自己一个人17.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三、一词多义1.期①期.山东为三处动词,约定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名词,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2.属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动词,连接,引申为跟随②乃以秦王属.吏动词,托付,交给,特引申为交给官吏治罪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嘱托④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类⑤诸侯皆属.焉动词,从属,隶属,归属3.故①故.姓项氏介词,缘故,原因,所以②两狼之并驱如故.副词,原来,仍然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④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⑤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4.乃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副词,就②平明,汉军乃.觉之副词,才③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副词,表示范围的限定,只、仅仅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连词,表转折,但、却、竟然⑤乃.为其骑曰连词,于是5.以①以.故,事得已介词,因为②以.示士卒必死介词,用来③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动词,率领④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介词,凭借6.为①项氏世世为.楚将动词,是②项梁常为.主办动词,作为③自为.诗曰动词,创作④我何渡为.语气助词,反问语气⑤吾为.若德介词,给⑥公为.我献之介词,替、给⑦愿为.诸君快战介词,为了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毋妄言,族.矣族:灭族②项王军壁.垓下壁:修筑营垒③田父绐曰“左.”左:向左走④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走⑤马童面.之面:背向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行进(2)名词作状语①无不膝.行而前膝:用膝盖②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在夜里③项王则夜.起夜:在夜里④直夜溃围南.出南:向南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向东⑥陈涉首难,豪杰蜂.起蜂:像蜂一样(3)名词使动用法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使……为王2.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皆沉.船沉:使……沉下去(2)动词为动用法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死:为……而死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使动用法皆沉船,破.釜甑破:使……破(2)形容词意动用法梁以此奇.籍奇:以……为奇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项籍者,下相人也。

《项羽本纪》详案(第4课时)

《项羽本纪》详案(第4课时)

徐 志 摩 的 《 别 康 桥 》 七 节 内 容 , 乎 每 一 节 都 包 含 一 再 共 几
幅 色彩 绚丽 的 画面 , 人带 来 视觉 上美 的享受 . 是 我们 给 这
下 的语 文 教 材 选 人 了 大 量 的优 美 诗 歌 、散 文 、文 言 文 作 品 , 读 愈 发 显 得 重 要 。 文 原 本 是 作 者 思 想 感 情 的 自然 朗 课 流 露 , 内 心 世 界 形 诸 于 文 字 的最 终 成 果 . 生 要 领 会 每 是 学
三 、 学 方 法 教 引导 、 讨 。 研
为 一 个 “ 败 的 英 雄 ”他 的 故 事 无 数 次 地 被 搬 上 舞 台 , 失 , 后 人 既为 他 的英 勇善 战 、 王之 气所 折 服 , 为他 的失 败命 霸 又
运 而 扼 腕 叹 息 。 这 样 一 个 英 雄 怎 么 会 在 与 刘 邦 的 对 峙 中
4 时 ( 课 为 第 4 时 ) 课 本 课 。
五 、 学 过 程 教
( ) 习导入 一 复
节 的 完成 步 骤 予 以 详 尽 的 阐 述 . 以 讨 论 环 节 为 重 点 展 开 具体 分析 , 论 结合 、 层 剖 析 , 突 出教 学重 点 , 现教 叙 层 以 实
学 目标 。


祖 本纪 》 大家 回忆 一 下 , 汉 之 争 中刘邦 获得 最 后胜 利 , 楚
的原 因有 哪些 ?( 题投 影 ) 问
f ) ̄ 论 二 -- - - t
( ) 解 项 羽 的性格 与 其 悲 剧命 运 的关 系 。 面把 一 了 全 握项 羽的形 象 。初步 掌握 司 马迁人 物刻 画艺术 。
重 读 “ 白兔 ” 朗 读 到 位 了 , 课 文 的体 会 也 更 深 了 。 小 , 对 七 、 感交 流 。 受体 验 情 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4、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一、导入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二、浏览预习课文(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翦.戮.会.稽力能扛.鼎桓.楚眴.裨.将徇.下县瞋.目汉王数.之龙且.盱.台荥.阳汜.水睢.阳蕲.狱掾.栎.阳绐.自度.不得脱刈.旗舣.船翳.(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自然段)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解释文言现象。

1 / 12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问题探究】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明确:项羽家世:寓意: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课下作业】1、翻译1、2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二课时2 / 12【预习导航】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3、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重点词: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项王则夜起(名作状)时不利兮骓不逝2、重点句:是何楚人之多也饮于帐中【问题探究】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3 / 124、思考巨鹿之战的意义。

5、《垓下歌》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司马迁引用此歌意义何在?6、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7、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

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试赏析下面这首诗。

赏析:【课下作业】1、翻译3、4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三课时4 / 12【预习导航】一、研读第五段,划出重点词句。

1、通假字①辟.易数里②骑皆伏.曰2、重点实虚词①汉军乃.觉之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③田父绐之.曰④期.山东为三处⑤汉军皆披靡..3、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4、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二、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②地方..千里2、活用词①亦足王.也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④马童面.之3、实虚词①无以..渡②项王亦被.十余创4、重点句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③吾为若德【问题探究】5 / 121、“东城快战”中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来突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2、“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3、“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像他说的这样吗?试剖析。

4、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5、“乌江自刎”通过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6、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7、李清照的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课下作业】1、翻译5、6段。

2、作练习册作业。

第四课时6 / 12【预习导航】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1、通假字乃持项王头视.鲁2、活用词①豪杰蜂.起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3、古今异义①然羽非有尺寸..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4、重点句①乘势起陇亩之中②何兴之暴也5、实虚词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②乃.引“天亡我”③鲁父兄乃.降④自矜功伐.⑤何兴.之暴也⑥岂不谬.哉【问题探究】1、司马迁从哪两个方面评价项羽?2、根据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条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

3、项羽未成就帝业而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归入本纪?7 / 12【课堂总结】[项羽人物形象]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

他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

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刘邦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选自《史记·高祖本纪》[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妇人之仁、失去人心)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②印刓(wán)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本文的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霸王别姬、东城快战)2、语言特色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②叙述语口语化。

(“太史公曰”新体例)【课外拓展】8 / 12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思考】项羽才气过人,英勇非凡,但最终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呢?优柔寡断(妇人之仁)1) 对于谋士范增,虽尊为亚父,但是屡屡不采纳他的意见,气得范增说“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中,项羽私自改变向刘邦进攻的决定,同时对范增在席间屡次劝他杀死刘邦的暗示9 / 12不表态(“默然不应”),致使刘邦最后逃离鸿门,丧失除掉自己这一劲敌的机会。

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

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

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况且还带兵器,项羽应对他的擅闯宴会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

不料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

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未有以应”,而且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

(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3) 鸿门宴上,根本没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亲自来请罪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认为杀之不武。

4) 鸿门宴上沛公逃席却安然接受刘邦的礼物(“置之坐上”)。

(与范增对比:“置之地,把见撞而破之”)5) 项庄舞剑意图寻机杀刘邦时,项伯不奏请,亦擅自舞剑,并暗中保护刘邦。

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对项伯的行为加以制止。

自矜功伐(骄傲自大)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

2)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违犯了宾为尊,主为次的原则,项王、项伯最上位,范增第二,刘邦再次,张良侍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西向坐;张良西向侍。

”)做事轻率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便放弃了进攻杀刘的打算。

残暴不仁1)项羽入关以后,大肆掳掠。

不但杀掉了已经投降过的秦王子婴,面且还在咸阳城内大肆烧杀抢掠,火烧宫殿(特别是火烧阿房宫)。

在秦都咸阳,坑杀秦降卒20万,把虏掠来的财宝美女带归彭城。

“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这么明显的强盗行径,无怪乎后来令“秦人大失望”。

(《史记.项羽本记》)【对比】刘邦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而且申明军纪,废除秦的严刑苛政,10 / 12高二语文《史记》选读学案『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