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

合集下载

李时珍的主要事迹

李时珍的主要事迹

李时珍的主要事迹李时珍是中国著名的医药学家、药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对于中国和世界医学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李时珍的一生中,他不仅为医学和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事迹。

李时珍的早年经历李时珍出生于1518年,他的家乡在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他的家庭是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他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让李时珍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李时珍年幼时,他的父亲就开始给他讲解《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这对于他后来成为一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时珍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他非常喜欢阅读和研究各种书籍,特别是关于医学和药物学的书籍。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在当地的一家药店工作,负责磨药和配方,这让他对药物的性质和功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李时珍的医学成就李时珍在医学和药学方面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

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关于草药的百科全书,收录了中国草药的种类、功效、用途、配伍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巅峰之作。

《本草纲目》的问世,填补了中国药物学史上的空白,对于推动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对草药的分类、性质和功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草药的生长环境、采摘方法、制药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李时珍的医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上,他还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就。

他精通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技术,曾经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

他的医德医风也非常高尚,他注重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对病人的关怀和照顾。

李时珍的植物学成就李时珍不仅是一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

他对于草药的研究,让他对于植物的种类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在《本草纲目》中对于草药的形态、花果、叶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都非常准确和精细。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李时珍简介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时珍人物生平随父学医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2020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为太医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

授”;太医院判”;职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

李时珍实践出真知的事例

李时珍实践出真知的事例

李时珍实践出真知的事例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经典之作。

李时珍在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实践出真知的事例。

一、李时珍的生平与成就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芝田,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博物学家。

他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明好学。

后来他考入南昌府文林书院,并在那里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

李时珍十分热爱医学和药物学,并且一直致力于研究中药。

他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的中草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本草纲目》,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之一。

二、李时珍实践出真知的事例1. 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它会导致皮肤出现白色斑块。

在李时珍的时代,这种病被认为是由体内湿气过重所引起的。

许多医生都采用了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这种病,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李时珍通过实践发现,白癜风是一种由于体内缺乏黑色素所引起的疾病。

他认为只有通过增加体内黑色素的含量才能治愈这种病。

因此,他开始使用一些具有促进黑色素生成的药物来治疗白癜风。

经过数次尝试,他最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药方,并成功地治愈了许多患者。

2. 治疗脚气脚气是一种由于营养不良和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的疾病。

在李时珍的时代,许多人都患有脚气,但是医生们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时珍通过实践发现,脚气是一种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的疾病。

他开始使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和药物来治疗脚气,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还在《本草纲目》中详细介绍了这种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后来的医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治疗水肿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肿胀。

在李时珍的时代,许多医生都采用了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水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李时珍通过实践发现,水肿是一种由于体内湿气过重所引起的疾病。

他认为只有通过排除体内湿气才能治愈这种病。

因此,他开始使用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来治疗水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

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

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李时珍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李时珍人物生平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的事迹

李时珍的事迹

李时珍的事迹李时珍,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是著名的医书《本草纲目》的作者之一。

他具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切身体验过民间疾病,对中药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

他的杰出成就在中医药史上堪称一绝。

李时珍出生在中国江西省的南昌市,于1518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自幼聪明好学,善于钻研各种医学知识,并且十分勤奋,不畏艰苦。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仍能够借助巧妙的方法获得了许多有用的医学知识。

李时珍在少年时期就开始收集有关药材的资料,对中药方面的知识有着浓厚兴趣。

在他16岁时,他到山西的一家药店学徒,并在那里学习了许多中药的知识。

他在20岁时离开了药店,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市)当牛郎,期间探访一些名医,继续学习各种医学知识。

李时珍在25岁时回到了南昌,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他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草药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和知识,这为他后来的医学著作和药用植物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时珍的生活中,有两个环境为他的学术事业奠定了关键的基础。

第一个环境就是他的父亲李茂贞和哥哥李在莹。

李茂贞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和药草学家,而李在莹则是一位文学家和古籍研究者。

在家庭的熏陶下,李时珍对华夏文化和医学文化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激烈的兴趣。

第二个环境就是他所生活的环境。

南昌自古以来就是草药之乡,草药肆于市尤为盛名。

李时珍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大半生,他从小就对这里的草药非常熟悉,对中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这样的生活环境为他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30岁的时候,李时珍开始着手撰写《本草纲目》。

这本著作以“物种论”为主题,收集整理了5000多种草药和其他治疗方法。

对中华医学药物和草本产业的贡献长久而深远,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的影响极为广泛,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中医药的重要文献之一,对后人的中药研究贡献至今仍为人所称道。

在李时珍的著作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药物资料,还对每一种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包括它们的生长环境、生长条件和药物成分。

李时珍的事迹3篇

李时珍的事迹3篇

李时珍的事迹第一篇:李时珍的生平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药物学家、医学家,被誉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之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本草纲目》一书中,综合了在中国、印度及阿拉伯的文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药物的各种性质、使用方法、生产技术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南省汨罗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缺少家教,但他非常喜欢阅读各种书籍,特别是医药方面的书籍。

十几岁时,他离开家乡去四方学习医药,在学习过程中,他广泛阅读了许多文献,如《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和《本草经》等,对药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之后,他在不同地方担任过医生、药师、教师和官员等多种职务,不断丰富和深化了自己的药物学知识。

最终,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时,花费了27年的时间,他深入了解了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矿物对人类健康的功效和作用,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每种药物的性质、用途和用法。

这本书收录了超过1900种草药和其他天然成分,是当时东方最完整、最全面的药物书籍之一,对中国和世界的药物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印刷版直到1600年代才得以面世,随后广为流传,成为中药方面研究的基础经典,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时珍也因此成为了药物学界的重要人物,被后人誉为“药王子孙”、“东方药学之父”。

第二篇:李时珍的性格和成就李时珍是一个热爱知识、勤奋刻苦的人,他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药物学知识,最终创作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著名的书籍。

他的性格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深思熟虑。

李时珍善于思考,对显示出一种求知的态度,他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有关药物学、医学和宇宙的问题。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深刻的洞见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

2. 勤奋刻苦。

李时珍花了27年的时间来完成《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他在写作过程中非常勤奋,每天坚持工作,不顾身体的疲劳和疾病,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完成这部巨著的原因之一。

3. 随和平易。

李时珍虽然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他却很平易近人,与不同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能够友好相处,这也为他获取了更广泛的知识来源,并使他的思考更加广泛和深入。

李时珍简介及主要事迹

李时珍简介及主要事迹

李时珍简介及主要事迹李时珍(1518年~1593年),清代权威医学家、药物学家,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历史上最杰出的医药的奠基人,被称为“医圣”,又被誉为“医学宗师”。

一、个人简介李时珍,字长生,号移山,清朝江宁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景朝工部节度使李宽之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权威医学家、药物学家,也是天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二、生平经历(一)学习经历少年时期,李时珍除学习诗文、国学外,也学习了医学、兵法等,从康孟鹤那里学习了医学,从郑玄那里学习了天文和算学。

后来又专研医学,到明朝后半期,有兴趣成为一位名医。

(二)社会活动李时珍曾发动百姓,发动蒙古等少数民族开垦牧地,取代纷乱和内耗,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他又主动前往前线,为赈灾抗敌而负重出行,他还精力充沛地参与了多次朝廷的政务,主持不易的官务,功勋卓著。

三、研究历史(一)《本草纲目》李时珍最主要的成就是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将最新的科学成果与古代医学知识系统地表述,描绘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也被广泛认可为医学史上的不朽万古经典之作。

尤其是将中药及其治疗方式,条理明晰地系统介绍,使历代经久不衰的传统医学得以完整系统地传承。

(二)《伤寒论》李时珍还编写的《伤寒论》,是介绍和介绍伤寒的最主要的实用著作,同时以其强大的诊断功能和特殊的治疗,成为中医理论框架的基础,许多疾病治疗原理都在此建立,是传统中医诊疗和医学发展的基础性著作,该书也被称为“中国伤寒之父”。

四、主要事迹(一)主张“保护天赋”李时珍认为,一个健康社会不仅要求人们表现出慈悲、友爱和容忍的品质,而且还要尊重他人的天赋信仰不变,而不是将他的才能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解决中,或仅仅遵守他人的安排。

(二)抗英领先李时珍对甲午战争充满了极大的热情,曾主动抗击清朝宦官贩卖兵粮和军火、勒索财物等,主动前往前线,帮助应援军队,与清朝应援香港英军作战,也曾路经台湾,拜访朱允炆的旧友,向他报告清朝的成绩和情况,受台湾民众的欢迎。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田,号叔明,晚号水巴,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中药学经典《本草纲目》的作者。

他出生在今天的中国湖北省神农架地区,是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海东的后裔。

早年生活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在家乡学习经史文化,对于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童年时期,他就展示出对于植物学的热爱,并对于草药有着深入的研究。

学术成就李时珍青年时考入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明孝陵文理学院,拜著名学者李时中为师。

他在这里深入研究了医学、药学、植物学等学科,并且对于各种草药及其特性有着极为深入的认识。

李时珍最为著名的成就是他所著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部经典的中药学著作收录了大量的方剂和草药,从植物学和药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耗时近30年才完成并在1590年正式出版。

这部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草药的种类、功效等内容,成为了中医药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对中医药学的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仅是一部药物方剂的整理总结,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卓越贡献。

他在书中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主张通过调理身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他还对于草药的选用、配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世的中医药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李时珍还对于动植物的分类和饲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他既是一位卓越的医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

李时珍的影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药学史上的巅峰之作,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引用。

他对中医药学的贡献和影响不仅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认可。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对于后世的医药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李时珍被尊为医药学领域的伟大先驱和国宝级人物。

他的形象被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纸币上,以示对他在医药学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的崇敬和纪念。

他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医药学的奉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李时珍坚持不懈的故事

李时珍坚持不懈的故事

李时珍坚持不懈的故事李时珍,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中国医学家,也是一位拥有坚持不懈精神的人物。

李时珍生于明朝晚期,1518年1月2日出生在当时的江西瑞金。

他的父亲李和母亲相州,都是从事医学研究的书法家。

从小,李时珍就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从事草药研究,早早就看懂了《神农本草经》中的各种医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医学会议,并发表了许多论文。

李时珍勤奋学习,用心记录病患的症状,仔细研究病情,最终成为当时有名的医学家。

由于他对医学研究的坚持,他在明朝末期著述了著名的《本草纲目》,这是一部被誉为中国最为颇具影响力的医学著作,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被誉为“中国的医书经典”。

李时珍是一位拥有坚持不懈精神的人物,在《本草纲目》的创作过程中,李时珍坚持不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精力,利用自己积累的医学知识,添加、修改、完善《本草纲目》中的内容,以满足当时医学技术的需求。

此外,李时珍评论了一些病症,如心脏病,胆结石病等,他从不懈地研究病源,研究病症,发现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治疗建议,在降低病人苦恼、改善人们健康的当代医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时珍学有所成,也受到了众多医学家的尊重和推崇,但他从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坚持不懈精神。

李时珍去世后,就有一句俗语流传开来,就是“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就像李时珍一样”。

李时珍以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今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由某些坚持不懈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研究而实现的。

如今的社会,人们被迫不断学习、改变、适应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应对面临的挑战,做到顺应天意,才能获得自己的目标。

李时珍的故事也是一个拥有坚持不懈精神的积极榜样。

他以他业已完成的《本草纲目》为例,充分说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重获新生。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从李时珍的故事中学习到坚持不懈的精神,争取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坚持不懈的定力,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李时珍的介绍ppt课件pptx

李时珍的介绍ppt课件pptx
李时珍的介绍ppt课件pptx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李时珍的生平简介 • 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 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 李时珍的影响力 • 李时珍的纪念
01
李时珍的生平简介
出生背景与家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02
03
出生地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省黄冈 市蕲春县。
家庭背景
其父李言闻是一位医者, 对李时珍的成长和后来的 医学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
04
李时珍的影响力
对后世的启示
重视实践与观察
李时珍强调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 来获取医学知识,这种务实的精 神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倡导全面治疗
李时珍认为治疗应综合考虑病人的 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这一思想 在当今医学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传承与创新
李时珍在继承前人医学成果的基础 上,勇于创新,为中医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的知名度
国际学术交流
李时珍的著作被译成多种语言, 其医学思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占 有重要地位。
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得到了国际社 会的广泛认可,被誉为“东方医 学巨匠”。
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药物学研究
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的研究为现代药 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许多中药材 的疗效和应用至今仍被广泛研究。
03
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勤奋好学
总结词
李时珍从小就展现出对医学的浓厚兴趣,通过自学和跟随名医学习,积累了丰富 的医学知识。
详细描述
李时珍自幼聪颖好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通过阅读大量医学典籍和跟随 名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在行医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完 善自己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李时珍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李时珍简介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1982年,其墓地李时珍陵园(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时珍人物生平随父学医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20xx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

为太医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8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

授“太医院判”职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田,号东泽,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药物学家之一,也是《本草纲目》的作者。

李时珍在医学和药学领域的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宝典”。

李时珍出生在今天的湖南省衡阳市,出身贫寒,但家庭重视教育,给予了他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从小聪明好学,对于草木花果的观察和记忆力非常出众。

李时珍年少时曾在当地的医馆学习中医知识,后来又进入湖南大学学习医学。

李时珍的医学造诣非常深厚,他不仅精通中医理论,还熟悉药物的性质和功效。

他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深入研究草木花果的性能,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和观点后来被总结并编纂成《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杰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之一。

这本巨著共有60余万字,收录了1892种动植物药和11,096种方剂,是一部集中了中国传统医药知识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除了介绍了各种草木花果的性能和功效,还详细说明了药物的采制、加工、贮藏和使用方法。

这本书不仅对于当时的医学界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后世的医学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时珍的医学理论和药学知识为后世医药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中国广为传播,而且还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宝典”,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药王”。

除了在医学和药学领域的贡献,李时珍还对中国的植物学和地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大量的植物资料,并对其产地、生长环境以及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描述。

这些资料不仅为后世的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的农业和药物生产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时珍一生致力于医学和药学的研究工作,他的成就被后人广泛认可和尊重。

他的《本草纲目》至今仍被视为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医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时珍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的巨擘,他的学术成就和精神风范也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后人。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简介导读: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518年7月3日,合新历7月13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中医药经典。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简介及生平事迹概括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的资料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资料大全

李时珍的资料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资料大全

李时珍的资料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资料大全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李时珍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

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李时珍的故事雨湖传说李时珍出生那天,他的父亲李言闻正在雨湖上打鱼。

平常运气还不错,这一次却连下几网都一无所获,李言闻很丧气。

最后一网拉起来感觉沉甸甸的,心中暗喜,以为是条大鱼,原来是一块大石头。

李言闻叹道:石头呀石头,我与你无冤无仇,今日为何捉弄我?叫我愁上加愁。

石头突然也说话了:石头呀石头,前来贺喜不用愁。

先生娘子快落月,不知先生有何求?原来这石头就是雨湖神。

李言闻急忙赶回家,正好李时珍生下地,于是给他起名叫“石珍”。

当晚李言闻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铁拐李前来道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

做我高徒,传我名声。

”死人诊活一天,李时珍和大徒弟王广和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

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让抬棺材的人停下来,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不敢相信。

李时珍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

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醒了。

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原来这名妇女是因难产而陷入假死。

活人诊死李时珍还可以“活人断其死”的。

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大吃大喝后,纵身翻越柜台,请李时珍诊脉,李时珍告诉他,小兄弟,你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

东方医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

东方医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

东方医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人物档案姓名:李时珍生卒年:1518~1593籍贯:蕲州(今湖北蕲州)身份:医药学家、博物学家重大成就:著有《本草纲目》李时珍出身于一个医学世家。

他的祖上几代都以行医为生,父亲李言闻在家乡一带颇有名望。

受家庭环境影响,李时珍从小就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5岁时,他开始悬壶济世,正是行医。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医药书籍。

他发现这些书有很多缺点:许多有用的药材没有记载;有的药材记错了药性和药效;有的药材只记了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

于是,他决定编写一本新的医药学书籍,以纠正并整理前代及本代药物学的散失资料。

《本草纲目》的编写,从1552年开始,到1578年完成,前后历时27年。

期间,李时珍用了十五六年的时间,广泛搜集资料,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

有一次,李时珍进山采药,看到漫山遍野开着一种黄色的山花。

他忙向路边的樵夫询问,得知此花叫“曼陀罗花”,俗称“洋金华”。

樵夫还告诉他,有人曾把它的种子用酒冲服,结果那个人在很长的时间里狂笑不止。

又据服用过这种种子的人说,吞服之后,精神恍惚,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自己笑了也不知道,还觉得挺舒服的。

李时珍听了之后,心中一动:莫非失传多年、有东汉名医华佗配制的“麻沸散”就是用洋金华做的原料吗?他马上采了一捆,带回寓所。

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这种花的确具有麻醉作用,失传多年的“麻沸散”的秘密终于被解开了。

后来,李时珍在他编撰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洋金华主治“诸风及寒温脚气,煎汤洗之。

又主治惊痫及脱肛,并如麻药”。

为了发现并采集新的药材,李时珍头戴竹笠,身背药囊,踏遍两湖、两广、安徽、河北、江西、江苏等地。

他披荆斩棘,攀悬崖,临绝壁,亲自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标本,并经过实地考证纠正医药书籍上的很多错误。

此外,他还向农民、猎户、樵夫、药农,甚至贩夫走卒请教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有一次在野外,李时珍品尝药材时中毒,全身浮肿,不能行动,便躺在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慢慢地等死。

【历史故事】李时珍简介,李时珍的故事

【历史故事】李时珍简介,李时珍的故事

【历史故事】李时珍简介,李时珍的故事朝代:明代出生地:今湖北蕲春生卒年:1518—1593身份:医学家代表作品:《本草纲目》、《奇经八脉托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达尔文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

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郭沫若1李时珍是明代着名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

2李时珍的医学巨作《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医药学具备很大贡献,就是我国药学史上的关键里程碑,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3英国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出生明朝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的父亲李言闻就是一位医生,其医术在湖北蕲州以及附近州县,颇有名气,而且还曾经当过“太医吏目”的医官职务。

但是,在旧时的社会里,一个医生不管医术多高明,社会地位总是不低,所以,李言闻一直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够通过当时非正规的科举考试,赢得功名,光宗耀祖。

在他的计划里,大儿子李思珍,承继自己的医业;而使较精明的李时珍出席科举考试,顺利完成自己一直没顺利完成的目标。

《本草纲目》内文李时珍小时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动、好读书,尤其对于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亲收藏的那些有图画的医书、药书更是有兴趣。

他也喜欢到田野间采花捕蝶、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在他的心目中,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的大夫,远比考试做官来的有趣多了。

不过在父命难违的情形下,李时珍开始一次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岁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的乡试一直不如意。

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时珍22岁时,他第三次走进武昌出席乡试,这次比前两次更糟,不久前他才刚得过“骨蒸”病,这种病是因为受到了风寒,长期呕吐导致,皮肤可以咳嗽、而且多痰、全身无力,相似肺炎的病症。

大病初愈的李时珍不仅难以通过乡试,甚至几乎再度生病。

古代名人李时珍简介,古代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李时珍简介,古代名人故事

古代名人李时珍简介,古代名人故事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

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

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另有同名电影(赵丹主演)、电视连续剧、小说等。

人物简介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出生于行医世家。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毫无兴趣,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

李时珍果然成很有名望的医生。

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中错误很多,会遗祸无穷。

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他阅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以及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而且亲自到各地去寻找药材。

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物生平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人物列传本文摘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的生平事迹简介----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作者为各位老师家长学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欢迎下载!李时珍人物生平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

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

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

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

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

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

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

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

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

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

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

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

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

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

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

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

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

”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

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虚岁为76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1.人物列传本文摘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

2.太医生涯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

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创造《本草纲目》埋下很好的伏笔。

这期间,李时珍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

谈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到明代宫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

2002年,中国文化研究会全文影印出版了《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是明孝宗于弘治16年(1503)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

在司设监太监刘文泰的组织下,一个设有总督、提调、总裁、副总裁、篡修、验药等9种职位的修撰班子组成,包括誊录、绘画人员在内共49人。

在经历一年半修订后,药典编纂完成。

编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旧例顺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

正文之前绘有精美的彩色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

同时编撰者还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色缮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绘图。

全书完成后,由明孝宗亲自撰写序言,并仿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存,是为明代宫廷的正统抄本。

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

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明代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

后不知通过何种途径(传教士或英法联军)于1877年藏入罗马国家图书馆。

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可能对前朝旧事一无所知。

而此时孝宗后继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余年,对故去的疑案未必再加关心,所以封藏在宫中的《本草品汇精要》有可能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得以窥见,因此不能排除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很幸运地看到了此书。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促使他意欲编著一部能超出此书的新本草专著,而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愿望的,因为李时珍淡于功名荣禄,所以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托病辞职归家了。

3.本草纲目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

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写成。

《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

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

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

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

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方式、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

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

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

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

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

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