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运⾏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产总值(GDP)突破2500亿元,达到2643.2亿元;按可⽐价计算,增长19.2%。
其中第⼀产业实现增加值70.8亿元,增长4.5%;第⼆产业实现增加值1591.5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80.9亿元,增长16.5%。
第⼀产业对GDP贡献率为2.1%,第⼆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8.7%,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9.2%。
三次产业结构⽐例为2.7:60.2:37.1。
财政收⼊2010年,全市地⽅财政总收⼊继续实现⾼速增长,完成 538.2亿元,同⽐增长47.1%。
其中,地⽅财政⼀般预算收⼊完成239.1亿元,同⽐增长47.5%。
分税种看,全年增值税完成41.6亿元,增长41.1%;营业税完成43.7亿元,增长67.0%;企业所得税完成33.2亿元,增长40.0%;个⼈所得税完成10.9亿元,增长70.2%。
四⼤税种占税收收⼊的67.3%。
全年地⽅财政⽀出318.9亿元,同⽐增长37.7%。
其中,教育⽀出43.9亿元, 同⽐增长62.6%;社会保障和就业⽀出29.5亿元, 同⽐增长36.9%;医疗卫⽣⽀出16.4亿元, 同⽐增长62.6%;城乡社区事务⽀出53.8亿元,同⽐增长76.4%。
农牧业2010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积568.4万亩。
其中粮⾷作物播种⾯积350.7万亩,油料播种⾯积45.0万亩,蔬菜播种⾯积8.3万亩。
全年粮⾷总产量141.0万吨,同⽐增长3.3%,其中⼤⾖产量增长29.2%,⽟⽶产量增长9.2%。
全年油料产量7.0万吨,甜菜产量8.6万吨,蔬菜产量23.4万吨。
全市年末牲畜总头数826.3万头(只),同⽐增长2.2%;牲畜总增头数499.2万头(只),同⽐增长6.6%;年末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804.3万头(只)。
全年⾁类总产量14.9万吨,同⽐增长7.1%;⽜奶产量28.6万吨,同⽐增长0.2%;⼭⽺绒产量2620吨,同⽐增长44.9%;禽蛋产量10310吨,同⽐增长56.2%。
2007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运行综合(一)经济总量2007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1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15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25.8 %。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33.1亿元,增长2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67.8亿元,增长25.0%。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4:55.0:39.6调整为 4.3:55.0:40.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516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6%。
(二)财政收入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跃过200亿元大关,完成200.8亿元,增长37.7%。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1亿元,增长40.0%;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77.0亿元,增长42.5%。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95.7亿元,增长31.8%;地税部门完成70.4亿元,增长48.2%;财政部门完成34.7亿元,增长35.0%。
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113.2亿;第三产业完成87.6亿元。
二产和三产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为56.4:43.6。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53.6%。
其中,教育支出14.9亿元, 增长5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亿元,增长52.1%;医疗卫生支出4.6亿元,增长53.4%。
农牧业全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50.0亿元,同比增长3.4%。
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5.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7.1千公顷。
鄂尔多斯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鄂尔多斯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14年3月12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力实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事业有序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01万人,乡村人口55.74万人,城镇化率为72.4%。
全年出生人口为2.2万人,出生率为10.9‰;死亡人口为1.03万人,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5.8‰。
年末户籍人口154.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6万人。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55.9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增长9.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7.50亿元,增长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69.33亿元,增长11.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2%,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109.53亿元,增长11.9%;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59.80亿元,增长7.3%。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89.07亿元,增长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3%,拉动GDP增长 4.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 2.5:59.9:37.6。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55.37亿元,同比增长4.3%。
其中,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308.7亿元,同比下降0.9%;营业税完成73.1亿元,同比下降1.6%;企业所得税完成137.8亿元,同比下降23.7%;个人所得税完成39.5亿元,同比下降12.4%;契税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74.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40.02亿元,同比增长17.2%。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8.47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7.60亿元,同比增长44.2%;教育支出60.70亿元,同比增长2.5%;农林水事务支出52.24亿元,同比下降1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32亿元,同比下降7.5%;医疗卫生支出25.86亿元,同比增长21.5%;节能环保支出11.24元,同比下降13.6%;科技支出3.99亿元,同比下降16.8%。
鄂尔多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09年3月5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运行综合(一)经济总量2009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2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6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3.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5亿元,同比增长2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9.9亿元,同比增长24.5%。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0.6%,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7.1%,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2.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58.3:38.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361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0%。
(二)财政收入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完成365.8亿元,同比增长38.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0亿元,同比增长37.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31.4亿元,同比增长37.4%。
其中,教育支出27.0亿元, 同比增长3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6亿元, 同比增长9.6%;医疗卫生支出10.1亿元, 同比增长61.0%;科学技术支出3.2亿元,同比增长90.7%。
农牧业2009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8.2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0.4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36.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小麦产量增长48.6%,玉米产量增长6.2%。
全年油料产量6.9万吨,甜菜产量8.5万吨,蔬菜产量19.0万吨。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94.8万头(只),同比下降1.6%;牲畜总增775.9万头(只),同比增长58.9%;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288.8万头(只)。
鄂尔多斯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在线
鄂尔多斯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在线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以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强化政策引导,落实保障措施,稳定发展环境,统筹协调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综合(一)经济总量2008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16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60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9%。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8.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1.4亿元,同比增长2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3.9亿元,同比增长25.8%。
第一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为2.2%,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5.7%,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2.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4.3:55.0:40.7调整为3.6:58.1:38.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102128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9%。
(二)财政收入2008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在高平台上继续实现高增长,完成265.0亿元,同比增长50.8%。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53.5%。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68.4亿元,同比增长42.5%。
其中,教育支出19.9亿元, 同比增长3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7亿元, 同比增长79.3%;医疗卫生支出6.3亿元, 同比增长35.5%;科学技术支出1.7亿元,同比增长49.7%。
农牧业2008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2.1千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4.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6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31.0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小麦产量下降1.8%,玉米产量增长5.9%。
全年油料产量7.7万吨,甜菜产量8.8万吨,蔬菜产量19.7万吨。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316.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2.6%;牲畜总增758.3万头(只),同比下降1.7%,总增率达56.1%;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305.3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比重达到99.2%。
鄂尔多斯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结果的通报
鄂尔多斯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结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1.25•【字号】•【施行日期】2018.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预算、决算正文鄂尔多斯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结果的通报市直各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财政部有关预决算公开工作的要求,切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和《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2016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内财监〔2016〕1888号)规定,自治区财政厅派出检查组于2017年1月3至8日,专项检查了市本级人民政府及296个部门和单位的2015年决算及2016年预算公开工作,发现市本级部分部门、单位因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及政策理解不到位、对预决算公开工作重视不够,在2015年决算及2016年预算公开工作中,未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十四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釆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本条前三款规定的公开事项,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的规定,存在预算公开内容不完整、预算公开内容不够细化、预决算公开不及时等问题,现通报如下。
一、部门预算方面(一)预算公开内容不完整11个单位未公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和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具体为:市经委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市成吉思汗研究院、市科学技术馆、市建筑安全监督站、市建筑务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中医医院。
鄂尔多斯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二次创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全市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综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4.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0亿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6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57.02亿元,增长23.5%。
市场价格稳中有降。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5%,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
在居民消费的各大项中,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指数有所上涨,食品类指数与上年持平外,其他各类价格指数均较上年有所回落。
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73.90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45.09万人,第二产业11.47万人,第三产业17.34万人。
职工工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223元,比上年增长13.1%。
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1646元,增长13.2%;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9609元,增长21.4%;其他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363元,增长17.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强化税收征管措施,使财政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全年全市财政收入完成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23.2%。
全市财政支出26.9亿元,增长15.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农牧业基础仍很薄弱;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还不高;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农业经过三年大旱,2002年我市种植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7.0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7.9%;油料播种面积49.4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0.1%;甜菜播种面积3.3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2.0%。
2011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12年2月24日2011年,鄂尔多斯市各族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融入沿黄经济带,推进双百亿工程实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统筹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000亿元,达到321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3.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7亿元,增长13.2%。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2%,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6.4%,第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为31.4%。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6:60.1:37.3。
二、财政收入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完成796.5亿元,同比增长48.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6.2亿元,同比增长44.8%。
其中,市本级33.1亿元,同比增长65.4%;旗县区级313.0亿元,同比增长42.9%。
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61.4亿元,同比增长47.6%;营业税完成56.1亿元,同比增长28.5%;企业所得税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51.0%;个人所得税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51.0%。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教育支出49.4亿元,同比增长12.5%;科技支出7.1亿元,同比增长155.7%;环境保护支出9.1亿元,同比下降2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亿元,同比增长29.1%;医疗卫生支出25.4亿元,同比增长54.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6亿元,同比增长34.9%。
三、农牧业全年现价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4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4.9%。
鄂尔多斯2016年国民经济
鄂尔多斯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17年3月6日)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抓好保障民生和防控风险工作。
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5.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1.15 万人,乡村人口54.38万人,城镇化率为73.54%。
全年出生人口为2.15万人,出生率为10.49‰;死亡人口为1.05万人,死亡率为5.13‰;自然增长率为5.36‰。
年末户籍人口15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17.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61.4亿元,增长 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48.9亿元,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4:55.7:41.9。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0亿元,同比增长1.1%,剔除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同口径增长 3.8%。
其中,税收收入298.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3%,同比增长0.3%;非税收入152.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3.7%,同比增长2.8%。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3.4亿元,同比下降1.7%。
全市新增就业3022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9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36人。
鄂尔多斯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对鄂尔多斯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以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0%。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9∶56.6∶31.5变为10.5∶59.4∶30.1。
第一产业在调整中实现效益的平稳增长,年末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同比增长15.7%,粮食生产实现了面积增、总产量增和单产增的“三增”的喜人成果;第二产业发展提速,年末实现增加值226.1亿元,同比增长36.7%,大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工业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更加明显,呈现出重点行业拉动作用大、新建企业效益作用大、大中型工业企业贡献率大的“三大”强劲态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末实现增加值114.3亿元,同比增长26.1%,呈现出发展质量高、速度高、效益高的“三高”崭新面貌,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度进一步加强。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增势良好。
200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2.4亿元,居全区第3位,比上年同期增长87.7%,居全区第1位。
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3.7亿元。
同比增长70.3%。
其中,增值税5.0亿元,增长132.8%;营业税8.1亿元,增长68.0%;企业所得税1.6亿元,增长91.7%;个人所得税0.8亿元,增长31.4%。
【最新公文】2016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04月23日16:222013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实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总体实现了稳中有进。
农牧业获得丰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物价相对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推进。
一、综合2013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497.61万人,比上年增加7.71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1466.35万人,乡村人口为1031.26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为22.39万人,出生率为8.98‰;死亡人口为14.01万人,死亡率为5.62‰;自然增长率为3.36‰。
城镇化率达到58.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83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9.4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9084.19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148.78亿元,增长7.1%。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7%,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7.6%,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7.7%。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7498元,增长8.7%,按年均汇率计算折合为10900美元。
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9.5:54.0:36.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2%。
分城乡看,城市上涨3.4%,农村牧区上涨2.8%。
分类别看,食品和衣着类价格涨幅,超过了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6.3%,衣着类价格上涨3.7%。
从生产者角度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下降0.7%和3%。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3.3%。
2013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36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8.9万人,增长4.5%。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6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4万人,增长11.2%。
鄂尔多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鄂尔多斯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09年3月5日2009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抓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运行综合(一)经济总量2009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2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6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3.0%。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0.6亿元,同比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60.5亿元,同比增长22.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9.9亿元,同比增长24.5%。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0.6%,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7.1%,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2.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58.3:38.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361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0.0%。
(二)财政收入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完成365.8亿元,同比增长38.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0亿元,同比增长37.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31.4亿元,同比增长37.4%。
其中,教育支出27.0亿元, 同比增长35.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6亿元, 同比增长9.6%;医疗卫生支出10.1亿元, 同比增长61.0%;科学技术支出3.2亿元,同比增长90.7%。
农牧业2009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8.2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0.4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36.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小麦产量增长48.6%,玉米产量增长6.2%。
全年油料产量6.9万吨,甜菜产量8.5万吨,蔬菜产量19.0万吨。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94.8万头(只),同比下降1.6%;牲畜总增775.9万头(只),同比增长58.9%;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牲畜总头数1288.8万头(只)。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巴林左旗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巴林左旗统计局2016年,全旗各族人民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旗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优先、产业增收富民、做大做强工业、繁荣文化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五项重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稳步增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旗地区生产总值130.49亿元,增长5.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4.06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47亿元,增长8.2%。
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7.4%,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9.7%,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32.9%。
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7.6:49.1:33.3。
从拉动情况看,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中,第三产业拉动8.2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3.6和3.9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46元,增长5.4%。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7亿元,增长3.66%。
6月末家畜存栏198.4万头只,下降24.8%。
其中大牲畜29.2万头,下降4.3%;羊157.8万只,下降24.8%;生猪11.3万口,下降51.1%。
在大牲畜存栏中,牛存栏10.9万头,增长3.7%;驴存栏15.3万头,下降9.9%。
全年肉类总产量1.75万吨,下降21.2%。
其中猪肉产量0.62万吨,牛肉产量0.26万吨,羊肉产量0.80万吨。
禽蛋产量3098吨,牛奶产量4160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43亿元,增长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主要产品产量:鲜、冷藏肉产量2.56万吨,下降18%。
铅金属产量6.11万吨,下降11.9%。
锌金属产量11.97万吨,下降12.9%。
水泥产量77.11万吨,增长63.8%。
供电量6.44亿千瓦时,增长4.7%。
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03亿元,增长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2017年3月6日)《鄂尔多斯日报》2017年3月11日第4版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扎实抓好保障民生和防控风险工作。
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5.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1.15 万人,乡村人口54.38万人,城镇化率为73.54%。
全年出生人口为2.15万人,出生率为10.49‰;死亡人口为1.05万人,死亡率为5.13‰;自然增长率为5.36‰。
年末户籍人口15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417.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61.4亿元,增长 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48.9亿元,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4:55.7:41.9。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0亿元,同比增长1.1%,剔除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影响,同口径增长3.8%。
其中,税收收入298.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3%,同比增长0.3%;非税收入152.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3.7%,同比增长2.8%。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3.4亿元,同比下降1.7%。
全市新增就业3022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9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36人。
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22690人,比上年减少141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农牧业全年现价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8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
其中,农业产值102.4亿元;林业产值7.3亿元;牧业产值67.0亿元;渔业产值2.5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亿元。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7.2千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1.9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8.2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8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48.0万吨,同比增长0.7%。
油料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2.4%;甜菜产量8.2万吨,同比下降5.5%;蔬菜产量47.8万吨,同比增长4.0%。
(详见附表1)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32万千瓦,同比增长6.0%。
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3万台,增长5.0%;农用排灌机械11.1 万台(套),增长1.8%,其中,节水灌溉类机械5776套,增长2.4%;联合收获机1621台,增长5.3%;农用运输车5.9万台,下降1.7%。
机械耕地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98.5%,机械播种面积占比为87.7%,机械收割面积占比为55.9%,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5%。
三、工业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2180.0亿元,增长7.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3家,较去年增加8家。
总产值达到4930.3亿元,同比增长9.3%;销售产值4808.6亿元,增长9.3%;工业产品产销率97.5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8.9%。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下降27.1%、重工业增长10.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5.4%,集体企业增长30.2%,股份制企业增长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增长26.2%。
(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附表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3.9亿元,同比增长11.3%;利税总额938.8亿元,同比增长14.0%。
亏损企业115户,比上年减少18户。
企业亏损面30.0%,比上年末缩小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4.9亿元,同比下降26.5%。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219个,全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170.9亿元,同比增长10.9%,竣工产值92.8亿元,下降17.5%。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53.0万平方米,增长13.4%;竣工面积131.4万平方米,增长8.7%。
全年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158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房屋竣工面积8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1%。
五、固定资产投资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0.1亿元,同比增长12.0%。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91.9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8.8%,共有3056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65.2%。
全市亿元以上开工项目265个,比上年下降19.9%,完成投资1293.1亿元,比上年下降34.4%。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609.3亿元,增长39.6%;非国有投资1440.8亿元,下降8.0%;其中民间投资1205.8亿元,下降13.9%,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7.2%,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
投资方向侧重工业。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5.7亿元,同比增长35.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58.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879.6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46.1亿元,同比增长26.6%。
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51.7亿元,下降20.0%;采矿业完成投资495.7亿元,增长14.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532.2亿元,增长50.8%。
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39.4亿元,增长8.3%;房地产业投资135.0亿元,增长12.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91.5亿元,增长71.6%;教育投资26.7亿元,增长78.1%。
(详见附表3)六、国内贸易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亿元,同比增长10.1%。
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07.7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9.2亿元,同比增长10%。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1亿元,同比增长8.0%。
按商品类值分,粮油食品类完成零售额16.5亿元,同比增长32.6%;服装类完成零售额13.7亿元,同比下降18.9%;日用洗涤品类完成零售额4.6亿元,同比下降12.1%;汽车类完成零售额97.3亿元,同比增长22%;石油及制品类完成零售额110.4亿元,同比下降7.9%。
七、对外经济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7家,利用外资新签项目数7个。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不含煤炭)84.1亿元,同比增长90.9%。
其中进口总额55.1亿元,同比增长5.9倍;出口总额29.0亿元,同比下降19.5%。
八、交通、邮电业和旅游鄂尔多斯机场全年共营运航线39条,通航城市39个。
铁路通车里程达2001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228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36公里,公路网密度为26.3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7215.6万吨,比上年增长3.5%。
其中,铁路完成货运量29788.5万吨,增长11.6%;公路货运量17425.8万吨,增长9.3%;民航货运量1.3万吨,增长21.6%。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936.6万人,比上年下降1.1%。
其中,铁路完成客运量119.2万人,增长23.2%;公路客运量646.7万人,下降7.3%;民航客运量170.7万人,增长12.1%。
全市机动车拥有量54.3万辆,同比减少1.0%,其中新注册3.8万户。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5亿元,增长32.9%;电信业务收入18.2亿元,增长0.2%。
年末固定电话用10.8万户,手机电话用户208.8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34.2万户,下降2.6%;4G移动电话用户111.9万户,增长52.2%;宽带用户达到25.7万户,增长5.7%。
全市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个,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4A级旅游景区27个,3A级旅游景区11个。
全市旅行社106家,其中具有出境经营权的旅行社14家。
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040.6万人次,同比增长19.9%。
实现旅游收入313.9亿元,同比增长22.7%。
九、金融和保险业全市共有银行法人机构26家,银行营业网点671个,共有从业人员10409人。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3118.2亿元,同比增长15.5%。
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70.7亿元,同比增长7.6%;住户存款余额1574.8亿元,同比增长11.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09.8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504.2亿元,同比增长11.0%;住户贷款405.6亿元,同比下降8.9% 。
全市保险公司中心支公司33家,中支以下各级保险机构243家。
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15.7%。
其中,财产险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5%;寿险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21.4%;健康险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44.1%;意外伤害险收入0.8亿元,同比增长27.0%。
各项赔付支出12.8亿元,同比增长16.0%。
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8.0亿元,同比增长8.6%;寿险赔付支出3.2亿元,同比增长33.0%;健康险赔付支出1.4亿元,同比增长27.3%;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0.2亿元,同比增长21.0%。
十、教育和科技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在校生7982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 所,在校学生7731人;普通高中22所,在校学生32718人;普通初中46所,在校学生47266人;职业高中7所,在校学生9009人;普通小学131所,在校学生135326人;幼儿园308所,在校学生87427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277人。
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32.8万人。
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项,全年提交专利申请1529件,同比增长85.0%。
其中,授权专利913件,同比增长66.0%。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2项,成交金额462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6.7%和136.7%。
年内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自治区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市拥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0个,组织文艺活动2156场次,乡镇文化站5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组织开展演出活动1165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