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优秀教案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二)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来尝尝看?不过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尝过之后,要告诉大家你吃的是什么?好不好?(2)(蒙上学生眼睛,让他仔细尝吃的食物)适时提问,引导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点。
(软软的,有点香,有点甜,是米饭。
)(3)板书课题《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二)关于米饭的探究1、米饭是甜的吗?米饭为什么会有甜味呢?2、小知识: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当我们对其进行不断咀嚼的时候,淀粉在口腔中与唾液淀粉酶发生了反应,从而使淀粉分解为了麦芽糖,所以我们就感觉到甜味了。
(三)淀粉实验、探究新知1、观察淀粉。
你们认识淀粉吗?它是什么样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淀粉,看看它具有什么特点?(看---摸----闻)2、指名说说淀粉是什么样子的?(特点)过渡:你们知道吗?其实淀粉还具有另外一个特性:它遇到碘酒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现象。
你们认识碘酒吗?3、认识碘酒。
(1)出示一瓶碘酒让同学们看。
问:当淀粉和碘酒碰到了一起,究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板书:淀粉+碘酒)我们马上来试一试。
(2)认识滴管。
4、淀粉与碘酒的实验操作方法(师示范,强调过程及注意事项)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皮囊,再把滴管垂直放进药瓶吸取药水。
B:用滴管滴1--2滴碘酒在淀粉中,注意胶头滴管的管尖不要接触到淀粉了。
科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教案(二篇)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
会变味的米饭,平常吃饭的时候感觉不到甜味,只有细细品尝才会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用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历却不大注意到的活动,导入这一课的内容。
米饭、淀粉和碘酒,让学生利用感官对淀粉进行观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进行实验,对其产生的现象,教科书进行了明确的告知。
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与碘酒的颜色变化,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以及知识基础,对于米饭非常熟悉,对其味道了如指掌,有一部分的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还会出现甜味,甚至于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知道米饭里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并且学生已经熟悉了充分利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探究方式。
再加上本课的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所以我认为只要教师组织合理,整堂课里学生自始至终会在比较轻松的情形之下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他们身边的一些物体进行科学的探究,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走近课堂,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尽量体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用心体验、用心感受、用心观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二、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用心感受、用心观察、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日常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定义及关系。
2. 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3. 碘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关系,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淀粉、滴管、培养皿等。
2. 教学课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米饭、碘酒和淀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定义,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碘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真假淀粉等。
七、课堂小结2. 强调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鉴别真假淀粉。
2. 调查生活中其他应用碘酒的场景,并进行分享。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淀粉遇碘变蓝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课堂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米饭、碘酒和淀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定义,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三、教学难点: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个特性能够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四、教学准备:每组米饭、淀粉、碘酒、滴管、棉签、勺子和几种常见的食物。
五、教学过程:教师给大家玩一个魔术,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用淀粉液写的“淀粉”的贴纸上,白纸上出现了“淀粉”这两个字。
二、寻找淀粉活动:1.学生理解碘酒,观察碘酒的颜色,说说碘酒的作用,并用碘酒对手指消毒。
2.米饭弄脏了分发实验用米饭,学生通过用涂碘酒的手指抓米饭的活动中,观察米饭的变化,得出结论,并猜测米饭为什么脏了。
(板书:米饭+碘——紫色) 3.会变味的米饭(1)品尝一口米饭,马上说说米饭的味道。
(2)咀嚼大约1--2分钟,米饭中出现了什么味道?(3)思考:米饭是甜的吗?米饭出现了甜味,说明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4)你认为出现甜味与什么原因相关?假如学生提到了唾液的作用,教师要肯定下来;假如学生认为是咀嚼时,把米饭、白面包中的糖分挤出来了,那么能够再做一个实验实行验证:把一些米饭放人杯子中反复挤压或捣碎,就像米饭在口腔中咀嚼一样,1^-2分钟之后,拿出来尝味道。
假如甜了,说明米饭中本身就有糖分;假如不甜,说明米饭产生出甜味,还需要唾液的作用。
4.提出新问题米饭里出现了淡淡的甜味,到底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呢?(板书:淀粉)三、理解淀粉:1.说说淀粉2.观察淀粉的外观特点,描绘手摸淀粉时的感受。
四、淀粉的踪迹:1.滴一滴碘酒在淀粉上,观察淀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是寻找淀粉踪迹的另一个活动。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2.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现象及其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变化现象。
3.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淀粉、滴管、试管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台、显微镜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米饭、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关系。
2. 讲解与演示:讲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演示实验变化过程。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变化现象。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变化原因。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结论,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实验内容,整理实验报告。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米饭、淀粉和碘酒变化的理解。
九、评价方式1.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安全。
2. 实验报告评价: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准确。
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演示实验变化过程。
2. 第3-4课时: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变化现象,分析与讨论。
3. 第5课时:总结与拓展,完成课后作业。
4. 第6-7课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次其次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争辩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查找化学变化的本质:即产生了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物质,怎样推断产生了物质,这就血药学生学会查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推断产生了物质的依据。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本科通过两个试验,让学生知道米粉里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生成的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物质。
这属于化学变化。
二、教学目标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紫色的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的方法获得结论,并能通过试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培育探究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蓝紫色物质。
四、教学难点思考米饭消灭淡淡甜味的缘由。
五、教学方法谈论法、演示法六、教学预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药匙、盘、喷瓶、适量淀粉溶液、烧杯、粉笔灰、常见食物假设干、记录表、简易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入这是一封密信,你能看懂内容吗?喷碘酒后显示,读一读。
学习了这节课,大家就能知道其中的微妙,也能这样来当特工、写密信了,想学吗?〔二〕会变味的米饭1.品尝米饭:我们先来做一件既简洁又难的事——品尝米饭。
我想先采访一下同学们,请说说你印象中米饭的有什么味道。
但这次吃饭可非同寻常,我有几个任务。
〔课件出示〕认真品尝,留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1)刚品尝时的味道。
(2)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等有甜味了再吞下去〕。
(3)小组猜测变味的缘由?(4)作好记录〔作业本第 16 页〕。
师:大家明白要求了吗?每人都来品尝一下吧!小组内可以一边品尝一边沟通感觉,并完成记录表。
那就六人小组开头用餐吧!记录表一〔作业本第 16 页〕:“品尝米饭”我们猜测变味的缘刚品尝时的味道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由?注:小组内认真争辩,准时作好记录。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米饭的基本性质2. 淀粉的检测方法3. 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4.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淀粉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酒精灯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掌握淀粉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米饭的基本性质2. 淀粉的检测方法3. 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4.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淀粉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酒精灯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等。
第一章:米饭的基本性质1.1 介绍米饭的来源和成分1.2 讲解米饭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 分析米饭的烹饪过程对其性质的影响第二章:淀粉的检测方法2.1 介绍淀粉的基本性质2.2 讲解淀粉的检测方法:碘液法2.3 分析碘液法检测淀粉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第三章: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3.1 演示碘酒与米饭的反应3.2 解释碘酒与米饭反应的原理3.3 分析实验现象及结论第四章: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4.1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4.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4.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第五章: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5.1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5.2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致性5.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六、淀粉的分子结构与特性6.1 介绍淀粉的分子结构6.2 讲解淀粉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粘度等特性6.3 分析淀粉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七、碘酒的制备与性质7.1 介绍碘酒的制备方法7.2 讲解碘酒的化学成分和性质7.3 分析碘酒在实验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八、实验拓展: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8.1 引导学生思考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可能性8.2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淀粉与碘酒在其他物质上的反应九、实验评价与反思9.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 强调实验评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下次实验中改进十、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3 提醒学生关注淀粉和碘酒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米饭的基本性质补充和说明: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米饭的质地、颜色、气味等物理性质,以及烹饪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等化学性质。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以及淀粉遇到碘酒的化学反应。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碘酒在检测淀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米饭中淀粉的含量和性质。
2. 碘酒的制备和性质。
3. 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
4.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淀粉与碘酒反应的原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新鲜米饭、碘酒、滴管、玻璃棒、实验皿等。
2. 实验试剂:碘化钾溶液、葡萄糖溶液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桌、实验架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七、八、九、十)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淀粉和碘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米饭中淀粉的含量和性质,介绍碘酒的制备和性质。
3. 讲解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碘酒在检测淀粉方面的应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淀粉与碘酒的反应,并交流各自的思路。
5. 实验操作:每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事项。
6. 观察与分析: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7. 成果分享: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8.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米饭放入实验皿中。
2.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碘酒,观察米饭的颜色变化。
3. 加入少量碘化钾溶液,观察米饭的颜色变化。
4. 对比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分析淀粉与碘酒反应的规律。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演示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目的1.1 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1.2 掌握碘酒与淀粉的显色反应原理。
1.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章:实验原理2.1 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是一种多糖。
2.2 碘酒中含有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形成复合物时,呈现蓝色。
2.3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米饭与碘酒反应后的颜色变化,来了解淀粉的存在。
第三章:实验材料与仪器3.1 实验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白纸。
3.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皿、滴定管。
第四章:实验步骤4.1 将适量米饭放在培养皿中。
4.2 使用滴管滴入几滴碘酒到米饭上。
4.3 观察米饭与碘酒接触部位的颜色变化。
4.4 将玻璃片放在米饭上,用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的变化。
第五章:实验现象与解释5.1 实验现象:米饭与碘酒接触部位变成蓝色。
5.2 解释:碘酒中的碘单质与米饭中的淀粉形成复合物,呈现蓝色。
第六章:实验注意事项6.1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避免碘酒接触皮肤。
6.2 实验用的米饭和碘酒需提前准备好,避免实验当天匆忙。
6.3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培养皿清洁,避免影响观察结果。
第七章:实验拓展7.1 探讨不同食物中淀粉的含量和性质。
7.2 研究其他物质与淀粉的反应现象。
第八章:实验报告8.1 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8.2 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第九章:实验评价9.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9.2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9.3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第十章:实验总结10.1 总结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
10.2 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10.3 探讨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实验步骤详解6.1 准备实验:提前一天将米饭取出,让其在常温下放置,以便观察其自然变化。
6.2 取出一小团米饭,放在干净的玻璃片上。
6.3 使用滴管滴入两滴碘酒到米饭上。
6.4 观察米饭与碘酒接触部位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育教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淀粉在碘酒中的变化过程;2.理解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化学反应;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1.米饭;2.碘酒;3.试管;4.酒精灯;5.显微镜。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淀粉的性质和特点;2.提问:如何检测淀粉的存在?学生可以回答:用碘酒检测淀粉。
实验操作(10分钟):1.将一些米饭放入试管中;2.加入适量的碘酒;3.轻轻摇晃试管,观察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观察和记录(15分钟):1.学生观察试管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2.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描述;3.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和碘酒的变化。
讨论(15分钟):1.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整理和比较;2.学生共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描述,进行讨论;3.引导学生找出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化学反应。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整个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化学反应;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碘酒能够检测淀粉的原因。
拓展实验(20分钟):1.学生在小组中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碘酒对于淀粉的检测效果;2.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3.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复习和评价(5分钟):1.学生回顾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学提示:1.在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实验操作时,教师需注意安全操作,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3.学生在观察和记录时,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建议使用科学术语;4.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出规律,并进行思维发散;5.拓展实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在实验设计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和引导;6.复习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以上是一种关于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的教育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第一章:米饭与碘酒的变化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饭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米饭与碘酒的变化。
让学生理解米饭与碘酒变化的原理。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米饭与碘酒的变化。
难点:理解米饭与碘酒变化的原理。
1.3 教学准备材料:米饭、碘酒、滴管、玻璃片。
仪器:显微镜。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米饭?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什么是碘酒?碘酒有什么作用?1.4.2 实验操作取适量的米饭放在玻璃片上。
使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碘酒到米饭上。
用显微镜观察米饭与碘酒的变化。
1.4.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米饭与碘酒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米饭会变成蓝色?碘酒对米饭有什么作用?1.4.4 解释与总结解释米饭与碘酒变化的原理:米饭中的淀粉与碘酒反应,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总结实验结果:米饭与碘酒反应后变成蓝色。
第二章:淀粉与碘酒的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让学生理解淀粉与碘酒变化的原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淀粉与碘酒的变化。
难点:理解淀粉与碘酒变化的原理。
2.3 教学准备材料:淀粉溶液、碘酒、滴管、玻璃片。
仪器:显微镜。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淀粉?淀粉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碘酒?碘酒有什么作用?2.4.2 实验操作取适量的淀粉溶液放在玻璃片上。
使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碘酒到淀粉溶液上。
用显微镜观察淀粉溶液与碘酒的变化。
2.4.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淀粉溶液与碘酒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碘酒对淀粉有什么作用?2.4.4 解释与总结解释淀粉与碘酒变化的原理:淀粉与碘酒反应,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总结实验结果:淀粉溶液与碘酒反应后变成蓝色。
第三章:米饭与淀粉的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饭和淀粉的基本性质。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优秀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米饭、淀粉遇到碘酒变蓝。
2.学会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反应现象。
2.难点: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淀粉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碗米饭和一瓶碘酒,提问:米饭和碘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
化呢?
2.新课讲授
1.讲解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演示米饭遇到碘酒变蓝的实验。
3.介绍淀粉遇到碘酒变蓝的原理。
3.实验活动
1.学生分组用碘酒检验面包、土豆、苹果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记录实验结果,交流讨论。
4.总结归纳
1.总结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反应现象。
2.强调用碘酒检验淀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用碘酒检验更多的食物,看看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定义和特点。
2. 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原理。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淀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知识。
2. 采用实验法观察淀粉遇碘的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淀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现象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碘酒、米饭、滴管、试管、实验桌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彩笔等。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米饭、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关系吗?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观察淀粉遇碘的变化。
【新课导入】一、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知识1. 米饭:是由水稻加工而成的主食,富含淀粉。
2. 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米饭的主要成分。
3. 碘酒:是一种含有碘的溶液,用于消毒和观察淀粉变化。
二、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原理1. 淀粉分子与碘分子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复合物。
2. 蓝色复合物的形成与淀粉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蓝色越深。
【实验操作】1. 教师演示实验步骤:(1)取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米饭。
(2)用滴管滴入几滴碘酒。
(3)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2. 学生分组实验:(1)每组学生准备一只试管,加入适量米饭。
(2)用滴管滴入几滴碘酒。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碘酒沾到皮肤。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和滴管。
【实际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2. 学生举例:面包、面条、馒头等食品制作过程中,如何检测淀粉含量?【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公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公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公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公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难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人人带米饭、淀粉,几种常见食物,小组:盛一些碘酒,一根吸管。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前边学过的内容。
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2、掌握的真不错。
今天这堂课老师再带你们一起去体验下物质变化的奇妙之处。
二、会变味的米饭(一)品味米饭。
1、请大家吃一口米饭,先嚼两下。
什么味道?2、不要急着咽,多嚼一会儿,细细品味。
3、过一会儿,你们又尝出了什么别的味道吗?4、还有谁也尝到了甜味?(二)米饭为什么变甜了1、妈妈做饭的时候放糖了吧!2、米饭的本来味道是甜的吗?(我们和吃糖块比较一下。
当我们把糖刚放到嘴里的时候,我们马上就能尝到甜味,但米饭刚吃到嘴里,并不甜,得嚼一会才甜,这说明了什么?)3、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我们的唾液中有一种蛋白质叫淀粉酶,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了麦芽糖,变成糖了当然就甜了。
4、让学生重复刚才的解释,同时板书:淀粉在唾液作用下转化为麦芽糖。
5、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发生的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三、米饭、淀粉和碘酒(一)观察淀粉1、淀粉是我们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烹调用品,它究竟是什么样的?运用你的感官认真观察,看谁得到的信息多。
2、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淀粉。
3、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观察到的信息:我们用眼睛看它的颜色是—白色;状态是---粉末状固体;用鼻子闻---无明显气味;用手捻---光滑。
(二)米饭淀粉上滴碘酒1、刚才我们观察了淀粉的一般外观,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和淀粉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同学们在米饭和淀粉上分别滴一滴碘酒,观察,教案《公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材简析】《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三节课的内容,其中米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对其味道平时可能并没有留意。
对于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代会出现甜味这一现象,很多同学可能并没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验,本课就从这个体验活动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代、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
本课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
会变味的米饭,平常学生在吃坂的时候,一般不会尝到米饭的甜味。
只有细细品尝米饭、长时间地咀嚼才能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
引导学生细细品尝米饭,感受米饭味道的变化。
米代、淀粉和碘酒,利用感官观察淀粉,在淀粉上滴碘酒进行实验,观察淀粉的变化,为后续检测淀粉的存在做铺垫。
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这一原理,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可以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米饭很熟悉,但米饭在口腔内经过长时间咀嚼会产生甜味,这一现象学生并没有留意。
但是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知道米饭里有淀粉,在四年级学习食物单元时,知道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
但在物质变化领域,淀粉遇到碘酒产生蓝紫色物质是一个化学变化,这需要学生去探究发现。
通过这个特性,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米代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科学探究目标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2.能主动探究寻找证据,用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米饭、淀粉和碘酒变化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米饭的定义和特点淀粉的分布和作用碘酒的制备和用途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米饭、淀粉和碘酒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米饭的特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米饭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2.2 教学内容米饭的物理结构米饭的化学成分米饭的保存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米饭的特性和保存方法。
第三章:淀粉的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3.2 教学内容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的氧化反应淀粉的酯化反应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观察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第四章:碘酒的制备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碘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4.2 教学内容碘酒的制备原理碘酒的制备方法碘酒的應用领域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参与碘酒的制备过程,并了解其应用领域。
第五章: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现象。
5.2 教学内容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5.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第六章:实验操作细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6.2 教学内容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处理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实验操作的顺序与方法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法,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
7.2 教学内容实验结果的观察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整理实验结果的展示与分析7.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
第八章:实验结果分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8.2 教学内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实验结论的得出与验证8.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理论知识得出结论。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新)要点教学提纲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案(新)要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执教: 何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历淀粉滴上碘酒会产生新物质并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合作.善于交流的科学态度以及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科学习惯。
2.让学生通过淀粉滴上碘酒会产生新物质并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记录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淀粉与碘酒能发生变色反应.淀粉与唾液一起会生成新物质等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米饭、淀粉滴上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物质并利用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学难点: 分析米饭和淀粉滴上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分组: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学生自备)教师演示: 打字纸、碘酒、毛笔、表格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拉近师生感情。
一、激趣引入, 获取感知(一)、会变味的米饭●谈话 :应同学们的邀请, 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个节目!看, 这是一张白纸、这是一杯红色的液体(边说边展示, 展示后放在实物投影台上), 这是一支笔, 我要用红色的液体在白纸上画出蓝色的画。
你们觉得可能么?● 表演节目。
(画笑脸)。
●同学们是否觉得奇怪呢?谁来猜猜其中的奥妙?●想法很好, 是不是这样呢?通过今天的探究, 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板书课题: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品尝米饭:●我们先来做一件既简单又有趣的事——品尝米饭。
谁先说说你印象中得米饭是什么味道?●但这次品尝可与平时不同哦, 有几个任务要交给大家。
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仔细品尝, 注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1.刚放入口中时的味道。
2.咀嚼一到两分钟后的味道。
3.我们猜测变味的原因?4.作好记录。
●记住, 每位同学都要品尝, 可以边品尝边交流并填写记录表一。
现在开始。
● 学生探究、教师参与学生探究。
记录表一: 品尝米饭第()小组刚品尝时的味道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我们猜测变味的原因?注: 小组内认真讨论, 及时作好记录。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增城市实验小学刘伟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
【教学难点】通过所学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先学准备】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摄子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教学过程】
板书: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淀粉)唾液甜味(新物质)淀粉碘酒蓝色
米饭(淀粉)碘酒蓝色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米饭、淀粉和碘酒的特性和性质,掌握它们在实验中的变化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生米饭、淀粉、碘酒、试管、试管架、酒精灯、显微镜等;2.实验装置:取合适容量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3.实验操作:准备好相应的实验物,取适量的米饭、淀粉和碘酒用试管装好。
三、教学过程:1.引入与导入(10分钟)(1)通过观察实物图片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引发学生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讨论米饭、淀粉和碘酒的特征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它们可能的变化。
2.实验操作(30分钟)(1)将准备好的米饭放入试管中,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变化;(2)将准备好的淀粉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溶解后,滴加一滴碘酒观察颜色变化,记录并比较结果;(3)将准备好的碘酒滴入试管中,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变化。
3.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2)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原因;(3)讨论学生观察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找到解决方法。
4.实验结果总结(20分钟)(1)学生通过实验总结米饭、淀粉和碘酒在实验中的变化特征,并列出相关的观察结果;(2)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原因进行讨论和总结;(3)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理论,巩固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5.实验设计的扩展(10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让学生自由探索和思考:(1)米饭、淀粉和碘酒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2)如何用其他方法观察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3)除了米饭、淀粉和碘酒,我们还可以利用什么材料进行类似的实验?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体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次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本质:即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产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产生了新物质,这就血药学生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产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本科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知道米粉里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生成的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这属于化学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会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的方法获得结论,并能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蓝紫色新物质。
四、教学难点
思考米饭出现淡淡甜味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谈论法、演示法
六、教学准备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药匙、盘、喷瓶、适量淀粉溶液、烧杯、粉笔灰、常见食物若干、记录表、简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入
这是一封密信,你能看懂内容吗?喷碘酒后显示,读一读。
学习了这节课,大家就能知道其中的奥妙,也能这样来当特工、写密信了,想学吗?(二)会变味的米饭
1.品尝米饭:
我们先来做一件既简单又难的事——品尝米饭。
我想先采访一下同学们,请说说你印象中米饭的有什么味道。
但这次吃饭可非同寻常,我有几个任务。
(课件出示)
仔细品尝,注意米饭在不同时间的味道变化:
(1)刚品尝时的味道。
(2)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等有甜味了再吞下去)。
(3)小组猜测变味的原因?
(4)作好记录(作业本第16页)。
师:大家明白要求了吗?每人都来品尝一下吧!小组内可以一边品尝一边交流感觉,并完成记录表。
那就六人小组开始用餐吧!
记录表一(作业本第16页):“品尝米饭”
注:小组内认真讨论,及时作好记录。
2.交流展示:哪组愿意先来说说品尝后的感受?
唾液
(学生交流时板书:米饭淡而无味→略微的甜)
3.思考:①米饭是甜的吗?
②米饭在嘴里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③使米饭变甜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呢?
④怎么设计实验探究呢?
其实,米饭变甜是因为米饭中含有一种叫“淀粉”的物质。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米饭变甜的原因”(课文第30页)。
米饭是甜的吗?
把糖放进嘴里,能立即尝到甜味,时间长了,反而觉得不怎么甜了。
如果米饭是甜的,也应该一开始就尝到甜味,但它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才出现甜味,而且还慢慢地甜起来。
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4.复习提升:这种“甜味”是米饭经过咀嚼后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麦芽糖产生的。
唾液
(板书:淀粉→麦芽糖)
读了资料后你认为米饭在口腔里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
1.认识淀粉
(1)导语:淀粉又名生粉,是家庭厨房的一种烹调用品,你看到过淀粉吗?(评价: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下面我们将通过手、眼、鼻等器官近距离地来认识一下淀粉。
想想说说淀粉有哪些特征?
(2)学生观察:
观察淀粉要求:
①取一小勺放于玻璃器皿中。
②运用“看、摸、闻”等方法近距离观察淀粉,说说它的特征。
(3)小结板书:白色、粉末状、无气味、滑滑的物质。
(4)课外知识:关于淀粉,老师还有一些信息想让同学们来了解。
请自由地阅读一下。
淀粉小知识
淀粉又名生粉,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特别在种子(如大米、麦、玉米)和块根(如甘薯、芋头)中含量丰富。
淀粉是家庭厨房常用的烹调用品,是经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物质,色泽洁白,气味纯正,被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
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咀嚼米饭时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了糖----麦芽糖。
2.认识碘酒
认识碘酒:读了上面的资料,我们明白了淀粉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既快又方便地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呢?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淀粉有一样秘密武器——碘酒,这种东西在医院里经常能见到它的踪影。
它是一种棕色的液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像科学家那样来鉴别一下淀粉吧:(板书碘酒:棕色液体、刺激性、杀菌消毒)
3.淀粉与碘酒实验
(1)学生实验
淀粉与碘酒的反应:
①取二滴碘酒滴在淀粉上面,仔细观察,淀粉发生了什么变
化?
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2)交流:①看看它们混合后,淀粉发生了什么变化?(淀粉的颜色变成了蓝紫色,产生了蓝紫色的物质)(板书:混合后产生蓝紫色的新物质)②这种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3)插入环节:老师这里也有几份白色粉末状的物质,你能猜测它们是什么物质吗?我们可以怎么来证明呢?(教师一份一份的出示白色粉末状物质,让生上实物展示台来演示实验,从与碘酒混合后出不出现蓝紫色来判断它们是不是淀粉。
这时候教师才告知其分别是“滑石粉”和“粉笔灰”。
)(4)实验小结: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米饭与碘酒的反应
(1)导语:刚才书上说米饭里含有淀粉,那将碘酒滴在米饭上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实践试一试,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2)与前面“淀粉与碘酒”的实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我还发现颜色有深浅,有时候是蓝黑色,因为淀粉的含量有多少)
(3)实验小结:米饭、淀粉遇到碘酒产生蓝紫色的新物质,它们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寻找淀粉的踪迹
1.导语:我们有了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碘酒,咱们就可以用碘酒来鉴别许多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一些常见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吧。
今天要鉴别的食物有8中,分别是………(屏幕出示各类食物照片)
2.实验要求:
(1)实验前先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2)实验中要安静、快速、正确。
(3)合作完成并填好记录表。
(4)争取上台展示的机会。
3.实验预测:根据照片,小组中先来讨论预测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预测要有科学的思考,可以从哪些食物是米饭制成的或者与米饭类似的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
4.实验:完成记录表。
“寻找食物中淀粉的踪迹”
注:含有的画“△”,不含的画“○”。
5.汇报交流:学生上台投影汇报,并猜测哪些类别的食物含有淀粉
6.小结:提出生活中含淀粉的食物主要有四大类(课件出示含淀粉的主要物质)
谷类、面类:米饭、米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
水饺皮、
馄饨皮、面条、烙饼、玉米、蛋糕、饼干……
根茎类蔬菜: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山药、番薯……
豆类蔬菜:碗豆、绿豆、红豆……
水果类食物:香蕉、苹果、枣、桃子……
(五)制作神秘的信件
1.分析原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猜测神秘信件显示出蓝紫色的秘密应该是什么呢?
淀粉与碘酒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蓝紫色的新物质。
2.神秘信件:这种特性往往被用在“制作神秘信件”中。
那么如何制作的呢?(屏幕出示制作步骤)课外利用家里的材料也去制作一封无字信件,能不?
制作神秘信件步骤:
(1)取一白色信纸。
(2)调制好淀粉液,并搅拌均匀。
(3)用毛笔蘸着淀粉液把内容写在信纸上。
(4)等信纸上字迹干后,无字信件就完成了。
七、板书设计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唾液
米饭:淡而无味→略微的甜
唾液
淀粉→麦芽糖
淀粉:白色、粉末状、无气味、滑滑的物质
碘酒:棕色液体、刺激性、杀菌消毒
八、作业设计
(一)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16页课堂练习的5道判断题
(二)课外作业
尝试制作神秘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