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合集下载

温毒类温病刘景源PPT课件

温毒类温病刘景源PPT课件

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实。
【病机】肺胃热毒,上攻头面
【辨证要点】壮热烦渴,头面焮肿疼痛明显,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三黄二香散(《温病条辨》)(外敷)
普济消毒饮
疏风透热,解毒消肿——连翘 薄荷 僵蚕 升麻 柴胡 牛蒡子
清热解毒——黄芩 黄连 板蓝根 连翘
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病机】温热时毒壅滞肺胃气分,窜扰营分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显露 【治法】清气解毒,凉营退疹 【方药】余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锡类散吹喉
清心凉膈散 石膏——辛寒——解肌透热,达热出表
透热 连翘——轻扬宣透,苦寒清热 薄荷、竹叶——宣透热毒 黄芩、山栀——苦寒直折——清泄热邪 ——清热 桔梗、甘草——解毒利咽止痛 ——利咽
黄芩(15克) 黄连(15克) 陈皮(6克) 甘草(6克) 玄参(6克) 柴胡 (6克) 桔梗(6克) 连翘(3克) 板蓝根(3克) 马勃(3克) 牛蒡子(3 克) 薄荷(3克) 僵蚕(2克) 升麻(2克)
二、气分证治 (二)毒壅肺胃,热结肠腑 ——大头瘟
【证候】身热如焚,气粗而促,烦躁口渴,咽痛,目赤,
一、卫分证治
(一)风热毒邪犯卫 ——大头瘟 【证候】恶寒发热,热势不甚,无汗或少汗,头痛,头面红
肿,全身酸楚,目赤,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病机】风热时毒侵犯肺卫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全身酸楚,头面红肿 【治法】疏风透表,宣肺利咽 【方药】葱豉桔梗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如意金黄散(《医宗金鉴》)(外敷)
不同点 适应症 烂喉痧初起咽喉 红肿而未糜烂者 烂喉痧之咽喉红 肿而糜烂者
三、营血分证治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
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
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
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
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
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
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 -221年,到秦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
。 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
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
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
t 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尤其在温病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部温热的变化,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在刘景源的讲稿中,他详细阐述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首先,刘景源介绍了温病学的起源和发展。

早在汉代,我国医家就开始探索温病学的理论框架。

温病学最早是以“伤寒论”为代表的医家经验总结,后来逐渐发展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刘景源指出,温病学的核心概念是“温热转化”,即通过调整人体的温度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然后,刘景源详细解释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

据他介绍,温病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温病的发病机制,即温热在人体内部的生成和转化过程;二是温病的分类与诊断方法,即通过判断不同类型的温病来确定治疗方案;三是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即通过调整温度平衡来治疗疾病。

刘景源在讲稿中还提到了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他举了一个例子,讲述了一个患者在感冒后出现发热症状,无法通过常规治疗缓解,但通过温病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恢复。

这个例子证明了温病学在一些疑难杂症中的疗效,同时也展示了中医学在综合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此外,刘景源还指出了温病学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他表示,目前温病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临床实践中缺乏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温病学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温热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体温度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方面。

刘景源鼓励更多研究者投身于温病学的研究,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总之,刘景源的温病学讲稿涵盖了温病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并对温病学的研究方向和挑战进行了探讨。

通过深入了解温病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中的温病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刘景源在温病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继续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临床诊治温热病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景源教授在温病学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成果显著,他的讲稿更是凝聚了多年的经验与智慧。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在历史的长河中,温病曾多次肆虐,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然而,历代医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

刘景源教授首先强调了温病学的发展脉络。

从《黄帝内经》中对温病的初步论述,到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成熟与完善,如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每一个阶段都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病因方面,刘景源教授指出,温邪是导致温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温邪包括了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多种类型。

这些温邪具有从口鼻而入、发病迅速、传变较快等特点。

而且,温邪的致病与环境、人体正气等因素密切相关。

比如,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湿热之邪就容易盛行;而人体正气不足时,也更容易感受温邪而发病。

温病的诊断是一个关键环节。

刘景源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症状、舌象、脉象等来判断温病的类型和病情的轻重。

例如,发热是温病的常见症状,但不同类型的温病发热特点有所不同。

风热病邪引起的发热往往伴有微恶风寒;暑热病邪导致的发热则多为高热、大汗;湿热病邪所致的发热常表现为身热不扬。

舌象在温病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如舌红苔黄燥多提示热盛津伤;舌苔黄腻则可能是湿热内阻。

脉象方面,洪数脉多主热盛,濡缓脉常与湿邪相关。

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刘景源教授更是深入剖析。

他强调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是温病辨证的两大主要方法。

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各不相同。

卫分证以辛凉解表为主;气分证则根据热邪所在部位的不同,采用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利湿等治法;营分证宜清营透热;血分证则需凉血散血。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

第03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明清(形成发展期·吴又可、袁班、史可法、叶天士、喻嘉言、吴鞠通、华岫云)同学们好,下面咱们接着讲瘟疫论,上次咱们谈到吴又可的瘟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的专著,他突破了《伤寒论》的框框,确立了温病特殊的治法,这是在温病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但是因为他论述的范围非常窄,只论述了温病里边的瘟疫,这一类疾病,而且瘟疫里面,他只论述了一个病,范围很窄,吴鞠通给他的评价,他说“得明季,就是明末吴又可,吴鞠通看到《瘟疫论》这本书,“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指出他的学术观点好多都是前人没有提到的,这个评价是很高的,但是下面他有说“细查其法,再细看这本书,“未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就是不成体系,这句话说的也很中肯,瘟疫论确实不成体系,因为他只讲了一个病,他不可能成体系。

评价他的功过两不相掩,他有很大的成就,但也有它的不足,所以他给他下了八个字的考语,他说吴又可,“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他说他用心是很好的,但是学术不精,这个评价用咱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有点苛刻,因为在吴又可那个时代,他能够写出这一部书来已经是难能可贵,因为他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水平不比清代,不比吴鞠通那个时代。

到了吴鞠通那个时代又经过了后世的叶天士,薛生白很多医家的努力,温病学又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比吴又可那个时代要高很多,所以吴又可那个时代,他学术就是这个水平,不是他本人水平的问题,当时就是这么一个状态,所以他能写出这部书来已经是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但是呢,他也指出他的不足,确实是他论述的范围非常窄,这是关于第一部文学专著瘟疫论的评价。

下面咱们介绍一本特殊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证治心传》,这部书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就是说温病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人提到过这本书,而且一直到今天,人们对它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很少有人见到这本书,但是他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可以说占了一个很特殊的地位,因为他的论述,他里面的论点可以说有惊人之论,就是说我们看了以后大吃一惊,为什么呢?它里面的内容和叶天士那篇文章,一会要讲,惊人的相似,很多话说的跟叶天士一模一样,它比叶天士早100年,大家看看谁跟谁学的?这不很明显吗?这本书成书于1643年,作者名叫袁班,字体庵,他是明末江苏省秦邮金高邮县人,古代叫秦邮,清代叫高邮。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著名伤寒学家、内科医家李翰卿先生从医60余年,治学济人,学验俱丰,崇尚经典并能融合历代各家之长,善用经方且兼博采后世时方之精,临证最善起沉疴于妙用小剂之中,救危难于精析夹杂之间。

李老所传俱为真知灼见,读后收获良多。

本文便整理了李老43则临床辨证心法与广大读者同享。

1.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

如伤寒得证候群与温病得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2.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就是区别表里多少得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就是区别虚实多少得关键;但对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得患者必须按腹,若腹满硬痛拒按则为实,腹软喜按者为虚。

3.寒热真假之辨别关键,一在于舌苔得干燥与否,二在于口渴喜冷与否。

真热假寒,必见舌苔干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热,则舌苔多润滑,口虽渴而不喜冷饮。

当明辨之。

4.虚火上逆(炎)有两种情况,一就是阴虚,须用滋阴降火;二就是阳虚(虚阳外越),须用引火归原。

阴虚水不济火而致虚火上炎者,小便必黄赤,脉必兼数,兼见面赤、唇红或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症;如系虚阳外越者,为阴盛龙雷之火浮越,亦现面赤、口渴、烦躁等热象,但口虽渴而不欲饮,小便必清长,脉沉小兼迟或浮大无根(尤其须注意右尺之脉),更有下肢发凉得见症。

二者性质不同,当明辨之,不可误人。

5.伤寒就是百病得基础,伤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伤寒者,杂证自易,确实如此。

例如,承气汤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当归四逆汤也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

曾用承气汤治腹泻、痢疾、失眠、昏迷、咳嗽、发热、郁证、虫证、瘀证、痰证、火证、湿证等病证,均取得良效,特别就是一些危急重证,用之更就是得心应手,往往一剂承气,即可救危难于既倒,使病人转危为安。

人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我曾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宫外孕均一一说明一个道理,即伤寒为百病之基础,伤寒方通治百病,关键在于掌握伤寒每一方剂之功能、主治病证与应用规律,临证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病是指由于外邪入侵或内因紊乱,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的疾病。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温病可以分为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和里热证四类。

表寒证是指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寒冷症状,如恶寒、发热等;表热证是指外感热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里寒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寒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里热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热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口渴、尿黄等。

在温病的诊断上,我们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辨析。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指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问诊是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切诊是指通过按摩和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和辨别疾病的类型。

在温病的治疗上,中医药是我们的主要手段。

中医药治疗温病主要依靠草药配方,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草药组合。

比如,在表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温补的草药,如附子、干姜等;在表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如黄连、连翘等;在里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溫中散寒的草药,如吴茱萸、肉桂等;在里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泻火的草药,如黄芩、生石膏等。

此外,我们还会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艾灸等,来辅助治疗。

总的来说,温病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学分支,它对于认识和治疗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温病理论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温病,提高治疗效果,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温病学(刘景源)

温病学(刘景源)

温病学(刘景源)一:诊断1:温病:发于冬春,外感热邪。

2:三个特点:发于冬春;初发热恶风咳渴头痛,脉浮数;中后期邪热壅肺肺胃阴伤。

3:三阶段治疗原则:初期:辛凉轻解;中期:清解或攻下;后期:甘寒生津滋养肺胃;逆传心包者:清营养阴豁痰开窍。

二:辨治:1:风热袭表:*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辛凉轻解疏风透热。

*方药:银翘散:连翘30克,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煎法:上药杵散以芦根18克煎20分钟以汤煮散香气浓时(5分钟)出服。

2:肺失宣降:*临床表现:但咳身热不甚微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辛凉轻解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杏仁6克,连翘4.5克,薄荷2.4克,桑叶7.5克,菊花3克,苦桔梗6克,甘草2.4克,芦根6克。

3:热邪壅肺:*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咳喘胸闷疼舌红苔黄燥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麻黄9克,杏仁9克,甘草6克,石膏18克。

4:肺胃炽热:*临床表现:壮热恶寒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

*治法:辛寒清气泄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9克,粳米10克。

*白虎汤四忌:脉浮弦细不可与;脉沉不可与;不渴不可与;汗不出不可与。

5:肺胃炽热津气两伤。

*临床表现:壮热大汗出渴喜冷饮微喘鼻煽倦怠乏力背微恶寒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法:清气泄热不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前方加人参9克。

6:虚脱亡阳:*临床表现:身热骤降大汗不止喘息气微精神萎靡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微细欲绝或散大无根。

*治法: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生脉散,参附汤。

生脉散:人参9克,麦冬6克,五味子3克。

参附汤:人参30克,附子15克(炮)。

(炖参汤附子煎合服)。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图文稿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图文稿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着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着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

当今的中医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1. 卫气营血四类证候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卫分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1发热证候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微恶风寒。

气分实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 1壮热恶热,证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渴喜冷饮, 3舌苔黄虚证体温就急剧下降,还伴见面色苍 1 持续高热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再发大汗,展就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而 2 骤然体温亡阳的危重证急剧下降。

营分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 1 身热夜证候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竞不渴,舌红甚.2心烦谵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语,3舌红绛。

血分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1出血证候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辩证卫气同病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气血两燔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3. 三焦证候辩证临床表现上卫外失司,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焦肺失宣降证热邪壅肺候痰热蒙蔽心包中胃热炽盛焦证肠腑候热结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痈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湿热困脾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解,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舌苔腻,脉濡。

下肝肾阴虚焦证候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口燥,齿黑唇裂,神倦欲眠,耳聋,手指但觉蠕动,甚或瘼疚,心中儋儋大动,舌光绛瘘软,脉虚细等。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1.解表法治法疏风透热法解表清暑法宣表化湿法适应症卫外失司证临床表现方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银翘散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寒邪束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新加香表暑湿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薷饮内蕴证苔薄腻而黄,脉濡数。

外感湿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藿朴夏热热蕴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苓汤湿中证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

疏表润燥法肺卫燥热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桑杏汤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

注意服药后病中即停止用药2 清气法治法适应症临床表现方药轻清气分初起的身热不甚,心中懊恼,坐栀子豉汤宣气热郁胸膈证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法辛寒里热蒸腾证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白虎汤。

清气法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苦寒热灼胸膈证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凉膈散直折法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清气卫气同病证透表法清热热邪壅肺证宣肺法清气的同时要配伍宣肺的药物清气中加入透表药清热热毒壅结证头面部红肿,咽喉肿,甚在清气药中解毒法至且不能开,痄腮两腮肿,配伍解毒消肿之品清气时配伍清气气热津伤之高热消耗津液生津证法注意 1 卫分征,不能过早使用寒凉药清气。

2 在湿热病中,必须在祛湿前提下清热生津的药物3和解法治法适应症临床表现方药清透春温病伏热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黄芩汤加豆少阳自里向外发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豉、元参、柴法于少阳之证呕,心烦,小便短赤.胡、栀子方。

,胸胁不舒或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消湿热流连三寒热往来,胸闷脘痞腹温胆汤走泄焦.气化失胀,,小便不利,舌苔白腻,法司证脉濡。

清透足少阳胆与寒热往来,热重寒轻,午蒿芩清胆汤。

分消手少阳三焦后身热较重,入暮尤剧,方中用青蒿、法同病的证口渴,心烦,胸脘痞闷,黄芩清透少候。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温热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刘景源教授对温病学的研究与讲解,犹如一盏明灯,为众多中医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温病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

它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与伤寒不同,温病的发生多在气候温热、潮湿的季节,且发病较急,传变迅速。

刘景源教授在讲稿中,深入剖析了温病的病因病机。

温邪是导致温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

这些邪气侵袭人体,往往会影响人体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脏腑的功能。

例如,风热之邪多先犯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等症状;暑热之邪则易直中心营,导致高热、神昏、抽搐等重症。

在温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刘景源教授强调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重要性。

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治疗宜辛凉解表;气分证则见高热、口渴、大汗等,治法为清热泻火;营分证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需清营透热;血分证常有出血、发斑等,治疗当凉血散血。

三焦辨证则是根据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阶段。

上焦病主要涉及心肺,中焦病包括脾胃,下焦病多关乎肝肾。

这种辨证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脏腑的关系,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刘景源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温病的治疗原则。

总的来说,清热保津是治疗温病的关键。

在具体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邪气的性质,灵活运用解表、清热、攻下、滋阴等治法。

同时,要注意顾护正气,防止邪去正伤。

对于温病的预防,刘景源教授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注意饮食卫生等是预防温病的重要措施。

在疫病流行期间,要避免接触传染源,做好个人防护。

在讲稿中,刘景源教授还列举了许多经典的温病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是中国温病学领域的一位杰出教授,他的温病学讲稿极具深度和独特性。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温病的发展和治疗方法。

刘景源凭借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在温病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刘景源的温病学讲稿中,他对温病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刘景源指出,温病作为一种热性传染病,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流行过多次。

温病的特点是高热、湿热和毒邪侵袭,导致人体出现全身不适的症状。

刘景源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和详细的病理分析,揭示了温病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治疗方法的介绍。

他指出,中医学中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温病的方法,例如辛凉解表、清热泄热、解毒等。

刘景源对每种治疗方法都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具体的应用方法。

他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

刘景源的治疗方法思路独特,注重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这也是他温病学讲稿的独特之处。

此外,刘景源的温病学讲稿还包括了一些病理学和病因学方面的内容。

他对温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

他认为温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外界因素、内在体质和个人生活方式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他致力于找到更加有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总结一下,刘景源的温病学讲稿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他通过对温病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温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的治疗方法注重个体化治疗,并且注重整体观念的运用,这使他的温病学讲稿在中医学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刘景源的温病学讲稿,从中受益并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7温病学绪论小结;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特点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7温病学绪论小结;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特点

07温病学绪论小结;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特点同学们好,我们把温病的总论讲完了,主要是介绍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给大家介绍了十几部代表性的著作,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来,温病学派的形成是非常艰难的。

咱们是从内经讲起,战国时期,战国是从公元前475年到221年,咱们不要说从475年算,就从秦始皇统一六国,221年算,这是公元前221点,现在是2002年的,已经是2200多年了,那温病学说的形成到现在,实际上也就260多年的历史,大家可以看出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到温病学派的形成,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是非常艰难曲折的。

如果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几次重大的突破,从战国时期中医学的第一部专著《黄帝内经》开始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一直到的今天,《内经》也是我们中医理论的渊薮。

但是,《内经》是不是完美无缺?不是,如果是完美无缺,后世就不可能在发展了,所以在内经以后,中医学有几次大的突破,真正能够算得大的突破的,我觉得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它成书年代大概是公元150到219年间,在这个过程中,距离《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就是在这几百年,酝酿了一次大的突破,最后由张仲景完成了,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第一部临床的经典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辩证论治体系,是个了不起的著作,所以它作为经典,点是《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

在伤寒论之后,再大的突破,到了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河间的火热论,他是寒凉派、主火派。

李东垣的脾胃论,补土派。

张子和的攻邪派。

朱丹溪的养阴派,这么四大派,这个时候为什么酝酿了一次大的突破,伤寒论的时候,为什么有一次大的突破?这两次之间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一千年的历程,为什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有次突破。

这是个问题。

再之后就是温病学派的形成,这是又一次大的突破,这个学派的突破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我觉得够得上重大的突破的也就这三个阶段。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在血脉中,营阴 谵语,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 营分
不足,心神失养。 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
营分热传心,心
热内扰心神。
血分 热邪深入血分, 身热灼手,昏狂谵语,或持续昏

迷。衄血、吐血、便血、尿血。
非时经血、发斑,舌绛紫,脉数。
辩证
病机
治法
神 心神 神昏谵语
清营凉血法,
昏 外越 伴见躁扰不安
清热醒神
3.
三焦证候
辩证
临床表现
上 卫外失司, 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
焦 肺失宣降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 热邪壅肺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

黄燥,脉数。
痰热蒙蔽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心包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中 胃热炽盛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
证候 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 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辩证
临床表现
卫气同病 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
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 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
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 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
气血两燔 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
时 有 湿热病 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汗量少而粘。
汗出
实 气分里热 肺胃热炽,蒸蒸汗出,伴见高热,面红气
证 实证
粗,喘急鼻煽,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气脱亡阳,大汗后阳气不能固表摄津,大

气分虚证。 汗不止。气脱阳衰,不能温化水液,冷汗 虚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著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

当今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得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就是一个很重要得学科,它涉及得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得性质来说,它应该就是临床课程,但就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得桥梁课程,可以说就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得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得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得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得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得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得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得理论体系,后世对它得研究也非常深入。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就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

温病学说形成得时期应该说就是清代得中期,到现在也就就是260年得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就是一个年轻得学科,就是经过历代医学家得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得,而且在形成与发展得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得学术体系。

因为《温病学》涉及到得古代医学书籍与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得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得了解。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就是温病、什么就是温病学。

温病与伤寒都就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就是外感寒邪所导致得外感热病,它得病因就是寒邪;而温病就是外感热邪所导致得外感热病,它得病因就是热邪。

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得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得差异。

温病学就就是研究温病得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得一门学科。

中医学对温病得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得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得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得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战国至隋、唐时期。

战国时期就是公元前475 -221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

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得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与它同时期而稍晚得《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得论述。

而后,在东汉末年张仲景得《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得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得论述逐渐丰富。

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得记载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得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这两篇中都指出了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

至于为什么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才发生温病,这两篇里都没有讲,但就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得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温病就是伏邪发病。

就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不发病,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发病。

虽然这种理论就是后人对《黄帝内经》进行得解释,但就是可以说“冬伤于寒”就是温病病因学说得肇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

”这段话就是说,春天气温升高了,自然界得草与树木开始繁茂,自然界就流行着一种疠气,人类感受疠气就发生了温病。

诸如此类得内容,在《黄帝内经》得l62篇文章里,有几处叙述,但就是不太多。

书中提到了温病得名称,提到了温病得病因,有得篇目中还提到了温病得症状,但就是没有提到温病得治疗。

不过既然它就是经典著作,而且已经提出于温病得问题,这对后世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世就在《黄帝内经'>得基础上对温病进行研究,所以应该说温病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之后,就就是《难经》。

《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在这里,“伤寒”这个名词出现了两次,一个就是“伤寒有五”;一个就是“有伤寒”。

“伤寒有五”中得“伤寒”,就是广义伤寒,就是一切外感病得统称。

就就是说,当时把所有得外感病都称为伤寒,范围很广。

“有伤寒”中得“伤寒”,就是狭义伤寒,就是一个具体得病种,就就是张仲景得《伤寒论》中所讲得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这两种证候。

也就就是说,这两种证候就是真正得外感寒邪所导致得急性热病。

而湿、热、温与寒邪无关,湿温、热病、温病当然与伤寒不同。

可见在《难经》中已经提出了湿温、热病、温病与伤寒就是并列得两大类外感病。

也就就是说,在广义伤寒得范围里,把外感病分为两大类,一就是伤寒类,它包括中风与伤寒;一就是温病类,它包括湿温、热病、温病。

《难经》中虽然提出了这样得问题,但还就是把温病放在广义伤寒里,还就是没能脱离《黄帝内经》得范围,还认为温病得病因就是“冬伤于寒”。

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对温病得认识《伤寒论>得作者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就就是现在得河南省南阳地区得人。

她得生卒年代大约就是公元150-219年。

张仲景生活得年代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与华佗、曹操都就是同时代人。

这个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外感病非常多,疫病也非常多,导致了人口得大量死亡。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里写得很清楚,她得家族人口很多,有200多人,从建安纪年起,不到10年得时间,就因为外感病而死亡了100多人。

由于当时没有有效得治疗方法,就激励她“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这一类疾病得治疗方法,而著成了《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著成后不久就“亡于兵燹”,“燹”就是焚烧得意思。

就就是说,由于连年得战乱,遭到兵火洗劫,使原书散佚。

后来经过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叔与~)对她所得到得残本进行整理编次而流传于世。

什么叫编次呢?就就是指王叔与把她收集到得《伤寒杂病论》散乱得书简加以整理,按照她得想法编排次序,重新确定了书名,称为《伤寒论》。

这不就是张仲景原来得书名,原书名就是《伤寒杂病论》。

当然,原书名中得“杂病”二字准确与否也需要讨论,下面还要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讲温病要讲《伤寒论》呢?因为<伤寒论》中提到了温病得内容。

比如在《伤寒论·平脉法》篇里说:“师日: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胃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

”这里所说得“伏气”指得就是什么?当然不就是伤寒,因为伤寒就是感而即发,冬天感受寒邪当时就发病。

感受寒邪当时不发病,邪气伏于体内,以后再发,就称为“伏气”。

关于伏气伏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病得问题,书中也有说法。

在《伤寒论·伤寒例》中就接着讲这个问题:“《阴阳大论》云:……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寒邪就是“藏于肌肤”,这就是讲“伏气”所伏得部位。

至于什么时候发病,文中说“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也就就是说,伏邪至春、夏发病。

这就是《伤寒论》中引用得《阴阳大论》中得说法。

那么《伤寒论》本书中讲没讲温病?温病与伤寒究竟就是什么关系?这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简称就就是“太阳上篇”中有较详细得论述。

“太阳上篇”第1条就是太阳病辨证得总纲,文中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这句话就是说,凡就是太阳病初起,都有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得临床表现,就是太阳病初起得共有症状。

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一条讲得就是太阳中风得具体症状。

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一条讲得就是太阳伤寒得具体症状。

第6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讲得就是太阳温病得具体症状。

在“太阳上篇”前六条中提出了三个证候名称,一个就是太阳中风;一个就是太阳伤寒;一个就是太阳温病。

实际上“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就就是太阳中风得定义。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就就是太阳伤寒得定义。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就就是太阳温病得定义。

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这三个名词’.就就是明确地把太阳病分成了三类:一类就是中风,一类就是伤寒,一类就是温病。

“太阳病”就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病就是表证得代名词,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所以太阳病就就是表证。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都属于表寒证,其中太阳中风就是表虚证、太阳伤寒就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

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前面已经讲了,它就是伏气发病,就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

它不就是新感受得邪气,它就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但就是它从里向外发也就是发到体表来,所以也属于太阳病。

关于太阳病得治法,《伤寒论》中指出: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麻黄汤主之。

”但就是太阳温病怎么治疗?条下无方,没有下文。

为什么会就是这样?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后人就进行考证,考证得结果就认为,《伤寒论》中关于温病得内容丢失了。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伤寒卒病论集》,就就是张伸景自己给《伤寒论》写得序,现在把它简称为《伤寒论原序》。

她在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