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怎么写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e605f9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7.png)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一、引言小学数学试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试卷合理、公正、有效,试卷的命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试卷命制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科学合理的数学试卷。
二、试卷命制的基本原则1.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试卷内容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涵盖所学知识点,难度与知识点的覆盖范围相适应。
2.考查多方面能力:试卷不仅应包含基础知识的考查,还要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3.难易结合:试卷中应既包含简单易懂的题目,又设置一定难度的挑战性题目,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科学设置分值:各题分值应与题目难度相适应,不要因分值设定不合理导致成绩失真。
5.具有时效性: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发展及时代变化,试卷内容应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教学理念。
三、试卷命制的步骤1.确定试卷类型:根据考核内容和目的确定试卷类型,如单元测试、月考、期中考等。
2.制定试卷结构:设计试卷的题型、题量、难度分布等结构,确保试卷整体平衡。
3.选择题目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涵盖基础知识和拓展能力,并合理分布在试卷各部分。
4.设置考查形式: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确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查形式。
5.编写题目:编写清晰、准确、规范的题目,确保语言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6.设置评分标准:确定每道题目的评分标准,保证评分公正、客观。
7.试题抽查与审校:试题制作完成后进行抽查,并由专业人员审校,确保试卷质量。
四、试卷命制的注意事项•难易适中:题目难度既不宜过高导致学生失望,也不宜过低失去考核价值。
•尊重学生:题目内容不涉及歧视性言论,体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
•避免死记硬背:考查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非死记硬背。
•注重实际应用:题目内容应注重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结语小学数学试卷的命制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试卷设计不仅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0fa537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6.png)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说明一、试卷结构1.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总计20分。
2. 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计10分。
3. 计算题:共5题,每题4分,总计20分。
4. 应用题:共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
二、命题原则1. 紧扣教材,注重基础。
2. 题型多样,覆盖面广。
3. 难易适度,注重区分度。
4. 鼓励创新,培养思维能力。
三、命题内容1. 选择题:考查基本概念和运算。
2. 填空题:考查基础知识点和简单运算。
3. 计算题:考查四则运算和基本数学技能。
4. 应用题:考查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题型示例1. 选择题: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3B. 5C. 8D. 72. 填空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3. 计算题:计算下列各题的和:(1) 23 + 45(2) 56 - 39(3) 48 × 2(5) 87 - 23 + 564. 应用题:小华有36个苹果,他给了小明8个,自己又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苹果?五、答题要求1.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涂黑所选答案。
2. 填空题:在题干中的空白处填写答案。
3. 计算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4. 应用题: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2. 填空题:每题答案正确得2分,答案错误或不填不得分。
3. 计算题:每题计算过程正确得2分,结果正确得2分,共4分。
4. 应用题:每题解题过程正确得6分,答案正确得4分,共10分。
七、注意事项1.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2. 考生必须使用规定的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超时作答无效。
八、试卷样题1. 选择题:以下哪个分数的分母最小?A. 1/2B. 2/3C. 3/4D. 4/52. 填空题:一个数的5倍是25,这个数是____。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3a11d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d.png)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命题说明一、命题的指导思想:1、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命题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力,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生活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2、加强学科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尤其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我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3、本次毕业命题要体现与七年级接轨,为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命题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以本届毕业班使用的小学数学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学习习惯.2、综合性原则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考查对数学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和包括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加强开放性问题的研究,增加、设置有价值的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导向性原则1试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加强对数学意识的考查,提出生活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想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等;加强计算能力、统计意识的考查,完成对统计表或图的制作和分析等.2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的题型避免程式化,适当编制部分开放型题,来测评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与创新之风.例如:概念、规则等知识的考查,把它们融合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去.应用题考查,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题型.题目的呈现方式也更接近生活实际.3试题关注各类学生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考查.试题源于课本,但赋予一定的新意或灵活性,使试题源于课本又异于课本,活于课本.不超出标准,不出偏、难、怪题,不出计算烦琐或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使学生复习时真正做到减轻负担,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发展.三、命题范围、难易比重:1、命题范围:不超出小学毕业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题目以教材为依据,不超出小学教材范围,但绝不局限于书本,多数题目将来源于生活.2、难易比重:难易比例仍然维持1:3:6.试卷的题量适中,继续采用6页版式.四、命题框架、题型、考查内容:命题框架:本次毕业考试总体框架仍坚持采用模块形式,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四大块.第一模块:数与代数题型主要有:1、用心填一填.约拟定8~10道小题,约占12~16个正确量;2、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括号内打“√”,不对的打“×”,再任选一题说说你的理由约拟定4道小题,约占5个正确量;3、细心算一算.共约占16~22 个正确量1直接写出结果:约拟定8~10道小题,约占4~5个正确量2脱式或竖式计算:约拟定4~5道小题,约占9~11个正确量必含简算题目、解方程或解比例题目3文字叙述题目:约拟定1~2道题目,约占3~6个正确量.考查内容包括:1数的意义,包括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正数、负数、百分数等的意义;小数又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难点是数的意义的真正理解.2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3多位数、小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和大小比较.难点是数的改写包括求近似数,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大小比较.4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意义的理解是难点.5计算既是基础又是重点,包括口算、笔算、混合运算、估算、运用运算性质及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6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7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和解比例.8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正反比例的判断.难点是正反比例的判断.9除法、分数和比的联系与区别.10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计量单位的意义、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11名数的改写换算.难点是名数的改写.12因数、倍数、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分和约分.这部分内容概念非常多,又很抽象,应该着重理解各个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模块空间与图形:题型主要有:1、精心选一选. 约拟定4~5道小题,约占8~10个正确量.2、依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含画图题目.约拟定2~3道题目 ,约占20~22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直线、线段、角、平行、垂直的意义和特征.2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周长、面积的计算及其应用.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概念、性质、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计算及其应用.4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根据平移、旋转和对称特征,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和作图.5根据给定的方位确定其它的方位和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表示.会使用路线图包括比例尺的应用.6综合应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性质特征、周长、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三模块:统计与概率题型: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解决问题.约拟定1~2道题目 ,约占10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意义和方法.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制作步骤和方法.3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和求法.4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及其求法.5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预测及其求法,游戏规则的公平性.6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第四模块:解决问题题型主要有:依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目.约拟定4~5道题目 ,约占20~25个正确量考查内容:1综合应用数的意义、数的运算性质和方法、代数知识包括方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综合应用比、比例包括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五、毕业班复习建议:小学数学总复习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据,以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围绕课本“整理和复习”的内容组织复习.复习时要面向全体,注重双基,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复习,既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巩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解题的技能技巧更加灵活,又要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达到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富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的练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在复习中切忌搞题海战术,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钻偏题、怪题和过繁、过难的习题,以致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具体建议如下: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制定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课标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教师要能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首先根据教材的四部分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三大块进行复习;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2、分类整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和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3、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化简比和求比值、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习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如工程问题和相遇问题中的部分习题,题目的类型不同,但解题的算式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再有在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时,既要有单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也要有一定现实生活的题目.如: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 .①平年②闰年③既不是平年也不是闰年5、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慨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在复习中要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6、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进行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待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或某一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稍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弥补.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一至六年级数学命题提示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能力,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有机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和生活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考查学生在具体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学科教与学的正确导向;尤其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二、考试时间及试卷篇幅一、二年级:60分钟;试卷16开2页.三—五年级:90分钟;试卷16开4页.六年级:90分钟;试卷16开6页.试卷总分均为100分.设“书写”一栏,只给等级,不计入百分内.三、命题要求:㈠、要选择合适的试题类型要注意题型的适度新颖性.教师命题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采用灵活的试卷编排形式:低年级数学试卷的版面要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信息的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小动物、童话人物的卡通形象均可以采用;中年级数学试卷的版面要图文并茂,情趣并重;高年级数学试卷则要以文字叙述、图表呈现为主,适当穿插图案.同时,要避免题型过于新颖,涣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无关信息刺激干扰学生的认知过程,影响考试成绩的正常发挥.要注意题型和任务的适应性.教师在选择题型时,要了解小学数学常见题型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如下:填空题对于检测简单的学习结果如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字或符号表示的数学技能效果较好;判断题常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等理解与辨析能力、对数学观点和事实的区别能力、数学因果关系的认识能力、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选择题适用于考查学生对概念细致差别的辨别能力、判断力、推理能力以及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也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数学原理和规律的鉴别能力、对数学因果关系的解释能力;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公式、性质、数学思想方法合理灵活进行数与式的运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运用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㈡、试卷命题应突出体现基础性,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础的载体,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大面积学生的基础情况,尽可能把本单元所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汇其中,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㈢、试卷命题中关注孩子们个性发展,提升思维能力,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试卷命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应突出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1.试卷命题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试卷的命题应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不同学生不同的解答方式.这种命题理念也正是新课程所需要的.二年级上册试题:用“2、3、6、4”四个数,添上加、减、乘、除号后可以得到什么数分析:这是一道比较开放的计算题,是学生学习完表内除法后的一道单元试题.学生可以有多种思考角度:可以是①6÷2=3 3+3=6 6×4=24;②6×4=24 3-2=1 24×1=24;③3×6=18 18+2=20 20+4=24;④6+4=10 10-2=8 8×3=24;⑤3×4=12 2×6=12 12+12=24.学生想出了5种方法,既保持巩固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又使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学生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五年级上册试题:12你能画一些与图中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现摘录学生的作业:分析:第一小题求出图中三角形的面积,大部分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都会计算,答案也是唯一的,但第二小题比较开放,关注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要画与图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必须先计算原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底×高=12,再进行画图,这个条件是统一的标准,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学生可以画出三个、四个,甚至十个、二十个,目的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实践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它给了学生思维上的开放性,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一种方案,也可以多种,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喜欢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思维上提升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动力.2.试卷命题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知识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试卷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3.试卷命题要突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数学命题的呈现方式,是提供给学生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情境,从而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五年级上册试题:孙老师要用10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22.8元买了4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钢笔,每枝钢笔2.6元.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分析:这道试题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能否根据问题情境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试题呈现的情境含有多余信息,一些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往往认为提供的信息不多不少,个个有用,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有些信息是多余的,如“4本相册”就是一个多余信息,大部分学生都用22.8×4,结果违背题意.三年级上册试题:商店卖出一些家用电器如下:自行车386元录音机690元机200元850元电饭煲168元抽油烟机560元1小明家想买3部机,需要多少钱2商家推出购物满1000元可以参加一次抽奖.那么买一部和一只电饭煲能参加抽奖吗3如果你想参加抽奖,你可以怎样购物分析:试题呈现了三个问题,需要学生解决.特别第3小题需要学生选择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学生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方法,往往会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闪烁着学生独特的探索精神.㈣、命题要增强信息呈现的准确度首先,信息呈现要清晰.试题要避免出现含糊、深奥的词语,复杂的句式,如果实在难以避免的,也应该加以解释说明.其次,信息呈现要简洁.一般说来,数学试题信息呈现简明扼要.如果试题信息的呈现过程过于冗长、呈现方式过于复杂,会使学生的阅读量加大,增加认知活动的难度,甚至影响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运用.四、考试内容不超出本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考察内容以本学时段的新授内容为主,当然也可以涉及到与之相关的或一些重要的旧知识.题目以教材为依据,不超出小学教材范围,但绝不局限于书本,多数题目要源于生活.五、试卷基本框架及赋分一年级试卷不分版块.二——六年级试卷针对本册教材实际也按模块进行命题.题型结合本年级本学段实际,可参考本次毕业班题型或上学期两次数学抽测相关模块的题型.赋分要依据各模块内容在本册书本阶段考察内容中的所占的比重进行分配.老师们,考试是为促进教学,只有遵循考试中的“潜规则”改进教学,才能真正的提升教学效率,也才能最终考出好成绩.。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诠释范本.doc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诠释范本.doc](https://img.taocdn.com/s3/m/408a900ac1c708a1294a44cf.png)
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诠释范本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通过试卷反应的问题,总结如下:一、主要成绩1•在第一题直接写得数的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失分特别少。
2.在第二大题填空题中的第6、7、8、9小题中,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
考查的就是根据计数器写数、比多少、看钟表写时间和凑十法,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3.第三大题比较大小中,学生完成较好,对大小符号掌握较好,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4.第四题选出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学生做这样的题比较容易,先选出三个数,再列出两道加和两道减,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较细心。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 •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马虎现象严重,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失分,一些非常简单的题,有些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诠释范本。
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第二大题的第1小题是关于怎样写数,由于数超出学生已学的范围,学生就模糊不清了。
第4小题,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题没有练过,练的都是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还有第12小题,练的比较少,错得也较多,这主要是有的学生能力较差。
3•第五大题是数图形,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及诠释范本。
学生数错圆柱的特别多,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把脖子数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4.第七题解决问题中学生计算得还不够准确。
三、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 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小学数学期末命题说明
![小学数学期末命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78b078101f69e3142329478.png)
小学数学期末命题说明
1.考试时间:一、二年级各60分钟,三至六年级各90分钟;根据考试时间注意题量大小。
2.试题难易:一、二年级平均分掌握在95分以上;三、四年级平均分掌握在90分以上;五、六年级平均分掌握在85分以上。
3.严格按照知识点命题,避免超标、超教材。
严格控制难度,考查最基本的内容;避免模棱两可的、有争议的题目;每道题目的分数分配要合理。
4.页面设置:纸张大小是16开,页边距2厘米或2.5厘米。
5.页码要求:试题一、二年级各四页;三~六年级各六页;字号大小可参考上学期试题。
另建一个文件附“参考答案、评分建议及考查意图”,页码不限。
6.卷面分要求:百分制,各年级一律取消加分题、判断题;四、五年级都不再涉及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题目。
7.试题头设计参照上学期试题,我们不考虑不设计学生姓名、学校名称的书写位置。
8.保证命题质量,注意保密!
9.2015年5月29日前完成,将电子稿发至邮箱bzljm@。
2015年5月4日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一年级数学下册命题要求
![一年级数学下册命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3e20a3dee06eff9aef8072b.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命题要求一、指导思想小学数学考试,应体现义务教育性质。
命题应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同时考察学生对解题基本思路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与掌握,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思想,做到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命题原则1、全面性原则。
命题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为基准,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学习习惯。
2、综合性原则。
命题要从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角度出发,考查学生对数学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科学性原则。
总体布局合理,试题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表述准确、精炼,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答案无歧义。
4、导向性原则。
命题要顺应数学学科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发展性原则。
小学数学考试的命题与评价,要能客观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和教师教学的真实效果,促进学校、教师的不断发展,特别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6、学科的人文性原则。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灵活性强,多角度命题,形式多样,有新颖感。
比如以往试卷的标题为“×年×学期××测试卷” ,呆板、单一,让人一看就产生沉重感、紧张感。
于是,我们可以把它改成低年级“数学乐园欢迎你”——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判断题”改成“请你来当小医生” ;把“选择题” 改成“猜猜我是谁”或“把每个小动物喜欢的数填在它们各自的圈里” ;把“连线题” 改成“看一看,连一连”或“请你帮它们找到家” ;把“应用题” 改成“学数学用数学” 。
一年级上册命题说明
![一年级上册命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7550215b52acfc789ebc9ad.png)
一年级上册命题说明A卷(100分)一.数与代数(70分)1.认识20以内的数;2.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3.认识物体的轻重、长短、大小、多少和高矮;4.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半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描述大约的时间5.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题型分析1、20以内数的认识写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组成参考题型:(1)看图写数(实物图、计数器、小棒)。
(2)按顺序填空。
(3)数与数(与式)大小的比较。
(4)数的组成,如:2个十是(),1个十5个一组成的数是()。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6)结合图按要求填写基数和序数。
2.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进位、退位加减法,连加连减。
参考题型:(1)直接写出得数。
(2)填空:9+( )=11 ( )-4=6 8=11-( )3.轻重、长短、大小、多少、高矮的比较参考题型:看图填空,并用符号判断。
4.认识钟面,能读整时、半时的时刻,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描述大约的时间参考题型:连线5.解决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数;求相差数参考题型:看图写算式:求总数、部分数、连减题。
根据图填空,并列算式:图文应用题二.空间与图形检测(16分)1.位置与顺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题型分析1.位置与顺序:能用前、后、上、下、左、右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参考题型:填空,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以观察者为标准来判断的填空)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会进行简单几何体的分类。
参考题型:连线三.统计与概率检测(14分)1.分类与比较;2.统计:(1)认识象形统计图与简单统计表,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能用图表表示整理结果;(2)根据数据解决问题:会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描述,会根据数据解决问题。
题型分析1、分类:连线,圈一圈,找一找2.统计:填补相应图表;填空(最多最少的量,求总数、相差数)。
小学数学一年级命题大赛 试卷说明
![小学数学一年级命题大赛 试卷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aecb33a0066f5335a81214c.png)
试卷说明
一、命题意图
本试卷命题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的要点。
试卷内容取材于书本和补充习题、我的数学等教辅资料,从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题目,略作修改,以综合考察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第一题考察学生的口算及计算100以内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能力;
第二题填空综合考察学生对本学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题考查学生的看图列式、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四题考察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能否正确画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第五题考察学生对“求被减数、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理解、掌握情况
第六题的实际应用考察学生在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理解、判断、正确解决的能力;
第七题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考察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较难题目的能力。
二、试卷结构
本试卷分为七大项,分别是计算、填空、看图列式、认识图形、填表、实际应用、思考。
各项所占比例为,计算题24%,填空题30%,看图列式4%,认识图形10%,填表6%,实际应用24%,思考题2%。
纵观全试卷,难易均衡分布,其中,简单的题目占了80%的比重,中等题目占13%的比重,较难题目占5%的比重,思考题占2%的比重。
试卷题型丰富多样,没有偏题、怪题,题量适中,保证学生在60分钟内完成试卷。
并留有一定时间回头检查。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1f39d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a.png)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小学数学试卷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合理设置试题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试卷命题的基本原则1.符合教育教学要求:数学试卷的命题应该贴近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题型组合:试题类型应该多样化,既有基础题目用于检测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包括能力题用于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难易适中:试卷中的题目难易度应该分散,既有简单题目让学生能够轻松得分,也有难一些的题目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
4.合理设置题量:试卷的总题量应该适中,不要过多或过少,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有足够的时间答题,避免出现时间不够导致的答题不全问题。
二、试卷命题的具体要求1.梳理教材重点:试题应该着重考查教材的重点内容,可以侧重于一些学习目标、难点和重点知识的考察。
2.结合实际:在设计题目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情境进行设置,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生活中。
3.注意题目连贯性:试卷应该合理设置题目之间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孤立的难题,让题目脉络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
4.注重启发性思考:试卷应该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解题中能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试卷命题的注意事项1.避免套题:在设计试卷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套题,以免学生过度依赖答题模式,降低解题思维。
2.审题清晰:试卷中的题目应该表述清晰明了,避免出现指令模糊或语义不清的情况,确保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3.题目完全独立:每个题目应该是完全独立的,无法通过前题或同类型题目推论出答案,保证每道题目的公正性。
4.时间掌控:要合理控制试卷的时间限制,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思考和答题,避免因时间不足导致答题质量受影响。
结语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要求和注意事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发展,合理设计试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命题意图及试卷说明
![命题意图及试卷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dd67496b84ae45c3a358cbe.png)
一年级数学命题意图……………………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精神,以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为根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为出发点,特命此题。
一、卷面设计,图文并茂,体现人文关怀。
本试卷摒弃了以往试卷生冷的面孔和生硬的题目要求,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将图画引入试卷,活泼生动.将传统的题目要求如:口算、填空、画图、看图列式等,变成了“细心算,就能算对!”“认真想,就能填对!”“动脑筋,就能画对!”“想办法,才能解决!”等,既是对学生提出的考试要求,同时也是一种考试指导.卷首语亲切自然,充满期待,让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卷尾语提醒学生检查,是一种学习态度的渗透。
设计首尾呼应,无一不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与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试卷亲密接触,对学生来说是种享受!二、卷面内容,覆盖全册,体现知能合一。
1、内容选择――力求全面且重点突出无论是数与代数领域――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写法,〉、<和=,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比较物体的轻重,钟面的认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求还剩多少的实际问题,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比较物体的长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认识,亦或统计与概率领域――简单统计,并对统计结果作初步分析,都做了一一考察.对于二十以内数的认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这两个教材重点,在分值和分量上都较大。
2、内容安排――力求综合且梯度分明对于这么多知识点,在小小的一张试卷上都能涵盖,并能让学生在短短的考试时间内轻松完成,是件不易之事,巧妙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试卷注意了各个领域知识交叉安排,各个部分内容的有机融合。
如:二1是口算与比大小的综合,二2是方位和数数的综合,三2是找规律和数数的综合,而最后一题则是认图形、数数、计算、比大小的综合。
口算对学生来说最容易相对单一,把它安排在第一项,学生能轻松做答,有缓解考试压力,要运用到几个知识点作答的题目放在最后,由易到难.二4两小题则要小朋友动动脑筋才能解决,使得一部分爱动脑筋的学生考起试来也觉得带劲,梯度分明。
【优质文档】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的命题说明
![【优质文档】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的命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c2bc7bfee06eff9aff80770.png)
小学毕业考试试题命制与解说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不是选拔考试,是对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数学情况的一种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
因此,我们的试题要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试卷形式新颖,集人文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为一体;(二)、满足差异性,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体现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四)、强调综合性;(五)、突出应用意识,体现时代特征;(六)、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七)、降低运算的复杂性、技巧性和熟练程度。
二、具体解说(一)、试卷形式新颖,集人文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为一体;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我出生于()年,这一年的2月()天,我的体重是(),我的身高是(),我卧室的面积是()。
据有关专家调查研究得知:90年代后出生的人智力发育较好,你也属于这个范畴,好好做题吧,加油!这道题不仅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以亲切感,而且形式上关心考生心理,人文意识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题目呈现的方式多样化,如文字、符号、图形、表格、情节、资料等,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
考试的机会也是学生学习的机会,因此在命题时注重了知识性。
例如: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截止2000年7月1日零时,我国人口已达到1295330000人,这个数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0XX年6月8日“金星凌日”是从13:12开始,到19:19结束,这一“百年不遇”的罕见天象从开始到结束共经历了()时()分。
判断题:从成语“九死一生”的字面意思可知:死的可能性为90%,生的可能性为10%。
这道题就很好的把语文中的成语渗透在考查学生百分数的意义之中,增添了试题的文化性。
(二)、满足差异性,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理念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试题说明
![试题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834defdf90f76c661371aea.png)
试题说明
本次试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适合新课标理念,难易程度适中,内容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2、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3、题目注重对学生双向思维的考核,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套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
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卷面看分这样几部分:
认识图形、20以内退位减、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等
2、趣味性强,贴近生活
《标准》认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本卷为学生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知识,设计的情
景、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比如给图形找规律接着画下去,从实物图中解决问题, 4.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书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4fcc5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3.png)
小学数学试卷命制说明书一、引言本说明书旨在指导小学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制作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小学数学试卷。
试卷设计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反映。
因此,合理的试卷设计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试卷结构建议1. 试卷总体结构•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填空题•第三部分:计算题•第四部分:解答题2. 难易程度安排•第一部分包括简单、基础性的选择题,可用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填空题涵盖各个知识点,适当添加一些较复杂的填空题,考察学生思维逻辑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计算题着重考核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设计一些较长或多步骤的计算题,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细致。
•第四部分解答题可以设计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题设计要点1. 知识点覆盖•试卷设计应覆盖教材中的各个重要知识点,避免过度突出或忽略某一部分内容。
•各题型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既要包含熟悉的基础内容,也要增加一些拓展性或创新性的题目,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2. 题目设置技巧•题目要简明清晰,不应存在歧义或误导性表述,以免影响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题目数量要适中,不宜设计过多或过少的题目,以保证试卷整体的合理长度和难易度分布。
3. 题型创新•试卷设计要注重题型创新,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实际问题解决题等新颖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试卷命制流程1. 明确出题目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试卷的命制目的,是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试题内容和数量•按照试卷结构和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试题内容和数量,确保各部分题目覆盖知识点全面、难易适中。
3. 试卷审定和修改•设计完成后,进行试卷审定和修改,检查题目的准确性、清晰性和难易度是否符合要求。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cd315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4.png)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卷内容合理、符合教学要求。
以下是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一、试卷命题的要求1.符合教学大纲:试卷内容应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涵盖相关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2.难易结合:试卷中应既有简单的基础题目,又要设置一定难度的拓展题目,以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
3.题目数量适中:试卷中的题目数量应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以保证考试时间的充分利用。
4.题目分类合理:试卷中的题目应按照不同知识点或能力要求进行分类,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练习。
5.题目形式多样:试卷中的题目形式应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注重应用能力:试卷中的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二、试卷命题的注意事项1.避免题意模糊:试卷中的题目应表述清晰,避免歧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
2.注意语言规范:试卷中的题目语言应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应使用生僻词汇或复杂句式。
3.避免陷阱设置:试卷中的题目应避免设置过多的陷阱选项,以免误导学生,影响他们的答题情绪。
4.综合考查:试卷中的题目应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宜只重复某一类型的题目。
5.考虑学生心理:试卷中的题目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设置过于难题或过于简单的题目,以保证学生的考试体验。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试卷的命题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合理设置题目难易度和数量,多样化题目形式,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避免题意模糊和陷阱设置,注意语言规范,综合考查学生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小学数学试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提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分析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分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d578d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f.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分析三篇【篇一】一、主要成绩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有15%的学生得了总分值,及格率和优秀率都相当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2.第一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比拟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
3.第二题填空题中的第一小题,看图填数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
第六小题是考查学生用凑十法来算题,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4.第八题看图列式是由两道加法题组成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比拟容易,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拟细心,答卷的时间也比拟充足。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马虎现象严重,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失分,一些非常简单的题,有些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
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是先计算再比拟数的大小,题目的难度大了一点儿,出现的错误就多了一些。
这主要是有的学生能力较差。
大题是把不是同类的圈起来,由于给出的图较小,印刷又不清晰,学生看不太清,圈错的特别多。
4.第四大题是看图数一数有几个长方体,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圆柱,有几个球。
学生数错长方体的特别多,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把又大又薄的桌面数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待培养。
5.第九题解决问题中的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由于印刷不清楚,学生看不清楚是几只蚂蚁、几个人,数数数错了,列式也就错了。
三、改良措施(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
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
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鼓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及分析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1c4000bb68a98271fefaee.png)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
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多数学生拿到数学试卷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测试,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情感.试卷结构:命题的设计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共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口算题、统计和解决问题等七大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试卷命题说明
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为命题依据。
命题范围:
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内容。
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
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多数学生拿到数学试卷时不再那么紧张,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完成测试,同时形成一定的数学情感.
试卷结构:
二|命题的设计: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数学在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共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口算题、统计和解决问题等七大题。
本次命题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填空题30分,选择题12分,判断题5分,口算题12分,比较大小8分,图形和统计题11分,应用和解决问题22分,总分100分。
三、考试形式:笔试。
四、考试时间:80分钟。
五、试卷满分值:100分
六、难易程度:
整卷难度适中基本比例为:7:2:1,即较容易的题占70%,中等难度题占20%,较难题占10%。
其中,计算技能部分占35%左右,解决问题占30%左右,概念占10%左右,数学基本素质及综合运用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