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转型发展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系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方案
(2014-201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以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优化专业结构,创新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全面提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学校毕业生更好的走向社会。
二、发展定位
坚持以工科学科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鸡西,面向黑龙江,服务区域机械、土木建筑行业发展,到2018年,将院系建设成为拥有4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人左右的综合实力在省内有较大影响一流的系院。
三、建设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规模适度扩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重
点学科与特色专业优势不断增强,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完善,专业集群效益逐步彰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实现师资队伍总量良性增长,素质普遍提高,结构全面优化,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七、主要建设目标
——优化专业结构,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本科专业发展到4个左右,建成2个特色专业群,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600人左右;
——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建设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1个、精品课程6-10门、教学团队1-2个、教学名师3-5名。
——立项3-5本创新教材,2-3本自编教材进入国家规划教材行列。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模式、“职业应用+专业分向研究型”培养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化师资队伍,每年引进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4人左右,使正式在编专业专任教师达到48人左右,每年外聘专家教授及教师16名左右,专业课生师比达到1:25。
专兼职实验教学师资达到260人左右。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力争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
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教师5人以上。
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度,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力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其中教授15人以上。
——实施人才工程,重点培养3名左右学科带头人、6名左右学术技术带头人、1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40名左右双师型教师。
三、建设内容和步骤
(一)学科建设
大力推进本科专业建设,统一规划建设重点学科和专业,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本科专业教育的开展。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指标,以用人单位评价、社会评价及毕业生自我评价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通过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订单”培养合作企业达到6个,“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达到40%。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行业的需要,创建本专业“工学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为
我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机械、模具、建筑、室内设计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和阶段性实习过程中,有意识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体验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职责、纪律等职业规范的作用和意义,增强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培养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意识。
(2)工学结合进程安排
充分利用专业与企业长期合作建立的良好关系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与省内主要企业广泛的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
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在学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得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让学生带着工作经验走上社会,让企业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选择自己满意的人才”。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系与企业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岗位,负责对实习学生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指导,保证实习学生的安全,安排好实习岗位。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等方面,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按优、良、中、
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学生实习考核不及格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记;考核合格者由学校企业共同发给工作经历证书。
(3)校企合作,教、学、做合一
以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为基础,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参与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企业录用优秀毕业生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作机制,通过对各专业的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原则设计课程体系和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①校企合作单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职业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以及就业方向,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由企业专家、专业教研室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企业制定并实施与专业培养方案配套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并派出部分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或者由技术专家承担学习领域中的教学任务。
②校企合作培训“双师素质”教师
与企业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环境条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势,将其作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基地,统筹制订培养规划,合理安排培训计划。
系制定专门的管理文件,使中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制度
化、规范化;对于到企业锻炼的教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并将其考核结果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③校企合作单位提供企业化育人环境
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构筑“校企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和“工学结合”的能力培养环境,按照“精练实用的教学与快捷有效的培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实行“双向互动”的管理方式,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营造企业化育人环境”。
生产实践环境校企合作单位是真正企业化的生产、实习基地。
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生产运营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依托,也是学校长期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行业办学所形成的传统。
教学实习环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形式,采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轮换工种实习与固定工种实习相结合,以固定工种实习为主”的实习模式,营造与企业生产零距离的实境育人环境。
职业素质训导环境工学结合专业技能培训的合作单位以其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传统和规范、科学的企业管理,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提供职业素质训导。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期间,直接在第一线顶岗训练,完成适量的生产定额和工作任务。
通过真实生产环境与企业氛围的感染和熏陶,加上职业岗位“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过硬的动手能力,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规则,初步养成“朴实、踏实、务实;能干、肯干、会干”的职业素质。
(4)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明确各专业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
对每个岗位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分解成岗位工作职责,如将车模具设计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分解成模具制件成型工艺性分析、确定模具结构设计方案、设计模具装配图及非标准零件图等工作职责,将模具制造岗位的职业工作过程分解成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分析、确定加工方案、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调试等工作职责。
在此基础上对每项工作职责进行分解,成为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再根据具体工作任务的特点和要求整合为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构建实践主导型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利用校内生产性、仿真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开展以典型项目和案例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活动。
通过与企业的联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校内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交替实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核心课程建设
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程,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
与省内外企业合作,重点建设5门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均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3门省级精品课程,引进开发2门企业课程。
以岗位技能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企业培训、学生就业、企业走访、“订单”培养班教学等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更新岗位所需知识点,从而优化核心课程。
贯彻工作过程导向思想,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典型项目来承载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的项目化设计。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核心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团队负责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项目设计、教学模式研讨、教材编写与选用、教学包开发、教学组织、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设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等。
3、教材建设
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系列教材。
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核心课程优质教材,促进以纸质教材为主,以电子、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为辅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1)力争在5年时间内,编写正式出版教材5部以上,自编实训(实习指导)教材3部以上,电子教材5部以上,多媒体教材4部以上。
争取1~2部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
(2)重点抓好重点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建设。
编写重点放在体现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特点的主干专业课程上。
(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应做到与理论教学相配合、与新的教学实践设备相适应、符合教学大纲的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建设要规范,而且具有创新性与综合性,同时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自编的实验课
教材要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整合,同时要保持实验课教材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的同步发展。
(4)加大和推广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CAI)的教材建设力度。
电子教材要与纸质教材同时规划、协调发展。
电子教材建设要重点做好三件事:①全面展开制作电子教案的工作,大力推广使用电子教案,最终普及电子教案。
②抓紧CAI课件的建设,要开发与引进相结合;自制的CAI课件要规划好选题。
③研究开发网络课程,建立电子书库和电子试题库。
(5)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工作。
突出重点,提高质量,选用包括国家级重点教材、省级优秀教材及规划教材。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尽量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使用自编教材的比例达到10%。
(6)加强新增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我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新增专业的教材选用与编写工作要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在借鉴外校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慎重编选。
(7)建立健全教材评价体系。
对进入课堂的教材要进行跟踪调查,在学生中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团队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以专业带头人建设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为支撑,以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为主线,以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服务地方,确保专业与产业对接,建设一支由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到2018年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2人,培养或从企业引进7名高水平的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其中专业课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到55%以上;4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到80%;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保持在37岁左右;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平均年龄稳定在42岁左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1、专业带头人建设
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2人,其中从企业引进1名专家为学科带头人,同时,按照学校学科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在现有专业教师中选拔1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优先安排他们到国内外访问、研修、考察,培养其学术交流能力和专业开发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行业交流、各类科研和技术服务,培育创新能力;安排到国外知名院校或国家汽车重点实训基地学习,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科研能力。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教学业务比武和实践技能练兵,使青年教师迅速成为教学业务骨干。
选拔5位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双师素质。
并通过派遣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国内外高职教育理论的培训、研讨和学术交流,主持或参与教改
课题,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和技术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青年教师进校后,一是有计划地派送到校企合作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二是改革教师聘任制度,教师上岗不但要有教师资格证,还必须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引进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使他们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确保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建立30人的兼职教师库,从企业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任兼职教师,加大在生产第一线聘用教师力度,满足顶岗实习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教学要求。
(三)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专业特点和机械、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建设高水平、高质量、贴近生产实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内实训基地。
(1)进一步完善、充实现有建筑机械加工中心、金工实验室、机械设计理训室等15个专业实训实验室。
(第一、二、三年完成,投资60万元)
(2)与企业合作建设新建一批新的实训实验室。
如:建筑结构实验室、测量实训室、绘图室、建筑材料理训室、建筑工程预算、施工质量检查、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内业资料管理等软件理训室、室内设计工程实训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等。
(第二-三年完成,投资100万元)
(3)组建多功能电化教学教室和理训一体化教室,并购进一批专业教学光盘和软件,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实教学手段(第一、二、三、四、五年完成,投资25万元)。
确保生产性实训项目达85%以上。
按照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施全方位工学结合,走校企合作之路,加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形成“专业、产业、教学”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环境。
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校企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条件和物质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培训企业上岗员工,同时为企业产品开发、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服务。
在稳定本专业现有15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强化专业与产业对接,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机械加工、工程技术、室内装潢等企业为主要目标,重点建设6个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总数达到21个,
其中人才技术紧密合作型的基地稳定在10个左右,每年可接纳顶岗实习毕业生300人。
(四)人才培养评价
建立本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评价体系,强调以社会监控为手段,社会参与评价的方式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形成学校、工学结合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行业团体和能力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的评价改革
通过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本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由企业行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其进行评价、论证,制定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基本要求等相关教学文件和相关考核标准作为人才培养过程评价的基础。
同时由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每年修订一次。
2、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改革
建立各专业教学督导和评估体系,由系督导机构、系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专业教研室根据本专业的相关教学文件和相关考核标准对培养过程进行控制与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的考核标准,根据教育厅下发文件执行;专业学习领域的考核按照该学习领域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考核;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由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评定。
3、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改革
人才培养效果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评价等指标进行评价。
毕业生必须获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双证制),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称职率达到90%以上。
(五)科学研究
以发展本科教育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科研并重的科学发展观,以激励机制为手段,以省级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建设为科研发展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指针,确定适宜的科研发展目标,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转轨。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5项以上,市级项目10项以上;出版专著、教材5-10部, 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0篇,被《SCI》和《EI》摘录的论文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10篇。
1、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
建立我系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各专业学术委员会,对系里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并根据学校的科研工作的相关规定,建立我系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为“十二五”科研计划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2、目标到位、责任到人,以评促建,与绩效工资的考核接轨,确保“十二五”科研目标的完成和实现。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科研潜力,年终绩效工资考核,按每位教师完成科研工作量的多少进行量化,确保科研任务的完成。
在科研工作中形成以老代新,新教师边学边干,提高研究的水平、质量,提高研究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3、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开发。
开展专题理论学习、研讨活动,注重系内专业交流,提高教师的学科理论水平;与周边机械企业、建筑工地、装饰行业进行企业交流与项目开发。
4、积极促进科研成果为教学服务和社会服务
积极推广使用已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使之为教学服务,推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根据学科优势面向社会,开展社会咨询服务,特别是室内装修污染检测与防治,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利用我系专业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主动为企业提供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地方专业人才和企业技术服务的需求,面向企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积极开展社会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积极承担生产项目,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服务;加强对区域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支援,使被支持学校在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显著进步。
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发挥重点建设专业引领、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