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考试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气团和锋
重点一气团的形成条件(包括了下垫面和环流条件),为什么是反气旋有利于气团的形成;一气团的概念
气团——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块。
二气团形成的条件
1源地条件
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Flat and uniform composition, 如冰雪覆盖的陆地、广阔的洋面以及广阔的沙漠等。
2 环流条件
能使大范围空气停留较长时间的环流条件。通常为移动缓慢且有辐散环流的巨大的反气旋。
三为什么气团跟反气旋联系在一起?
1反气旋规模大,移动慢;
2反气旋对应着辐散气流,使到气象要素趋于平均。
重点二锋面温度场,气压场和风场的特征;
一、锋的概念和分类
锋——两个不同性质气团之间的过度层称为锋。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向,锋和分为: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
二温度场特征
1 锋区内的水平温度梯度大:同一气团:10C/100km,锋区:5~100C/100km
在天气图中表现为密集的等温线
2 冷(暖)平流明显
空气的温度平流——空气平流运动传热过程引起局地气温变化称为温度平流。
冷锋——对应高空冷平流;暖锋——对应高空暖平流;静止锋——温度平流相对较弱錮囚锋在等压面图上反应的是有暖舌,暖湿位于地面錮囚锋的前方,则为暖式錮囚锋;后方则为冷式;
3位温特征
在锋区内等位温线密集,且与锋面近于平行(锋面近似于物质面,空气质点沿锋面上下滑动,在干绝热条件下,位温守恒)。
三气压场特征
等压线穿越锋面产生折角,折角指向高压区,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呈气旋式弯曲,即锋区处于低压槽之中。
四变压场特征
1暖锋锋前出现三小时负变压,锋后气压变化不大;
2冷锋锋前气压变化不大,锋后为三小时正变压;
3錮囚锋锋前为负变压,后多为正变压。
五风场特征
1水平分布特征——气旋式切变;
2垂直分布特征——冷锋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暖锋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
重点三影响锋面天气的主要因素
一锋面附近的垂直运动
1锋面的抬升作用;
2摩擦辐合作用:锋面处于低气压区,摩擦作用会在这些区域产生辐合从而导致上升运动(槽越深,下垫面越粗糙,则上升运动越强);
3高空槽的辐合辐散、涡度平流以及温度平流作用
高空槽前:辐散,正涡度平流,暖平流三个因素均会导致上升运动
二水汽和层结稳定度
锋面附近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主要取决于暖空气的水汽含量以及层结稳定度
·水汽含量多且层结稳定→层状云和连续性降水
·水汽含量多且层结不稳定→积状云和对流性降水
·水汽含量少,无降水
重点四锋生和锋消的因子
一、锋生、锋消的概念
锋生——新锋面的生成或已有的锋面的强度的加强过程
锋消——已有锋强度的减弱、消失过程
二影响锋生和锋消的因素
1、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辐合导致锋生,辐散导致锋消;
三种常见的锋生场:(a)低槽冷锋锋生;(b)低槽暖锋锋生;(c)鞍型场冷锋锋生(最有利于锋生的水平变形场);
2 垂直运动:层结稳定:①上升运动——锋消;②下层运动——锋生;层结不稳定情况相反;
3 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冷空气冷却和暖空气加热有利于锋生;暖空气冷却和冷空气加热有利于锋消。
三锋生与锋消的天气形势与气象要素变化
1 锋生的天气形势:天气形势有利于新的冷空气补充,表现为西风带槽线的东移加深,冷平流加强等,地面气压上升。天气变化表现为云增多,雨区发展、扩大等。
2 锋消的天气形势:天气形势不利于新的冷空气补充,表现为西风带槽线减弱,冷暖平流减弱甚至消失等。天气变化表现为云减少,雨区减弱消失。
第二章温带气旋和反气旋
重点一气旋和反气旋的空间结构
一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
1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涡旋。在北半球,空气左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气压场上气旋又称低气压。
二分类
1温带气旋包括: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2温带反气旋包括: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三空间结构
1深厚系统:暖高压、冷涡;
2浅薄系统:冷高压、热低压;
3气旋的散度分布是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反气旋的散度分布是低层辐散高层辐合(气旋出现上升运动,反气旋内出现下沉活动)。
重点二锋面气旋
一生命史
1波动阶段:在气旋发生前,高纬为东风,低纬为西风。开始出现波动时,冷空气向南侵袭,暖空气向北扩展,出现冷暖锋面及降水。地面出现低压中心,有时有一根闭合的等压线。该阶段移速较快,每天可移动十几个经距。
2发展阶段:波动振幅增加,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增加,地面图上闭合等压线增多。移速略减为每天十个经距左右。
3锢囚阶段:冷暖锋面相遇,出现锢囚。由于锋面抬升增强,降水进一步加强且范围增大。冷空气被抬离地面,地面出现冷涡。随着锢囚加深,冷涡越来越深厚。该阶段移速大大减慢。4消亡阶段:气旋逐渐与锋面脱离,形成冷涡。受摩擦作用影响,气旋慢慢填塞消亡。
二各阶段特征
1 波动阶段高空锋区也呈波动状,温度槽落后与高度槽,地面气旋位于高空槽前。槽前温度平流使地面气旋前部减压,槽后冷平流使地面气旋后部加压。同时槽前正涡度平流使地面气旋中心减压。这样地面气旋便一边前移一边加深。另外,高空高空槽在冷平流作用下加深。此时摩擦作用很小
2 发展阶段高空槽不断加深,温度槽仍落后与高度槽,不过两者有所接近。地面气旋仍位于高空槽前。次阶段的热力因子、涡度因子配置与前一阶段差别不大。气旋继续发展并前移。该阶段地面摩擦因子作用加大。
3 锢囚阶段高空槽不断加深,出现闭合中心。高空低值中心和冷中心接近。地面气旋发展到最强盛阶段,开始出现锢囚,冷空气入侵气旋南部。由于闭合中心的出现,涡度平流减弱,并且因为温压场进一步靠拢使温度平流也有所减弱。此时,地面摩擦作用成为重要因子。地面气旋不再继续加深。
4 消亡阶段高空温压场完全重合,气旋成为深厚的冷低压,锋面移至气旋外围,赖以发展的斜压因子消失,地面摩擦辐合使气旋消亡。
第三章大气环流
重点一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因子
一太阳辐射
1 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的基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
2 从长期作用来看,地表是热源,大气是热汇;热带是热源,高纬和极地是热汇。
二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