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志
(完整)增城市志
增城市志第二节姓氏一、姓氏人口在历史上,增城多数姓氏均先后从中原辗转迁入。
民国十年版《增城县志》载,全县有127个姓氏.建国后,北方人迁入逐步增多,1990年姓氏为244个。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北人南迁者众,在增城定居人数日益增多,姓氏也随着大量增加。
2005年,全市有676个姓,(单姓660个,复姓16个),与1990年相比,增加432个姓。
2005年,全市各个姓氏人口概况如下:人口1万以上姓氏有:陈(6。
72万)、刘(5.76万)、黄(4.2万)、张(3.82万)、吴(3。
01万)、何(2.97万)、李(2。
83万)、姚(2。
35万)、王(2.19万)、罗(2.16万)、钟(2.08万)、赖(2。
06万)、郭(1.9万)、梁(1。
6万)、朱(1。
58万)、潘(1。
39万)、林(1.28万)、周(1.25万)、曾(1.21万)、谢(1。
14万)、温(1。
12万)、卢(1.09万)、叶(1。
07万)、单(1.04万)。
上述姓氏人口占全市人口68.95%,为增城24个大姓。
人口1万以下至1千的姓氏有:阮(0.88万)、廖(0.88万)、邓(0。
83万)、黎(0.8万)、列(0。
8万)、徐(0.79万)、杨(0。
69万)、汤(0.68万)、江(0.68万)、郑(0.66万)、石(0。
64万)、湛(0.63万)、赵(0.6万)、冯(0。
58万)、毛(0。
56万)、蒋(0.47万)、邱(0。
46万)、蔡(0.46万)、袁(0.45万)、马(0。
42万)、尹(0.4万)、胡(0.39万)、邹(0。
39)、关(0。
38万)、沈(0.34万)、伍(0。
33万)、彭(0.32万)、莫(0。
32万)、萧(0。
32)、魏(0.32)、宋(0。
26万)、苏(0.26万)、龙(0。
26万)、余(0。
26万)、谭(0.25万)、蓝(0.24万)、董(0。
23万)、顾(0.22万)、高(0。
21万)、肖(0。
21万)、曹(0.19万)、古(0。
《东源县志(1979--2004)》通过终审
大 事记 、专志二 十 四篇 、附录 、索 引 、编后 记等 约 18 字 ,其 中地 图5 、照片4 0 。 3万 张 8张
( 邓庭 雄 )
《 源县志 (9 9 2 0 ) 东 17 0 4 ) )通过终 审
2 1 年 1 月2 0 1 2 9日 ,河 源市 地 方 志 书 审查 委 员会 在 市 区 召开 了 《 源县 志 ( 9 9 2 0 ) 终 审会 议 。 东 17 - 0 4 》 河源 市政 府 副秘 书长 钟伟 敏 以及河 源 市地 方志 书 审查 委员会 成 员 ,东源 县 委常 委 、宣传部 长 黄锦 文及 省政 府地 方 志办前 副 主任 侯月 祥 出席 , 《 东源 县志 》 编辑部 人 员共3 多人参 加 了会议 。会议 由市 地方 志办 公室 O
人 情 归人 情 ,数 目要 分 明。
清 明阴 ,雨水 唔 离坎 。 南晴北 落是 春天 。
3 、农 事 谚语
屋要常住 ,镬要常煮。 刀唔磨生锈 ,水唔流发臭。
耕 田要好 犁 ,把 家要 好妻 。 好 吃懒做 工 ,唔死 一 世 冬 ,好过用粪壅。 耕 田唔养猪 ,等于秀才唔读书。
耕 田要 粪 ,做 官 要 印。 早造 靠 头驳 ,晚造 靠尾 阵 。 水 打 禾花 ,惨 过抄 家 。 ( 作者 单位 :江 门市 志办 )
雨打 春 牛皮 ,有 一 百 日微 ( 。 雨)
阳春 百 日寒 。
南 风入 大寒 ,冷 死早 禾秧 。
《 江市志》 (9 9 2 0 )通过终审 廉 17 - 0 5
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
WESTERN RESOURCES2021广东省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地形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
区内水系有东江及其支流新丰江等,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种类型。
地层岩性主要为沉积碎屑岩类、碳酸盐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变质岩类和松散岩类。
大地构造位于佛冈—新丰江纬向构造带与华夏系河源大断裂构造带的复合地段。
区内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明显受控于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构造以及岩性特征等,同时还明显受控于人类工程活动以及降水气候等。
地质灾害区域对防治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意义重大[1]。
本文通过不同的因素考虑,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分别对不同分区内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治理奠定了基础。
1.分区方法本次分区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对广东省东源县境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定性评价[2]。
“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易发)指数法”的应用流程包括:(1)单元网格划分。
将广东省东源县的行政区划采用栅格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网格剖分,每个子单元的长宽为2km×2km。
(2)计算方法。
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为:Zf=Z q·r1+Z x·r2(式1)式1中:Z f为各单元格的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Z q 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1为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6;Z x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r2为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权值,取值0.4。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图1)。
根据各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利用MAPGIS软件功能,采用Kring泛克立格网格化方法生成平面等值线图(图2),为易发区的划分提供定量依据。
图1广东省东源县2Km×2Km单元格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数值图图2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指数平面等值线图广东省东源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评价关维核工业河源工程勘察院河源517000摘要:本文以东源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基础,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将地质灾害密度相同,发育条件相近,易发和危险程度相似或接近的区域划分为同一区块。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朝明同志到驻点村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_ 。
il 息 台
l l
社监 全国供销合作总 事会刘环祥主任来粤调研
9 1 月 8日至 2 2日,全国供销 合作 总社监事 会主任刘 环
祥 志 率领 调研组 一 一行 人 ,在广 东 省供 销合 作联 社党 组
刘环祥 主任充分肯定 了我 省供销合 作社 系统建设农产 品
发市场、以及 中山市、恩 市供销合作社正在筹建中的农
产 品批 发 市 场 , 就 农产 品批 发 市 场 建 设 情 况 进 行 专 题 调 研 , 与当 地党 政 领 导进 行 了 I 交 流 。主 要 是 围绕 落 实 作 二 《 产 品 批 发 交 易 市场 建设 规 划 方 案 》 为组 建 农 产 品批 农 , 发 市场 控股 公司 、发 掘 高 级经 营 管 理人 才 等 做准 备 。
0
■
薯
蠹 ¨
…曩 |
l l l
毒 0
毫
¨ ∞ ¨
- 薯 、 - -
㈡ 曩
一 一臻 曩
羔
” 。
曩
曩 疆
一
董
一。 薯。
l_ 一 一舞 麓 曩; 臻誓囊 碧 蠢囊 曩 蔫 譬 蠢 臻
广东合作经济 0 年第 5 2 8 0 期 _
新农 村 贡献 更大 力量 。随后 ,省 农 资公 司对 村委 会进 行 了
这 有助 于壮 大村 集 体经 济 ,表 省 供销 合作 联社 将 在力所 能及 的范 围 内给 予 支 持 。紧 接 着 ,李 主 又 视 察 了被 洪 水 冲 垮 的陂 头 ,得 知 村 里 水 利 基础 设 施缺 乏 , 严 重 影 响 群众 的农 业 生产 ,立 即指 示驻 村工 作组 要尽 快将 陂 头建 设 纳入 工作 议 程 ,切 实解 决 “ 溉 难 ” 的问题 。随后 , 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报告时间:
2023-02-16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同比增长:42.1%
中标率
100.0%
同比增长:10.5%
中标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272.0
同比增长:107.2%
平均下浮率
2.4%
同比增长:100.0%
注:平均下浮率是指,项目下浮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下浮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业绩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东源县农业农村局
65.0
关于江门市委农办(江门市农业农
TOP9 村局)2022 年度乡村振兴软科学研 江门市委农办
64.0
究项目公开采购评审结果的公示
关于【阳春市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园 阳 春 市 农 业 试 验 场
TOP10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服务】 (阳春市春砂仁试验
63.0
中选结果的公告
场)
目中标(成交)公告
公室
78.0
5
《广东省全面小康志》编纂课题服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前言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是一个世界级的古代建筑,无数游客争相前往。
东源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I’mgoingtostudycomputerscience单
2.写作提纲
【范文点评]
My New Year's Resolutions ①以it's a time
①New Year is coming soon to make
and it's a time to make resolutions. ion is about my 直奔主题, 简洁明
resolution and it has to do with my ③变化句式表达,
physical health. Swimming is a good 用 plan to make
way to exercise. I'm going to take up a resolution, 使
swimming.
句)
with so many
Shanghai is a big city ____________people.
【结尾句] 1.I think I can improve myself if I keep those resolutions.我想只要我坚持那些决心, 我就能使自己 得到提高。 2.I hope we enjoy our hobbies and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我希望我们能享受我们的爱好, 我们 的梦想也能实现。
4.He is __________his speech for the meeting
preparing tomorrow.
caused
5.The car increase _______a lot of trouble for our
traffic.
(二)用适当的介词或副词完成句子。
6.Please write ______my new mobile phone number. down
广东省二轮市县区志出版104部
作者: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作者机构: 不详出版物刊名: 中国地方志年鉴页码: 63-64页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主题词: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出版;广州市天河区;《清远市志》;深圳市南山区;县区;《廉江市志》摘要:至12月,广东省共出版二轮市、县、区志104部,分别为《广州市志》《广州市越秀区志》《广州市东山区志》《广州市荔湾区志》《广州市芳村区志》《广州市海珠区志》《广州市白云区志》《广州市天河区志》《广州市黄埔区志》《番禺市志》《花都市志》《从化市志》《增城市志》《深圳市志·政党政权卷》《深圳市志·法制政务卷》《深圳市志·经济管理卷》《深圳市志·第一二产业卷》《深圳市志·第三产业卷》《深圳市志·教科文卫卷》《深圳市盐田区志》《深圳市宝安区志》《深圳市龙岗区志》《深圳市南山区志》《深圳市福田区志》《深圳市罗湖区志》《珠海市香洲区志》《斗门县志》《澄海市志》《潮阳市志》《南澳县志》《佛山市志》《佛山市城区志》《佛山市石湾区志》《南海市志》《高明市志》《韶关市志》《韶关市武江区志》《韶关市浈江北江区志》《曲江县志》《乐昌市志》《南雄市志》《仁化县志》《始兴县志》《翁源县志》《乳源瑶族自治县志》《新丰县志》《河源市志》《河源市源城区志》《东源县志》《连平县志》《龙川县志》《梅州市志》《梅州市梅江区志》《兴宁市志》《梅县志》《平远县志》《蕉岭县志》《大埔县志》《丰顺县志》《五华县志》《惠州市惠城区志》《博罗县志》《龙门县志》《汕尾市志》《汕尾市城区志》《海丰县志》《中山市志》《江门市志》《江门市江海区志》《江门市蓬江区志》《恩平市志》《台山市志》《阳江市志》《阳东县志》《湛江市志》《湛江市霞山区志》《湛江市赤坎区志》《湛江市坡头区志》《廉江市志》《信宜市志》《肇庆市端州区志》《肇庆市鼎湖区志》《广宁县志》《德庆县志》《怀集县志》《清远市志》《清远市清城区志》《清新县志》《连州市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连南瑶族自治县志》《潮州市湘桥区志》《潮安县志》《饶平县志》《普宁市志》《揭西县志》《揭东县志》《惠来县志》《云浮市志》《云浮市云城区志》《罗定市志》《新兴县志》《郁南县志》《云安县志》。
名著阅读经典《水浒传》(59张PPT)(最新版推荐下载)
姓名:李逵
绰号:黑旋风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
直爽率真。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人物简介:长相黝黑粗鲁,一生憨直,善使两把大斧。
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 发配江州,吴用活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
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
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
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
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
姓名:林冲
绰号:豹子头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
雪夜上梁山
人物简介:东京人。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
宋代说书伎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 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 (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 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 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 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 系统连贯的整体。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 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 《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 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 28,杂剧中李逵 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 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 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而不是 历史小说)
东源县城市总体规划
东源县城市总体规划东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一、规划范围东源县县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西至东源县与河源市区交界处,东至义合镇苏家围风景区,南至梧桐山山脉,北至桂山山脉,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全县综合实力进入山区县前列,成为环珠三角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形成完善的特色产业体系,建成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宜居、宜业、宜商、宜休闲”的滨江园林城市。
四、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依托粤赣高速、长深高速(梅河高速)、汕湛高速和205国道,形成“两主两副”的城镇发展轴。
1.两条发展主轴:沿粤赣高速和梅河高速,形成两条城镇发展主轴。
引导县域人口和产业向两条城镇发展轴集聚。
优先在两条主轴沿线安排城市用地和产业用地。
2.两条发展副轴:沿205国道和汕湛高速,形成两条城镇发展副轴。
支持沿线城镇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安排重大项目落户。
五、发展定位1.环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承接地2.粤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3.河源市中心城区副中心4.客家山区滨水园林城市六、发展规模到2030年,县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县域人口约66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4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8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七、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格局遵循集约集聚、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绿色低碳的发展思路,引导城市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优化集聚,对部分已建成地区进行功能置换,形成“三片”、“十区”、“六组团”的发展格局。
1.形成三大发展片。
(1)东部生态旅游发展片。
梅河高速和东环高速路以东片区,拥有热水温泉、东江源度假村、东江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和旅游资源。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功能,禁止新增工业开发,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
(2)中部特色产业发展片。
研修日志数为零
东源县领导
张新发-副县长-负责城建、国土、工交、招商引资工作。分管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新城管委办、规划局、拆迁办、房管局、城监大队、公用事业局、城建开发总公司、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土地储备中心、经济贸易局、交通局、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工业开发区管委会、行政服务中心、公路局、地方公路局、水运局、供电局、邮政局、电信局、广东移动东源分公司、中国联通东源分公司、公路发展总公司。
刘立威-常务副主任-协助主任主持县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分管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
陈奕象-副主任-分管法制工作委员会,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总工会工作
李添鸿-副主任-分管协管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和教科文卫侨工作委员会工作
蓝振利-副主任-分管农村农业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侨工作委员会和信访工作
肖 茂-副主任-分管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作委员会和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工作
东源县政府
姓名 职务 分工
何广延-县委副书记、县长-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钟志坚-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协助县长主持县政府日常工作,负责财贸工作,分管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审计局、烟草专卖局、食盐专卖局、金融保险部门、政府办、应急办、人事局、法制局、监察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机关事务局、接待科、外事侨务局(侨联)、集贸市场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工作,民营经济工作。
肖伟忠-副书记-协助书记负责县纪委日常工作,分管办公室、综合室、党廉室、调研宣教室、审理室。
东源县县委
姓名 职务 分工
叶少军-县委书记-主持县委全面工作。
《广东地方志纪事》条目及撰写分工(修订)
《广东地方志纪事》条目及撰写分工(修订)说明:1.本方案中所列条目的编写要求,除有特别说明之外,请对照已发的《〈广东地方志纪事〉编写方案》执行。
2.各部分及条目后括注撰稿者或组织撰稿者。
凡例照片(信息处;黄江裕,陈宏亮;各市提交大事纪略内容条目时,应同时提交照片)总述(新中国成立前:陈泽泓;新中国成立后:侯月祥)大事记(新中国成立前:王涛;新中国成立后:侯月祥)大事纪略上卷(事物发端—1949年)修志历程篇(王涛)元代及以前的广东修志明代广东修志清代广东修志民国广东修志广东通志馆潮州修志馆(潮州市)志书篇(编写方案原要求对有代表性的府、县志列条目,现改为在府、县志编纂条中,也重点介绍有代表性志书即可)1一、通志编纂(田亮)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嘉靖《广东通志》万历《粤大记》康熙《广东通志》雍正《广东通志》道光《广东通志》民国《续广东通志(稿)》民国《广东通志(稿)》二、府志编纂(各相关市,记述历代府志编纂及存志概况)广州府志(广州)潮州府志(潮州)惠州府志(惠州)韶州府志(韶关)肇庆府志(肇庆)高州府志(茂名)雷州府志(湛江)三、县志编纂(各相关市县区,记述历代县志编纂及留存概况)南海县志番禺县志顺德县志东莞县志从化县志龙门县志增城县志新会县志香山县(中山县)志三水县志新宁县(台山县)志赤溪厅志新安县(宝安县)志清远县志花县志佛冈县志海阳县志潮阳县志揭阳县志饶平县志惠来县志大埔县志澄海县志普宁县志丰顺县志南澳县志梅县(嘉应州)志兴宁县志长乐县(五华县)志平远县志镇宁县(蕉岭县)志2归善县(惠阳县)志博罗县志长宁县(新丰县)志永安县(紫金县)志海丰县志陆丰县志龙川县志连平州(连平县)志河源县志和平县志曲江县志乐昌县志仁化县乳源县志翁源县志英德县志南雄府志保昌县志始兴县志连州志阳山县志连山县志高要县志四会县志新兴县志阳春县志阳江县志高明县志恩平县志广宁县志开平县志鹤山县志德庆州志怀集县志封川县志开建县志罗定州志云浮县(东安)志郁南县(西宁)志茂名县(高州县)志电白县志信宜县志化州志吴川县志梅菉(吴川县)志石城(廉江县)志遂溪县志徐闻县志海康县志四、乡志专志选介(陈静、相关市县区志办)东汉:《南裔异物志》晋:《南方草木状》3南北朝:《南越志》唐:《岭表录异》宋:《岭外代答》明:万历《岭海名胜记》万历《粤剑编》万历《厓山志》(陈泽泓)万历《东里志》(饶平)嘉靖《广州人物传》嘉靖《潮中杂纪》(潮州)清:顺治《南海九江乡志》(佛山南海区)康熙《粤秀书院志》(广州越秀区)康熙《广东新语》康熙《鼎湖山志》(肇庆端州区)雍正《岭海见闻》乾隆《广东水道通考》乾隆《南越笔记》乾隆《粤东闻见录》乾隆《西樵志》(佛山南海区)乾隆《光孝寺志》(广州市)乾隆《端溪砚志》(肇庆端州区)嘉庆《三水龙川海阳潮阳花县风俗志》嘉庆《羊城古钞》(广州市)道光《岭南荔枝谱》道光《佛山忠义乡志》(佛山市)道光《粤海关志》(广州市)道光《韩江闻见录》(潮州市)同治《广东图说》同治《应元书院志略》(广州越秀区)光绪《波罗外记》(广州市)光绪《粤屑》光绪《华峰山志》(广州增城区)光绪《广东海图说》光绪《广东考古辑要》(陈泽泓)光绪《学海堂志》(广州市)光绪《南海乡土志》(佛山南海区)光绪《新会乡土志》(江门市)光绪《高要乡土志》(肇庆高要市)光绪《新兴乡土志》(新兴县)光绪《兴宁乡土志》(兴宁市)光绪《嘉应乡土志》(梅州市)光绪《德庆乡土历史志》(德庆县)光绪《楚庭裨珠录》光绪《端溪书院志》(肇庆端州区)民国:《广州城坊志》(广州市)《惠州西湖志》(惠州惠城区)《香山乡土志》(中山市)《潮州艺文志》(潮州市)《番禺河南小志》(广州市)《罗浮山志》(博罗县)《潮州三山志》(潮州市)《星岩今志》(肇庆端州区)《番禺末业志》《番禺县古坝乡志》(广州番禺区)《阴那山志》(梅州市)《广东抗战人物志》4年鉴篇(林子雄)概述《广东年鉴》《广东经济年鉴》《广东经济年鉴续编》《广东商业年鉴》《商事年鉴》《广东省民政统计年鉴》《广州年鉴》《广州卫生年鉴》名家篇(陈泽泓)概述杨孚王中行陈大震祝允明黄佐林大春王天性(汕头澄海区)郭棐王学曾李待问(佛山南海区)叶春及黎民表郭之奇屈大均蓝鼎元凌鱼张维屏黄培芳何梦瑶黄登瀛(肇庆端州区)陈昌齐吴兰修梁廷枏刘彬华梁騉(怀集县)阮元曾钊谢兰生黄香铁陈灃吴荣光(佛山南海区)温训吴道镕欧樾华邹伯奇谭莹史澄陈兰彬温仲和陈伯陶梁鼎芬赖际颐5桂坫温廷敬朱汝珍黄佛颐邬庆时张友仁陈梅湖邹鲁饶宗颐梁启超的方志理论下卷(1949—2014年)修志历程篇一、新方志编修概况(侯月祥)广东省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志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新方志工作的第一份文件广东省首轮新方志编修广东省二轮新方志编修二、重要会议全省第一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全省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全省第三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全省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全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全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会议(田亮)省地方志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田亮)全省城区志编修工作研讨会(吕汉光)全省市(地)修志工作会议(侯月祥)第一期志书总纂业务研讨会(侯月祥)粤琼《广东省志》篇目总体设计研讨会(侯月祥、王涛)广东牵头召开首次南方部分省(区)修志工作协调会(侯月祥)广东省地方志工作座谈会(省志处)1989年中国县镇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工作现场会(江门市)6全省首次志稿评议现场会(吕汉光)全省第二次志稿评议现场会(吕汉光)广东省《佛山市志》(稿)评议现场会(吕汉光)全省用志工作现场会(陈松文)广东省地方志与文化大省建设研讨会(王涛)广东省地方志信息化工作会议(梁芝铭)新建地级市修志研讨会(吕汉光)广东省新方志编修20周年纪念大会(田亮)全省依法修志工作暨2009年地方志工作电话会议(田亮)首次全省年鉴工作会议(许之标)全省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会议(王洁娟)全省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会议(王洁娟)《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会议(王涛)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第54、60次会议(幸英鸾)三、工作机构(省志办各相关处、相关市县区,各市县区相关机构目前规范名称,近期行政区域有变化的县区机构概况条目由市志办组织撰写)广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幸英鸾)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幸英鸾)《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幸英鸾)历任《广东省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幸英鸾)分管省地方志工作历任省领导(幸英鸾)《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王涛)《广东省志》审查委员会历任正副主任、委员名录表(陈雪琼)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幸英鸾)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历任正副主任、委员名录表(陈雪琼)《当代中国的广东》编纂委员会(王涛)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田亮)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刘凤霞)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7珠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史志办公室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汕尾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阳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肇庆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史志办公室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揭阳市史志办公室云浮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海珠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天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白云区地方志办公室(区档案局史志编研科)广州市黄埔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花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南沙区地方志办公室8广州市萝岗区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从化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增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福田区史志办公室深圳市罗湖区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盐田区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南山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史志办公室深圳市龙岗区史志办公室珠海市香洲区地方志办公室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汕头市金平区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龙湖区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澄海区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濠江区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潮阳区地方志办公室汕头市潮南区地方志办公室南澳县史志办公室佛山市顺德区地方志办公室佛山市禅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佛山市高明区地方志办公室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浈江区史志办公室韶关市武江区史志办公室韶关市曲江区史志办公室9乐昌市地方志办公室南雄市史志办公室仁化县史志办公室始兴县史志办公室翁源县史志办公室新丰县史志办公室乳源瑶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河源市源城区地方志办公室东源县地方志办公室和平县地方志办公室龙川县地方志办公室紫金县地方志办公室连平县地方志办公室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兴宁市地方志办公室梅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平远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蕉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丰顺县史志办公室五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惠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博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龙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汕尾市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0陆丰市地方志办公室海丰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陆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门市蓬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门市江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台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局方志股)开平市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地方志股)鹤山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地方志股)恩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阳江市江城区地方志办公室阳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阳西县地方志办公室阳东县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赤坎区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霞山区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麻章区地方志办公室湛江市坡头区地方志办公室雷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廉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吴川市地方志办公室遂溪县地方志办公室徐闻县地方志办公室茂名市茂南区党史地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信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电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肇庆市端州区史志办公室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四会市党史方志办公室高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德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封开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怀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肇庆市高新区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清城区地方志办公室清远市清新区史志办公室英德市史志办公室连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佛冈县史志办公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史志办公室连南瑶族自自治县史志办公室阳山县史志办公室潮州市湘桥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潮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潮州市枫溪区党政办公室揭阳市榕江区史志办公室揭阳市揭东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普宁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揭西县史志办公室惠来县地方志办公室云浮市云城区史志办公室罗定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新兴县党史县志办公室郁南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云安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四、队伍有重大贡献编纂人员及专家学者(省志处)黄勋拔(吕克坚)甄炳昌(广州市)胡朝懿(王涛)林天蔚(侯月祥)曾昭璇(曾新)陈乐素(刘波)重要培训活动(经办会务处)委托暨南大学举办首届修志干部培训班(侯月祥)省地方志学会聘请首批顾问(侯月祥)《广东省志》各专志主编培训班(侯月祥)志书主编(主笔)学习班(侯月祥)地方志人才培训工程(李海笛)建立广东省地方志专家库(王涛)五、行政规章、制度、规划(人秘处)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田亮)广东省地方志年报制度(田亮)广东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试行)(许之标)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吕汉光)广州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广州市)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广州市)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田亮)广东省地方志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田亮)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田亮)六、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概况(王晓亮)省级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幸英鸾)广州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广州市)七、专项工作(市县处、人秘处)省政府向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志办赠送办公设备(李海笛)省政府拨款补贴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志部门办公经费(王晓亮)省政府向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志办赠送工作用车(李海笛)广东地方志系统援助地震灾区地方志恢复重建工作(幸英鸾)西藏林芝地区4部县志稿点评暨总纂人员培训班(吕汉光)各地级以上市对口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志工作(吕克坚)广东省地方志系统对口援助西藏林芝地区4县志书出版(吕克坚)东莞支援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志出版(东莞市)省地方志办牵头援疆工作(田亮)荣誉篇(各相关处、相关市县区)一、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韶关市南雄市史志办公室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揭阳市揭西县史志办公室深圳市宝安区史志办公室云浮市新兴县党史县志办公室茂名市信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田亮)韶关市史志办公室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云浮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天河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大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饶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二、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工作单位)全国方志系统特别嘉奖先进工作者黄小红、叶小华全国方志系统先进工作者马建和(田亮)、陈泽泓、许文清、谭丽珍、龚火生、黄继澍、张世开、潘朝明、罗祖宁、吴冉彬、甄伟新、卜映芬、黄小红、陈英林、林嘉应、苏凯愈、钟珠陈强(田亮)、王国栋(田亮)、王林生、罗琼标、吴士清、吴淑贤、吴小坚、高晓娟、潘朝明、黄玲、谭永多、潘建成、陈保民、吴小明、林昉、杨豪明三、省级地方志先进集体(田亮)省级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情况表单位名称荣誉称号获奖时间授奖单位四、省级地方志先进工作者(田亮)省级地方志工作先进工作者情况表名称单位职务荣誉称号获奖时间授奖单位五、全省志书、年鉴、地情书参展、评奖活动(经办活动处)《广东省志》编修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幸英鸾)广东省参与全国方志成果展(侯月祥)广东省参与全国志书评奖(陈松文)全省新编方志成果展(梁芝铭)全省第一次地方志系统表彰大会(田亮)全省表彰第一轮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吕汉光)全省首次表彰新编专业志、年鉴、地情书资料优秀成果(吕汉光)全省年鉴评奖活动分设条目(许之标)广东省第一届年鉴编纂质量评比活动(许之标)广东省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许之标)志书篇一、省志(省志工作处)概述(刘珂)《广东省志》编纂情况(刘珂)《广东省志》各分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主编名录表(杨波)《广东省志(1979-2000)》编纂情况(刘珂)《广东省志(1979—2000)》各卷编纂委员会主任、主编(省志工作处按分工报送,幸英鸾汇总)(按方志百科分工,分别由王涛、刘珂、幸英鸾完成修改补充)《广东省志·总述》《广东省志·海洋与海岛志》(刘珂)《广东省志·宗教卷》《广东省志·华侨卷》《广东省志·华侨志》(刘珂)《广东省志·农业志》《广东省志·科学技术志》(刘珂)《广东省志·电力工业志》《广东省志·孙中山志》《广东省志·财政志》《广东省志·军事志》《广东省志·公安志》《广东省志·风俗卷》《广东省志(1979—2000)·总述卷》《广东省志·丝绸志》二、市志(各地级以上市)《广州市志》、《广州市志(1991-2000)》《深圳市志(1979—2000)》《珠海市志》、《珠海市志(1979—2000)》《汕头市志》、《汕头市志(1979-2000)》《佛山市志》、《佛山市志(1979-2000)》《韶关市志》、《韶关市志(1979-2000)》《河源市志(1988-2008)》《梅州市志》、《梅州市志(1979-2000)》《惠州市志(1979-2000)》《汕尾市志(1979-2000)》《东莞市志》、《东莞市志(1979-2000)》《中山市志》、《中山市志(1979-2000)》《江门市志》、《江门市志(1979-2000)》《阳江市志(1979-2000)》《湛江市志》、《湛江市志(1979-2000)》《茂名市志》、《茂名市志(1979-2000)》《肇庆市志》《清远市志(1988-2003)》《潮州市志》、《潮州市志(1992-2005)》《揭阳市志(1992-2004)》《云浮市志(1979-2000)》三、县志选介(相关修志单位)《南雄县志》《澄海县志》《兴宁县志》《大埔县志》《顺德县志》《增城县志》《信宜县志》《饶平县志》《南海县志》四、专志、乡镇志选介(相关市县区)广东摄影艺术志(1843—2006)(刘珂)广东省纪检监察志(1950-1995)(幸英鸾)华南环境研究所志(程慧)广州市天河村志系列丛书(广州天河区)广州植物志(广州市)广州市地名志(广州市)广州文物志(广州市)广州亚运志(广州市)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广州市)番禺镇村志(广州番禺区)白云区前志(广州白云区)从化温泉风景区志(广州从化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广州市)广钢志(广州市)中国石油化工总厂图志(广州市)广州交通邮电志(广州市)韶钢志(韶关市)江门市棉纺厂志(江门市)江门市造纸厂志(江门市)乳源瑶族志(乳源瑶族自治县)河源市省属水库移民志(1958-2008)(河源市)揭阳县卫生志(揭阳市)东莞篮球志(东莞市)东莞市镇志系列(东莞市)东莞工商管理志(东莞市)油甘埔村志(东莞市)中山市镇志系列(中山市)孙中山志(中山市)郑观应志(中山市)端砚志(肇庆市)广宁竹志(广宁县)四会柑桔志(四会市)饶平风物志(饶平县)普宁县风俗志(普宁市)普宁市种植业传统农具志(普宁市)华南环境研究所志(程慧)怀集志书志(怀集县)南海县部门专业志系列(南海区)佛山南海区镇志系列(南海区)佛山南海区部门专业志系列(南海区)佛山南海区盐步街道村志系列(南海区)岭南建筑志(陈泽泓)六、全省已出版各级各类志书新中国成立后各市、县(市、区)志编纂、出版情况表(吕汉光)填表单位:志名编纂单位主编上限/下限始修/出版出版单位字数册(年)(年)数注:本表含编纂成稿后未出版的志书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志编纂、出版情况表(李海笛)填表单位:志名编纂单位主编上限/下限(年)始修/出版(年)出版单位字数册数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各级各类专志编纂、出版情况表(李海笛)填表单位:志名编纂单位主编上限/下限(年)始修/出版(年)出版单位字数册数首轮《广东省志》编纂出版情况表(王涛)《广东省志(1979—2000)》编纂出版情况表(幸英鸾)年鉴篇(年鉴处、年鉴社、相关市县区)概述(许之标)一、年鉴管理情况广东全省实现全部编纂综合年鉴(许之标)广东省综合年鉴管理体制全部理顺(许之标)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出版规范化要求(许之标)二、年鉴编纂出版情况(年鉴社、各市志办)《广东年鉴》编纂出版(刘凤霞)广州市年鉴编纂出版深圳市年鉴编纂出版珠海市年鉴编纂出版汕头市年鉴编纂出版佛山市年鉴编纂出版韶关市年鉴编纂出版河源市年鉴编纂出版梅州市年鉴编纂出版惠州市年鉴编纂出版汕尾市年鉴编纂出版东莞市年鉴编纂出版中山市年鉴编纂出版江门市年鉴编纂出版阳江市年鉴编纂出版湛江市年鉴编纂出版茂名市年鉴编纂出版肇庆市年鉴编纂出版清远市年鉴编纂出版潮州市年鉴编纂出版揭阳市年鉴编纂出版云浮市年鉴编纂出版二、获全国一等奖年鉴(年鉴社、相关市志办)《广东年鉴》(刘凤霞)《广州年鉴》《深圳年鉴》(含:深圳经济特区年鉴)《汕头年鉴》(含:汕头经济特区年鉴)《中山年鉴》《东莞年鉴》《惠州年鉴》《天河年鉴》《萝岗年鉴》《顺德年鉴》《南海年鉴》《三水年鉴》《广东建设年鉴》三、年鉴选介(许之标、相关市志办)《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年鉴》《台山年鉴》《东莞市大朗镇年鉴》《广州民营经济年鉴》《惠州生活年鉴》《虎门年鉴》《东山年鉴》《芳村年鉴》四、全省已出版年鉴(许之标)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年鉴编纂出版情况表年鉴名称创刊时间卷号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主编或总编副主编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字数(万字)旧志整理篇(信息工作处)概述(钱丹丹)一、旧志搜集、整理与出版旧志的搜集(钱丹丹)旧志的整理(钱丹丹)影印出版(钱丹丹)点校出版(钱丹丹)旧志数字化(钱丹丹)旧志数据库(钱丹丹)二、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梁芝铭)概况全面搜集与整理广东历代方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的编辑排版《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出版印刷《广东历代方志集成》的发行三、旧志、其他古籍整理广东方志要录(陈静)广东方志考略(陈静)岭南古方志辑录(陈静)广东古代方志辑佚(陈静)清实录广东史料(陈静)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市)广州大典·史部·方志专辑(广州市)《粤海关志》校注本(广州市)粤海关报告(广州市)雍正《从化县志》译注本(广州从化区)道光《开平县志》点校本(江门开平市)南海县志影印本系列(佛山南海区)张荫桓文集(佛山南海区)《香山乡土志》电子版(中山市)康熙《新安县志》校注本(深圳宝安区)嘉庆《新安县志》校注本(深圳宝安区)古瀛志乘丛编(黄继澍)《潮州志》补辑(黄继澍)潮州隋唐宋代方志史辙考(陈泽泓)光绪《潮阳县志》点校本(汕头潮阳区)天启《阴那山志》增订本(梅州市)康熙《程乡县志》点注本(梅州市)道光《石窟一征》点注本(蕉岭县)广东方志与十三行(广州市)广州地区旧志气候史料汇编与研究(广州市)佛山地区旧族(家)谱汇辑(佛山市)肇庆市端州区现存谱牒情况(肇庆端州区)。
紫金县志、源城区志(二)部分姓氏源流
紫金县志、源城区志(二)部分姓氏源流温氏谱载,温氏为周成王唐叔虞(姬姓)之后,世居太原,后族封于河南温邑(今河南温县),以邑名为姓。
温姓发源于今河南。
温峤仕东晋,随晋元帝渡江,咸和初年为江州(今江西南昌市)刺史,为江南温氏之始祖。
北宋仁宗时温铜宝由浙江迁江西石城,南宋时温九郎由石城迁福建汀州府上杭县中都古基坑。
温九郎后裔温良善由上杭蓝家渡霞化分迁广东梅县石坑,为粤东温氏之始祖。
良善之六世孙温法养由梅县石坑迁兴宁石马。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温祖仲携眷从兴宁石马徙居河源大江白马,为河源开基祖。
后裔分居今东源县曾田、黄田、锡场、半江、回龙、新港、灯塔、仙塘、蓝口等12个乡镇。
温氏堂号:太原堂。
谢氏谢姓人称申伯始祖,申伯之父为宏道(伯夷)为申侯,周厉王娶申侯女儿为妃,生下周宣王,申伯在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因功敕封佐王,初封申国,继封谢邑(河南唐河县一带),其子孙从此为谢姓。
谢氏自申伯封邑“谢城”后,屡经迁徙。
谢刚中南迁于江西赣县锡州,其后裔散居于赣粤两省居多,河源的谢姓都属刚中的嗣孙。
谢复浓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徙迁河源船塘开基业。
后来谢刚中的子孙先后徙居河源城镇、埔前和东源黄村、锡场、船塘、康禾等地。
廖氏廖氏远祖籍隶河南。
相传颛顼帝裔孙叔安,春秋时封于廖国(河南唐县),子孙以国为氏。
广东客家廖氏共奉唐代的廖崇德为远祖,唐贞观年间崇德为江西虔化县令,任满后即在虔化安家落户。
唐末为避黄巢战乱,其6世四十一郎迁居福建宁化石壁寨,裔孙复迁延平府顺昌合阳墟。
四十一郎孙廖花由顺昌迁上杭。
明洪武初兴宁县令夏则中招携流亡,世居上杭之廖德源落居兴宁县。
基子敬斋生九子,三子思温儿廖宗仁携眷移居河源,卜居城镇太平街;九子思义孙裔廖福荣、廖福清兄弟,在明正统元年(1436)移居河源黄沙安居立业。
廖福荣后裔分居河源东埔、城镇上角和东源仙塘、上莞、樟溪、柳城等地。
缪氏春秋时期,秦国因地处西陲,文化较中原落后,所以时常受邻国的欺侮。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
东源县仙坑古村的八角楼的详细介绍的作文在东源县,有个小村子叫仙坑古村,听着就有点仙气,对吧?这地方不仅风景如画,还有一个特别的建筑——八角楼。
别小看这个八角楼,它可不是随便的房子,里面可是藏着不少故事和文化呢!八角楼的外形就像个大碗,八个角角,仿佛是八个大厨在炖一锅美味的汤,简直让人看了就想咕噜咕噜流口水。
说到八角楼,首先要提它的历史。
这个楼建于清朝,想想都觉得有点儿神奇,那时候的人们真是能耐,居然能用那么简单的材料造出这么耐用的建筑。
八角楼的墙壁是用当地的石头和泥土砌成的,可能看起来有点儿粗糙,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每块石头上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听说有的人在楼下聊天,聊着聊着就能唠到三天三夜,连老天都要羡慕呢!楼里的结构也很特别,里面有八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是一个小世界,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你要是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古朴的木门,推开门,哇,里面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简直是“光影交织”,让人有种走进了时光隧道的感觉。
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简单,有的却极具艺术感,像是住着几个不羁的艺术家,时不时就来点灵感。
如果你走到楼顶,哇塞,那风景可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你能俯瞰整个村子,远处的青山绿水,一览无余,简直就像是一幅山水画。
尤其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整个村子都被染成了金色,简直就是“夕阳无限好”,让人忍不住想多待一会儿,深深吸一口气,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在八角楼旁边,还有一棵老榕树,树冠像个大伞,夏天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会在树下玩耍,追逐打闹,欢声笑语连连。
老人们则喜欢在树下纳凉,聊天说地,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听说这棵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可能它见证了许多人的喜怒哀乐,简直是一位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
不过,这里可不是单纯的旅游景点,仙坑古村的村民们依然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他们种田、养猪,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一笑一乐,心中总有光。
每年村里都会举行一些传统的节庆活动,比如春节的时候,大家会聚在八角楼前,放鞭炮、舞狮子,热闹得很!那种浓浓的年味,简直让人流连忘返。
爱心教室志愿服务日志
爱心教室志愿服务日志
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事迹介绍材料东源县灵通职业技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青协),由校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校园服务工作的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
协会成立于2017年3月,在校领导和团委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青年学生风采”为目标,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是近一年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文明创建活动、敬老助残等活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尤其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方面,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成立至今1年另9个月来,平均每人每年义务奉献82.5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志第二章姓氏第一节姓氏分布东源县为原河源县的主体,姓氏历史悠久,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置河源县始,至1988年建河源市置郊区、源城区,其后1993年撤郊区建东源县,历经1500余年。
元代始有户籍记载,元初河源县有3530户、13540人,后因行政区域分割及战乱、灾害影响,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人口为1195户、5628人。
2004年东源县人口为519987人。
今居东源县(原河源县)人口,最早为南宋后期迁入,大多为明、清时代迁入;迁入地多为福建、江西和本省惠州(含博罗、东莞)、嘉应州(含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等县)、潮州及龙川县、南雄县珠矶巷等地,个别从山西、内蒙古等地迁入。
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原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
2004年统计,东源县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其中单姓146个,复姓1个;全县人口中,万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5个,千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57个,百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08个。
一、1982年河源县姓氏概况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包括:刁、马、王、邓、甘、田、古、叶、卢、申、丘、白、冯、邝、包、关、庄、江、伍、刘、毕、孙、吕、农、朱、许、池、阮、邬、杨、余、张、宋、汪、李、何、吴、陈、沈、苏、邹、巫、利、金、周、郑、范、林、罗、具、胡、钟、萧(肖)、骆、徐、郭、袁、顾、高、殷、诸、黄、曹、梁、曾、傅、游、彭、温、程、谢、蓝、赖、廖、蔡、缪、潘、黎、薛、戴、魏、欧阳。
二、2004年东源县姓氏人口概况据县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年,东源县总人口519987人。
从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全县姓氏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包括:李、张、黄、陈、刘、朱、赖、欧、欧阳、曾、叶、廖、杨、吴、邹、丘、谢、罗、何、蓝、邱、肖(萧)、钟、程、游、许、缪、冯、诸、林、梁、周、潘、郭、王、江、邓、戴、古、高、苏、包、袁、伍、吕、具、阮、徐、温、詹、顾、魏、严、邬、邝、范、余、彭、田、唐、黎、郑、卢、殷、薛、谭、俞、赵、杜、胡、龚、纪、涂、马、刁、洪、宋、蔡、沈、任、韦、巫、童、蒙、莫、傅、池、骆、凌、陆、覃、贺、于、汤、孙、卓、付、甘、姚、雷、麦、蒋、石、庄、龙、熊、方、洗、练、利、沙、颜、占、崔、饶、幸、董、申、万、孔、汪、文、奏、农、庞、毛、翁、夏、陶、柳、易、丁、潭、宁、侯、成、华、简、关、韩、扬、白、姜、管、邡、符、康。
2004年东源县主要姓氏人口统计表表3-11说明:因有关部门无2004年姓氏人口统计资料,上表是以2008年东源县公安部门提供各姓氏人口数据,以及东源县2004年与2008年的总人口比例,用统计方法取得,供参考。
第二节姓氏源流选介县内各姓源流,多是根据族谱所载,或由各姓提供材料经考证后编成。
本志编修时,作了一些考证,参照多种史料,力求各姓源流不会有大的出入,便于后人了解县内姓氏的源流大概。
马氏战国时赵国有一人称赵奢,被赵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西北),称为马服君,其后人为纪念他便改以他的封号为姓,就是马氏,奉赵奢为马姓始祖。
河源县马氏是元代的蒙古人后裔。
据原河源县马氏族谱载:元朝末年,蒙古人阿老丁(有称夏米丁、拉米丁,音译,真名不详),以马九霄之汉人名字在河源任知事兼达鲁花赤。
元被明所灭,马九霄后人留居原河源县城,号称姓马,并奉马九霄为河源始祖。
东源县马氏人口分布在上莞镇两礤及蓝口镇等地。
王氏据王氏族谱载,河源王氏,属太原系,出自黄帝的裔孙。
黄帝生有廿五子,其中一子名玄嚣,字少昊。
少昊裔孙姬昌即周文王,周文王裔孙周灵王,是太子晋的父亲。
太子晋姓姬,名晋,字子乔,天性聪明,喜吹笙,作凤凰吟。
因谏诤忤君,遭废,贬居边塞。
其子姬敬因父遭贬,出奔齐国,官至司徒。
因为王者后代,遂姓王。
追封其父姬晋为受姓始祖。
因世居太原,称太原王氏。
宋朝王祐为兵部侍郎,曾在自家庭院种下三棵槐树并说“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后来,其子王旦果然当了宋朝宰相,后人自此称“三槐堂”王氏,奉王祐为三槐王氏始祖。
元末明初,王氏五十世祖安礼生元浩、元济、元浔三子,均向南方发展,居浙江、江西抚州及福建宁化等地。
五十九世祖王观由福建徙居广东龙川县,为王氏入粤落基祖。
明代中期,王氏六十三世祖言八郎自龙川县迁和平县均坑塘背落基,其次子永达创基于均坑田心。
今和平县、东源县之王姓子孙均为言八郎永达公派裔孙。
永达之子普善生9子,第九子宝九郎迁居和平县东水寡头。
生3子,长子心迟留居和平县寡头;次子念二迁居今东源县顺天镇枫木龙;三子念五迁居今东源县船塘镇流石白竹坑。
迄今有500多年,传20多代。
东源县王氏人口主要分布在顺天、船塘镇,散居仙塘、柳城、蓝口等镇。
邓氏《邓氏族谱》载:其始祖为邓曼公,是殷商武丁王之季父,约在公元前13世纪武丁王即帝位,封曼于南阳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赐邓为姓,以南阳为郡。
南阳为邓氏之源。
后其裔孙逐渐向今湖北、湖南一带迁徙。
六十一世孙邓锦常于东晋隆和元年(362年)离新野迁湖湘。
八十五世孙邓绾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由四川成都双流县迁福建泉州。
九十三世孙邓志斋(又名太乙公),南宋登进士第,任广东提举司,后升按察、布政两使,于宋庆元五年(1199年)由福建宁化县举家迁居广东梅县松口(现梅州市松口镇)立业。
为粤属邓氏的始祖。
为避战乱,以防世变,并令其9子(文、行、恭、敬、仁、义、礼、智、信)星散择居。
三子邓恭由梅县松口迁往龙川县车田,后其裔孙又迁往龙川县登云。
曼公一百○五世、粤祖十三世邓法敬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由龙川县登云迁居今东源黄村樟坑开基,后裔孙分布在黄村镇正昌、坪田、七树、宁山,蓝口镇鹊坝、铁场埔、蓝口围,曾田镇横坑,锡场镇林禾以及上莞镇、叶潭镇等地。
田氏据《史记·田完世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等资料所载,周初,帝舜之后妫满被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其后裔有妫完,为避祸而去陈赴齐(都城在临淄博),改姓田(有说妫完被齐桓公封于田国,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田氏)。
据《明史》所载,明初辅佐惠帝的大臣黄子澄,因上削藩之策而激怒诸侯,被杀。
其子黄子经为避祸改名为田终,迁居今湖北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以田为姓。
田姓发源于临淄(今山东淄博),先秦时已分布于今山西、河南、北京、湖北等地。
汉代,有田姓人迁至今陕西咸阳、河北满城等地。
宋代以前,田姓人主要在中国的北部和中部播迁,并开始有迁今福建、广东者。
田氏广东始祖田宗符,号梅波,法名千五郎。
始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苏枫林寺侧。
出任原程乡县教谕时,居程乡县布心大塘面为故土(后改名嘉应州,今梅州市,住梅县罗衣欧迳村)。
明朝中期,田氏五世祖田福寿由梅县罗衣欧迁河源樟溪,再迁上莞坪石下(二石背)开辟虾公塘居住,福寿公为上莞开基始祖。
东源县田氏人口主要居住在上莞镇田屋。
田氏郡望:北平郡、雁门郡。
古氏古氏,中国较老的姓氏,周大王古公亶为古姓始祖,因以前流离迁徙,世次失详,后世特举南北朝尚书令古弼为古姓太始祖。
大唐一世祖古六应为南迁始祖。
古六应原籍山西河东平阳,后任江西洪州通判,因籍洪州。
值世乱避地赣州,由赣州迁粤北南雄宝昌珠玑沙水乡。
六世祖古全望于唐天成元年(926年)由宝昌徙于增城县,七世祖古延绶徙梅州。
八世祖古成之生于赤溪都,因避乱由梅州复徙增城,后入籍河源定居。
九世祖古宗悦,宋皇祐五年(1053年)癸巳进士,复由河源徙居嘉应(今梅州)。
十一世祖古董子由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浩岭复迁河源县鲤鱼约铁炉乡(今源城区源西新塘村)世居,为河源开基祖。
1959年因新丰江水电站建设,原在鲤鱼约等地居住二十六世的古氏后裔多数迁居东源县仙塘。
东源县古氏人口分布在仙塘、新港、锡场、双江等处。
叶氏战国时期,楚大夫沈诸梁因平息叛乱有功,被封在叶邑(今河南)叶县南旧城,被人称为叶公。
其后裔以邑为氏,为叶氏,奉叶公沈诸梁为叶姓始祖。
传至八十五世叶大经,始居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德祐年(1275年),流寓广东梅县,为梅县叶氏开基祖。
其三世孙叶怀美于南宋期间从梅县迁居今康禾镇若坝;其十世孙叶彦高,于明朝初期徙居今东源县曾田镇;叶大经十一世孙叶康养,于明朝中期从龙川县徙居今东源县三河积良村开基;十二世孙叶时春亦同期徙居东源县回龙滑坑开基;十五世孙叶芪后裔居河源新港、埔前;十六世孙叶承珠由兴宁迁东源县回龙洪溪河洞开基,后裔分居义合镇金星、曲滩;二十一世孙叶秀楷、叶秀槐、叶秀杰由今东源县曾田分迁今源城区上城西门、上城书房井、上廓开基。
二十三世孙叶质于明末从永安(今紫金)迁徙今东源县康禾仙坑落居,为仙坑叶氏始祖。
东源县叶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曾田、船塘(三河)、康禾、漳溪、蓝口、新港等镇。
申氏申姓得姓历史悠久。
据《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史记》等载,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一带)君之子伯夷、叔齐的后人,有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
春初时,申国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申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阳一带。
春秋战国时遍布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
西汉时,有申姓人落居广西。
隋唐之际,有湖北申姓迁居湖南邵阳、江西信州等地。
明初,有申姓迁闽、粤等地。
申碧岩,原籍江苏吴县,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带2个儿子迁往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程乡、兴宁两县。
其后裔迁居今东源锦洞畲坑舡(康禾镇南山)立业,历经280多年。
丘(邱)氏丘氏远祖吕尚(姜太公),因辅佐周武王灭纣有功,初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建立齐国,后来齐国迁都临淄,留下一支宗族驻守营丘,留下来的这支就以地为姓,姜太公长子穆公为丘姓始祖。
丘氏发迹于山东,晋唐时播迁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后世遂以“河南”为堂号。
北宋末年有裔孙由江西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柳村,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丘效锡号三五郎携母避乱由宁化石壁迁上杭县大白城,后世称三五郎为福建开基第一祖。
丘从龙于宋元之交由上杭县以乡进士出身,官任惠州府同知,因年老告归,居河源城郭仁里巷卜居,为河源开基始祖。
明天启辛酉元年(1621年),后裔从仁里巷分居今东源仙塘木京。
丘继龙九世孙福思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迁至河源县青州(今和平县青州乡)开基立业。
丘仑(福思孙)于元末明初居今东源船塘三河老虎塘(今富强村)开基。
后裔分居船塘镇(三河)流洞、漂湖、嘉村、骆甫,黄沙大寨,灯塔镇英岗。
丘继龙裔孙丘源发于明洪武年间,由上杭县迁兴宁县大坪黄坑开基业,九世孙丘法查于明代由兴宁黄坑移居今东源县黄村小坑围开基业。
丘继龙另一支裔孙由连平县忠信徙居今东源县涧头镇,后分居回龙镇、半江镇、锡场镇、蓝口镇等处。
东源县丘氏人口分布在仙塘、船塘(含三河、黄沙)、涧头、回龙、半江、锡场、蓝口、柳城、黄村、叶潭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