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分析
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 (2).doc
:2016年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a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
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2.2﹣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
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学考试化学考试卷(含问题详解)
2016年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2分)(2016•)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2.(2分)(201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纸燃烧C.铜丝折弯 D.酒精挥发3.(2分)(2016•)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 C.过磷酸钙 D.氯化铵4.(2分)(201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 B.氯化钠C.镁D.金刚石5.(2分)(201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石6.(2分)(201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 2.2﹣2.4 B.番茄汁 4.0﹣4.4C.牛奶 6.3﹣6.6 D.鸡蛋清 7.6﹣8.07.(2分)(20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 D.8.(2分)(2016•)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 C.玻璃钢D.金9.(2分)(2016•)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10.(2分)(2016•)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11.(2分)(20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12.(2分)(201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13.(2分)(201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液面上升C.瓶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4.(2分)(2016•)下列说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15.(2分)(20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6分)(20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17.(6分)(2016•)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8.(6分)(2016•)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19.(7分)(2016•)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0.(7分)(2016•)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21.(7分)(2016•)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11分)(2016•)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装置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空气烧杯蒸馏水烧杯剩余蒸馏水131mL 90.0mL63.6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2016年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B6.A7.D8.C9.A10.A11.C12.D13.B14.A15.D.二、解答题16.(1)a试管;b锥形瓶;(2)2H2O22H2O+O2↑;B;(3)2KMnO4K2MnO4+MnO2+O2↑;均匀连续.17.(1)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84.2%;(2)3;(3)混合物.18.(1)石油;CH4;(2);;(3)B.19.(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2)B,D;(3)A;(4)5:3.20.(1)2HCl+CuO CuCl2+H2O;(2)置换反应;(3)7.1g.21.(1)Cu;(2)Na2CO3+H2SO4=Na2SO4+H2O+CO2↑;CuO+H2Cu+H2O;Al+3AgNO3═Al(NO3)3+3Ag.22.【经典赏析】BCD.【实验回顾】4P+5O22P2O5;【进行猜想】红磷不足;【实验与交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交流与反思】装置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探究2】20.2%;【结论与反思】铁粉、炭粉、氧化钠和蒸馏水;【拓展延伸】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大理石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 2.2﹣2.4 B.番茄汁 4.0﹣4.4C.牛奶 6.3﹣6.6 D.鸡蛋清 7.6﹣8.0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2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31mL 90.0mL 63.6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解答】解: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C、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C符合题意;D、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D、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解答】解: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大理石【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 2.2﹣2.4 B.番茄汁 4.0﹣4.4C.牛奶 6.3﹣6.6 D.鸡蛋清 7.6﹣8.0【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 2.2﹣2.4,小于7,显酸性.B、柠檬汁的pH为 2.2﹣2.4,小于7,显酸性.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D、鸡蛋清的pH为7.6~8.0,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解答】解: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故选D.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解答】解:A、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D、金是由金属元素汞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解答】解: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错误;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二者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正确;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见说法正确.故选A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解答】解:A、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答案:C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解答】解:A、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解答】解:A、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虽然能够吸收水,但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解答】解:A、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无水氯化钙检验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化氢气体能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锥形瓶.(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锥形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答案:(1)a试管;b锥形瓶;(2)2H2O22H2O+O2↑;B;(3)2KMnO4K2MnO4+MnO2+O2↑;均匀连续.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84.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解答】解:(1)②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100%=84.2%;(2)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精盐中除了食盐,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84.2%;(2)3;(3)混合物.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B.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解答】解:(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硫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3)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的铁丝与铜丝反应时表现出的现象:铁丝表面产生气泡而铜丝无现象,可得到多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石蕊变红,是碳酸呈酸性,不是二氧化碳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通过一氧化碳加热后变成黑色(铁),说明氧化铁被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D.故答案为:(1)石油;CH4;(2);;(3)B.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填字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A(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解答】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在2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在50℃时,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所需16%的NaCl溶液质量为: =62.5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g﹣62.5g=37.5g,所以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62.5g:37.5g=5:3.故答案为:(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2)B,D;(3)A;(4)5:3.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解答】解:(1)反应Ⅰ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氯化氢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为氯化铜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设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2Na+Cl22NaCl46 714.6g xx=7.1g答: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7.1g.故答案为:(1)2HCl+CuO CuCl2+H2O;(2)置换反应;(3)7.1g.2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 Cu;(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3AgNO3═Al(NO3)3+3Ag.【解答】解: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则推测C可能为稀硫酸、D为氢气、E为氧化铜、I为银,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G为铜,故其化学式为Cu;(2)A与C反应,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D与E反应,即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H→I反应,即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故答案为:(1)Cu;(2)Na2CO3+H2SO4=Na2SO4+H2O+CO2↑;CuO+H2Cu+H2O;Al+3AgNO3═Al(NO3)3+3Ag.2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BCD.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武区2016届中考化学⼀模试卷(解析版)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武区中考化学⼀模试卷⼀、选择题(本题共l5⼩题,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品红扩散C.蜡烛燃烧D.⼲冰升华2.⼈体内的下列体液中,呈酸性的是()A.⾎浆(pH 7.35~7.45) B.胃液(pH 0.9~1.5)C.胆汁(pH 7.1~7.3)D.胰液(pH 7.5~8.0)3.全球近140个国家根据《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产和进出⼝含汞产品.如图是汞元素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汞为⾮⾦属元素B.汞元素的原⼦序数为80C.汞原⼦的中⼦数是80D.汞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200.6g4.下列粒⼦结构⽰意图中,表⽰阳离⼦的是()A. B. C. D.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蒸发⾷盐⽔C.称量粗盐质量D.测⾬⽔pH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在空⽓中燃烧会产⽣⼤量的⽩烟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会出现⽩雾C.⼀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红⾊变为⿊⾊D.⽔通电后,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的⽓体是氢⽓7.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盐⽔制作叶脉书签B.⽤灼烧法鉴别⽺⽑和化纤C.⽤酒精浸泡捣烂的紫⽢蓝花瓣⾃制酸碱指⽰剂D.⽤柠檬酸、果汁、⽩糖、⽔、⼩苏打等⾃制汽⽔8.关于太阳能路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合⾦灯柱属于⾦属材料B.灯泡中填充氮⽓作保护⽓C.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分⼦材料D.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9.“单中⼼铁”可作甲烷⾼效转化的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原⼦总数⼀定没有发⽣变化C.有机物可以在⼀定条件转化为⽆机物D.“单中⼼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10.把X、Y两种⾦属分别放⼊另外两种⾦属Z、M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属与盐溶液不发⽣反应,“√”表⽰⾦属与盐溶液能发⽣反应.上述四种⾦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Z、M、X、Y B.M、X、Z、Y C.Z、X、M、Y D.Z、Y、X、M11.某⽆⾊溶液中⼤量存在的离⼦如图所⽰,其中X可能是()A.Ca2+ B.Fe3+C.OH﹣ D.CO32﹣1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转化在⼀定条件下均能⼀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①②③13.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14.甲、⼄两种不含结晶⽔的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为1:2B.t1℃时,甲的溶解度⼤于⼄的溶解度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D.t2℃时,质量相同的甲、⼄饱和溶液分别升温⾄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甲的质量⼤于⼄的质量15.有关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已知:(1)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在⼀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②⽐途径①更好地体现绿⾊化学思想B.⽣成等质量的硫酸铜,途径①中消耗硫酸的质量多C.反应③分解所得混合⽓体X的成分是SO2和SO3D.固体Y为CuO⼆、(本题包括1⼩题,共15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②是.(2)写出实验室加热⾼锰酸钾制取氧⽓的化学⽅程式,收集⼀瓶⼲燥的氧⽓,可选⽤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下同),(3)实验室常⽤氯化铵固体与熟⽯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常温下氨⽓是⼀种⽆⾊、有刺激性⽓味的⽓体,密度⽐空⽓⼩,极易溶于⽔,其⽔溶液显碱性.①从图中选择制取氨⽓装置是.②⼲燥氨⽓时不能选⽤下列⼲燥剂中的.A.固体氢氧化钠B.浓硫酸C.⽣⽯灰(4)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8%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mL(计算结果保留⼀位⼩数).若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则可能原因是.A.⽤量筒量取⽔时仰视读数B.烧杯⽤蒸馏⽔润洗后再配制溶液C.将量筒中的⽔倒⼊烧杯时有部分⽔溅出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5)取上述11.8%的稀盐酸73g与⾜量的锌反应,最多⽣成氢⽓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数)三、(本题包括2⼩题,共14分)17.⾦属是⼈类⽣活中的常⽤的材料.(1)下列⽣活⽤品中,利⽤⾦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A.铝制易拉罐B.电线C.铁锅D.⾃⾏车铁架(2)某化学兴趣⼩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属的有关性质时,进⾏了如图实验:在A实验中发⽣反应的化学⽅程式为.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固体物质明显增多,⼀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为了进⼀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结果没有⽓泡产⽣,那么滤液中⼀定含有的⾦属离⼦是(填写序号).①Al3+②Al3+、Fe2+③Al3+、Fe3+④Fe2+、Cu2+⑤Al3+、Fe2+、Cu2+(3)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上每年因腐蚀⽽报废的⾦属设备或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稀盐酸常⽤于⾦属表⾯除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保护⾦属资源,⼈⼈有责,请写出⼀条防⽌铁制品⽣锈的⽅法.18.关注碳排放.(1)化⽯燃料属于(填“可再⽣”或“不可再⽣”)能源.(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活理念的是(填字母).A.使⽤⼀次性⽊筷和纸⼱B.推⼴太阳能热⽔器C.逐步淘汰⽩炽灯D.草稿纸双⾯使⽤(3)分析下表,与煤相⽐,⽤天然⽓作燃料的优点有.(4)⼆氧化硅(SiO2)可⽤于制造分离膜,利⽤“膜分离”技术⼆氧化碳被氨⽔吸收(如图)转化为碳酸氢铵.①氨⽔的化学式为.②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四、(本题包括2⼩题,共13分)19.柠檬酸(C6H8O7)是⼀种⼯业原料,⼴泛应⽤于⾷品、医药等⾏业.如图2、3是两种不同⽅法制备⼀⽔柠檬酸晶体(C6H8O7?H2O)的⼯艺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资料卡⽚】:①柠檬酸⽔溶液显酸性,柠檬酸钙不溶于⽔;②⼯业⽣产柠檬酸,原料预处理后,得到的发酵液中含有柠檬酸及其他可溶性杂质;③⼀⽔柠檬酸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④某种专⽤树脂对柠檬酸的吸附率和⽔温的关系如图1:【钙盐法制备】(图2)(1)实验室检验⽓体X时发⽣反应的化学⽅程式为;(2)操作3的⽬的是得到⼀⽔柠檬酸晶体,操作顺序是→冷却结晶→.(3)洗涤CaSO4滤渣的⽬的是;(4)母液可以循环,其中⼀定含有的溶质是;【变温⾊谱分离法制备】(图3)(5)洗脱的⽬的是使专⽤树脂再⽣,洗脱时在较⾼温度下的热⽔进⾏,其原因是;(6)对⽐“变温⾊谱分离法”,请你说出“钙盐法”的劣势.20.图中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或相互反应关系均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G属于单质,且被称为最理想能源,其余均为化合物,B和C物质类别相同,D、E溶于⽔所得溶液的pH⼤于7.图中“﹣”表⽰两端的物质能发⽣化学反应,“→”表⽰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成物已略去.(1)写出物质G的化学式;(2)满⾜图中关系的物质F,可能属于下列类别中(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④氧化物(3)写出化学⽅程式:C→B:;(4)D→E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五、(本题包括1⼩题,共8分)21.如图1,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蛋黄等⼏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覆盖⼀层蛋壳膜.某校兴趣⼩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1】(1)鸡蛋⽩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2)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查阅资料】a、CaCO3灼烧分解⽣成氧化钙和⼀种⽆毒的氧化物.b、蛋壳中的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设计⽅案】他们分别称取12.0g蛋壳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案:(1)⼩华的⽅案:称取12.0g蛋壳研磨成粉末,灼烧⾄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则:减少的质量是(填化学式)的质量,经计算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91.7%.(2)⼩明的⽅案:⼩明设计了如图2所⽰的实验装置.已知仪器a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量.【实验步骤】①按如图2连接好装置后,并;②向B装置中加⼊蛋壳样品后,打开K1关闭K2,通⼊空⽓⼀会⼉;③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直到为⽌(填实验现象);④打开K1关闭K2,再通⼊空⽓⼀会⼉,⾄装置C中不再产⽣沉淀为⽌;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后称量其质量;⑥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①上述数据是否为托盘天平称量得到的(填“是”或“不是”).②若⽆A装置,直接通⼊空⽓,则测定结果将(填“偏⼤”、“偏⼩”或“不变”).③利⽤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的CaCO3质量分数为83.3%.【实验反思】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明测定准确度的是(填字母).A.缓缓滴加稀盐酸B.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瓶C.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NaHCO3的洗⽓瓶.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武区中考化学⼀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本题共l5⼩题,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品红扩散C.蜡烛燃烧D.⼲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成.【解答】解: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品红扩散只是在⽔中溶解扩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成,属于物理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有⼆氧化碳等有新物质⽣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冰升华只是⼆氧化碳的状态发⽣了变化,没有新物质⽣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成,如果有新物质⽣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体内的下列体液中,呈酸性的是()A.⾎浆(pH 7.35~7.45) B.胃液(pH 0.9~1.5)C.胆汁(pH 7.1~7.3)D.胰液(pH 7.5~8.0)【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分析判断.【解答】解:A、⾎浆的pH为7.35~7.45,⼤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B、胃液pH为0.9~1.5,⼩于7,显酸性,故选项正确.C、胆汁的pH为7.1~7.3,⼤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于7,显碱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全球近140个国家根据《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产和进出⼝含汞产品.如图是汞元素相关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汞为⾮⾦属元素B.汞元素的原⼦序数为80C.汞原⼦的中⼦数是80D.汞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200.6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的数字表⽰原⼦序数;字母表⽰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元素名称;汉字下⾯的数字表⽰相对原⼦质量,进⾏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汞属于⾦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格可知,左上⾓的数字为80,该元素的原⼦序数为80,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格可知,左上⾓的数字为80,表⽰原⼦序数为80;根据原⼦序数=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则该元素的原⼦的核内质⼦数与核外电⼦数均为80,⽽不是中⼦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格可知,汉字下⾯的数字表⽰相对原⼦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200.6,相对原⼦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考查学⽣灵活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质量)进⾏分析解题的能⼒.4.下列粒⼦结构⽰意图中,表⽰阳离⼦的是()A. B. C. D.【考点】原⼦结构⽰意图与离⼦结构⽰意图.【专题】化学⽤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核内质⼦数与核外电⼦数之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核内质⼦数=核外电⼦数,为原⼦;当核电荷数=核内质⼦数>核外电⼦数,为阳离⼦;当核电荷数=核内质⼦数<核外电⼦数,为阴离⼦.【解答】解:A、核内质⼦数=8=核外电⼦数=8,属于原⼦.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数=10=核外电⼦数=10,属于原⼦.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数=12>核外电⼦数=10,属于阳离⼦.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数=17<核外电⼦数=18,属于阴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较核内的质⼦数与核外的电⼦书之间的关系,当核内质⼦数>核外电⼦数,为阳离⼦.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蒸发⾷盐⽔C.称量粗盐质量D.测⾬⽔pH【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法(酸⼊⽔,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分析判断.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分析判断.D、根据⽤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法进⾏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中,同时⽤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定不能把⽔注⼊浓硫酸中;图中所⽰操作正确.B、蒸发时,应⽤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操作正确.C、托盘天平的使⽤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操作正确.D、⽤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法为⽤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卡对⽐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熟悉各种仪器的⽤途及使⽤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在空⽓中燃烧会产⽣⼤量的⽩烟B.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会出现⽩雾C.⼀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红⾊变为⿊⾊D.⽔通电后,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的⽓体是氢⽓【考点】⼀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实验;酸的物理性质及⽤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中燃烧的现象进⾏分析判断;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分析;C、根据⼀氧化碳和氧化铁在⾼温的条件下⽣成铁和⼆氧化碳进⾏分析;D、根据⽔通电后,带正电的氢离⼦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氧离⼦向正极运动进⾏分析.【解答】解:A、⽩磷在空⽓中燃烧,产⽣⼤量的⽩烟,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与空⽓中的⽔蒸⽓结合成盐酸⼩液滴,所以会看到⽩雾,故B正确;C、⼀氧化碳和氧化铁在⾼温的条件下⽣成铁和⼆氧化碳,固体由红⾊变为⿊⾊,故C正确;D、⽔通电后,带正电的氢离⼦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氧离⼦向正极运动,所以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的⽓体是氧⽓,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你认为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盐⽔制作叶脉书签B.⽤灼烧法鉴别⽺⽑和化纤C.⽤酒精浸泡捣烂的紫⽢蓝花瓣⾃制酸碱指⽰剂D.⽤柠檬酸、果汁、⽩糖、⽔、⼩苏打等⾃制汽⽔【考点】化学实验⽅案设计与评价;酸碱指⽰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根据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和叶⾁组织,⽽只由叶脉做成;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叶脉四周的叶⾁在碱液中容易煮烂进⾏分析;B、根据蛋⽩质的特点考虑;C、根据某些花瓣遇酸性和碱性会显⽰不同颜⾊的物质可做酸碱指⽰剂分析;D、根据汽⽔的成分来分析.【解答】解:A、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和叶⾁组织,⽽只由叶脉做成;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叶脉四周的叶⾁在碱液中容易煮烂,氯化钠不具有碱性,所以不能制作叶脉书签,故⽅法错误;B、⽺⽑的主要成分是蛋⽩质,在燃烧时有烧焦⽻⽑⽓味,所以可⽤灼烧法鉴别⽺⽑和化纤,故选项正确;C、某些花瓣,如紫罗兰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显⽰出不同的颜⾊,故可做酸碱指⽰剂,故选项正确;D、柠檬酸能与⼩苏打反应⽣成⼆氧化碳,⼆氧化碳溶于⽔⽣成碳酸,可以制成汽⽔,故⽅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家庭⼩实验的考查,解答本题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深⼊分析,注意确定物质是否可做酸碱指⽰剂的⽅法.8.关于太阳能路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合⾦灯柱属于⾦属材料B.灯泡中填充氮⽓作保护⽓C.透明的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分⼦材料D.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考点】⾦属材料及其应⽤;常见⽓体的⽤途;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有机⾼分⼦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属与⾦属材料;化学与⽣活.【分析】根据路灯的制造材料的类别、物质的性质以及元素的含量的知识进⾏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铝合⾦灯柱属于⾦属材料,正确;B、氮⽓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作为保护⽓,正确;C、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分⼦材料,正确;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位的元素,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9.“单中⼼铁”可作甲烷⾼效转化的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意图如下:有关该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原⼦总数⼀定没有发⽣变化C.有机物可以在⼀定条件转化为⽆机物D.“单中⼼铁”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有机物与⽆机物的区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催化剂的作⽤、观察微观⽰意图化学反应前后原⼦的种类及反应物、⽣成物的分⼦结构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4,⽣成物是C2H4和H2,反应的化学⽅程式为:2CH4C2H4+2H2;A、该反应是⼀种物质⽣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说法不正确;B、观察微观⽰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和氢原⼦,原⼦的种类没有发⽣变化,故说法正确;C、有机物可以在⼀定条件转化为⽆机物,故说法正确;D 、“单中⼼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D 说法正确.故选项为:A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构成判断反应物与⽣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10.把X 、Y 两种⾦属分别放⼊另外两种⾦属Z 、M 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其中“/”表⽰⾦属与盐溶液不发⽣反应,“√”表⽰⾦属与盐溶液能发⽣反应.上述四种⾦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 、M 、X 、YB .M 、X 、Z 、YC .Z 、X 、M 、YD .Z 、Y 、X 、M 【考点】⾦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专题】⾦属与⾦属材料.【分析】在⾦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的⾦属能把排在它后⾯的⾦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反应,进⽽可确定四种⾦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根据题意,把X 、Y 分别放⼊其他两种⾦属Z 、M 的盐溶液中,实验结果如表,X 能够置换M ,不能置换Z ,说明X >M ,X <Z ,即Z >X >M ;Y 不能置换Z 和M ,说明Y <Z ,Y <M ,因此X、Y 、Z 、M 四种⾦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 >X >M >Y .故选项为:C .【点评】本题难度不⼤,考查⾦属活动性应⽤,掌握⾦属活动性应⽤“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某⽆⾊溶液中⼤量存在的离⼦如图所⽰,其中X 可能是()A .Ca 2+B .Fe 3+C .OH ﹣D .CO 32﹣【考点】离⼦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体或⽔,则离⼦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不能含有明显有颜⾊的铜离⼦、铁离⼦和亚铁离⼦等.【解答】解:A、四种离⼦间不能结合成沉淀、⽓体或⽔,能⼤量共存,且不存在有⾊离⼦,故选项正确.B、四种离⼦间不能结合成沉淀、⽓体或⽔,能⼤量共存;但Fe3+的⽔溶液黄⾊,故选项错误.C、H+、OH﹣两种离⼦能结合成⽔,不能⼤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CO32﹣两种离⼦能结合成⽔和⼆氧化碳,不能⼤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之间能否发⽣反应⽣成沉淀、⽓体、⽔;还要注意特定离⼦的颜⾊.12.下列各组变化中,每⼀转化在⼀定条件下均能⼀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①②③【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抓住物质间反应的规律,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必须有⽔、⽓体或沉淀⽣成,及⼀些特殊的反应.【解答】解:①过氧化氢分解⽣成了⽔和氧⽓,电解⽔能⽣成氧⽓,每步均可以⼀步实现,符合题意;②碳在充分燃烧时⽣成了⼆氧化碳,在不充分燃烧时⽣成了⼀氧化碳,⼀氧化碳燃烧⽣成了⼆氧化碳,每步均可以⼀步实现.符合题意;③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成氯化钠,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可⽣成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通过⼀部反应⽣成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的规律,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及答案
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17.(6分)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
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
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
(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
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
南京市中考化学考试及答案
———————————————————————————————— 作者: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蔬菜 B.馒头 C.鸡蛋 D.豆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酒精 C.石油 D.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天然气、石油、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酒精可用粮食来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3.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H2PO4B.Ca3(PO4)2C.NH4Cl D.K2S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KH2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4.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托盘天平应该左物右码,错误;B、取药品时,瓶塞倒放,错误;C、量筒读数是正确的;D、不能用手拿坩埚,以免烫伤,错误;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6.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盐酸反应;z能从Y的化合物溶液中将Y置换出来,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X、Y、Z C.Y、Z、X D.X、Z、Y【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X在Y和Z的前面,Z能从Y的盐溶液中将Y置换出来,说明Z在Y的前面,所以其活动性顺序为X>Z>Y,故选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用冷水浇灭B.向土壤里撒熟石灰,可改良碱性土壤C.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D.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答案】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9.丁酸乙酯(C6H12O2)具有菠萝香味,常用作食品调香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酸乙酯属于氧化物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丁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故说法错误;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故说法正确.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10.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腌制食品;稀盐酸能与铝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热的稀盐酸长期浸泡铝壶中的水垢,故A错误;B、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结实的氧化铝薄膜,对铝制品起到了保护作用;铁能与硫酸铜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故B错误;C、C、CO、H2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中和反应实质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金属表面喷漆后阻止了铁与外界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起到了防锈的作用,故D正确.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A.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B.观察反应是否有气泡产生,判断是否为碳酸钠C.观察呈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D.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高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如果带火星的木条燃烧,说明是氧气,反之则不是,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如果产生气泡,则该盐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碳酸氢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通过观察呈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碘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度不同,进一步说明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通过两种可燃物燃烧的顺序不同,可以判断两种物质的着火点大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但石灰石中含有杂质,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FeCl3溶液和CuCl2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13.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A.OH﹣ B.Cl﹣C.SO42﹣D.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Cl﹣和NH4+、Ca2+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NH4+、Ca2+均带正电荷;溶液中应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Na+也带正电荷,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1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60gC.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只有温度高于10℃时甲的溶解度才大于乙的溶解度,A说法不正确;B、35℃时甲的溶解度是60g,是指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60g甲正好饱和,所以100g该温度下的甲溶液中含有的甲的质量小于60g,B说法不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使甲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说法正确;D、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溶液若为不饱和溶液无法判断,D说法不正确;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15.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二、(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1)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4)当块状石灰石和一定量稀盐酸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4,则滤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有.(5)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多少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与足量石灰石反应?(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 2KClO32KCl+3O2↑;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2) Zn+H2SO4=ZnSO4+H2↑;b (3) B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 Ca2+、H+;(5) 73g.【解析】试题分析:(1)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因为开始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2)在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氢气密度比水密度小,若用F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b口进入;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b;(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反应,所以可用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易溶于水,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加入试剂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B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氯化钙在溶液中以钙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逸出;根据溶液的pH值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可以知道,pH=4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Cl过量,则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Ca2+、H+;(5)解:设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73 44x 8.8g,x=14.6g所用盐酸的质量为14.6g÷20%=73g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73g.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17.水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填序号).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浓硫酸(2)小明去金牛湖游玩时,装了一瓶金牛山下的泉水,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Ⅰ.进行操作①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Ⅱ.取适量清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产生,说明清水是硬水.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免造成水体污染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Ⅳ.若用制得的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应量取mL的水.(3)能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填序号).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水的净化D.水的电解.【答案】(1)C;(2)漏斗;肥皂水;D;47.5;(3)AD.【解析】试题分析:(1)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A、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D、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C.(2)Ⅰ.进行操作①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经过蒸馏得到的蒸馏水中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软水,Ⅱ.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污染.故B说法正确;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物,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故D 说法不正确;故选D.Ⅲ.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所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50g×5%=2.5g,需水的质量=50g﹣2.5g=47.5g;合47.5mL(3)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的净化是物理变化,不能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AD.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8.“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甲是;②在氨气、金刚石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2)根据如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3)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答案】(1)①原子;②氨气(NH3);(2)13;Al2O3;Al3+;(3)7:1【解析】试题分析:(1)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甲是原子;②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2)甲图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丙图所示离子是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13;Al2O3;Al3+.(3)种微粒中CE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由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甲为一氧化碳分子,乙为氢分子,丙的化学式为CH4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4O.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16):2×2=7:1;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19.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如图(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请回答:(1)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2)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3)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答案】(1)+4;(2)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高温时发生爆炸,同时防止硅被氧化;(3)HCl.【解析】试题分析:(1)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2)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图,过程中使用了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混合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且硅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故该流程中无氧气的原因可能是防止发生爆炸,防止硅被氧化.(3)氢气与SiHCl3反应生成高纯硅和M(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为氯化氢),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则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0.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小林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 中,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色.(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3中,小林向两支试管中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 中无现象,为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小林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猜想3: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老师评价小林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你的改进意见是.【答案】(1) 红(2) 2NaOH+CuSO4═Cu(OH)2↓+Na2SO4;(3) Ca(OH)2+CO2═CaCO3↓+H2O;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溶液【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1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显碱性,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3)实验3中,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A中是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李红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2中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这是因为如果溶质只有碳酸钠,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需更换试剂,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溶液,这是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21.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为紫红色,E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填放热或吸热).【答案】(1)Fe2O3 CO2(2)Fe+CuSO4═FeSO4+Cu (3)化合反应吸热【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突破口“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产生温室效应”、“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E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C是二氧化碳,A是一氧化碳;B为红棕色,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F是紫色金属属于铜,E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是硫酸铜.代入检验,符合题意.则:(1)根据分析,B是氧化铁,C是二氧化碳,故其化学式分别为Fe2O3;CO2;(2)根据分析,反应①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Cu+FeSO4;(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相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2.一定条件下,CO与MgSO4反应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气体氧化物是什么呢?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查阅资料】(1)草酸钙(CaC2O4)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2)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探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开始时A、B装置中酒精灯与酒精喷灯的点燃顺序为.①先点燃A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B中的酒精喷灯②先点燃B中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A中的酒精灯(3)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红色褪去,说明装置B中有气体生成.【问题讨论】小梅根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装置B中有CO2生成;小云认为在装置C、D间增加E、F装置方可证明有CO2生成,她改进的理由是,其中F装置的作用是,实验经过改进后,最终验证了有CO2生成.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反思】小云对实验改进后,还发现该装置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是.【答案】(1)铁架台(2)①(3)SO2.【问题讨论】无法判断装置C是否将SO2完全吸收;检验SO2是否完全反应;MgSO4+CO MgO+SO2+CO2.【实验反思】未对尾气CO进行处理【解析】试题分析:(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开始时A、B装置中酒精灯与酒精喷灯的点燃顺序为先点燃A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B中的酒精喷灯.(3)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红色褪去,说明装置B中有SO2气体生成.【问题讨论】小梅根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装置B中有CO2生成;小云认为在装置C、D间增加E、F装置方可证明有CO2生成,她改进的理由是无法判断装置C是否将SO2完全吸收,其中F装置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完全反应,实验经过改进后,最终验证了有CO2生成;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SO4+CO MgO+SO2+CO2.【实验反思】小云对实验改进后,还发现该装置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是未对尾气CO进行处理.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化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化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项填空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d都是氧化物B.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气体e具有可燃性2.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6.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KClB .CO (NH 2)2C .(NH 4)2HPO 4D .K 2SO 4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实验,a 处滴浓氨水,b 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 处的棉花变红,a 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 .氨水的pH 大于7C .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 .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8.要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宜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A .铝、铜、硫酸锌溶液B .锌、铜、氯化铝溶液C .铝、氧化铜、硫酸锌溶液D .铜、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9.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Fe 3+ SO 42﹣ H + Cl ﹣ B .H + Na + K + NO 3﹣ C .Mg 2+ Cl ﹣ OH ﹣ Na + D .H + Ba 2+ NO 3﹣ SO 42﹣10.盐场晒盐后所得的卤水中含有MgCl 2,KCl 和MgSO 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13.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⑥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⑦用稀盐酸、Zn、Fe和Cu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③⑤⑥⑦D.③④⑤⑦14.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1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B.x的取值范围:0≤x≤30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y=65二、非选择题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纯碱B.熟石灰C.天然气D.硝酸钾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位置.(1)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物质;(2)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学工业的物质;(3)农田施用的复合肥;(4)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并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物质.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一: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74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mL(精确到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为1.0g/mL).(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3).(4)装瓶并贴上标签.实验二: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加入到2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18.金属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1)不锈钢属于(填“纯净物”、“混合物”).(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请将方框内横线上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某同学实验结束时,为了回收含有CuSO4、ZnSO4、FeSO4废液中的有关金属和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Ⅰ.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Ⅱ.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Ⅲ.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Ⅳ.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的质量.19.(2015•南长区一模)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工业上常用菱锌矿生产硫酸锌,菱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等,工艺流程图如下:【查阅资料】①一般情况下,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②Mg(OH)2和Zn(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菱锌矿研磨成粉的目的是;(2)针铁矿的组成元素是Fe、O和H,相对分子质量是89,针铁矿中铁原子数:氧原子数:氢原子数=;(提示:氢原子数目小于氧原子数目)(3)“滤液4”之前加入锌粉的目的是;(4)工业上从“滤液3”制取MgO过程中,合适的反应物是(选填序号);a.大理石粉b.石灰乳c.纯碱溶液d.烧碱溶液(5)完成这个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OH)2+Ca(ClO)2+2=4Fe(OH)3+CaCl2.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粉末;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1)A、G的化学式为:,.(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1.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以焦炭和碳酸钙为原料生产碳化钙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 x H y)气体的原理如图.【实验探究】(1)气体C有毒,写出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组同学对固体D提出三种猜想:猜想一: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钙;猜想三:碳酸钙.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了,理由是.(3)检验固体D: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猜想二正确.【组成测定】(一)实验设计:将一定量的乙炔(C x H y)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装置(选填“Ⅰ”或“Ⅱ”).(二)实验测定:(小资料: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试通过计算,确定乙炔的化学式.结论:乙炔的化学式.【归纳小结】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南化二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填空1.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d都是氧化物B.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气体e具有可燃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首先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b、c、d、e各表示什么分子,然后再根据d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来判断是否属于氧化物;根据c物质的化学式来判断它属于酸碱盐中的哪一种,进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来分析甲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根据e物质的化学式即可知道能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解答】解:根据氧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的模型判断出:a是水分子(H2O);b是氯分子(Cl2);c是氯化氢分子(HCl);d是次氯酸分子(HClO);e是氧分子(O2).据此分析下列各选项:A、物质d即次氯酸(HClO),不是氧化物,而是酸,故A错误;B、由图可知,气体b为氯气,与水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C正确;D、由于E物质为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无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2.科学家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一种“食电”细菌,它“吃进”电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等物质,能量转化率高达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B.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这种方法能缓解白色污染D.“食电”细菌不属于生物【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反应类型的判定;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食电”细菌能够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氧气等物质;B、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可以判断反应类型;C、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污染;D、细菌属于生物.【解答】解:A、细菌“食电”过程能释放出氧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甲烷等物质,即生成物至少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这种方法与塑料污染无关,不能缓解白色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食电”细菌属于生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因为BCD等选项存在明显的错误,所以只有A选项才是正确的.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Cl B.CO(NH2)2C.(NH4)2HPO4D.K2S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氨水的pH大于7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浓氨水易挥发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说明氨水的pH大于7,正确;C、说明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不相等,错误;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分子的定义和特性,比较简单.8.要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宜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铝、铜、硫酸锌溶液B.锌、铜、氯化铝溶液C.铝、氧化铜、硫酸锌溶液D.铜、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铝可以和硫酸锌溶液反应置换出锌,证明铝比锌活泼;铜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证明锌比铜活泼,可以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所以正确.B、锌、铜都不能与氯化铝溶液溶液反应,没法证明锌、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所以不正确.C、铝可以和硫酸锌溶液反应置换出锌,证明铝比锌活泼,但氧化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法比较铜、锌的活动性的大小.所以不正确.D、铜与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都不反应,没法证明铝、锌的活动性的强弱.所以不正确.故选A.【点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9.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Fe3+SO42﹣H+Cl﹣B.H+Na+K+NO3﹣C.Mg2+Cl﹣OH﹣Na+D.H+Ba2+NO3﹣SO42﹣【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黄色,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Mg2+与OH﹣能结合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2+与SO42﹣能结合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溶液是无色时,不能有带色的离子.10.盐场晒盐后所得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B、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判断溶质质量;C、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可以计算某一温度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OH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稀硫酸能与适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考点】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而这些质量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解答】解: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20%=24g,24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x×=24g,解得x=200g.故选:D.【点评】此题不用分别计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只需知道不管是原来的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其中含有的碳元素都来自原混合物中的碳.13.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③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等到水全部蒸干才移走酒精灯;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⑥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⑦用稀盐酸、Zn、Fe和Cu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上面说法正确的是()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③⑤⑥⑦D.③④⑤⑦【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蒸发与蒸馏操作;硬水与软水;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专题】化学与能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①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③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等,生活中常用煮沸;④蒸发结晶时,等到大量的固体析出时即可移走酒精灯,靠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⑥水是最常见的溶剂;⑦根据三种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①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故错误;②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并不是能溶解油污;错误③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等,生活中常用煮沸;正确;④蒸发结晶时,等到大量的固体析出时即可移走酒精灯,靠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错误;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自制叶脉书签;正确;⑥是最常见的溶剂,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正确;⑦Zn、Fe与盐酸反应,且Zn与盐酸反应更剧烈,铜不与盐酸反应,从而得出活动性:Zn>Fe>Cu,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制备;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没有发生变化;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 H2↑+Cl2↑+2NaOH,不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③中,H2+Cl22HCl,反应前后分子数目都是两个;反应④中的反应物盐酸属于酸,亚硫酸氢钠属于盐.【解答】解:A、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B、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程式:2NaCl+2H2O H2↑+Cl2↑+2NaOH,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反应③中,H2+Cl22HCl,反应前后分子数目都是两个,故选项正确;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盐酸属于酸,亚硫酸氢钠属于盐,故选项错误;故选C。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六合区、栖霞区等五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模拟(二)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Zn-65 Cu-64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石蜡熔化C.滴水成冰D.瓷碗破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钢铁生锈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主要成分变为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2.科学家证实金星的大气层组成中含有硫化氢(H2S),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0,则X=-2.故选B.考点:化合价的计算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甲烷C.硫粉D.红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D.考点:变化的现象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称量药品D.验满氧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倾倒液体是瓶盖要倒放,天平称量是要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气体的验满时不能阿静木条深入瓶内。
故选A.考点:实验操作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害健康B.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会导致雨水酸性增强C.白色污染的处理办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D.二氧化碳、甲烷和臭氧都是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白色污染的处理办法中不能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因为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6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大豆C.西红柿D.玉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橙子是瓜果类含维生素较多。
B.豆类含蛋白质较多。
C .西红柿是蔬菜类含维生素较多。
D玉米是粮食作物含淀粉较多。
考点∶考查食物的主要成分。
2.Cr2O3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3 C.+5 D.+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该化合物中氧的化合价为—2价,鉻应为+3价。
考点∶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判断某元素化合价。
3.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蚕丝B.羊毛A.蚕丝C.涤纶D.棉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蚕丝,A.蚕丝,D.棉花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涤纶。
考点∶考查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
4.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纯净水D.pH=7.3的矿泉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pH=--log【H+】,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A酸性大于B酸性,C呈中性,D呈碱性。
考点∶考查溶液pH值大小与其酸碱性的关系。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试管中液体C.引燃氧气中铁丝D.稀释浓硫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常用方法,A正确。
2016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物质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 )A.尼古丁B.水C.蛋白质D.维生素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C )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B )6.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A.塑料B.棉花C.羊毛D.蚕丝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D )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8.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 )A.乙、甲、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9.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A )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酒精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B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颜色的物均可制成酸碱指示剂D.在钢铁表面涂油可以防止生锈1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Na+、H+、Cl-、HCO3- B.Na+、K+、NO3-、Cl-C.H+、Na+、OH-、SO42-D.Ag+、Ca2+、Cl-、NO3-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D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1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甲的溶解度比乙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液的方法。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16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生活中的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手套B.纯棉衬衫C.真丝围巾D.尼龙背包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6.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Cl B.CO(NH2)2C.(NH4)2HPO4D.K2SO4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 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氨水的pH大于7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8.要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宜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铝、铜、硫酸锌溶液B.锌、铜、氯化铝溶液C.铝、氧化铜、硫酸锌溶液D.铜、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CO32﹣、OH﹣、Na+B.Na+、SO42﹣、OH﹣、Cl﹣C.Ba2+、H+、OH﹣、Cl﹣ D.NH4+、NO3﹣、OH﹣、K+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11.下列各组转化中,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1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A.A B.B C.C D.D14.测得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30% C.50% D.70%15.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B.x的取值范围:0≤x≤30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y=65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1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4)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丝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①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产生大量气泡.为保证后续实验的成功,B中所盛放的溶液是.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丝生锈与水有关的最佳装置是(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丝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装置是.②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瓶中现象是;D瓶中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1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并用其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一: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细口瓶等.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74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mL (精确到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为1.0g/mL).(2)量取:用量筒分别量取相应的浓盐酸和蒸馏水.(3).(4)装瓶并贴上标签.实验二:用上述配制的稀盐酸加入到2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1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后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2)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该实验中能说明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2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的变化分析正确的.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5)甲、乙两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响较严重B.pH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C.煤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1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在C60、金刚石、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2)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1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A.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钠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3)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②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图2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②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是.(填“A、B、C、D、E”)③写出由C点表示化合物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粉末;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略去).请回答:(1)A、G的化学式为:,.(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1.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以焦炭和碳酸钙为原料生产碳化钙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 x H y)气体的原理如图.【实验探究】(1)气体C有毒,写出固体A和焦炭反应得到碳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2)小组同学对固体D提出三种猜想:猜想一:氧化钙;猜想二:氢氧化钙;猜想三:碳酸钙.同学们经过分析将猜想一排除了,理由是.(3)检验固体D: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猜想二正确.【组成测定】(一)实验设计:将一定量的乙炔(C x H y)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装置(选填“Ⅰ”或“Ⅱ”).(二)实验测定:(小资料: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试通过计算,确定乙炔的化学式.结论:乙炔的化学式.【归纳小结】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生活中的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手套B.纯棉衬衫C.真丝围巾D.尼龙背包【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羊毛手套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纯棉衬衫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A.KCl B.CO(NH2)2C.(NH4)2HPO4D.K2S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7.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溶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 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氨水的pH大于7C.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浓氨水易挥发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说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说明氨水的pH大于7,正确;C、说明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不相等,错误;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分子的定义和特性,比较简单.8.要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宜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A.铝、铜、硫酸锌溶液B.锌、铜、氯化铝溶液C.铝、氧化铜、硫酸锌溶液D.铜、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要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铝可以和硫酸锌溶液反应置换出锌,证明铝比锌活泼;铜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证明锌比铜活泼,可以验证铝、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所以正确.B、锌、铜都不能与氯化铝溶液溶液反应,没法证明锌、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所以不正确.C、铝可以和硫酸锌溶液反应置换出锌,证明铝比锌活泼,但氧化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法比较铜、锌的活动性的大小.所以不正确.D、铜与氯化铝溶液、氯化锌溶液都不反应,没法证明铝、锌的活动性的强弱.所以不正确.故选A.【点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a2+、CO32﹣、OH﹣、Na+B.Na+、SO42﹣、OH﹣、Cl﹣C.Ba2+、H+、OH﹣、Cl﹣ D.NH4+、NO3﹣、OH﹣、K+【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B.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C.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分析.【解答】解:A、关闭Ⅰ、打开Ⅱ;潮湿的二氧化碳进入甲中,变成干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紫色小花不变红,正确.B、关闭Ⅱ、打开Ⅰ,潮湿的二氧化碳进入乙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紫色小花变红,正确.C、由过程①②可知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D、由过程①②对照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较好再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考查了同学们思维的严密性,要做好此类题,同学们要明了课本上一些重要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原理.11.下列各组转化中,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均一步实现.②由NaNO3转化为碳酸钠,假设能反应,对应的是硝酸盐和钠盐,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该反应不能实现.③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①③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t1℃时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B、据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C、据t2℃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D、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其晶体的方法.【解答】解:A、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2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20g,所以6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0g,故错;B、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至t3℃,无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对;C、t2℃时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对;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除去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故对.答案:A.【点评】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明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来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因素.1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Zn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测得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30% C.50% D.70%【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克,则假设完全为二氧化碳,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再假设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
2016南京中考化学及答案
2016南京中考化学及答案【篇一:2016南京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s=txt>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l6至21题为非选择题。
共50分。
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填写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c1一35. 5 cu一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
共30分)1.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 c.co d.co2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纸张燃烧 c.铜丝折弯 d.酒精挥发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 b.尿素c.过磷酸钙 d.氯化铵4.下列物质由分予构成的是a.氨气 b.氯化钠c.金刚石 d.镁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碳酸钠 c.稀释浓硫酸 d.加人大理石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 2~2.4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请7.6~8.0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8.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l4d.相对原于质量是28.09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索(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 B.N2 C.CO D.CO2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碳酸钠 C.稀释浓硫酸 D.加入大理石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B.番茄汁﹣C.牛奶﹣ D.鸡蛋清﹣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C.D.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则精盐的产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2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装置内氧气有剩余;…【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和%,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实验探究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4),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集气瓶内空气烧杯内蒸馏水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31mL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若将图3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 B.N2 C.CO D.CO2【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解答】解: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C、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C符合题意;D、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D、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碳酸钠 C.稀释浓硫酸 D.加入大理石【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B.番茄汁﹣C.牛奶﹣ D.鸡蛋清﹣【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小于7,显酸性.B、柠檬汁的pH为﹣,小于7,显酸性.C、牛奶的pH为﹣,小于7,显酸性.D、鸡蛋清的pH为~,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故选D.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解答】解:A、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D、金是由金属元素汞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错误;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二者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正确;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见说法正确.故选A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蜡烛燃烧实验;铵态氮肥的检验;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A、根据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进行分析判断;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根据铵盐的性质进行解答;D、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解答.【解答】解:A、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答案:C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木炭的吸附性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醛能够破坏蛋白质,使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虽然能够吸收水,但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无水氯化钙检验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化氢气体能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试管,b 锥形瓶.(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据反应原理写出方程式;(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锥形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答案:(1)a试管;b锥形瓶;(2)2H2O22H2O+O2↑;B;(3)2KMnO4K2MnO4+MnO2+O2↑;均匀连续.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则精盐的产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 3 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1)②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进行分析;③根据称量的粗盐、没有溶解的粗盐以及得到的精盐计算产率;(2)根据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进行分析;(3)根据精盐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1)②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100%=%;(2)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精盐中除了食盐,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2)3;(3)混合物.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3页为选择题,满分30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需要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 、Cl-35.5、K-39、Ca-40、Mn-55第Ⅰ卷(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30分)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是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汤碗B.塑料淘米箩C.精铸铁锅D.竹质隔热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故选B.考点:化学材料2.下列元素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铅B.锌C.碘D.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铅元素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对人体有害。
故选A.考点:营养元素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能发出蓝色(或淡蓝色)火焰的是A.S B.H2C.CO D.P【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磷燃烧没有蓝色的火焰。
故选D.考点:变化的现象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KNO3B.CO(NH2)2C.Ca(H2PO4)2D.(NH4)2S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钾中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考点:化学肥料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闻药品的气味B.称量NaOH固体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故选C.考点:实验操作6.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0 C.+4 D.+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0,则X=-2.故选A.考点:化合价的计算7.下表为某地四次雨水的近似pH,其中属于酸雨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酸雨的PH值小于5.6.故选D.考点:酸雨8.用嘴吹灭燃着的小木条,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温度降到小木条的着火点以下C.降低小木条的着火点D.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隔绝了氧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用嘴吹灭燃着的小木条,其主要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小木条的着火点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O2B.N2C.CO D.CO2【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解答】解: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C、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C符合题意;D、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了解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铜丝折弯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A.氯化钾B.尿素C.过磷酸钙D.氯化铵【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不符合题意;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C、过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符合题意.D、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学肥料的分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用碳酸钠C.稀释浓硫酸D.加入大理石【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2﹣2.4 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B、柠檬汁的pH为2.2﹣2.4,小于7,显酸性.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D、鸡蛋清的pH为7.6~8.0,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C、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故选D.【点评】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会判断阴离子、阳离子或原子是解答本题关键.8.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聚乙烯B.羊毛C.玻璃钢D.金【分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解答】解:A、聚乙烯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正确.D、金是由金属元素汞组成的纯净物,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9.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0.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嗷嗷因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属于有机物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D.秦高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定义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错误;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二者都属于有机物,故正确;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正确;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见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的掌握,进行解题的能力.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D.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分析】A、根据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进行分析判断;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根据铵盐的性质进行解答;D、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解答.【解答】解:A、硬度大的金属能在硬度小的金属上刻划出痕迹,可用互相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C、熟石灰与硫酸铵和氯化铵反应都能生成氨气,因此不能用加入熟石灰研磨的方法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故选项实验方法错误.D、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碳,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故选项实验方法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H+、Na+、Cl﹣、HCO3﹣B.H+、K+、Cl﹣、OH﹣C.Cu2+、Ba2+、Cl﹣、SO42﹣D.K+、NH4+、Cl﹣、NO3﹣【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HCO3﹣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分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的考查,侧重学生分析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可作冰箱除味剂B.汽油可做除去油污的乳化剂C.烧碱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D.甲醛水溶液可作食品的保鲜剂【分析】A、根据木炭的吸附性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食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醛能够破坏蛋白质,使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作冰箱除味剂,故选项说法正确.B、汽油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虽然能够吸收水,但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性质确定物质的用途.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B.氧气(水蒸气)﹣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C.CaO固体(CaCO3)﹣高温充分煅烧D.氢气(氯化氢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无水氯化钙检验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氯化氢气体能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6.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试管,b锥形瓶.(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据反应原理写出方程式;(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试管;b锥形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如图E装置来收集氢气,当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开始收集.答案:(1)a试管;b锥形瓶;(2)2H2O22H2O+O2↑;B;(3)2KMnO4K2MnO4+MnO2+O2↑;均匀连续.【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17.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步骤: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②过滤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试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84.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分析】(1)②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进行分析;③根据称量的粗盐、没有溶解的粗盐以及得到的精盐计算产率;(2)根据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进行分析;(3)根据精盐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解:(1)②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100%=84.2%;(2)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3次称量;(3)精盐中除了食盐,还有可溶性杂质,所以精盐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1)②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③84.2%;(2)3;(3)混合物.【点评】本题考查粗盐提纯食盐等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的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性的考查,难度不大.18.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写化学式).(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B.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进行分析;(2)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书写即可;(3)A、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和盐酸反应有气泡,而铜丝没有,所以铁比铜活泼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现象及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1)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硫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书写在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的正上方;(3)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的铁丝与铜丝反应时表现出的现象:铁丝表面产生气泡而铜丝无现象,可得到多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结论,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使石蕊变红,是碳酸呈酸性,不是二氧化碳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通过一氧化碳加热后变成黑色(铁),说明氧化铁被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D.故答案为:(1)石油;CH4;(2);;(3)B.【点评】本题考查化石燃料,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9.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NaCl、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与NaCl的溶解度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填字母),在5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填字母).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3)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A(填字母)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则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5:3.【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在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在2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B,在50℃时,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D;(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所需16%的NaCl溶液质量为:=62.5g,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100g ﹣62.5g=37.5g,所以所需16%的NaCl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62.5g:37.5g=5:3.故答案为:(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2)B,D;(3)A;(4)5:3.【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3)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若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分析】(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反应的物质的类别分析;(3)根据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由钠的质量即可求出消耗氯气的质量.【解答】解:(1)反应Ⅰ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氯化氢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uO CuCl2+H2O;(2)反应Ⅱ为氯化铜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氯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3)设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2Na+Cl22NaCl46 714.6g xx=7.1g答: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7.1g.故答案为:(1)2HCl+CuO CuCl2+H2O;(2)置换反应;(3)7.1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 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 Cu;(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3AgNO3═Al(NO3)3+3Ag.【分析】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 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则推测C可能为稀硫酸、D为氢气、E为氧化铜、I为银,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