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的评论写作历试题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文学评论写作历年试题答案解析

历年试题解析

(1)10年试题分析

一、填空

1、杜夫海纳

2、《周易•系辞上》P58(阎)

3、兴观群怨

4、《文心雕龙•神思》P73(阎)

5、原创性文本P347(阎)

6、文学欣赏P231(阎)

7、艾伦•退特P254(阎)

8、精神生产活动

9、语言P87(阎)

10、布封P165(阎)

二、解释题

1、体裁(唐本P157)

文学作品的分类,我国最早的分类,是以语言的有韵无韵为标准,分为散文和韵文两大类,称为“二分法”。西方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抒情和戏剧文学三大类,称为“三分法”。“五四”新文化运

动以后,人们将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类,称为“四分法”。文学体裁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各类文学现象,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2、文学接受(阎本P187)

指对一切文学作品的接纳,也即阅读活动。它包括审美的阅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欣赏,也包括非审美对的(即不以审美为目的或不能达到审美水准的)阅读活动。

3、日常生活审美化(阎本P218)

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1988年4月,他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4、生态文学(阎本P359)

美国学者密克尔1974年在《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中最早提出,他采用了“文学生态学”(Literacy ecology)一词。1978年美国学者鲁克尔特发表了《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

评实验》,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术语。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在文学领域里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学理框架。随着生态文学的逐步发展,在文学的未来景观中,它的存在可能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更有肯能是一种生存观和世界观。

三、简答题

1、意境和意象有什么关系?(唐本92-93)

意境指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意境和意象两者在内涵上有许多相同点:都包含主观之意念和客观之景象这两方面的因素,都要求这两类因素融合统一,都在求意在言外。但是,二者又不是等同和互换的概念。

首先,两者的理论渊源不同:意象理论主要来自儒经《周易》。《周易》以象征性的卦象来说明哲学道理,其《系辞》中提出的意与象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文学意象理论的最初源头。意境理论则主要来源于道家的言意形神之辩,“意境”这一术语又直接来自佛教经典。

其次,两者所指的具体对象不相同:意境作为意象的组合是就文学作品的整体而言的,不仅指作品的整体构思,情与景、形与神的统一,而且指作品整体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意象仅作品的局部而言,是意境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具有从属性质。一个作品的意境由好几个意象所构成。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山居之幽景,表现闲适、恬淡之情。这优美的意境是由空山、人声、深林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大于意象,包含意象。

再次,两者在性质上不同:意境是一种比意象层次更高的艺术形象,更具美感性,感人的艺术力量和以小见大的功能。有的作品只有意象,却没有优美的意境。如晚唐郑征君《咏西施》“素面已云妖,更着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写西施的脸、眼睛等意象,却没有营造美的意境。

因此,意境和意象作为两个独立的概念,既区别又联系。

2、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观念产生了什么影响?(阎本P298-299)

1960年代德国的接受美学兴起,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主要代表,姚斯以《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吹响了接受美学的号角,他接受了马克思的生产、消费观念,以及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想型交往理论等社会理论的影响,将读者接受和社会的“一般历史”

结合起来。伊瑟尔则坚持从现象学方法考察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和阅读者不可分离,文学作品始终是在阅读过程中动态地构成的,文学作品的两端分别连接着作为艺术一极的文本和作为审美一极的读者。伊瑟尔在《召唤结构》中指出文本始终潜藏着隐含读者,并需要读者的阅读来填补空白,连接空缺和建立新视界。有价值的文本必定形成对读者固有观念、思维方式和艺术经验的质疑。在文本的挑战中,阅读者得以摆脱日常生活的控制并获得解放。

美国“读者反映批评”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有费什、卡勒和霍兰德。费什试图通过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颠覆,否定读者对自身知觉的自信,从而说明意义的不确定性。如“意义是事件”,“阅读是一种活动,是一件你正在做的事。”费什承认阅读者受到内化的语言、社会交往规则和语义结构的制约,但阅读没有绝对的标准。批评实践就是研究读者阅读经验中随着时间流动对文本做出的反应模式。卡勒更在意读者的潜在能力“文学能力”或是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正是通过旧的习惯系统被新的习惯系统替代而实现文学的演进。霍兰德则将读者反应批评置入精神分析学的框架中,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是本文幻想和自我防御关系。阅读作品使读者的潜在欲望转换成社会可以接受的合理内容,因而读者可以通过阅读

作品获得释放和快乐。阅读的过程不是文本的被动解读,而是作者和读者通过文本获得交流的过程。

四、论述题

1、“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请分析这段话的文学理论思想。(唐本P444-445;阎本P345-346)

这段话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它反应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文学艺术生产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二是文学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艺术的繁荣并非总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物质生产的一般发展相一致,两者之间并不总是按比例增长的。这样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艺术形式的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尔会停滞或衰落。如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我国的上古神话,就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处于不发达的阶段的产物。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遨游太空、漫步月球的实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类远古人类神话已不大可能产生,作为远古人类征服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