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秦朝形势图解读

秦朝形势图解读
武汉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这是教材上的地图,比较简明扼要。
这是地图册上的地图,补充了秦灭六国地图,其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教材地图标注了前221年秦统一的区域,秦朝的统一,理应包含下列四部分:其一,灭六国,统一中原地区;其二,前215年统一河南地和河套地区;其三,前214年进军南方,统一珠江流域;其四,统一西南夷。
因此,教材在灭六国之后下结论说:“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是有严重问题的。
秦朝修建的长城,利用了战国时代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教材的表达说:“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临洮是陇西郡的一个小地名,而辽东是郡名,因此,为了表达的逻辑统一,临洮应该改成陇西。
地图册将前221年之前的郡标注为初设郡,后设郡内地有胶东、恒山、济北、河内、衡山、鄣郡、庐江;前215年进攻匈奴,设置九原郡;前214年进军珠江流域后设南海、桂林、象郡。
这样,时间空间更明晰。
秦朝是多民族国家,教材和地图册在境内都只标注了东越、南越、夜郎、西南夷、滇、昆明,
很明显,标注在境外的东胡、匈奴、月氏、羌都有部分生活在境内。
动画地图:秦朝疆域

0
中国古代史
0
0 0
0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 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 内容提要
战国时期,中原战乱频繁,匈奴骑兵不断南下,占地扰 民。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 河套地区,并从内地移民垦田戍边。为长久防范和抵御匈奴, 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还派兵征服岭南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了桂林、 南海、象郡三个郡。在进军岭南时,为转运粮饷开凿了灵渠, 沟通了长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珠江两大水系。
秦朝疆域空前辽阔,西达陇西,东到大海,南到南海, 0
北至长城一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0 0
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0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

中国各朝代历史地图(各图附详细介绍夏朝,起⽌时间:前2070年-前1600年,都城:阳城、阳翟、⽼丘、斟鄩、西河,都城今址:河南登封、陈留、偃师、安阳等,建⽴者:禹(姒⽂命)商朝,起⽌时间:前1600年-前1046年,都城:亳、西毫、奄、殷,都城今址:河南商丘、偃师、郑州、安阳,建⽴者:汤(⼦天⼄)西周,起⽌时间:前1046年-前256年,都城:镐京,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周武王姬发。
东周春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东周战国(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时间:前770年-前221年,都城:洛⾢,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周平王姬宜⾅。
秦朝,起⽌时间: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咸阳,都城今址:陕西咸阳,建⽴者:秦始皇帝嬴政。
西汉,起⽌时间:前202年-公元8年11⽉,都城:长安,都城今址:陕西西安,建⽴者:汉⾼祖刘邦。
东汉,起⽌时间:25年-220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光武帝刘秀。
三国(魏蜀吴),起⽌时间:220年-280年,魏(220年-266年)都城:洛阳,都城今址:河南洛阳,建⽴者:魏⽂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都城:成都,都城今址:四川成都,建⽴者:昭烈帝刘备。
吴(222年-280年)都城:建业,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吴⼤帝孙权。
西晋,起⽌时间:266年-316年,都城:洛阳、长安,都城今址: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建⽴者: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起⽌时间:317年-420年,都城:建康,都城今址:江苏南京,建⽴者:晋元帝司马睿。
⼗六国,⼗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段⼤分裂时期。
该时期⾃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成国(成汉)、在中原建⽴汉赵(后称前赵)时起,⾄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
这⼀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北⽅和西南则先后建⽴了⼆⼗多个国家。
《秦统一中国》历史图表-完整版PPT课件

项目
周朝
最高统治者
称呼
王
最高统治者 权力 周天子名义上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 方式
实行分封制
秦朝 皇帝 皇权至高无上 建立郡县制
思想
统一文字
文化 “焚书坑儒”
北击匈奴、修长
军事
城、开发南疆
影响
在我国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和维护国家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秦朝疆域广大,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图表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图表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知识点图表
秦 的 疆 域
长城一带
陇东 西海
南海
知识点图表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图示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丞 太御 相 尉史
大 行政 军事 夫
中央政府
监察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知识点图表
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具体措施政治 经济创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各朝代地图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
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
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
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上图为:东晋时期全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迁,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而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而统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
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一)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巍和南齐对峙时期图。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分裂时期。
此间敕勒臣服北巍后柔然逐渐占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而西藏高原吐谷浑部日益兴起。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二)此图是南北朝末期的形势图。
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
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上图为:隋朝时期全图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同意了中国。
但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
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

18张地图,还原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整个过程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后,自称秦始皇)在铲除权相吕不韦、平定嫪毐叛乱后开始亲政,此时的秦国经过秦孝公到秦庄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当时最强的诸侯国,而东边的六国在秦国的长期打击和互相征伐下相继衰败,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
秦国迎来了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契机。
嬴政在李斯尉缭的帮助下,制定下了灭亡六国的战略计划。
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通过“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策略,从内部分化瓦解六国,进而“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先破赵魏韩,再灭燕楚,最后攻取北齐,各个击破,横扫六合。
并韩灭赵公元前251年,好大喜功的燕王喜即位,趁着赵国经历长平之战的大败国力尚未恢复之时,主动挑起与赵国的战争。
然而燕国地处偏僻,将寡兵少,即便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受重创,燕国依然屡战屡败,国土频失。
前236年,燕赵大战再起,秦国假借援燕抗赵之名,对赵国宣战,兵分两路攻入赵国。
王翦率一路秦军从北路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等地,占领太行山脉,对赵国都城邯郸呈俯冲之势。
桓齮、杨端和率一秦军从南路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地,占领整个漳河南岸地区,与邯郸隔河相望。
此时的邯郸已经身陷南北合围,亡国危机之下,赵国军民坚守邯郸,秦军竟无可奈何,难取寸土。
桓齮攻赵前234年,秦王嬴政整合南北两路大军,合兵三十万一并交于桓齮指挥,试图一举攻克邯郸灭亡赵国。
桓齮放弃了以往正面渡河强攻的策略,改从漳河下游渡河迂回至赵军后侧,攻取邯郸东南的平阳(今临漳县)、武城(兹县),击败了在漳河沿岸阻挡了一年多赵军,杀赵将扈辄,士卒十万众。
前233年,桓齮挥军北出太行山,攻占赤丽、宜安两邑,试图与渡过漳河的秦军形成南北合计,攻克邯郸。
赵王迁(赵幽缪王)急忙调在北方戍边抵御匈奴的名将李牧,带兵抗秦。
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

秦朝疆域的四至示意图
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国土面积:354.69万平方公里。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
秦朝的新疆域包括岭南地区,即南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是百越诸族的聚居地,战国时还不是楚国的领土.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秦始皇的动机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
因此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军队分五路南征.由于越人以丛林为依托奋勇抵抗,三年中秦军死伤数十万,连尉屠睢也在越人夜袭中丧生.所以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才又征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同年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基本结束了军事行动.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占据了邛、笮、冉、駹等部族地区.向南又整治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但由于投入的兵力和派驻的人员有限,统治并不巩固,所以在秦亡后就都已经放弃了
在西北,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 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赶走了河套一带的匈奴人,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置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34个(一说44个)县.但这些地方本是战国时赵国的旧地,连秦始皇令蒙恬筑起的万里长城,实际上也是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已筑过的长城为基础的.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以往曾不时侵入内地,秦朝的措施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卫目的.。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关中3.山东南部4.山东北部5.南部秦时期图说战国后期秦国逐步蚕食、吞并山东六国,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建号皇帝,建立起了中国史上第一个一统皇朝——秦朝。
历十五年(前2 0 6),为农民起义军和六国旧贵族所推翻。
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将始起于战国时代的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以郡统县。
郡的首长是守(行政长官)、尉(典武职甲卒,又是守的副职)、监(掌吏治监察),直属朝廷,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初并天下时全境分置三十六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北取匈奴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
至秦末,除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附近关中平原为内史辖境外,见于《史记》、《汉书》、《续汉书》、《水经注》等记载的秦郡共四十八郡。
全国县级政区约有一千左右。
本图画出四十八郡的治所和见于当时记载的著名山川。
又,西南夷地区虽未置郡县,亦曾“置吏”于夜郎、滇等部族,历十余岁至秦亡始弃守,故一并画入秦版图内。
秦时期秦朝疆界以外各族,用注记表示其大致方位。
西域国族无明确史料记载,只标作“城郭诸国”。
四十八郡表郡名郡治县名郡治今地上郡肤施陕西榆林南汉中南郑陕西汉中市巴郡江州四川重庆市江北蜀郡成都四川成都市陇西狄道甘肃临洮北地义渠甘肃宁县西北三川洛阳河南洛阳市东颖川阳翟河南禹县河东安邑山西夏县西北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砀郡睢阳河南商丘南邯郸邯郸河北邯郸市巨鹿巨鹿河北平乡西南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上党长子山西长子西雁门善无山西右玉西代郡代县河北蔚县东北云中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南郡江陵湖北江陵南阳宛县河南南阳市泗水相县安徽濉溪西北薛郡鲁县山东曲阜九江寿春安徽寿县长沙临湘湖南长沙市会稽吴县江苏苏州市上谷沮阳河北怀来东南渔阳渔阳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无终天津蓟县辽西阳乐辽宁义县酉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市临淄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琅邪琅邪山东胶南西南黔中湖南沅陵西南广阳蓟县北京市西南陈郡陈县河南淮阳闽中东冶福建福州市南海番禺广东广州市桂林广西百色东北象郡临尘广西崇左九原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东海郯县山东郯城北恒山东垣河北石家庄市东济北博阳山东泰安东南胶东即墨山东平度东南河内怀县河南武陟西南衡山邾县湖北黄冈北鄣郡鄣县浙江安吉西北庐江番阳江西波阳东北。
中国历代疆域图:从秦至清的王朝更替和疆域变迁

中国历代疆域图:从秦至清的王朝更替和疆域变迁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秦秦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秦始皇嬴政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五年。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西汉(前202年—9年)西汉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极盛疆域东并朝鲜、南据交趾、西逾葱岭、北抵大漠,国土面积达609万平方公里。
东汉(25年—220年)东汉在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和西域。
三国(220年—280年),曹魏(220年—266年)/蜀汉(221年—263年)/东吴(229—280)三国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西晋(265—316年)西晋西晋由司马炎建立,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领有孙吴疆域。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国土面积达543万平方公里。
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东晋(317年-420年)东晋/前秦东晋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
较西晋相比,东晋疆域大大收缩,偏安南方一隅。
秦朝的领土与行政区划

秦朝的领土与行政区划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秦朝的时代,秦始皇通过不断的征服与统一,改变了中国诸国割据的局面,建立了巩固的国家体制和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秦朝的领土及行政区划。
一、大秦的领土秦朝所统治的领土范围辽阔,从北到南大致包括现今中国北方、西北、西南以及江南地区。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中国领土划分为36个郡,进一步细分为郡县。
这些地区不仅包括中原和少数民族地区,还对周边诸国进行了进一步的征服与吞并。
1. 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是秦朝的核心领土,主要包括现今的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份。
这一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中原地区划分为几个郡,进一步加强中央统治。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秦朝的重要疆域,包括现今的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
秦朝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的征服,打破了以往诸侯割据的局面,将其纳入到秦朝的统治之下。
这也有助于巩固秦朝的边疆防线。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秦朝较晚才统一的地区,包括现今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秦始皇派遣将军白起进行了多次征战,最终统一了西南地区,确保了秦朝的疆域安全。
4. 江南地区江南地区是秦朝的南方疆域,包括现今的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遣丞相李斯等人进行改革,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统治,并且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二、秦朝的行政区划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管理,秦朝实施了一套行政区划体系。
主要的行政区划单位包括郡、县和乡。
1. 郡秦朝将大致相当于现在省份的地区划分为郡,由郡守负责行政和军事管理。
郡的设立使得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控制更加紧密。
郡下辖若干县,负责对各县的管理和民生事务。
2. 县县是秦朝的基层行政单位,负责管理具体的区域。
县的设立使得中央政府的政策更加贴近民生,便于对各地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县下辖若干乡,负责乡村的管理和农业生产。
中国秦朝地图知识点总结

中国秦朝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秦朝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了现今的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其北至黄河,南越挹注,东至黄河,西到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地势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二、国土疆域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国土疆域大大扩张。
在统一六国之前,秦国只是一个小国,但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的疆域包括了大半个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一统天下,开始了修筑长城、修筑道路、开辟东南亚等各项大规模的国土开发活动。
三、政治制度秦朝采用了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政权。
秦国推行郡县制,将郡县纳入中央统一的政府管理之下,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政权。
此外,秦始皇还设置了三公九卿,设立一个完备的官僚制度,统治下设寺、府、邑、县等级制度,使政府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
四、军事防御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国力大增,军事力量强大。
秦朝建立了万里长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军事防御体系,在国境线上设有很多军事要塞,从而保证了国土的安全。
秦始皇在位期间,他还建立了秦国的军阵测量标准,确立了秦国的军事发展战略,并实行生民义勇和兵家当政制度,使秦朝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
五、经济状况秦朝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实行标准的度量衡、货币等制度,推行统一的货币法,开展建设、围垦、农耕等方面的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并实施和推行新的法令、政策,使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秦朝的时期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国家政权也得到了强盛的发展,而这些进步和发展,都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其地图知识点包括了地理位置、国土疆域、政治制度、军事防御、经济状况等方面,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地图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更好的了解秦朝的历史状况和国土地理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人教版初中历史秦统一中国

a.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条
b.自然条件:秦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
丰富能供应长期商鞅变法,国富兵强。
d.个人条件:嬴政的雄才大略。
学习目标:了解秦的统一,分析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一、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秦朝建立: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
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建都咸阳,从公元前 221年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 的时代开始了。
“焚书”灰堆遗迹
4、加强军事措施:
1、修建直道、弛道, 拆除所有路障,开辟 交通;推行车同轨。
2、北筑长城, 南修灵渠
秦朝直道
修驰道
轨大 修 驰 道 , 排 除 路 障 , 统 一 车
秦始皇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 墙连通、修缮合一,东到辽东,西至 临洮,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
灵渠
四、秦的疆域
御史大夫
秦
政 治
皇 帝
丞相 太尉
郡县
统
经
统一度量衡
一
济
统一货币
后
的 措 施
文 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军
抗击匈奴
事
修建万里长城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统一货币
齐 币
圆形方孔钱
楚
秦
币
币
燕币
度 衡
量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
一、秦灭六国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某剧本有这样一段描写:公元前219年,咸 阳城内的一家酒店来了一位壮士,此人身 高八尺,向店主买了10斤牛肉、10斤好酒 津津有味地吃着。小明同学认为这段描写 太不真实了,小林同学则认为这段描写很 符合当时的实际。你的看法呢?
秦国地图

1.秦国的扩张之路
战国时期秦孝公初期,公元前361年
2.战国时期地图第2张秦惠文王后期公元前311年
(秦孝公后期,秦国夺回河西。
秦惠文王时代又夺取上郡。
向西南灭掉巴蜀两国。
后来又打败楚国,夺取汉中郡。
秦国版图空前扩大。
)
3.战国时期地图秦昭襄王前期公元前286年。
秦国继续扩张领土,魏国、韩国、楚国反复被秦蚕食。
楚国已经灭了越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提升,向北开疆拓土。
齐国灭了宋国,国土达到了顶峰,但是也离崩盘不远了。
4.战国时期地图第4张公元前280年,燕国鼎盛,齐国仅剩二城。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合纵伐齐,齐国被打得一败涂地,只剩下两座城池。
此后燕国向北、向东击退东胡,开疆拓土到辽宁、朝鲜。
是燕国的鼎盛时期。
)
5.战国时期地图公元前279年,田单火牛阵成功,恢复齐国。
秦国派出大将白起伐楚,攻克了鄢,拉开了“江汉纵横吞洞庭”的序幕。
6.战国时期地图公元前256年,秦国灭东周
7.战国时期地图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争进入最后10
年
8.秦灭六国战争图。
中国古代秦朝时期中国版图

中国古代秦朝时期中国版图
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秦朝的暴政也引起了阶级矛盾与社会的动荡不安,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仅15年,秦朝便走向灭亡。
领土面积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派遣屠睢率领50万秦军到岭南平定百越族,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达360万平方公里左右,秦朝的疆域大致为:东起辽东,西至甘肃、四川,北抵阴山,南达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带西南到云南、广西。
秦朝时期中国版图
来源:趣历史。
秦朝的地理与领土

秦朝的地理与领土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原地区崛起的帝国。
秦朝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领土辽阔,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地理环境秦朝的核心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中部,这个地区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半。
南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瓜分了长江和珠江两大美丽的流域。
北部则以黄河为主要河流,其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秦朝的首都咸阳(今陕西西安)位于陕西平原上,地势平坦,便于开阔的农田的建设,有利于粮食的生产与储存。
由于咸阳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好,秦朝的主要军事资源也集中在这个地区,以便更好地统治国家。
二、领土扩张秦朝的领土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大的,持续地进行军事扩张,不断吞并周围的小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就任国王后不久,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征服行动,将周边地区的领土纳入他的统治之下。
他的军队击败了项羽领导的楚国军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的领土在其最大的时期横跨了今天的中国东北、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
在秦朝的统治下,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秦朝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农业、水利、交通、军事等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统一的进程。
三、地理与国家安全秦朝通过不断扩张领土来保护国家的安全,以确保其统治的稳定。
拥有广阔领土的优势使秦朝能够避免外敌的入侵,减少战争的威胁。
另外,秦朝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和防御措施,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他们修筑了长城,使边境线更加坚固,有效地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同时,秦朝还发展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应对任何潜在的外部威胁。
秦朝还通过规划和发展交通网络来巩固国家安全。
他们修建了一系列的官道和运河,以加强内部的交通联系,方便快速调兵遣将,加强对领土各地的控制。
总结:秦朝的地理环境和广阔的领土促进了其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地理条件的优越使秦朝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注意力集中在农业、经济和军事方面。
图解秦国统一天下的疆域变迁史

图解秦国统⼀天下的疆域变迁史公元前905年,秦⾮⼦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封于秦⾢,秦国正式建⽴。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被赐封岐⼭以西之地。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雍,秦⼈已占有关中平原⼤部分领⼟,实现崛起,成为西⽅新兴强国。
公元前627年,秦晋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后继秦君屡攻晋国后⽅,却难得⼀胜。
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
公元前573年,晋悼公继位,在位时期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
秦国疆域⼏乎没有扩张。
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两国共同出兵,以伍⼦胥、孙武等为将,攻破了楚国的⾸都郢。
申包胥哭秦廷,秦哀公发兵救楚,楚国得救后快速崛起,成为秦国南下的⼀⼤阻碍。
秦国丧失了南下得最佳时期。
公元前451年,秦国占据南郑。
公元前444年,秦国突袭义渠。
公元前409年,魏⽂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并筑城,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西河郡,窥视关中。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在阴晋决⼀死战,吴起以五万魏武卒⼤败秦军,秦国再也⽆⼒抵抗三晋的攻势。
之后赵魏反⽬,三晋联盟⽡解,再加上吴起奔楚,秦国化解了亡国的危机。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商鞅变法,逐渐强⼤。
于公元前340年、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32年三次进攻河西,⼤败魏军,逐步收复了被魏国夺占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三国,尽得巴蜀之地。
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联韩魏攻打齐楚,⼤败义渠国,掌控了对⼭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公元前307年,秦军攻克韩国宜阳孤城,斩⾸六万。
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秦国经孝公、惠⽂王、武王三代努⼒,蚕⾷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统端倪。
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调动陇西军队,从蜀地进攻楚国,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以北和上庸之地给秦国。
秦统一中国PPT精品课件3

1 2 3
说明上面这组史料的类型 概括秦朝实行巩固统一措施的领域 说说这些措施的作用
秦朝疆域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秦朝都城 秦收复河套地区 及统一越族路线 秦朝疆域
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 明断自天启——中央集权
大略驾群才——巩固统一
秦 始 皇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
后 探
究
实物史料 秦朝 开凿 灵渠
文献史料
图像史料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 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2
概括秦朝实行巩固统一措施的领域 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
以 致
用
秦直道旬邑段 甘肃秦长城遗址 秦主要交通干线图
秦已并天下, 乃使蒙恬将三十万 众北逐戌狄,收河 南。筑长城,因地 形,用制险塞,起 临洮,至辽东,延 袤万余里。 ——《蒙恬列传》
影像史料 地图图片
秦诏版(镇原县博物馆收藏)
长10.8厘米,宽6.8厘米,厚0.4厘米
文献 史料
官私史书档案 书籍报刊信件 遗物遗址建筑 碑刻雕塑绘画
史 料 的 分 类
实物 史料 口述 史料 图像 史料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
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口头讲述并被 记录下来的资料
影像史料 地图图片
文献 史料
官私史书档案 书籍报刊信件 遗物遗址建筑 碑刻雕塑绘画
史 料 的 分 类
实物 史料 口述 史料 图像 史料
口头讲述并被 记录下来的资料
影像史料 地图图片
秦半两
文献 史料
官私史书档案 书籍报刊信件 遗物遗址建筑 碑刻雕塑绘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秦朝地图及其说明
张书林编辑
1.全图
2.关中
3.山东南部
4.山东北部
5.南部
秦时期图说
战国后期秦国逐步蚕食、吞并山东六国,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建号皇帝,建立起了中国史上第一个一统皇朝——秦朝。
历十五年(前2 0 6),为农民起义军和六国旧贵族所推翻。
秦朝废除分封诸侯制,将始起于战国时代的郡县制普遍推行于全国,以郡统县。
郡的首长是守(行政长官)、尉(典武职甲卒,又是守的副职)、监(掌吏治监察),直属朝廷,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初并天下时全境分置三十六郡。
其后南并五岭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北取匈奴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陆续分析内郡。
至秦末,除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附近关中平原为内史辖境外,见于《史记》、《汉书》、《续汉书》、《水经注》等记载的秦郡共四十八郡。
全国县级政区约有一千左右。
本图画出四十八郡的治所和见于当时记载的著名山川。
又,西南夷地区虽未置郡县,亦曾“置吏”于夜郎、滇等部族,历十余岁至秦亡始弃守,故一并画入秦版图内。
秦时期秦朝疆界以外各族,用注记表示其大致方位。
西域国族无明确史料记载,只标作“城郭诸国”。
四十八郡表郡名郡治县名郡治今地
上郡肤施陕西榆林南
汉中南郑陕西汉中市
巴郡江州四川重庆市江北
蜀郡成都四川成都市
陇西狄道甘肃临洮
北地义渠甘肃宁县西北
三川洛阳河南洛阳市东
颖川阳翟河南禹县
河东安邑山西夏县西北
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
砀郡睢阳河南商丘南
邯郸邯郸河北邯郸市
巨鹿巨鹿河北平乡西南
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
上党长子山西长子西
雁门善无山西右玉西
代郡代县河北蔚县东北
云中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南郡江陵湖北江陵
南阳宛县河南南阳市
泗水相县安徽濉溪西北
薛郡鲁县山东曲阜
九江寿春安徽寿县
长沙临湘湖南长沙市
会稽吴县江苏苏州市
上谷沮阳河北怀来东南
渔阳渔阳北京密云西南
右北平无终天津蓟县
辽西阳乐辽宁义县酉
辽东襄平辽宁辽阳市
临淄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
琅邪琅邪山东胶南西南
黔中湖南沅陵西南
广阳蓟县北京市西南
陈郡陈县河南淮阳
闽中东冶福建福州市
南海番禺广东广州市
桂林广西百色东北
象郡临尘广西崇左
九原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
东海郯县山东郯城北
恒山东垣河北石家庄市东
济北博阳山东泰安东南胶东即墨山东平度东南河内怀县河南武陟西南衡山邾县湖北黄冈北鄣郡鄣县浙江安吉西北庐江番阳江西波阳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