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小龙讲申论3 张小龙 (本节讲义+本节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龙讲申论3

主讲教师:张小龙

授课时间:2019.01.30

粉笔公考·官方微信

小龙讲申论3(讲义)

3、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资料3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年,我被组织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刚到村里,我看很多事不顺眼,总觉得自己在理,大家做事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村里核发水田地补偿款,要量土地,村支书认为我是外村人,能一碗水端平,就让我负责这事。有几个人找我说情,想要皮尺松一点,好多得点补偿。我一点不让,把尺绳拽得紧紧的。结果一位村民当场质问我:“你个外来人,想干啥?”

第一年年终评议会上,有4个人给我投了不合格票。我的委屈突然爆发,回到屋里就哭了,觉得自己表现挺优秀,关键是我也一直想要给村里干事,怎么还受这气?当时,村支书跟我讲了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你坚持原则是对的,关键在怎么做。有理还不够,在村里得想办法跟老百姓把理说通。要把理说通,首先你得和大家干在一起。”他建议我,每天到老乡家干农活,一次两个小时。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学说土方言,走水田地、学农活。每天“服役”两个小时,每次换一家。手掌上的血泡起了破,破了又起,汗水渍透了衣服。我慢慢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也理解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激情”的含义。一段时间下来,和大家熟络了,村民们从自家娃娃读啥学校、看病到哪个医院、添置家电买啥牌子,到调解邻里矛盾都愿意找我帮忙。村里一户人家因为不满征地补偿,不断上访。那段时间,我不时到他们家串门、唠家常,见他们家生活困难,就帮着申办救济,这户人家深受感动,后来再也没有去闹了。我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成功创建本村优质杂粮品牌并打入南方市场,为大家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去年,我被市里评为优秀大学生村官。

现在,村里人对我的称呼,也渐渐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小吴来了啊!”“小吴吃了吗?”上了年纪的,则直接叫我“小吴闺女”。我之前不太把这些话放在心上,体会到这些关心来之不易后,每次听到心里都暖暖的。

小龙讲申论3(笔记)

【说在课前】

上节课的两道题是微观现象类材料,要在现象中提炼、总结信息点,同时要挖掘、发现信息点,今天继续看资料3。

3、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审题】

1.“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上两道题是某个村的经验、发生的变化,本题落实到某个人的变化,范围越来越小。

2.“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一个人有变化,从陌生到熟悉,本题反而好答,审题时可以思考需要答什么,假设不给你材料,一个大学生跑到农村,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称呼变得亲切了,思考小吴的变化。对村民来说,小吴的样子很陌生,最后变得熟悉,这个过程中小吴需要做一些事情。要多和大家沟通、交流、聊天、拉家常,深入、融入、了解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可能的变化,多交流、熟悉之后便喜欢了、觉得亲切了,不给材料也可以答。过去大学生没什么事干,现在大学生做好事,让村民觉得大学生亲切,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是好事,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具体帮助群众做了什么需要看材料,这些帮助让她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答题前可以大致想一下答题方向。

3.要求:

(1)“恰当提炼”:要求“提炼”说明其含金量低,需要提炼。答题时,可能需要概括、总结、升华、拔高。

(2)本题10分,资料不多,分数不少,需要提炼。

资料3

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大学生村官。下面是她讲的“成长”故事:2016年,我被组织选派到宁堡村担任村主任助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但就是不分配活儿给我。那时我最大的活儿就是“看家”,大家出去办事,让我守在村部。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

资料3第一段:

1.“小吴是北方某地宁堡村……故事”:上道题涉及的材料讲了脱贫致富的故事,这里又讲了一个故事。

2.“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肯定比农民强”:说明肯定有问题。小吴有变化,材料会给出变之前、变之后的样子,这里是改变之前。

(1)“我觉得”说明她的认知有问题,她觉得自己比农民强,确切地说是自我认知存在问题,也可以说自我定位有问题,或说她自视清高。一方面,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觉得自己比农民强,自我认知、定位有偏差;另一方面,对自我和农民的认知都存在偏差,或写对农民了解不够。

(2)她觉得自己比农民强,便是认识问题,容易导致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她看不起农民,说明她的态度不端正。认知的问题是知识的问题,态度、自大是道德的问题。

(3)细致地分包括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认识论的错误,二是世界观、价值观的错误。一个行为两大错误,知识、认知和价值上的错误。没有找到认知、价值观上的错误,也没关系,后面还可以找到。申论答题就像挖红薯,挖出一点便能拿到一点分。

3.“村干部和村民们对我都很客气……‘看家’”:

(1)“客气”是疏远、不熟悉,说明小吴与群众缺乏深入沟通、了解,导致距离远,这些都是问题,依然是态度问题导致无法深入地融入群众。

(2)“不分配活儿给我……‘看家’”:无所事事,脱离群众。作为人才,没有事情做,造成人才闲置、人力资源浪费、工作缺少成绩。

4.“我也不愿闲着,为了证明自己,一开会我就抢着发言”:她想通过说话证明自己,在农村只是说话没有用,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通过说的方式证明自己,说明她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帽子扣得大一些,说明她工作作风有问题,嘴巴上空谈,不务实际,类似明朝人挽起袖子聊星星、天理、道德,清朝人打进来时说的是“临危一死报君王”。工作方式、方法、作风、态度有问题,不做好事、实事,嘴巴说一说,只知道空谈。答案在材料中,要仔细阅读、分析、挖掘、理顺、看透材料,答案是通过对材料的“辛勤耕耘”获得的。一定要了解获取答案的过程,记住答案没有用。

5.“但不管我说得多么激情澎湃,大家一点反应也没有”:不干活只知道说,新东方年会上说“累死累活不如做PPT的”,给农民做PPT是没有用的,会让人觉得务虚、空谈、不实干。

6.“第一次下田干活,我就把鞋陷进了泥里,旁边有人说:‘这大学生下地还得跟个提鞋的’”:小吴下地干活把鞋子陷入泥里,说明她工作能力有问题,不会干农活,下地不应该穿鞋,同时也说明她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对她不满。

资料3第一段梳理:

1.小吴对自我的认知不准确、有问题,思想、态度不端正。认知、态度的问题可以说是思想观念问题,写哪个都可以。是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观的问题,对自我定位不准确,对农民缺乏尊重,不能深入了解群众。

2.工作方式、作风有问题,不干活,过于务虚、空谈,缺乏实干精神,只说不做,工作方式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