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合集下载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

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

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的原因2、西方列强的侵略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补充一、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五次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⑤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局部侵华。

1937年七七事变,侵略平津(华北),全面侵华1937年八一三事变,侵略上海二、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归纳:孙中山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

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作者王晓彬: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室副研究员,大校军衔。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合著有《亚太安全战略论》、《国际战略形势评估》、《军队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研究》等。

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

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晚清军事改革教训惨痛,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晚清军改取得一定成效内忧外患中的晚清政府于1862年开始实施洋务运动,开启了军事改革的大幕,意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打造“利炮坚船”和“利器精兵”,实现“自强御侮”、“救亡图存”的目的。

这场军事改革在开阔军事视野、推行军事教育、培育军事人才、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借鉴西方军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历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杀。

军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购买和制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

洋务派建立了数十家近代兵工厂。

经过积极的引进和仿制,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军火器的技术差距缩短到10年左右。

中国的舰船技术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接近西方水准。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主体武装力量已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火器化。

以1888年北洋水师的正式成军为主要标志,晚清军事改革在海军建设方面达到了顶峰。

晚清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育多兵种军事人才,并聘请了英法专家担任军事智囊。

在开明督抚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学堂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清政府还先后派出数批90余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

北洋海军主力舰只的管带均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其中部分还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同时,清政府还设立了崭新的近代海军军种制度,并对陆军兵种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

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兼采英德等国海军制度优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军种制度确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战争前晚清军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三次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三次变革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启示严格地说,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从晚清开始的。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一个西方近代文明与中国民族主义互动的一个过程:面对西方自由主义文明的挑战,统治者和社会政治精英不断反思自己的统治策略和政治体制,采取各种措施向西方靠拢;面对“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民族主义情绪在朝野上下不断上扬。

所以,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所有变革具有既学习西方,又具有抵制西方的双重性质。

晚清中国,由统治层发动的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重要变革有三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三次变革,在认识层面上一次比一次深入,在变革范围上一次比一次宽泛。

每一次变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三次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一、矛盾与困惑:晚清的三次变革的曲折进程洋务运动源于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令清廷上下感到西方强权政治和国内呼吁应对西方文明挑战的双重压力。

总结战败的教训,清朝统治层主流派认为中西的根本差异在于器械的落后。

议政王奕訢说: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1]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2]这两位权臣的话在当时的清廷,颇有代表性。

于是一场以“求强”、“求富”为主题的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90年代展开。

在洋务运动中,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在中国建立起来,而军工企业的开办,又附属地产生了一大批近代民用、民办企业。

对于洋务运动,李鸿章非常乐观,他说: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而叫该商董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

[3]历史在此似乎表明:中国近代化的工业框架就要构成,中国已经露出跨入近代化国家行列的征兆。

但历史的发展并非如此平坦。

洋务运动从始至终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充满着权力的交锋与管理的腐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败于小小邻国日本之手,成为国人奇耻大辱,洋务运动的成果亦在一战之间消失殆尽。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

评述清末变法的成败及启示摘要: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清政府不得已实行至上而下的“变法自强”改革。

虽然清末变法的失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认真总结其成败得失将会给我国当前改革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关键字:清末变法改革资本主义披一路风尘,数千载风流,璀璨的中华文明长河,从洪荒奔向文明,从远古奔向未来,带着一路欢歌,也带着一路血泪,一路呐喊,留下了诸多硕果和丰碑,也记下了诸多的心酸和遗恨。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震撼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章。

尽管已经数次试图摆脱欧美列强铺就的轨道,走自己的路,但每次倔强抗争的结果,无不以头破血流为代价,徐羽归来。

欧美列强挥舞的大棒如同不可跳越的魔棒,逼迫衰亡民族重新塑造着自己的形象,重新择取民族生存的道路。

为救亡图存,清廷自光绪二十七年开始,先后宣布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进行法制改革。

至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变法共进行了十余年,仿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中华法系转型进入近代化。

清末变法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从1901年到1906年是“新政”时期,从1906年到1912年清朝灭亡为“预备立宪”时期,这两个时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修律活动,促成了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

1一、清末变法的历史意义清末变法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点,代表了中国的合法团体探求现代化道路的最高水准;它也是中国新一阶段现代化运动的起点,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推动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全面启动。

它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历史上的里程碑和分界线。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依次衔接,步步深人的三次改革尝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历程链条。

每一次改革运动,所昭示的都是渐次接近于现代化运动的终极目标,呈现出越来越接近,但却始终难以相交的历史态势。

洋务运动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金钱组建起来的看似豪华的近代化军队最终也被战争无情的证明了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的洋务运动注定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清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尝试与局限

清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尝试与局限

清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尝试与局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军事制度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在其统治时期,清朝曾进行过一系列军事制度改革的尝试,旨在强化军队实力,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局限。

清朝军事制度改革起步于康熙时期。

康熙帝十分注重军事,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康熙购买来自西方的火炮,并邀请西方炮兵教官来指导中国军队。

此举一方面弥补了清朝军队技术短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与西方文明的交流。

其次,康熙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新军。

他颁布新的军制,废除原有的“旗兵制”,并创建绿营、蓝营和红营。

这些新军力量迅速发展,弥补了旗营兵的不足,并引入了一些西方的训练方法和战术。

然而,尽管康熙的军事改革有所成效,但由于时机不成熟和历史因素的制约,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康熙逝世,清朝军事制度改革陷入了停滞。

到了乾隆时期,清朝再次进行了一些军事改革的尝试。

乾隆帝通过加强对武将的选拔和培养,提高军队的管理水平。

他还推行了军备加强的措施,注重士兵的训练,加强军队的装备和武器。

这些努力的结果是清朝的军队得到了加强,实力有所提升。

然而,清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局限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方面,清政府招募士兵的方法过于依赖地方豪绅的力量,导致招募标准低下,士兵素质不高。

另一方面,由于清朝军队与西方军事力量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和装备差距,且清政府对西方新科技的接受程度不高,这使得清军在与外敌作战中常常处于劣势。

此外,清朝军事制度改革的局限还体现在官兵关系上。

清朝的军队继承了封建制度的传统,军官与士兵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士兵的地位低下,与军官之间存在严峻的社会等级壁垒。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和对士兵的恶劣对待引发了士兵的怨恨和不满情绪,对军队的战斗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综上所述,清朝军事制度改革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清朝有了新军,有了一些现代化的装备,但在面对外敌侵略和内部动荡时,其军事能力表现并不突出。

论晚清军事教育变革

论晚清军事教育变革

论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引言晚清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军事教育发生变革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力逐渐衰败,传统的军事教育体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对晚清时期的军事教育变革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传统军事教育体制的困境在晚清时期,中国的军事教育体制由传统文官制度主导,注重儒家文化和书本知识。

军官选拔主要依靠科举制度,文官出身的军官缺乏实际军事经验和技能,无法胜任现代战争的需求。

此外,传统的军官教育也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以及等级森严、不利于军事创新的弊端。

西方军事教育的影响西方列强的崛起以及他们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对晚清军事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清政府开始提倡学习西方的军事知识,派遣留学生赴日本、欧美等国家学习军事技术和教育体制。

这种引进外国军事教育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军事教育的新局面。

日本军事教育模式的引入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其军事教育体制成为晚清政府学习的典范。

晚清政府模仿日本的军事教育模式,开办了许多军事学堂与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军事人才。

这些学校注重实践训练,重视军事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现代战争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军事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晚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教育体制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废除科举制度,改为由军方负责军官的选拔。

此举打破了儒家文化对军队的束缚,使军官选拔更加注重实际能力和军事素质。

此外,晚清政府还加大了对军事教育的投入,兴办了一系列军事学院和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变革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改革使得中国的军队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战斗力和作战效能。

其次,改革逐步削弱了传统文官的权威,在中国社会上产生了一股新的力量,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最后,改革也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清朝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清朝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清朝历史的启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于我们今天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清朝历史的启示与感悟,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

一、政治方面1、稳定政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清朝前期,政治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然而,到了晚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民族问题。

这表明,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改革是政治发展的关键清朝在面对列强侵略时,采取了保守的态度,导致国家逐渐落后。

然而,晚清时期的一些改革,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这些尝试表明了清朝政府对于改革的努力。

这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保持国家的竞争力。

3、民族团结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清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然而,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宗教信仰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这表明,民族团结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只有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文化方面1、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清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清朝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2、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清朝在面对西方文化时,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了其中的优秀元素。

这种态度使得清朝在文化交流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这告诉我们,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元素,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经济方面1、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石清朝前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工商业繁荣一时。

然而,到了晚期,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等因素,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这表明,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石,只有推动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

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

洋务运动的历史启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运动,兴起于清朝晚期,主要是在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时,尝试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然而,尽管洋务运动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运动的发起源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的认识。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意识到传统的封闭体制已经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决定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措施,以改善国家的实力和地位。

洋务运动的兴起是深刻的历史背景所致,它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二、洋务运动的措施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包括引进洋务派,设立洋务机构,兴办洋务学堂,创办铁厂造船厂等。

洋务运动注重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培养本土人才,通过模仿和学习西方的管理和科技经验来提高中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

然而,由于洋务运动实施的方式和策略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了改革的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洋务机构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对国家实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的实施者缺乏科学的制度和方法,导致改革措施过于僵化和片面。

其次,洋务运动过于依赖外国技术和装备,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导致了技术和经济的依赖性。

此外,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洋务运动虽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成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失败的历史。

四、洋务运动的失败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首先,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

不能依赖外来技术和资本,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培养国内的创新人才。

其次,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制度。

清除腐败现象,加强依法治国,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能。

最后,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开放包容,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积极性。

戊戌变法清朝的改革尝试

戊戌变法清朝的改革尝试

戊戌变法清朝的改革尝试戊戌变法——清朝的改革尝试戊戌变法,又称戊戌变法运动,是指清朝末年,慈禧太后通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倡导的一系列改革尝试。

这一改革运动旨在振兴清朝,强化国家实力,但最终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结果以失败告终。

本文将全面探讨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推动因素、改革内容及影响等方面。

一、历史背景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当时的清朝已面临着外患的威胁以及内忧的困扰。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屡屡败北,大片领土被割让,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打击。

此外,清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百姓民怨沸腾,社会动荡频发。

种种困境促使一些人士开始考虑如何改革现有体制,以救国于水火之中。

二、推动因素1.知识分子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对于中国的落后与弱小感到愤懑,并且开始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

2.西方列强的威胁:西方列强的侵略行为进一步折磨了中国人民,让他们认识到现有体制和政策的无力。

3.军事和经济上的挫败:清朝在近代战争中的连败已经暴露了军队和经济的薄弱,需要采取紧急举措以增强国家国力。

三、改革内容戊戌变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政治、教育、军事和经济等领域。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1.政治改革:(1)简化机构:取消九卿制度,建立新的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

(2)实行宪政:建议设立议会,制定宪法,推行君主立宪制。

(3)修改礼制:废除不合时宜的礼仪制度,推崇新式礼仪。

2.教育改革:(1)推行新教育理念:提倡科学、思想自由和新文学,以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

(2)设立新学堂:建设现代化的学校,引进西方教育体系,为青年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3.军事改革:(1)改变传统编制:废除八旗制度,新设军队编制,引入现代军事技术。

(2)培养军事人才:招募知识分子,建立军事学院,强化军队的组织和纪律。

4.经济改革:(1)注重工商业发展:推崇实业,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场重要改革运动,其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性质:1.引入西方技术和制度: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为应对外国侵略而推行的一项改革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技术、制度和观念,以增强中国的国防实力和现代化发展。

2.改革经济与军事:洋务运动致力于发展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这涉及的范围包括修建工业企业、开设近代工厂、改良军队组织结构等方面。

3.引发社会变革与思想觉醒: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激发了社会的觉醒和改革意识。

失败原因:1.反动势力的挑战:洋务运动在推行过程中遭遇了来自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包括官僚集团、地方势力和传统文化带来的阻力,使得改革难以推进。

2.整体推进不力:洋务运动缺乏整体愿景和相互协调的改革措施。

一些洋务局的管理失当,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构,导致改革过程中的混乱和内耗。

3.缺乏民众支持与参与:洋务运动主要由清朝政府主导,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这导致改革运动没有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基础,阻碍了改革的成功。

教训:1.综合改革与整体推进: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单一的改革措施和局部的发展可能无法取得明显成效。

因此,未来的改革应综合考虑各个领域的需要,使改革举措具有整体性和相互协调性。

2.社会参与与民众动员:改革过程应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众动员,以确保改革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基础。

3.教育与人才培养:洋务运动中的失败也暴露出清朝时期中国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薄弱性。

未来的改革应重视教育的提升和培训优秀人才,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4.敢于面对问题与自我反思:改革的过程中,应勇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并进行持续的自我反思和调整。

只有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在改革过程中取得成功。

总之,洋务运动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运动,但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以及一些制度和执行层面的问题,最终失败了。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

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摘要】: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经历了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后来的新军制度。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加强军事力量,维护自身统治,开始走上军事改革的道路,编练新军。

本文主要从新军编练的原因、过程和内容着手,简略介绍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改革取得的影响和结果。

【关键词】:清末,军事制度,改革,新军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

它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和以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

其军事制度既因袭历代王朝的旧制和本民族的传统,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至清末,许多近代军事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

纵观清史始末,清朝的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八旗和绿营制度、勇营制度以及新军制度。

阅读清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八旗和绿营制度是清朝前期的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同称为“经制兵”,就是国家的军队,是清朝进行军事统治的支柱;勇营制度出现于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是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在挽救清政府,镇压人民革命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军制度则出现于中日甲午战后,是清朝末期清政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规模巨大的反帝运动正在酝酿的社会大背景下,为了加强武装力量,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新的军事制度。

纵向看来,有清一朝共进行了两次军事制度的改革。

首先,清朝中期以后,在纷纷兴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八旗和绿营制度的腐败彻底暴露,失去了镇压人们起义的作用。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出现之后,清军在与起义军作战时,屡战屡败,已经失去了维护清朝统治的支柱作用。

在此契机之下,勇营制度出现,清政府依靠以湘军,淮军为骨干的汉族地主武装“勇营”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从此,“勇”代替了“兵”。

这就是清朝第一次的由八旗和绿营向勇营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另一次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则是出现于清末的由传统旧军制向新军制度的改革。

清朝的军事改革

清朝的军事改革

清朝的军事改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跨越了近300年。

在其统治期间,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特别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其军事力量逐渐显现出弱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清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以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维护国家的安全。

一、改革背景与动因清朝军队在其初期还能够凭借蒙古骑兵的威力,与西方列强抗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清朝的军事力量逐渐落后,并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

这促使清朝开始意识到必须进行军事改革,以应对不断增强的外部压力。

二、军队组织结构的改革清朝军事改革的第一步是对军队组织结构的改革。

早期的清朝军队主要由满洲八旗组成,八旗之间并不协调,无法有机配合。

为了提升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清朝开始通过设立正军、厢军等新军种来改革组织结构。

此举有利于整合各军种的力量,并提高指挥和控制效率。

同时,清朝还开始注重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通过改革兵营制度,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和纪律性。

清朝还借鉴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教育模式,建立了军事学院,培养出一批才华出众的军事将领和军官。

三、武器装备的改革为了与西方列强的先进武器相抗衡,清朝开始进行武器装备的改革。

在军事改革的过程中,清朝积极引进了西方的火器技术,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火器制造工厂。

这使得清朝军队不再依赖弓箭和刀剑等传统武器,而可以使用更为先进的火器。

此外,清朝还注重改善军队的防护装备,尤其是强化兵员的盔甲。

引进了西方的防护装备技术,并在军队中逐渐普及使用。

这为士兵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增强了士兵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四、军事思想的改革军事改革不仅仅是装备和组织上的变革,还涉及到军事思想的改革。

清朝积极吸收西方列强的军事思想,并加以研究和运用。

清朝军队注重培养将兵的战术意识和战斗能力,通过对外籍军事顾问的聘请和军事演习的开展,提升了军队的整体素质。

此外,清朝还加强了对地方武装的控制,以确保军队的统一性和纪律性。

同时,清朝还通过改革兵役制度,增加了士兵的数量,扩大了军队的规模。

清朝末年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清朝末年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清朝末年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期。

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的交织,清朝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尝试,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一、军事现代化的尝试清朝朝廷在面对外部侵略和内部动荡时,开始意识到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性。

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开始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与装备。

刚始仅是模仿,后来逐渐实现了一系列军事制度与军队组织改革。

西方军官被聘为军事顾问,培养了一批具备现代战争素养的将领和军事专家。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为后来的改革铺平道路。

二、经济现代化的探索清朝经历了几百年的封闭,与世界各国相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末清政府开始试图引进西方的思想与经济模式,推动国内经济的现代化。

1872年,清朝政府成立了洋务派机构,开始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

从铁路与邮政的建设,到矿产资源的开发,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清朝末年,教育现代化成为各种改革的重要一环。

1882年,清朝政府在中国开设第一所西式大学 - 东南盟孔书院,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知识。

之后,还相继创办了清华学堂、北大学堂等一系列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西方式的教育体系为中国的现代教育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众多具有国际视野与现代思维的人才。

四、社会现代化的尝试清朝末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推进,社会现代化也逐渐成为改革的一部分。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戊戌变法》,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

这些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政治与社会的现代化。

然而,这些改革在短暂的时间内遭遇到了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与阻碍,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

五、改革与现代化的启示清朝末年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虽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它们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努力为后来的革命与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戊戌变法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戊戌变法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

戊戌变法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充满挑战、极具意义的历史事件。

在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次变法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本文主要围绕戊戌变法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军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戊戌变法简介戊戌变法是1900年(戊戌年)发生的一次改革运动,发起者为戊戌学生。

当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挑起了义和团运动,导致中国局势动荡不安。

为了应对国家面临的内外压力,戊戌学生希望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戊戌变法共分六部分,分别是户部、礼部、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六部制改革。

其中兵部制改革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主要包括改革军制、武备及武器装备等方面。

该部分的改革措施包括缩短兵役期限、改善兵营条件、加强军官培训等。

这些改革举措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反对和阻碍,但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军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二、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军事制度改革的启示与借鉴戊戌变法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在为期103天的时间内,这次改革动了中国的根基,扩宽了中国的利益群体,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军事制度改革方面,戊戌变法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1. 统一命令层次,优化指挥体系戊戌变法中兵制改革对中国军事制度改革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措施是建立了“一皇帝,三军统帅”的军事指挥体系。

这一变革打破了封建时代军队中的黑格尔系统,统一了军队中的指挥层次,有效地优化了指挥体系。

这也为日后的军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在新时代的军队建设中,我们也需要加强指挥体系的建设,建立科学化的指挥体系。

如今,现代化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量上的优势,而是技术水平、指挥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指挥体系,合理设计军队指挥层级,建立完善的军队科学化指挥模式。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晚清军事变革的历史启示

四、军事变革是自主行为,必须把学习外国与立足国情紧密结合
军事变革既要遵循世界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必须着眼中国的具体情况,如果全盘照搬西方军事的完整模式,中国的军事变革就会走上歧途。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船坚炮利”的技术和先进的“养兵用兵”方法不断战胜中国传统军事优势的严峻实现,中国各阶层、各种人士都意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其中一个著名代表人物,是时为布衣的魏源。他呕心沥血编著成长达百卷的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深刻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这部著作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为后世的维新思想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魏源的诸多主张也具有盲目仿效西方的局限性。魏源等人并不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进步的原因,对西方军事也缺乏深层次的把握,因此,他对于如何“师夷之长技”的许多建议,带有明显的全盘照搬西方的倾向,基本上是不可行的。魏源称赞西方人制器精利,却不知道从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上找原因,只能归之于人的性情和用脑方式。他认为中国只要官办船厂、炮厂仿制西式武器装备,就能解决武器装备和海防问题,也是一种脱离中国实际的幻想。
分析表明,中国的军事变革必须紧紧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军情。尤其今天,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变革的理论、模式蜂拥而入国门,如果忘记了中国自身的特殊性,盲目追逐西方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就会最终导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失败。
每当重大的军事变革历史时期,都是思想观念必须得到彻底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如果旧有思想体系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军事变革很难成功。
当前,一提军事变革,就会自然想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然而,即使实现了军队的信息化而思想观念落后会怎样?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海战为后人留下了最好的回答。从甲午海战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看,中日双方武器性能不相上下,在个别舰船的性能上,中国甚至超过日本。面对这样的武器装备水平,日本大本营对海战拟定出三套预案。其中之一是:如果日本海军 在海战中失败,北洋水师掌握了渤海与黄海的制海权,则日本海军确保本土海域的制海权。由此可见,战前,日本对此次作战并未报有必胜的把握,甚至做好了战败的准备。然而,从军事思想和战略指导角度看,由于大清水师观念落后、作战理论陈旧,用祖上传下来的“八旗”观念和西方早以过时的“木帆船”作战理论,来指挥近代化的铁甲舰海军,最终含着千古遗恨沉没于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历史昭示后人:武器装备不落后但观念落后,照样挨打!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是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是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是什么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那么你了解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来了什么启示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尝试着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并且积极的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虽然这场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

戊戌变法的启示一:在戊戌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主导了这一变法行动。

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彻底性,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将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将成功的砝码放在了袁世凯的身上,脱离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告诉后来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纲领一定要依靠群众,而不是腐败的政府和官僚。

戊戌变法的启示二:当时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帝国主义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那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而封建势力则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也不希望改革成功。

在当时的中国想要通过改良的方式获得改革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封建势力都会阻止改革的进行。

戊戌变法的启示三:当时的中国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想要使得中国强大起来,面临着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双重任务,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才能取得胜利。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戊戌变法又被称为是百日维新,发生在公元1898年的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要求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并大力鼓励发展工农商等行业。

戊戌变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近代以来新思想的迅猛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封建统治的危机也一步一步地加深,当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怎样来挽救中国,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也是中国学习西方的最早的声音。

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读书记录

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读书记录

《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读书记录一、书籍背景介绍《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是一部深入剖析晚清时期中国政治、社会变革的历史著作。

这部作品背景宏大,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年,涵盖了晚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晚清时期的复杂社会景象,以及改革与革命在这个时期交织发展的历程。

这本书的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梳理了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

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入研究,作者揭示了晚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西方列强的侵略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在面临危机时如何展开革命与改良的斗争。

本书也关注了一些重要人物如孙中山、康有为等人的思想变革及其实践活动,探讨了他们对时代变革的影响和推动。

这本书的出版也反映出现代学界对晚清历史的新思考和新解读。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晚清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还通过作者的解读和分析,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晚清时期的政治、社会变革以及人们的抗争精神。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晚清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与改良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

二、内容梗概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本书详细描绘了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为读者提供了理解晚清时期革命与改良运动的历史背景。

书中详细阐述了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清政府面临着财政危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等多重压力,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动荡。

晚清时期的先进人士开始寻求改革和革命的道路,书中介绍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的主要思想和活动。

两派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展开激烈的较量,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书中对晚清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以及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的历史作用和贡献。

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对我们强军实践的启示

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对我们强军实践的启示

近代军事思想发展对我们强军实践的启示军事改革是大国实现崛起的必要选择之一。

军事改革怎么改,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军事改革进程,事关国家安危和军队兴衰。

近代以来大国在军事改革问题上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参考和借鉴。

军事改革必须站在国家社会变革全局统筹把握,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改革军事改革作为社会改革大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正确处理好与国家总体改革的关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克伦威尔应国内政治变革之需进行军事改革,组建新模范军,取得了军事改革的成功,保障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顺利推进。

法国大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依据新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经济关系,废除封建军事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等新的军事制度,建立新型资产阶级军队,为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提供了坚实支撑。

历史表明,军事改革首先要顺应政治发展的大方向,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条件,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改革全局把握“改什么”“怎么改”“何时改”等问题,才能不迷失方向,不失去依托。

军事改革必须着力破解非物质技术层面的矛盾,充分发挥现有军事技术手段的潜力近代大国在军事改革中,因为技术领域的矛盾而导致失败的事例居少,因为没有解决好与军事思想、军事组织和军事制度相关联的深层矛盾而失败的居多。

例如,晚清建设北洋水师,最终归于失败,其败因不在于舰船装备问题,而在于思想观念和内部体制问题。

英国第一个发明、运用坦克并推出装甲战思想,其陆战改革却中途夭折,重要原因在于军队组织编制改革遇到阻力,新的装甲师编制需要打破当时英军传统的团级建制,引起军内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由此可见,与发展军事技术遇到的矛盾相比,创新军事思想、改造军事组织遇到的矛盾层次更深、解决难度更大。

这就需要,军事改革必须把破解非物质技术层面的矛盾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建立合理的军队组织方式,创新管用的战略战术,发展先进的军事理论,将现有军事技术手段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

军事改革必须坚持人是第一位因素,打造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和鼓励思考的文化氛围人是战争中第一位的因素。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作者:迟云飞来源:《决策探索》2016年第15期经过庚子事变的打击,1901年以后清政府决心推行新政。

这一次改革的力度、范围、深度,远超洋务运动,也超过了戊戌变法。

新政虽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改革的好时机已经错过。

自19世纪60年代起,晚清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清末新政。

三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若以富国强兵的目标衡量,可以说都以失败告终,也没能挽救清王朝的灭亡。

三次改革失败的原因,已有多人论述,笔者近几年思考晚清改革,主要是从改革者主观得失的角度,还是有一些心得,愿得指教。

洋务运动:片面改革需要指出的是,清廷本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仿效西方的改革。

而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也即第一次鸦片战争20年后才开始,改革已丧失了最佳时机。

20世纪80年代,洋务运动曾是史学界讨论的热门,当时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赞许者,多认为洋务运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进行政治改革。

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冷静地思考:在当时条件下,要求李鸿章等改革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无异要求工业时代以前的人造出航天飞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仅如此,政府机构和人事的改革也困难重重。

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做出超出他们时代的事情。

另外,在洋务运动刚开始就进行政治改革,会引起混乱,无异拔苗助长,而那个时代,中国也不具备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的条件。

既然问题不在于没有进行政治改革,那么,洋务运动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呢?当然不是,洋务运动还是片面改革。

下面从几个方面探讨。

第一,军事改革偏重武器。

军事改革是李鸿章等人首先做的也是一直努力做的,他们觉得西洋人之所以能打败我们,就在于他们的洋枪洋炮,以为只要我们有了同样的武器就可以战胜或至少有能力抵抗侵略者。

但是,其基本缺点是重武器装备,轻人、轻制度体制。

运用新式武器的同时,应该有新的战略战术,有新的军队体制,有熟悉新的战略战术的军官和士兵。

新式枪炮的作战方法,与冷兵器时代有很大区别,相应的体制也要有变化,军官士兵素质的变化,尤其懂得近代战争的军官更为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七)晚清军事改革的教训和启示核心提示: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甲午战争爆发前,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晚清政府启动了以自强为宗旨、以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改革。

这次不彻底的改革没有挽救晚清沉沦的命运,以甲午战争的惨败为标志而宣告失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晚清军事改革教训惨痛,发人深省,对于我们今天的军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镜鉴作用。

晚清军改取得一定成效内忧外患中的晚清政府于1862年开始实施洋务运动,开启了军事改革的大幕,意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打造“利炮坚船”和“利器精兵”,实现“自强御侮”、“救亡图存”的目的。

这场军事改革在开阔军事视野、推行军事教育、培育军事人才、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借鉴西方军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历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杀。

军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购买和制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

洋务派建立了数十家近代兵工厂。

经过积极的引进和仿制,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军火器的技术差距缩短到10年左右。

中国的舰船技术在19世纪下半叶逐渐接近西方水准。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主体武装力量已基本实现了武器装备的火器化。

以1888年北洋水师的正式成军为主要标志,晚清军事改革在海军建设方面达到了顶峰。

晚清发展近代军事教育,培育多兵种军事人才,并聘请了英法专家担任军事智囊。

在开明督抚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学堂逐步建立起来。

同时,清政府还先后派出数批90余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

北洋海军主力舰只的管带均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其中部分还是学成归国的留学生。

同时,清政府还设立了崭新的近代海军军种制度,并对陆军兵种制度进行了局部改革。

1888年颁布的《北洋海军章程》兼采英德等国海军制度优长,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军种制度确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战争前晚清军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只变事不变法”流于表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军事传统和保守战略思维的大国里,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的情况下,洋务派能取得这些成就实属不易。

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改革具有严重的片面性、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经不起真枪实弹的实战检验。

晚清军事改革流于表面,止于购买西式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器物”层面。

军事改革没有触及军队战斗力提高的本质,盲目崇拜西方军事技术,在战争制胜根源的问题上始终存在模糊认识。

军事改革仅仅停留在更新装备和改善教育训练的低层次上,对于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的深层次改革没有明确的认识和具体措施。

晚清改革者“只变事不变法”,许多区域性改革最终也陷入因人而兴、人去则废的境地。

军事组织体制的改革收效甚微,军事制度改革方面没有多少建树。

清廷固守腐朽没落的“朝制”,把军事改革局限于技术层面,缺乏对战略层面军事领导和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

晚清军事制度十分混乱,旧规与新章互相干扰,装备新式枪炮的军队仍旧维持着过时的勇营编制,新建的海军官制也完全依照旧军制,用陈旧的陆战思维方式指挥和管理新式海军,导致清军的整体战斗力在走下坡路。

军事改革缺乏自主自立精神,始终没有建立独立可控的国防工业。

晚清改革30余年,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始终未能摆脱对外国的严重依赖。

直到甲午战争前,清军还不能装备国产的系列枪炮,导致引进的枪炮、弹药型号繁杂,维修和使用极其不便,严重制约了清军战斗力。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耗费巨资修建的9家舰船修造厂,相互之间不能配套成龙,导致了北洋海军维修保障能力低下,无法对战时受损的舰艇进行及时修复。

火炮弹药等基本物资保障严重短缺,舰载火炮种类、型号没有统一标准,杂乱无比。

晚清军事改革始终没有突破军事制度这个“瓶颈”。

在旧体制的边缘实施改良修补只能取得局部的暂时的成效,但难以应对真正的战争。

日军改革彻底剑指清廷甲午战争前,从武器装备的角度看,中日军队实力对比不相上下;但从军事改革的角度观察,中国却落后于日本不止一个时代。

日本的军事改革起步于明治维新时期,虽略晚于清朝,但改革目标明确,总体筹划得当,改革措施坚决,取得显著成效,变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胜于当时的清朝,形成的近代化战斗力直接体现在甲午战争中。

日本的军事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日本高举“脱亚入欧”大旗,倡导“文明开化”,强调知识的力量并不亚于武器的威力。

日本效仿普鲁士的集权政体,建立“皇权一系”的天皇集权国家,实行“武国”政策,形成了东西复合的军国主义。

日本大力引进西方近代化的武器装备,发展军事工业,打造近代化兵工厂。

日本海军装备发展完全以清朝海军为参照系,着重提升舰队航速和火炮射速。

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总体实力实际上已超越吨位相当的北洋舰队。

日军全面模仿西方军队,陆军从编制到战术都模仿德国陆军,海军则师从英军。

日本陆海军积极接受西方的军事文化观念,从思想观念、作战理论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完全吸取了西方进攻性、掠夺性、殖民性的军事理论精髓。

日本还大力推进军事制度改革,建立近代军事领导指挥体制。

1872年设立陆军省和海军省,1873年设立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

1878年成立由陆军省、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组成的中央军事机构,实现了军政、军令机关分立。

1883年把军队镇台制改为师团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组织体制,实现了中央对军权的统一。

1893年5月,日军制定《战时大本营条例》,确立举国一体、高度集权的战时最高司令部体制。

到甲午战争前,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近代军事法律体系。

清军改革失败被动挨打晚清军事改革没有进行周密筹划,思路不清晰,措施不配套,过程不连贯,结局很凄惨。

这场改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晚清政府缺乏对当时安全环境的准确评估、对安全威胁的应有警觉和对作战对手的清晰判断。

清朝君臣们对“天朝”之外欧洲近代工业文明的气息充耳不闻,对世界性的军事变革趋势视而不见,军事改革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宏观视野和内在动力。

晚清军事改革缺乏明确的对手指向,单纯把军备建设作为消极防御的手段,危机意识严重不足,对迫在眉睫的中日战略决战茫然无知。

晚清统治阶层思想观念保守落后。

洋务派所奉行的“中体西用”、“用夏变夷”等指导思想,企图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器”进行嫁接,通过修补改良的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导致了军事改革的畸形发展。

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认识,成为晚清军事改革的严重障碍,直接导致矛盾和问题越积越多,落后局面积重难返。

晚清军事改革缺乏明确指导思想和通盘规划。

洋务运动一度搞得有声有色,但由于清廷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在政治上层和国家战略层面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中枢,军事改革始终没有统一规划和全盘设计。

清朝的海军建设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海军开建的10余年间沿海各省各自为政,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直到1885年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已晚于日本设立海军省13年。

北洋水师更被视为李鸿章个人武装和政治资本,不得不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和发展。

晚清的军事改革没有充足的资源保障。

清政府起初虽有改革意愿,但陋病积习和战略短视导致对军事改革投入逐渐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持久动力,其中以挪用海防经费大兴土木最具典型性。

军事改革后劲不足,犹如强弩之末。

军事改革没有建立新式战略理论和学术体系,治标不治本。

洋务派虽然也翻译、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作战理论和学术思想,但从根本上仍陶醉于中国古典兵学形成的虚幻谋略优势之中,对于近代海权思想、海战理论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了解。

战略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军事改革的进程和结局。

内敛自持型的陆地文明与扩张拓展型的海洋文明必然产生激烈的碰撞与冲击,其在中国的融合过程困难重重。

民族尚武精神的缺失,战略指导上奉行处处设防、各自为守的消极防御思想,对军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加剧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抓住机遇深化军事改革从历史脉络来说,我们今天仍处在“富国强兵”历史坐标的延长线上。

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充分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仍是我们今天军事改革不能回避的时代课题。

必须牢牢抓住军事改革的历史机遇。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普遍进入军事战略全面调整期、军事变革持续深化期、高新武器快速发展期,抢占军事斗争制高点的博弈日趋激烈。

在周边安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抢占先机,克服“和平麻痹症”和消极守成思想,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必须着眼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

甲午战争给军事改革设立了一个警示性路标:战争是最好的试金石,最容易暴露出一个国家的军事缺陷和战略软肋,最能验证一次军事改革的成败利钝。

未来战争形态正沿着信息化方向加速演进,军事改革必须聚焦战争演变规律,剑指未来战争,把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作为核心指向。

必须准确破解战斗力生成模式和战争制胜机理。

不断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筹划,加速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将战斗力标准贯穿和渗透于军事改革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着力解决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

必须加强军事力量体系软硬件的配套改革与完善。

军事改革必须实施学术理论创新、核心装备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和法规制度建设等综合配套工程,力争实现军事力量体系各要素的有机结合。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晓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