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培训讲学
猪场疾病控制与净化措施PPT公开课(65页)
![猪场疾病控制与净化措施PPT公开课(65页)](https://img.taocdn.com/s3/m/fb0ba93b33d4b14e84246869.png)
主张小猪3次补铁,小猪产后72小时内补铁,产后7天补铁1次,15天补铁1次,原因:第一,防止小猪营养性缺铁,铁不能通过母猪的
食量,苍白、黄染,但公猪表现包皮水肿。有的猪 奶及胎盘过寄给小猪,小猪的铁的含量很低,但小猪体内需求铁的含量高,因此,仔猪不能直接获得利用,所以必须产后补铁,并且3
次补铁。
出现拉稀、拒食、呕吐,消化不良或腹泻,有的粪 较大日龄(4~5月)的猪,对赤霉菌素有一定的抵抗力。
前兆:咳嗽、气喘、肚子一波一波呼吸
便干燥,特别是尿液呈黄色、茶褐色,有的猪拉尿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小母猪(2~3月龄左右),其外阴部肿胀、潮红(号称“假发情”)。
江西新世纪民星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开始是茶褐色的或黄色但最后1、2秒钟从阴道里排 5、为什么要在饲料里面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
一、田间毒素:此类毒素是谷物饲料在其收获前即存在,有100多种毒素,危害广泛,且极易被忽视。
出乳白色的尿液,严重损害动物的肾脏、肺部,主 (七)用模范碘对猪场进行经常性消毒,特别是带猪消毒或产房内消毒。
预防:每吨料中添加链弓尽700克,连用3-5天,然后每吨料中添加美奇散200克,连用5天。
要破坏动物的泌尿道、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 4、乳猪,保育猪,育肥猪
按季节每年春秋两次,必须按说明书使用。
⑶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未去势的小母猪或 已去势的小母猪同时或先后发生外 阴肿胀、潮红,结合检查玉米饲料 或麸皮饲料发现有粉红色霉丛,即 可初步确定为赤霉菌素中毒。若确 诊需对饲料进行赤霉素的测定。
⑷主要症状:
小母猪的外阴部肿胀、潮红、由于外阴肿胀波及阴 3、五号病疫苗、蓝耳病疫苗必须单独使用。
种猪场主要疫病净化程序
![种猪场主要疫病净化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eec08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3.png)
种猪场主要疫病净化程序杨林;张淼洁;付雯;刘祥;刁新育【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9页(P48-56)【作者】杨林;张淼洁;付雯;刘祥;刁新育【作者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完善和健全净化综合防控措施,是种猪场疫病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净化工作、达到净化目标、维持净化效果的有效手段。
为实现净化目的和维持净化效果,种猪场在开展疫病净化之前,应力求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和规范无害化处理措施,建立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优化生产结构和建筑设计布局,构建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
同时,加强人流、物流管控和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降低疫病水平与传播风险;强化本场留种和引种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
1.本底调查阶段。
(1)调查目的。
了解本场各年龄段猪群健康状态、口蹄疫免疫保护水平和非结构蛋白抗体水平。
评估口蹄疫发生和传播风险。
(2)调查内容。
按一定比例采集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血清,检测口蹄疫(O型)免疫抗体及非结构蛋白抗体,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的,继续开展口蹄疫病原学检测。
分析本场口蹄疫发生史和控制情况、周围口蹄疫疫情情况和本场口蹄疫隐性带毒情况等关键风险因子,评估综合防控措施部分所涉及的普通风险因子。
根据净化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制定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净化技术方案。
2.免疫控制阶段。
本阶段,养殖场采取免疫、监测、分群、淘汰和严格后备猪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养殖管理科学有效、生物安全措施得力和环境可靠,将口蹄疫的临床发病控制在最低水平甚至免疫无疫状态,为下一步非免疫无疫监测净化奠定基础。
(1)阶段目标。
种猪群、后备猪群及育肥猪群抽检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种猪群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逐年降低,且逐渐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9ff2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6.png)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养殖的推广,猪病的防治成为猪场管理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猪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防疫措施。
猪场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系统。
生物安全系统包括对猪场周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猪场与外界的接触最小化,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会。
猪场周边应设置围墙、隔离区和消毒门,进出猪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接受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
猪舍的设计要满足良好的通风、排水和隔离要求,防止病原体在舍内传播。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猪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包括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确保疫苗接种和免疫计划的执行。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喂受污染的饲料,保持猪舍干净整洁。
对于健康问题的猪,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预警机制。
定期进行疫情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
建立疫情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疫情发生时,要立即隔离病猪,清除病死猪和病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蔓延。
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也是规模化猪场猪病防治的关键。
猪场应组建专业的兽医团队,负责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及时处理疫情,给予猪群及时有效的治疗。
兽医团队应加强对饲养员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其防疫意识和处理能力,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规模化猪场猪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包括建立生物安全系统、合理饲养管理、疫病监测和预警、及时处理疫情以及加强兽医队伍建设等方面。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
净化方案PPT课件
![净化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231c141711cc7931b716a7.png)
一、原发病的错误诊断
7 2019/11/23
二、社会治愈率低下的误导
8 2019/11/23
9 2019/11/23
三、没有抗病毒的措施。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的病毒感染若得不到控制,治愈
率低的现象就在所难免。许多猪场不知道化学药品中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抗病毒药,大量使用病毒唑、利巴 伟林等,结果收效甚微。
养猪场净化措施
2019/11/23
叶宗才
1
2 2019/11/23
何为 养猪场净化
3 2019/11/23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案例:某猪场案例
4 2019/11/23
5 2019/11/23
猪场疫病流行 -------分析与反思
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6 2019/11/23
58 2019/11/23
1.3管理因素 疫病的发生是由于管理、环境、营养与病原相
互作用造成的。
59 2019/11/23
2.1切实做好仔猪的保健工作 仔猪的保健最初是从使用抗生素开始的,由于它的杀菌和抑菌作
34 2019/11/23
2替米考星在防治蓝耳病方面的相关研究 替米考星是一种由泰乐菌素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畜禽专 用抗生素,具有机体吸收快、表观分布容积大、选择性 富集功能、在肺组织和乳中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广 谱抗菌的特点。国内外各项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对革兰 氏阳性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霉形体、螺旋体等均有 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畜禽呼吸道疾病和生殖系统感染, 尤其对PRRSV引起的繁殖障碍及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 的防治效果。PRRSV和PCV2两种病毒同时感染能减少 猪体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其免疫功能,而这时 投喂替米考星,则会协助巨噬细胞使其免疫功能恢复接 近正常水平。猪群受到PRRSV感染后,被吞噬的 PRRSV有部分未被杀灭,可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活性, 致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降低,当应用替米 考星后,替米考星能与溶菌酶协同杀灭病毒。
湖北省动物疫病诊断培训201.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诊断培训201.11-23](https://img.taocdn.com/s3/m/c9b7886c0b1c59eef8c7b4af.png)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7
3.2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肺 MP Ab、IFN-γ 和 IL-4 的检测结果
脾淋巴细胞 IFN-γ 和 IL-4 检测结果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8
基因工程疫苗活疫苗载体种类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9
基因工程疫苗的管理
•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实 施,申报不同的安全性评价阶段 实验室研究 中间试验 环境释放 安全生产 • 临床试验 • 申报新兽药注册证书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3
crp-缺失株生长变慢
3.2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ΔasdC500对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4
3.2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表达肺炎支 原体免疫蛋白重组沙门氏菌
p46 蛋白是猪肺炎支原体的种特异性表面抗原; P65 蛋白是猪肺炎支原体的重要免疫原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14
悬浮培养猪细小病毒的经济效益对比
项目 培养方式 效价(HI) 细胞密度(cells/ml) * 工作体积* 均一性 产品效力 蛋白纯化 转瓶培养疫苗 转瓶贴壁细胞培养 2
8 6
反应器悬浮培养疫苗 悬浮微载体细胞培养 2
12 6
2-3 x 10 1.5L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1
3.2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技 术 路 线
猪霍乱沙门氏菌ΔcrpΔasd C500平衡致死系 统构建原理图
2013.11.23 湖北省动物疫病培训 32
3.2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菌株ΔasdC500、亲本菌株C500和 ΔcrpΔasdC500的生长曲线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模板(二篇)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模板(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50b95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f.png)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模板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动物疫病的爆发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动物健康和维护人类利益,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净化动物疫病,提升动物健康水平,保障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 原则:科学合理、防治一体、综合治理、防控并重、追溯管理。
三、净化方案1.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包括实时监测、定期检测和临床样品采集等。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动物疫病的风险预警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
- 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以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波及范围。
2. 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 加强免疫接种,开展动物疫苗的研发和推广,提升免疫防护水平。
- 完善动物检疫制度,加强对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流程。
- 强化动物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清洗饲养场所,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
-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识别和防治水平。
3. 加强动物疫病的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对养殖、运输、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追溯管理。
- 强化对养殖品种、出生、饲养、疫病治疗等关键信息的记录和追溯,确保动物疫病的溯源和防控措施的准确有效。
4. 加强动物疫病的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合作,共享信息、技术和资源。
- 建立和完善国际动物疫病防控的交流机制,定期举办疫病防控研讨会和培训班。
- 开展跨国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四、资源保障1.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动物疫病的监测、防控和研发工作。
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设立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基金,支持相关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
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兽医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人力资源。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保障。
重大动物疫病培训资料
![重大动物疫病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5cb81659eef8c75fbfb34f.png)
重大动物疫病培训资料重大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除。
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生与流行。
根据目前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碍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重大动物疫病具体说就是动物传染病。
一、动物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二)、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⒈潜伏期;⒉前驱期;⒊明显(发病)期;⒋转归期(灰复期)(三)、传染病分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
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
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的疾病。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四)、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⒍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⒎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二、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一)、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畜群的易感性。
⒈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疫病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疫病](https://img.taocdn.com/s3/m/b2122181b9f3f90f76c61b63.png)
新规THE NEW REGULATIONS(五)撤销、注销核准撤销、注销核准证书,应由审批部门依法依规、按程序负责实施,并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对被撤销核准证书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再适用告知承诺核准方式。
四、有关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主动作为,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完善管理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组织宣传,加强培训。
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段,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知晓度,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
要加强政策业务培训,提高有关业务人员对改革政策文件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执行水平,增强准入服务效能。
(三)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一要结合“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和深化“四零”服务承诺创建工作,全面抓好“证照分离”改革工作落实,健全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推进改革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创新开展工作。
二要全面开展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摸底排查,对有意要取得核准证的行政相对人,开展培训指导服务,把工作做在前面,坚决防止出现发证后被大面积撤证影响社会稳定现象。
三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严查无证生产经营、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的查处,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靠属地监管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四要及时总结实行告知承诺制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核准告知承诺制工作机制。
五要建立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月报告制度,各市(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省垦区局要于每月5日前将《实行告知承诺事项统计表》及时上报省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
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疫病净化主推技术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一场一案”要求,严格落实规模化猪场防疫主体责任,完善生物安全措施;采取免疫预防、监测净化、封群管理等方法,推进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含高致病性)等主要动物疫病的控制和净化,逐步降低发病率,有效消除病原,最终实现“减针减负、健康养殖”的动物疫病防控新模式。
湖北省规模猪场动物疫病净化探索与实践
![湖北省规模猪场动物疫病净化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9a047a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130 中国兽医杂志2020年(第56卷)第3期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 Medicine湖北省规模猪场动物疫病净化探索与实践裴 洁1,彭伏虎1,李婷婷1,宋念华1,何年华2 34收稿日期:2018—10—1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0806)作者简介:裴洁(1981 -),女,高级兽医师,硕士,从事动物疫病净化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E-maO :peggyinwuhan@ 163. com通讯作者:宋念华,E-mail :snho82@ 163. com[3] 孙向东,王幼明.兽医统计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16.[4] 李春喜,姜丽娜,邵云•生物统计学[M ].北京:科学出版,2014.[5 +黄守婷,何桂娟,王景伟,等•非参数检验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及其SPSS 实现[J ]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 (27 ) : 10909 -10910.[6 +汪瑞鸥,杜玉平,方明旺,等•马尔康市农牧区居民棘球呦病防治知识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30(3) :332—335.[7]李悦,刘瑜妍,何玲,等.凉山州美姑县居民包虫病防治知识及(1.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 2.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武汉430064)开展动物疫病净化,是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动物疫病净化计划,推动动 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到逐步净化消灭转变”,凸显出动物疫病净化在新时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 重要性。
湖北省是生猪养殖大省和生猪调出大省,部级示范场有177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有9家,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数稳居全国前列,生猪规模化养殖 比例超全国平均水平%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规划(2012 -2020年)》的背景条件下,全省以种猪场为重点,在规模猪场动物疫病净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
![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ba147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4.png)
规模化种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以下简称“两场”)评估认证的种猪场,有意愿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猪场可参考执行。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估认证,达到特定动物疫病净化标准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是指符合《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的申请条件,并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评审,开展特定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养殖场。
本指南所称“两场”评估认证是指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办法(试行)》规定,对依法开办的规模化养殖场是否符合“两场”条件所进行的审查、认证等活动。
本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几种主要疫病:猪口蹄疫、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
本指南的相应条款应作为规模种猪场开展疫病净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净化目标养殖场依据本指南,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动物疫病净化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净化工作,达到国家《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认证标准(试行)》中相应病种的净化评估认证标准。
三、技术路线养殖场依据本指南,针对不同疫病本底调查情况,一场一册制定相应净化方案。
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预防措施、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监测、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鉴别诊断监测,淘汰带毒动物,分群饲养,建立健康动物群。
对假定阴性群加强综合防控措施,逐步扩大净化效果,最终建立净化场。
同时加强人流、物流管控和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降低疫病水平与传播风险;强化本场留种和引种的检测,避免外来病原传入风险;建立完善的防疫和生产管理等制度,优化生产结构和建筑设计布局,构建持续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净化效果持续、有效。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范文(3篇)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2679b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b.png)
2024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范文标题:____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引言:动物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全,我们制定了____年动物疫病净化方案和措施。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期达到净化动物疫病,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一、预防措施1. 加强动物疫病预防宣传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知识,提高养殖户和兽医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2. 完善养殖环境,加强养殖场管理和卫生标准,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
3. 推广疫苗接种,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疫病爆发的可能性。
4. 强化对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加强出入境动物的监管和管理,严防外来病原体传入。
二、监测措施1.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强化机动监测和常规监测工作,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疑似疫病。
2. 提高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广使用快速检测方法和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3. 加强动物疫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调反应。
三、应急处置措施1.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建立紧急动员机制,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和有效。
2. 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更新,做好疫苗、抗生素等药品的供应保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国际合作措施1. 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分享动物疫病防控经验和技术,提升国际间的合作能力。
2. 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交流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
3. 参与全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和援助,共同应对全球性动物疫病的挑战。
结论:动物疫病的净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养殖户、兽医、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措施,我们有信心净化动物疫病,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
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
![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6ec92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第一篇: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源头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方式,培育建立重点动物疫病病原阴性健康种猪群,促进我省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种猪场生物安全总体保障措施(一)猪场选址科学,周边环境良好;(二)依猪场地势、风向,合理布局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建立有完善有效的围墙、围栏;(四)有严格的门卫制度和外来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五)有行之有效的害虫、蚊蝇、老鼠、野生动物控制方案;(六)有完善的场内污水、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措施;(七)建立有种猪引种隔离检疫舍和病猪隔离栏舍;(八)有完善的防疫消毒、紧急状态的隔离制度和病死猪尸体的处理方案;(九)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的设施和设备;(十)良好的猪舍内部环境和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
二、种猪场完成净化工作的组织保障(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关种猪场都要成立净化工作小组和技术专家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首席专家技术把关,层层抓落实,将净化措施落到实处,使净化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省、市、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管以及净化完成后的评审和验收。
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采样、检测、监测及技术培训等。
种猪场必须按要求做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包括净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协助采样、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病原学阳性猪、加强管理等。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
对猪场净化工作中的检测费用由县级财政和企业共同分担,达到净化标准后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审核,合格者进行年度公布。
种猪场猪瘟净化方案
![种猪场猪瘟净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632fa866fb84ae55c8da4.png)
种猪场猪瘟净化方案种猪场猪瘟净化方案一、净化标准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2年无临床病例,免疫抗体合格率≥70%;病原学监测结果连续1年以上无阳性。
二、净化技术路线按照“检测-淘汰/分群→免疫→检测→淘汰-净化〞的程序,采取对野毒感染猪群进行扑杀或淘汰,对假定阴性猪群实施高密度免疫,同时加强消毒和提高综合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开展猪瘟净化工作。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三、净化实施步骤〔一〕集成净化检测方法1.病原检测:按照?猪瘟诊断技术?〔GB/T 16551-2021〕中规定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响〔RT-PCR〕方法、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 27540-2021〕或检测猪瘟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SFV-Ag ELISA〕方法,适用于扁桃体和血清样品的检测。
2.抗体检测:按照?猪瘟诊断技术?〔GB/T 16551-2021〕中规定的检测猪瘟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SFV-Ab ELISA〕方法,适用于血清样品的检测。
〔二〕标准饲养管理行为按照?畜牧法?及配套法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方法?、?种用动物健康标准?的规定,做好饲养管理和动物防疫工作。
根据净化结果分群饲养,不从非净化场引种;严格执行引种隔离、观察、检测制度。
〔三〕净化前的准备1.实施方案: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净化实施方案。
2.技术人员:具有熟练进行耳静脉、前腔静脉和组织样品采集与检测的技术人员。
3.仪器设备:配备血液与组织样品采集、处理、保存设备,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设备。
〔四〕净化建议在种猪群猪瘟病毒感染率<10%的条件下实施净化。
按照“首次检测→扑杀/隔离→免疫→二次检测→扑杀/淘汰→再次检测→扑杀〞等步骤进行净化。
应用RT-PCR、荧光定量RT-PCR或CSFV-Ag ELISA方法, CSFV-Ab ELISA方法分别对核心群、后备群所有猪进行病原和抗体检测。
后备群转为生产群前再次进行病原和抗体检测,病原学检测阴性且免疫抗体合格者留作种用。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0d53f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e.png)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疾病防控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中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开展好我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根据《动物防疫法》《生物安全法》有关规定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农牧发〔2021〕2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组织制订了《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8月5日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生物安全法》,加快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逐步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促进动物防疫工作转型升级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有关规定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意见》(农牧发〔2021〕2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动物疫病净化场和无疫小区,全省80%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站、基地)、牛羊种畜场(站)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10家以上大型养殖集团(设计年出栏规模在30万头以上)通过省级或国家级无疫小区评估。
进一步推进全省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区建设,在全省重点地区探索性开展奶畜“两病”区域净化工作。
二、工作内容(一)动物疫病净化场1.创建主体动物疫病净化场(简称净化场)创建主体为种畜禽场、奶畜场和规模养殖场,具备开展净化的硬软件基础,有意愿开展某一种或多种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愿意接受农业农村部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的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
如创建主体为种猪场、种公猪站、规模猪场,还要求须具备覆盖全场的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生猪疫病净化实施方案
![生猪疫病净化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3da2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b.png)
生猪疫病净化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
的是生猪疫病的频繁爆发,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传播,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的净化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对生猪疫病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
疫情的蔓延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要加强对生猪疫病的病原学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在养殖场内部,要加强对生猪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检测,确保生猪的健康状况。
在养殖场周边,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养殖场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此外,要加强生猪产品的质量监管。
对于出栏的生猪产品,要进行严格的检疫
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对于发现疫情的养殖场,要及时停止销售生猪产品,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和消费者
对生猪疫病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家对生猪产品安全的信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猪疫病防控的良好氛围。
总之,生猪疫病的净化实施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科学
的防控措施和全面的净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传播,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养殖户和相关部门能够共同努力,为生猪疫病的净化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资料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c459fa4a7302768f99392e.png)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防疫监督管理办法等,还有就是相应的出台的管理规范性文件和规程等二、动物疫病类别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类动物疫病(17种),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
二类动物疫病(77种),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包括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牛结核病、猪乙型脑炎、魏氏梭菌病、棘球蚴等疫病。
三类动物疫病(63种),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
三、防制方针和原则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原则。
突出规模养殖场、交通沿线、城乡接合部和新老疫区等重点区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四、主要指标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重点地区全覆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化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免密度达到100%;动物群体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
对羊痘、狂犬病、炭疽、羊梭菌病等实行因病设防,进行区域性免疫。
五、防控措施(一)综合性防控措施1、疫病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
2、疫病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做到有疫不流行;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动物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种猪场重点动物疫病综合控制与净化总体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源头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方式,培育建立重点动物疫病病原阴性健康种猪群,促进我省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种猪场生物安全总体保障措施(一)猪场选址科学,周边环境良好;(二)依猪场地势、风向,合理布局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建立有完善有效的围墙、围栏;(四)有严格的门卫制度和外来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五)有行之有效的害虫、蚊蝇、老鼠、野生动物控制方案;(六)有完善的场内污水、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措施;(七)建立有种猪引种隔离检疫舍和病猪隔离栏舍;(八)有完善的防疫消毒、紧急状态的隔离制度和病死猪尸体的处理方案;(九)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的设施和设备;(十)良好的猪舍内部环境和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
二、种猪场完成净化工作的组织保障(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省、市、县三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有关种猪场都要成立净化工作小组和技术专家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首席专家技术把关,层层抓落实,将净化措施落到实处,使净化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省、市、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管以及净化完成后的评审和验收。
省、市、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采样、检测、监测及技术培训等。
种猪场必须按要求做好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包括净化工作的前期准备、协助采样、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病原学阳性猪、加强管理等。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动物疫病的净化工作。
对猪场净化工作中的检测费用由县级财政和企业共同分担,达到净化标准后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审核,合格者进行年度公布。
对实施净化的种猪场,省里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
(四)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根据净化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
由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制定湖北省动物疫病净化种猪场的认可管理办法,实行每一种疫病单独进行的方式,依法对已达到净化的种猪场进行检测、评估审核和公布。
达到净化标准的,由省畜牧兽医局颁发相关动物疫病净化合格证,并对外公布,帮助种猪场提高知名度和声誉,提高养殖效益。
(五)持续监测,加强监管。
种猪场经净化获得合格证后,要制定常态监测制度和年审公布制度,每年对每一种疫病净化场进行检测、审核和公布,整个过程按照公正、公平和公开原则进行。
每年必须开展1-2次抽检,确保净化效果,防止疫病反复,对进出场种猪要加强检疫。
今后,要将疫病净化作为种猪场《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核发放的重要条件。
三、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技术要求通过采取“检测—淘汰—监测—净化”措施,针对不同猪场的具体情况分别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布氏杆菌病的净化工作,对野毒感染猪群进行扑杀或淘汰,对假定阴性猪群实施高密度普免,同时加强消毒和提高管理水平。
种猪场达到净化标准后,由省畜牧兽医局组织验收并公示,颁发净化合格证书。
对于参与净化工作的猪场要求如下:(一)淘汰隔离场/区的准备。
为减少淘汰损失和防止交叉感染,本场必须配套有一个单独的、距离猪场核心区500米以上的隔离场/区,以隔离阳性猪。
(二)熟练的采样技术和检测技术。
种猪场种猪的基数大,采样及检测工作量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采样人员,猪场所在的区/县的疫控中心需要有经验的检测人员。
(三)猪场配套的管理措施。
参与净化的种猪场具有严格的防疫体系,实施全进全出制度,及时淘汰清群,空舍清洗消毒等生产管理制度。
对净化猪群补充新的种猪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实行严格隔离和检测,确保其不带入病原方可进入猪场。
(四)对净化猪群实施疫苗免疫、疫病监测,以维持净化猪群的健康生产。
疫病净化猪群建立后,按照规定对猪群进行程序免疫。
(五)定期对净化种猪群进行抽样检测,并对其子代进行跟踪监测。
详细统计净化猪群各项生产指标,开展净化群体净化效果的评价。
四、不同动物疫病的控制或净化措施(一)口蹄疫控制措施1、控制目标以种猪场为单位,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连续两年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在5%以下,无临床病例。
2、控制措施(1)免疫:按照国家口蹄疫综合防控相关规定进行免疫,确保免疫合格。
(2)免疫效果评估:免疫后28天对群体按10%比例抽样采集血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评估免疫效果。
(3)感染状况的定期检测与评估:每年定期开展口蹄疫3ABC野毒抗体ELISA检测。
对首次检测口蹄疫3ABC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5%以上的猪群,要进行全群普查。
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现状评估种猪群感染状况,制定和调整该场的综合控制措施。
3、阳性猪处理对口蹄疫3ABC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不得留作种用,对其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对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控制和净化措施1、控制目标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带毒检出率在2%以下,且无临床病例。
2、控制措施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广泛存在或有疫情发生的猪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使其由发病状况到稳定状况再到平静状况,达到控制目标,为最终开展净化奠定基础。
(1)流行病学调查:对种猪群进行抽样采血,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带毒状况和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免疫方案,包括确定疫苗种类、免疫时间、免疫猪群范围等,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采血评估控制效果,调整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2)猪群免疫控制:根据具体猪群带毒状况和抗体水平而制定,原则上是种猪采用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采用弱毒疫苗免疫;带毒率高时采用弱毒苗免疫,其它采用灭活苗免疫;弱毒疫苗免疫采用集中免疫,减少猪场病毒排毒期,阻断排毒猪向易感猪的病毒传递等。
3、净化目标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带毒检出率为阴性。
4、净化措施结合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建立的猪场疫病新型净化模式——“仔猪超早期断奶模式”,可采取配套高生物安全措施与超早期断奶技术开展净化工作。
方案一:(1)挑选生产性能优良、免疫保护好且主要病原呈阴性的健康种猪用于净化猪群的扩繁。
种猪使用前必须进行能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新生仔猪的疫病的监测。
(2)将选留种猪所产仔猪在7-10日龄进行断奶,转入中间站隔离饲养,20日龄前人工哺喂人工奶,20-70日龄饲喂乳猪料。
(3)隔离饲养仔猪在无免疫保护下于中间站内暴露饲养至90日龄,即仔猪转入中间站后不注射任何疫苗。
(4)70-90日龄为检验期,其间猪场应连续两次对该猪群逐头进行主要疫病的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5)结合检测结果,淘汰主要疫病抗体、抗原阳性猪,最后挑选出阴性猪进入净化区(新建高生物安全猪场),建立净化基础群。
方案二:封群控制法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初步净化(该方法只是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处于临床阴性状况)(1)挑选生产性能优良的后备种猪于隔离场使用弱毒疫苗进行一次性免疫,免疫后进行封闭式管理。
(2)每月进行一次抗体水平和带毒与排毒情况抽样检测,90天后如免疫合格且无排毒转入净化区,建立净化基础猪群。
(3)该猪群为该病临床阴性群体,猪群中不得存在该病易感猪群,仔猪断奶后应远离种猪群,补充后备种猪时应于隔离场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一次性免疫,90天后如免疫合格且无排毒方可转入净化区种猪群。
5、阳性猪的处理对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阳性猪隔离淘汰,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三)猪瘟净化方案1、净化目标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免疫抗体合格率在70%以上;病原学监测结果阴性,无临床病例。
2、净化措施阶段一:种猪群强化免疫阶段首先对种猪群进行猪瘟抗体普查,对无抗体反应或抗体反应水平低下的猪只进行加强免疫,通过2-3个“检测-免疫-检测”的循环,若抗体水平仍不提高的猪只检测其是否有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对猪瘟感染阳性的猪只进行淘汰。
进而建立了猪瘟高抗体水平的种猪群,降低了全群感染猪瘟的风险。
阶段二:种猪群猪瘟带毒猪的检测与淘汰对示范场种猪群逐头进行扁桃体采样并检测猪瘟病原,淘汰带毒种猪,如带毒种猪检出率达1%以上,则4-6个月后再进行一次检测淘汰。
根据猪场感染严重情况重复2-3轮“检测-淘汰-检测”过程清除带毒种猪。
以后引进阴性后备种猪扩群(每头后备猪都需要进行猪瘟病原检测),最终建立起猪瘟净化种猪群。
样品采集方法:在免疫猪瘟弱毒疫苗35天后(如在35天内检出阳性则应进行测序以区分疫苗毒株),对全群种猪活体采集扁桃体,采集样品低温保存,24小时内送检。
猪活体采集扁桃体应尽量避免在产前1周至产后1周进行,以减少应激。
阶段三:子代猪群猪瘟控制方案对断奶猪进行猪瘟抗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免疫时间。
对抗体水平低的和抗体阴性的猪群立即进行免疫并于3周左右进行抗体评价。
仔猪70日龄进行猪瘟再次免疫。
阶段四:净化群体的后期监测净化猪群建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猪瘟病原和免疫情况的监测,以持续维持净化猪群健康状态。
按全群10%的比例采集扁桃体和血液,分别进行猪瘟病原和抗体检测。
病原检出率小于1%,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70%则认定为合格。
若抗原检出率较高,则对全群重新进行逐头检测,淘汰阳性猪。
若种猪场病原学监测阳性率≤10%,可一次性净化;病原学监测阳性率>10%,可实施分步净化。
3、阳性猪的处理对阳性猪进行淘汰和无害化处理,同群猪隔离观察,定期复查,阴性猪继续开展监测工作。
(四)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1、净化目标以种猪场为单位,连续两年野毒抗体监测结果阴性,无临床症状。
2、净化措施阶段一:免疫程序的规范采用伪狂犬病gE缺失的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并按规范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阶段二:区分gE抗体阴、阳性种猪群对种猪群抽样检测猪伪狂犬免疫抗体和gE抗体,抽样比例不低于群体样本的20%。
当gE阳性猪比例下降到20%以下时开始分群,将血清学gE阳性猪与阴性猪分开饲养,并继续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
此后每4个月对gE阳性猪群反复进行“检测-分群-免疫-检测”,以逐步淘汰和缩小阳性猪群,在连续三次检测gE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猪只进行检测,剔除全部阳性猪只。
最后建立完全健康的gE阴性猪群。
阶段三:净化种猪群的建立、监测与综合控制通过检测、淘汰和强化免疫的方式,以建立高抗体水平、gE抗体呈阴性的种猪群。
每年检测三次以上。
建议采取后备种猪留种时全部进行猪伪狂犬病检查,经产种猪采用断奶一批检测一批的方式,剔除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