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实验PPT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的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减数分裂研究将聚焦于更深入的了解减数分裂的机制、减数分裂与疾病的关联、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在减 数分裂调控中的应用。
减数分裂的阶段和过程
减数分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个阶段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染色体重组过程。
减数分裂的重要性和应用
减数分裂是性状遗传的基础,它使生殖细胞产生的基因组重新组合,增加了基因多样性。减数分裂的研究对遗 传学和进化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的例子和实验
果蝇的减数分裂
通过观察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 科学家们对减数分裂的机制有经历特 殊的细胞壁形成,对植物的繁殖 至关重要。
小鼠的减数分裂
小鼠的减数分裂是研究生殖细胞 发生和不育症等问题的重要模型。
减数分裂的机制和调控
减数分裂的机制受到多个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调节,包括减数分裂特异性蛋白质、激素、信号分子等。
《减数分裂》PPT课件
通过这份《减数分裂》PPT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减数分裂的定义、原理、阶 段、重要性和应用,以及减数分裂的例子和实验、机制和调控,还有未来的 研究方向。
减数分裂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减数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过程,用于生殖细胞的形成。它包括两个连续的细 胞分裂,产生四个基因组组合不同的细胞。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质浓缩 呈细丝,盘绕 成团,此时已 进行复制,但 还看不出是成 对的。
偶线期(zygonema)
各同源染色体 开始彼此靠拢 进行准确的配 对,又称联会
粗线期(pachynema)
联会已完成,染 色体对开始变短加 粗,称为双价体。 遗传重组发生在这 一时期。
双线期(diplonema)
双价体的两条同源 染色体表现相斥而 分离。同源染色体 之间有交叉现象, 二价体成X、V、8 或O等形状。染色 体螺旋化程度加深。
后期Ⅰ(Anaphase)
构成二价体的同源 染色体相互分离, 各自向两极移动, 每条染色体有一个 着丝粒带着的两个 染色单体,每一极 得到n条染色体。
末期Ⅰ(Telophase)
每个染色体具有两 条染色单体。染色 体解旋,又呈染色 质丝状。核膜形成, 胞质分裂成为两个 子细胞。
Meiosis in Germ Cells (forms Gametes)
Meiosis
Meiosis consists of two divisions following a single DNA replication.
(一)减数分裂过程分为下列各时期:
1、第一次减数分裂:
前期Ⅰ: (1)细线期(2)偶线期(3)粗线期 (4)双线期(5)终变期 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 间期)
后期Ⅱ:
两条染色单 体分离,移向 两极,每极含 n条染色体。
末期Ⅱ:
染色体逐渐解 螺旋,变为丝状 体,核膜重建, 核仁重新形成。 胞质分裂,各成 为两个子细胞。
Meiosis II (similar to mitosis)
Meiosis II, continued
中期Ⅰ(侧面观)
后期Ⅰ

实验三减数分裂ppt课件

实验三减数分裂ppt课件

三、实验材料
大葱花序 2n=2x=16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 取材:采集刚现蕾的花序置于固定液内固定24小时后。 分别放入95%、80%的酒精中依次脱水,于70%的酒精 中保存。
2 水洗花药:分别取大葱花序的上、中、下三朵小花, 放在培养皿中水洗。
3 取花药: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用滤纸吸取多余 水分,用镊子和解剖针取出花药,每朵小花中有6个 花药,弃去其余部分。每一部位小花分别制片一张。
4 染色:在花药上滴加一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边用镊子夹碎边染色10分钟,弃去其余残渣, 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5 压片:用滤纸包住盖玻片和载玻片,大拇指压 片或用镊子轻匀敲片。
6 镜检:先在低倍镜找到有分裂相的细胞, 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五、实验作业及思考题
1、制作大葱花序减数分裂玻片。
大孢子 (n)
减数分裂过程
第一次分裂(Ⅰ):减数的; 第二次分裂(Ⅱ):等数的
减数分裂的过程 ——前期 I (prophase I)
• 细线期(leptotene) • 偶线期(zygotene) • 粗线期(pachytene) • 双线期(diplotene) • 终变期(diakinesis)
细线期(leptonene)
细线期
双线期(diplotene)
双线期 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部位仍由横丝连接,同源染 色体间仍由一至二个交叉(chiasmata)联结。
终变期(diakinesis)
终变期
交叉向二价体两端移动,逐渐接近于末 端,该过程称为交叉端化(terminalization)。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Ⅰ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 在赤道板的两侧(2n)。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

实验操作过程
01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 结构。
02
4.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分裂 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操作过程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1. 确保实验材料新鲜,避免 使用已经死亡或老化的细胞。
2. 在染色过程中,要控制染 色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免
影响观察结果。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选 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以 便全面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半。
配子形成
03
经过染色体分离,最终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
体的雌配子,另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雄配子。
04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之一,它涉及到配子(精子 和卵细胞)的形成,这些配子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 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为新个体。
05
减数分裂的实验研究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 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显微镜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染色剂
显微镜
实验设备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摇床
实验操作过程
01
实验步骤
02
1.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如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2. 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以便观察。
03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最终形成 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母细 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 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也是生物生殖和繁殖的重要 过程,对于维持生物种群的稳定和繁 衍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第二次分裂详细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变化规律探讨目•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减数分裂研究录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01定义及生物学意义定义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其结果是产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生物学意义通过减数分裂,生物体实现了遗传物质的重组和分配,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间期前期Ⅰ中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和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分离。

030201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后期Ⅰ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

末期Ⅰ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

前期Ⅱ03末期Ⅱ细胞分裂为四个子细胞,形成配子。

01中期Ⅱ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02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物质传递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了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分离和自由组合等复杂行为,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和重新组合。

遗传物质传递通过减数分裂,亲代的遗传物质被分配到子代配子中,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重组。

这为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同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和重组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减数第一次分裂详细解析02前期I:染色体凝集和联会现象染色体凝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开始凝集,变得粗短,这是为了准备进行联会。

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个过程称为联会。

联会是减数分裂的重要特征,确保了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

中期I: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四分体排列在中期I,四分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准备进行分裂。

此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四分体的结构和数量。

减数分裂ppt

减数分裂ppt
A.23对、46条、92条 B. 23对、23个、92条 C.46个、46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
96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间期
前期
间期 2N
复制 亲代细胞
中期
分裂期 2N
平分
后期
末期
2N (子细胞) 2N(子细胞)
97
有丝分裂中期
98
返回
有丝分裂后期
99
返回
55
间期短或无 染色体不复制
56
间期短或无 染色体不复制
57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58
中期
59
中期
60
后期
61
后期
62
后期
63
后期
64
后期
65
后期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体向两极 移动
66
后期
67
后期
68
后期
69
末期
70
末期
71
末期
72
末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减半子细胞中 同无源染色体
85
讨论3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染色体有何变化?
染色体不再复制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86
讨论4
你能归纳出减数分 裂的主要特征吗?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87
练习题 :一、填空
1、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只复 制 次一的细胞分裂方式。
,
,
a ab b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交叉,并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 色体。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遗传物质的 重组。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ppt课件

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细胞质分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子细胞特点
每个子细胞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但染色体数目减半。
03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染色体浓缩变短,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进一步浓缩
在前期Ⅱ,染色体继续浓缩,变得更 加紧密和粗短。
核膜核仁消失
随着染色体的浓缩,核膜和核仁逐渐 消失,为后续的分裂过程做准备。
中期Ⅱ: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排列
在中期Ⅱ,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成一条清晰的线。
染色体形态稳定
此时,染色体的形态相对稳定,不再发生大的变化。
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着丝点分裂
在后期Ⅱ,着丝点开始分裂,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
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散乱分布在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开始进行
两两配对。
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 能发生交叉互换。
粗线期
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四分 体结构清晰可见,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完成。
双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但仍保 持一定的联系,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开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Ⅱ: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细胞质分裂
在末期Ⅱ,细胞质开始分裂,形成两个独立的子细胞。
子细胞形成
随着细胞质的分裂完成,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 物质。
04 减数分裂中的遗 传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

减数分裂实验ppt课件

减数分裂实验ppt课件

三、实验材料
❖ 水稻蝗虫(Oxya intricata stal)雄虫的精巢。
雄虫2n=2x=23,XO 雌虫2n=2x=24,XX
雌性
.
四、实验用具及药品
❖ 器具:显微镜,计时器,酒精灯,白绸,镜头纸, 培养皿,材料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 解剖针,吸水纸,标签,铅笔等常用工具。
❖ 药品试剂:卡诺氏Ⅰ(甲醇∶冰乙酸=3∶1)固定 液;1moL/L HCl;0.5%醋酸洋红或醋酸地衣红, 改良苯酚品红,醋酸-铁矾-苏木精,丙酸-水合氯 醛-铁矾-苏木精,丙酸-水合氯醛-铁矾-洋红等染 液;无水乙醇,95%乙醇,80%乙醇,70%乙醇, 甘油蛋白,石蜡。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联会、交换
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最终分裂
成为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子细胞。精卵细胞经过受
精结合成为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这样又恢复了原有
的染色体数目。
.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期

终变期
中期Ⅰ



后期Ⅰ

末期Ⅰ
末期Ⅰ

中期Ⅱ
后期Ⅱ
.
末期Ⅱ
.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采集水稻蝗虫(水稻收割期前后) 固定(24h)
取雄蝗虫精巢 解离(3min)
染色(10min~15min) 压片 镜检.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期
双线期
终变期
中期Ⅰ
.
中期Ⅱ
雄蝗虫精巢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 色体形态特征
细线期
偶线期
.
偶线期
粗线期
.
双线期
终变期

《减数分裂》ppt课件

《减数分裂》ppt课件

02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基础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01
02
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有丝分裂的过程与特点和作用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去向
染色体与遗传物质
01
02
03
04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及结 构特征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 据
基因的概念及与DNA的 关系
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与变 异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精子的获能
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称 为精子获能。
卵子的准备
卵子在受精前需经历一系列的准备过程,包 括透明带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等。
受精过程
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 程称为受精。
合子的形成
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发育变化,最终形成具有 全能性的合子。
05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遗传物质的重组与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四分体的形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 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 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是生物变异的来源 之一。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
探讨生物育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如转基因作物、动物克隆等 ,并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
01
卵原细胞经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增大,成为初级卵
母细胞。
第一次减数分裂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画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并简要 说明各分裂时期染色体的特征.
结果与讨论:
1 结果
2 讨论: ① 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取材时应该注意什么问 题? ② 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③ 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遗传学事件发生?
三 实验材料
大葱、蚕豆、玉米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材料。本实验 选用大葱的花药。
四 实验器具、试剂
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 玻片、酒精灯、铅笔、吸水纸等。 药品: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45%醋酸、改良苯 酚品红染液等。
五 实验步骤
1 取材:选取适当的花蕾是实验的关键,不同植物材料的取材时间有 所不同。大葱要选取嫩绿饱满、总苞光滑的花蕾。 2 固定:将花序总苞剥去,放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小时 后,经90%、80%、70%乙醇脱水于70%乙醇中冷藏保存。 3 挤压花粉母细胞:冲洗后的花序取上、中、下部各2个花蕾放在载 玻片上,取出花药,用解剖针反复挤压花药,最后将药壁残渣去除 干净。 4 染色: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min。 5 压片: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烤片。然后固定盖玻片,用拇指 适当、均匀地压几下即可。 6 镜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实验二
细胞减数分裂及染色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的观察
•指导教师:生物教研室 • E- mail:
实验二
细胞减数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植物花药制备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方法; 2 了解高等植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重点掌握染色体的动 态变化过程,为理解遗传学的基本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 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某些细胞分化 成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的两次 分裂,最终形成4个单倍的小孢子。在适当的时候采 集植物的花蕾,进行固定、染色、压片等过程,可以 在显微镜下看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 体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