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产生、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2. 校勘学:校勘学是古典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纠正其文字错误和理解歧义,以恢复原文的本来面目。

3. 篆刻学:篆刻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研究古代玺印、碑刻、铜器铭文等篆书艺术形式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4. 类书:类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汇编,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收录各种知识和资料,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5.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由清朝乾隆年间编纂而成,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

二、填空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______、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问题。

答案:产生2.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释。

答案:《说文解字》3.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答案:《史记》4.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收录了大量的词语和成语,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

答案:《辞源》5.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文选集之一,收录了从先秦到唐五代的优秀诗文作品。

答案:《文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古代文献的版本差异B. 古代文献的创作背景C. 古代文献的物理性质D. 古代文献的流传过程答案:C2. 下列哪一位学者被誉为“校勘学之父”?()A. 阮元B. 王念孙C. 章太炎D. 郑樵答案:B3.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类书之一?()A. 《资治通鉴》B. 《太平御览》C. 《梦溪笔谈》D. 《春秋左传》答案:B4.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C5.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A. 《庄子》B. 《孟子》C. 《论语》D. 《周易》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流传和保存?()A. 文献的物质载体B. 社会的变迁和动荡C. 政府的政策和干预D.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答案:ABCD2.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校勘结果?()A. 文献的版本差异B. 文献的作者意图C. 校勘者的学术水平D. 校勘者的主观倾向答案:ABCD4.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文献?()A. 《诗经》B. 《楚辞》C. 《文选》D. 《全唐诗》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解读和理解?()A. 文献的语言和文体B. 文献的文化和历史背景C. 读者的知识和经验D. 读者的价值观和立场答案:ABCD五、判断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只关注古代文献的文字内容,不关心其物质形态和流传过程。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艺文类聚》5.十通6.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本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库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库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库
一、填空:
1
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___________
二是指___________
2
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_____的一切载体"
17
北宋初编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著名的大型类书
18
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__________、赵明诚等人
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19
宋代著名的私编目录有晁公武的___________和陈振孙的___________
20
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献通考》
《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切载体"
3
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三方面内容
4
据载
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
21
宋代最后一位文献大家是___________
其学术代表作为《汉书艺文志考证》和___________(学术笔记著作)
22
宋元之交
文献学家胡三省的代表作为___________
23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文献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库全书》收录的?A. 《史记》B. 《资治通鉴》C. 《红楼梦》D. 《左传》答案:C2. “文献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位学者的著作中?A. 司马迁B. 班固C. 郑樵D. 王充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文献的分类B. 文献的版本C. 文献的翻译D. 文献的校勘答案:C4. “四分法”是哪位学者提出的文献分类方法?A. 郑樵B. 王夫之C. 刘向D. 荀子答案:A5. 以下哪部作品是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工具书?A. 《说文解字》B. 《康熙字典》C.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D. 《尔雅》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文献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答案:文献7. 文献学中的“校勘学”主要研究文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文字、内容8. 《永乐大典》是明代编纂的一部_________。

答案:百科全书9. 郑樵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经、史、子10.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中的“_________”。

答案:艺文志》####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文献学研究的重要性。

答案:文献学研究对于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它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文献的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为历史研究提供原始资料。

同时,文献学的校勘、版本比较等工作,确保了文献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12. 论述“四分法”在文献分类中的作用。

答案:“四分法”是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由郑樵提出。

它将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涵盖了古代文献的主要内容。

这种方法便于对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便于学者检索和研究,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分类思想。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一、填空题:1.1973年12月,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二十多种十二万多字的(),成为我国考古学界的空前发现,丰富了我们对缣帛的认识,拓开了我们的眼界。

2.北宋中叶,()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我国古代印刷事业的发展。

3.宋代类书编篡,取材广泛,内容渊博,其数量与种类也均已超过唐代。

官修的《》《》《》被称为三大类书。

4.“三通”是指《》《》《》三部政书。

5.我国最早的记版本目录是宋代尤袤的《》,开后世记版本目录之先河,多为文献版本学者所重视。

6.明代中期刻本的风格是()、()、()。

7.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

版心大都是(),左右双栏,没有耳子。

纸张洁白,校勘精当。

8.清叶德辉在《藏书十约》中谈到校书的具体方法时,把前人的校书方法归结为()和()两种。

9.关于辨伪的方法,最早作系统总结的是晚明时期的胡应麟,他把历代学者关于辨伪的见解和实际采用过的辨伪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在所著《》的最后,指出考辨伪书的八种方法。

10.清代辑佚成就最大的是:①严可均辑《》,②黄奭辑《》③马国翰辑《》。

二、选择题: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指盛行于殷商时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甲骨文只在殷商时期使用。

C.王国维的《殷墟书契》是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D.甲骨文最早出土于陕西西安。

2.《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A.甘肃武威磨咀子B.山东临沂银雀山C.湖南长沙马王堆D.湖北云梦睡虎地3.“以杂见称”为其特点的古文献是()A.总集C.丛书 C.别集D.类书4. 对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很有参考价值的清代类书是( )。

A.《丛书集成》 B.《古今图书集成》 C.《佩文韵府》 D.《格致镜原》5.现在流传的裱本字帖,多采用的装裱形式是()。

A.经摺装 B.蝴蝶装 C.旋风装 D.包背装6.我国第一部解题目录是( )A.《汉书·艺文志》 B.《别录》 C.《七略》 D.《隋书·经籍志》7.主要采用欧体书写的宋刻本是( )。

动听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动听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_____和______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________、《十七史商榷》、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_________;金文则指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完整版)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玉海》: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

全书100卷。

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与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

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

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

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

其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

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

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

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

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

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

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

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

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

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

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

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

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参考答案:试题一一、填空1,典籍;贤才 2,《诗》;《书》;《礼》;《易》;《春秋》 3,刘向;浏歆4,汲冢周书 5,《金刚经》 6,《通典》;《通志》;马端临 7,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 8,青铜器;商周 9,总集 10,1899二、名词解释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

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

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

最先出现于明代。

“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

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

三、文献标点1,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知与不知也。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

2,?,《论语》言子之所慎者战。

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

理由:《论语》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

”理由:《乡饮酒礼》为《仪礼》篇目名;工即乐工。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理由:符、法冠为二物,符即信符;法冠为御史等所戴之冠。

文献学题+答案

文献学题+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复习资料1、《说文解字》为最早之_字典_____;《尔雅》为最早之__百科全书____。

2、清代《说文解字》四大家著作中,最有名者为段玉裁的_____《说文解字注》______。

3、金石文献包括_____金文_____文献和______石刻____文献两部分。

4、电子载体的特点:一是____无形______,二是__容量大________。

5、“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方法,它创始于_____刘歆《七略》______。

6、纸质文献的版本按其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写本_______和___刻本________。

7、古典文献学最主要包括___目录____、__版本______与____校勘___三方面内容。

8、四分法中,一般不便归入其他三类的文献均归入____子___部。

9、中国古典目录学著作的颠峰之作当为清代____纪昀__(总主编)等编纂的《_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0、西汉刘歆撰成的目录学著作是《七略》,南宋陈振孙的目录学著作是《直斋书录》。

11、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梁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

名词解释1,类书类书是采撷文献中可参考的资料,如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其类别(少数按韵)进行编排,以供查寻征引的一种工具。

它是我国古代颇具特色、影响深远的一种工具书。

2,善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

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

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3,讹、脱、衍、倒讹也称误,为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

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原稿所无而传抄或出版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亦称衍字、羡字。

倒职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文字前后次序颠倒错乱的现象。

4,伪书文献学上的伪书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实以及内容造假的古典文献。

5,理校理校即推理式校勘,是校勘的重要的补充方法。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里的“文”指典籍,“献”指贤人,这是已知文献的最早含义。

后来,文献的概念有了变化,单指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

今天,“文献”一词的涵义已非常广泛,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的阐述,“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即凡使用文字,图画,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的知识,即包括图书,录相带,幻灯片,影片,唱片,磁带等都可称之为“文献”。

综上所述,文献是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在一定材料,具有一定形式的著作物。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3. 帛书:帛是丝织吕的总称,也叫“缣帛”。

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在简牍盛行的时代,同时出现了帛书,帛书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包括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等。

5.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文献的基本分类方法,今人对古籍的分类仍然沿用这种方法。

分典籍为甲乙丙丁四部。

甲部,六艺,小学等;乙部,古诸子百家,近世子家,兵书,数术等;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开始,甲乙丙丁四部顺序是经史子集,后来将乙丙两部顺序进行了调换,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

唐代初年修《隋书•经籍志》,直接以经史子集代替了甲乙丙丁的称号,从此确立了以经史子集为部称的四部在图书分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6.经折装:也叫梵夹装,摺子装。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装订佛经,是把卷子长幅改作折迭,前后粘以书面,此法比卷轴开卷方便。

7.蝴蝶装:简称蝶装,是把书叶从中缝将有文字一面对折,再粘在另一包背纸上,翻阅好似蝴蝶展翼飞舞,故名。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点及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点及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点及作业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参考答案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又叫典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上资料。

(按内容分为: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民族文献、政治文献、方志文献、语言文字文献,科技文献。

村代上著,可分为古典文献[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又:文献包括古典文献、现代文献、多指古典文献。

包括清代及清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目的),辑录各门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检索或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起源于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类书始祖。

现存较早而又较完整的一部类书是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3. 帛书:写在绢帛等丝织品上的书叫帛书。

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主要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文字文献的总称。

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古籍图书数量最大,是古典文献的主体。

在古籍图书中,又以汉语言文字文献最多,所以,古典文献主要研究和讨论汉语言古籍文献的有关问题。

5. 四部分类法:是指我国历史上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它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再分若干大类。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对古典文献分类的主要方法。

6. 经折装:经折装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装帧方式。

它是把一幅长长的卷子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加上一硬纸作为封面,这样就可以从头至尾翻阅,比卷轴装翻阅起来就方便多了。

7. 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它是把每张印好的书叶,以有字的一7面为准,面对面地折齐。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A.说文解字注
B.说文解字约注
C.说文通训定声
D.说文义证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A.银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黄金器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辙
A.书目答问
B.轩輏语
C.遂初堂书目
D.郡斋读书志
A.文献通考
B.会要
C.通志
D.通典
A.说文解字注
B.尔雅
C.广韵
D.小雅
A.官修目录
B.一书目录
C.群书目录
D.私家目录
A.《永乐大典》
B.《太平御览》
C.《文献通考》
D.《艺文类聚》
A.六分法
B.四分法
C.十二分法
D.七分法
3. 元朝马端临积著《文献通考》是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并称为“三通”。

(4分)
7. 孔子整理“五经”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这五经包括《诗经》、《周易》、《春秋》以及()。

(4分)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4. 类序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
错误
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最全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考试最全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_____和______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献通考》.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________、《十七史商榷》、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_________;金文则指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文献学习题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 .《艺文类聚》5.十通6 .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 .《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 .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木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借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H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旦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 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

全书100卷。

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白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多、祥瑞、灾异等。

每部下乂分各事物的细日,共计727个子目,约百万字。

此书资料古稀,引用的古籍达1431种,现存者不到白分之十,且所援用者都为唐以前的古本。

体例比较完善,事文兼备、先事后文,改变了以往类书偏重类事、不重采文,以及随意摘句、不录片断的缺点,对后代类书影响较大。

该书用途较广,宋以后多用来校勘古籍、辑录佚文以及杏找唐以前的文献资料和诗文典故,颇有学术价值。

有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汪绍楹校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

5.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著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

“十通”使我国儿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

6.监本:指历代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

国子监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五代后唐时,宰相冯道请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印出僖,是为国子监刻书之始。

五代监本经文、注文并重,保持了六期以来经注写本的旧式,宋代仍之。

宋代国子监除主刻正经正史外,还校刻了一些重要医学典籍。

明代南北两京都设国子监,因而又有南监本、北监本之分,其先后刻印的《廿一史》以其内容充实和装帧优美而著称于世。

7.简牍:古时,有以竹为简记事者,有以木为牍记事者,合称为简牍。

早在汉代就发现过古代的简牍。

近世以来,自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新疆塔里木河附近出十.晋代木简以后,到1949年50年间,发现竹木简并见于报导的共有7次,共计出土竹木简牍一万多枚。

建国后,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甘肃、新疆等地发现竹木简30余批共计约三万枚。

其中湖南长沙、河南信阳、湖北江陵出土的战国楚简、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简、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仪礼》简和医方简,以及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书简,都是考占史上的重大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

8.古书装帧方式之一,具体方法是,将印好的书叶正折,版心向外,折叠起来以后,书叶左右两边的余幅齐向书脊,并在右边栏外余幅的适当位置打眼,用纸捻穿订成册,外用一张较硬的纸,包裹书背,用浆糊粘连,即成包背装。

北京图书馆所藏南宋刻本《文苑英华》残本,上有“景定元年(1260)十月二十五日装背臣王润照管讫”条记,据此推测包背装当产生于南宋后期。

元代较为普遍,明中叶以后渐少。

惟政府官书写本,多取这种装式。

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等,都用包背装。

包背装的装订方法,与蝴蝶装恰好相反,它改正了蝴蝶装的缺点,翻阅方便,翻出来的都是有字的正而,可以一日了然。

但由于它的书背是用纸捻装订,浆糊粘背,长期翻阅,背脊容易被散,所以后来终于为线装所取代。

9.类书:所谓类书是我国古代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次排列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查阅的工具书。

类书,“以杂见称”为其特点。

所收内容往往是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举凡人间的学问,世上的知识,以类相从,无所不收,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典文献。

我国古代的类书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成为我国古籍辑佚、校勘和考证的重要文献资料的来源。

10.辑佚:就是想方设法,希望通过其他书籍中引用的材料,把这些散佚的文献重新搜辑、整理出来,力图恢复作者原书的而貌,使之成为足本。

这便是辑佚。

辑佚是随着古文献的大量散佚而产生的。

辑佚也是整理古代文献的具体工作之一。

11.经厂本:明代内府刻书,由司礼监领其事。

司礼监设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

汉经厂专刻经、史、子、集四部之书及《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番经厂刻佛经;道经厂刻道藏。

后人把这三类经厂刊刻的书籍称为经厂本。

经厂本的特点是书品宽大,行字疏朗,粗黑口,赵体字,白纸精刻,印刷装潢都比较讲究,容易识别。

但山于出自宦官之手,校勘不精,而旦所刻有实用价值的书不多,后人不甚重视。

12.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

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

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

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

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评宋刻本书:“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

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

蜀本中乂可分为成都木、眉山木。

13.《通志》,宋郑樵撰。

本书是仿《史记》的体例,收罗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下迄隋唐之史料而编成的一部通史著作。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成书。

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内容极广,包括了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

其中纪传终于隋,礼乐刑政诸略止于唐,艺义、校熊二略止于北宋。

此书发凡起例,贯通各史书志,包举历代典章制度、学术源流,提供了有关古代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知识,在史学上颇有贡献。

其最大价值在于“二十略”,除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五略多据前人典章加以论述外,余下十五略多为阐述个人见解,而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HT史所无,艺文、校®8、图谱、金石等略亦颇有可取之处,有较高的文化史、学术史价值。

有商务印书馆1935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本。

14.别集是指汇集某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

如《陆放翁全集》《韩昌黎集》《文山先生集》《杜少陵集》等。

别集比较系统地收载了某一个作者的著作,所以这就为研究该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创作提供了较重要的材料,为研究所涉及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对保存历史文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编辑总集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据。

15.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奉敕校补,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

舜正三年(公元1725年)编成。

全|5 10000卷,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

汇编之下又分32典,典下分部,共6117部,每部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无者缺之。

它集古代图书之大成,搜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以及天文、气象、地质、矿产、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业、工程技术、数学等各方而的资料,其中保存明代文史资料特多,西学传入也多有反映。

此书不仅收罗丰富,而且分类细密,体例完善,检索甚为方便。

二、问答题1 .雕版印书,至宋而大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这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到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

宋代刻书的版式,前期刻书多白曰,四周单边,后期亦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 少数四周双边,南宋晚期有的出现细黑口,也叫线黑口。

版心有鱼尾,上鱼尾上方多镌本大小字数,上下鱼尾之间刻书名、卷次、页码,下鱼尾下方多镌刊工姓名,有时镌斋、堂、室名。

前期刻书首行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序文、目录和书之正文不分开,互相连属。

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

印书的纸张,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树皮、楮树皮、竹子为原料。

专家们认为宋版书的川纸,尽管名色很多,就其质料来说,多数都是皮纸和竹纸(采李致忠说)。

宋代刻印之书,由工于书法的人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明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

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2.答(要点):(1)查明传授源流对校法;(2)考订作者生平;(3)分析作品内容;(4)研究版刻特征。

3.我国文献的载体经历了从天然的载体(如石板、树皮、骨头、竹、木等),到人工加工的载体(如泥板、帛、金、竹简、羊皮、布匹等),到汉代蔡伦发明的纸,再到胶片、磁带、磁盘、光盘数据库等的过程。

从古到今,我们可以按照与各种载体相应的记录方法把载体分为四大类型:刻铸型(甲骨、金石),书写型(简牍、绿帛),书写兼印刷型(纸),感应型(胶片、磁带、磁盘、光盘数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