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通过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
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未来社会中所需的品德素养和价值观念。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品格特点。
3. 培养学生自律、合作、责任感等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1. 了解未来社会中的品德要求和价值观念。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特点。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自律、合作、责任感等品德素养。
2.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未来社会中的品德要求。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2. 学生个人笔记本或纸张。
3.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未来社会中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
2.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社会中的品德要求和价值观念。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未来社会中的品德要求,如自律、合作、责任感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社会中的品德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未来社会中的案例,如机器人医生、智能家居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就这些案例分析其中的品德要求和价值观念。
3. 引导学生总结并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未来社会中的场景或职业进行模拟。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设计相关情境和角色扮演。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模拟情境,并讨论其中涉及的品德要求和价值观念。
五、个人反思(10分钟)1. 学生个人思考并记录在今天的教学中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2.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未来社会中的品德要求和价值观念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中结合今天的学习内容,体现自己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品德素养。
2.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应对和解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自律、责任感等品德素养。
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献出我们的爱心》教学设计教案
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献出我们的爱心》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背景本课程为未来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学设计,课程时间为一节课时,每节课时约为45分钟。
本次教学的教材是《献出我们的爱心》。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献出我们的爱心》,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2.让学生了解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为他人做出贡献。
3.学习如何发扬自身的美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难点:发扬自己的美德,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难点解决方法:学生们需要通过细节方面的描写,来深入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细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发扬美德和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献出我们的爱心》的简介及故事中所体现的美德,让学生好奇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2.故事讲解(2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献出我们的爱心》,逐步解释故事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情绪以及自己的想象,让学生情节跟进,掌握故事的大意。
3.共读交流(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读故事,讲解故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回答学生在阅读故事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小组讨论(10分钟):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与故事中类似的情况,如何发扬自己的美德,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等。
5.课后作业(5分钟):将课上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与家长一起讨论解答。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2.留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思考,并和家长进行交流。
教学拓展1.小学生的兴趣经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因此,在以后的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故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拓展自己的美德。
2.在下一次故事讲解中,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己的心得,并与全班一起分享,这将对课程的拓展有所帮助。
总结本节课程设计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扬自己的美德,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亲身体验到行动的力量。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未來版二年级品德与补会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仃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I韦I的不断扩人,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木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人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木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口标: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人家都愉快,还有利于补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師出学校的平血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丿力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用,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于“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四、教学难点:能利川简单的图形砸岀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丿力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五、课时划分:(14课时)第一单元邻里Z间1、认识周I韦I的邻居教学H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人家都愉快,还有利于补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
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未来出版社)第一单元邻里之间教学目标: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1、认识周围的邻居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计划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未来的三年级品德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代,品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品德素养。
本文将以三年级下册品德教案未来版为基础,探讨未来品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策略。
一、未来社会背景:1. 信息时代:未来社会将进一步依赖信息技术,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成为重要的品德素质。
2. 多元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品德觉悟。
3. 自主学习: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未来品德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学生需要具备信息获取、评估和利用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信息素养培养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2. 强调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多元文化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项目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未来品德教育教学策略:1. 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数字科技和虚拟现实技术创设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导学生进行在线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和在线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开展小组项目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设计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推行素质评价:传统的分数评价模式逐渐不适应未来教育,教师可以采用素质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品德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未来的三年级品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国际视野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实现有效的品德教育目标。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成为有道德修养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公民。
未来版_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_教案
第一单元邻里之间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2、能力: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3、知识: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1课认识周围的邻居教学目标:1、知识: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力: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3、态度: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问题直接切入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走进生活,找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更多的生活问题呈现出来。
为以后的“身同感受,出点子”奠定基础。
)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身同感受,出点子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未来出版社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
1、认识周围的邻居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计划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身同感受,出点子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二、名言警句中的邻居关系三、前车之鉴,可以为师1、读故事《六尺巷》并交流收获2、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教学反思:学习中,学生认识了周围的邻居,并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通过版[]
三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进度表第一单元邻里之间1、认识周围的邻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与邻居相处对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与邻居朝夕相处中已经积淀了许多活生生的素材。
所以,我的问题直接切入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走进生活,找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更多的生活问题呈现出来。
为以后的“身同感受,出点子”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一、身同感受,出点子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适应,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明白得邻居之间要和谐相处,和谐相处不仅大伙儿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明白学校的进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一般的劳动者,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明白得周围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怀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关心别人的欢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明白得周围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怀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关心别人的欢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四、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明白学校的进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五、课时安排:(18课时)第一单元邻里之间1.认识周围的邻居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明白得邻居之间要和谐相处,和谐相处不仅大伙儿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目标:1. 情愿与邻居和谐相处。
2 .树立爱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目标:1. 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 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关心。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进度表第一单元邻里之间1、认识周围的邻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一、谈话导入引出问题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因此,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设计思路:与邻居相处对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在与邻居朝夕相处中已经积淀了许多活生生的素材。
所以,我的问题直接切入他们的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走进生活,找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更多的生活问题呈现出来。
为以后的“身同感受,出点子”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办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量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重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难点: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具:挂图一、身同感受,出点子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设计思路:与邻居相处对于山区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同样,他们的生活中更不缺乏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榜样和自己身同感受且行之有效的做法。
故此,让学生结合实际给邻居和睦相处出点子,他们不但不觉得生疏,还会体验到快乐。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引出观点1.你们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吗?谁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2、小结:"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说:亲戚虽然亲,但住得远,不如住在近旁的邻居来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邻居能够给预及时的帮助。
我给大家讲一件自己亲身遇到的事:1998年我的小孩刚两岁,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烧40度,当时浑身抽搐。
我突然想起邻居建华家可能有退烧药,刚要打电话,又犹豫了,因为当时已经是夜里一点钟了。
屋外狂风吼叫着,我顾不了许多了,拨通了他家的电话。
不到十分钟,建华和他的妻子拿着药赶来了。
我们一同给孩子吃完药,建华又开来车连夜带我们去了儿童医院…… 我的小孩今年已经六岁了,在这六年中,他烫伤过,是楼下的袁叔叔送来的烫伤药;我们不会做棉衣,每年都是邻居李奶奶帮助做的;因为工作忙,好几次忘了接小孩,是邻居的大妈帮助接回来的;我深深的体会到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3、请你列举事例说明"远亲不如近邻"小结:谁家的周围都会有一些邻居,与邻居之间的接触机会很多,因此,搞好邻居关系十分重要。
二、学习课文理解观点1.分析课文的前半部分,体会邻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①(出示图片)这是周晨家住的小院子.这位就是大家都尊敬的吕爷爷。
吕爷爷退休后自觉地承担了全院的清洁工作,处处为邻居们着想。
特别是有一次,小晨光突发阑尾炎,他的父母又不在家。
这时,吕爷爷和邻居们是怎么做的?(贴图)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邻里之间吗?为什么?小结:邻居之间互相关心,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左邻或舍的利益,大家心情愉快,生活安定,有益于各家的生活。
板书: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②相反,邻居之间互不相让,结果又会怎样呢?(放课文自制录音)小结:邻居之间是否和睦相处,关系到各家的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应与邻居和睦相处。
板书:关系到各家生活和社会安定团结③我国自古以来就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为传统美德,下面请大家一起阅读课文后面"阅读"栏目中故事《六尺巷》。
提问: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小结:为了建立友好的睦邻关系,大家都要互相谦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考虑邻居利益。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怎样为邻居和睦相处尽一份力量。
1.(出示图片)院子里新搬来的一户邻居正在装修房子,噪音很大,影响了章敏看电视,对此,章敏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投影:课文中格言:生活中,谅解可以产生奇迹。
)教师小结:这样做有利于邻居之间的团结。
板书:讲谦让能谅解人2.磊磊学习上有困难,杨颖是怎样帮助他的?徐伟看到隔壁的单身老人生活不便,他是怎样做的?对邻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好处?小结:体现了邻居之间有了困难,大家热情帮助,可以增进邻居之间的友谊。
板书: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3.小结课文:(出示全院图)大家都夸小晨家住的小院邻居之间相处得特别好,他们说话、做事都要先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彼此之间都能互相谦让,都能体谅对方,不管哪个邻居有困难,大家都能热情帮助。
因此,人们都称赞他们院是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文明院,4.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课《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认知: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情感: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
2、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
行为:1、说话、做事考虑左邻右舍的利益。
2、对邻居讲谦让,能谅解人。
3、邻居有困难,热情帮助。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邻居之间和睦相处关系到左邻右舍各家的生活,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到邻居之间和睦相处。
教具:挂图教学过程:一、运用观点、指导行为过渡: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不少破旧的平房都拆掉了,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1.(投影)李琪英要去学校参加活动,要换条裙子。
当她到阳台去拿晒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湿了。
应当怎样处理这件事呢?(可以找个机会提醒一下邻居,将空调的水管处理一下。
)2.小方和小黄是邻居。
一天,俩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将小黄撞倒在地,头上还流了血。
小黄的妈妈不明真相,说小方欺负小黄。
小方该怎么办?(可以赔礼道歉,并耐心解释)3、赵科发现邻居家的小狗正在自家门口小便。
(自己清理以下)4、夏天的中午,邻居们在午睡。
小红找小刚去游泳,她看见小刚在阳台上(小刚家在五层)小红应该怎样做?(自己不要图省事在楼下喊;要轻轻走上楼将小刚叫下来)5、李斌和王宏两家的大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点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见到对方的家长时该怎样做?(要主动与对方家长打招呼,为两家的和好搭桥)二、总结全课、提出希望同学们:不管是住平房还是楼房,都要注意与邻居和睦相处,说话、做事要考虑左邻右吉利益;邻居之间相处要讲谦让,能谅解人;邻居有了困难要热情帮助,这样才有益于各家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平时互相往来有事互相帮忙3、共建邻里环境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课前准备:1、小演习:邻里运动会2、搜集自家和邻居家的快乐故事教学过程:活动、春节的愉快回忆1、谈话: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城市和乡村都有庆祝活动,是群体生活的集中反映。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乡差别很大,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活动与生活方式。
及时在平时,也会由于民俗、地域的差异很大的。
2、那,老师来数数,我们班有来自多少地区的同学,大家分别在哪儿过的年?3、快乐吗?有没有和邻居们一起?说说你们在一起的开心事情吧!4、学生自由谈。
(老师适当打断讨论学生所讲的方式是否合适)5、过渡:刚才我们讲的是春节里的事情,那平时呢?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6、自由说。
7、师小结:很多的邻里之间都是那么和睦。
看,书上有两幅照片反映的就是邻里之间平时做的一些事情。
如果他们是你的爷爷奶奶或叔叔阿姨,你能猜一猜他们的感受吗?8、写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过程:一.明辨正误,热情相助1、过渡:大家谈论了很多开心的事情,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两幅图。
2、出示15页图讨论:这样的生活现象好不好,为什么?3、除此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生活现象也不好?4、对呀,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家所说的现象,该多么痛苦呀。
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叫刘玫,她就非常苦恼。
上星期,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想听听吗?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6、想办法吧,谁给刘玫出出主意。
7、选定方法,集体智慧给县长写信(以小组为单位)8、抽小组发言。
二、总结健康的生活促使我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虽然年龄小,但有责任有义务更有权利监督周围的人,想办法让大家都拥有健康的生活。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题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
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