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国内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然而,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对渗流机理的理解与储层评价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开发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类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储层以低渗透率的砂岩为主,储集性能较差;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区域渗透率差异大;三是气藏压力系统复杂,储层压力变化大。
这些特征使得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较为复杂,给开发带来了困难。
三、渗流机理研究1. 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其渗流过程。
实验表明,低渗透砂岩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的孔隙结构、流体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在低渗透条件下,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往往呈现出非达西流特征。
2. 数学模型分析基于达西定律和流体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揭示气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为优化开发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1. 岩石物理性质评价通过岩石物理性质测试,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的测定,可以了解储层的物理性质,为评价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开发潜力提供依据。
2. 地质综合评价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分析储层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特征等因素,可以评估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开发风险。
3. 开发效果预测基于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对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
通过分析不同开发方案的优劣,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提供依据。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综合考虑;二是储层评价应结合岩石物理性质、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等多种方法;三是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对于提高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至关重要。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低孔低渗砂岩气藏成藏条件与特征研究
山地物源控制下 的单 一河 流辫 状三 角洲沉 积体 系
主要见于前陆缓斜坡山地地 貌 , 供源 出山口具有一 定的 地貌 限制 , 供源相对充 足 , 分布较完整 的冲积 扇、 冲积平
原、 三角洲平原 、 三角洲前缘等相带 , 平面上砂地 比差异
性大, 高砂地 比呈窄带 , 主要分布在川 中地 区以北 。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 0 1 3 年 4 月 出版
川 中地 区上 三 叠统 低 孔低 渗 砂 岩气 藏 成 藏 条 件 与特 征 研 究 *
李 楠 李 莉 赵正 望 朱 华 谢 继 容
( 中国 石 油 西 南 油 气 田公 司勘 探 开发 研 究 院 )
摘
要
四川 盆 地 川 中地 区在 晚三 叠世 表 现 为 大 型 前 陆 缓 斜 坡 , 由于受多物 源控制 , 发 育 多 种 类 型 大 型 三 角
缘陡坡地貌 、 供 源充足 、 发育大套厚 层砾 岩及含 砾砂岩 等粗碎屑 , 主要 见于须 四时期龙 门山北段前缘 带 。
陆相 沉积 为主体 。 研究认 为 , 晚三 叠世龙 门山构造 带仅有 其北段 构
造变 形强 度不 大 的 NE向构造 形迹 , 且 区域上 在扬 子 板 块西缘 仍 为伸展 构造 背景 , 故龙 门 山构 造带不 是 四 川 前陆 盆地 的主 控造 山带 。南 秦 岭构 造 带 于 晚 三 叠
1 . 2 前 陆缓斜 坡发 育大 型 三角洲体 系
等气 藏 , 勘 探重 点为 川 西 地 区 , 由于构 造 圈 闭 小 而分
散, 勘探 进程 时快 时 慢 , 天然气储产 量增长缓慢 ; ② 2 0 0 5年 以后 , 在 前 陆盆地 及岩 性油 气 藏 理论 指 导下 ,
低渗河道水驱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A21井区长2油藏为例
3.长庆油田公司工程造价管理部,陕西西安 710021 $
A 摘 要 :如何认识剩余油、评价油砂体潜力、加密井网的部署与优化是当前油田稳产的关键技术问题。
结合动、静态资料,通过油藏精细描述、数值模拟技术、油藏动态分析等方法,对 胡 尖 山 2 1 井区剩余油
第 5卷 第 4期 2018年 8 月
非常规油气
UNCONVENTONALOIL1 GAS
Vol. 5 No. 4 Aug. 2018
低渗河道水驱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A — 以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 2 1 井 区 长 2 油藏为例
苏 明 1 ! ,吴 小 斌 %,王 立 宁 3, 任 江 龙 %,杨 武 1
potential of
oil
and optimize infill well patternis the key technology of stable production in current oilfield. Based on the dynamic
and maining
oil potential
of low permeability chanml
Key words:Chang-2 reservoir;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potential analysis;composite control
TE : A 关 键 词 :长 2 油藏;剩余油分布;潜力分析;复合控制
中图分类号: 3
文献标识码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of Water Drive Sandstone Reservoir in Low Permeability Channel
低渗砂岩气藏气体特殊渗流机理实验研究与分析
作者简介 : 晓旭 (96 , , 刘 17 一)男 博士 ,O5 20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 现从事油气 田开发研究。
维普资讯
第1 期
刘晓旭等 : 渗砂 岩气藏气体特殊渗流机理 实验 研究 与分析 低
8 1
渗流实验。实验结果发现 2 次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 这说明采用微波 法代替气驱水法建立岩样含水饱
维普资讯
第1 4卷第 1 期
2O 07年 2 月
文 章 编 号 :10 06—63 (070 —08 —0 55 20 )1 0 0 4
特 种 油 气 藏
S e ilO la d G sRee v i p ca i n a sr or s
气体渗流为拟线性渗流 , 即渗流曲线为不通过坐标
原 点 的 直线 ; K <1I 当 03 时 , 水 岩 样 中 的气 含
体低速渗流有 3 种典型 的渗流 曲线。下面就 K< 1 0 时 的低渗透砂岩岩样气体渗流实验进行
分 结 果对 比分 析 .
于 中 、 渗储 层 , 中低 、 低 其 特低 渗 气藏储 量 占已探 明 气藏 储量 的 1 , 这 个 比例 正 在 以更 快 的速 度 上 / 且 4
升; 另一方面, 随着我 国天然气工业 管理体 制改革 的深入 , 天然气价格逐渐 与世界市场接轨 , 该类气
藏 开发 的经 济 效 益 十分 明显 地 显 现 出来 。低 渗 透
2 实验 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 果 中发现 : 当岩样绝对渗 透率 K>
1 2 0I
,
图 2为 白马 6井 1 4—8/0 岩 样 在 干燥 状 514号 态 ( =0 和低 含 水 饱 和 度 ( =2 %) 态 下 S %) S 5 状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储集层,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提高开采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并对储层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地质特征及低渗砂岩特点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和碳酸盐岩等组成,其中低渗砂岩是主要的天然气储集层。
低渗砂岩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对气藏的渗流特性及开采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物理模型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建立合适的渗流物理模型是研究渗流机理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岩石物理性质、流体性质及渗流过程,建立能够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的物理模型。
2. 渗流数学模型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渗流数学模型。
运用达西定律、泊肃叶定律等基本原理,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
同时,考虑低渗砂岩的特殊性质,如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等影响因素,建立更为准确的数学模型。
3.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包括岩石物性测试、流体性质测定、渗流实验等,以获取低渗砂岩的渗透性、孔隙结构、流体流动规律等关键参数。
四、储层评价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的岩石物性、孔隙结构、渗透性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集能力。
2. 储层含气性评价储层含气性评价是评估储层天然气富集程度和开采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气藏的地质条件、流体性质及储层物性等参数,评价储层的含气性和开采效益。
3. 开发效果预测在储层评价的基础上,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开发效果进行预测。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挖潜
第44卷 第5期 新 疆 石 油 地 质Vol. 44,No.52023年10月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Oct. 2023文章编号:1001-3873(2023)05-0554-08 DOI :10.7657/XJPG20230506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特征及其挖潜石耀东1,王丽琼1,臧苡澄2,张吉1,3,李鹏2,李旭1(1.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四采气厂,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300;2.中国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 710018;3.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18)摘 要:苏里格气田中区苏36-11区块已开发17年,开发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均高,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剩余气分布的确定及挖潜是气田稳产的关键。
通过储集层构型精细表征,明确剩余气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类型剩余气分布规律,提出对应的挖潜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气砂体主要分布在4级构型单元心滩坝与点坝中,整体规模小,宽度为150~500 m ,长度为300~800 m ,连通性差,受各级次渗流屏障影响大,区块北东—南西向主砂带开发程度最高,地层压力低,剩余气主要分布在区块西北部盒8段下亚段;剩余气分布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与开采非均匀影响,可分为井网未控制型、复合砂体阻流带型、水平井未动用次产层型、直定向井未射开气层型和投产未采出型5类;提出井间加密、老井侧钻、查层补孔和老井挖潜4种动用措施,调整方案后,预测可稳产7年,采收率可达45%。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集层构型;剩余气储量评价;剩余气分布;挖潜对策;开发中—后期;开发调整方案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2018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收稿日期:2022-11-12 修订日期:2023-04-1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0);中国石油科技重大专项(2016E-0509)第一作者:石耀东(1973-),男,陕西靖边人,高级工程师,气田开发与生产管理,(Tel )************(E-mail )syd_cq@通讯作者:王丽琼(1989-),女,甘肃华池人,高级工程师,硕士,油气田开发,(Tel )************(E-mail )wangliqiong12_cq@petrochina..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Tapping Strategies of Remaining Gasin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SHI Yaodong 1,WANG Liqiong 1,ZANG Yicheng 2,ZHANG Ji 1,3,LI Peng 2,LI Xu 1(1.No.4 Gas Production Plant,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Ordos, Inner Mongolia 017300, 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Xi ’an, Shaanxi 710018, China ;3.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Fields, Xi ’an, Shaanxi 7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Su 36⁃11 block in the central area of Sulige gas fiel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17 years, with high degrees of development and reserves producing. The 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 this block leads to uneven producing of reserves and complex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gas. Distribution determination and potential tapping of the remaining gas are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stable production in the gas field. By accurately characterizing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remaining gas distribu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maining gas were determined,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recovering the remaining gas we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bearing sand bodi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4th⁃order architec⁃ture units, such as channel bar and point bar, these sand bodi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various levels of flow barriers, with small over⁃all scale, poor connectivity, width of 150-500 m and length of 300-800 m. The main NE⁃SW sand belt in the block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ost, with low formation pressure, and the remaining gas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He 8 member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block. Remaining gas, whose distribu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and uneven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gas uncontrolled by well pattern, gas in composite sand body flow barrier, gas in secondary pay zone unexploited by horizontal well, gas in unperforated gas⁃bearing layer in vertical well, and gas unproduced. Four potential tapping 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well infilling, reperforation, sidetracking and potential tapping in exsisting wells. According to the adjusted development plan, it is predicted that stable production can be maintained for 7 years with the recovery efficiency reaching 45%.Keywords :Sulige gas fiel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remaining gas reserves evaluation; remaining gas distribution; potential tapping; middle-late development stage; adjusted development plan中国致密气资源总量及开发潜力巨大,约占全球资源量的十分之一,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区域。
低渗透砂岩储层特点研究
低渗透砂岩储层特点研究低渗透砂岩储层是指储层孔隙度低,渗透率较小的砂岩储层。
这类储层一直以来都备受石油行业的关注,因为其开发难度大,开发成本高。
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对于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研究和开发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从储层特点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1. 孔隙度低: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在5%以下,远低于常规砂岩储层的10%~20%。
这意味着储层中有效的储集空间较小,储层中所含的油气资源相对较少。
2. 渗透率小: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渗透率通常在0.1md以下,远低于常规砂岩储层的几个甚至几十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储层对流体的渗透性较差,导致开发难度增加。
3. 储层致密:由于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低,因此储层通常较为致密,流体难以通过孔隙和裂缝来移动。
4. 生产难度大:由于上述特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生产难度较大,需采用先进的增产技术和工艺来提高开采效率。
5. 地质构造复杂: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地质构造通常较为复杂,包括多种成岩作用、构造变形、岩石改造等地质现象,增加了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难度。
二、低渗透砂岩储层的研究现状1. 地质调查与储层描述:利用地质调查和储层描述技术,对低渗透砂岩储层进行详细的地质剖面分析,了解其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
2. 物性评价与试验研究:通过物性评价和实验研究,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 成岩作用与裂缝特征研究:通过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和裂缝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储层的形成机制和储集空间,为开发技术和工艺提供依据。
4. 潜力评价与资源储量估算:通过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勘探评价和资源储量估算,确定其油气资源的潜力和开发价值,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5. 储层改造与增产技术研究:通过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改造和增产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和产能,实现可持续开发。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作为天然气的主要储藏之一,其成因和特征备受。
本文将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的成因作为主题,探讨形成该储层的主要因素及特征,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是指以砂岩为主要储集岩石,孔隙度较低,渗透率较低,储层压力较高的天然气储层。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古气候等因素。
沉积环境是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特定的沉积环境导致砂岩沉积物的沉积方式和沉积厚度会影响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例如,在盆地中心和盆地边缘的砂岩沉积厚度较大,但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而在盆地边缘和斜坡上的砂岩沉积厚度较小,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
成岩作用也是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砂岩沉积后,会发生压实、胶结、重结晶等成岩作用,这些作用会改变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例如,压实作用会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渗透率显著降低;胶结作用也会降低砂岩孔隙度,但渗透率降低程度较小;重结晶作用会改善砂岩的孔隙度,提高渗透率。
构造运动和古气候也是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构造运动会影响砂岩的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进而影响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古气候则会影响砂岩沉积物的成分和粒度,进而影响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古气候等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砂岩储层的特征和发育。
因此,在研究和应用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储层的特征和发育。
也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致密砂岩气藏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由于其储层特征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识别和开发难度较大。
因此,研究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识别方法对提高天然气开采效率和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
川西坳陷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类型及分布研究
卜淘;李忠平;詹国卫;李华昌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3(023)0z1
【摘要】剩余气的研究有助于气藏后期开发调整部署,进一步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文章以川西坳陷新场气田JP2气藏为例,采用构造研究、沉积微相展布分析、细分小层储量评价、动态监测、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气藏各气层储量动用状况和剩余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状况开展了研究,并提出了剩余气的开发对策,为气藏下一步调整部署和挖潜提供了依据.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卜淘;李忠平;詹国卫;李华昌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开发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低渗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 [J], 贾建恒
2.川西坳陷低渗致密砂岩气藏难采储量分类评价 [J], 李忠平;铁忠银;杨志彬;谢峰
3.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井剖面气、水识别方法研究 [J], 陈睿飏;唐伟;胡鹏轩;何松林
4.低渗特低渗气藏剩余气分布的描述 [J], 王昔彬;刘传喜;郑祥克;刘常红;张渝丽;张华
5.苏36-11致密砂岩气藏的剩余气分布特征研究 [J], 黄小亮; 陈启文; 周科; 金大权; 王鹏鲲; 李赛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渗非均质气藏稳产技术研究
内 蒙古石 油4 r L- - -
2 1 年第 1 期 00 O
低渗非均质气藏稳产技术研 究
何 茂华, 吕习彪 , 王春 辉
( 中原 油 田天 然 气 产 销 厂 )
摘 要 : 渗砂 岩 气藏 的 地质特 征 主要 表现 为 非均质 性严 重 、 喉 半 径 小、 低 孔 泥质 含 量 高和含 水 饱 和 度高; 其开 发特 点 为 : 气井 自然 产能 普遍 较低 且分 布极 不 均衡 , 产压 差大 , 产 条件 差 , 部分 井 投 产 生 稳 大 前需 要进 行 加砂 压 裂改 造 ; 其相 应 的开发 对 策是 开展 气藏精 细 描述 , 确定 各 类储 层 的 分 布 范 围; 布井 在 方 式上 采 用非 均 匀 高点 布 井和加 密井 网布井 方 式 ; 强钻 井 、 加 完井过 程 中的 气层保 护 措 施 ; 高加 砂压 提 裂效 果 , 改善 储 层渗 流 能 力 ; 做好 开 发早 中期 工作 , 采后期 采 用增 压 开采 和 排水 采 气 开采 方 式 以延 长 开 气井 生 产寿命 。 关键词 : 渗砂 岩 气藏 ; 低 地质 特征 ; 开发 对 策 ; 气井 产能 中图分 类号 : 38 TE 4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6 7 8 (00 1一 O2— 0 A 10 - 91 21 )0 1 8 2
随 着 天然 气 勘 探 开发 的 不 断深 人 , 来越 多 的 越 砂 岩气 藏 被发 现 和 开 发 , 们在 石 油天 然 气工 业 中 它 的地 位 也 日益 突 出 。许多 学者认 为 随着勘 探 的进行 将发 现 越 来越 多 的 低渗 砂 岩 气 藏 , 且 对 它 们 的开 而 发前 景看 好 。 由于这 类 气藏 的储 层具 有非均 质性 强 , 孔喉 半径 小 , 含水 饱和 度高 等地 质特 征 , 以在 开发 所 方面 它 们与常 规 气藏之 间 有相 当大 的差异 。我 国 已 经开 发 了几个 这类 气藏 , 取得 了一些 经验 , 主要 开发 工艺 技 术为 : 开 展气 藏精 细描述 , 分 出各类 储层 ① 划 的分 布 范 围 ; 储 层 易受到 损害 且难 于恢复 , 须采 ② 必 取保 护 储 层的 钻 井 完井 技 术 : 实施 加 砂 压 裂改 造 ③ 工艺 技术 , 该技 术 能够 明显改 善储 层渗 流条 件 , 大 大 提高气 井 产能 。本 文从 低渗 砂岩 气藏 地质 特征分 析 人手 , 首先 讨论 了气藏开 发难 点 , 然后根 据 气藏开 发 所取得 的经验 , 出其开 发对 策 , 目的是 对 同类 气 提 其 藏的 开发起 到 抛砖 引玉 的作 用 。 1 低 渗砂 岩气 藏地 质特 征 通 过 对 低渗 砂岩 气 藏 储 层特 征 统计 分 析 得 出 , 储 层 岩 石大 多 数 为 细砂 岩 一 粉砂 岩 , 结 物和 泥 质 胶 含量 较高 , 以孔 隙 式胶结 为 主 。 层砂体 形 态一般 有 储 三种: 层状 砂体 、 块状 砂 体和透 镜状 砂体 。 砂 岩储 层 的孔 隙可 分为粒 间孔 隙、 次生 孔 隙、 微 孔 隙 和裂缝 , 四种 孔 隙在低 渗砂 岩 中均可 见到 , 这 但 是 次 生 孔 隙是 最 主要 的孔 隙类 型 , 数 岩 样 以次 生 多 孔 隙为 主 , 往 往伴 随大 量 的微孔 隙 。 并 泥 质 含 量高 , 伴生 大 量 自生粘 土 是 低渗 透 砂 并 岩 的 又一 明显 特征 。低 渗透砂 岩 所含 的 自生粘土 多 以 水 敏 粘 土 ( 脱 石 、 利 石 ) 酸 敏 性 粘 土 ( 泥 蒙 伊 和 绿 石 ) 主 , 土形 态又 多 以膜状 或桥 状为 主 。 为 粘 因此 , 粘 土微 粒 的释放 、 移 、 塞和膨 胀是 低渗 砂岩 储层 损 迁 堵 害的主 要原 因 。 致 密地层 由于构 造应 力和 自然 流体 压裂 等作用 都 可 能产 生各 种 裂 缝 , 然 这些 裂 缝 的 孑 隙体 积 所 虽 L 占的 比例很 小 , 它 们与 导流 能力 差的储 层相 匹配 , 但
}安气田须四段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气0 . 4 3×1 0 m , 至此 发现 了广安 气 田须 四段气 层 , 揭开 了须 四段气藏 勘探 开发 的序幕 。
1 储层基 本特征分析
1 . 1 岩 性 特征
须 四段 黏土 矿 物 总体 含 量 较 低 , 平 均在 7 % 左
广安气 田须 四段 岩 石 类 型 主 要 为 长 石 岩 屑 石 英砂 岩 、 长 石 石 英 砂 岩 和 岩 屑 石英 砂 岩 , 石 英 绝 对
工
程
1 3卷
渗 在实 验 过 程 中 的 流 体 黏度 比和 饱 和 过 程 不 同造
阻力 , 影响气井产 能, 造成油锁损害。
关键 词
广安气 田
砂岩
孔 隙结构 文献标志码
渗流机理 B
中图法分类号 T E 3 4 8 ;
广安 气 田勘探 始于 2 0世纪 5 0年 代 , 于1 9 5 9年 在 须六段 、 须 四段 中发 现 气 测 异 常 显 示 , 1 9 7 8年 广
⑥
2 0 1 3 S c i . T e c h . E n g r g .
广安气 田须四段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李 辉 王 燕 欧 剑。 许 涛 汪 娟
(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 院 , 西安 7 1 0 0 6 4 ; 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 成都 6 1 0 0 5 1 ; 四川省成都 市华 阳镇华 阳大道四段 3 0号输气管理处。 , 成都 6 1 0 2 1 3; 中石化华北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 院 , 郑州 4 5 0 0 0 6 ;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 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 成都 6 1 0 0 5 1 )
含量 一 般 在 5 1 % ~7 7 % 之 问, 长石 含量 在 6 % ~
气藏剩余气分布研究
w22-15 w3-9 w63 w11-50 100m 0 500m w3 w118 w22-25 w119 w3-3 w11-36 w11-13 w103 w11-11 w254 Nw204 w11-28 w204 w3-7
物源
w34 w11-39 w11-6 w11-7 w11-37 w11-48
内部断块由原来的13 个减少为9个。
原构造认识
新构造认识
(二)储层特征研究
1、岩性特征 该区卫20、卫27井取芯分析资料,沙三下储层以粉砂岩为 主,碎屑粒径主要分布在0.03~0.15mm之间,平均为0.06mm,
属粗-细粉砂岩。
25
20
20
概率( %)
概 率 (%)
15
15
卫 20井 152号 样
Ⅱ类,自然产能相对较差、稳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层,砂岩厚度一般为 2-5m,岩性为细砂岩,自然电位曲线形态呈指状、漏斗状和齿状,物性 相对较差,孔隙度17.4~20.0%,渗透率20~40毫达西,排驱压力Pd在 0.5-2.5MPa、中值半径R50在0.1-0.5um,声波时差界于268~280微秒/ 米,在开发初期普遍能获得1-5×104m3/d的工业气流。 Ⅲ类,自然产能差、稳产条件差的层,有的需经压裂改造才可达工 业气流的层。砂岩厚度薄,一般为1-2m,岩性以粉砂岩为主,自 然电位曲线形态呈连续齿状或指状,在开发初期最多获得1×104m3/d以 下的产能,有的还需压裂改造才能形成工业气流。
10
w11-30
图
例
40
井位
断层
砂岩等厚线
卫11气藏沙下1砂组砂岩百分比图
沙三下2砂组: 平面上: 砂层分布稳定,沉积物源主 要来自于北或北西方向。 ● 21小层:全区砂层发育, 南部砂层最厚,中部相对较薄 ● 22小层:全区砂层分布连 续,构造的大部分区域砂岩发 育较稳定。。 ● 23小层:全区砂层连续分 布,中南部厚度较大,北部较 薄。 ● 24小层:砂层分布较稳定 ,构造南、北端局部砂岩有小 范围尖灭。中南部砂层较厚。
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
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对石油的不断开发,砂岩油藏一直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孔喉半径小,含水饱和度比较高。
砂岩油藏的自喷能力不足,并且油井中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加砂改造,在开发对策方面,首先要做好对油藏的精细描述,了解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地质特征,才能有效提高砂岩油藏的开采效率。
关键词: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提高砂岩油藏采收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石油开采力都的不断推进,通过对剩余有成因的分布来看,砂岩油藏的分布特点是整体比较高度分散,但是局部又会出现比较集中的情况,通过对砂岩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的规律进行,还需要了解各种剩余油的挖潜技术,当然,如果不能确定剩余油的具体分布位置,即便是再好的挖潜技术也无济于事,在选择挖潜技术时,也非常容易产生错误,容易导致油田企业的投资失败或者带来经济影响,所以说对砂岩油藏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1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地质研究现状砂岩油藏在开采过程中裂缝的作用非常重要低渗砂岩油藏中的砂体会随着长时间的沉积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会导致储层出现非均质性的情况,裂缝能够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在砂岩油藏中如果裂缝不均匀,就会导致储层中非均质性比较严重,主要的表现就是在砂体成长、砂体各部分之间的联通以及含气空间上的变化。
砂岩油藏物性比较明显,并且稳定性比较差,当裂缝距离短时,会出现岩性变化。
因此很多国内外学者利用渗透率来表示储层间的非均质性。
低渗砂岩油藏中的粘土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碎屑粘土和自生粘土。
与自身与渗透率较高的砂土相比,低渗砂岩油藏所含的自生粘土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会发生迁移,堵塞,膨胀等情况,从而给储层带来伤害。
剩余油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其中地质因素主要是因为地质结构的不同会影响剩余油的分布状态,因为地质中的渗透性会有所差异,所以对于砂岩油藏而言,顶端是剩余油的集中地区。
对低渗透气藏气井一些问题的探讨
二、低渗 透气藏气 井增产分 析和采收 率技术的提 高
低 渗透 气藏具 有孔 隙度和 渗透率 低的特 点, 气体在 低孔 低渗 的气藏 中渗流 时, 存在 启动 压差 , 气 体在 压差 的作 用下 , 必须 要克 服 启动压 差 后 才 能运 动, 气 井增 产改造 是低 渗气藏 得以高效 开发 的必要 手段 ,采用 合 理 的增产 方 法和工 艺措 施是 十分 重要 的 。气井 增产效 果应 该包 括两 个 方 面 ,一是 施工 结束 后 的测 试产 量明显 增大 ,二 是在产 量增 大 的同 时还 要有 长期 稳产 的能力 。从低渗 砂岩 气藏 气井 大型压 裂酸 化 的综 合效果 来看 ,压 裂后 的测试 气产 量能 够得 以 明显增 加 ,但 一般 在投 产 不 久 都表 现 出压 力 、产量 持续 下 降的 动态 特征 ,难 以保 持高 产 稳产 。 实际气 井压 裂后 的生 产动态 表 现与 前面理 论分 析结 果相 一致 。 由此 看 来 ,低 渗透 的砂 岩气 藏 的增产 问题 是十 分复杂 的 。如果储 层本 身低 孔 低渗并 且裂 缝不 发育 ,那 么单 靠大 型压裂 还不 能使 低产 气井 改变 为高 产气井 。若是储 层 裂缝发 育裂 缝性 低渗 透碳 酸盐岩 气藏 ( 储 层储 集类 型为裂 缝一孔 隙型) ,那么气 井压裂 改造可 以沟通气 井泄 流范 围内的裂
应用油 藏工程 的计算 方法 限 ,同时 以低渗 透 油藏渗 流机 理 、井 网整 体 优化 设计 、长跨 距合 采分 抽技 术和 简易 多功能 组合 地面 流程 为重 点 ,开展 了系 列配套
技术攻 关 。
三 、低 渗 透 气 藏 气 井 评 价 方 法 低渗 透气藏 在我 国分布广 泛, 如 长庆 油 田的中部气 田 、苏里 格气 田 等都是储 层渗透 率极低 的气 田, 目前 已投入 开发 中, 取得 了大 量的产 能测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潜力巨大。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对于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类气藏的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川中凹陷带,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等特点。
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和粉砂岩,成岩作用较强,孔隙度较低。
此外,储层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这些矿物对气藏的渗流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一)渗流基本理论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过程涉及多因素、多场耦合的复杂过程。
本部分从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川中须家河组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气体在低渗透砂岩中的流动规律和渗流特性。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分析压力、温度、饱和度等参数对渗流过程的影响。
(二)低渗砂岩的物理模拟实验为了更直观地了解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本部分开展了物理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气体流动过程,观察压力、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三)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数学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气藏的渗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预测不同开采条件下的产量和采收率。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一)储层分类与评价标准根据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渗流特性,建立了储层分类与评价标准。
通过分析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含气性等参数,将储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等级,为后续的开采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储层参数的获取与评价方法本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获取储层的各项参数并进行评价。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开采与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作为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其开采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低渗透性砂岩气藏的特殊性,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成为制约该地区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主要分布在川中凹陷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多期构造运动、多源成藏的特点。
该地区砂岩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复杂。
此外,储层中还存在着较多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等次生矿物,对气藏的渗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渗流机理研究1. 渗流物理模型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特殊性,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的渗流物理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因素,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气藏的渗流规律。
2. 渗流实验研究通过开展室内岩心渗流实验,研究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砂岩储层的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压力等。
在低渗透性储层中,气体流动往往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需要采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四、储层评价方法研究1. 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是评价低渗砂岩气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资料等手段,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进行评价。
同时,结合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对储层的含气性、产能等进行预测。
2. 储层敏感性评价由于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储层中存在较多的粘土矿物、碳酸盐等次生矿物,这些矿物对储层的渗流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储层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通过室内敏感性实验,分析储层对不同矿物的敏感程度,为开发过程中的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2024年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范文
《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能源需求不断增大。
天然气的应用愈发广泛,对气藏的开发与研究亦日趋重要。
本文将重点关注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研究,旨在为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二、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概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之一。
该气藏的砂岩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其储层物性差异大,给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其渗流机理及储层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渗流机理研究(一)渗流基本理论渗流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程。
在低渗砂岩气藏中,由于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渗流过程更加复杂。
研究过程中需结合流体物理性质、岩石物性及渗流场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低渗砂岩的渗流特性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流动、启动压力梯度大等特征。
在低渗透率的条件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往往呈现非达西流特征,需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此外,低渗砂岩的孔隙结构复杂,流体在其中的流动受多种因素影响。
(三)渗流机理分析针对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的渗流机理,需结合地质资料、实验数据及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过程,揭示其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开发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储层评价研究(一)储层物性评价储层物性是评价低渗砂岩气藏的重要指标,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
通过对储层物性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储层的储集性能和产能潜力。
(二)储层类型划分及评价标准根据储层的物性特征和地质条件,可将川中须家河组低渗砂岩气藏划分为不同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为开发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储层改造技术及效果评价针对低渗砂岩气藏的开采难题,需采取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
通过分析不同改造技术的效果及适用性,评估其对提高气藏产能的贡献,为实际开发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2 气 田 剩 余 气 砂 组 3 井 区
量。
方 面 入 手 来 评价 研 究 了 气 田 的剩 提 供 了有 利 依 据 。 关健词
气 田开发后期 ,弄清剩 余气分布规律是气 田挖潜 的前提 。文2 气 3 田位于 东濮 凹陷 中央隆起带北 部文 留构造高部位 。含气层 系为下 第三 系沙河街组 沙四段 , 深2 7 — 14 埋 6 2 35 m,储层发育 ,非均质性 强 ,砂 层 厚 ,以 低 渗 致 密 的 Ⅱ 、Ⅲ 类储 层 为 主 (平 均 孔 隙 度 为 1. (4~ ) 1. 3 %,平均 渗透 率为0 ~ . X1~ m ),平面 比较稳 定 ,内部连 6 . 5 8 9 0 通性好 。文2 气 田经过 三十余年 的开 发,进入开发 的递减期 ,剩余气 3
南 缸 科 技 2 1年第3 02 期
学 术 研 讨
低渗砂岩气 藏剩 余气分布规律研 究
贾 建 恒
中原 油 田 井 下 特 种 作 业 处 苏 丹 工 程 部
摘 要
4 7 0 河南濮 阳 50 l
文2 气田 已进行开发的后期 ,弄 清剩余 气分布规 律是气田挖 潜的前提。本 文从微 构造 、储层 宏观非均质性及 开发 因素几 3
1 “ 0i n
,
仍起控制作用 ,一些小断层与岩性变化的叠加 ,使得小断层存在一定 的封闭性 ,由小断层形成的独立断块是剩余气 的富集 区。 ( 储层宏观 非均 质性对剩余气 分布的影响 。文2 气 田纵向上 2) 3 发育 多套气层 ,储集 层沙四段共分 为8 个砂 组 ,有明显 的泥 岩隔层将 沙 四1 2 组 、3 6 组 、7 8 -砂 -砂 - 砂组分开 ,3 6 组块状特征 明显 ,l -砂 一 2 砂组 和7 8 — 砂组层状特 点明显 。l 2 一 砂组一是储层物性差 ,二是平面 上 的相变使得 l 2 一 砂组平面上 ,纵 向上非均质性强 ,储 量动用差 ,剩 余气较 多 ;各气层彼此不连通 , 其储层物性 、 含气性均表现出较强的 非均质 性 。3 6 组储层物性好 , 向上泥岩隔层发育 差 ,储量动用 -砂 纵 程度 高 ,剩余气较 少 ;7 8 - 砂组仅在 高部位有气层 ,动 用时间较晚 ,
(6 ) 6×1H 主 要分布在东 南井 区和 南部井 区s . 0m 4。这 部分储量是 我们 下步采取增储挖潜措施 的重点 目标 。 未动用储 量纵向上各层均有 分布 ,但是主要 集中在1 2 — 砂组 和底 水避 射 层 中 ,其 中 主块未 动 用储 量 1 4X1 ,s 砂 组 为15 . 0m 4 9 .0X 1 3,占7 %;剩下 的04 0m 01 3 7 3X1 分布 于底 水避射 层 。平 面上未 动 用储量主要分布在气 田主块的两个构造高点附近的井区 、西块南部井 区以及南块。
通过 评价 得 出文 2 气 田 目前未 动储量4 )×1 … ,共 计分 布在 3 . ( 8 0 m 2 口井 的 1 2 小 层 上 ,共 计 2 5 m。 其 中 s 。 动 储 量 1 6 7 2个 2. 1 4 。 未 . × 7 l 0 ,分布在2 口井 的5 个小层 ,厚度 13 m,底水 避射层未 动 用 m l 5 2. 2 储 量 1 6×l“ , 分布 在2 口井 的 4 个 小 层 ,厚 度 7 .m,剩 余 . 6 0m 3 7 1 9
利 用历 年测 试 的1 3 1 井次 的产 出剖面 ,结 合单 砂 层 的K H 资 *值 料 ,将气 田的累计产气劈分到了每个砂层 、小层 、流动单元 ,再根据 每个流动单元的地质储量 ,计算出各个流动单元的剩余储 量 、采出程 度等指标 。 通过 剩余气 分布规律 评价得 出 :文2 气 田 目 地质 采出程度 为 3 前 6 .%,剩余地 质储 量4 .8 0I 。其中 ,采出程度大于6 %的流动 96 36 1 l X l 0 单 元4 个 , 占总数 的2 .%,主 要 集 中在 主块 的 文 19、文2 、文 5 43 0 3 13 0 等主 产井 区 ,这些 储层是 文2 气 田历 史上的 主产层 ,主 要是I 3 、 1 I 类层 , 量动用充分 ,开发状况好 ,没有剩余潜 力,是导 致气 田递 储 减 的 主 要 因 素 。 采 出程 度 在 3 — ( 0 6) %的流 动 单 元 5 个 , 占总 数 的 6 3. 0 %,各井 区均有 分布 ,大部分储 层与采出程 度> I 3 F】 l %的储层相邻 , 基本上属于气 田的I I 类储层 ,剩 余储量2 .X1 I 4 0T ,这部分 储层 经过 1 1 整体压裂改造后 ,也获得了较好的动用 ,目前是文2 气 田保持稳产的 3 主要 因素。采 出程度 小于3 %的流动单 元s 个 ,占总 数的3 0 6 0 %,主 3 要分 布在文 16、新文 13 0 0 以及 边块井 区 ,具体 分布呈 现出 顶 ( 4 — ¥2 3 底 ( 近底 水 的¥ 6 7多, 少且零 散的 规律 ,剩余 储量 1 . X ) 靠 4 — ) 中间 4 7
22 采 出状 况评 价 .
挖 。为此 , 定通过开展文2  ̄ 余气 的研究工作 ,落实剩余气分布规 决 3t ] 律 .为挖潜提供科学依据 。
1 影 响剩 余气 分 布 因素
结合文2 气 田的气藏地质特点 以及开发动态特征 ,认为影响该气 3 田剩余气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 ) 构造 对剩 余气 分 布的控 制作 用 。文2 气 田为 构造 型气 1 微 3 藏 ,构 造控 制着 天然气 的 分布 及富 集 ,Ⅲ级断 层文 6 、文 l 5 8 O 、文 6 是气 田主块 、东块 、西块 、南块 的分界断层 ,也是天然气分布的主 4
控 断层 ,沿文6 断 层 、文 1 4 8 0 断层 、文 l 5 O 断层 分别是气 田西块 、南 块 、 块的构造 高点 ,主块的南北 两个 构造高点也受 东掉的文l 5 东 ( 断 1 层控制 ,构造高部位储层物性发育 ,天然气富集 ,主控断层的边 角部 是剩余气 的富集 区域 。进入气 田开发后期 ,局部微构造对剩余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