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字材料写作的基本途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基本要求 1、主题要鲜明 主题是统帅、是灵魂、是纲领。 主题要正确、新颖、深刻、集中。 主题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在先进思想下产生、在现实需要中产生。 2、观点要正确 观点是提纲、是骨架。 观点要正确、鲜明。 观点从总结经验中产生、从材料分析中提炼、从逻辑联系中推出。 3、材料要详实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础、是表现主题的依托、是提炼观点的根据。 材料的选用要符合主题的需要、要符合客观实际、要符合文风特点。 材料的积累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综合、信息收集获取。
一、要积累丰富知识 1、勤于学习,做到博览群书; 2、勤于积累,做到博闻强记; 3、勤于吸收,做到博采众长; 4、勤于思考,做到博学多才。
二、要培养思维能力 1、善于观察; 2、善于领悟; 3、善于分析; 4、善于综合。
三、要善于总结经验 1、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 2、从本单位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 3、从他人的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 4、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总结经验。 四、要掌握实际情况 1、吃透上情 2、摸清下情 3、熟悉内情 4、了解外情
③结尾。有多种写法,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 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 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几种常用调查报告的内容结构: ⑴典型经验调研报告:基本情况、突出成绩、具体 做法、主要体会等; ⑵新生事物调研报告:产生的背景、发展的经过、 特点和意义等; ⑶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陈述问题、分析原因、指 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比较分析考察报告:外地工作的主要特点或基本 态势;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考察学习的几点启 示或加快本地发展的几点思考。
4、结构要严谨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是主题的依托、是思路的反映。 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服从文体特点的需要、服从内 容逻辑的需要。 结构的安排要处理好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的关系。 5、文风要朴实 真实准确不说假话; 简明扼要不说废话; 鲜明生动不说套话; 通俗易懂不说涩话;
工作计划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一定时期的工作 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用到的一种文体,时间一般在一 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 项重要工作。 (一)标题 四要素: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文体 (二)正文 1、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 写得简明扼要; 2、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 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 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 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 (任务、措施分说)。 3、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 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
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个时期内的实践活动作 出系统的回顾归纳、分析评价,从中得出规律性 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事务性文书。 (一)总结的种类 从性质、时间、形式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类型的 总结,从内容分主要有综合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综合总结又称全面总结,它是对某一时期各项工 作的全面回顾和检查,进而总结经验与教训。专 题总结是对某项工作或某方面问题进行专项的总 结,尤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为多见。
一、 (一)如何选定调研课题 1、围绕当前中心工作选题。 2、围绕制定或执行政策选题。 3、围绕文字文稿起草选题。 4、围绕推介典型经验选题。 5、围绕揭示重点问题选题。 6、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选题。 选题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站位要高,角度要新,口子 要小,时效要快。
(二)如何组织好调查研究 1、制定方案。调研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调研目的;二 是调研主题;三是调研范围;四是调研内容;五是调研对象; 六是调研方案;七是调研的具体组织。 2、收集资料。一是前期资料收集。包括与调研课题有关的背景 资料、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最新政策规定、国内外先进经验 等。二是调研过程中的材料收集。主要通过现场收集、个别 访问、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办法获取第一手材料。 3、开展调查。主要的调查方法有:统计调查、对比调查、问卷 调查、座谈调查、专家调查等。通过调查要掌握面上和点的 上情况。 4、深入分析。调而不研就会缺乏高度与深度,研而不调就会空 洞无物、脱离实际。要对获取的大量材料进行进行反复的比 较鉴别、分析综合、思考提炼,即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二、 (一)功能、特点 功能:贯彻当前精神,总结当前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澄清 模糊认识,破解发展难题,鼓舞大众士气。 特点: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严密 的政策性、鲜明的时代性、宏观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二)基本原则 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三)主要步骤 1、熟悉情况,把握特点; 2、收集资料,提炼观点; 3、精心写作,拿出初稿; 4、精雕细刻,反复修改。(欧阳修追字,王安石换“绿”)
(三)述职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在写作述职报告时,要实事求是,严肃认 真,客观公正。要注意论断准确,重点突 出,有针对性,既不要脱离自己的职责范 围和工作目标,又要分析概括,不能写成 流水帐;既要突出政绩,又要评价正确、 适当,不能故意夸大或缩小;缺点和不足 的地方也要说够、说充分。
2、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①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活动本身 的概况(如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 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从 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 查对象的概况(如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 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进而提出中 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 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 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②主体。一是调查到的事实情况、前因后果、事情 发展经过、存在的问题,主要做法及成效等;二 是分析研究这些事实材料所得出的具体认识、主 要体会和经验教训。主要表现手法有描述法、解 释法、预测法、规范法等,基本要求是描述应客 观、解释应合理、预测应有据、规范应准确。
(三)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格式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有四种写法,即公文式、陈述式、提 问式和正副标题结合式。公文式标题通常由“事 由加文种”组成。陈述式标题通常由调查报告的 基本内容概括而成;提问式标题通常是提一个暗 示调查报告主题的问题作为标题;正副标准结合 式标题通常是正标题揭示主题,表明主要观点或 提出暗示主题的问题,副标题表明调查对象、事 由和文种。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五、
(一)述职报告的性质、种类 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向所属的干部和职工 或向上级组织和领导陈述自己任职一定时 期内的工作情况的自我评述性报告。 述职报告的种类很多,从时间上分有任期 述职报告、年度述职报告、临时述职报告; 从范围上分有个人述职报告、集体述职报 告;从内容上分则有专题(单项)述职报 告、综合述职报告。
(二)总结的写法 1、标题 文件式标题。一般由单位名称、时限、内容、文种名称构成。 文章式标题。以单行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不出现总结字样, 但对总结内容有提示作用。 双行式标题。即分别以文章式标题和文件式标题为正副标题,正标题 揭示观点或概括内容,副标题点明单位、时限、性质和总结种类。 2、正文 前言。一般介绍工作背景、基本概况等,也可交待总结主旨并作出基 本评价。开头力求简洁,开宗明义。 主体。应包括主要工作内容、成绩及评价、经验和体会、问题或教训 等。这些内容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可按纵式或横式结构形式撰写。所 谓纵式结构,即按主体内容纵向所做的工作、方法、成绩、经验、教 训等逐层展开。所谓横式结构即按材料的逻辑关系将其分成若干部分, 标序加题,逐一写来。 结尾。作为结的结束语可以归纳呼应主题、指出努力方向、提出改进 意见或表示决心信心等语作结,要求简短精练。 3、落款 一般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如是报刊杂志或简报刊用的交流经验的 专题总结,应在标题下方居中署名。
(二)述职报告的写作格式 标题。有四种写法:一是只写“述职报告” 四个字;二是“××年任××职务期间的 工作汇报”的公文写法;三是“××× (姓名)×××(职务)×××会议上的 汇报(或报告)”的写法;四是新闻标题 式的写法。 署名及日期。可以写在题下,也可以写在 正文后。
正文。述职报告的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任职概况和述职评估,包括何时任职、工 作变动情况、背景情况、岗位职责、目标及对个人尽职的总 体估价、确定述职范围和基调。 第二部分是尽职情况,这是述职报告的主体,主要写 工作实绩、经验和问题。对于核心内容的写作,多数是按性 质不同分成几个方面(可列小标题)来写,每个方面可先写 实绩,后写认识和做法;也可先写认识和做法,后写实绩。 但不管怎么写,都要体现个人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尤其 是在处理敏感、棘手问题方面,以及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方 面,更能表现出个人的素质、才能和领导水平。在具体业务 工作中,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批示、部署的任务,是如 何在自己分管的部门或单位得以贯彻实施的……等等。 第三部分是今后的设想和决心,要从实际出发,对今 后工作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战略性规划,表明尽职的态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