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eea1eb580216fc710afd44.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程标准】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知识梳理】一.二次革命1.国民党: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
2.宋案: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
3.二次革命: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4.解散国会: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5.废新制: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6.亲日: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7.复辟:袁世凯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8.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9.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三.军阀割据10.直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11.皖系:以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
12.奉系:张作霖盘踞东北。
13.滇系:以唐继尧为首,控制云南、贵州。
桂系:以陆荣廷为首,控制广东、广西。
【重难点分析】1.袁世凯为什么会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称帝,原因复杂。
(1)对无限制的极端权力的追求是其称帝的根本原因。
(2)特殊的社会环境及当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纵容和支持也是促使袁倒行逆施的重要原因。
(3)一些人长期以来别有用心的鼓动和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2.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而此时,人民已经饱受封建制度的残害,帝制已经在人民心中被活活打死。
袁世凯要逆天行之,固然无路可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b70a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d.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在历史上的统治情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北洋政府的成立、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北洋政府的衰落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学生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具体情况,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危害。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学习和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件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北洋政府的成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提出本课的主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f1e23ff00bed5b9f31df8.png)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
目标2:能够说出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其结果。
(重点)目标3:列举出袁世凯实施的独裁措施;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原因。
说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间。
(重点)目标4:说出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结果。
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重点、难点)目标5:阅读教材,结合教材53页第2个材料研读,分析理解军阀割据的影响二、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师:讲述课题“北洋政府”师:播放《宋案》视频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二次革命——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第50—51页“二次革命”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二次革命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结合教材51页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说说二次革命的过程。
问题3.小组合作探讨:为什么二次革命失败了呢?设计意图: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
问题1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讲解。
学生回答: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的恐慌。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教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南北方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但在政治上仍处于对峙状况。
北方各省基本上处于袁世凯控制之下,南方大多省份实际上处于同盟会的控制和影响下。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后。
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且派人刺杀宋教仁。
从而导致了反袁的二次革命。
多媒体出示宋教仁遇刺图片。
补充:宋教仁(1882-1913)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参与组织华兴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4e13ea76e58fafab00379.png)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目标】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2、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革命派的斗争,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理解军阀混战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和军阀割据【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那么,他窃取后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为什么说北洋政府的统治是黑暗的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
(板题)二、解题:学生了解北洋、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三个历史概念(见屏幕)师讲: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和军阀割据时期。
三、学习目标(见上略)四、导航目录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主题三帝制失败军阀混战五、新课讲授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一)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并阅读文中“相关史料”了解: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真相。
1、宋教仁其人其事(师补充:湖南常德市桃源人。
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1912年主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
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
)2、谁是幕后的真凶?生答略3、杀他的原因何在?生答略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是宋教仁提出,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
(出示直观图示)过渡语:宋教仁之死,让孙中山等人猛醒。
于是,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发起二次革命。
“宋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小知识: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58d2f31b765ce050814ff.png)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优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91ec2754af1ffc4fff47ac16.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1、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剧表演、提问、视频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重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独裁统治得以实现及迅速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统治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自主学习】完成《金牌学案》自主预习内容。
【3分钟】【3】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北洋政府?袁世凯作为北洋派的代表,从他1912年2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的统治政府,称为“北洋政府”。
【1分钟】【4】在1912年中华民国创建后,革命党人满以为终于迎来了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就在他们兴致勃勃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却传来了晴天霹雳——宋教仁被刺杀了!【5】【宋教仁照片,讲故事】【2分钟】宋教仁何许人也?照片上这位,就是宋教仁。
华兴会创建者。
在他手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3年宋教仁领导国民党,一举击败其他政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当时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孙中山!不出意外,宋教仁很快就会成为新任总理。
在这之前,他回了一次湖南老家,为母亲祝寿。
没过多久,宋教仁突然接到袁世凯电报,说有国事商量,让他赶快回京。
宋教仁一路北上,在上海稍作停留。
可谁知,就在上海火车站,意外,发生了。
【6】【播放《宋案》视频】【3分钟】【7】【问题】很显然,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是谁杀死了宋教仁?坊间一时议论纷纷......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两组短剧的形式,呈现当时人们对宋案的认识。
在观剧之前,老师先给出4个问题以供同学们思考——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8】【情景剧】【3分钟】【9】【师生交流】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3分钟】问题1:宋教仁是不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答案:是(书中是否有明确指出是袁世凯杀了宋?还只是说袁想重金收买宋)不是,(那如果不是,接问题2)不确定问题2:革命党人为什么坚持是袁世凯杀了宋教仁?答案:为了避免革命阵营分裂,用共同敌人的威胁来巩固革命阵营的团结,抹黑袁世凯,逼其退位问题3:袁世凯为什么不辩解?答案:辩解了,但辩解也没用,笔杆子在革命党阵营中,说不过别人问题4:面对革命党人的围攻,袁世凯以什么方式回应?答案:武力威胁师:问:面对袁世凯的威胁,革命党有没有反抗?生:反抗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9021e36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9.png)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的一课。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认识北洋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文字和数据。
3.资料:收集有关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资料,供学生探究学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和初期的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种种弊端。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例如:“北洋政府时期,人民生活状况如何?”“北洋政府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黑暗统治?”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6ed8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5.png)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状况以及其黑暗统治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北洋政府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败的过程,深入理解其黑暗统治的本质,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了解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对其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黑暗统治的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全面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败的过程,掌握其黑暗统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黑暗统治的警惕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败的过程。
2.难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本质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3.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历史,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洋政府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利用课件展示北洋政府的时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北洋政府?它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背景、发展过程及其衰败的原因。
通过展示相关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政治状况。
3.操练(10分钟)分析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特点,以典型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剖析黑暗统治的本质。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洋政府会走向衰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教训?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b0a2ca32d7375a4178040.png)
(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是民国时期社会的潮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培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巩固提升。
1.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的标志性事件是()A.逼迫清帝退位B.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在南京就职D.参议院选其为临时大总统
答案:B
2.清朝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的时间是()
A.1910年2月12日B. 1911年10月10日
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3月10日
答案:C
师:我们看看这些军阀投靠的哪些帝国主义国家。
课件展示图表:军阀割据形势图,见第27张PPT。
教师强调:北洋军阀内部分裂派系主要有直系、皖系和奉系,地方派系有唐继尧为首的滇系;陆荣廷的桂系;阎锡山的晋系。
师:这些军混战的概况是怎样的呢?
3.军阀混战概况:
教师明确:这些军阀为了抢夺政权和地盘,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步骤:
教师明确:(1)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重新起用袁世凯。(2)袁世凯率北洋军队攻占汉阳、汉口,炮轰武昌。革命党人被迫停战议和,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把政权让给袁世凯。(3)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宣布“赞成议和”。孙中山辞职。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 第9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课题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单元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设计4: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47f9ae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2.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所作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通过学习理解军阀割据形成及军阀混战给和广大民众造成的灾难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革命派的斗争,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任何逆历史潮流的行为必将是失败的。
通过学习本课,学习资产阶级革命者为维护共和而进行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能力目标:综合历史史实,分析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综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所作的努力。
教学重点: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反对袁世凯进行的斗争;教学难点:分析袁世凯复辟惨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
《走向共和》孙中山演讲词我知道,你们很着急。
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知道。
我啊,我急的不是这个,这些日子我想的很多,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
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
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
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从这段演讲词中,你感受到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中华民主,但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深厚,民主共和不是真正的民主共和,是假民主、假共和。
人民的自由被剥夺,平等、自由、博爱成了一句空话,共和只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
共和没有错,追求共和没有错,只是共和制不完善。
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滴地完善它。
孙中山为什么要“完善”共和?他为完善共和作了哪些努力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北洋政府黑暗统治二、讲授新课课题展示: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教教案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dce10d4431b90d6c85c7e6.png)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知道宋教仁被刺杀的原因;
目标3:小组合作探究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及失败的过程;(难点)
目标4:护国运动的领导者及过程;
目标5:知道主要军阀及其领导人物所占地盘,了解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重点)
目标6: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的是遇刺后的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准备启程去北京,参加国会开幕典礼,却遭遇刺客于22日不幸去世,年仅31岁。
作为革命党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会遭此横祸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宋教仁被刺杀的原因?
2.袁世凯一步步篡夺革命果实的过程?
3.军阀混战时期都有哪几个代表性军阀,领导人和分布地分别是什么?4.说出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a66b5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c.p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北洋政府在1912年至1928年间的统治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北洋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其黑暗统治的特点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于中国社会的危害,培养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统治特点2.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表现及其原因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北洋政府的历史背景、成立过程及其统治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及其危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课件: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论文、书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北洋政府的成立过程、统治特点及其黑暗统治的表现,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洋政府的历史。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具体表现,如政治腐败、经济剥削、文化压迫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总结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危害。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5b44df8bd63186bcebbcbc.png)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教师强调: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教师总结: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③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
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❸板书设计➷❹教学反思➷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新编教材中新增的一课,主要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
教学设计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设计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https://img.taocdn.com/s3/m/4929b3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15.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材分析: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之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经过;知道二次革命概况;了解袁世凯称帝及其卖国行径;认识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的能力及评价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从两条基本线索进行分析: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乃至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要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两幅图片]对比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一、二次革命袁世凯上台后的一系列活动,使革命党人逐渐清醒。
宋教仁等同盟会会员在政治上依靠约法、责任内阁、选举、组阁等议会斗争方式,以图实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建立国民党。
1912年8月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072e8f28ea81c758f578db.png)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对袁世凯一系列独裁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必将被历史淘汰。
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政治上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革命屡败屡战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强品质,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军阀割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宋教仁遇刺身亡,年仅31岁。
他为什么会被刺杀呢?这是由于袁世凯企图建立独裁统治,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二次革命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c214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c.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北洋政府的组成和历史背景。
2.知晓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期间出现过的事件和问题。
3.理解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影响,并能就此撰写个人想法和感受文章。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期间的事件和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对黑暗统治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就此展开思考和探讨。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北洋政府,以及能说出北洋政府的一些基本情况。
2.课堂探究(35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以下任务:
–了解和整理北洋政府组成和历史背景,并分析其特点。
–掌握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期间出现的事件和问题。
–分析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影响,并就此撰写个人的想法和感受文章。
3.课堂展示及探讨(20分钟):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就黑暗统治的影响进行个人的观点发言,并与全班进行积极讨论和探究。
4.课堂应用(1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通过互联网等渠道继续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并以个人观点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点名发现出本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
四、课后作业
1.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深入研究北洋政府黑暗统治期间的事件和问题,并撰写个人观点为主题的文章。
2.阅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政治课题。
五、教学参考
1.《部编版历史上册八年级》。
2.《资治通鉴》。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0bc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1.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特点,认识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和五四运动的背景;3.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五四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北洋政府的局限性;2.如何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步骤及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或文章,向学生简要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及其特点。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特点,包括政府组织架构、统治思想、民族矛盾等问题。
解释北洋政府在政治上的局限性和经济上的困难。
3. 课文讲解(2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包括三次和平演变、五四运动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等。
分析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4. 学生讨论(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意义。
鼓励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讨论,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
5. 总结(5分钟)简要总结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和五四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对今后学习历史的意义进行展望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北洋政府的局限性和黑暗统治;2.学生能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多角度思考和讨论;4.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56044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e.p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本课主要内容为学生了解了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北洋政府的统治状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军阀割据、民众抗争等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史料,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2.难点: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2.史料:与北洋政府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文献、图片、视频等。
3.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北洋政府的成立、军阀割据与黑暗统治,以及民众的抗争。
通过史料展示,让学生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操练(15分钟)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讨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影响。
部编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79d60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d.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教学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导语: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新生的中华民国走向何方?在那个急速转变的年代,北洋政府又如何统治中国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北洋岁月。
(板书: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讲授新课1、二次革命教师讲授:在中国民主共和的艰难道路上绕不开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是袁世凯。
(纸板:袁世凯)教师提问:同学们对袁世凯有什么印象?学生回答:叛徒、阴险、两面三刀、狡猾、权力欲重等。
看来同学们对袁世凯的印象不怎么好。
其实袁世凯是一个多面角色。
他十二三岁就能驯服烈马,有一种浓烈的草莽气息。
他也曾刻苦读书,后来投笔从戎。
李鸿章赞他“胆略兼优,能持大体”,袁世凯可称得上是中上美才。
(纸板:中上美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败刺激了清政府,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
袁世凯主持的直隶一带的新政创下很多“中国第一”。
袁世凯可说是新政干将。
(纸板:新政干将)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有什么表现?学生回答: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所以他又被称为窃国大盗。
(纸板:窃国大盗)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
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北洋政府从1912年袁世凯上台执政开始,到1928年结束。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读史料一?学生朗读:辛亥革命以来,各省都督拥兵自重、财政独立,尾大不掉比晚晴有过之而无不及。
——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教师提问:史料一说明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什么情况?学生回答:各省权力大。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能为大家读一下史料二?生: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来三百多个政党,这些政党多如牛毛,无穷无尽的党争。
——朱宗震《1912年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教师提问:这段史料又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政党太多,党争不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学目标】
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
【教学重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教学难点】
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二次革命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二次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宋教仁遇刺案。
教师提问:宋教仁遇刺案的背后真凶涉及到谁?
学生回答: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教师提问:袁世凯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宋教仁?
学生回答: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得袁世凯大为惊恐。
2.教师讲述:“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心以武力平复国内的舆论压力和革命党人的斗争。
请问袁世凯是怎样做的?“二次革命”的结果又是如何?
学生回答:袁世凯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分散,最终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了。
(二)目标导学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提问:袁世凯在镇压二次革命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教师强调: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自己的支持。
请同学们列表归纳“二十一条”的内容:学生回答: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教师强调: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即将登场。
并展示图片《袁世凯祭天》
(三)目标导学三:护国战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战役有哪些领导者?
学生回答: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不得人心。
主要领导人有: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2.教师讲述:蔡锷、李烈钧等领导的护国战争,从云南北上讨袁,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
但因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北洋军节节败退。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
护国战争结束。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为什么会失败?(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采取什么样的统治?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