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筑研究
】
2012年,我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犹如春夜中的惊雷一般,他的建筑作品与建筑理念随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王澍以其基于本土环境的建筑理念及融合大量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建筑手法,为当代中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文明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增强,我们在追求不断挑战经济发展效率极限的同时正在逐渐与环境脱节。王澍说:“今天的建筑师处在文化断裂当中,传统建筑是文人和工匠相结合,但今天的中国建筑师基本上和文人无关,建筑设计师一个技术性的、服务性的行业,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也面临相同的难题,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所组成的水泥森林。传统老建筑的消逝与当代建筑中的文化缺失导致地域间建筑的差异愈发单薄,进而几乎所有城市都相差无几。
建筑与自然,在现今的建筑环境下正在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而对于王澍来说,他的建筑精神即是回归自然,他对建筑的“营造”理念以及“业余”的态度使得其建筑作品意境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一、“造园”与“造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王澍的代表作之一(图1),整座校园形式简洁,没有人为形式主义的元素,更多的是
展现了纯粹的自然秩序与原生态的环境塑造。在细节处理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各种元素转化为新的形式体现在建筑当中。王樹对中国园林的偏好使他在设计中更多地采用造园的技法理念,旨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
整个校园以象山南北分为象山校区的一期及二期,其中包括山北十个和山南十二个单体建筑,顺延山体的走势以自然山水融合的疏密来进行布置总体建筑格局。通过对建筑形体的特定处理如“山房”
、“水房”以及“合院”等形式使得建筑融于自然环境,达到弱化建筑的目的。
纵观整座校园,江南民居中的砖、瓦、竹、木等饱含地域性色彩的元素让其富有江南水一般的灵性。层层铺陈的瓦与错落有致的屋檐配合灰色建筑所形成的厚重感,加上合院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使人不自禁地联想到沐雨时节的情景:细雨飘落在竹林间,顺着屋檐淌下传出滴滴答答声,连同沉浸在山坡之间的一座座合院。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呢。王澍对自己的评价是“在作为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王澍的建筑充分却又不张扬地向世人展示了他藏在这灰色的砖瓦与古朴的大山之间的文人情怀。
王樹在钟情于对传统进行表达的同时并不拘泥于对传统的运用。校园建筑外墙上错落有致而又形态不一的凹窗展示江南传统建筑形态的同时,从建筑内观察又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配合建筑内部开敞的空间布局,原始的水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
———
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殷刘
彤
摘要:在以西方现代化建筑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潮流影响下,具有中国地域性文化的传统建筑逐渐走向没落并遭人遗
忘。王澍秉承其“营造”式建筑理念,着眼于本土建筑的发展及可持续性,使面临被抛弃的传统再次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文章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试图对其中的精神内涵及设计语言做出分析,旨在探讨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王澍;地域性文化;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
语言
图2具有江南意识形态的“水房”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内部
图1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规划布置图8
2019·
05
图4象山校区内部“瓦爿墙”
泥顶面以及整面的玻璃幕墙,使得室内极具现代主义的审美风格(图2)。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落成起就不单单是一座校园,它更像是《容膝斋图》中的亭榭,而象山亦如画中那样包含着这座亭榭。这里承载着王澍对自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并以此来营造一个小的世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先有了王澍与中国美院,才有了象山。
二、“在地性”设计语言
的突破
在建筑材料的选取和应用上,王澍结合了杭州当地的文化特征,使用传统的材料表达出江南地域的建筑特色,并通过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不仅有效降低了建设经费,也使得他的建筑在外观上具有朴素的厚重感的同时蕴含了深层的人文意义。
在王澍的设计语言中,瓦爿墙可以称作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图3)。这种源自浙东民间当地的建筑材料被完整诠释在他的作品当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传统的瓦爿墙是一种民间纯手工艺,通常使用草筋泥以及白石灰等材料筑成的瓦爿墙在隔热及防水效果上满足不了现代建筑的需求。王澍的团队通过多次实践并不断改良后,将瓦爿墙的结构优化为由瓦爿墙、瓦爿墙衬墙、构造内腔、内隔墙四个主要构造层组成。其中由瓦爿墙衬墙作为外层砌体的主要受力及防水结构,同时在墙体与地面连接处内置了排水以及建筑的部分管线预埋系统,并且由内隔墙组成的封闭结构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功能。同时,通过使用明暗托梁在整体保留瓦爿墙外观的情况下将单面瓦爿墙的构筑高度提高了3到5倍,在后续的宁波博物馆的建设中达到了20米。
从最早的瓦园到五散房到后来的宁波博物馆和象山校区,王澍都在沿用这种独特的建筑手法。这些废旧的砖瓦大都来自20世纪70年
代,伴随时代发展的新建筑诞生,这些原始的建筑材料遭到大规模的淘汰与废弃。王澍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设计的中国馆最初使用的瓦爿墙采用了六万余块旧砖瓦,在后续的上海世博会滕头馆以及宁波博物馆中分别使用了五十万及百余万块,而在象山校区中所收集采用的数量则达到了七百万余块(图4)。如此大体量的回收利用从侧面也反映出传统建筑被破坏的程度之重,这种带有批判性质的行为实则有效地为当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实践,同时这些当地历史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保留并延续下来。
三、基于传统的延续与新生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词提到:“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好的作品总是能够引起读者产生共鸣,建筑亦不尽相同,在王澍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山水园林中的景色,可以嗅到记忆中所熟悉的历史。这些建筑不需要惹眼的外形,亦不需要明艳的色彩;这些建筑即是历史,在诞生之前就已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承载了百年的沧桑。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不论是层楼叠榭的殿堂庙宇还是独具匠心的亭台楼阁或是朴实无华的民间住宅,都包含着千年来古人对建筑审美的理解、对工艺的积累及对待生活环境的态度。然而这笔财富在经历了百年炮火的摧残后又遭到我们亲手破坏,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对传统建筑画地为牢式的保护并不能阻止其消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弥补建筑文化断层,并积极地以新的方式将这笔宝贵的财富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樹.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王樹.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3]陈立超.匠作之道,宛自天开:“水岸山居”夯土营造实录[J].建筑学报,2014(1).
[4]申屠团兵,陈永兵,何剡江.本土营造观下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协作———“水岸山居”结构设计的回顾与反思[J].建筑学报,2014(1).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图3瓦爿墙及明暗托梁构造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