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王澍的建筑设计观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王澍的建筑设计观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与王澍的建筑设计观
杨玲
【期刊名称】《美术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2()10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在中国广泛传播、当代中国的部分建筑构造逐渐与西方趋同的背景下,王澍作为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的杰出代表,始终坚持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形式运用于现代建筑,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诗意世界[1]。

这种建筑理念不仅具有重要的设计借鉴意义,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建筑本土化设计的深刻思考。

该文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的实地考察和分析,结合王澍的建筑设计观,探讨当代中国建筑师建构建筑内外部空间时的设计观与空间观。

【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杨玲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相关文献】
1.中国传统水墨画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列举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和王澍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2.尊重本土营造r——以王澍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为例
3.意义性的建筑解构——解读王澍的《那一天》及"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园"
4.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探究----以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5.王澍建筑设计思想探析——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设计_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毕业设计_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场地设计论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摘要:本文选取了自己很感兴趣的王澍先生设计的中国美术院校象山校区作为场地设计课作业的调研分析对象,主要想分析一下建筑与场地的矛盾与统一,深入了解一下新乡土主义建筑的特质,从布局、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处理、造园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精髓与韵味,旨在学习如何关注建筑的地方风格与文化根源,如何在当代建筑中继承和体现东方传统建筑的精髓。

关键词: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然环境、传统、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空间围合、借景、步移景异、建筑造型引言:2002年,杭州南山路开始改建,杭州市政府想把这条路建成上海的衡山路,西湖边上的很多民居就开始拆毁。

为了阻止这一切,王澍沿西湖拍了400多张照片,一张一张地讲给负责改建的官员看:每一幢房子,都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他说:你们知道南山路的历史有多久吗?从你们改建完成那天起,南山路的历史就只有1年了。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传统的理解之上。

图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区1、宏观规划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王澍先生认为“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关系,而是某种共存关系。

”于是,象山校区便是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建筑共存活用在今天的范式。

校园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

建筑和自然景观各占一半。

建筑不再突显,而是让位于境界和气象,得到得山水之照应和领引。

校园中心是郁郁葱葱的象山,山脚下是一弯流水,30余座建筑像书法笔触一样顺着水势围绕象山一气呵成,平静的沉浸在平缓的山水之间,这一群建筑就像守护的星座,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之间便勾勒出象山。

整体的自然错动与内院的几何严谨形成了动静之间的生趣转换,不规则总图构成一种空间的运动关系。

”图2 总平面图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

王澍象山校区公共建筑设计案例

王澍象山校区公共建筑设计案例
象山校园正是建立在王澍对时间和 传统的理解之上。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期
一个外来者对象
山校园的惊奇,一定
是从大门开始的。象
山校园的大门不是
“门”,而是“墙”。
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
然延伸,墙身矮得经 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 动。但这是一堵砖砌 的墙,那砖也不是普 通的砖,而是从乡下 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
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 半。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10座已 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建筑群随山 体扭转、断裂。王澍说,“这首先在于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 与一座不大的山的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
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 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 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 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 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 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当年, 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他对着老先生说,“如果 说中国有现代建筑师,那只有一个半,半个是我 导师,一个就是我。”
中国是“一张可供创新的神奇空白画布”。 An incredible empty canvas for innovation.
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而又大 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使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理性的宏观规 划,是城市所面临的的挑战。在 思想尚未经过清晰的沉思,在缺 乏理论武装的状况下,就迅速投 入急遽的变革洪流之中。应当作 为手段的“变”与“新”成为城 市建设的目的,速度和形象优先, 理性和理想退居末位。在思想尚 未现代化的同时,追求超越精神 和物质水平的过度现代化,追求 物化环境的过度现代化成为城市 发展的不良导向。强调科学的城 市发展就应当引入数字城市的概 念和方法,使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存十分稀有,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苏杭古代私家园林和水乡巷 能就是还原这些自然生活的场景。真正的让人感觉到融建筑、空 道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显得弥足珍贵,成为研究古代中国建筑和园 间、园林景观、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此时设计已并
林重要的一个窗口,这也使得苏杭成为建筑学者一个重要的根据 地,也正是在这样文人气息浓厚的地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 响力的建筑师,可以说苏杭地区的建筑基本成为建筑师旅行计划 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摘 要: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介绍了该校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思路,并探讨了象山校区建筑空间设计手法及意境的表达
方式,解决了大学校园建设空间单一、尺度不合理、场所意境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建筑空间,场所意境,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14 DOI:10.13719/14-1279/tu.2016.36.013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Planning and compilation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Linfen sponge city
Wang Pingzhen
( Linfen Bureau of Planning,Linfen 041000,China)
对苏杭具有最初的印象不是缘于雷峰塔下的白娘子,也不是
十二壮景西湖,而是始于《红楼梦》,故事开篇前几回发生的场景
文献标识码:A
设计的民俗博物馆,依附在校园里面的山坡上,屋顶重峦叠嶂,十 分契合地形环境。
都是发生在姑苏 城,即 今 苏 杭 地 区,全 书 的 灵 魂 人 物 林 妹 妹 和 苏 杭好似绕不开的 关 系,也 许 一 方 水 土 一 方 人,在 想 估 计 也 只 有 娟 丽秀美的苏杭才能孕育出似娇花照水的她,于是姑苏在作者心中 无数次魂牵梦绕。

王澍建筑作品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王澍建筑作品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王澍建筑作品中传统元素的运用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建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且自成体系。

自从我国引入西方现代建筑以来,大量的探索已经在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做了很多,并总结了许多实践经验。

中国建筑师王澍在探索传统与现代建筑融合上得到了建筑界的普遍认可。

王澍的建筑作品当地的文化底蕴得到保留,国际化的设计也得到了展现。

论文解读和分析了王澍的作品对传统元素的运用,深入的挖掘了他的设计理念。

标签: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传统元素;运用王澍获得的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引起了中国建筑界的轰鸣,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澍获奖带来的启示将会影响到中国设计领域,启示人们要重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脉。

对于传统元素的现代运用,大部分建筑师还是停留在表面运用程度上,仅仅是将传统元素强加到现代建筑之上,这种表现传统文化的方式就显得不伦不类,传统元素的韵味更加没有得到体现。

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深入的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形式的利用和发掘非常重视,并且重新演绎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1、中国传统元素及其运用形式1.1中国传统元素的功能价值与特点中国传统元素的功能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历史功能价值,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就是传统元素,它在一定时期内印证着城市发展及生活变迁。

通过对于传统元素各个方面的探索,我们能够窥探到我们的历史,掌握到城市的根本。

二是艺术功能价值,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精神元素还是物质元素都是经过产生、积累、发展过程然后才传承下来的。

在它们当中的古代器具、舞蹈、戏剧、建筑等都极具艺术感,在他们身上都极具美学特质,也是审美观和人生观在一定时期的具体表现,艺术演进的过程得到了记载。

三是社会功能价值,在某个区域人们长时间的生活了以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复杂的联系就建立起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这种无形的联系,在社会当中传统元素便充当这种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传统元素的社会价值。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作者:刘彤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05期摘要:在以西方现代化建筑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潮流影响下,具有中国地域性文化的传统建筑逐渐走向没落并遭人遗忘。

王澍秉承其“营造”式建筑理念,着眼于本土建筑的发展及可持续性,使面临被抛弃的传统再次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章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试图对其中的精神内涵及设计语言做出分析,旨在探讨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王澍;地域性文化;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语言2012年,我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犹如春夜中的惊雷一般,他的建筑作品与建筑理念随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王澍以其基于本土环境的建筑理念及融合大量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建筑手法,为当代中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文明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增强,我们在追求不断挑战经济发展效率极限的同时正在逐渐与环境脱节。

王澍说:“今天的建筑师处在文化断裂当中,传统建筑是文人和工匠相结合,但今天的中国建筑师基本上和文人无关,建筑设计师一个技术性的、服务性的行业,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也面临相同的难题,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所组成的水泥森林。

传统老建筑的消逝与当代建筑中的文化缺失导致地域间建筑的差异愈发单薄,进而几乎所有城市都相差无几。

建筑与自然,在现今的建筑环境下正在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而对于王澍来说,他的建筑精神即是回归自然,他对建筑的“营造”理念以及“业余”的态度使得其建筑作品意境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一、“造园”与“造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王澍的代表作之一,整座校园形式简洁,没有人为形式主义的元素,更多的是展现了纯粹的自然秩序与原生态的环境塑造。

在细节处理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各种元素转化为新的形式体现在建筑当中。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1.引言设计是一门将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独特学科,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则是中国当代建筑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原则以及背后的理念与思考。

2.背景介绍China Academy of Art, commonly known as CAA, is one of the leading art institutions in China. Its Xiangshan Campus, designed by the renowned architect Wang Shu, is a masterpiece that showcases his unique design principles. Wang Shu is the recipient of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Nobel Prize of architecture. His design philosophy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3.主题一:传承与创新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原则之一是传承与创新。

王澍先生在设计中注重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化的创新元素。

此举既尊重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风格和技术。

该校区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砖木结构,同时结合了现代材料和技术,创造出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建筑风貌。

王澍先生强调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才能找到建筑创新的源泉。

4.主题二:与自然的融合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原则之二是与自然的融合。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_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_王雪垠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_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_王雪垠

264〉〉学术论坛 2014 · 08ART EDUCATION王澍不是唯一探索营造建筑画意的建筑师,在他之前,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和建筑家对于建筑画意进行了长期探索。

从吉尔平到城镇景观运动,从新粗野主义到拼贴城市,西方画意美学所追求的种种特质与王澍的建筑语言不谋而合,虽然西方画意美学思想对王澍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建筑设计语言更多来自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

普利兹克奖的获得也正是世界建筑界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一、画法之美 ——传统绘画线条语言的转化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线条表现,线条不仅作为画面表现的元素,更是作画的技法与手段。

它不仅用来标志事物的模样和外形,其笔墨变化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中也讲求用线,亭台楼阁往往以优美线条的造型展现在我们面前,建筑基本格局的结构线条,犹如绘画中富有韵律的轮廓线一样。

不过,总体而言,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王澍在象山校区设计中将中国画的线条美感加以提炼,赋予其现代特质。

校区建筑在线条的贯穿运用下大气统一。

单体校舍的立体造型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线条语言,从反曲面屋顶的曲线到立面网柱造型,再到蜿蜒曲折的廊道,整个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中均运用了线条。

而线条并不是在琐碎地拼接,是将整体校园的规划考虑其中,让线性的步道贯穿于建筑中,让其建筑更具时代感。

而线条同时也彰显了南方建筑的特色,更表达了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平面的、二维的,但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它变成了三维空间中的实践形态。

传统绘画线条的美感在王澍建筑语言中的转换成为其建筑创作的一大特色。

二、画式之美 ——传统绘画程式化的运用“程式”,即程序、式样、法则。

“大凡要求离开生活的自然形态远一点,即加工美化比较多,形式感较强的艺术,都会有某种程式性”(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

换言之,越是如实描写,这种“程式”越觉无味,从而陷入繁琐细节的堆砌,窒息了作品的艺术生命。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建筑师王澍作品为例浅谈对建构的认识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对建构基本概念从狭义建筑构造的概念出发,进而阐述了更高层次的上升到文化,体现文质彬彬的建构艺术概念,第二部分介绍建筑师王澍的几个建筑作品,通过作品更深层次的体会建构的艺术性更好的认识建构……一:建构的概念建构狭义上是指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的一个词语,也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它是指对建筑建造的手段的一种技术表达,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

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对整体的设计创意的一种最终表现,同样也对设计创意起着制约作用。

它具体是指通过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的节点、细部构造及相互间的连接和对材料的选用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建筑的实体的构成成为可能,并完成建筑物的整体与空间的形成。

建筑构造手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建构是对结构和建造逻辑的表现形式。

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更多的要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美学、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同样还要考虑建筑物功能要求,对细部的做法和构件的连接,受力的合理性等都要进行考虑。

这个意义上的建筑构造的目的更多的是提供适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

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

然而广义上的建构是一种超越简单建筑构造技术本身的一种概念,是一种上升到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的一种研究。

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感觉,一种能引起感悟与共鸣的精神,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一种让人心灵愉悦振奋分感觉。

它反映一种本质的东西,一种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一种意境。

它的构造是一种诗意的构造,是一种上升到艺术的造型行为。

建构是在建筑设计中的移情的特殊显示,是对力的体验,力的联系上的表达,建构不仅要组织结构,同时还要表达感情。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之美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之美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之美建筑设计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为基础,但是仅仅满足使用功能是无法成为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极强的审美功能,通过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使建筑与艺术相互交融。

本文以王澍建筑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通过对其建筑作品所体现的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等方面的解读分析,思考关于建筑功能与美的结合。

标签:设计;美学;建筑;王澍王澍的建筑作品极具美学价值,迄今为止王澍建筑作品的数量虽然算不上多,但是却有浓厚的个人特色,结合中国江南地区的环境,建筑作品带有个人的符号性,文化性,风格自成一派,王澍对于建筑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并且有自己所要坚守的设计理念;建筑奖项不是评价一个建筑师的唯一标准,但是没有得过奖的建筑师肯定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王澍作为普利兹克奖中国籍的第一得主,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得主,中国建筑界的大师的称号实至名归。

一.王澍建筑作品及其建筑语言解读黑格尔说:“房屋完全是一种有目的的结构,由人按照人的目的而建造出来的。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并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具有很高的地位,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但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文化开始变得暗淡,面临挑战,近代以来的建筑师数量庞大,但是将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做到有机结合,彰显浓郁地方特色的却寥寥无几,个人认为王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建筑现代的形式与中国的地方特色的完美集合,并且自成一派。

传统的中国建筑不管是江南民居的粉墙黛瓦还是北方宫殿的金碧辉煌,对于西方人而言,都代表着中国的“过去”与“古典”时期,无论在历史上怎样经典,就当下而言却很难具有说服力,王澍的作品站在西方人的审美与理解的角度之上,用西方的建筑语言诉说中国的建筑特色。

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西方语言诉说中国建筑之美1.整体校区规划与布局国美的新校区位于杭州转塘区,周围环境良好,山明水秀,王澍负责对整个校区设计并没有采用传统“套模板”的形式,将校区做成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形式,而是另辟蹊径,结合江南地区的地方特色,民居文化等融入其中,使得建筑焕然一新,漫步其中悠闲自在,怡然自乐,远离城市喧嚣,颇具田园韵味。

田园·风土——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环境营造

田园·风土——浅析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环境营造
田园 ・ 风土
浅析 中 国美术学 院象 山校 区的环境 营造
■ 文 /王 立 群
- ≥ 摘要 :中国美院象 山校区是王澍先生 2 0 0 7年在杭州进行的成规模 的校园建设实践。文章以中国美术学 院象 山校 区作 为研 究
对象 , 从选址布局 、 材 料美学 、 空1 司处理 、 场所精神 等方面去分析校区 的环境营造 。
环境 , 同时也 能感 受到外 形多 变 , 立面 丰富 的建 筑 , 犹 如漫 步江 南水 乡一般 。青砖 、 白墙 、 竹子、 茅 草等材料在 整个校 园中多次 出现 。整个 校园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 、 传统的诗意和审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选址与布局
时, 眼前的景色可以幻化成纸上灵动的画面。校园中种着高粱地 , 种

大, 是 非常大胆 的设 计。在每一 个合院 中, 都用砖 块砌起一个 基座 , 来 达到地势 的变化 , 就 像一个下 沉 院落 , 将 空间进 行 了分 割。这些 下沉 的院落灵感来源于传统建筑中的“ 天井” , 院落中或种着桂花、 或种着 翠竹 , 地面上铺着 青砖 , 很好 的营造 了一个传 统意蕴 的院落 。 空 间处理 得再好也需 要有校 园功能 ,这一 点象 山校区也是 做得 很好 的。因为这是 一所艺 术类 的大学 , 更需 要营造一 种优美 、 闲适 的 景观环境 来进行 艺术 的创 作 。当师生们走 在校 园中的小径 、 走 廊时 , 周 围的景 色能激 发f 电 1 门 的创 作灵感 , 当他们驻 足象 山脚下 、 建筑 外廊
坪上立着 的领 导人碑 刻 , 用火 车头改造 的咖啡馆 , 无不显 示 了校 园的 文化l 生。3 、 交, 庄l 生 与参与性 。同学 问 、 师生间 的交往 能促进 大家 对学 校的认 同感 和场所感 。 校 区内的设计非 常注重尺度 感和归属感 。 宽大 的草坪 、 笔直 的小 道都是大家 交流 的好 场所 。 不管 是合院式建 筑围合 出的下沉 院落还是特 别设 计 的蜿 蜒的建 筑外廊 都是学生 交流学 业 的 好去处 。 前 文提到 的建筑 屋顶也是一个 独特 的交 流场所 。 校 园内开垦 的几块菜地 , 院落 门前 种 的高 粱地 , 大 面积 的鱼 塘都能增 加学生 对于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

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一、引言我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我国美术学院的一个分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西湖景区附近。

该校区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而闻名,这些建筑都是由著名建筑师王澍先生所设计。

王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对我国现代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浅谈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包括简约、生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对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他在设计我国美院象山校区时,深度挖掘了校区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点,并结合了现代建筑技术,将简约与生态融为一体,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

他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了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创新。

三、深入探讨王澍先生的设计原则1. 简约王澍先生的建筑作品以简约著称,他善于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来表达建筑的美感。

在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他运用了简洁而不失美感的设计语言,让建筑更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简约而不简单,给人一种平和、和谐的感觉。

2. 生态王澍先生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与共生,他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校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尊重了原生植被和地形地貌,力求保持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他也倡导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使建筑更加环保、节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

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王澍先生善于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他在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从建筑的外观形态到内部空间的布局,都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建筑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特色,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4. 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王澍先生在设计建筑时,始终保持对场地、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他充分挖掘场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点,将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更具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在我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王澍先生尊重和保护了校区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同时将其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校区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

探析本土建筑——王澍自然美学的营造艺术

【城市建筑研究】一、多元背景下中国当代建筑的现状中国的建筑文化非常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见证了城市文明发展的特有精神内涵与地域文化,犹如一本凝聚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史书,把中国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伦理、哲学、科学技术囊括其中。

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建筑深蕴着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

同时西方文化思想的强烈冲击也使得很多建筑开始脱离原有的环境的限制,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和欧式风情的建筑不断涌现。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2012年,王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建筑师。

这是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师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也是中国本土建筑重返大众视野的里程碑。

二、承载记忆建筑的灵感来源要想读懂王澍的作品首先得了解他的身份。

有人说王澍是个建筑师,是个文人,是个艺术家,这都是他但也不只是他,也许正是多重身份的结合带给了他看待建筑的多重视角。

王澍把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设计的起点,积极向传统文化寻求答案,将他独有的文人情怀回归到建筑空间本身营造本土建筑学。

在对自然的追求下,王澍从传统村落、江南古典园林、古代山水画中寻找创造灵感。

(一)传统村落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城市一直处于你追我赶的状态,似乎都在一窝蜂地推进城市化,高铁、高速公路已经密如蛛网。

乡村现在变化得特别快,传统的乡村被破坏的速度也特别快,中国承载“城市记忆”的传统建筑快速消失。

面对城市本土文化的支离破碎,2014年王澍向国家申请乡村建设保护计划并获得了批准。

这个新农村项目试点选在了浙江文村。

由于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在这些村落里,富裕起来的家庭都盖起了现代楼房,传统的古民居所剩无几,文村人正在失去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

按照中国人的住宅观念,房屋的朝向最佳为坐北朝南,而文村的房屋的住房却恰恰相反。

在浙江有句话叫七山二水一分田,在用地这么紧张的地方,人口如此之多,土地如此之少,他们为了保留耕地宁可做出全村坐南朝北倒着做风水的选择,这种文化是有价值且值得保留的。

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谈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Planning and compilation practice and consideration of Linfen sponge city
Wang Pingzhen
( Linfen Bureau of Planning,Linfen 041000,China)
存十分稀有,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苏杭古代私家园林和水乡巷 能就是还原这些自然生活的场景。真正的让人感觉到融建筑、空 道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显得弥足珍贵,成为研究古代中国建筑和园 间、园林景观、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总体布局。此时设计已并
林重要的一个窗口,这也使得苏杭成为建筑学者一个重要的根据 地,也正是在这样文人气息浓厚的地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 响力的建筑师,可以说苏杭地区的建筑基本成为建筑师旅行计划 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对苏杭具有最初的印象不是缘于雷峰塔下的白娘子,也不是
十二壮景西湖,而是始于《红楼梦》,故事开篇前几回发生的场景
文献标识码:A
设计的民俗博物馆,依附在校园里面的山坡上,屋顶重峦叠嶂,十 分契合地形环境。
都是发生在姑苏 城,即 今 苏 杭 地 区,全 书 的 灵 魂 人 物 林 妹 妹 和 苏 杭好似绕不开的 关 系,也 许 一 方 水 土 一 方 人,在 想 估 计 也 只 有 娟 丽秀美的苏杭才能孕育出似娇花照水的她,于是姑苏在作者心中 无数次魂牵梦绕。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ponge city,rainwater system,management system,water environment
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让人感受到空间原来还可以这样设计, 同时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空间的组织已经不是现代建筑教育体 系下的僵化模式,蜕 脱 了 形 式 的 束 缚,而 与 此 之 前 欣 赏 到 的 大 部 分现代建筑不管其形式是夸张还是简洁还是结构等等不同,但走 进去总能感觉到小异,哦,就是这样,那种空间处理手法基本上师 从一家———现代主义。游走在王澍的建筑空间里,强烈的感受到

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建筑设计思路比较——以珊纳特塞罗市政厅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批判性地域主义视角下建筑设计思路比较——以珊纳特塞罗市政厅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184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241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思想内涵从原始聚落的产生开始,地域因素,如地理气候、习俗、神话、政治等,就在建筑的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

而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更超越怀旧的、狭隘的地方情结,直面现代性造成的文化危机,正如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提出:批判性地域主义一方面要关心后现代多元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应极力避免粗俗“肤浅”,要力图多层次多方面探讨建筑及其场所的真谛。

他认为,建筑不仅是满足工艺和功能合理化需求,还应当创造一种“场所感”融入创作中[1],在对场所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出地域性的建筑,其实质是在对现代建筑批判性继承的同时,基于地域景观、材料和建构技艺,通过艺术的再加工,抽象地表达地域性。

因此,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必须在全球性与地方性中达到某种平衡,走现代道路,而又复兴本土文化,因而获取世界性和认同感,创造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阿尔托和王澍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观阿尔瓦·阿尔托(Alva Alto)和王澍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但他们都因各自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及对地域性文化的发掘而闻名。

阿尔托的建筑作品融合了欧洲现代主义形式和芬兰本土文化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芬兰特色的批判性地域主义设摘要 珊纳特赛罗市政厅是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代表作品,他根植于芬兰民族文化,将自然融入现代建筑中,创作富有人情味的地域建筑。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中国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他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的转译,实现了建筑与自然文化的融合。

文章从建筑平面形式的表达、空间秩序、建筑与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以及乡土材料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比分析中西方两位建筑师对批判的地域建筑的不同表达方式。

关键词 批判性地域主义;珊纳特赛罗市政厅;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阿尔瓦·阿尔托;王澍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24.50Abstract Saynatsalo City Hall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Finnish architect Alva Alto. He is rooted in Finnish national culture, integrates nature into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creates humanistic regional architecture.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is the design works of Chinese Architect Wang Shu, who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culture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 This paper elaborates from four aspects: the expression of architectural plane form, the spatial or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elements, and the use of local materials. It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s on critical regional architecture.Key words critical regionalism; Saynatsalo City Hall; Xiangshan Campus of China Academy of Art; Alva Alto; Wang Shu作者简介:杨云舒(2000—),女。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项目地点:杭州,转塘镇,象山,中国用地面积:约400亩建筑面积:约150000平方米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设计时间:2001.4-2002.9;2004.6-2006.6施工时间:2003.6-2007.10;2005.6-2007.9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砖砌填充墙主要材料:竹模板混凝土,回收旧砖瓦,本地杉木,竹,钢建筑师:王澍/陆文宇这片校园是国立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建筑师王澍在象山新校园的建造中体现了自己的思考与主张。

如何在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如何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如何利用大学校园的建造规模探索一种当代中国本土新的城市营造模式。

回望中国传统园林院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新校园最终呈现为一系列“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

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田园。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

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

这个词无法用西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

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的发生。

当代建筑设计理论-王澍

当代建筑设计理论-王澍
QQ:946074408
作品介绍: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宁波历史博物馆
建筑设计:王澍 项目地点:中国 杭州
从构造发生
建筑的构造方式直接 影响建筑的形式。
意匠 意能易匠,反过来, 匠也能现意。
象山校区的构造方式 很杂,空间功能很现代, 组群细部意境却是取细雨 江南白墙灰瓦。
确切存在的空间
唯有变化才能激发确切的感知。 上了坡道,才感觉有路;光被遮挡,才察 觉有窗。
水 竹 旧 院 落 , 樱 笋 新 蔬 果 。 嫩 英 翠 幄 , 红 杏 交 流 火 。
建筑设计:王澍、陆文宇 项目地点:中国 宁波
造山
“当我着手设计这座建筑时,我想到了巍峨的群山。我无法为这座城市 设计什么,因为这里还不存在城市。因此我想做一些有生命的东西。 最后我决定设计一座山。它是中国传统的一部分。”
尺度
超尺度的门和与人等高的门的突然并置,如范宽山水立轴的超尺度的门和真 山相叠,一系列类似做法瓦解了关于建筑尺度的固定观念,也使一群简单建 筑具有了复杂的玄思意味。 ___王澍
象 山 校 区 总 平 面
到 延子 江 不 延, 南 如 如行 重 说 蛟列 雨 是 鲤其 , 园 且间 人 林 跃, 情 ? ,言 长 幢微 曲 幢意 , 似重 袅 金。 袅 身解 依 压阡 依 座陌 , 。之 重 乏园 与, 廊 其审 回 说园 。 是趣 屋 建至 如 筑真 棋 ,。
庭院
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我不做“建筑”,只做“房子”。 房子就是业余的建筑。

王澍建筑设计思想探析——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王澍建筑设计思想探析——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在传 统 中 国 建 筑 中,物 料 选 择 一 定 是 第一位的 事,‘材 料 ’一 词 不 准 确,因 为 物 有 ‘物性’,它 是 活 的。”[5]王 澍 对 待 材 料 的 态 度,深受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及弗兰·普 顿的建构理论的影响。在物料选择上,象山
象山二期中,王澍通过中国书法的 “自 然摆动”来 处 理 建 筑 群 体 的 整 体 关 系,建 筑 的走势和起伏的山势互相呼应(见图 3(a))。
二、关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渗入
1.建筑形式 王澍认 为 传 统 符 号 并 不 等 同 于 传 统,
“一座现代化的写字楼能否与‘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的 文 化 精 神 相 结 合,这 个 问 题 的 解 答一定不取决于写字楼上是否有仿古屋顶。 当传统被简化为装饰符号强加在现代建筑的 表面上 时,也 恰 恰 是 扼 杀 了 传 统 真 正 的 意 义。”[4]象 山 校 区 的 建 筑 似 曾 相 识 而 又 前 所
象山虽名为山,实为高仅 50m 的土丘。 校区选址确定后,王澍并没有以削山来创造 更多的可建面积,而是保留象山,环绕其设计 校园,使象山成为其中突出的景观,建筑在设 计中力求与象山的和谐共处(见图 3)。原有 水系也被保留。甚至,建筑与道路之外的土 地被重新分租给土地被征用的农民进行农作 物的种植 [1]。王 澍 对 于 自 然 景 观 的 保 护,体 现了他所尊崇的“自然之道”———“在中国传 统文化里,建筑在山水中只是一种不可忽略 的次要之物”[2]。 象山校区的建筑规划遵循自然的法则, 象山一期整体作为一个园子来进行建造,空 间上的起承转合宏观明确,建筑群分为 10个 散落于象山脚下的建筑单体,形式处理为或 面向象山有开口的半围合院落,或自成一体 的全围合庭院,通过统一的秩序获得了整体 性[3]。有开口的 合 院 在 将 自 然 引 入 的 同 时 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符号的转译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以象山校区为例

符号的转译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以象山校区为例

符号的转译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以象山校区为例【摘要】国际式的现代建筑句法单调乏味,缺乏场地自然与社会背景的基本信息,现代地域性建筑则兼顾了现代建筑对功能的要求和地域性自然及历史因素的注入,具有本土的身份性和文化认同感。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分析讨论了地域性建筑的不同表达方式,并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分析了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王澍对地域性符号的转译全面体现在其建筑空间布局、形态处理、材料运用和技艺传承等各个方面。

这种符号转译具有比喻色彩,开辟了一条再现传统的道路,可以加以探究运用在其他地域环境中,促进当代中国建筑身份性的确立。

【关键词】象山校区;符号转译;地域性;传统再现0 前言语言具有形成交流和传递意义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语言系统里的词汇,而从符号学角度看,这些词汇的本质则是被感知者普遍认可的符号,也就是说一句话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听者理解组成这句话的符号的意义。

建筑同样是一种语言,它的基本词汇包括环境、结构、空间、材料等,而这些词汇的深层结构特征决定了建筑的意义,从而影响到人们对建筑的评价。

国际式的现代建筑语言讲究功能、结构的合理,宣扬的是普通话式的直截了当的逻辑,其符号深层结构缺乏对地域性的关怀,造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

地域性建筑则像一种方言,其语汇深层结构暗含了地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色彩,因此具有高度辨识度和身份感,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

通过地域性符号的再现,建筑可以成为一种媒介,宣扬和整合那些正在快速崩坏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现和应对新的社会问题,从而保持本土的身份特征。

对现代建筑地域性的探讨由来已久,从符号学角度看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全面系统地回应场地信息,比如赖特和阿尔托的实践,从大尺度空间组织到细节处材料使用都充分吸收利用地域性符号;另一种,是使用有限的手法捕捉表现地域性文化最敏感的区域进行现代式的表达,例如巴拉干和安藤忠雄都擅长使用抽象的几何符号,通过质感和色彩的处理从精神层面反映着墨西哥式的宁静和日本精致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筑研究

2012年,我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犹如春夜中的惊雷一般,他的建筑作品与建筑理念随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王澍以其基于本土环境的建筑理念及融合大量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建筑手法,为当代中国建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随着文明的发展及建筑技术的增强,我们在追求不断挑战经济发展效率极限的同时正在逐渐与环境脱节。

王澍说:“今天的建筑师处在文化断裂当中,传统建筑是文人和工匠相结合,但今天的中国建筑师基本上和文人无关,建筑设计师一个技术性的、服务性的行业,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也面临相同的难题,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地域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所组成的水泥森林。

传统老建筑的消逝与当代建筑中的文化缺失导致地域间建筑的差异愈发单薄,进而几乎所有城市都相差无几。

建筑与自然,在现今的建筑环境下正在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而对于王澍来说,他的建筑精神即是回归自然,他对建筑的“营造”理念以及“业余”的态度使得其建筑作品意境深远,令人耳目一新。

一、“造园”与“造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作为王澍的代表作之一(图1),整座校园形式简洁,没有人为形式主义的元素,更多的是
展现了纯粹的自然秩序与原生态的环境塑造。

在细节处理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各种元素转化为新的形式体现在建筑当中。

王樹对中国园林的偏好使他在设计中更多地采用造园的技法理念,旨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

整个校园以象山南北分为象山校区的一期及二期,其中包括山北十个和山南十二个单体建筑,顺延山体的走势以自然山水融合的疏密来进行布置总体建筑格局。

通过对建筑形体的特定处理如“山房”
、“水房”以及“合院”等形式使得建筑融于自然环境,达到弱化建筑的目的。

纵观整座校园,江南民居中的砖、瓦、竹、木等饱含地域性色彩的元素让其富有江南水一般的灵性。

层层铺陈的瓦与错落有致的屋檐配合灰色建筑所形成的厚重感,加上合院周围郁郁葱葱的竹林,使人不自禁地联想到沐雨时节的情景:细雨飘落在竹林间,顺着屋檐淌下传出滴滴答答声,连同沉浸在山坡之间的一座座合院。

谁又能说这不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呢。

王澍对自己的评价是“在作为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

王澍的建筑充分却又不张扬地向世人展示了他藏在这灰色的砖瓦与古朴的大山之间的文人情怀。

王樹在钟情于对传统进行表达的同时并不拘泥于对传统的运用。

校园建筑外墙上错落有致而又形态不一的凹窗展示江南传统建筑形态的同时,从建筑内观察又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受;配合建筑内部开敞的空间布局,原始的水
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
———
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殷刘

摘要:在以西方现代化建筑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潮流影响下,具有中国地域性文化的传统建筑逐渐走向没落并遭人遗
忘。

王澍秉承其“营造”式建筑理念,着眼于本土建筑的发展及可持续性,使面临被抛弃的传统再次以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章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试图对其中的精神内涵及设计语言做出分析,旨在探讨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王澍;地域性文化;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设计
语言
图2具有江南意识形态的“水房”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内部
图1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规划布置图8
2019·
05
图4象山校区内部“瓦爿墙”
泥顶面以及整面的玻璃幕墙,使得室内极具现代主义的审美风格(图2)。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自落成起就不单单是一座校园,它更像是《容膝斋图》中的亭榭,而象山亦如画中那样包含着这座亭榭。

这里承载着王澍对自然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并以此来营造一个小的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先有了王澍与中国美院,才有了象山。

二、“在地性”设计语言
的突破
在建筑材料的选取和应用上,王澍结合了杭州当地的文化特征,使用传统的材料表达出江南地域的建筑特色,并通过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不仅有效降低了建设经费,也使得他的建筑在外观上具有朴素的厚重感的同时蕴含了深层的人文意义。

在王澍的设计语言中,瓦爿墙可以称作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图3)。

这种源自浙东民间当地的建筑材料被完整诠释在他的作品当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传统的瓦爿墙是一种民间纯手工艺,通常使用草筋泥以及白石灰等材料筑成的瓦爿墙在隔热及防水效果上满足不了现代建筑的需求。

王澍的团队通过多次实践并不断改良后,将瓦爿墙的结构优化为由瓦爿墙、瓦爿墙衬墙、构造内腔、内隔墙四个主要构造层组成。

其中由瓦爿墙衬墙作为外层砌体的主要受力及防水结构,同时在墙体与地面连接处内置了排水以及建筑的部分管线预埋系统,并且由内隔墙组成的封闭结构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功能。

同时,通过使用明暗托梁在整体保留瓦爿墙外观的情况下将单面瓦爿墙的构筑高度提高了3到5倍,在后续的宁波博物馆的建设中达到了20米。

从最早的瓦园到五散房到后来的宁波博物馆和象山校区,王澍都在沿用这种独特的建筑手法。

这些废旧的砖瓦大都来自20世纪70年
代,伴随时代发展的新建筑诞生,这些原始的建筑材料遭到大规模的淘汰与废弃。

王澍在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设计的中国馆最初使用的瓦爿墙采用了六万余块旧砖瓦,在后续的上海世博会滕头馆以及宁波博物馆中分别使用了五十万及百余万块,而在象山校区中所收集采用的数量则达到了七百万余块(图4)。

如此大体量的回收利用从侧面也反映出传统建筑被破坏的程度之重,这种带有批判性质的行为实则有效地为当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实践,同时这些当地历史传统文化的载体也以一种更自然的方式保留并延续下来。

三、基于传统的延续与新生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词提到:“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

”好的作品总是能够引起读者产生共鸣,建筑亦不尽相同,在王澍的建筑中可以看到山水园林中的景色,可以嗅到记忆中所熟悉的历史。

这些建筑不需要惹眼的外形,亦不需要明艳的色彩;这些建筑即是历史,在诞生之前就已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承载了百年的沧桑。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不论是层楼叠榭的殿堂庙宇还是独具匠心的亭台楼阁或是朴实无华的民间住宅,都包含着千年来古人对建筑审美的理解、对工艺的积累及对待生活环境的态度。

然而这笔财富在经历了百年炮火的摧残后又遭到我们亲手破坏,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对传统建筑画地为牢式的保护并不能阻止其消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弥补建筑文化断层,并积极地以新的方式将这笔宝贵的财富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王樹.设计的开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王樹.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3]陈立超.匠作之道,宛自天开:“水岸山居”夯土营造实录[J].建筑学报,2014(1).
[4]申屠团兵,陈永兵,何剡江.本土营造观下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协作———“水岸山居”结构设计的回顾与反思[J].建筑学报,2014(1).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图3瓦爿墙及明暗托梁构造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