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如何论历史剧

合集下载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1917-2007)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剧作家,他的历史剧作品通常被视为浪漫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其特色是强调情感、憧憬、理想和浪漫,主张通过艺术来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借鉴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在历史背景下发扬了人性、描绘了个性、表现了情感。

他的历史剧作品经常以浪漫化的方式展现人物内心世界,强调和了历史与艺术的关系,将历史人物的命运、思想、感情和精神展现得生动、细腻。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也被视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他的历史剧作品既记录了历史,又提醒我们要坚守传统文化的精髓。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郭沫若“失事求似”创作原则
“失事求似”是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尽可以出入”;所谓“求似”,要求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

郭沫若的历史剧具有主情和偏重写意的特点,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即抛弃对历史的生硬纪录,对史实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历史精神,如《屈原》中把屈原一生的坎坷浓缩在一天内来展现,创造出婵娟的形象,改写宋玉的历史形象等,都表现了这一原则。

同时,他又根据历史可能性的原则舍弃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节而突出其精神在该时代可能有的合理发展,如屈原不是赴身清流而是潜居汉北以图再起等。

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

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从而使故事更加动人,使剧作饱含激情,充溢着抒情的力量。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

概述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中“诗剧合一”特点郭沫若主张“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来进行历史剧的创作,而身为诗人的作家,其历史剧具有独特的“诗剧合一”特点。

(1)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表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郭沫若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以至生活体验,熔铸到历史人物身上。

他所努力的,是“于我所解释的古人心理中”,“寻出”与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剧作家在历史剧中表现古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

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

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

在戏剧进展过程中,不仅紧张曲折的情节、尖锐的性格冲突吸引着观众,更有一股层层推进的感情激流振荡着观众的心灵:戏剧与诗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2)以诗化的语言写历史剧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往往穿插着大量的民歌和抒情诗,有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反复出现,有的则直接由主人公反复吟诵,如《屈原》中的《橘颂》和《雷电颂》,《棠棣之花》中的《北行诗》,《南冠草》中的《大哀赋》,《虎符》中的《赞颂歌》等。

这些抒情的诗和歌不仅渲染了氛围,突出了人物性格,强化了剧本主题,而且其本身已经融为整个剧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若没有《橘颂》和《雷电颂》,《屈原》一剧将大失光彩。

郭沫若还善于在史剧中运用富有韵味的长篇独白以充分揭示人物丰满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剧中人物的对白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充满了音乐的节奏和诗的激情,这种诗化的语言显示了郭沫若独有的诗剧合一的特色。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

白话写史剧中华第一人——郭沫若历史话剧艺术简介王太学写历史话剧,是作为文学家、剧作家的郭沫若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

他从1920年起至1960年的四十年间,以旷代罕见的才华和火样的激情,在史剧创作上纵横驰骋,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创作剧本18部,其中史剧为17部,现代剧1部(《甘愿做炮灰》)。

他的剧作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史剧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是用白话写史剧的奠基人。

他的剧作经验,对以后乃至今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用史剧形式为现实生活服务,配合和推动社会的伟大变革。

1、五四时期,用史剧形式鼓动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民主与自由。

这个时期的史剧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即《卓文君》、《王昭君》、《聂(yíng)》,剧中的三位女性都聪明、美丽、大胆、机智,热爱自由、蔑视权贵,敢于反抗。

①《卓文君》,(1923年2月),写西汉时年青寡妇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父为四川巨富卓王孙。

文君婚后早寡,父逼其守节,她却跟穷困潦倒的书生司马相如私奔。

父与公爹追上她,她坚决反抗,获得了自由。

②《王昭君》(1923年7月),郭沫若笔下的王昭君,一反旧意,成为反抗封建最高统治者及奸臣、走狗的女英雄,她甘愿下嫁匈奴,就是向汉元帝挑战,她的反抗是大胆的。

③《聂》(1925年6月),写聂、聂政为国锄奸的故事。

战国时韩国的民女聂机智、勇敢、果断有崇高的志气和丰富的感情,她女扮男装,追随弟弟聂政除奸,自己也献出了生命。

郭沫若用此剧歌颂了为民请命的献身精神,对鼓舞人民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统治作坚决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抗战时期,郭沫若用史剧教育人民,不屈不挠地反对分裂,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真理斗争到尽头。

这时期郭沫若共写了6部史剧,6剧朝代不同,主题都是爱国、统一、自由、光明,歌颂为正义献身的光辉形象,对独裁、卖国的丑类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笞。

历史的废墟与艺术的王国——四十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的文化意识

历史的废墟与艺术的王国——四十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的文化意识


,

讽今

而更
现历 史 剧 特殊 的文 学功 因此
,
主 要 的在 于 对 于 历 史 的 思 考
对 于 现 实选 择
将研 究 目光
的探 索
时代

,
对 于 未 来建 设 的 昭 示
从外 在 的 社 会 功 能 的关
注 转 移 到 对 历 史 剧文 学
这 是 一 个 值 得人 们 对 于 自身 进 行 思 考 的
DOI : 10. 16142 /j . cnki . gm rxk. 1988. 01. 003
郭沫 若 的 历 史 剧经
过 儿 十 年 的研 究 化 文 若 郭 中 与 滚 外
· 仁
.
我 们不 仅 注 意到 历 史 学 家的 郭 沫 若在历
史剧 创作 中得 天 独 厚 的 条 件
, ,
,
在方
这 种 有 利 条件

若 的文 化 选择 与其 创 作 的 关 系 在 这 里 文 化
,

观 念 与 历史 剧 创 作不 是 隶 属关 系

文 化观 念

古讽 今
、 户
的功 能
,
将郭
制约 着厉 史剧 的 创作
正 是这 样
,
,
而 优 秀 的 史剧 作家 在
沫 若 历 史 剧社 会 意 义 的 发掘弓 ! 向较 高 的研 究 层 次
顽 强 奋进 的 同



,
需 要 解 除 那些 压 在 人 们 背上 几 千 年 的 沉
,

,
郭 沫 若 一 方面 重 操
, ,

《中国现代文学史》郭沫若的主要考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郭沫若的主要考点

郭沫若的主要考点1、为什么说《女神》真正开创了现代新诗的格局关键点:①思想内容:充分展示了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包括对旧事物的批判,创新精神和更新意识的歌颂,以及充满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的塑造)②艺术特点:浓烈醇厚的浪漫主义抒情特色(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般的气概;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绚丽浓厚的色彩;外在形式上真正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2、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理论及实践成就(07年考过相关内容)关键点:①理论观点:历史悲剧和对历史题材的再创性理论观点②整体艺术风格(选材和剪裁上的独到性;重塑人物的主观性色彩;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沉郁的悲剧气氛)【《女神》】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展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

许多人通过它强烈地感受到:原来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一、《女神》的思想内容:《女神》以其饱满激昂的情绪充分传达了五四时代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集中强烈地体现了狂飙突进、焚旧铸新、无所畏惧的时代精神,整部诗集充满了对社会黑暗的深恶痛绝和势不两立,无情揭露了世间的不平、污浊与腐朽,表达了诗人向旧制度和旧世界勇敢挑战的气概。

1、对旧事物的批判。

在《凤凰涅磐》中,诗人借凤凰的哀歌面对“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茫茫宇宙”,发出了强烈的诅咒和质问。

于是诗人化作“一条天狗”,“把月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

需要指出的是,诗人对旧事物的批判并不只是针对某些个别的社会现象,而是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旧事物,是整个的旧宇宙,包括旧中国,这其中还特别包括诗人的“旧我”。

虽然当时也有许多进步诗人写过向往光明的诗歌,但像这样敢于同旧世界决裂、敢于向旧世界宣战,充满着创造的信心和乐观精神、充满着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诗篇却很少见到。

2、充溢着热情的创造精神和更新意识。

《屈原》郭沫若故事梗概

《屈原》郭沫若故事梗概

《屈原》是郭沫若的一部著名历史剧,它以屈原的悲剧为背景,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该剧讲述了南后郑袖勾结秦国陷害屈原,导致楚怀王听信谗言依附秦国,将屈原囚禁。

屈原的弟子宋玉投靠南后,侍女婵娟与宫廷卫士一起营救屈原,婵娟误喝毒酒而死,屈原与卫士出走汉北的故事。

全剧愤怒地谴责了无耻的卖国贼人,歌颂了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者。

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与愤慨。

他认为政治黑暗,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导致卖国贼人横行。

同时,他通过剧中的故事,展示了爱国者的胸怀与精神。

《屈原》是一部反映历史、传递情感、展现正义与爱国精神的优秀剧作。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历史剧在文学界和戏剧界享有盛誉。

本文将通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剧本结构、角色形象、舞台效果等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一、引言在现代中国戏剧史上,郭沫若历史剧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史诗般的气质使之成为了当时社会中广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为读者深入理解该剧种的特点和魅力提供一个全面的议论。

二、背景介绍1.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2.历史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三、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特点1. 剧本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密性;2. 角色形象的鲜明和多样化;3. 舞台效果的威力和表现力;4. 语言的表达力和韵律美;5. 音乐的厚重感和独特性;6. 社会意义的深刻和丰富性。

四、剧本结构的完整性和紧密性1. 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和快节奏的展示;2. 冲突和矛盾的多元化和层次感的丰富性;3. 人物角色的饱满性和复杂性;4. 剧本前后呼应和各个部分之间的连贯性。

五、角色形象的鲜明和多样化1. 主角的奋发和壮志;2. 反派的阴险和狡猾;3. 配角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4. 群众的群体形象和人群情感。

六、舞台效果的威力和表现力1. 音乐的氛围营造和情绪感染;2. 灯光的多变和情境烘托;3. 舞美的和谐与反差;4. 表演的紧张和自然。

七、语言的表达力和韵律美1. 地方方言和白话文的使用;2. 诗歌语言和武侠语言的融合;3. 话语语气和口吻风格的刻画;4. 韵律节奏和声音拼合的处理。

八、音乐的厚重感和独特性1. 古老曲调和弦式的运用;2. 形象音乐和配合视觉效果的音乐;3. 主题音乐和具象化的情感表达;4. 交响乐和管弦乐的效果运用。

九、社会意义的深刻和丰富性1. 郭沫若历史观的理论启示和文化内涵;2. 人民群众和英雄形象的历史感染力;3. 现实社会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和解读方法;4. 文化精神与伟大时代思想的融合和表达。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历史剧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其中,他的历史剧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这不仅表现在剧本的结构和创作手法上,更体现在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感受上。

本文将从以下九个方面探讨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

一、历史人物的塑造郭沫若历史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与时代相关的生命力和生机。

他通过笔触刻画人物的思想、行为、情感,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历史人物具有鲜活的生命性和戏剧性。

二、剧本结构的合理性郭沫若历史剧的剧本结构合理,情节的铺陈与发展有条不紊,通过恰当的铺垫和悬念的处理,悬疑性和戏剧性得以体现和提高。

三、舞台效果的营造郭沫若历史剧的舞台效果营造细腻而富有感染力。

他借助视觉艺术、音乐、服化道等手段,刻画画面效果,使得历史剧的戏剧性得以突显。

四、对话方式的独特性郭沫若历史剧的对话方式独特,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对话的编排,使得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情节得以更加丰富和有趣。

五、配乐的作用郭沫若历史剧的配乐作用明显,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张力,使得剧情得以加强和突出,观众的情绪也得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发。

六、文化背景的呈现郭沫若历史剧的文化背景呈现清晰,他将历史时代与当下社会联系起来,使得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感召力。

七、人性的表现郭沫若历史剧对人性的描绘也是其戏剧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他通过对人类困境和命运的把握,展现出人性内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八、历史事件的再现郭沫若历史剧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演绎和再现,使得历史事件更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他将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之中,诠释历史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影响。

九、观众反响的影响郭沫若历史剧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其剧作的戏剧性也受到了观众反响的影响。

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悟,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生命感的历史剧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誉。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是以题材来进行具体定位的一种戏剧形式。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带有一种浪漫主义气息,他大胆的想象、优美的篇章、独特的史剧主张都成为其历史剧的创作个性。

郭沫若在其历史剧创作过程中,独创性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1)“求似”,即对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郭沫若曾说:“写历史剧并不是写历史,这种初步的原则,是用不着阐述的。

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他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

”在其取材于战国时代的历史剧作,都力求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时期的悲剧精神,并注入剧作家在其所生活的现实(抗日战争大后方)中所感受到的时代悲剧精神与时代所提出的民主要求。

因此,在郭沫若笔下的悲剧主人公屈原、如姬、高渐离、聂政等,都是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真正的“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人格美。

(2)“失事”,即在“求似”的前提下,与史事稍有出入郭沫若认为“写剧本不是在考古或研究历史,我只是借一段史影来表示一个时代或主题而已,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

这种方法,在我国元代以来的戏曲家固早已采用,在外国如莎士比亚,如席勒,如歌德,也都在采用着的。

”他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展开了大胆想象,对具体史事的运用极为灵活:在大多数场合,仍然尽可能“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为了表现自己主题的需要,又进行了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总之,郭沫若的历史剧因其创作原则的前瞻性和天才的艺术造诣成为了当代史剧创作的一个丰碑。

其“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是研究历史剧非常重要的思想武器,它能更好地发现作为我国历史剧发轫时期的代表作品所反映出的历史精神与艺术魅力。

郭沫若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
卓王孙 、程郑、 侍女红箫、
仆人秦二



红萧: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自己

去开拓,我的命运要由我自己做

主,要永远由我自己做主。


卓文君:“我自认我的行为是为

天下后世提倡风教的,你们男子

们制下的旧礼制,你们老人们维
持着的旧礼制,是范围我们觉悟
了的青年不得,范围我们觉悟了
的女子不得!”
从传统的命运悲剧到现代的性格悲剧:反对夫权与王权
一是在人物创造上,他虚构出了历史上所没有的人物,婵 娟便是其中的一个,婵娟是作为屈原夫人的陪嫁使女的身 份出现的。二是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做了改动,他把子兰 当作是南后郑袖的儿子,同时也是屈原的学生。
屈原与上官大夫靳尚
屈原与南后郑袖
婵娟的形象:
婵娟是作为屈原辞赋的象征,是“诗魂” ,是道 义美的化身 ,是屈原的另外一个化身。
一、直接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到历史人物的心胸。 二、他并不是直接把人物作为自己的化身,而是
找到自己同历史人物之间的共同点。 三、对于历史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给予大胆的解
释。 四、追求一种诗的意境,诗的抒情,诗的气氛和
诗的语言。
郭沫若后期的历史剧
在抗战期间,郭沫若又创作了《棠棣之花》 《屈原》《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
首先是对于屈原所处时代的看法 : 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其次是关于屈原的人格和精神的考 察:对于国族的忠烈,屈原始终 是一个忠心耿耿的民族诗人,有 着爱人民,反奸佞的精神。
郭沫若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找到了相通之处,开始了大胆的 取舍和创作:在历史事实和人物设置上进行了改动。
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 :历史研 究是实事求是的,而历史剧的创作则是失 事求似。只要真实地把握与表现了历史的 精神,是尽可以和史事尽可以有出入的。 求似,则求一种神似,寻求历史精神的相 通。

从《屈原》、《蔡文姬》谈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从《屈原》、《蔡文姬》谈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从《屈原》、《蔡文姬》谈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郭沫若是杰出的诗人和著名的历史剧作家,从20世纪代到50年代,共创作了《王昭君》、《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十一部历史剧。

这些剧作,精选历史题材,紧密配合现实斗争,开辟了我国历史剧古为今用的新道路。

剧作《屈原》巧妙地运用借古喻今的手法,以呼风唤雨的热望,毁灭鬼神的愤怒,从精神上动员人民投身于反对国民政府反动派卖国投降的斗争,唱响了一曲时代的响遏行云的战歌。

《蔡文姬》注重情节构思和人物虚构,具有浓郁的诗的意境,是最能体现作者创作见解和创作风格的作品。

这两部剧作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较集中体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

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对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进行初步地分析探讨。

一、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郭沫若自幼便接受浪漫主义风格的感染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

19,他赴日留学,虽然是学医学,但却沉醉在浪漫主义诗人歌德、拜伦、雪莱、泰戈尔等文学的作品中。

19开始文学创作,最初试笔的《别离》、《新月与白云》等新诗,就初步显示出浪漫主义的特点。

作家的创作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以描写理想生活图景为主的浪漫主义特色一旦形成,出现在其历史剧中,当然是水到渠成。

再者,历史剧这一题材的本身就蕴涵着浪漫主义的因素,正如郭沫若所言:“话剧是现实主义的艺术,用话剧这种体裁来写历史剧,这种做法就包含着浪漫主义在内。

”(一)让艺术想象力自由驰骋历史剧是历史科学和文学创作的有机结合,历史剧的创作应当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

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在历史剧创作中有其广阔的天地。

郭沫若也认为:“我们写古人所能凭借的材料都是很有限的,那就要求历史剧作者发挥想象力,把很少的材料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创作历史剧应当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他的性格特征是热爱祖国人民、坚贞不屈、勇于和种种危害国家的邪恶势力作斗争及诗人的气质。屈原的政治主张是面对强秦的侵略,联齐以抗秦。为此,遭到了南后的迫害,南后以“淫乱宫廷”的罪名使他罢官。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屈原不是为个人荣辱,而是为国家的前途忧虑。他愤怒痛斥张仪。屈原的斗争使南后老羞成怒,进行更的迫害,把屈原关在庙中,并阴谋毒死他。屈原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想火山岩浆。写出了震撼人心的“雷电颂”,“雷电颂”是对黑暗势力的愤怒诅咒,是对毁灭黑暗势力的光明与力的歌颂。表现了屈原崇高的内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争精神和诗人的气质。结尾屈原随卫士到汉北人民中间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女神》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它的思想内容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在文学上,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个性解放的呼声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如:《天狗》中的“天狗”这种冲决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事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浴海》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诗的宣泄。这种个性解放的要求不仅仅着眼于个人本身,诗人将个体的解放作为社会、民族、国家解放的前提,将它们融合为一体。《地球,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出他个性解放的要求呈现出了劳苦大众利益的一致性。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槃》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原则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原则郭沫若,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大腕儿,创作了不少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在历史剧创作上的一些原则。

其实,郭沫若的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历史剧,也能给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决策提供借鉴。

来,坐下来,咱们好好聊聊。

1. 尊重历史1.1 历史真实感首先,郭沫若特别强调历史的真实感。

他在创作的时候,真的是把历史当回事儿。

想想看,历史剧可不是随便编编就完事儿了。

郭沫若深知,历史是由真实的事件和人物构成的,随意改动只会让观众觉得你在开玩笑。

比如说,他在写《屈原》时,绝对不会把屈原的性格和行为随便改变。

要让人觉得,哦,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在那个环境下的真实反应,不能让人觉得你在讲故事。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历史剧要让观众看得明白,才能产生共鸣。

1.2 脚踏实地而且,郭沫若还非常注重对历史的深入研究。

他可不是随便翻翻书就上场的。

他那种“脚踏实地”的态度,真是让人佩服。

就像我们平时做功课一样,得有扎实的基础,才能讲出个所以然来。

想象一下,要是你讲一个历史故事,结果把年份搞错了,观众不骂你才怪呢。

所以,郭沫若的原则就是,先了解,再创作,绝对不能马虎。

2. 情感表达2.1 人物内心说到郭沫若的历史剧,情感表达也是个大亮点。

他的剧本中,总能让人物的内心戏丰富多彩。

郭沫若认为,历史人物不仅仅是干巴巴的历史资料,他们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人”。

他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挣扎、痛苦和喜悦。

比如,在《朱自清》中,他就把朱自清的内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不禁感叹:“原来他也有这样的烦恼!”2.2 真实情感而且,郭沫若特别懂得如何抓住观众的心。

每当他在剧中描写人物的情感时,总能让观众“心有戚戚焉”。

他用情感串联起历史,让那些远去的故事在我们心中重新鲜活起来。

大家想想,要是历史剧里的人物都像木头人一样,谁愿意看呢?所以,郭沫若的原则是,情感不能少,必须让人觉得有共鸣。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摘要:纵观郭沫若历史剧创作情况,本文分别从史剧和历史、史剧和现实、史剧的形象塑造、悲剧成就等方面进行浅析,明确以下四点:(1)郭沫若处理史剧和历史关系的原则是“失事求似”;(2)提出了“先欲制天下而后借鉴于古”及“据今推古”理论,以此来处理史剧和现实之间的关系;(3)戏剧形象塑造方面,对人物进行“合理的发展”;(4)“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

关键词:史与剧史剧和现实史剧形象悲剧成就郭沫若历史剧促进了中国话剧创作的繁荣、发展,其贡献毋庸置疑。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始于1920年,《棠棣之花》为其发端之作,40年代连续写了《屈原》、《虎符》等多部历史剧,史剧创作理论趋于成熟,50年代继续发展并臻于完善。

郭沫若的戏剧理论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史剧和历史、史剧和现实、史剧的形象塑造、悲剧成就等。

下面就这些方面进行浅述。

一、史剧和历史“历史剧写的是历史题材,它取决于历史生活,又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剧’”。

①历史剧不等于历史,它不是对历史的一种简单复制。

那么该如何明确史剧与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②他是非常重视艺术自由的,而不是对历史生活的照搬照抄。

这表明历史剧是艺术,不是历史科学著作,但忽略了史剧和历史的关系是既区别又联系的,而不是二元对立关系。

恩格斯在1895年5月18日致迪南拉斐尔的信里表示:“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

”③恩格斯的观点体现了历史和艺术辩证统一的关系。

郭沫若曾说过:“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

”④郭沫若是赞成恩格斯的观点的。

郭沫若在他的一些史剧中表现了“失事求似”的原则。

史剧《蔡文姬》中,郭沫若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了新的评价,他认为:“曹操对于我们民族和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取得了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艺术成就,最鲜明地体现了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特色。

①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郭沫若的历史剧虽然是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却又并不拘泥于历史事实,他认为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

在《屈原》的创作中,从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郭沫若舍弃了人物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史料,大胆地凸现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橘颂》即为衬托人物的高尚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地崇高。

②以古讽今,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

“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屈原》是一部借古讽今的名作,剧作者把当时的时代愤怒,复活到屈原时代。

他从屈原作为“合纵派”要人与“连横派”的矛盾中,作为国内反秦派领袖与亲秦派的对立中,看到了与40年代初期中国抗日格局的历史相似性。

剧作使用了时代特点的象征、斗争格局的隐喻,敌我力量的类比等多种书法,实现了启发人们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创作目的。

③有浓郁的主观性和抒情色彩,是戏剧的诗。

郭沫若对历史人物进行刻画的依据并不全是史实,他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心理、以及生活体验,融注到历史人物身上,在其所解释得的古人的心理中找出和他自己内心的契合点,达到“内部的一致”。

《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自己,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强烈的抒情性,兼具剧作家与诗人两种气质的郭沫若。

④结构紧凑、集中。

《屈原》把屈原坎坷悲壮的一生集中在了一天的时间里来加以完成,紧紧围绕爱国和卖国的两条路线的尖锐冲突塑造了屈原的伟大形象,既做到了对战国时代政治风云际变的渲染,又使得实际的政治斗争紧张而激烈,剧情紧凑而集中。

⑤塑造了诗化的历史人物形象。

屈原是诗化的历史人物,郭沫若对历史上的屈原素有研究,他特别看重屈原关爱民生的“仁政”理想,注重“修己以安人”的人格形象和以死报国的崇高气节。

郭沫若历史剧艺术特色

郭沫若历史剧艺术特色

郭沫若历史剧艺术特点(一 )郭沫若以学者、剧作家、诗人这三者的和睦一致,构成了他的历史剧创道标新立异的艺术特点。

当他创作历史剧的时候,他是以科学家、历史学家在做渊博的准备,而以革命诗人在进行丰富的构想,最后再以戏剧家的绚烂风格去落笔。

因此,他的作品才是这样的征引旁博、才华纵横、想象勇敢、联想奇胜。

②这样的评论,是有道理的。

第一,作者拥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独到的历史目光,擅长在错综纷坛的历史现象、甚至各样互相矛盾的史料和看法中鉴识真假、是非分明,提炼出优秀的、独出心裁的看法,作为他历史剧创作的思想基础,使他的剧本的主题思想,拥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郭沫若历史剧的这一特点,在他解放前的一系列剧作中已经表现了出来。

而在建国后,因为作者思想的更为成熟,也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历史唯心主义看法去从头评论历史人物的急迫需要,因此,作者创作上的这一特点是更为突出了,也更具有时代色彩了。

《蔡文姬》和《武则天》的创作,选择了我国历史上受到好多非议的两个优秀人物,给予他们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崇高道德和谋事在人的坚毅信念,把对历史人物的科学评论和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联合起来,塑造了崭新的历史人物形象。

1 / 3这里,表现了作者向在封建社会中据有绝对优势的正统思想勇敢挑战的精神,也表现了作者新奇而独到的艺术构想。

这样,作者就把他的历史家的目光和剧作家的形象思想活动高度联合起来了。

(二 )其次,浓烈的诗的境界和激烈的浪漫主义的气味,也是构成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的一个要素,并且被一般人以为是一个主要的要素。

作者是一个有名的抒怀诗人,他关于诗有特别的敏感,也很擅长在剧中酝酿和组织诗的场面,造成诗的成效。

比如,在《蔡文姬》一剧中,作者把《胡笳十八拍》中很多动人心魄的章句,象明珠同样,镶嵌在剧情发展的重要关隘,大大增强了全剧的诗的氛围和艺术感染力。

特别是在诗章的伴唱运用上,作者不单是把它作为深刻揭露剧中人物心里独白的有力手段,使之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并且把读者和观众更进一步地引向了剧中的规定情境,缩短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史剧和现实——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

史剧和现实——郭沫若历史剧研究之一

他 的 历史 剧 的 现 实 思 想 倾 向 就
,
是 十分鲜 明的 乙 剧作
,

一贯性

如 果 我 们 扩 大 郭 老 历史 剧 的 范 围 而 及 于 诗 剧
,
如 果 我 们纵 观 他 的 全 部
,
那 么 我 们 就 会发 现一 条 红 线 贯 串着
这 条红 线 是那 么 鲜 亮
那 么突 出

他 早 期的
《 女 神之 再 生 》

《 湘牙 粉
, } 叶

《 孤 ,I 守 君 之二 子》 等
:
,
虽 然是 诗 剧
,
,
但都 是 历 史题 材 的



反 映 这 些 历史 题 材 这 就表 明
, ,
他 明 确地 说

我是借 古人 的骸骨
,
另行 吹 嘘 些 生 命 进 去



郭沫若 同 志 早 就 奠 定 了 古 为 今 用 郭 沫若 发 展 了这 一 思 想


你们男 人 制 定
你 们老人 们 维 持着 的 旧 礼 制 是 范 围 我们 觉 悟

不 的 青年不 得 范 围 我们 觉 悟 了 的 女 子 不得 ! 我 如今 是 新 生 了 象
, ,
,

你们 叫我 死 但你也 没 有 这 种 权 利
,
… …
… … 我要 朝 生 的 路 上 走 去 !

耸立 在我 们 眼前 的 是 勇 敢 的 叛 逆者 的形 卓文 君 的 性格 就 成 为

以 古 鉴 今的 原 则

在 早 期 历 史 剧 《三 个 叛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特点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历史剧等。

其中,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特点,本文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历史真实性和时代背景的还原。

他通常选择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作为创作题材,如《焦裕禄》、《秦始皇》、《八路军》等。

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力求做到史实准确,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事件的描写都力求还原真实情况。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通过对焦裕禄生平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他在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中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他不仅关注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更注重展现他们的人性和情感。

在《秦始皇》中,郭沫若通过对秦始皇的塑造,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权谋手段,同时也揭示了他孤独、焦虑和权力欲望的一面。

这种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和情感表达,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更加饱满、生动和有血有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历史剧作品,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和事件,更深入探讨了其中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例如,在《八路军》中,郭沫若通过对八路军的战斗和牺牲的描写,揭示了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同时也探讨了民族精神、革命理想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这种对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得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

他倡导“融合艺术”,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结构,使得历史剧作品富有音乐性和舞台感。

例如,在《焦裕禄》中,郭沫若运用诗歌化的语言和旋律感,使得剧中的对白更具有韵律和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是如何论历史剧 郭沫若 他认为历史剧毕竟是戏, 应划入艺术范畴。

历史剧既然是艺术而不是历史教 科书,作者就有想象和虚构的权利。

从 1920 年 9 月开始,郭沫若在写十多部历史剧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系列以 创作谈方式出现的有关历史剧的文章,在不少问题上触及了历史剧创作的规律。

郭沫若对历史剧的看法, 有一个发展过程。

从“五四”到北伐战 争前,他的历史剧理论以倡导积极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著称。

抗日战争后,当他 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时, 他的历史剧理论出现了新的飞跃。

1949 年后, 他又写了(或 由别人整理)《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1950 年 10 月)、《谈〈屈原〉剧本 中的宋玉》(1953 年 9 月)、《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1951 年 7 月)、 《为〈虎符〉的演出题句》(1956 年 12 月)、《〈蔡文姬〉序》(1959 年 7 月)、 《谈〈蔡文姬〉的创作》(1959 年 2 月)、《我怎样写〈武则天〉》(1960 年 8 月)、《〈武则天〉序》(1962 年 6 月)、《谈戏剧创作》(1958 年 6 月)等文章, 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他原有的历史剧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戏剧界展开过一场历史剧是 “ 历史 ” 还是 “艺术”的争论。

郭沫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论战, 但从他的一贯论述 看,他认为历史剧毕竟是戏,应划入艺术范畴。

他在谈《武则天》时说:“ 我依然相信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所说过的话,‘诗 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情, 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 必 然性可能发生的事件。

史家和诗家毕竟不同’。

”在古希腊,诗包括 戏剧。

他这里强调的是历史学家和艺术家的不同。

他在接见《剧本》记者的采访 时又指出: “写戏不同于写历史教科书, 艺术有想象的天地。

”“ 艺术家写历史题材,当然也要占有材料。

材料不足,就需要推想,以想象来丰富 材料。

艺术家主要是写可能性,没有的人物、事件,容许虚构。

”这里同 样认为历史剧是艺术创作而非历史教科书。

他这种看法, 不仅和外国文论家中的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一致, 而且也和德国戏剧家莱辛、 法国理论家狄德罗所见略 同。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同的话, 那就是郭沫若并不认为历史剧因是叙述可能发生 的事件而可以完全不顾“实在的事情”, 不必花精力去研究历史。

相 反, 他认为“史剧家对于所处理的题材范围内, 必须是研究的权威”。

在总结《武则天》的创作经验时,他再次强调写历史剧 “ 总得有充分的史料和仔细的分析才行 ”。

郭沫若和亚里士多德、莱辛等人的另一不同是,他不仅看到了科学和 艺术、历史和戏剧的区别,而且还辨证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他在为《武则 天》作序时说:“我是想把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想把历史 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

说得更明显一点, 那就是史剧创作 要以艺术为主,科学为辅;史学研究要以科学为主,艺术为辅。

”这个看法 显得极辨证。

本来写历史剧,既要有忠于史实的科学精神,又要有跳出史实的艺 术精神。

如果艺术脱离了科学,或艺术真实不以历史真实做基础,那就无法创作 出优秀的历史剧。

郭沫若写历史剧, 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 而是为了借历史题材灌溉现实的 蟠桃,借历史故事 拨动今天观众的心弦。

古为今用,是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一贯原则,也是他 写历史剧的主要动因。

但在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上, 他前后期的看法侧重点不完 全相同。

在早期,他强调的是作家的想象和创造而不是史料的大量占有。

用他自 己的话来说,是“借着古人的皮毛来说自己的话”,正如歌德写《浮 士德》是把浮士德当作自己的化身描写一样,郭沫若在《湘累》中写屈原,也是 一种“自我表现”: 把自己身在异邦受到的迫害而激发出的爱国主义 情感倾注在屈原的忧国哀民的悲痛中。

后来, 郭沫若确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之后, 由强调表现自我转向强调“人民本位”,由“借些历史上的影 子来驰骋我创作的手腕”, 到强调“优秀的史剧家必须是优秀的史学 家”,可见,他的古为今用的历史剧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成熟过程。

1946 年,他还借用《诗经 》赋、比、兴的比喻,把历史剧古为今用概括为三点:“一是再现历 史的事实,次是以历史比较现实,再次是历史的兴趣而已。

”这里讲的第 一点,就是再现历史人物、事件的本来面貌,但不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而是通 过揭示历史矛盾的本质真实, 正确反映人类前进的历史, 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昨天, 吸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为今天的现实斗争服务。

第二点讲的“比”, 离不开象征和影射手法。

郭沫若写《屈原》,是对现实的“时代的愤怒复 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 “换句话说, 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 们当前的时代”。

郭沫若把这种象征手法概括为“先欲制今而后借鉴 于古”与“据今推古”的原则。

这也就是他写于抗战后期的作 品, 为什么喜欢选择社会矛盾异常激化的战国时代和元末、 明末这些朝代的原委。

在谈《虎符》时,他又说:“我写《虎符》是在抗战时期”,“ 我写那个剧本是有些暗射的用意的。

因为当时的现实与魏安厘王的‘消极 抗秦, 积极反信陵君’是多少有点相似”。

这里讲的暗射, 与“四人帮 ” 搞的 “ 影射史学 ” 有本质不同。

“ 影射史学 ”, 是全然不顾历史事实, 随心所欲地涂抹历史, 搞牵强附会的为我所用, 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郭沫若讲的暗射,建立在揭示历史本质真实基础上, 是利用现实和历史的某种相似, 用形象的手法将其共通点揭示出来, 引起人们的 联想,达到以古喻今,以古鉴今,以古讽今的目的。

第三点讲的“历史的 兴趣”强调的是淡化功利意识,不要求每出戏都要配合现实斗争。

但兴趣 不可能完全超脱功利。

作者对某一段历史事实或某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 必然会 有作者自己的倾向性。

一旦有了倾向性,就难免有某种功利目的,只不过这功利 目的不像《屈原》那样与政治密切相关罢了。

如郭沫若 1959 年写《蔡文姬》, 其用意是为曹操翻案。

这翻案,并不是用来影射当时的政治斗争,而纯粹是历史 人物评价的不同看法。

要做到古为今用,关键是处理好历史题材。

对此,郭沫若认为既不能完全抛 开历史真实,但又可在发掘历史真实基础上发展历史真实,乃至“无中生 有”地“制造虚点”。

历史剧既然是艺术而不是历史教科书, 作者就有想象和虚构的权利。

像郭沫若《棠棣之花》中的春姑,《屈原》中的婵 娟, 《虎符》 中的魏太妃, 《高渐离》 中的盲人歌者, 都是“无中生有” 的。

这些人物,虽在剧中没担任主角,但他们一旦出现在舞台上,就成了作品的 有机组成部分,并由此强化了作品的历史真实感。

其次,处理历史题材还意味着 作者“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 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在”。

郭沫若自己创作的历史剧,就是 这样做的。

如他虽然不否认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劳,但他认为在秦统一之前,如 果楚国按屈原的主意办事,也会出现大统一的局面,甚至“自由的空气一 定更浓厚,艺术的风味也一定更浓厚”。

他虽然认为反对分裂是战国时代 的人心所向, 并按这种时代氛围来创作, 但他并不认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抗 秦就大逆不道。

相反,他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加以高度的赞扬。

再次,处理历史 题材要“尽可能追求着人、地、时的三统一”。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使剧本写得更加集中、 完整和统一。

如他写 《武则天》 , 就与宋之的写法不同。

他把徐敬业的叛变作为中心, 围绕着这个中心事件来组织他所选择的事件和人物。

这样做,便使作品达到高度的集中和凝练。

在现代文学 史上,对悲剧理论做出深入研究的,除鲁迅 外,还有郭沫若。

郭沫若对悲剧尤其是历史悲剧,有许多精湛的见解。

他要 求历史悲剧要反映时代精神, 充分表现巨大的历史内容, 以及揭示悲剧冲突的历 史必然性。

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谈及《蔡文姬》时曾说“我对悲剧的理 解是这样的,譬如方生的力量起来了,但还不够强大,而未死的力量还很强大。

未死的力量压倒方生的力量,这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这就产生悲剧。

像屈原的遭遇就有这样的悲剧性质”。

他这里讲的“方生的力量”,是代 表正义的、进步的或革命的力量。

郭沫若认为,悲剧是腐朽势力战胜新生势力, 是进步力量的毁灭。

他对悲剧的理解,言简意赅地揭橥了悲剧文学的本质。

郭沫若不仅对悲剧的本质, 而且对历史悲剧的审美价值及其实现的方式作了 论述。

1951 年,郭沫若在谈到悲剧的教育意义时指出:“一般的说来,悲 剧的教育意义比喜剧更强。

促进社会发展的方生力量尚未足够壮大, 而拖延社会 发展将死力量也尚未十分衰弱, 在这时候便有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戏剧价值不是 在单纯的使人悲, 而是在具体地激发起人们把悲愤情绪化为力量, 以拥护方生的 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

”有人认为悲剧的结束“容易使人感到正气 下降, 邪气上升”, 郭沫若不同意这种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