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中国通史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衰落。唐朝后期,土地兼并继续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875年,终于爆发唐末农民起义。

唐朝后期,两税法的颁行,是我国封建税制的一大变化,反映了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诸方面掌握唐朝时期的历史内容。

二、重点问题

1、隋朝政治经济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政治上(1)在中央机构方面,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六部长官都叫尚书,归尚书省管辖。影响: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2)地方的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郡县两级。还加强对地方官的考核,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由中央任免。隋文帝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地方州、县学每年推选优秀生到朝廷进行考试,根据成绩录用。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影响:对防止豪强地主把持地方政权起了一定作用。(3)在选官制度方面,创立了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影响: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

经济上:(1)继续实行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大规模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影响:查出大量隐漏户口,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2、唐朝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的内容和作用。

(1)均田制。内容:唐朝均田令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受田100亩,其中,20亩称永业田,可留给子孙耕种;80亩称口分田,受田人死后要交还国家。永业田和口分田,一般不许买卖。还受给相当数量的永业田、职分田给贵族官僚。作用:均田制

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为农业发展

提供了条件。

(2)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

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

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

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

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

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

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

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府兵制。内容:唐朝的府兵制

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制度。府

兵的基本单位叫折冲府,所领的府

兵叫卫士。卫士平时从事农业生产,

农闲时操练,不纳租调,不服徭役,

但要轮流到京城宿卫,或到边境戍

守。遇到战争要自备衣粮器械,应

召出征。领兵将领都是临时委派,

战争结束,“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作用:有利于防止将帅专兵跋扈,

40%的折冲府集中在关中一带,使朝

廷拥有雄厚的军事力量,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

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下出现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

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重视

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农民

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他完善了三

省六部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他重视对人才的网罗和使用,如任

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并重视科举制

度;他还下令房玄龄等完成唐律的

制定工作;他善于纳谏,魏征提出

的“兼听则明”、“居安思危”等,

都被采纳。

4、吐蕃与唐朝的关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

高原一带,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吐

蕃首领称作赞普。7世纪初,吐蕃的

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高原,定

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

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

吐蕃时,带去许多书籍、丝织品、

手工艺品、耕作用具、蔬菜种子等。

后来,养蚕法也传入吐蕃。文成公

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

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2)唐中宗时,应吐蕃赞普尺带珠

丹的要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

(3)821年,吐蕃的赞普派专使到

长安请求会盟结好。盟文强调“患

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至今还

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

族人民友好团结的物证。

5、唐朝与朝鲜、日本的往来。

唐朝的对外交往以亚洲为主,亚洲

地区又以中日、中朝交往最为密切。

唐朝在经济文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

位,对亚洲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

如:日本的文学、建筑、服装、习

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

6、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1)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庄田出现,庄客与庄田主之间出现

契约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某些

发展。(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

逃亡,租庸调法无法维持下去,严

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3)藩镇割

据,政府直接辖区缩小,财源主要

依靠江南,江南赋税沉重,人民纷

纷逃起义。

内容:780年唐德宗用杨炎建议,颁

行两税法。(1)取消租庸调和杂税;

(2)不分主、客户,一律以现住地为

准,登入户籍纳税(3)改用按资产和

田亩征税;(4)每年分夏秋两季征

税。

意义:(1)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

府财政收入,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

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2)赋税的

征收,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财产为

主要依据,表明国家对人民的人身

控制有所松弛,为后代税制开了先

例。

7、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避实击虚,流动作战,转战

大半个中国。

作用:沉重打击地主阶级,进一步

推垮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瓦解了

唐朝的腐朽统治,推动历史前进。

起义军首领以“天补平均大将军”、

“冲天大将军”为称号,反映了起

义军模糊的平均要求,对后世农民

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文化的主要成就。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