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三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经济三阶段

新兴经济国家必须经过吸收、释放到平衡三个时期阶段的输入式经济发展模式,2016年是中国经济从吸收期至释放期的转折之年,转折期经济发展走向决定今后发展是上升还是下降的关键也是难点。从吸收期阶段走向释放期阶段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转折期把握的好则经济稳步提升叫转折成功,转折期把握的不好则经济快速下滑叫转折失败。转折成功的关键是加大国有资金投入保证消费能力、增加国家资本对外投入以保证日后外汇收入、增强吸收外汇技术以提升产品级别。

从释放期阶段过渡到平衡期阶段是能否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点,释放期阶段走向平衡期阶段也是客观规律的结果。过渡关键是提高消费的商品科技含量以吸引外资流入、提升商品等级增加出口、加大科研投入构建国际产消堡垒。

吸收期阶段是大量资金流入,国家的最大收获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生产技能的提高,大量就业形成强大的消费,代价是物价上涨;释放期阶段是大量资金流出,国家的最大收获是通胀压力释放,国内货币保质能力增强,代价是高汇率造成国外消费潮、出口下滑通货紧缩;平衡期阶段是吸引外资与资金外流达到平衡,国家的最大收获是经济增涨和消费增涨同步发展。只要形成国际技术高地,科技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形成的过剩危机将被其他国家消化,代价是涌入的人口形成环境压力。

一、资金的本性

资金的第一本性是追逐利益不分国界,于是商家是那里有利可图就奔向那里不认国家。资金的另一本性是喜欢聚集、跟随大流,吸引资金流向的地方成本洼地,排挤资金的地方成本高地。成本洼地和高地指的是投入资金与产出资金之比,比值越低就是洼地,相反比值越高就是高地。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外资和技术及先进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好资金逐利的本性。

资金的逐利性导致商家的六亲不认,那里有钱赚就往那里发展,企业就迁到那里,不存在那个国家的企业就专心为那个国家服务。企业只有两种情况才会出现爱国举动:一、是利益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做顺水人情;二、是在国亡关头被人泻脑后失去理智才有的爱国热忱。正常情况下只要能给商家滚雪球式的赚钱机会,商家走到那里就是那个地方的本土企业。只要有成本洼地、利益回报高的地方企业资金就会往那些地方流动,不用请会自动找上门来,当无利可图时为了生存在就会迁走留也留学生不住,这些也是为求生形成的逐利发展规律。

利用资金本性发展经济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制造洼地形成资金汇聚流动,即制造能让别人赚钱的条件;二是利用资金利益捆绑商家本土化,即加大利益诱惑让商家发展滚雪球;三是控制工资过快增涨建立国有控股企业,即延长洼地效应时间和由国家操控发展大局。

二、输入式经济模式

输入式经济模式是借助外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助推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由资金本性造成的注入式经济上浮发展模式。资金本性体现出人的贪婪本质,利用好贪婪本质来发展经济也并非易事,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利益分享与经济发展,要把商家看成是财富、看成是人们生存条件的创造者,要大量制造商家并且为商家提供赚钱机会。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克服的困难也很多:

1、国家层面看见别人赚钱眼红,有意无意地形成利益保护、设置障碍,忘记了别人在为自己发展经济,忘记了留下来的商家就是本土企业。由国家政府制造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就是政府踩下了经济刹车。

2、人民存在妒忌仇富心理,产生不愿意配合商家管理规定造成利益冲突,使企业管理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人们不知道是别人给了就业机会,不知道商家是经济列车的引擎。由

人民制造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就是人民踩下了经济刹车。

3、国家常常头痛医头足痛医足,当出现人民收入跟不上经济增涨速度或出现消费不足、出口困难影响生产时,提高工资来增加收入、降低汇率满足增加出口,却不知道是在增加成本、压缩商家的利润空间,触动了商家贪心的预期。经济增涨速度是生产规模增加,也只是增加了就业人数了,并不是增加个人收入,所以经济增涨与个人收入并不同步。消费不足、出口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工资成本过高,解决的办法是降低工资而不是提高工资。

4、对经济发展乏力的真正原因认识不足,错误认识造成错误的处理,把通胀归咎于商品价格过高,设置销售限价或限制外资进入,限价打压了商家的利润空间,限制外资进入拟制经济发展。根本原因是输入式经济发展造成货币投入过量、生产规模过量。过量商品的出路就是出口,出口维持了生产却留下了货币。是输入式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与西方内生式经济发展规律不同的地方。

5、对商品的成本构成认识不足,人们消费不起或消费不足,认为是价格过高拟制消费,用盲目提高工资水平来促进消费。不知道商品价格的90%以上都是由工资堆砌而成的,除了采购资源开采权成本外其余成本全都是工资堆砌而成的。所以提高工资水平是变象提高商品价格,购买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反而提高了出口商品成本造成了出口压力,是对商家的利益损害。

三、吸收期阶段增涨因素

吸收期阶段是输入式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必经阶段。资金的本质就是追捉利益,吸收期是低成本的洼地效应大量吸纳外部资金和技术阶段期。因为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注入抬高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得落后造成的商品供给和消费不足得到快速改善。商品供不应求,就业不断增加便提高了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出现蓬勃发展的景象,这些外来企业在发展的好光景下将赚来的钱不断扩大生产就象滚雪球一样的发展。

吸收期阶段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供小于求形成产销两旺形的结果,这段时期的有利因素为:低成本商品出口,解决了全员就业出现的商品过剩问题,消化了吸收期的产能过剩。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壮大的就业队伍形成了总消费能力增加。为此强大的商品出口和不断提升的内部消费消化了产能过剩的不利压力,企业在增加商品生产的同时也为消费群体增加了消费能力,产销都同时在扩大。

生产和社会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的销费、成本低廉商品的出口形成三架马车驱动的经济的发展模式,三架马车驱动的经济模式也是输入式经济发展的形式。吸收期阶段也存在不利因素为:因商品大量出口将输入的大量货币留在了国内,换来的外汇被国家储存起来,人们付出超过自身消费需求劳动换来的多余货币量被闲置了下来,形成货币数量大于需要采购的商品数量,便打破了货币量与实物量的平衡,由此产生物价上涨。

工人获得工资报酬是构成商品成本的一部分,商家要获得利润必须提高商品价格成为销售价格,于是工人得到的工资价格总是要低于商品的销售价格,如果相等了那商家就是没有附加利润,于是商家需要获得利润就形成了渐进式循环的物价上涨。所以商家赚到的钱就是商品价格上涨的部分,物价上涨是发展经济付出的社会代价。

商家要获得利润就必须在商品上加价,工人付出的劳动必须要加上商家的利润价格,上次工资数额又成了下次商品的生产成本,于是商家在每次产出的商品上都增加利润价格。由此工人每次获得工资数额都需要逐渐上涨才能保证采购到同样多的商品。

当不断循环渐进上涨的物价还相对不高时,还保持着价格竞争力,形成的商品成本价格不至于严重影响出口,过剩商品由出口消化掉,生产消费还能保持稳定的循环。但随着物价的不断提高商家的利润加价空间不断受到压缩,经济发展的速度会不断下降,这时工人的工资下降速度应该比经济发展下降速度要快,或者工人增加劳动量而不加工资,这样才能腾出商家利润加价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