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GB/T 23795 ~ 23798-2009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意义
病媒生物危害程度的主动评价
虫媒传染病的预警
病媒生物控制方案的制定 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GB/T23797-2009
1、诱蚊灯法 (1)适用范围:畜禽棚内 或其附近按蚊属、库蚊属等成 蚊的监测。 (2)器具:诱蚊灯、乙醚 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5、栖息蚊虫捕捉法 (1)适用范围:人房或动物厩舍中栖息的成蚊的监测。 (2)器具、试剂:电动吸蚊器、手电筒、乙醚等。 (3)操作步骤:依据不同蚊种的生态习性,选择蚊虫 栖息时间及蚊虫栖息场所,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使用电动吸 蚊器捕获栖息的蚊虫,每次15min。用乙醚麻醉捕获的蚊虫, 记录每处场所蚊虫的数量与种类。记录温度、湿度。 (4)密度计算公式:
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
GB/T 23796-2009
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
GB/T 23796-2009
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
GB/T 23796-2009
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
GB/T 23796-2009
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
GB/T 23795-2009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产卵雌蚊诱集法 (1)适用范围:适用
于寻找产卵场所的库蚊属
等雌成蚊的监测 (2)器具:产卵雌蚊
诱集器、产卵诱集物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操作步骤
日落前1h放置孕蚊诱集器,盘内装不少于2L的产卵诱集 物。每天日出后1h移走诱集的蚊虫并分类、计数。每晚(每 次)更换产卵诱集器。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病媒生物密度检测方法(鼠类)手打word版 (2)

病媒生物密度检测方法(鼠类)手打word版 (2)

GB/T 23796—2009(1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蝇类密度监测方法.包括笼诱法、粘捕法、目测法、格栅法。

本标准适用于蝇类密度和种类的监测,其中笼诱法、粘捕法和格栅法用于成蝇密度的监测.目测法 用于成蝇密度和蝇类孳生率的监测。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蝇类fly昆虫纲双翅目环裂亚目有瓣类,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2.2蝇密度density of fly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或空间中监测到的蝇类数量。

2.3孳生地fly breeding site存在适宜于蝇类孳生的腐败动物、腐败植物、人粪、禽畜粪和生活垃圾的容器或地点。

2.4标准间standard room以15m 2为一个标准间,其中,小于15 m 2的独立房间视为1个标准间.大于15 m 2的房间按15 m 2每间折算标准间数。

3 监测方法 3. 1笼诱法3.1.1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外成蝇密度和种类的监测。

3.1.2监测工具捕绳笼:直径为250 mm.笼体高400 mm.笼脚高100 mm 〜300 mm ,圆锥形芯高350 mm .顶口直 径25 mm(参见图A. 1)。

3.1.3操作步骤每个捕蝇笼诱饵盘内放置50 g 红糖、50 mL 食醋及50 mL 水,或者按照监测目的采用其他诱饵。

诱饵盘与捕蝇笼下沿的间隙应不大于20 mm 。

监测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3点(或者按照监测目的设 定监测时间)。

将捕获蝇类麻醉后分类、计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数据(参见表B. 1)。

3.1.4密度计算密度计算见式(1)D=N l /N i ×T (1)GB/T 23796—2009D——蝇类密度,单位为只每笼时;N l ——捕获蝇总数,单位为只;N i——投放捕蝇笼数,单位为笼;T ——监测时间,单位为时(h)3.2粘捕法3.2.1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成蝇密度和种类的监测。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16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报送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的报告xxx: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中心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呈报,请审阅!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年xx月xx日xx疾控中心办公室 xx年xx月xx日印发2015年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根据全国爱卫办制订的《四害密度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监测方案。

一、背景鼠、蚊、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 鼠密度监测1.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县城区设3个监测点)(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公共绿地、单位、居民院内、湖河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500延长线,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湖河,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每年4月、9月各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2次。

3、监测方法(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记录外环境5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粪等鼠迹数。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

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普通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者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浮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

我国过去曾经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和控制水平解读-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5、栖息蚊虫捕捉法 (1)适用范围:人房或动物厩舍中栖息的成蚊的监测。 (2)器具、试剂:电动吸蚊器、手电筒、乙醚等。 (3)操作步骤:依据不同蚊种的生态习性,选择蚊虫 栖息时间及蚊虫栖息场所,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使用电动吸 蚊器捕获栖息的蚊虫,每次15min。用乙醚麻醉捕获的蚊虫, 记录每处场所蚊虫的数量与种类。记录温度、湿度。 (4)密度计算公式:
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意义
病媒生物危害程度的主动评价
虫媒传染病的预警
病媒生物控制方案的制定 病媒生物控制效果的评价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GB/T23797-2009
1、诱蚊灯法 (1)适用范围:畜禽棚内 或其附近按蚊属、库蚊属等成 蚊的监测。 (2)器具:诱蚊灯、乙醚 等。
12、路径法 密度计算公式:阳性容器数和阳性小型积水处数(处)/监测 行走距离(km)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13、人帐诱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 蚊帐数(顶)×诱蚊时间(h) 14、动物诱帐法 密度计算公式:雌蚊数量(只)/蚊帐数(顶) ×诱蚊时间(h)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表A. 1蚊虫成虫监测表 监测时间:__年_月_日 监测方法: 温度: 编 号 密 度 湿度: 监测地点:__市 _区(县) _街道(乡) 密度计算单位: 风速: 蚊虫种类和数量 气候: 环境 类型 备 注
(4)密度计算公式:
a.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b.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7、幼虫吸管法 (1)适用范围:居民区蚊虫幼虫(蛹)密度的监测。

蚊、蝇、蟑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

蚊、蝇、蟑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

附件浙江省鼠、蚊、蝇、蟑螂四害密度监测方案一、监测范围与监测点设置每个街道确定为一个监测点。

在各个监测点中按监测的技术方法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场所作为调查点。

调查点在该监测点范围内不需要固定设置。

二、监测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场所类型及数量1.1外环境建筑工地(折迁工地)100米延长线,公共绿地100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100米延长线,河湖两岸100米延长线,共计400米延长线。

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1.2室内:餐馆2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1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下同)食堂1个,农贸市场1个,食品制售或商场1个。

1.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2.监测时间:每年2月、4月、9月和11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4次。

3.监测方法3.1 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400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计算方法为“鼠迹数/延长线长度×100%。

”3.2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24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计算方法为“粘捕鼠只数/粘鼠板张数×100%”。

每个餐馆布放5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50张粘鼠板。

(二)蚊密度监测1.各街道、开发区的监测场所类型及数量1.1居民区2个,单位2个,检查外环境。

1.2池塘或河流等大中型水体2个。

2.监测时间每月监测1次,全年共监测12次。

3.监测方法3.1在居民区和单位,检查各类有水容器、坑洼积水中有无蚊幼虫(或蛹),密度计算方法为:有蚊幼虫(或蛹)的积水处数/积水容器(下水道)数×100%。

3.2对池塘或河流,用500ml长柄勺取水,检查有无蚊幼虫(或蛹),每隔10米取水1勺,取水总勺数大于50勺。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蜚蠊)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蚊虫+蜚蠊)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鼠密度的控制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鼠类控制效果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31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室外环境室外的空地和绿地,如建筑工地,垃圾收集站,公园,动物园,绿地,河流湖泊沿岸,堤坝渠壁,道路两侧的空地或草地,铁道两侧,学校,单位院内,住宅区内空地等。

3.2防鼠设施预防外环境或下水道的鼠类进入人群居住或活动的环境而建成的建筑物或防护装置。

3.3路径指数累计检查每1000m路径所发现和鼠迹的处数。

3.4控制水平通过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城镇鼠类密度降低至本标准规定的某一水平范围内。

3.5单位检查的具体场所,如农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机关食堂,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场,粮库,饲料厂,医院,机场,港口,汽车站,火车站等。

4 检查方法4.1防鼠设施.现场检查防鼠设施,不同类型的防鼠设施和判定标准见附录A4.2 室内,室外环境鼠密度监测方法采用鼠迹法(见GB/T-23798)5 鼠密度控制水平5.1 城镇5.1.1 防鼠设施分为以下等级A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7%B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5%C级:防鼠设施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3%5.1.2 室内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1%B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3%C级:鼠迹阳性率率小于或等于5%5.1.3 外环境鼠密度控制水平分为以下等级A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1B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3C级:路径指数小于或等于55.2 单位单位鼠密度控制水平参照附录B进行评论6 抽样原则6.1 在城镇范围内,选择不同方位的区域,随机抽样6.2 抽查数量附录C,上下幅度不超过5%7 评价本标准将鼠密度控制水平定为ABC三级,其中,C级为鼠密度控制的容许水平,只有采用同一方法所有指标同时符合某一级别水平的要求时,方可视为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水平。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

病媒生物(四害)监测方案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确保“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重庆市爱卫办《健康重庆病媒生物防制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具体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健康酉阳”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监测范围辖区内宾馆饭店、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建筑工地、公共绿地、池塘、河两岸、公厕、垃圾中转站、码头、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全镇按东(石堤)、西(金线)、南(杉岭)、北(二坪)、中(大溪)五个不同方位的村设置监测点,监测场所及数量为:(1)外环境:建筑工地(拆迁工地)400m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500m延长线,河两岸300m延长线,码头、车站等场所外环境300m 延长线,共计2000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2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2个、农贸市场1个、商场超市2个。

2、监测时间7月、11月,每月上旬监测1次。

3、监测方法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

记录外环境2000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鼠迹数/1000m。

室内:采用粘鼠板法。

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一夜后粘捕到的鼠数。

密度单位为:粘鼠板阳性率(%)。

每个餐馆布放2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各布放10张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5类场所,布放100张粘鼠板。

病媒生物监测及方法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监测及方法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培训教材病媒生物从字面上说,应包括能够传播疾病的一切生物,但目前通常是指传播人类疾病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我国的传统和习惯,爱国卫生系统关注的病媒生物,目前主要为居民区中常见的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

一、病媒生物及其危害1、传播疾病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左右,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西尼罗热等。

这些传染病的发病人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5%-10%,但死亡数占30%-50%,危害相当严重。

2、骚扰病媒生物的骚扰除直接叮咬可造成轻度外伤外,多数情况下可对人体精神和情绪方面产生影响,甚至有时会损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形象,后果相当严重。

3、损物由鼠类损坏建筑、家具,咬坏电器引发火灾,横越开关造成短路,甚至撕咬文件、文物和票据,后果难以准确估量。

蝇类和蜚蠊也取食人的食物,虽然食量远少于鼠类,微不足道,但污染面大,遗留不愉快的气味,使人类不能食用。

二、监测内容鼠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蝇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蟑螂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蚊虫密度监测:监测户住宅周围环境进行。

三、监测方法鼠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3798-2009)鼠迹法进行;蝇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蟑螂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测法进行;蚊虫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

(一)鼠类密度监测—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

【理解要点】鼠迹法的调查主要用肉眼观察,但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或一些角落需要用手电进行照明。

对于一些肉眼不容易判断的鼠迹,如小家鼠的鼠粪、鼠毛等,需要取样后仔细鉴别加以确定,因此需要配备镊子等工具。

病媒生物监测和方法国家规范标准

病媒生物监测和方法国家规范标准

病媒生物培训教材病媒生物从字面上说,应包括能够传播疾病的一切生物,但目前通常是指传播人类疾病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我国的传统和习惯,爱国卫生系统关注的病媒生物,目前主要为居民区中常见的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生物。

一、病媒生物及其危害1、传播疾病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左右,如: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西尼罗热等。

这些传染病的发病人数约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5%-10%,但死亡数占30%-50%,危害相当严重。

2、骚扰病媒生物的骚扰除直接叮咬可造成轻度外伤外,多数情况下可对人体精神和情绪方面产生影响,甚至有时会损害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形象,后果相当严重。

3、损物由鼠类损坏建筑、家具,咬坏电器引发火灾,横越开关造成短路,甚至撕咬文件、文物和票据,后果难以准确估量。

蝇类和蜚蠊也取食人的食物,虽然食量远少于鼠类,微不足道,但污染面大,遗留不愉快的气味,使人类不能食用。

二、监测内容鼠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蝇类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蟑螂密度监测:监测户的厨房内进行。

蚊虫密度监测:监测户住宅周围环境进行。

三、监测方法鼠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23798-2009)鼠迹法进行;蝇类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23796-2009)成蝇目测法进行;蟑螂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23795-2009)目测法进行;蚊虫密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23797-2009)幼虫容器指数法进行。

(一)鼠类密度监测—鼠迹法【器具】手电筒,镊子。

【理解要点】鼠迹法的调查主要用肉眼观察,但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或一些角落需要用手电进行照明。

对于一些肉眼不容易判断的鼠迹,如小家鼠的鼠粪、鼠毛等,需要取样后仔细鉴别加以确定,因此需要配备镊子等工具。

密度监测计算方法

密度监测计算方法

密度指数= 活卵鞘总数 ÷有活卵鞘房间数 (只)不要%
蟑迹法
密度= 有蟑迹房间数 ÷监测总房间数
捕获率 蟑迹总鼠夹数 ÷总鼠夹数
鼠迹法
室内鼠密度= 阳性房间数 ÷总监测房间数
室外鼠密度= 鼠迹处数 ÷监测距离(km)
蚊 人诱法
密度= 停落只数 ÷人数 ×次数 (或时间)

侵害率= 有蝇房间数 ÷监测总房间数
密度= 蝇总数÷ 有蝇房间数
蟑成若虫
侵害率= 有蟑房间数 ÷监测总房间数
密度= 监测到蟑总数 ÷监测总房间数
密度指数= 监测到蟑总数 ÷有蟑房间数
(只)不要%
蟑活卵鞘
侵害率= 有活卵鞘房间数 ÷监测总房间数
密度= 活卵鞘总数 ÷监测总房间数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是指对传播疾病的昆虫、蜱及其他节肢动物的数量进行监测,以评估病媒生物密度的高低和演化趋势,为制定和实施控制疾病的策略提供依据。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指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密度指数和容纳率指数两个方面。

一、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密度指数是指在一定的统计区域内,计算病媒生物的数量与该区域内的潜在宿主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病媒生物的密度情况。

常用的密度指数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病媒生物密度计算公式密度指数=(捕获的病媒生物数量/潜在宿主数量)×1000其中,“潜在宿主数量”是指在统计区域内与病媒生物有关的宿主数量,如人数、家畜数量等。

2.病媒生物密度指数计算公式密度指数=(捕获的病媒生物数量/定义的统计指标面积)×系数其中,“定义的统计指标面积”是指监测地点的面积,系数根据不同的病媒生物和具体的监测项目而定。

3.集中指数计算公式密度指数=(密度指数1+密度指数2+...+密度指数n)/n其中,“n”是指参与计算的统计区域数量。

二、容纳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容纳率指数是指通过计算病媒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存活和繁殖的数量,来评估宿主环境适合病媒生物生存的程度。

1.容纳率计算公式容纳率指数=(捕获的发育期病媒生物数量/病媒生物发育期总数)×100其中,“捕获的发育期病媒生物数量”是指在监测地点捕获的已经进入发育期病媒生物的数量,“病媒生物发育期总数”是指已知的病媒生物发育期的总数。

2.平均容纳率指数计算公式平均容纳率指数=(容纳率指数1+容纳率指数2+...+容纳率指数n)/n其中,“n”是指参与计算的统计区域数量。

以上公式是常用的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和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通过对病媒生物密度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病媒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国家标准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国家标准
(4)密度计算公式:
a.回收的诱蚊诱卵器中伊蚊成虫(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b.伊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数量(个)/回收的有效诱蚊诱 卵器数量(个)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7、幼虫吸管法 (1)适用范围:居民区蚊虫幼虫(蛹)密度的监测。
(2)器具:长吸管、小滴管、白色方盘、采样管、水网等。
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
GB/T 23796-2009
4、蝇类幼虫孳生率 (1)适用范围:蝇类幼虫孳生率及孳生密度的监测。 (2)操作步骤:调查蝇类的孳生地,检查孳生物内有无蝇类活 幼虫和蛹孳生。记录检查的孳生物数、阳性孳生物数和每处或每一 单位(如100g)内的蝇类活幼虫数和蛹数,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 风速等气候数据。 (3)密度计算 a.蝇类幼虫孳生率:有活幼虫和蛹孳生的孳生物处(处)/调查的孳 生地处数(处) b.蝇类幼虫孳生密度:发现孳生的蝇类活幼虫和蛹总数(条)/阳性 孳生物数(处)或百克(100g)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产卵雌蚊诱集法 (1)适用范围:适用
于寻找产卵场所的库蚊属
等雌成蚊的监测 (2)器具:产卵雌蚊
诱集器、产卵诱集物等。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3)操作步骤
日落前1h放置孕蚊诱集器,盘内装不少于2L的产卵诱集 物。每天日出后1h移走诱集的蚊虫并分类、计数。每晚(每 次)更换产卵诱集器。记录温度、湿度和风速。 (4)密度计算公式:
一、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
5、栖息蚊虫捕捉法 (1)适用范围:人房或动物厩舍中栖息的成蚊的监测。 (2)器具、试剂:电动吸蚊器、手电筒、乙醚等。 (3)操作步骤:依据不同蚊种的生态习性,选择蚊虫 栖息时间及蚊虫栖息场所,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使用电动吸 蚊器捕获栖息的蚊虫,每次15min。用乙醚麻醉捕获的蚊虫, 记录每处场所蚊虫的数量与种类。记录温度、湿度。 (4)密度计算公式: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规范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规范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机构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服务流程及要求、效果评价和投诉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从事预防控制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95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6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蝇类GB/T 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GB/T 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鼠类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GB/T 2777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GB/T 2777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GB/T 27773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GB/T 31714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空间喷雾GB/T 31715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滞留喷洒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术语与分类GB/T 3678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蜱类WS/T 692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臭虫3术语和定义GB/T 31721—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病媒生物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

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白蛉、虱、蜢、蚋、蜱、螨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

[来源:GB/T 31721—2015,2.1.1].3.2病媒生物预防控制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预防控制措施,将病媒生物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

3.3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机构依法注册,向客户提供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的机构。

4基本要求4.1机构场所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服务机构)应具有独立办公场所、药品库房与器械库房。

库房条件应满足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要求。

4.2 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应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一、背景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二、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三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三、监测定义病媒生物监测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鼠类、蚊类、蝇类和蟑螂等病媒生物,对其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反馈,供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四、监测系统组成和职责一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由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二分工和职责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领导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并提供所需的专项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监测方案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根据省级疾控机构的建议,确定全国监测点的布局,组织全国监测工作的实施;承担全国性病媒生物监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并组织专家进行监测质量的检查和质量控制;3.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监测工作;负责协调各级监测点的工作,督促检查监测方案落实;按时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监测结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测质量控制和考核工作;4.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实施,指定专人负责监测点工作,完成监测任务,并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5.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各省监测工作安排,配合完成或承担监测任务;五、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 监测点的选择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各市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2. 监测时间每月中旬进行调查,以月作统计单位;3. 监测方法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见附件1,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4. 统计与计算%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和头体长见表1,汇总表见表2;5. 注意事项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宠物;监测中使用鼠布袋并用麻醉剂处理,防止死鼠的体外寄生虫游离而叮咬监测人员,同时也便于进行体外寄生虫的调查;二蚊密度监测在成蚊监测和伊蚊专项监测所列的方法中,可以选择一种方法用于当地的监测;1. 成蚊监测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1 诱蚊灯法①监测点的选择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4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4处,没有牲口棚的以民房补齐;除牛棚、猪圈外,其它均在外环境中进行;②监测时间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③监测方法每处使用诱蚊灯见附件21只,监测从日落20分钟后开始,连续诱集6小时;第二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④密度指数计算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数据报表见表3,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环境类型;汇总表见表5-1;2 人工小时法:①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处;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②监测时间和方法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见附件3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③密度指数计算调查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见表4;汇总表见表5-2;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注:各地方案选定后,原则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案;2. 伊蚊专项监测,该项监测针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此项监测;有埃及伊蚊分布的监测点,应该在监测过程中,注意收集该种伊蚊分布范围的资料;1 诱蚊诱卵器法①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选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等其它伊蚊孳生场所共布放200只诱蚊诱卵器,居民区每户一只,公园、工地每10m一只见附件6;②监测时间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至连续两月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③监测方法用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四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见表6;统计蚊卵阳性率,同时记录调查期间平均气温和降雨情况;汇总表见表8-1;2 容器指数法①监测点的选择每个地级市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的居民区,每个街道检查室内外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公园、工地、废品收购站和其它单位各2个,检查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②监测时间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③监测方法检查各种积水容器内伊蚊幼虫和蛹的阳性率;各种积水容器按性质分为永久性如水缸、水池等和暂时性如花瓶、轮胎、废弃瓶罐等容器见表7,可分别统计计算指数;汇总表见表8-2;④密度指数计算三蝇密度监测1. 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位置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 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定常年的监测时间;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每月中旬监测一次;3. 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见附件5;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4.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见表9;汇总表见表10;5. 成蝇密度计算:四蟑螂密度监测1. 监测点的选择每个省份按不同地理方位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城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2. 监测时间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3. 监测方法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10cm调查;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4. 统计和计算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见表11;汇总表见表12;六、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一数据收集内容: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2. 鼠密度监测汇总表3. 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4.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5-1. 成蚊监测汇总表-诱蚊灯法5-2. 成蚊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6.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表7. 伊蚊容器指数监测记录表8-1. 伊蚊监测汇总表-诱卵器法8-2. 伊蚊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9. 苍蝇监测记录表10. 苍蝇监测汇总表11. 蟑螂监测记录表12. 蟑螂监测汇总表二统计分析指标1. 初步的种类、构成比、各项密度指标;2. 年度的消长曲线;三定期报告、反馈资料1.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1日前将前一月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以电子和书面的形式逐级汇总上报;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10日前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个月做监测简报反馈给各省;七、保障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把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的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管理,建立病媒监测队伍,落实工作人员,采取具体措施以保证专业队伍的稳定,提供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工作、防护条件,使用好监测经费,促进病媒监测与疾病监测工作的有机结合,确保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顺利实施;。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心各科室:为科学、规范、统一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全国爱卫办《鼠、蚊、蝇、蟑螂密度监测方案》(试行)及年初创卫办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监测对象的密度、分布,进行趋势分析,确定病媒生物孳生地,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为“创立国家卫生县城”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分析病媒生物的密度变化和当地媒传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四)评价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组织实施(一)疾控中心地病科负责组织实施,检验科协助实施。

技术负责人:技术组人员:(二)职责。

按《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记录,收集相关监测资料及影像记录,做好监测分析总结,并上报爱卫办和创卫办。

三、监测范围(一)监测点的设立。

选定城区5个监测点为病媒生物监测点,由地病科负责、检验科协助开展监测工作。

(二)监测范围。

监测点辖区内宾馆饭店、招待所、餐馆、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医院、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居民区、公共绿地、垃圾中转站、汽车站等场所内外环境。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一)鼠密度监测1.监测点的选择(1)外环境:公共绿地,垃圾中转站,单位或居民区院内,汽车站等场所外环境等环境延长线,共计 m延长线。

(2)室内:餐馆10个、宾馆饭店(或招待所)5个、商场超市5个、单位(机关、企业、学校等)食堂5个、农贸市场2个。

2.监测时间:2、4、6、8、10、12月,每月中旬各监测1次。

3.监测方法。

外环境:采用路径法。

记录外环境m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密度单位为:处/km 。

室内:室内:目测鼠迹法。

目测法记录房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指标计算公式
1.鼠密度监测
鼠密度(捕获率)=捕鼠总数(只)/有效笼(次)数×100%
有效笼数=布笼总数-无效笼数
2.成蚊密度监测
密度(只/灯)=捕获蚊虫总数/监测灯数
3.成蝇密度监测
成蝇密度(只/笼)=蝇只总数/布放笼数
4.蟑螂密度监测
蟑螂密度(只/张)=捕获蟑螂总数(只)/回收的粘蟑纸数(张)5.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数的监测
布雷图指数=调查阳性积水容器数/调查户数×100
标准间指数=调查阳性积水容器数/调查的标准间数×100
6.诱蚊诱卵器指数的监测
诱蚊诱卵指数=诱蚊诱卵器阳性数/回收诱蚊诱卵器总数×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