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概念说课稿(正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授课人:孙其钦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新课标必修1中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函数的概念》这一节为2个课时,我主要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我的理解与设计。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五个环节来说明对这节课的认识.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它上承集合,下引性质.是派生数学概念的强大“固着点”.

2.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但对涉及函数本质的内容,要求是初步的. 从认知能力看,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要从函数实例中抽象出函数概念还有较大的困难.

3.目标分析

高中阶段要建立函数的“对应说”,强调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来描述函数概念.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在研究已有函数实例的过程中,感受两个数集a,b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f,进而用集合、对应的语言刻画这一关系,获得函数概念.

教学难点也在于从主观知识抽象出函数的客观概念这一过程地突破以及对函数符号y=f(x)的理解。

第二.教法学法

针对以上重难点的分析,第二个环节教法学法作如下考虑:

1.教法思路

以问题串为线索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设计适当的认知过程,顺利实现从“变量说”到“对应说”的螺旋上升.

2.学法指导

众所周知,越是基础性的概念,其统摄性就越强,学生从中领悟到的数学就越本质,但事物总有两面性,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难度大、时间长,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因此本节课在学法上强调在列举大量实际背景的前提下对所给出实例观察,类比,归纳,分析,探究,合作,提炼,感悟函数概念的“本来面目”.

第三.教学设计

在对函数概念这一课时有了充分认识之后,我的第三个环节教学设计将按以下五个步骤逐层推进:

回顾迎新,引入课题,从初中“变量说”下的函数概念出发;接着,以变量说为切入点,结合三个示例反复设问,实现概念认识的螺旋上升;在此基础上,概括抽象出对应观念下的函数概念;

概念形成后,针对关键词,重点处理,加深本质理解;最后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论述,达到认识上的升华.

接下来我对这5个步骤作具体说明:

1.变量说

首先抛出问题,请学生叙述举例.

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函数的描述,容易与学过的多项式,等式,方程的概念相混淆,这时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去芜存菁,把其中最错误的认识去除掉.初步统一到函数是一个表示变化过程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回顾初中函数概念。变量说,学生易于理解,

不涉及抽象符号,因此以此为突破口,展开概念的推进.

2.螺旋上升

由于学生在初中主要接触的是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对图像、表格表示的函数,因其对应关系“说不出来”,往往认为不是函数.这时顺势导入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丰富实例,探究共性.在这一环节给出三个案例,分析中要引导学生用集合的观点解释已有概念,利用函数的各种表达形式,为学生搭建理解的平台,以帮助学生感悟函数概念的“本来面目”

三个例题教学设计如下

实例1多媒体动画演示炮弹发射。这个例子因为是用解析式表达对应关系,学生容易理解。所以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如何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h、t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由教师作如下格式的板书,给出集合a.b的直观感受,为概念的抽象做形式上的准备.

实例2 南极上空臭氧层面积的变化情况,因为是图像给出对应关系,学生不熟悉,所以要留足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感受2个数集的存在,增强学生对函数本质的理解,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如下板书.体会图象也能反映函数的三要素.

实例3通过表格形式加大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激发兴趣体会函数表达的多样性.学生合作探究。.

3.对应说

经过这三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黑板上也出现了这样一副板书.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强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内心感悟,另一方面还要依靠明确具体的语言指引,加速领悟过程.这时也来到了第三个环节概括抽象,形成概念.由于前面的一系列铺垫,通过循序渐进地渗透和提高,这时再让学生描述函数就显得水到渠成了.通过右边三个式子直观上的强烈冲击,学生已经能够归纳出函数的主要特征.

这时再由教师把”式”, ”图”,”表”,适时提炼为一个抽象,简洁,统一的对应关系符号”f”,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难点顺利突破,课堂也到了这节课的落脚点----函数概念,老师板书函数定义,学生逐词体会.

4.理解关键词

概念的给出之后,并不是概念讲授的结束,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辨析,进入到第四个环节.讨论研究,理解内涵

第2个练习,让学生学会判断函数图象的方法.通过正、反两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概念. 在处理了对应关系后,再强调函数的三要素。利用熟悉的三个函数,学生自己填写下列表格:认识函数概念的整体性.

5.知识升华

(一)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函数的新认识,自我小结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既是对一节课的简单回顾与梳理,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再次巩固.

(二)布置作业:分成两个形式,必做和选做. 既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所学内容得到升华.

第四.教学评价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必然会有课前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在“设计”与“生成”发生矛盾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成”.教学任务中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培养是最重要的任务.

第五.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完成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一般意义的函数概念.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主要包含“理解函数概念,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抽象美”

等三个方面,不在一些细节上过分纠缠,如:定义域的求法,区间的表示等,因为对抽象定义,头脑中理解这些细节的背景例证还不够,强调“细节”,其效果只能是“越讲越糊涂”.因此更多的细节问题留到第2课时中去处理.

(二)对概念教学的反思:概念课的教学容易走过场,出现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 本节课我也做了些尝试,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对原有概念加以同化或顺应,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定义.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充分体会概念的形成过程,力求达到“概念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教学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