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 区域特征

合集下载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文将从地势、气候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来描述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势特征青藏地区地势高峻,地貌起伏不平。

该地区包括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多个省份,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重要山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横亘在西南部,东部与横断山脉相连。

青藏高原也是该地区的重要地貌特征,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二、气候特征青藏地区气候多样,寒冷干燥是其主要特征。

由于地势高峻,纬度高,青藏地区的温度差异显著。

冰川、高山草甸、高寒沙漠等多种气候类型并存。

青藏高原上空的“亚洲风口”每年带来丰富的降水,尤其是夏季的季风雨对该地区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隔离了印度洋季风的湿流,导致该地区内陆干燥,呈现出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

三、生态特征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独特、多样。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珍稀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

例如,藏羚羊、雪豹、藏獒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而青稞、高山杜鹃等独特植物则在此生长。

青藏高原还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之一,包括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等,这些河流形成了独特的河谷地貌和水资源。

四、人文特征青藏地区丰富的人文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百余个民族在青藏地区共同居住,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例如,藏族、羌族、土族等民族都对当地生态保护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文化。

此外,青藏地区还是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宗教文化对地区的发展和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独特丰富,人文特征丰富多元。

这些特征使青藏地区成为探索和研究的热点,也是依然需加强保护的宝贵自然资源。

只有保护好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让后代子孙继续享受这片美丽的大地。

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①相对位置:位于中国的,以西以南,以北,接壤国家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内陆;青藏地区⼤体上位于横断⼭脉—祁连⼭脉—阿尔⾦⼭脉—昆仑⼭脉⼀线以南、以西。

南边与多个国家接壤。

②绝对位置:半球半球纬度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范围:和和西部包括西藏⾃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3、⾯积:4、⼈⼝:⾯积约占全国的25%。

⼈⼝仅占全国的1%。

⼆、⾃然环境1、地形①主要地形和,地势,地形特征。

以⾼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有“世界屋脊”之称。

多雪⼭冰川。

西北部海拔⾼,起伏和缓,东南部海拔较低,起伏很⼤。

②主要地形区:,青藏⾼原。

柴达⽊盆地。

主要⼭脉:,,,,⼭地:横断⼭脉、昆仑⼭脉、喜马拉雅⼭脉、唐古拉⼭脉、巴颜喀拉⼭脉等。

另找出昆仑⼭⼭脉、阿尔⾦⼭脉、祁连⼭脉、喜马拉雅⼭脉和珠穆朗玛峰2、⽓候①⽓候类型:青藏地区的⽓候主要属于⾼⼭⾼原⽓候。

②⽓候特征:降⽔特点⽓温特点⼤部分地区降⽔稀少,青藏地区的降⽔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多数地区降⽔量低于400毫⽶。

⽓候⾼寒,⽓温垂直差异明显。

光照强,⽇温差⼤,年温差较⼩。

3、河流①主要河流:外流河三江源地区“中华⽔塔”之称原因?②河流特征:青藏⾼原海拔很⾼,且多冰雪融⽔和⼭地降⽔,因此成为众多⼤江⼤河的源头。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洋都发源于这⾥。

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

想⼀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江⼤河的发源地?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请在图中找出依据。

4、植被:⽣态特点:草资源丰富;青藏地区⾃然环境严酷,⽣态脆弱。

⽬前,草场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5、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青藏地区拥有、、等珍稀动物。

藏羚⽺、雪豹、野驴等。

三、青藏地区的农业1.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青藏地区农业区⼀般分布在地带,如⾕地和⾕地。

主要农作物有地势较低的河⾕地带,雅鲁藏布江⾕地湟⽔⾕地。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

青藏地区1.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2.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

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

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3.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4.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5.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

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6.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7.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

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8.工业发展条件: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

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

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

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

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

铅锌:锡铁山。

钾盐:察尔汗盐湖。

盐池:茶卡盐湖。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高原。

其自然特征独特而丰富,包括极高的海拔、极端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植被和动物种类等。

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青藏地区的极高海拔造成了寒冷的气候条件。

这里的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

由于稀薄的大气层,高地的日夜温差非常大。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青藏地区只能种植少数的作物,如青稞、大麦和土豆等。

这些作物具有适应寒冷气候的特点,能在极端的环境中存活和生长。

其次,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也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平缓,地表水资源较为稀缺,而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

因此,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主要依赖于地下水的灌溉。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和水质污染成为严重问题。

这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此外,青藏地区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如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这些动物在当地的农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藏羚羊的毛皮可用于制作毛织品,野牦牛的乳制品在当地被广泛消费。

同时,这些珍稀动物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护和监管的动力,促进着青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息息相关。

极高的海拔、寒冷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都对当地的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展农业生产,努力寻找适应青藏地区特殊环境的种植和养殖方式。

同时,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五、人文地理特征
1、高原农牧业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 晴天多,日照强
— 温差大
2、主要农作物:
青稞、豌豆
青稞
青稞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糖),浅褐色的 是曲拉(牛奶提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炼 物),这三种东西拌在一起,味道很香甜。糌粑和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喜爱的食品,他们也用来招待 客人。
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
思考
A
B
两幅景观图哪个表现了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特 点?哪个表现了长江中下游的景观特点?
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 观相差如此之大?
世界屋脊
我国地势分为 哪几级阶梯? 青藏地区位于 哪个阶梯上? 青藏地区的海 拔大致多少?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主要地形: 山地、高原 和盆地; 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特点: “世界屋 脊”、雪 峰连绵—— “高、寒” 地势特征: 西北高, 东南低
D




分析图中①②③④太 阳辐射差异的原因
3、河流与湖泊: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5 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 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 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 哪些?有何特点?
2、青藏地区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 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 3、重要农业区分布在何处?原因?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湟水谷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 集中 灌溉便利 雅鲁藏布江谷地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区域特征》优质教案、教学设计第九章第1 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举例说明区域内⾃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进⽽相互影响。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运⽤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各类地形区的名称、分布;运⽤资料,说明⾼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然特征;说出青藏地区⾃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在教学中提⾼学⽣读图、析图的能⼒;在探究过程中提⾼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2.过程与⽅法问题引领,⾃主探究,⼩组合作,层层推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学⽣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壮志。

三、学⽣分析通过前⾯三个地理区域的学习,学⽣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学习的⼀般⽅法,构建起区域地理学习的知识框架结构,具有⼀定的读图、析图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对于青藏这个有着神秘美丽的景⾊、淳朴热情的藏族同胞充满兴趣浓厚,也为本节的学习起到了的很好的促进作⽤。

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设置两个⽬题:“世界屋脊”和“⾼寒农牧业”。

第⼀个框题“世界屋脊”,⾸先通过阅读分层设⾊地形图,认识到青藏地区的“⾼”这⼀主要⾃然环境特征。

由7 ⽉平均⽓温等值线图得出青藏地区夏季的“凉”,进⽽得出⽓候的“寒”,由此了解本区是众多⼤江⼤河的发源地。

第⼆个框题“⾼寒农牧区”,主要介绍在⾼寒的⾃然环境下,青藏地区农牧业所具有的突出特征——⾼寒牧区和河⾕农业区⽐较发达。

教材侧重分析青藏地区“⾼寒”的⾃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居民⽣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所学习的重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青藏地区主要的⾃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其主要畜种、农作物及主要农业区,说明⾃然特征对⽣产、⽣活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情景导⼊】欣赏“天路”歌曲,看到哪些美丽的景⾊?青藏地区以其美丽神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英国著名探险家、旅游家贝尔也踏上了青藏之路,他需要⼀名导游为其介绍青藏地区的风⼟⼈情、美丽景⾊,看看要想成为他的导游,要满⾜哪些条件?出⽰“导游标准”,明确学习⽬标。

中考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不同的地方有着其不同的地理优势,青藏地区也不例外。

青藏地区:
1、位置范围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自然环境特点:高寒
3、高原农牧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5、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
(1)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 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

(3) 行:牦牛
(4) 体育项目:舞蹈,马术
6、保护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

青藏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比如是太阳能和地热等。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

布达拉宫 第三十三页,共41页。
第三十四页,共41页。
藏袍
青稞酒 酥油茶
第三十五页,共41页。
1、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条件,适合种植哪些 作物,分布在哪里?
2、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 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为什么青藏地区地 热资源丰富?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一.位置与范围
青藏地区
第一页,共41页。
一.位置与范围
(一)青藏地区的经纬度位置
50°N
80
90 100
110 120
130°E
40°N
30°N
青藏地区
20N
第二页,共41页。
(一)青藏地区的相对位置
第三页,共41页。
横断山 脉
二.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世界屋脊
1.地形以高原为主 2.海拔高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 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 (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从气候条件分析,盆地湖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较大,有利于原材料形成。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四.交 通
公路运输为主:青藏、川藏、新藏、滇藏

C. ③—甲 ④—乙 ⑤ —丙

D. ③—乙④—丙 ⑤ —甲

第十四页,共41页。
图1
河源区径流/全流域径流
0.10 0.25 0.49
表1
“高”的影响:4.资源 太阳能丰富
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 多,太阳辐射强
盆地地形,水汽不容 易扩散,多云雾,太 阳辐射弱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

青藏高原区自然区域特征一、位置、范围1、位置:(1)经纬度位置:74 ºE-104 ºE, 25ºN-40 ºN(2)地形上:位于横断山区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3)邻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

2、范围:(1)地形上: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次一级地形区主要包括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和一系列山脉。

(2)政区上: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貌特征(1)世界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为4000~5000米(4000米以上),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或7000)~8000米的山峰,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

(2)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跨15个纬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3)青藏高原的周围及内部有许多山脉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陡然而起,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米)。

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

(4)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

(5)亚洲许多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

2、内部地区差异:三个不同自然区(1)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

具有“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的特点(2)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

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

(3)藏东高山峡谷区:是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西藏地面以辽阔的高原作基础,高原面是低山、丘陵和宽谷盆地的共同组合体。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部分)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部分)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 的环境保护技术和经验,共同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盆地、谷 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该地区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喜马拉 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以及长江、黄河、雅 鲁藏布江等河流。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的高原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
气候特点
青藏地区的气候以高原气候为 主,具有寒冷、干燥、日夜温 差大等特点。
青藏地区(自然地理部分)

CONTENCT

• 青藏地区概述 • 地形地貌 • 自然资源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青藏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地处世界 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该地区东临四川、甘肃,南接云南、缅甸,西靠新疆、中亚,北 达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
特点
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生态脆弱,人类活动受到一定限 制。但同时,高原山地也是地球上最富集的水资源之一,对全球 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
青藏地区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其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此。这些河流 不仅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走廊。湖泊则是重要的湿 地生态系统,对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海拔较高,该地区的空气 稀薄,阳光辐射强烈,气温较 低,夏季气温一般在10℃左右, 冬季则可降至-30℃以下。
该地区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 夏季,冬季则干燥无雪。由于 气候条件特殊,青藏地区形成 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 第40讲 青藏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二区域地理知识梳理 第40讲 青藏地区

第40讲青藏地区一.地理位置1.经纬位置:73°E-104°E ,28°N-38°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主要位于高寒地区。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内部,离印度洋较近。

3.相对位置: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

二.范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及云南北部边缘地区。

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世界屋脊,雪山连绵。

(1)类型: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

(2)分布: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北部为柴达木盆地,而东南部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3)地势:总地势高(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其至今仍在不断升高),但青藏高原的高原面起伏和缓。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特殊地貌:多冰川地貌。

2.气候:主要是高原山地气候,也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雅鲁藏布江拐弯处)。

(1)高寒: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①日变化大: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升温快;夜晚大气返回地面的热量少,地面降温快,一年中的地面热量的变化幅度大,而近地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近地面大气的一天中热量的变化也大,温差就大。

②年变化小:青藏高原地势高,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候,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保温能力差,气温不会很高,是我国夏季最凉爽的地方;冬季因为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和东北地区相比要充足,而且因为其地势高,冬季风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气温不会太低(比东北漠河气温要高)。

(2)日照充足: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1% 国的_______。






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高___原__。
说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区:
B
柴达木盆地
A 青藏高原 C横 断 山 区
世界屋脊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
• “ 高”“寒”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 特征。
• 这里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 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资源丰富。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 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是 我国重要的高寒农牧业区。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 南缘,主体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东西全长约2450千米, 南北宽约200~350千米,平均海拔达6000米,8000米以上的 高峰有10座。
米拉山口
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这里海拔 2000米左右,气候温润,以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并 以田园、雪山、幽谷汇集成美丽 的画卷。
雪域江南
尼洋风光
雅鲁藏布江谷地
然乌湖一景
子曲河乾坤图
藏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自治
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 其他地区。人口为459.3万(1990年统 计)。藏族聚居在高原地区,那里海拔较高,幅 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带有鲜明 的高原印记。藏族信奉喇嘛教。藏族人民创造了 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 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2. 牦牛
活动
藏族人民在长期适应高寒环境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青藏地区)

河流与湖泊
河流特点
青藏地区的河流大多发源于高原内部,流程短、落差大,水 能资源丰富。其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都是发源于此的 国际大河。
湖泊系统
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湖泊,其中许多是咸水湖或盐湖。这些 湖泊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调节气候、提供 水源等。
土壤与植被
土壤类型
青藏地区的土壤类型多样,包括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灰褐土等。这些土 壤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和植被密切相关。
工业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技术落后等原因,青藏地区的工业发 展面临诸多困难,如企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竞争力弱等。
交通建设
01
交通特点
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以公路和铁路为主,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建设难度
大,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02
交通布局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青藏地区正在加快公路和铁路建设,如青藏铁路、
植被分布
青藏地区的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从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到高海拔的 寒带草甸和垫状植被都有分布。其中,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是该地区最主要的 植被类型。
03
青藏地区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
01
02
03
人口稀疏
青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恶 劣,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河谷地 带和部分低海拔地区。
古战场遗址
青藏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留下许多古战场遗址,如青海的日月 山之战遗址等。
04
青藏地区经济地理
农业发展
农业特点
受高原气候影响,青藏地区的农 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气 温低、降水少,农业多集中在河 谷地带,以畜牧业和种植青稞、
小麦为主。
农业布局
青藏地区的农业布局主要集中在 雅鲁藏布江、黄河和长江的上游 河谷地带,这些地区气候相对温 暖,降水较多,适合农业发展。

第一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第一节青藏地区区域特征

合作探究(84页活动1)
比较拉萨与成都7月平均气温差异?说说产生差 异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拉萨海拔高。
(地形因素:海拔每 升高1000米,气温下 降6°C。)
拉萨: 8--16°
成都:
24-28°
牧业 青藏地区主要牧区?
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畜牧业
藏绵羊
三大牲畜
牦牛—高原之舟 藏山羊
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拓展:藏族文化 高 原 雪 山
经 幡
拓展:藏族文化
藏传佛教传统节日—晒佛节
拓展:藏族文化
唐 卡
拓展:藏族文化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拓展:藏族文化
碉楼
碉楼:
防寒、防风、保暖
拓展:藏族文化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
白色的是糌粑(青稞炒面和白
糖),浅褐色的是曲拉(牛奶提
炼物),黄色的是酥油(奶油提
呢?
地形 以高原为主,号称“世界屋脊” 12、、图归9-1纳-1青中找藏到地:区珠地穆形朗玛特峰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纳木错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高”——“寒”
青 藏高

河湖 图9-1-1中描绘: 黄河、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大江大河发源地----“高”
黄河 纳木错
澜沧江 长 江
1、在图中找到: 青藏铁路
2、观察:以拉 萨为中心,有 哪些交通运输 路线
青藏铁路,东起西宁,西到拉萨
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 青藏、新藏、滇藏、中 尼等公路
航空网络
拓展2:藏族文化
藏戏表演
返回
拓展:藏族文化
转 经 的 藏 族 老 人
青藏地区人口稀疏,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区, 藏族多信奉佛教。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

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

活动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工人 的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 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夏季有降水,加上紧靠 河流,方便引水灌溉, 水源条件能够满足农作 物的生长需求。
3.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 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 质优良的原因。
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 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和糖分的积累。因此,雅鲁藏布江谷地的 农产品品质优良。
衣食住行特点
在高寒的青藏地区旅游你发现当地人们衣食住行有何特点?
藏袍
碉房
牦牛
酥油茶
青稞酒
糌粑
梳理归纳
海拔高
(世界屋脊)
空气稀薄 气候寒冷 光照强烈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与拉萨纬度相同,海拔 比拉萨低1500~2000米, 根据“海拔每下降100米, 气温升高约0.6℃”计算, 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地区比拉萨市气温大约高9~12℃。夏季拉萨市7~9月平均气温 约为15℃,同期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气温超过20℃,与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气 温接近。所以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热量条件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水源充足 光照充足 气温较高
4、影响因素:地势高,气温低
5、优势条件:河谷海拔低,气温较高,土质肥
沃,水源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活动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工人 的条件。
1.阅读图9.5,以拉萨为例 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 发展农业工人所具备的热 量条件。
牦牛
以畜牧业为主 藏绵羊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高寒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青藏地区,当今中国四大地理区划之一,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高原也因此而得名。

这里适于耕种的土地很少,但是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的城市有拉萨、玉树等城市。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在国外称湄公河)都发源在这里。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和水能资源。

其中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达
神秘的宗教
等身长拜的信徒们
寺内的壁画经幡与玛尼堆《神奇的布达拉宫广场》
《天上的西藏系列—眺望布达拉宫》
米拉山口
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这里海拔 2000米左右,气候温润,以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并 以田园、雪山、幽谷汇集成美丽 的画卷。
雪域江南
尼洋风光
雅鲁藏布江谷地
然乌湖一景
子曲河乾坤图
藏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自治
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
活动
1. 比较拉萨和成都两地7月平均气温的差异,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 读上图,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大江大河,议议本区为什么会成为这 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根 据 地 形 和 气 候 总 结 自 然 环 境 特 征 是

高山高原气候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成为长江、 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这 里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其中,青海湖 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世界屋脊--青藏 高原
横断山区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 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本区大部分属于高山高原 气候,“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这里冬 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 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
青藏高原卫星图
青藏铁路
牛皮船 它是用牦牛皮做成的,前后一样 宽,里面用几根木棍撑起来,可坐8 至10人,它是藏族人民制造的一种 独特的江河交通工具。 高原上有些江河常常水流湍急, 木船无法行进。这种情况下牛皮船 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但它只能顺 水行舟。 现在多用在游客游玩中。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 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 中抛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 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 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 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 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导 入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一首《青藏高原》颂 歌,唱出了青藏地区山川的壮美和神奇,这里雪峰 连绵,冰川广布,是名副其实的雪域高原。
世界屋脊 世界第一高峰 三江源 日光城 聚宝盆 高原之舟 „„
关于青藏地区, 你还知道些什么?
◎读青藏地区地形图 1.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和珠穆朗玛峰。 2.找出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3.找出拉萨、西宁两个省级行政中心。
2. 牦牛
活动
藏族人民在长期适应高寒环境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材料一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耐 寒、耐旱,生长期较短, 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粮食作物。以青稞粉为主要 原料做成的糌粑是藏族 人民的主食,用青稞酿制的青稞酒是逢年过节、 亲朋聚会必不可少的佳酿。
材料二 藏族民居中,无论是藏南谷地的碉楼、藏北牧区的帐房, 还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通常采用开辟风门、设置 天井、天窗等方式,起到防寒、防风、采光、保暖的效果,较好地 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 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是 我国重要的高寒农牧业区。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 南缘,主体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东西全长约2450千米, 南北宽约200~350千米,平均海拔达6000米,8000米以上的 高峰有10座。
《天上的西藏系列—羊卓雍错》
《天上的西藏系列—藏红花》
《天上的西藏系列—措那湖》
《天上的西藏系列—神奇的青藏高原》
《天上的西藏系列—走进珠峰》
《天上的西藏系列—珠峰冰川》
江孜古堡
羊卓雍措-世界上最美丽的湖
它蜿蜒于群山中达130多公里,只有 在地图或在高空才能惊喜地发现它犹如 耳坠,镶嵌在山的耳轮上。
赛马会
锅庄舞
藏族人喜欢穿藏袍,一般夏天或劳动 时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 搭在右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 袖束在腰间,但冬天一般两袖均穿上。
金花帽是藏族男性老幼都喜 欢戴的帽子。
围裙——藏语称“帮典”, 是藏族妇女喜爱的衣物之一, 也是藏族妇女的标志。
牦牛,是青藏 高原环境中特有的 牲畜。它毛长耐寒, 体矮身健,能驮重 物,被人们称为 “高原之舟”。牦 牛还是高原上的耕 地能手呢!
神密西藏 雪域风光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
珠穆朗玛峰
雪古拉風光
雅魯藏布江
聖湖晨曦
藏羚羊
《天上的西藏系列—湿地风貌》
《天上的西藏系列—金色的草场》
《天上的西藏系列—念青唐古拉山远眺》
《天上的西藏系列—美丽的家园》
《天上的西藏系列—夕照神坛》
《天上的西藏系列—纳木错远眺》
青稞,是一种大麦,喜凉耐寒,是西藏高原的 主要农作物。除青稞外,青藏高原上还出产小麦、 豌豆等。由于日照强烈,这里的粮食作物都长得穗 大粒重;蔬菜、水果也长得非常好。
糌粑[zān bā],是 藏族人民的主食。藏族 人一日三餐都吃糌粑。 它的做法是:把青稞、 豌豆炒熟,磨细成面, 吃时用酥油茶或青稞酒 拌和,捏成小团。糌粑 营养丰富,便于携带, 无需生火做饭,只要有 点茶水就行了。
高原。 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__ 说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区:
柴达木盆地
B
A 青藏高原
C横 断 山 区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 原。
• “ 高”“寒”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 特征。

这里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 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资源丰富。
其他地区。人口为459.3万(1990年统
计)。藏族聚居在高原地区,那里海拔较高,幅
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带有鲜明
的高原印记。藏族信奉喇嘛教。藏族人民创造了
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
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望 果 节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格拉丹东冰川末端
高寒农牧业
青藏地区冻土广布,在一些海拔较低 的河谷地带,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 高寒种植业,主要农作物为喜温凉的青
稞、小麦和豌豆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
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湟水谷地,是本
地区重要的农业区。
◎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 1.说出青藏地区的优良畜种。 2.找出雅鲁藏布江、湟水、黄河沿岸的主要农作物。
1.结合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说说青稞为什么种植在海拔较低的 河谷地带。 2.举例说明藏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请收集资料,展示雪 域高原人们的生活习俗。
农业 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劣势:气候高寒,降水稀少。 主要农业区及农作物 青藏地区农业区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 谷地带 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 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一节 区域特征
■导入
■世界屋脊
■高寒农牧业
学习目标
• • • • • • • • • 知识目标 1、知道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知道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教育 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找出作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分 界线的山脉。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位 于 中 国 的
西 南
方 向
C
A
B
E
D
横 断 山
青海 省________ 西藏 自治区、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
青 藏 地 区 的 范 围
四川省的西部。面积占全国的_______ 25% ,人口占全 1% 。 国的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