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细胞粘附蛋白
第0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 适应证
IL-2
癌症、免疫缺陷、疫苗佐剂
IFN-α 白血病、Kaposi 肉瘤、乙肝、恶性肿瘤、AIDS
IFN-β 多发性硬化症
IFN-γ 慢性肉芽肿、生殖器疣、过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G-CSF 自体骨髓移植、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症、再障
EPO
慢性肾衰竭导致的贫血、癌症或癌症化疗导致的贫血、失血后贫血
作用 ⑤ 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B
白细胞介素 A
Interleukine, IL (IL-1~IL-35) 见附录一
细胞因子分类
C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Type I & II
生长因子
第二节 粘附分子
整合素家族 Integrin family
• 主要介导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
• 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
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 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2. CD——国际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统一命名系统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 验 室 的 单 克 隆 抗 体 所 识 别 的 同 一 分 化 抗 原 称 为 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第一节 免疫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和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主要生物学作用:
▪ 表面标志:代表不同谱系、不同分化阶段、活化阶段 ▪ 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
第二节 粘附分子
❖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 CAM) 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2. 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CD95(Fas) 与 CD178(FasL) 结合,介导细胞 凋亡.
黏附分子的概念及分布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AM)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
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分布: 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细胞表面,也可成为 可溶性的黏附分子.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1. 构成IgFc段受体CD分子
CD64-FcγRⅠ、CD32-FcγR Ⅱ、 CD16-FcγRⅢ CD89-FcαR、FcεRⅠ、 CD23-FcεR Ⅱ 调节T,B细胞生长与分化 调节Ig重链的同种型转换 参与细胞间黏附作用 参与提呈抗原 产生可溶性Ig结合因子 介导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urface marker)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LDA)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参与免疫应答的CD分子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分子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CD28/B7介导的共刺激作用:T细胞活化 CD152 / B7 介导的负调节作用:CD152
(CTLA-4)抑制活化T细胞扩增,反映了精 细的免疫调节。
CTLA-4调控T细胞的活化
2.CD40与CD154(CD40L)
CD40与CD40L结合,是B细胞活化所必需的 协同刺激分子
Bidirectional B cell-T cell interactions
2.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医学免疫学考试精品题库: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复习要点:1.掌握CD的基本概念和命名,了解白细胞分化抗原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2.熟悉与T细胞、B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及作用。
3.了解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4.掌握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5.了解粘附分子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
6.掌握一些重要的粘附分子的细胞分布和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 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D. B 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E. 主要为 TCR 和 BCR2.CD 是指:A. 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分泌的介导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B. 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C. 正常存在于体液中与免疫有关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蛋白质D. 介导细胞和细胞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接合的一类分子E. 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膜分子3.与TCR组成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的CD分子是A.CD2 B.CD4 C.CD8D.CD3 E.CD284.下列哪项是CD8分子与MHC分子结合的结构域★A.Ⅱ类非多态区 B. Ⅱ类多态区 C. Ⅰ类非多态区D. Ⅰ类多态区E. Ⅲ类非多态区5.CD4分子的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下列哪种病毒的受体★A.EBV B.B19 C.HIVD.HCV E.HBV6.下列哪项属于白细胞分化抗原 ? ★A.TCRB.BCRC.FcγRD.SmIgE.MHC分子7.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组成大多数是:★A. 跨膜蛋白或糖蛋白B. 跨膜磷脂C. 跨膜化学基团D. 跨膜无机物E. 跨膜有机物8.关于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是免疫细胞膜分子的同义词B. 都具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C. 均以磷脂肌醇的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D. 可出现在白细胞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E. 只参与机体的生理过程9.整合素分子识别配体的★A. CRB. CDRC. 寡糖基团D. 短肽序列E. 攻膜复合体10.选择素分子归巢受体表达在:★A. 血管内皮细胞表面B. APC 表面C. 红细胞表面D. 血小板表面E. 淋巴细胞表面11.在免疫应答的诱导阶段具有重要作用的IgSF分子是:★★A.ICAM-1 B.ICAM-2 C.ICAM-3D. VCAM-1E. CD2812.Ig超家族粘附分子具有:★A. 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 或 )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 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C. 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D. 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E. 与 CKs 相似的旁分泌作用特点13.以识别为基础的粘附分子是:★A. 整合素家族B.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 选择素家族D. 钙粘蛋白家族E. 未归类的粘附分子14.既作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A. CD2B. CD3C. CD4D. CD8E. CD4415.整合素β2亚单位(CD18)表达缺陷可以导致:★★A. 血小板功能不全症B. 白细胞粘附缺陷病C. 支气管哮喘D. AIDSE. 移植物排斥反应16.Cadherin 家族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B.介导细胞与 ECM 的粘附C.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D.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E. 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17.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受体是:★A. FcγR IB. FcγRⅡC. FcγRⅢD. FcεRE. FcαR18.关于 FcγR 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可分为三类,结构和分布有所不同B.三类 FcγR 结构虽不同,分布相同C. FcγRⅢ的亲和力最强,FcγR I的亲和力最弱D. 表达在各种类型免疫细胞表面E. 可增强所有免疫细胞的吞噬能力19.FcrRI的作用是:★A.介导巨噬细胞的ADCC B.介导NK细胞的ADCCC.介导嗜酸性粒细胞的ADCCD. 参与杀伤寄生虫感染的细胞E. 促进 B 淋巴细胞分化活化20.关于 CD2 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B. 主要分布于B淋巴细胞上C. 其配体是CD58(LFA-3)D. 传递 TCR 双识别的信号E.分布在所有免疫细胞上21.不属于粘附分子的是:★A. LFA-2B. ICAM-1C. TCRD. CD44E. P-Cadherin22.下列哪项不属于淋巴细胞归巢? ★A. 淋巴细胞向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回归B. 成熟淋巴细胞向周围淋巴器官的回归C. 淋巴细胞再循环D. 淋巴细胞向皮肤炎症部位的回归E. 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循环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CD2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为绵羊红细胞受体B. 配体为CD58C. 成熟T淋巴细胞及胸腺细胞表达CD2分子D. 与T淋巴细胞活化无关E. 是一种粘附分子2.关于Fcε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FcεR表达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B.参与I型超敏反应 C.FcεR I即CD23D. 结构、分布与FcγR非常相似E. 作用、功能与FcγR相同3.参与T细胞识别活化和粘附过程的CD分子有A.CD3 CD4 CD8 CD2 B.CD2 CD58 CD40LC.CD58 CD28 D.CD19 CD40E.CD21 CD80/CD864.按结构特点可将粘附分子分为以下哪几类?A. 整合素家族B.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 选择素家族D. 钙离子依赖的粘附素家族E. 未归类的粘附分子5.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 CD2B. CD4/CD8 C.MHC I/Ⅱ类分子D.VLA E. B76.关于IgSF粘附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 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 氨基酸序列与Ig有一定同源性C. 其识别的配体为IgSF分子D. 其识别的配体为整合素家族分子E. IgSF与Cadherin家族分子相互识别7.参与免疫应答中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有:A.MHC I 类分子 /CD8 B.MHC Ⅱ类分子 /CD4C.CD28/B7 D.CD2/CD58E.CD36/CA8.参与ADCC的Ig受体包括:★A. FcγRB. FcαR C.FcμRD.FcδR E.FcεR9.单核/巨噬细胞可通过以下哪些受体发挥ADCC作用? ★A.FcγR I B.FcγRⅡ C.FcγRⅢD.FcμR E.FcεRI三、填空题1.根据粘附分子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5类即、、、和。
最新免疫学-7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PPT文档
CD19分布于除浆细胞外不同发育阶段的B细胞表面,是 鉴定B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CD21又称补体受体2(CR2),是B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CD81广泛分布于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 胞、NK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表面。 CD81是丙型肝炎病毒 (HCV)受体,可能参与HCV感染。
二、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的CD分子
❖ CD8分子是CTL的TCR识别抗原的 共受体,链的膜外V区能与靶细胞 表面MHC -I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 参与TCR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的信号转导。
3. CD2
配体为CD58,二者结合参与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并产 生T细胞活化信号。又称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2(LFA-2)或 绵羊红细胞受体(SRBC),表达于T细胞、胸腺细胞和NK细 胞等。
3.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
ICOS为同源二聚体,属IgSF,是新发现的CD28家族成 员。ICOS仅诱导性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主要为Th2细胞)。 人ICOS配体是B7-H2(B7 homologue2)或称LICOS(ICOS), 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等组织,组成性表达在单核细胞和某些B 细胞表面。
5.CD23 CD23即FcεRⅡ,为低亲和力IgE Fc受体,主要分布于
B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表面,活化B细咆表达水平 明显增高。CD23可被蛋白酶水解形成可溶性sCD23,其仍 保留与IgE结合能力,称其为IgE结合因子(IgE-BF)。
CD23以不同方式参与B细胞IgE合成的调节:膜CD23 与IgE或IgE复合物结合后,可抑制B细胞合成IgE;sCD23 与B细胞表面CD21结合,可促进IgE合成.
由五种肽链组成,通过盐桥与T细胞受体 TCR形成TCR-CD3复合体,形成TCR-CD3→传 导TCR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信号。分布于所有成 熟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
第七章__黏附分子
⑵分布 ①分布广泛,一种整合素可表达于多种组织。 ③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的整合素分子的种类 是不同的。 ④某些整合素分子表达有显著的细胞类型特异 性,如β 2组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表面。
②多数细胞可同时表达数种不同的整合素分子。
(3)功能 ①介导细胞与细胞介质的粘附,使细胞得 以附着而成为整体。 ②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Members: LFA-1 ~ ICAM VLA ~ Fibronectin Mac-1 ~ ICAM-1,C3b
⒉选择素家族 ⑴基本结构
为穿膜糖蛋白,可分为胞膜外区、穿膜区和 胞浆区。各成员胞膜外区有较高同源性,由
C型凝集素结构域(CL)、表皮生长因子结
构域(EGF)和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CCP) 构成
Ksp-钙粘素
OB-钙粘素 VB-钙粘素 desmoglein
肾
成骨细胞 脉管内皮细胞 桥粒
desmocollin 桥粒
钙黏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⒌粘蛋白样家族
选择素的配体,参与早期造血的调控、淋巴 细胞归巢和炎症细胞的迁移 。该家族包括 CD34、GlyCAM-1和PSGL-1三个成员。
(四)粘附分子的功能
化学组成: 糖蛋白/糖脂
(二)分类
整合素家族 (Intergrin family)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 钙粘素家族(Cadherin family) 粘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
(三)粘附分子的特性 ⒈整合素家族 ⑴结构与组成 由α、β链组成的异源二聚体, α链 至少有17种,多数只能结合一条β链 β链 至少有8种,大部分能结合数种不同的α链 按β链不同可分为8组( β 1-8组)
医学免疫学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9
2.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结构与分类:为α和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 按β亚单位的不同分8个组。
分布:一种整合素可分布于多种细胞,同一种 细胞也往往有多种整合素的表达。表达水平可 随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发生改变。
配体:主要为某些细胞外基质成分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 抗原和黏附分子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
引言
免疫应答过程涉及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而这些作用是由可溶性分子和细胞膜分子所介 导。
介导免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可溶性分子主要是 细胞因子。
介导免疫细胞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膜分子包 括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MHC分子、TCR、 BCR等。
16
1.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具有免疫球蛋白V区样或C区样结构域的分子归属于免疫球 蛋白超家族(IgSF)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7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8
PD-1(programmed death 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 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 、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其配体PD-L1 也可作为靶点,相应的抗体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细胞粘附分子脱落,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白细胞移行到炎症部位。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9
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壁(扫描电镜图)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30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31
3.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淋巴干细胞向胸腺的归巢(CD44); 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的归巢; 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浸润; 淋巴细胞淋巴和非淋巴组织淋巴管、胸导管血液淋巴细胞再
第七版医学免疫-第七章-CD分子和粘附分子
包括: L-选择素(白细胞选择素),
E-选择素(内皮细胞选择素),
P-选择素(血小板选择素)。
黏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 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 参与免疫应答(提供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 信号等) • 参与炎症反应 • 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
本章重点内容 (the focuses of this chapter)
-- 含有一个或多个与Ig结构相似的黏附分子。 如: CD3, CD4, CD8
2.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由α、β链组成的 异二聚体分子。 如:LFA-1 (CD11a/CD18)、 CR3等。
3 选择素家族(selectin)
---是一类细胞膜表面单链分子,在白细胞 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以及淋巴细胞归 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பைடு நூலகம்附分子均为免疫细 胞的膜表面分子。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 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 的细胞表面分子。
-4-
二:CD的概念:
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应用以单克隆 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 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 CD。即血细胞在发育、分化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表 达的膜表面分子。
• 用于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
–T细胞表面的CD4,CD8
三:细胞黏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
------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
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分类: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家族 选择素家族 黏蛋白样血管地址素 钙黏蛋白家族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CD154即CD40L ,主要分布在活化的CD4+ T细胞、 部分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 CD40结合产生活化B细胞的信号。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信号1
APC Th APC
信号1+2
Th
CD3 MHC-II Ag TCR CD4 1
VCAM VLA-4 ICAM LFA-1 1/2 LFA-3 CD2
1
MHC-II
CD3 Ag TCR CD4 CD4
CD28 CTLA-4
2
B7
无能
CD28刺激
阻断B7
活化并增殖
(二)与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79a/CD79b 又称Igα/Igβ,表达于除浆细 胞外B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特征 性标记。与BCR组成Igα/Igβ -BCR复合物, 其胞浆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能将BCR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信 号转入B细胞内,从而提供由B细胞活化所 需的第一信号。
CD16 FcγRIII,为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主 要结合IgG1、IgG3。 促吞噬和ADCC作用。
CD89 是FcαR,分布于外周血或黏膜组织中的 绝大部分吞噬细胞,某些T、B细胞。介导吞 噬细胞的吞噬、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 发挥ADCC。 FcεRI 是IgE高亲和力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活 SIg 化 信 号 CD79 1 B 活化
MHC-II 活 化 信 CD40 号 2 LFA-1
Th 活 化
TCR CD3
CD40L ICAM-1
CKs
(四)、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第一部分:学习习题一、填空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白细胞(及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______的细胞表面标志,多为________。
2.粘附分子指介导_________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以______形式发挥作用。
3.粘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________家族、_____家族、________、____家族等二、多选题:[A型题]1.白细胞分化抗原是指:A.白细胞表面的全部膜分子 B.T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C. 淋巴细胞表面的膜分子D.主要为TCR和BCRE.E.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不同阶段以及活化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2.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组成大多数是:A.跨膜蛋白或糖蛋白B.跨膜磷脂C.跨膜化学基因D.跨膜无机物E.跨膜有机物3.粘附分子的正确概念是:A.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B.介导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C.由活化的细胞分泌的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多肽D.体液中正常存在的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一组大分子系统E.是一组广泛参与免疫应答并代表个体特异性的抗原分子4.整合素家族得名是因为: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使细胞附着而形成整体B.分子结构和肽链氨基酸组成与免疫球蛋白有一定同源性C.介导淋巴细胞的归巢D.介导同型细胞间相互聚集的粘附分子E.以上都不是5.Ig超家粘附分子具有:A.与免疫球蛋白V区和(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与MHC分子肽结合区相似的分子结构C.与补体攻膜复合体相似的分子聚合形式D.与SmIg相似的识别特异性E.与CKs相似的旁分泌作用特点6.选择素分子的主要作用是:A.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起始粘附B.在炎症渗出中,介导白细胞穿越血管内皮细胞的过程C.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作用D.主要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作用E.主要介导淋巴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A.成熟淋巴细胞向中免疫器官的迁移B.淋巴细胞的一种定向迁移形式C.淋巴细胞随血流到达全身器官D.未成熟T细胞在可胸腺内从皮质移行到髓质E.以上都不是8.下列免疫分子中有粘附作用的分子是:A.CD3B.IgαC.IgβD.SmIgE.CD289.既作为淋巴细胞的归巢受体又与肿瘤转移有关的是:A.CD2B.CD3C.CD4D.CD8E.CD4410.归巢受体表达在:A.血管内皮细胞表面B.APC表面C.血小板表面D.红细胞表面E.淋巴细胞表面11.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起始粘附的是:A.整合素家族B.IgSFC.选择素家族D.Cadherin家族E.以上都不是12.选择素介导的起始粘附又称:A.稳定粘附B.免疫粘附作用C.趋化作用D.归巢E.rolling13.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同型细胞间的粘附B.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B.介导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D.介导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F.介导炎症细胞渗出过程14.介导起始粘附,分布在白细胞上的粘附分子是:A.L-选择素B.E-选择素C.P-选择素D.PNAdE.CD11/CD1815.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受体是:A.FcγR IB.FcγR IIC. FcγR IIID.FcεRE.FcαR16.下列哪项不是粘附分子的作用?A.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B.参与炎症的形成C.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与分化D.参与补体系统的激活E.参与血栓形成[B型题]A.整合素家族B.IgSFC.选择素家族D.钙黏蛋白家族E.未归类的粘附蛋白1.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2.主要参与细胞之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3.主要介导同型细胞间选择性相互聚集、重排A.介导细胞与ECM的粘附B.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作用C.介导白细胞的起始粘附D.介导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选择性聚集E.介导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4.整合素家族的主要作用是5.选择素家族的主要作用是6.Cadherin家族的主要作用A.CD64B.CD32C.CD28D.CD16E.CD217.FcγR I8.FcεR II9.FcγR III10.EB病毒的受体是[C型题]A.CD分子B.粘附分子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1.参与T、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的免疫细胞膜分子是2.参与炎症发生的免疫细胞膜分子A.整合素分子B.选择素分子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在血流状态下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4.介导同型细胞间粘附[X型题]1.关于CD分子的功能,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参与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B.参与炎症的发生C.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D.参与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E.参与细胞的迁移2.CD分子参与机体重要生理和病理的过程包括:A.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B.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C.炎症的发生D.细胞的迁移E.免疫调节3.在基础免疫学研究中CD主要应用于:A.CD分子的基因克隆B.新CD分子及新配体的发现C.CD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D.细胞激活途径和膜信号的传导E.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4.粘附分子参与下列哪些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A.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B.细胞的伸展与移动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D.肿瘤转移E.创伤愈合5.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粘附分子是:A.CD2B.CD4/CD8C.MHCI/II类分子D.VLAE.B76.关于IgSF粘附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具有与IgV区或C区相似的折叠结构B.其氨基酸序列与Ig有一定同源性C.其识别的配体多为IgSF分子和整合素家族分子D.MHC分子属于其成员E.IgSF与Cadherin家族分子相互识别7.淋巴细胞归巢是指:A.淋巴细胞干细胞向中枢免疫器官的归巢B.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C.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归巢D.淋巴细胞再循环E.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三、名词解释1.白细胞分化抗原2.粘附分子3.CD分子4.IgSF四.问答题1.列出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及其功能。
免疫学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PPT课件
❖ 细胞因子受体
三、粘附分子的功能
1.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全过程 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和效应
2.参与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穿
越血管内皮细胞渗出
3.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1、免疫应答中重要的粘附分子
B7
CTLA-4
CD28
APC/靶C
CD58 CD2
MHC TCR I/II
❖ 跨膜糖蛋白:包含胞膜外区、跨膜区、胞质区,有 些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链接方式锚定在细胞 膜上。
❖ 家族:免疫球蛋白家族、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型 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肿瘤坏 死因子超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等。
(二)分化群的概念
❖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 )
❖ 功能主要分为:受体、共刺激(或抑制)分子、黏 附分子P59
三、CD分子的功能
❖ 1. 参与T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参与T细
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的CD分子主要有CD2、CD3、CD4、CD8、CD58、 CD28/CD152(CTLA-4)和CD154(CD40L)等。
2. 参与B细胞识别、黏附和活化过程有关的CD分子: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 抗原和黏附分子
引言
❖ 免疫应答过程涉及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而这些作用是由可溶性分子和细胞膜分子所介 导。
❖ 介导免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可溶性分子主要是 细胞因子。
❖ 介导免疫细胞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膜分子包 括白细胞分化抗原、黏附分子、MHC分子、 TCR、BCR等。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基本概念 二、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
第七章 CD分子与黏附分子(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CD18(整合素β2)、CD29(整合素β1)、CD54(ICAM-1)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受 体
内皮细胞
CD25(IL-2R)、CD95(Fas)、CD178(FasL)、CD183(CXCR3)、CD184(CXCR4)、 CD195(CCR5)
第七章 CD分子与黏附分子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熟悉:粘附分子及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了解:粘附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内容】 1、CD分子的概念、特点、生物学作用 2、 细胞黏附分子的概念,分类和特性。 3、细胞黏附分子的功能。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三、黏附分子 四、CD分子与黏附分子的应用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各种细胞 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由细胞 因子等其他活性分子的介导。
这些细胞表面的功能分子又称细胞表面标 志(cell surface marker)分子。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人T淋巴细胞电镜照片
概念和命名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LDA)
第二节 细胞黏附分子 (celladhesion molecules, CAM)
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
形成整体(integration)而
得名。
2023/12/7
20
➢ 整合素家族的组成
18种亚单位和8种亚单位,以亚 单位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组 (1组8组)。
➢ 整合素分子的分布
整合素分子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 一种整合素可分布于多种细胞,同 一种细胞也往往有多种整合素的表 达。
医学免疫学-第七章 粘附分子
How could people communicate freely world-wide?
2019/11/1
潍坊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77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细胞间及与靶细胞间 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直接接触:膜表面分子 间接作用:细胞因子及其他活性分子与受体
2019/11/1
• 根据人白细胞分化抗原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 不同家族:
–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 C型凝集素超家族 – 整合素家族 – 选择素家族 –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
2019/11/1
潍坊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15
(二)分化群的概念
基质细胞
CD292(BMPR1A)、CD293(BMPR1B)、
CD331CD334(FGFR1FGFR4)、CD339(Jagged-1)
红细胞
CD233CD242
2019/11/1
潍坊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2020
(一) T细胞相关的CD分子
1. CD3 2. CD4和CD8
3. CD28 CD152 (CTLA-4)
• 这些配体主要表达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
2019/11/1
潍坊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31
四、黏附分子的功能
• 参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活化 • 参与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 淋巴细胞归巢
antigen,HLDA)的概念: – 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
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表面标记 分子。 – 表达于造血系和非造血细胞系细胞。 – 多是跨膜蛋白或糖蛋白,部分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 的方式锚定于细胞膜上,少数是碳水化合物。
第7章 细胞粘附蛋白
一、整连蛋白(Integrin)
1.结构和组织细胞分布 2. 整连蛋白与细胞骨架蛋白 3. 整联蛋白介导信号转导
1、结构和组织细胞分布
整连蛋白的分子结构 整连蛋白为α和β亚基形成的异源二聚体。
α亚基:已发现16种亚型,Mr在120kD-185kD之间; β亚基:已发现9种亚型,Mr在90kD-110kD之间。
(GRGDS),RGD六肽,RGD环肽,双线肽等
② Fn基因
Fn是单一基因产物,有多种mRNA剪接体(人多达10种)。 通常血浆Fn分子中两条链相差95个氨基酸,原因:同一外
显子的5’端存在两个剪接位点。 细胞结合结构域和肝素结合结构域之间含有270个核苷酸的
完整外显子,称作额外结构域(extra domain),编码完 整的Ⅲ型同源结构,为细胞Fn所特有。
Basement membrane Major components: Collagen IV and laminin
表皮
Epidermis
Basement membrane
Nucleus
Dermis
真皮
肾小管
Kidney tubule
Capillary
毛细管
500 nm
human skin
Basement membrane in kidney glomerolus
相互作用。 β3亚单位的整连蛋白:存在于血小板表面,介导血小板的聚集,
并参与血栓形成。 β4可与肌动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质结合, α6β4整连蛋白以层连蛋白为配体,参与半桥粒(hemidesmosome
一种细胞衔接点,即跨膜糖蛋白(整连蛋白)的胞外结构域与 细胞外基质相连,将上皮细胞基质与下层基膜连接)的形成。
7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4、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
参与胸腺细胞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 。
作 业
1、名词解释 CD28 CD分子 黏附分子 2、试述黏附分子的分类及其免疫学功能?
1、CD18分子缺陷主要影响整合素家族中白细胞 黏附受体组(β2组)成员的表达,包括LFA-1、 MaC1(CR3)等;CD18分子是构成整合素 家族中白细胞黏附受体组(β2组)成员的β链, 该链缺陷使β2组各成员在白细胞表面的表达缺 失,使白细胞不能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应配体 (如ICAM-1)结合,因此不能穿越血管壁渗 出到炎症部位,患者防御功能降低,故易发生反 复感染。 2、LAD-2是由于白细胞不能表达sLex、CD15 和CLA,因而不能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E-选择 素结合,患者白细胞同样也不能向炎症部位渗出。
3、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淋巴细胞的定向移动。
分子基础: 淋巴组织中毛细血管后静脉的高内皮小静脉 (HEV)中的内皮细胞表达大量粘附分子,包 括ICAM-1、VCAM-1及E和P选择素,与淋巴 细胞归巢受体如L-选择素、LFA-1、CLA-4、 CD44等结合 ,引导淋巴细胞定向进入淋巴组 织。
1、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表达:白细胞表面 分组:1(VLA)组 2(白细胞粘附受体)组 3(血小板糖蛋白)组
功能:
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间结合,在细胞粘附、移行、吞噬、杀伤、凝血及创口 的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E-钙粘着素分布于人上皮细胞 N- 钙粘着素分布于神经和肌肉组织
P- 钙粘着素分布于胎盘和上皮组织
5、黏蛋白样家族(mucin-like family) 主要有三类:
细胞黏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论文素材
细胞黏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论文素材细胞黏附蛋白质是一类在细胞外基质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它们通过与其他细胞或基质分子的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等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细胞黏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提供一些相关研究的论文素材。
一、细胞黏附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细胞黏附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常见的包括整合素、选择素和黏附分子等。
整合素是一类跨膜蛋白质,在细胞内外结合了多种信号分子。
选择素是一类与炎症和免疫等过程密切相关的受体蛋白质。
黏附分子则参与了多种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的黏附反应。
有研究表明,整合素的结构在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例如,一篇名为"Integrin activation controls metasta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的论文提出,通过改变整合素的构象,可以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这一发现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选择素也是细胞黏附蛋白质中的重要成员。
一篇名为"Targeting hepatic endothelial c-Met signal during compensatory liver growth to prevent tumor-mediated liver failure"的研究发现,在肝脏癌症转移中,选择素CD44参与了肝细胞再生过程中的肝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黏附。
这一研究揭示了选择素在肝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细胞黏附蛋白质的功能细胞黏附蛋白质在细胞黏附的调节、细胞松解、细胞迁移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一篇名为"The role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的综述文章提到,细胞黏附蛋白质可以通过与细胞外基质分子的结合,调控细胞的形态和黏附能力,从而影响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另外,细胞黏附蛋白质也参与了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6β4整联蛋白以层连蛋白为配体,参与半桥粒形成。
半桥粒与桥粒相比有两点不同∶ 一是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粘蛋白而是整联蛋白; 二是整联蛋白的胞外结构域不是与相邻细胞的整联蛋白相连 而是同胞外基质相连。
整联蛋白与细胞骨架蛋白的结合
细胞的结合效率提高。 目前发现RGD序列可广泛用于提高医学材料生物
相容性、抗血凝、治肿瘤、舒血管、材料表面内
皮化等方面,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肽类药物。
3.Fn的聚糖结构
Fn可有8-10条N-聚糖,也可不带聚糖。 Fn含一条 O-GalNAc 聚糖。
不同形式Fn的功能部分与糖链结构差异有关。
表皮和真皮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分子
一些组织(如皮肤)的胞外基质只是一层薄膜,称基膜 (Basement membrane )。如肾小球基膜,如同一张多孔滤膜,只 允许血液中水分子及小分子化合物进入肾小管。
human skin
Basement membrane in kidney glomerolus
ECM与细胞间的粘附作用
糖氨聚糖
几种细胞粘附分子及其互作方式
第一节 胞外基质粘附分子
一、纤连蛋白 二、层连蛋白
一、纤连蛋白(fibronectin, Fn)
1.Fn的一般特征
2.Fn的结构和基因
3.Fn的聚糖结构 4.Fn的功能
纤连蛋白(Fn)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存在于基质、
基膜及各种体液中,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 多个结构域:肝素、胶原、纤维蛋白、蛋白聚糖、
整连蛋白类(部分整连蛋白组合以Ln为配体)和非整连蛋
白两大类: ①整连蛋白类:八种: a1β1、a2β1、a3β1、a6β1、 a7β1、a6β4、a5β3、a3β2、。 ②非整连蛋白类:9种:大多为糖结合蛋白,与层连蛋白 的亲和力普遍高于整联蛋白。
三、钙粘蛋白
钙粘蛋白(cadherin):一类依赖钙的跨膜细胞粘
①分子结构:有3种内在同源序列(internal sequence homology)
.
纤连蛋白分子的结构域
RGD:存在于多种胞外基质分子中,已知67种蛋白质中有RGD序列,12种整联素 依赖RGD。 eg.将RGD固定于钛合金种植体表面,促进成骨细胞对钛合金的粘附,提高 种植义齿的成功率。 Eg.RGD环肽与药物结合,靶向治疗癌症。
肌动蛋白、DNA乃至细胞等专一性结合结构域。
Fn功能:细胞形态、组织器官整体性,细胞粘附、移 动、增殖、分化、吞噬等功能相关。
1.纤连蛋白(Fn)的特征
据分布的不同分成两种类型形式: ① 血浆Fn:存在于血浆,呈二聚体,可溶。 ② 细胞Fn:分泌并定位于细胞表面或进入胞外基 质,呈多聚体,仅在pH<3或>10.5时才溶解。
肽段很短,小于50个氨基酸(除β4亚基>1000个氨基酸外)。
α和β亚基的N端胞外肽段以非共价形成二聚体。两亚基均含丰
富的二硫键,具有紧密的折叠结构,利于抵抗蛋白酶水解。
α亚基近N端有7AA重复同源序列(KXGFFKR)肽段,组成七叶
β螺旋桨结构,与连蛋白活性的调节有关。外侧3-4同源序列
含Asp-X-Asp-X-Asp-Gly-X-X-Asp,为结合二价阳离子所必需,
② Fn基因
Fn是单一基因产物,产生多种mRNA剪接体(人多达10种)。
通常血浆型Fn分子中两个单体相差95个氨基酸,原因:同一
外显子的5’端存在两个剪接位点。 细胞结合结构域和肝素结合结构域之间含有270个核苷酸的完 整外显子,称作额外结构域(extra domain),编码完整的 Ⅲ型同源结构(EⅢ),为细胞型Fn所特有。 Fn基因高度保守,其中C端27个氨基酸是绝对保守(人和牛 40个AA相同)。
七、选凝素
与细胞粘附有关的细胞膜受体种类颇多,其中包括整连蛋白 (integrin)家族、层连蛋白受体、钙粘蛋白(cadherin) 、选凝 素家族、免疫球蛋白家族(如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选 凝素(selectin)、D44(分化簇) 和血管地址素等 .
一、整连蛋白(Integrin)
纤连蛋白基因的细胞特异性剪接
额外结构域
成纤维细胞:表达Fn的两个额外结构域(EⅢB、EⅢA),故可与 整联蛋白受体结合,使Fn粘附于细胞表面。 肝细胞:不表达Fn的额外结构域,故Fn不能粘附在细胞表面而进 入血液循环(血浆型Fn)。
③Fn与细胞结合
Fn借助分子中细胞结合结构域与多种细胞结合,
分子中GRGDS(Gly,Arg,Gly,Asp,Ser)序列使分子与
上,影响细胞的成熟。
实验:红系母细胞及分化不完全的网织红细胞能特异
地粘附于铺有Fn的平皿上,随着红细胞分化成熟,Fn亲
和力逐渐失去,这是因为细胞成熟过程中Fn受体的丢失 或修饰。
红细胞分化: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母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 细胞-成熟红细胞。
③Fn与血凝及损伤修复
血凝反应: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与血液中纤连蛋白结 合,形成更坚固的血凝块。 组织损伤时,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系统细胞(包括巨噬 细胞)移动至损伤部位。此过程需要Fn分子参与。
Fn的糖基化与其溶解度和抵抗蛋白酶的作用有关。
4. Fn 的功能
Fn对肝素、胶原、纤维蛋白、蛋白聚糖、肌动蛋白、 DNA乃至细胞等都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从而引发一系
列体液内或细胞内的变化。
Fn对细胞的作用.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整连蛋白完 成的。使Fn-受体-细胞骨架蛋白连成一体.
① Fn与细胞的粘附和移动
粘附启动时,骨架蛋白在粘着斑(focal adhesion,细胞骨架
和质膜的特化结构)质膜内侧有机聚集,如粘着斑蛋白二聚化, 再与踝蛋白(talin,而粘着带无踝蛋白),桩蛋白(paxillin)、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整联蛋白的信号转导由粘着斑复合物形成而开始,与
②层连蛋白的糖链
Ln含糖达12-15%,绝大部分的聚糖是复合型N-聚
糖,结构形式多样。
糖链特征:末端半乳糖,也有唾液酸和多聚乙酰氨 基乳糖结构。
具有组织和种族特异性
2.层连蛋白的功能
Ln介导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与基膜粘连,从而影
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运动; Ln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
功能区的胞间粘附相关; C端:通过与胞内α、β、γ连环蛋白 (catenin)等分子结合,将钙粘蛋 白结合到骨架蛋白-肌动蛋白丝上.
catenin
蛋(vitronectin,V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等;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整联蛋白(integrin)、钙粘蛋白(cadherin)层连蛋白受体 (laminin receptor,Ln-R)、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I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选凝素(selectin)、CD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等; 一般认为,“细胞外基质-整合素-细胞骨架系统”是细胞感受重力的主要亚细胞结 构 。
第七章 细胞粘附分子
第一节 细胞外基质粘附分子
第二节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多细胞生物组织细胞间填充着由多种蛋白质和多糖等组成的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连接细胞并交织成网 络结构,交织其间的细胞可沿着网络移动。细胞粘附分子:
胞外基质分子: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连蛋白(laminin,Ln)、玻连
附分子,在胞间连接、维持组织形态及胚胎组织分
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钙粘蛋白:Ⅰ型膜蛋白,为唾液酸化的糖蛋白,含
723-748个氨基酸,具多种形式,50-60同源%。
钙粘蛋白的结构
结构分4个部分:信号肽,细胞外片段 (5个功能区),跨膜片段,细胞内片段
胞外近N端:3个含有钙结合部位;
最外侧功能区:His-Ala-Val三肽与该
④ Fn聚糖的作用
保护Fn免遭蛋白酶水解.
与胚胎期某些细胞的移动和细胞到达靶部位有关.
二、层连蛋白(laminin, Ln)
基膜含有Ⅳ型胶原、硫酸肝素蛋白聚糖、巢蛋白 (entactin)和层连蛋白。Ln也称Ⅳ型胶原基质。
1.层连蛋白(Ln)的结构
① 分子结构及功能域
Ln是多结构域糖蛋白,Mr900kD;3条多肽链(A、B1和B2)通过 二硫键连接,呈十字型。 A链:C端为一庞大的球形结构,为硫酸 肝素结合位点; B1链:N端两小球构成Ⅳ型胶原结合区; B2链:N端小球结合胶原或硫酸酯; 三股链形成的中间区域可与许多细 胞表面的整连蛋白结合。
整联蛋白信号相关的许多蛋白质参与了生长因子受体介
导的信号转导
整联蛋白可引起蛋白酪氨酸磷
酸化,该酶称为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也称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粘着斑连接
粘着斑激酶的结构和信号转导
二、层连蛋白受体
层连蛋白受体(Ln-R)较广泛地分布于各种细胞表 面。已知的有17种,据其结构以及Ln作用方式,可分为
血小板的整连蛋白仅为α2bβ3.
2.整连蛋白与细胞骨架蛋白
含β1亚基的整连蛋白: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之间的粘附。 含β2亚基的整连蛋白:存在于各种白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的 相互作用。 β3亚基的整连蛋白:存在于血小板表面,介导血小板的聚集, 并参与血栓形成。 β4可与肌动蛋白及其相关蛋白质结合。 α6β4整连蛋白以层连蛋白为配体,参与半桥粒(hemidesmosome)
二价阳离子影响配体的亲和力和专一性。
整连蛋白配体3类: ECM成分: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层黏连蛋白等); 免疫球蛋白类黏附分子:如ICAM(胞间黏附分子)、VCA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血清游离蛋白分子:如血清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