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培训材料: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
源于儿童生活服务儿童生活——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
教材编写贯彻课程标准精神,坚持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导;品德培养与知识学习相统一,尤其注重品德培养;体验形式与认知形式相统一,强调学生体验,力图在生活化、情感性、探究式和面向农村等方面形成特色。
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儿童文化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是我们教材编写的重要追求。
根据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我们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包括“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结构。
每册教材分设五个单元,根据不同层面的互相联系和合乎生活逻辑的延展,各单元一般下设3-5个板块主题。
这些主题都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一个个话题,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课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遂心而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
如,三年级上册“我爱我们的学校”这一单元下设五个主题,这些主题均以“我”为主体,是孩子们熟悉和愿意参与的话题:《说说我们的学校》引导学生交流校园生活的感受;《校园里的发现》启发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组织机构、人文环境等;《给学校画张“地图”》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校园环境;《在学校工作的人们》引导他们关注老师和工友的劳动,《我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则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热爱。
这些话题的探讨激活了多角度的综合性学习:简单图例等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兴趣和需要,尊重他人劳动等品德的培养是在体验中完成的自主建构。
随着话题的展开,学生一步步加深了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使校园生活变得更为愉快和有意义。
可以说,这样的话题就是源于儿童生活、服务儿童生活的。
教材内容的编排以充满生活气息的儿童文化为特征。
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评估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评估第一章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价值第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价值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一体化图谱(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增强宪法意识,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国
家
意
识
认清基本国情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
维护民族团结
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公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我国的民族政策
维护国家利益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国家主权、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
国
家
意
识
培养世界眼光
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观念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国际意识
政
治
认
同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学会行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取得的成就,加深热爱之情
珍爱生命,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民族的尊严、增强民族自尊心
乐观向上
制定并积极实现成长目标,活动中积极出主意,想办法
知道人各有所长,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学会调控情绪,悦纳自我,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1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效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什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喜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我国学校低班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
2.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程。
其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它兼具品德训练、科学训练、社会训练以及生活训练等多重价值;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品德训练和社会训练的双重价值。
(二)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l.综合课程有诸多详细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如相关或交叉课程,融合或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或阅历课程等。
2.品德与生活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同学在活动中获得阅历与体验,因而被称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活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泛指人类的一切行为。
尽管学校训练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界定为训练活动,但活动课程却有着特定而详细的涵义:第一,活动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一种类型或开发模式。
依据活动要素并以活动的方式开发出的课程被称为活动课程;相对于旨在使同学把握已成事实或定论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使同学获得鲜活的直接阅历和真实的体验。
其次,在课程实施上,活动课程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组织并参与的教与学的行为。
那种单纯由老师组织并缺少同学主动参预的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机械、灌输式的训练教学行为,那种纯粹由同学自行组织并缺少老师参预的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同学的个别行为,而非教学行为;上述两种行为都不符合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
第三,活动课程所设计并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学校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对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单向相互沟通或机械式双向相互沟通的教学方式,基于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相互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同学学习的主体性。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漫谈教研室廖家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版)教材介绍――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培训资料由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共 4 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共 8 本,先后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
现就该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和体系结构等简介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时代对学生道德文化素质的新要求。
教材编写力图改变传统德育教材以知识的传授和获取为基本要求的目标定位。
注重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为学生形成初步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在重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尤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能力的培养。
教材编写坚持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强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1 / 9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教材编写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力图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
重视引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以有利于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和问题生成,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
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强制性规范的教材呈现思想。
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以及教材的形式充分考虑相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乐于和可能接受的。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双鹤中心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试行)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学习中,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持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水平、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水平,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变过去只用书面考试的来认定学生学业的方式,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一个具有多主体、开放性、发展性、多元素、多角度等特点的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协助教师改进教学,促动儿童发展,保证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
所以,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判断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学习的质量、水平和水平,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实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实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期末检查评价两个部分。
(一)学习过程评价(权重60)记录和得分计算方法:每个同学均有48分的基础分。
在每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表现,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由任课教师或师生共同,对某个同学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加0.5,在表里记一次“+”,某方面任务完成特别不好的学生,扣0.5,在表里面记一次“-”(应多以鼓励为主),全期增减的累计分数与基础分48之和,为该生学习过程得分。
1.学习情感态度(权重20)。
(1)兴趣、价值取向: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准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基础分为8)。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任务与目标
引导学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睡眠和休息。
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如勤洗手、 刷牙等。
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 衡。
良好的运动习惯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他们的运动习 惯和身体素质。
03
社会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
了解社会常识
资源共享
利用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 社会课的教育任务与
目标
目录
• 品德教育的目标 • 生活教育的目标 • 社会教育的目标 • 教育任务的实施策略
01
品德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01
02
03
尊重与关爱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关心他人,培养同理心和 爱心。
公正与正义
培养学生树立公正、正义 的价值观,学会维护社会 公平和正义。
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其自主 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主题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主题活动
组织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如辩论、演讲、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 社交能力。
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
家校合作,共同推进教育
家校沟通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 教育。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运 作规则和常识,如法律法规、社
会习俗等。
培养价值观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如 尊重他人、诚信、公正等。
增强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认识 到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总 体设计思想
• • • •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 统一 •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 • • • 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性 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社会课的综合为学生 开辟了通向生活的渠道,有助于品德培 养的加强 • 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
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 尊重儿童与积极引导相结合,走具有中国特 色的品德培养之路 •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以及全国中 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以此作为基 本价值导向 • 积极引导的必要
积极引导的必要
• 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接受 教育引导的需要。
• 在多元价值的社会里,需要有正 确的价值引导。
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
• 品德与生活:以“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
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四个儿童生活层面为课程框架。 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 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 品德与社会: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
包括:“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 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等六个生活 领域。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
•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
1 、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主题与活动大多是 需要儿童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的。 2、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 受、领悟、表达的过程。
• 并不排斥接受性学习和不是传统教育的强行灌输、 机械训练,也不是西方道德 教育中的价值中立、道德相 对主义。是在两者结合上下 功夫。
情感态度、行为习惯、 知识技能培养的统一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异同点
《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并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把他们真正当作发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使儿童在教育引导下不断发展和提高,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作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品德与生活强调在生活中提炼自己;而后者强调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
但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时,除了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要加以注意:
1、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
2、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
3、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4、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5、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6、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7、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8、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
1. 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
1.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什么?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
”从这两个表述来看,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评价不是为了区分优劣,不是为了筛选。
评价的主要目的或根本目的是激励、促进儿童发展,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一方面,评价是为了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切性、有效性,以便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教师不仅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空间,以此作为基础,教师可以进一步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地积累成功的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新课程所有学科都倡导和遵循的。
2.两门课程的评价要点或原则有哪些异同?答:关于评价,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评价的实施和反馈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品德与生活标准则评价目标和内容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注意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两门课程的评价有两门课程的评价原则有相同点:就如前面所说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这是两门学科的共同点。
除此之外,两者都强调评价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有个性的发展,与此相关,评价就要多元化,包括评价尺度、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
再有,就是要综合地、整体地进行评价。
不同点:考虑到两门课程性质及对象年龄特点的不同,在具体要求上又有不一样的表述。
如:在评价内容上品德与社会对学习结果提出要求,而品德与生活则更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评价方法中品德与社会提出达成水平评价,不排除纸笔测试,而品德与生活则更加强调形成性评价,比起学习结果,更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
教科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一到六年级教材目录
创造的快乐
第二单元从田野到车间
让田野告诉你
走进车间
插上科技的翅膀
第三单元走进信息时代
坐在家里看世界
沟通无极限
我的信息生活
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
灿烂的古代文明
伟大的科学成就
绚丽的文学艺术
文明遗产知多少
第五单元我们去环球旅行
地球有多大
飞越太平洋
和非洲朋友共舞
迷人的欧洲风情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
齐心真好
天天好心情
让我的身体更棒
坐立走,有精神
爱清洁,讲卫生
伸伸腿,弯弯腰
我会照顾自己
出门看天气
红绿灯,在站岗
遇到危险怎么办
我生活的地方
我的家,在这里
童年的乐园
请到我的家乡来
明天更美好
我爱绿树我爱蓝天
我身边的环境
爱惜资源
美,就这么简单
自己拿主意
让我想想
相信自己
学习、生活有计划
献出我们的爱
我们手拉手
爷爷奶奶,你们好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这点困难算什么
成功一定有办法
每天都有好心情
第二单元我们的快乐大本营
成长的故事
“我”和“我们”
我们要做最棒的
第三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
各种各样的商店
购物有学问
我是理财小能手
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
无声的朋友
大家生活在一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们是邻居
第五单元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天有不测风云
在这危急时刻
热闹的农民运动会
最美的村姑
他们回来了
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一方水土
我们在这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鹤中心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
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
(试行)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学习中,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变过去只用书面考试的来认定学生学业的方式,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一个具有多主体、开放性、发展性、多元素、多角度等特点的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目的与功能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
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诊断与调节功能:通过评价,判断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学习的质量、水平和能力,了解学习的成就、问题与需要,并对课程下一步的实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强化与教育功能: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利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鼓励,对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评价内容和方法
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期末检查评价两个部分。
(一)学习过程评价(权重60)
记录和得分计算方法:每个同学均有48分的基础分。
在每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表现,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由任课教师或师生共同,对某个同学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加0.5,在表里记一次“+”,某方面任务完成特别不好的学生,扣0.5,在表里面记一次“-”(应多以鼓励为主),全期增减的累计分数与基础分48之和,为该生学习过程得分。
1.学习情感态度(权重20)。
(1)兴趣、价值取向: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基础分为8)。
(2)是否自己主动开展一些课前学习、探究和课前学习的有关准备活动,如:调查、收集资料等(基础分8分)。
2.学习能力和方法(40)。
(1)质疑问难:学习过程中。
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有较强的问题意思和善问的习惯(基础分6)。
(2)探究问题:对自己、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积极去思考、探究,能用各种办法去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基础分7)。
(3)分析综合:包括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能将老师、同学等别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能有效表达或运用(基础分7)。
(4)合作学习:包括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基础分5);
(5)实践操作:包括组织活动、活动中实践操作、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等能力;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等能力(基础分7)。
(二)阶段测查(40)
阶段测查,以情境测试、活动测试、作品评价和简单的书面测试等形式相结合,书面测试只考查简单的社会常识和历史地理常识,不能只以书面考试作为学生的期末测查成绩。
老师以“三维目标”为依据,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至少选择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测查,在记载表上写上相应的番号,通过测查并分别给出相应的等级分数(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
优秀为权重的85%以上,良好为权重的70%-84%,69%以下为一般)。
三、学期学业评价等级
学习过程评价分值与阶段测查分值之和,作为该生本学期学业评价的总分。
总分在85以上的为“优秀”;70-84的为“良好”;69及其一下的为“一般”。
各学校将按:优秀(A)、良好(B)、一般(C)三个等级来反映学生本学科的学习状况。
四、如果本期没有学习过程评价分值的,可以直接将阶段测查的等级作为该生本期本学科的学业评价等级。
下学期本学科的学生学业评价,将全面实行本方案。
附件:双鹤中心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素质评价记载册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