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汉英诗歌翻译中未知点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汉英诗歌翻译中未知点的解释摘要:诗歌的翻译尤其需要解释,因为诗歌中存在着比其他文学作品形式更多的“未知点”和“空白点”,诗歌翻译应注重解释的运用。

关键词:诗歌翻译翻译视域

根据解释学翻译观的观点,翻译即解释,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其解释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一、文本特征

所谓文本,就是指那种处于未经读者实现状态下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the existence of the literary work before being realized by a reader)。也就是说,文本只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它需要经过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成为文学作品。文本本身其实并没有意义,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而且意义并不是隐藏在文本中等待读者发掘的神秘之物,而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文本的意义总是处于一种未定状态,文本总是呈现出未定性和开放性。

二、语言差异

汉英之间所存在着的本质上的差异导致了汉英互译时不可避免地带有解释性,这种解释性体现在译文的各个层次,从音、形、义到整个译文的整体风格无不留下了解释的痕迹。

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最突出地体现在表达形式上。比如,有的

学者指出,由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英语句式多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多呈“流散型”(连淑能,1993:29);有的则更形象地把英语句子比做树式结构,把汉语句子比做竹式结构,并且指出,树式结构和竹式结构这种比喻不仅适用于英语和汉语的长句,而且是英汉两种语言组织句子的最基本规律。(潘文国,1997:197)英汉句子结构的这种差异有时会使翻译在语言形式这个层面带有较大程度的解释性。

三、文化差异

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在翻译时根本无法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从而使目的语读者面对从这些包含着文化因素的词语转换过去的、我们过去一直认为可以达到“一一对应”的目的语中的词语时所产生的想象,很难与源语读者在面对原词时所产生的想象等同或近似。这进一步表明,任何一种译文从根本上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解释的痕迹,可以说,翻译中解释的普遍性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彻底的证明,或者说,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存在是使翻译具有解释性的根本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当代翻译研究才对文化因素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意义上说,文化学派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就不只是一种偶然了。

四、接受语境差异

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是具有前理解、前见或视域的。所谓视域,按照伽达默尔的解释,就是视力所及的区域,

这个区域囊括了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囿于自己的视域范围内的理解。离开了视域,文本的意义就无法得到显现。因此,“视域其实就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伽达默尔,1999:390,洪汉鼎译)

我们认为,译者视域(the translator’s horizon)就是在目的语文本最终形成之前译者所具备的一切知识、观点、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译者在接触文本之前所拥有的全部见解,而且包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或向专家咨询等)所获取的全部信息。由于译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性格脾性不同,智力水平高低有别,获取并储存外界信息的手段和能力不同,导致了人生观与世界观的不同,这些都会导致译者对翻译活动的认识不同,并最终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等这些直接影响目的语文本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的态度不同。

五、译者视域

源语文本经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次解释之后,变成了一种不同于其前身的新文本,即目的语文本。目的语文本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开始了它新的存在。虽然它从表现形式到内容再到风格特征等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源语文本的某些痕迹,但它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而与源语文本在源语文

化语境中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时可能会不尽相同。

经过译者和目的语文化的多次解释,多次视域融合,最终目的语文化所接受到的关于源语文化的信息距离真正的源语文化所包

含的信息可能就比较遥远了,而距离原作者所意欲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则会更加遥远。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其实都是一种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误读。因为,我们通过翻译所接受到的他类文化只是我们对它所进行的自我解读。在这种自我解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嵌入了自己的影子,投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意义上,如果说任何文本在翻译之前早就已经是“译文的译文的译文”的话,那么可以说,目的语文化对源语文化的接受其实在它接受之前早就已经是对“解释的解释的解释”了。

既然解释现象普遍存在与翻译中,诗歌翻译也不例外,诗歌作为高度精练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本特征,有着极大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接受语境中,不同视域的读者和译者都会对同一首诗歌中若干未知点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比如李白《静夜思》,同一首诗不同的译者却给出了差异甚大的译文,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译者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1: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译者不祥)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一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译文2:

thoughts in a still night(孙大雨译)

the luminous moonshine before my bed,

is thought to be the frost fallen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head to gaze at the cliff moon,

and then bow down to muse on my distant home.

(孙大雨译,《古诗文英译集》,1997:189)

译文3:

homesick at a still night(刘军平译)

a silver moon hangs by the balustrade,

i fancy moonlight as frost on the ground.

gazing up of the bright moon i’m looking,

lowering my head of my native land i’m missing.

(刘军平选译,《新译唐诗英韵百首》,2002:59)

诗歌中存在大量的未知点,对这些未知点的理解都是出自理解者自身,都跟自己的视域有着极大的关系,要把该诗译成英文,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